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泥的產生量大概有多少
一般來來說大約1萬噸日處理量產自生大約10噸不到的含水率80%的污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按照南方的多個城市統計;1萬噸污水處理廠年平均值1噸/日絕干污泥,摺合含含水率80%,產污泥5噸。10萬噸污水處理廠含水率80%,產污泥50噸/日。一般夏季多一點,冬季略少一點。干基大概是廢水處理量的萬分之五到十五,假如是十萬方水廠,那一天產干泥量5~15噸,通常污泥脫水到80%含水率,所以濕泥餅的量大概在25~75t/d。影響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的原因有許多方面,其中污水處理工藝,以及水質的影響比較大。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數量,依污水水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
『貳』 氧化溝工藝日處理7萬噸城市污水的處理廠,是個什麼水平
你的7萬噸/d的處理規模已經算是大中型污水處理廠了,對於污水處理廠的劃分一般按以下原則,你可以參考:
規模>10萬噸/d的屬大型污水廠,一般建在大城市,基建投資以億元計,年運營費用以千萬元計,如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規模達100×104 m3/d。
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規模為(1~10萬噸/d,一般建於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郊縣,基建投資幾千萬至上億元,年運營費用幾百萬到上千萬元。
規模<1萬噸/d的屬小型污水處理廠,一般建於小城鎮,基建投資幾百萬到上千萬,年運營費用幾十萬到上百萬;目前這類污水廠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的小城鎮較多。
另外,你做本科畢業設計合流分流與否應該不是你要考慮的重點,你應該把重點放在工藝流程選擇、解讀上以及進出水水質處理、污泥衡算上面。
『叄』 請求1.5萬噸/天城鎮污水處理廠投資報價是多少
5000萬-1億
『肆』 城市污水排放1級A標准
GB 18918-2002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標准共要求指標12項,其中化學專需氧量(COD)與懸浮物(SS)以及氨屬氮和總磷是常規重點控制的污染物指標,具體詳見下表內容:
(4)1萬噸城鎮污水擴展閱讀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適用范圍明確規定為:
專門針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國家專業污染物排放標准,適用於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廢氣的排放和污泥處置的排放與控制管理。
根據國家綜合排放標准與國家專業排放標准不交叉執行的原則,本標准實施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和污泥的排放不再執行綜合排放標准。
污水處理廠噪音控制仍執行國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標准。
參考資料
網路-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
『伍』 城市污水按其來源分為
1.城市污水廠污泥
城市物流系統中有難以勝數的用水環節,使用後的水大多轉化為含不同種類與濃度污染物的污水。城市所產生的污水基本可以按來源分為兩類:①工業污水,來自城市的工業部門,污染特徵由相應的產業技術、過程決定;②城市污水,來自城市的居民區,商業服務業等非工業部門,其污染特徵與具體的來源(如商業、居住區)關系較小,也就是說,不同來源的城市污水共性是它的主要方面。
城市污水的凈化處理也是按來源分別安排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對象是城市污水。城市污水處理廠在對污水的處理過程中,污水中的部分污染物轉化為可沉降物質排出,這股排出的物流是以固液混合為特徵的所謂城市污水廠污泥。
2.城市給水污泥
現代城市使用的大部分水是以管網分配形式供應的所謂自來水給水,目前絕大部分城市的給水水源(原水),均僅能在進行必要的凈化處理後,才能達到給水的水質要求。
原水的凈化在專門的給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完成,主要的處理工藝是混凝沉澱(將原水中的顆粒物、膠體和部分可溶態雜質轉化為可沉降或可濾除的顆粒或膠體物質)和過濾(與沉澱一同完成對上述顆粒和膠體的最終去除),被去除的顆粒和膠體構成了城市給水污泥的固相部分,用於從沉澱池和濾池中排除這些固相物的水則構成了該污泥中的液相部分。
3.城市水體疏浚淤泥
城市水體指的是主要匯水區域為城市建成區的自然或人工水體(河道、湖、塘等)。城市水體除了具有景觀、航運等功能外,主要的功能是城市排水的通道與調蓄容量的組成部分。由於匯水區的特徵,城市水體可能受納的水流包括城市地表徑流、城市污水和工業污水等。這些水流中所夾帶的顆粒物、膠體,在一定的水力、水文條件下成為城市水體的沉積物,同時上述水流中的可溶性物質在一定的生物、化學作用過程中也會生成可沉降物質,轉化為水體沉積物。
『陸』 2萬噸以上污水處理廠建設中控室的要求是什麼
2009年2月底前設計日處理能力大於2萬噸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都必須安裝完成中控系統,回實施監答控進出污水處理廠的水量和水質主要指標、鼓風機電流、鼓風量、曝氣設備的運行狀況、曝氣池的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濾池堵塞率等數據,並能隨機調閱核查期內上述運行指標數據及趨勢曲線,相關數據至少保存一年以上,作為核算主要污染物減排量的重要依據。
『柒』 利用CASS工藝處理1萬立方米/天的城市污水,佔地面積總造價大概是多少謝謝....
粗略計算得30000平米左右,造價看地質和設備,2000萬到4000萬。
『捌』 城市污水處理廠能達到一級A標準的工藝,處理量7萬噸/日
神馬意思,畢業設計是要新建一個排放標准為一級A的污水廠?
要達到一級A不是生化內段就可以容解決的,一定要上深度處理段也就是三級處理。
整個流程就是一級物理段+二級生化段+三級深度處理段。
深度處理么,濾池很多啦,設計手冊上有滴。
那麼二級處理段選神馬工藝就看你自己進水水質,佔地面積,經濟性了。
我倒是推薦氧化溝,脫氮效果比其他兩個都好,污泥濃度也比較高,運行也穩定一點。
A/A/O脫氮效果很差,CAST出水表面上可以設計成連續的,但是實際上是很難連續的,並且流量波動很大,總之對深度處理段有一定影響。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玖』 一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5萬噸的城市污水,每天處理後會產生多少的污泥
相信樓主需要的不是一大堆工具書上的公式,以下是對你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關於污泥產量。污泥的產生量一般工具書上分物化和生化兩階段進行計算,因為已經有人詳述了,這里不再羅列公式。提供一組設計常用經驗數據供樓主參考:按每人每日產生污泥50克或者污水處理量的萬分之2來估算,這個數值是按歐共體14國的經驗數據推算得到的,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關於污泥的處理。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污水處理廠污泥都交由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處理的方式有堆肥、焚燒和填埋等,因為二次污染和處理成本控制等原因,其中以填埋的方式採用頻率最高。
3、關於污泥的填埋價格。因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一般由不同公司運作,所以一般情況下,填埋場處理污水廠的污泥都收取一定費用(一般為50-200元每立方),費用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a、項目所在位置。一般經濟發達地區的費用要高於欠發達地區。
b、污泥性質。填埋場一般對填埋對象有嚴格的含水率要求,含水率過高的污泥具有流動性不利於分層壓實而且可能留下填場的塌陷隱患。對於樓主而言,過高的含水率會增加填埋量即污泥的處置成本,還可能遭到填埋場的拒絕。因此,建議樓主所在的污水廠綜合考慮技術和經濟可行性來選擇污泥的脫水方式,有條件的大污水廠建議採用離心脫水。
c、政府幹預。因為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廠都和政府有著緊密聯系,如果有政府出面干預污泥填埋的問題,那麼填埋價格很可能不會按照市場規律來操作。
從以上分析可知:樓主所提的5萬立方米處理能力的污水廠每天產生的干泥約為10噸,考慮70%的含水率(填場的實際要求為含水率低於60%,按有機類污泥考慮僅靠機械脫水較難達到),那麼每日需填埋的污泥量為33.3噸。若按50元每立方的處理成本考慮,每日需繳納的填埋費為1665元。(供參考)
『拾』 3.5萬噸城鎮污水處理廠,A/A/O工藝+絮凝沉澱+砂慮,可以達到一級A排放標准嗎有更好建議嗎
可以達到。運行操作好的情況下,考慮是否有絮凝和砂濾的必要,不過加上可以保證出水更好更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