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檢驗含碘廢水中是否含有碘單質可以用澱粉碘化鉀嗎
用澱粉碘化鉀試劑滴入廢水中出現藍色,說明廢水中可能含碘單質。因為具有比碘氧化力強的物質也可以使試劑變藍色,如氯水,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等。
㈡ 食用鹽中含碘酸鉀,我們炒菜是它易受熱分解成KI,它進入人體被氧化成碘單質,碘單質不是有毒嗎
沒有毒。
實際碘酸鉀熱穩定性比較高,所以才被用來替代碘化鉀的,同時你要注意因為碘酸鉀受熱也會分解,所以使用食用鹽中含碘酸鉀,一般都是飯菜出鍋後溫度較低時間才加鹽,而不是烹飪過程中加鹽。
同時碘酸鉀進入人體後其中的碘元素還要被還原為碘離子,由消化道吸收的無機碘經過肝臟的門靜脈進入體內循環,正常人血漿無機碘濃度為0.8~6.0mg/L。
血液中的碘離子可穿過細胞膜進入紅細胞,紅細胞碘濃度與血漿相當。經過血液循環,碘離子分布到全身組織器官,但一般僅存在於細胞間液而不進入細胞內。
(2)用含碘廢水製取ki擴展閱讀:
碘酸鉀常溫下獨立存在相對穩定,但與紅熾木炭接觸,有暴燃現象;與可燃物質混合,再加以撞擊,即發生爆炸。在鹼性介質中,能被更強的氧化劑氯氣和次氯酸氧化為高碘酸鉀。
將5mL硝酸和519部分粉碎過的碘加入燒瓶中,加熱至70℃左右並保持溫度,攪拌下滴加200ml過氧化氫,反應液黃色褪盡即表示氧化反應完成。再滴加30%的碳酸鉀溶液至反應液呈中性。攪拌下自然冷卻至室溫,濾出已結晶的碘酸鉀並用適量水洗滌。
收集洗滌水和母液濃縮,攪拌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再用冰水冷卻至0'E,濾出碘酸鉀晶體,用適量冰水洗滌2~3次.將兩次所得的濕碘酸鉀晶體在105℃下乾燥2h得產品。
過濾得到的結晶加水加熱溶解,並用氫氧化鉀溶液中和至溶液pH值為10。再冷卻結晶,過濾得到的結晶於118℃乾燥3h,就是目的產物碘酸鉀。
㈢ 如何分離含碘的四氯化碳
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很大,用一般的溶劑很難是碘從四氯化碳中轉移出內來。因此,我們應容該從化學反應的角度去思考。根據鹵素的主要化學性質,不難篩選出選用與鹼溶液反應,在溶有碘的四氯化碳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振盪,再用分液漏斗將四氯化碳分離出來。
㈣ 「碘鹽」是指含適量KIO 3 (碘酸鉀)的食鹽,「碘片」的主要成分是KI(碘化鉀),每片「碘片」中含碘約10
(1)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KIO 3 中碘元素化合價為:(+1)+x+(-2)×3=0,則x=+5;碘酸鉀KIO 3 中K、I、O元素的質量比=39:127:(16×3)=39:127:48; (2)在碘酸鉀(KIO 3 )中,碘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3)這種碘鹽的質量為
故答案為: (1)+5;39:127:48. (2)59.3%. (3)3370. |
㈤ 澱粉ki試紙和食醋檢驗加碘鹽中是否含碘 的原理
用自來水溶解部分食鹽,充分溶解後加入澱粉,振盪。
若物質變藍,則證明食鹽中已加碘,否則,沒加碘。
原理:自來水中溶有少量氯氣cl2,氯氣可以置換試驗中的碘元素成i2,碘單質遇澱粉會變藍。
㈥ 測量食鹽中碘的方法是在酸性的條件下用足量KI溶液將加碘鹽中的KIO3全部轉化程I2
要想生成I2的質量152.4毫克 需要使用KIO3的質量為43.102毫克 經過計算1000毫克中的加碘食鹽中含25.46毫克的碘 計算過程就算了啊
㈦ 澱粉KI溶液用來檢驗什麼
澱粉KI溶液用來檢驗Cl2Br2等氧化性物質(變藍)
㈧ 廚房裡包含許多化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1)加碘食鹽中含碘酸鉀(KI03),其中碘元素(I)的化合價是
(1)鉀元素顯+1,氧元素顯-2,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碘酸鉀(KI0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1)+x+(-2)×3=0,則x=+5;
(2)洗滌劑把不溶於水的油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容易被水洗掉,這一過程屬於乳化作用;
(3)聚乙烯保鮮膜屬於塑料的一種,屬於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
(4)打開酒瓶,聞到一股濃烈香味,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故答案為:(1)+5;(2)乳化;(3)合成;(4)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㈨ 為什麼食鹽中要加KIO3而不能加KI
目前我國在食鹽中加碘主要使用碘酸鉀,而過去則是碘化鉀。碘化鉀的優點是含碘量高(76.4%),缺點是容易氧化,穩定性差,使用時需在食鹽中同時加穩定劑。碘酸鉀穩定性高不需要要穩定劑,但含碘量較低(59.3%)。相比之下,使用碘酸鉀優點還是較大的。
如果用碘化鈉,碘化鈉也很容易被氧化,所以最好是加入碘酸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