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活性污泥處理廢水的文獻

活性污泥處理廢水的文獻

發布時間:2022-01-15 05:47:48

⑴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文獻綜述

走錯路了,你到生活網路那邊去.

⑵ 誰能給我幾本關於污水處理的書給我作為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

書名:環境科學與工程進展叢書--SBR及其變法污水處理回用技術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定價:60 條形碼:9787502543594 ISBN:ISBN 7-5025-4359-7 作者:張統 印刷日期:2003-3-1 出版日期:2003-3-1 精裝平裝_開本_頁數:平裝16開,394頁 中圖法: 中圖法一級分類: 中圖法二級分類: 書號: 簡介:本書為《環境科學與工程進展》系列叢書之一,對近年來國內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工藝處理的研究和應用進行了介紹,基本上包括了國內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內容:SBR工藝在不同廢水中的應用研究;SBR脫氮除磷研究;CASS工藝研究及應用;各種SBR的變形工藝應用研究;污水處理與回用及其他技術與工藝。 本書大多數文章均為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應用經驗,均為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工程指導意義。本書適用於污水處理技術研究人員,污水處理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人員參閱;也對給水排水、環境工程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有一定參考價值。 目錄:第一章 SBR工藝原理及應用 一、間歇式活性污泥工藝的發展與應用 二、SBR的工藝發展和應用適用性問題的討論 三、SBR工藝的分類和特點 四、SBR法與活性污泥膨脹 …… 二十三、UASBAF-SBR工藝處理屠宰廢水 二十四、鐵屑過濾-SBR工藝處理棉紡印染廢水的研究 二十五、開發厭氧/好氧序批式一體化反應器的構想 二十六、豬場廢水厭氧消化液SBR處理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第二章 SBR工藝用於污水脫氮除磷 一、供氧方式對SBR法硝化反應控制參數的影響 二、間歇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藝特性研究 三、間歇式生物膜法除磷機理研究 四、間歇式生物膜法的脫氮特徵及機理研究 …… 十二、應用SBR工藝強化生物除磷系統的研究 十三、SBR法處理城市污水的脫氮除磷功效 十四、活性污泥外循環SBR系統的生物除磷能力 十五、SBR工藝用於生活污水除磷脫氮的試驗研究 第三章 CASS工藝原理及應用 一、建築小區污水處理技術及設計實例 二、CASSL+膜過濾工藝處理中小城市污水與水回用 …… 十四、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藝及設計 十五、CASS工藝在處理低溫生活污水中的應用研究 第四章 SBR其他變形原理及應用 一、MSBR系統的特點及其除磷脫氮的機理分析 二、MSBR工藝的運行機理 …… 九、SBR法DAT-IAT技術在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應用 十、UNITANK工藝處理城市污水工程實踐 第五章 污水處理與回用其他技術進展 一、我國城市污水回收和再用的實例分析 二、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現狀及今後發展的趁勢 三、生態衛生(排水)系統國內外發展比較 四、關於天津市城市污水污泥處理與處置的技術研究與探索 …… 二十一、集成電路廢水處理系統設計 二十二、新型氣浮器及其處理造紙廢水的工程設計 二十三、航天發射場推進劑廢水對地下水影響程度分析與研究 二十四、集中供暖主管道腐蝕查定及防腐方法 閱讀地址: http://www.buildbook.com.cn/book/B10011346.shtml

⑶ 活性污泥法是怎麼處理污水的

活性污泥法
1.流程與原理.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系統和剩餘污泥排除系統組成.污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於劇烈攪動的狀態,呈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是由於其巨大的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的作用.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並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
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後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澱池,混合液中懸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體物質在這里沉澱下來與水分離,澄清後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經過沉澱濃縮的污泥從沉澱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為接種污泥迴流至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的懸浮固體濃度和微生物濃度;增殖的微生物從系統中排出,稱為「剩餘污泥」.事實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從污水中轉移到了這些剩餘污泥中.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說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機物,這樣污水變成了干凈的水.它本質上與自然界水體自凈過程相似,只是經過人工強化,污水凈化的效果更好.

⑷ 簡述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生物化學原理.

活性污泥法
1.流程與原理.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系統和剩餘污泥排除系統組成.污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於劇烈攪動的狀態,呈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是由於其巨大的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的作用.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並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
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後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澱池,混合液中懸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體物質在這里沉澱下來與水分離,澄清後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經過沉澱濃縮的污泥從沉澱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為接種污泥迴流至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的懸浮固體濃度和微生物濃度;增殖的微生物從系統中排出,稱為「剩餘污泥」.事實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從污水中轉移到了這些剩餘污泥中.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說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機物,這樣污水變成了干凈的水.它本質上與自然界水體自凈過程相似,只是經過人工強化,污水凈化的效果更好.

⑸ 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論文怎麼寫

多少字的啊,可以,,寫的,,,

⑹ 好氧活性污泥處理生活廢水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你是想問好氧活性污泥處理生活廢水的工藝流程呢?還是想問出水的具體數據呢?
活性污泥工藝是城市污水處理的主要工藝,它的設計計算有三種方法:污泥負荷法、泥齡法和數學模型法。三種方法在操作上難易程度不同,計算結果的精確度不同,直接關繫到設計水平、基建投資和處理可靠性。正因為如此,國內外專家都在進行大量細致的研究,力求找出一種精確度更高而又便於操作的計算方法。
1 污泥負荷法
這是目前國內外最流行的設計方法,幾十年來,運用該法設計了成千上萬座污水處理廠,充分說明它的正確性和適用性。但另一方面,這種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甚至是比較嚴重的缺陷,影響了設計的精確性和可操作性。
污泥負荷法的計算式為〔1〕:
V=24LjQ/1000FwNw=24LjQ/1000Fr (1)
污泥負荷法是一種經驗計演算法,它的最基本參數Fw(曝氣池污泥負荷)和Fr(曝氣池容積負荷)是根據曝氣的類別按照以往的經驗設定,由於水質千差萬別和處理要求不同,這兩個基本參數的設定只能給出一個較大的范圍,例如我國的規范對普通曝氣推薦的數值為:
Fw=0.2~0.4 kgBOD/(kgMLSS·d)
Fr=0.4~0.9 kgBOD/(m3池容·d)
可以看出,最大值比最小值大一倍以上,幅度很寬,如果其他條件不變,選用最小值算出的曝氣池容積比選用最大值時的容積大一倍或一倍以上,基建投資也就相差很多,在這個范圍內取值完全憑經驗,對於經驗較少的設計人來說很難操作,這是污泥負荷法的一個主要缺陷。
污泥負荷法的另一個問題是單位容易混淆,譬如我國設計規范中Fw的單位是kgBOD/(kgMLSS·d),但設計手冊中則是kgBOD/(kgMLVSS·d),這兩種單位相差很大。MLSS是包括無機懸浮物在內的污泥濃度,MLVSS則只是有機懸浮固體的濃度,對於生活污水,一般MLVSS=0.7MLSS,如果單位用錯,算出的曝氣池容積將差30%。這種混淆並非不可能,例如我國設計手冊中推薦的普通曝氣的Fw為0.2~0.4kgBOD/(kgMLVSS·d)〔2〕,其數值和設計規范完全一樣,但單位卻不同了。設計中經常遇到不知究竟用哪個單位好的問題,特別是設計經驗不足時更是無所適從,加上近年來污水脫氮提上了日程,當污水要求硝化、反硝化時,Fw、Fr取多少合適呢?
污泥負荷法最根本的問題是沒有考慮到污水水質的差異。對於生活污水來說,SS和BOD濃度大致有數,MLSS與MLVSS的比值也大致差不多,但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看,城市污水一般包含50%甚至更多的工業廢水,因而污水水質差別很大,有的SS、BOD值高達300~400 mg/L,有的則低到不足100 mg/L,有的污水SS/BOD值高達2以上,有的SS值比BOD值還低。污泥負荷是以MLSS為基礎的,其中有多大比例的有機物反映不出來,對於相同規模、相同工藝、相同進水BOD濃度的兩個廠,按污泥負荷法計算曝氣池容積是相同的,但當SS/BOD值差異很大時,MLVSS也相差很大,實際的生物環境就大不相同,處理效果也就明顯不同了。
綜上所述,污泥負荷法有待改進。因此,國際水質污染與控制協會(IAWQ)組織各國專家,於1986年首次推出活性污泥一號模型(簡稱ASM1)〔3〕,1995年又推出了活性污泥二號模型(簡稱ASM2)〔4、5〕。
2 數學模型法
數學模型法在理論上是比較完美的,但在具體應用上則存在不少問題,這主要是由於污水和污水處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即使是簡化了的數學模式,應用起來也相當困難,從而阻礙了它的推廣和應用。到目前為止,數學模型法在國外尚未成為普遍採用的設計方法,而在我國還沒有實際應用於工程,仍停留在研究階段。
數學模型法的主要問題是模型中有很多系數和常數,ASM1中有13個,ASM2中有19個,它們都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實際污水水質和處理工藝的要求確定具體數值,其中多數要經過大量監測分析後才能得出,而且不同的污水有不同的數值。由於污水水質多變,確定這些參數很困難,如果這些參數有誤,就直接影響到計算結果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國外已經提出了這些參數的數值,但我國的污水成分與國外有很大差別,特別是污水中的有機物成分差別很大,盲目套用國外的參數值肯定是不行的。因此,要將數學模型法應用於我國的污水處理設計,必須組織力量監測分析各種污水水質,確定有關參數,才有可能把數學模型實用化。然而,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數據分析和積累恰恰是最大的薄弱環節之一,我國已運轉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有上百座,至今連一些最基本的數據都難以確定,更不用說數學模型法所需的各種數據了,顯然,要在我國應用數學模型法還需做大量的工作,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3 泥齡法
3.1泥齡法的計算式
設計規范中提出了按泥齡計算曝氣池容積的計算公式〔1〕:
V=〔24QθcY(Lj-Lch)/1 000Nwv(1+Kdθc) (2)
設計規范對式中幾個關鍵參數提出了推薦值:
Y=0.4~0.8(20℃,有初沉池)
Kd=0.04~0.075(20℃)
當水溫變化時,按下式修正:
Kdt=Kd20(θt)t-20 (3)
式中 θt——溫度系數,θt=1.02~1.06
θc——高負荷取0.2~2.5,中負荷取5~15,低負荷取20~30
可以看出,它們的取值范圍都很寬,Y值的變化幅度達100%,Kd值的變化幅度達87.5%,θc值的變化幅度從50%到幾倍,實際計算時很難取值,這也是泥齡法在我國難以推廣的原因之一。
為了使泥齡計演算法實用化,筆者根據自己的設計體會,建議採用德國目前使用的ATV標准中的計算公式,並對式中的關鍵參數取值結合我國具體情況適當修改。實踐證明,按該公式計算概念清晰,特別便於操作,計算結果都能滿足我國規范的要求,不失為一種簡單、可信而又十分有效的設計計算方法。其基本計算公式為:
V=24QθcY(Lj-Lch)/1000Nw (4)
式中 Y——污泥產率系數(kgSS/kgBOD)
Q、Lj、Lch值是設計初始條件,是反映原水水量、水質和處理要求的,在設計計算前已經確定。
泥齡θc是指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其數值為:
θc=VNw/W (5)
式中 W——剩餘污泥量,kgSS/d
W=24QY(Lj-Lch)/1000 (6)
根據以上計算式,採用泥齡法設計計算活性污泥工藝時,只需確定泥齡θc、剩餘污泥量W(或污泥產率系數Y)和曝氣池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Nw(MLSS)即可求出曝氣池容積V。與污泥負荷法相比,它用泥齡θc取代Fw或Fr作為設計計算的最基本參數,與數學模型法相比,它只需測定一個污泥產率系數Y,而不需測定13或19個參數數據。
3.2泥齡的確定
泥齡是根據理論同時又參照經驗的累積確定的,按照處理要求和處理廠規模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泥齡,德國ATV標准中單級活性污泥工藝污水處理廠的最小泥齡數值見表1。
表1 德國標准中活性污泥工藝的最小泥齡
d處理目標處理廠規模
≤5 000 m3/d≥25 000 m3/d
無硝化54
有硝化(設計溫度:10 ℃)108
有硝化、反硝化(10 ℃)
VD/V=0.2
VD/V=0.3
VD/V=0.4
VD/V=0.512
13
15
1810
11
13
16
有硝化、反硝化、污泥穩定25不推薦
注 VD/V為反硝化池容與總池容之比。

表中對規模小的污水廠取大值,是考慮到小廠的進水水質變化幅度大,運行工況變化幅度大,因而選用較大的安全系數。
泥齡反映了微生物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泥齡的長短與污水處理效果有兩方面的關系:一方面是泥齡越長,微生物在曝氣池中停留時間越長,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時間越長,對有機污染物降解越徹底,處理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是泥齡長短對微生物種群有選擇性,因為不同種群的微生物有不同的世代周期,如果泥齡小於某種微生物的世代周期,這種微生物還來不及繁殖就排出池外,不可能在池中生存,為了培養繁殖所需要的某種微生物,選定的泥齡必須大於該種微生物的世代周期。最明顯的例子是硝化菌,它是產生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它的世代周期較長,並要求好氧環境,所以在污水進行硝化時須有較長的好氧泥齡。當污水反硝化時,是反硝化菌在工作,反硝化菌需要缺氧環境,為了進行反硝化,就必須有缺氧段(區段或時段),隨著反硝化氮量的增大,需要的反硝化菌越多,也就是缺氧段和缺氧泥齡要加長。上述關系的量化已體現在表1中。
無硝化污水處理廠的最小泥齡選擇4~5 d,是針對生活污水的水質並使處理出水達到BOD=30 mg/L和SS=30 mg/L確定的,這是多年實踐經驗的積累,就像污泥負荷的取值一樣。
有硝化的污水處理廠,泥齡必須大於硝化菌的世代周期,設計通常採用一個安全系數,以確保硝化作用的進行,其計算式為:
θc=F(1/μo) (7)
式中θ c——滿足硝化要求的設計泥齡,d
F——安全系數,取值范圍2.0~3.0,通常取2.3
1/μo——硝化菌世代周期,d
μo——硝化菌比生長速率,d-1
μo=0.47×1.103(T-15) (8)
式中 T——設計污水溫度,北方地區通常取10 ℃,南方地區可取11~12 ℃
代入式(8)得:
μo=0.47×1.103(10-15)=0.288/d
再代入式(7)得:
θc=2.3×1/0.288=7.99 d
計算所得數值與表1中的數值相符。
表1是德國標准,但它的理論依據和經驗積累具有普遍意義,並不隨水質變化而改變,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在我國設計中應用。
在污泥負荷法中,污泥負荷是最基本的設計參數,泥齡是導出參數。而在泥齡法中,泥齡是最基本的設計參數,污泥負荷是導出參數,兩者呈近似反比關系:
θcFw=Lj/Y(Lj-Lch) (9)
式中污泥產率系數Y是泥齡θc的函數。

3.3污泥產率系數的確定
採用泥齡法進行活性污泥工藝設計計算時,准確確定污泥產率系數Y是十分重要的,從式(4)中看出,曝氣池容積與Y值成正比,Y值直接影響曝氣池容積的大小。
式(6)給出了Y值和剩餘污泥量W的關系,剩餘污泥量是每天從生物處理系統中排出的污泥量,它包括兩部分:一部分隨出水排除,一部分排至污泥處理系統,其計算式為:
W=24QNch/1000+QsNs (10)
式中 Nch——出水懸浮固體濃度,mg/L
Qs——排至污泥處理系統的剩餘污泥量,m3/d
Ns——排至污泥處理系統的剩餘污泥濃度,kg/m3
剩餘污泥量最好是實測求得。從式(10)可以看出,對於正常運行的污水處理廠,Q、Nch、Qs及Ns值都不難測定,這樣就能求出W和Y值。問題在於設計時還沒有污水處理廠,只有參照其他類似污水處理廠的數值。由於污水水質不同,處理程度及環境條件不同,各地得出的Y值不可能一樣,特別是很多城市污水處理廠由於資金短缺等原因,運行往往不正常,剩餘污泥量W的數值也測不準確,這勢必影響設計的精確性和可靠性。
從理論上分析,污泥產率系數與原水水質、處理程度和污水溫度等因素有關。首先,污泥產率系數本來的含義是一定量BOD降解後產生的SS。由於是有機物降解產物,這里的SS應該是VSS,即揮發性懸浮固體,但污水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無機懸浮固體和難降解有機懸浮固體,它們並未被微生物降解,而是原封不動地沉積到污泥中,結果產生的SS將大於真正由BOD降解產生的VSS,因此在確定污泥產率系數時,必須考慮原水中
無機懸浮固體和難降解有機懸浮固體的含量。其次,隨著處理程度的提高,污泥泥齡的增長,有機物降解越徹底,微生物的衰減也越多,這導致剩餘污泥量的減少。至於水溫,是影響生化過程的重要因素,水溫增高,生化過程加快,將使剩餘污泥量減少。對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可根據理論分析通過實驗建立數學方程式,其計算結果如經受住實踐的檢驗,就可用於實際工程。德國已經提出了這樣的方程式,按這個方程式計算出的Y值已正式寫進ATV標准中。
Y=0.6(Nj/Lj+1)-0.072×0.6θc×FT/1+0.08θc×FT (11)
F=1.072(T-15) (12)
式中 Nj ——進水懸浮固體濃度,mg/L
FT——溫度修正系數
T——設計水溫,與前面的計算取相同數值
可以看出,Nj/Lj值反映了污水中無機懸浮固體和難降解懸浮固體所佔比重的大小,如果它們占的比重增大,剩餘污泥量自然要增加,Y值也就增大了。θc值影響污泥的衰減,θc值增長,污泥衰減得多,Y值相應減少。溫度的影響體現在FT值上,水溫增高,FT值增大,Y值減小,也就是剩餘污泥量減少。
這個方程式對我國具有參考價值。由於我國的生活習慣與西方國家差異很大,污水中有機物比重低,有機物中脂肪比例低,碳水化合物比例高,因而產泥量也不會完全相同。根據國內已公布的數據和筆者的經驗,我國活性污泥工藝污水處理廠的剩餘污泥產量比西方國家要少,因此,式(11)中須乘上一個修正系數K:
Y=K×0.6(NjLj+1)-〔(0.072×0.6θc×FT)/(1+0.08θc×FT) (13)
一般取K=0.8~0.9。
在目前缺乏我國自己的Y值計算式的情況下,筆者認為採用式(13)計算Y值是可行的。
3.4 MLSS的確定
不管採用哪種設計計算方法,都需要合理確定MLSS。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MLSS增大一倍,曝氣池容就減小一倍;MLSS減小一倍,曝氣池容就增大一倍。它直接影響基建投資,因此需要慎重確定。
在設計規范和手冊中,對MLSS值推薦了一個選用范圍,如普通曝氣是1.5~2.5 kg/m3,延時曝氣是2.5~5.0 kg/m3,變化幅度都比較大,設計時不好操作。為了選定合適的MLSS值,有必要弄清影響它的因素。
MLSS不能選得過低,主要有三個原因:
①MLSS過低,曝氣池容積V就要相應增大,在經濟上不利。
②MLSS過低,曝氣池中容易產生泡沫,為了防止泡沫,一般需保持2 kg/m3以上的污泥濃度。
③當污泥濃度很低時,所需氧量較少,如MLSS過低,池容增大,單位池容的供氣量就很小,有可能滿足不了池內混合的要求,勢必額外增加攪拌設備。MLSS也不能選得過高,主要是因為:
①要提高MLSS,必須相應增加污泥迴流比,降低二沉池表面負荷,加長二沉池停留時間,這就要求增大二沉池體積和迴流污泥能耗。把曝氣池、二沉池和迴流污泥泵房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為使造價和運行費用總價最低,污泥迴流比通常限制在150%以內。對於一般城市污水,二沉池的迴流污泥濃度通常為4~8 kg/m3,若按最高值約8 kg/m3計,迴流比為150%時的曝氣池內MLSS為4.8kg/m3,實際設計中MLSS最高一般不超過4.5kg/m3。
②污水的性質和曝氣池運行工況對MLSS有巨大影響,如果污水中的成分或曝氣池的工況有利於污泥膨脹,污泥指數SVI值居高不下(如SVI>180 mL/g),迴流污泥濃度就會大大降低,MLSS就必須選擇低值。
根據以上分析,在選定MLSS時要照顧到各個方面:
①泥齡長、污泥負荷低,選較高值;泥齡短、污泥負荷高,選較低值;同步污泥好氧穩定時,選高值。
②有初沉池時選較低值,無初沉池時選較高值。
③SVI值低時選較高值,高時選較低值。
④污水濃度高時選較高值,低時選較低值。
⑤合建反應池(如SBR)不存在污泥迴流問題,選較高值或高值。
⑥核算攪拌功率是否滿足要求,如不滿足時要進行適當調整。
德國ATV標准對MLSS值規定了選用范圍,有硝化和無硝化時其MLSS值是一樣的,這不完全符合我國具體情況。我國城市污水污染物濃度通常較低,在無硝化(泥齡短)時如果MLSS值過高,有可能停留時間過短,不利於生化處理,故將無硝化時的MLSS值降低0.5kg/m3,推薦的MLSS值列於表2。
表2 推薦曝氣池MLSS取值范圍
kg/m3處理目標MLSS
有初沉池無初沉池
無硝化2.0~3.03.0~4.0
有硝化(和反硝化)2.5~3.53.5~4.5
污泥穩定 4.5

3.5泥齡法的優缺點
①泥齡法是經驗和理論相結合的設計計算方法,泥齡θc和污泥產率系數Y值的確定都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又有經驗的積累,因而更加准確可靠。
②泥齡法很直觀,根據泥齡大小對所選工藝能否實現硝化、反硝化和污泥穩定一目瞭然。
③泥齡法的計算中只使用MLSS值,不使用MLVSS值,污泥中無機物所佔比重的不同在參數Y值中體現,因而不會引起兩者的混淆。
④泥齡法中最基本的參數——泥齡θc和污泥產率系數Y都有變化幅度很小的推薦值和計算值,操作起來比選定污泥負荷值更方便容易。
⑤泥齡法不像數學模型法那樣需要確定很多參數,使操作大大簡化。
⑥計算污泥產率系數Y值的方程式是根據德國的污水水質和實驗得出的,結合我國情況在應用時需乘以一個修正系數。
4 結論
①活性污泥工藝的設計計算方法有必要從污泥負荷法逐步向泥齡法過渡,最終過渡到數學模型法。在數學模型法實用化之前,泥齡法將發揮重要作用。
②按泥齡法計算用式(4),該式與設計規范中的計算式相比,Nw與Nwv的轉換和污泥衰減的影響在Y值的計算中考慮,這樣理論意義更加清晰,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③德國ATV標准中推薦的泥齡選用數據(見表1)是根據有機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長規律結合實
際經驗產生的,不涉及污水的具體水質變化,在我國有實用價值。
④污泥產率系數Y值的計算式(11)有充分的理論依據,但它是用德國污水實驗得出的,為了適用於我國,須乘以修正系數,修正後的計算式(13)可用於實際設計計算。
⑤MLSS的取值在設計規范中有規定,但范圍較大,不太好操作,建議參照表2中的數據選用,相互對比檢驗。
⑥建議對我國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污水進行實驗研究,推出自己的Y值計算方程式,使泥齡法的實用基礎更加扎實可靠。
活性污泥法處理城市生活污水主要運行方式:
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分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5、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6、高負荷活性污泥法
7、淺層、深水、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
8、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
9、氧化溝工藝
10、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⑺ 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實驗

「但結果處理後的cod比剛混合後的cod還要高」

是哪個結果高?所有的都比剛混合的高嗎

你是取的上清液嗎

可以加長沉澱時間,一般實踐上都是沉澱2個小時的

⑻ 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

活性污泥實際就是象泥的菌群集合體,脂很難通過細菌分解,因此活性污回泥法處理廢水前答,必須先去脂,目前較好的就採用氣浮法先除去脂類,其它的有機物才能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其實能不能用活性污泥法要看你處理的有機物能不能被細菌分解和利用,如能就是合適的,不能的話要根據廢水成份選擇處理方法。不知我說的你是否明白。

⑼ 生活污水處理的文獻綜述

典型的生活污水處理完整工藝如下:

污水——前處理 —— 生化法—— 二沉池——消毒—— 出水

|
|

-——污泥處理系統-——-

前處理也稱為預處理技術,常用的有格柵或格網、調節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於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們稱污水處理工藝是特指這部分,如接觸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厭氧和好氧)處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經濟、最適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質及現場的條件而選擇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對投資及運行成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作一簡介。
1、無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裝置
即改進型化糞池,工藝流程如下:
污水——厭氧水解池 —— 厭氧過濾池—— 氧化溝——出水

厭氧水解池即為國標化糞池,厭氧過濾池即為厭氧接觸氧化池,內置填料,氧化溝即利用排水溝及強制通風,空氣中的氧氣溶入污水中的過程為自然進行。這一污水處理工藝適宜單個住宅樓的生活污水處理,且可與國標化糞池組合使用,其最大的優點是運行費用為零。出水水質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的二級標准。

該工藝適宜於污水量小於20m3/d的污水處理工程,可在較為富裕的農村地區使用。
2、 A/O法
即厭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污水——前處理——厭氧水解池——接觸氧化池——沉澱池——過濾池——出水
|_______ 污泥迴流___|

設計要點:
A:厭氧水解池採用上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2~4小時。
厭氧池下部為污泥床區,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間,進水系統可採用脈沖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底部設布水溝,保留污泥不沉積底部,呈懸浮狀態。
污泥床平均濃度為30~35g/l,則污泥負荷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池內設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於填料表面,一部分則以絮狀懸浮生長於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的特點。曝氣系統可採用鼓風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投資及運行成本)。為培養微生物的不同的優勢菌種,將接觸氧化池分為兩格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2.5小時,有機負荷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1.5小時,有機負荷0.768kgBOD5/m3.d。
A/O法的主要特點是: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高容積負荷;不存在污泥膨脹;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
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處理工藝,原理上是相似的。

⑽ 污水處理廠設計參考文獻 期刊都可以 要最近兩三年的,希望高手能指點一下,本人找不到。

污水處理廠設計探析 出自: 《城市建設·下旬刊 》 2010年10期

《污水處理廠設計探析》
摘要:針對當前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中存在的廠址選擇不合理、處理工藝盲目求新求變、設備選擇不切合實際等問題進行探討,結合已建成污水處理廠運行實際進行分析,提出優化廠址選擇、結合當地實際選擇處理工藝、根據需要選擇設備等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建設;廠址選擇;污水處理工藝;設備選擇泊動控制系統

一、污水處理廠的廠址選擇
污水處理廠位置的選擇,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排水工程總體規劃的要求,並根據下列因素綜合確定:廠址必須位於集中給水水源下游,並應設在城市工業區、居住區的下游。為保證衛生要求廠址應與城市工業區居住區保持約300m以上距離;廠址宜設在城市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及主導風向的下風側;結合污水管道系統布置及納污水域位置,污水處理廠選址宜設在城市低處,便於污水自流,沿途盡量不設或少設提升泵站;有良好的交通、運輸和水電條件,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廠區地形不受水淹,有良好的防洪、排澇條件;盡量少拆遷、少佔農田,同時因廠區規劃有擴建的可能,應預留遠期發展用地仁。在擬建新的污水處理廠時,一般由建設單位提出2~3個污水處理廠備選地址,由設計部門從中比較選擇。這就要求設計人員不要盲目遷就建設單位的意見,應親自考察當地實際情況,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合適的廠址。

二、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選擇
當前,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不斷出現並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和吸引力,一些設計單位片面追求工藝新,追求工藝時髦,而不考慮當地的進水水質、處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的問題,將污水處理廠建成污水處理新工藝實驗廠。如有的地區本來進水水質比較低,還要選擇AB法,結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設施設備的閑置;有的地區經處理的再生水直接用於農業灌溉,還過分強調除磷脫氮,採取A/A/0法,增大了建設投資,也提高了日常運轉成本。
筆者認為設計者不應僅僅考慮到達標排放的問題,還必須合理把握工藝的先進性和成熟性(可靠性)的辯證關系,一方面應當重視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性,另一方面必須要適合中國國情和工程性質。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不同於一般點源治理項目,它作為城市基礎設設施工程,具有規模大、投資高的特點,應該確保百分之百的成功,工藝選擇必須注重成熟性和可靠性。因此應強調技術的合理,把技術的風險降到最小程度,而不是簡單地提倡技術先進。城市污水處理的技術政策規定「對在國內首次應用的新工藝,必須經過中試和生產性試驗,提供可靠設計參數後再進行應用」,也是強調了可靠性原則。在選擇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時,主要控制的條件有用地范圍、尾水排放、污泥出路、地質條件、發展餘地、管理水平、運行費用、工程投資、環境影響等諸方面。在滿足出水水質各項指標前提下,應著重研究運行費用與管理水平。已一些污水廠建成後,由於運行費用高而無法正常運轉,而另一些處理廠引進高級監控儀表設備,由於缺乏具有一定水平的維護人員,這些儀表設備被閑置。所以,要從目前國內的現狀出發,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切忌盲目跟風。筆者認為,中小規模污水處理廠選用氧化溝、SBR法具有明顯的優點,而大型污水處理廠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仍是首選方案。同時在同一地區有多個污水處理廠建時,工藝選擇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盡量選擇相同或相近工藝,這樣可增加污水處理廠之間管理經驗的互通,提高管理運行水平。

三、自動控制系統問題
當前各類污水處理工藝對自動控制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向T型氧化溝、ICEAs工藝、sBR工藝都需要自動控制來保證運行。許多污水處理廠都配備了自動控制系統。但調查發現,不少污水處理廠自動控制系統根本沒有使用或使用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在於有的控制參數設置不合理,運行問題較多;有的自控設備落後,損壞後無法更換,造成自控系統閑置。自動控制系統應與污水處理廠同步設計,分批建設。待污水處理廠調試完成,達到處理要求後,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控制參數。自控設備盡量選擇具有可替換性的設備,防止出現因某個設備無法替換而造成整個自控系統癱瘓的現象。

四、污泥的處理與處置
污水處理廠在水處理過程中會截流與排出一定量的柵渣、沉砂和污泥。對城市污水廠而言,其數量大約為進水量的0.5%~1.5%。目前部分設計單位在污水處理廠設計中對污泥處置重視程度不夠,大部分中小型污水廠產生的污泥,經濃縮、機械脫水後直接外運,這些污泥實際上均未達到穩定要求,是否會帶來環境的二次污染是值得注意的。因此設計部門應加強對污泥處置的設計與研究,目前常用的污泥穩定方法有污泥中溫消化、污泥好氧消化、污泥投加石灰、污泥焚燒等方法;污泥綜合利用的試驗研究已有各種報道,例如利用污泥制磚、制陶瓷等用作建築材料,甚至從污泥中提煉維生素B,等等,但大部分是實驗室試驗,與實際應用還有相當距離。城市污泥的最終出路,還是用作綠化或農田肥料,改良土壤,這似乎是較現實的綜合利用方案,但目前尚缺少組織推廣應用的機構,在政策上也缺少支持。事實上,城市污水廠污泥作為「綠色植物」的天然有機肥料是具有廣闊前途的。一個城市若有多座污水處理廠,可把各處理廠污泥集中起來,建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污泥處理廠,包括處理下水道清通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化糞池污泥等等。當污泥處理廠達到一定規模後,可減少單位投資,降低日常費用,也便於污泥綜合利用。
總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由於投資大、牽涉部門多,設計人員平時應該多留心積累污水處理廠操作運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在設計之前主動、深人地進行實際調查,虛心聽取建設單位,尤其是污水處理廠一線運行管理人員的意見,在全面考慮的基礎上,設計投資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好、操作管理方便、對環境影響小的污水處理廠,避免污水廠的頻繁改造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同時也更有利於設計院自身增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eBJ14-57室外排水設計規范〔s〕
[2]許勁.關於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的若干問題討論.給水排水,2001,27(7):15~18

閱讀全文

與活性污泥處理廢水的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寧波市江北區城管局污水管網工程 瀏覽:820
沙場污水突然壓泥不緊怎麼辦 瀏覽:949
夢幻西遊中級回夢丹用 瀏覽:179
cad如何用三維建模畫污水支管 瀏覽:329
商用純水機流量計怎麼讀 瀏覽:737
農村家用飲用水處理設備 瀏覽:134
高效過濾器檢漏儀廣度計 瀏覽:563
污水提升泵安裝距離 瀏覽:702
濰坊小區純凈水75多少一桶 瀏覽:924
水壺水垢醋清除妙招 瀏覽:708
凈化器火鹼清洗後火鹼怎麼處理 瀏覽:495
PAC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瀏覽:940
小酒廠現場蒸餾出來就能喝嗎 瀏覽:826
室外雨污水管道過路面 瀏覽:975
別墅廚房污水提升泵 瀏覽:120
四川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標准 瀏覽:344
家外面暖氣有幾道過濾網 瀏覽:132
醫院污水處理膜工藝 瀏覽:716
反滲透凈水器過濾器清洗 瀏覽:138
視頻天籟怎麼打開空調濾芯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