Ⅰ 政府強制要求各污水廠要進行加蓋除臭工程嗎
是的,否則這樣即會污染環境也會影響人們的休息,所以污水池加蓋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來自jing
Ⅱ 化工廠污水池加蓋除臭怎麼做
首先,對污水池加蓋處理,採用抗腐蝕性強的PVDF膜材,鋼結構在外面懸掛的方式,專既發揮了氟碳纖維膜的抗屬腐蝕性能,又避免了鋼結構與腐蝕性氣體的接觸,延長了鋼結構的使用年限;
其次,由於膜材自身重量輕,抗拉強度很大,可以從根本上克服傳統膜結構在大跨度建築上實現所遇到的困難,適合大跨度的池體使用;
最後,污水池加蓋除臭的設計方案,安裝方便,快捷。
Ⅲ 污水處理廠裡面污水池散發臭氣的量(每平方米散發的量)大約是多少有相關的計算公式嗎
表1 臭氣濃度控制參考值
序號 控制項目 一級標准 二級標准
1 氨 1.5 4.0
2 硫化氫 .06 .32
3 甲硫醇 .007 .02
4 甲硫醚 .07 .55
5 臭氣濃度(倍數) 20 60
6 甲烷氣(廠區最高濃度) 5 5
7 氯氣 .4 .6
表2 污水處理廠構築物脫臭通量
設施名稱 通風量 備注
沉沙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在漏鬥上加蓋辦事為3~5次/小時
泵房 3~5次/小時或根據發熱量計算 考慮內燃機用氣
鼓風機房 3~5次/小時或根據發熱量計算
電氣室 根據發熱量計算
發電機房 3~5次/小時 考慮內燃機用氣
初沉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曝氣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2×曝氣空氣量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加氯機房 5~7次/小時
污泥濃縮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1.5×曝氣空氣量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污泥濃縮機房 3~10次/小時 熱處理時採用其他方法
一般機械室 3~5次/小時
管廊 3~5次/小時
2.1 土壤脫臭技術
2.1.1土壤脫臭原理及特點
土壤脫臭機理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兩類,惡臭氣體-如胺類、硫化氫、低級脂肪酸等水溶性臭氣類,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氣則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繼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土壤脫臭法特點:① 維護管理費用低,效果與活性炭脫臭同等,② 處理1m2的臭氣需2.5~3.3 m2土地;③ 但不適於降暴雨、下大雪地區;對於高溫、高濕和水分、塵土、微塵等氣體須予處理。
2.1.2 土壤和參數
設計土壤脫臭時選擇的土壤指標應是:腐殖土為好,亞粘土等紅土需摻入雞糞、垃圾和污泥肥料進行改良後使用;礦質土和粘土不宜。土壤水分40~70%為宜。過於乾燥的土壤需裝設水噴淋器。種植草坪土壤表面保持傾斜,作為防降暴雨的措施。
日本經驗得出:
臭氣通過土壤中速度:2mm ~17mm/s;
設計一般選為5mm/s;
有效土壤厚度為50 cm;
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為1分40秒;
臭氣通過活性炭速度:30cm~40cm/s;
有效厚度為40cm;
臭氣與活性碳接觸時間為1秒。
2.1.3 工程範例
(1)日本某處土壤脫臭床
臭氣風量:600m3/min
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2.7m3/m2min
需土壤面積:1580m2
(2)我國某處污泥脫水機房土壤脫臭床
脫水機房容積:V=450m3
設換氣周期:每小時3次(20min)
換臭氣量:22.5m3/min(450m3/20min)
脫臭負荷:設2.7m3(臭氣)/m2(土)min
需土壤面積(計算值):8.3m2
(設計值):25m2
結構設計(自土壤表層向下)
2.3 高能離子脫臭技術
2.3.1 技術簡介及工作原理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是瑞典的高新技術,它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細菌、可吸入顆粒物、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使人的嗅覺感受到模擬自然的清新空氣。它的核心裝置是BENTAX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其工作原理是置於室內的離子發生裝置發射出高能正、負離子,它可以與室內空氣當中的有機揮發性氣體分子(VOC)接觸,打開VOC分子化學鍵,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對硫化氫、氨同樣具有分解作用;離子發生裝置發射離子與空氣中塵埃粒子及固體顆粒碰撞,使顆粒荷電產生聚合作用,形成較大顆粒靠自身重力沉降下來,達到凈化目的;發射離子還可以與室內靜電、異味等相互發生作用,同時有效地破壞空氣中細菌生存的環境,降低室內細菌濃度,並將其完全消除。最終的效果是使室內空氣變得象雨後森林般的純凈。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在歐洲諸國應用於醫院、辦公樓、公眾大廳等,以空氣凈化以致達到模擬自然森林空氣清新的效果。近些年逐步開發應用於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提升泵房的脫臭方面,法國、英國、蘇格蘭、瑞典等國的應用實例很多。
2.3.2 天津市某污水廠試驗效果
(1)試驗場地
脫臭中試場地選擇在天津市某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實驗室內,臭源是脫水污泥處置過程中產生的臭氣。
(2)試驗條件:
①污泥中試實驗室
總容積:30m3 (3×4×2.5m3) ;
污泥發酵倉直徑φ600mm,長3m;
臭氣測試點與發酵倉的水平距離為1m;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主機及通風系統置於室內。
②臭氣源
260kg脫水污泥投入到回轉式污泥發酵倉中;
為了加強臭氣強度,污泥採用了太陽能加熱。
③高能離子凈化系統
離子機規格型號:2—E—S氣流:0.42m3/s
空氣處理量:1500m3/h 功率:22w
為離子發射系統配套的通風系統;
④ 測試項目
負離子濃度;VOC(有機污染)氣體總量;
H2S、O2、CO、CH4濃度。
⑤ 試驗數據分析及評價
9小時連續運行,臭源VOC濃度周期性變化從25~100ppm,室內則從15~16.7ppm逐漸衰減到0~1ppm;室內測點離子濃度始終保持在160~170Ions/cm3;H2S氣體濃度也保持為0。
試驗結果變化曲線見圖1及2。
⑥ 試驗結果評價
A試驗所採用的VOC測定儀,離子檢測計和有毒有害氣體測定儀都是先進的攜帶型儀器,靈敏度很高,能保證數據的可靠性;
B試運行是污泥發酵倉及太陽能加熱後的污泥臭氣,臭氣強度高,通過BENTAX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凈化,僅1小時後,VOC濃度降低至零,離子濃度升高,H2S氣體由4.0ppm減小到0,人員嗅覺感覺臭味明顯下降。負載試驗是在脫水污泥處置臭源條件下進行的,臭源VOC濃度從25~100ppm,室內測點則從15~16.7ppm逐漸衰減到0~1ppm;離子濃度始終保持在160~170 Ions/cm3;H2S氣體濃度也保持為0。
技術結論意見為:通過利用高能離子除臭,在上述試驗條件下,除臭效果技術上是可行的。
C 經濟分析
在本實驗條件下,高能離子凈化系統對污水廠脫水污泥臭氣的凈化效果較顯著,運行成本分析如下:
24小時運行耗電量僅為0.53kwh;
單位空間耗電量為0.018 kwh/m3.d;
按每度電0.45元計算
凈化1立方米臭氣的成本約為0.0081元/m3.d;
污泥脫水車間以1000 m3為計;
則運行成本直接耗電費用為8.1元/d。
Ⅳ 污水池除臭,加蓋方式有什麼好處
污水池除臭,加蓋方式有以下幾大好處:
首先,對污水池加蓋處理,採用抗腐內蝕性強容的PVDF膜材,鋼結構在外面懸掛的方式,既發揮了氟碳纖維膜的抗腐蝕性能,又避免了鋼結構與腐蝕性氣體的接觸,延長了鋼結構的使用年限;
其次,由於膜材自身重量輕,抗拉強度很大,可以從根本上克服傳統膜結構在大跨度建築上實現所遇到的困難,適合大跨度的池體使用;
最後,污水池加蓋除臭的設計方案,安裝方便,快捷。
Ⅳ 污水池加蓋,能消除臭嗎
一般而言,污水池廢氣除臭,採用污水池加蓋的原則進行。現流行的加蓋方式有很多,有玻璃鋼加蓋除臭,也有陽光板加蓋除臭,要根據池體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加蓋方式。污水池加蓋反吊膜除臭是一種新型的採用反吊膜結構除臭的方式,可以避免鋼結構被池內廢氣腐蝕,從而延長了鋼結構和膜材的使用壽命,也是區別於其他除臭方式,受市場歡迎的根本。
污水池加蓋除臭,就是利用池體四周被膜材封閉的特點,將廢氣密封在一個密閉的集氣罩內,杜絕與空氣接觸,從而保護周圍的環境。在整個除臭過程中,將廢氣通過抽氣系統吸入凈化系統後,將干凈的氣體經過排放塔排出池外,經過凈化後的氣體均能達到排放標准。
Ⅵ 污水池加蓋除臭的方法有哪些怎麼樣可以符合排放標准
污水池加蓋復除臭的方法主要有3種:
1.陽光制板。陽光板加蓋的鋼支撐部分在陽光板和廢氣中間,陽光板的密封,溫度增加,加速鋼支撐部分腐蝕,壽命為3-5年。即使使用不銹鋼,也擺脫不了被腐蝕問題。同時陽光板一般2年後就會出現老化變脆問題。
2。玻璃鋼。玻璃鋼的防腐蝕性比較好,但其跨度不行,一般最大跨度為8米。並且隨著跨度的變大,鋼材投入越多。且鋼體接觸廢氣會受到腐蝕。
3.反吊膜結構。反吊膜結構優勢在於反吊,以膜面接觸腐蝕氣體。因膜材化學性能穩定,不會被腐蝕。並且膜材本身密封性能好,跨度大,使用壽命長達15-25年,是污水池加蓋最適合方案。
Ⅶ 污水處理廠加蓋除臭還有沒有味道
污水的臭味主要是H2S和其他厭氧環境下產生的氣體混合後的味道。除非密封,否則還是會聞到臭味。
Ⅷ 污水廠里車間廢氣臭味臭氣要怎麼去除凈化
污水處理系統中的臭氣源主要分布在污水收集、預處理、初級處理及濾池反沖洗液、污泥處理上清液等,曝氣池的攪拌和生物厭氧池等會產生部分臭氣。另外污泥處理系統中在污泥濃縮、厭氧消化後的污泥脫水和污泥堆放、外運過程也會有臭氣產生,由於對不穩定污泥進行壓縮、剪切作用,產生蛋白質類生物高聚物,其分解產生大量臭氣。對於污水處理廠除異味,污水除異味,污水廠除異味,污水除臭味,要選用質量技術過硬的廢氣凈化技術,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臭氣體產生原物質為有機物質, 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所以污水站臭氣廢氣的處理與凈化勢在必行。
GL廢氣治理措施
發達國家在臭氣污染, 特別是對污水處理廠惡臭污染的研究和治理等方面起步較早, 經驗較豐富, 其中以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成果***為顯著。國內現行的惡臭處理法從脫除的原理上大致可以概括成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和離子法處理四種類型。
物理法和化學法所用設備繁多且工藝復雜, 二次污染後再生和後處理過程繁瑣, 能耗大, 運行和維護費用高。
河北廣綠環保使用的光催化氧化法處理有機廢氣也取得了國家專利,並成功應用在各類噴塗車間、印刷車間、電子廠房、塑料、化工、漆包線以及制葯、實驗室、污水處理廠等場所的有機廢氣、異味、粉塵、煙霧污染的凈化處理。
Ⅸ 污水廠在水處理過程中為什麼會有異味、臭味
污水處理中的異臭味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1、待處理的污水中含有易揮發異臭味的內化合物,經容設備攪動、翻轉等機械運動,使得這些化合物揮發出來,產生異臭味;
2、污水在輸送、儲存等過程中因微生物作用,釋放異臭味;
3、污水處理過程中,因工藝條件和要求造成異臭味的產生。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異臭分子,主要是含氮、含硫的化合物,如氨氣、硫化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