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農村污水開題報告

農村污水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2022-01-12 11:13:45

⑴ 生活污水A/O法處理工藝的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A2/O工藝處理城市污水(一)
(2011-12-03 21:13:00)
轉載▼
標簽:
教育
分類: 博文

摘要
本次畢業設計的題目為江陰某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設計— A2/O 工藝。主要任務是完成該經濟開發區排水管網布置及污水處理廠初步設計和單項處理構築物施工圖設計。
其中初步設計要完成設計說明書一份、污水處理廠總平面圖一張及污水處理廠污水與污泥高程圖一張;單項處理構築物施工圖設計中,主要是完成
A2/O 平面圖和剖面圖及部分大樣圖。該污水處理廠工程,近期規模為2.5萬噸/日。
該污水廠的污水處理流程為:從泵房到沉砂池,進入A2/O 反應池,進入輻流式二次沉澱池,進入接觸池,再進入巴氏計量槽,最後出水;污泥的流程為:從A2/O反應池排出的剩餘污泥進入集泥配水井,再由污水泵送入濃縮池, 再進入儲泥池,最後外運處置。
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出水優於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
所選擇的A2/O 工藝,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關鍵詞:A2/O 工藝;脫氮除磷;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graate design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disposal
plant in the development area of economy and techonology in Jangyin City. The technics of the plant is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he main task is the primary design of the plant and the shop drawing of the oxidation ditch pond.

The task of the primary design isthata design book、a plan of the plant、the high drawing of the disposal of sludge and sewage; in the single disposal build design, the harvest is that the section plane drawing 、the plan and some part magnifying drawings of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lant is 25000 steres per day.

The process of the sewage in the plant is that the sewage runs from pumphouse
to sand sinking pond, enters the pond of sedimentation tank, enters disinfection pond, then enters calculation trough ,at last lets out. The process of the sludge is that: Surplus sludge from the sedimentation tank enters concentration pond, enters digestion pong, then it is dehydrated, at last it is carried out of the plant.

The outlet water of the plant meets the level one of the National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 (GB8978-1996).

There is an Anaerobic-Anoxic-Oxic more than the craft of SBR in the craft of CASS. it prevents sludge from eapending,promots releasing phosphorus ,and
strengthens anti-nitration.

Key words: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aking off the nitrogen and the
phosphorus;

第一部分
第1章 設計概論
1.1 設計任務
本次畢業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某經濟技術開發區A2/O 工藝處理城市污水設計。工程設計內容包括:
1.確定開發區排水體制,完成排水管網規劃設計圖;
2.進行污水處理廠方案的總體設計:通過調研收集資料,確定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進行總體布局、豎向設計、廠區管道布置、廠區道路及綠化設計;完成污水處理廠總平面及高程設計圖。
3.進行污水處理廠各構築物工藝計算:包括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每位學生要求至少有一個構築物的設計達到施工圖深度)、設備選型,圖中應有設備、材料一覽表和工程量表。
4.進行輔助建築物(包括鼓風機房、泵房、加葯間、脫水機房等)的設計:包括尺寸、面積、層數的確定;完成設備選型和設備管道安裝圖。
1.2 開發區概況及自然條件
1.2.1 開發區概況
1.城市規劃
江陰臨港新城位於江陰市西部,東臨主城區、北枕長江、西面和南面與常州接壤,下轄「兩街、兩鎮、一辦」: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鎮、璜土鎮、港口辦事處,總計行政區劃面積18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0萬人。2005年12月, 臨港新城被列入無錫在「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五大新城之一;2006年1月,臨港新城開發建設正式啟動;2006年9月,臨港新城被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同時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命名為江蘇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
江陰臨港新城始終堅持「以港興城、港以城興、港城共榮、互動發展」的戰略,全力打造蘇錫常都市圈臨港產業中心和江陰城市副中心。全面做好港口碼頭、臨港產業、國際商務、現代服務、綠色生態等「五篇文章」,加快實施《臨港新城培育四大千億產業集群綱要》,推動經濟與城市全面轉型、同步提升。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根本。依託港口,發展低碳、新材料、機械裝備、現代物流四大臨港特色產業,全力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是構築臨港新城新一輪區域經濟發展比較優勢,打造臨港經濟新增長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地面水環境狀況
在開發區范圍內長江為主水體,根據江陰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編制的《江陰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質量報告書》,在上述7 個水體中共布設監測點19 個,並分枯水期和平水期對其進行采樣監測。長江水質檢測結果為:在枯水期平均值超標的(按地面水環境質量三類標准GB383888)污染物主要有生化需氧量、亞硝
酸鹽氮、凱式氮、總磷和大腸菌群等五項;在平水期平均值超標的主要有凱氏氮和總磷兩項。其中枯水期BOD5 值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6.42mg/L 和5mg/L ,分別超標0.6 倍和0.25 倍,亞硝酸鹽氮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0.26mg/L 和0.15mg/L ,分別超標0.73 和0.06 倍,凱式氮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5.91mg/L 和3.91mg/L ,分別超標4.91 倍和3.91 倍,總磷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0.197mg/L 和0.089mg/L,分別超標2.94 倍和0.78 倍, 大腸菌群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920000個/升和191333 個/升,分別超標91 倍和18 倍;而平水期凱式氮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0.083mg/L和0.073mg/L ,分別超標0.66倍和0.46倍。另外根據開發區地面水環境質量評價結果也可以看出,長江申港段污染負荷比最大,在枯水期超標的評價參數是生化需氧量、亞硝酸氮、凱式氮和總磷;在平水期超標的評價參數是總磷和凱式氮。
3.開發區排水現狀及規劃
開發區為新建區域,根據開發區排水總體規劃,以採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系統為宜。開發區范圍內的雨水根據道路布置情況,依據道路控制高程分散排入現有明渠或湖汊入湖,開發區污水將匯集排入長江。目前開發區已初具規模,隨著開發區的建設及工業企業的逐步開工,開發區的廢水排放量將不斷增多,對上述已被污染的長江申港段將進一步加大其污染負荷比,給開發區環境將帶來嚴重的影響,也將直接影響到開發區的投資環境。另外,開發區位於長江江陰段上游,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長江,也將對武漢市江段的水質及飲用水源的安全造成威脅。因此,為優化投資環境,改善和提高城區生活環境質量,保證城市居民身體健康,決定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統和開發區污水處理廠。
1.2.2 開發區的自然條件
1.氣象資料
開發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其氣象特徵如下:
(1) 氣溫
年平均氣溫:15.1℃;最高氣溫:38.3℃;最低氣溫:-3.4℃。
(2)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1108.5mm ;年平均降雨天數:105.2 天。
(3) 濕度
年平均相對濕度:72%
(4)降雪
24 小時最大積雪深度:15.0cm(2008年南方雪災) 。
年降雪日:一般在10 日以內
(5)風
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偏北,冬季以北風和東偏北為主,夏季多為東南風。
年平均風速:2.7m/s ;最大風速:19.1m/s 。
(6)霧日數
年平均霧日數:28.4 日;年最小霧日數:10 日。
(7)蒸發量
年平均蒸發量:1294mm 。
1.2.3 設計水量與水質
⒈ 設計水量
污水量標准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兩部分。開發區的綜合用水量定為625升/人.日,綜合污水量按照給水量標準的80%計,則平均污水量標准為500 升/人.日。
按近期規劃人口10 萬人計算,則該污水處理廠的近期設計污水量為:平均日25000m3/d 。
2.污水水質及凈化要求
原污水水質:COD 320mg/L,BOD5 150mg/L,SS 200mg/L,TN 35 mg/L,NH3-N 15mg/L,TP 4 mg/L。
污水經處理後應符合以下具體要求:
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TN ≤15 mg/L,NH3-N≤5mg/L,TP 1 mg/L。
第2 章總體設計
2.1 排水體制
在城市和工業企業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排水系統,也就是將城鎮的污水、廢水和雨水系統有組織地排除與處理的工程設施。排水系統通常由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組成。這些污廢水是用一個管渠系統還是用兩個、三個管渠系統來排,構成了不同的排除方式,稱之為排水系統的體制。
2.1.1 合流制排水系統
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排水體制為合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統就是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用一個管渠系統匯集排除的系統。這種體制有下面兩種方式:
1.合流制
這種方式是將管渠系統分成若干排出口,將混合污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就近排八水體。這是一種合流制排水方式,國內外許多老城市幾乎者是採用這種簡單的排水方式。在過去,工業尚不發達,人口少,污水相對不大,採取水體的自凈作用,這種排水體制被長期採用。但是在當今,科技的發展,人口增加,使污水不斷增加,水質也日趨復雜,從環保衛生上來看,合流制是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目前情況就不宜再採用這種排水體制。
2.1.2 截流式合流制
這種方式就是在江河岸邊修建截流干管,並在合流干管與截流干管交匯設置溢流井。晴天時,混合污水全部由截流干管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雨天時,當混合水是超過截流干管輸水能力後,其超出部分通過溢流並泄八水體。這種體制對帶有較多懸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污水都進行處理,對保護水體是有利的,但周期性地給水體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很明顯,同為合流制,它又前者優越。這種方式,對一些舊城合流制排水系統改造是可以考慮加以採用的。
2.1.3 分流制排水系統
當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時,稱為分流制排水系統。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系統稱為污水排水系統;排除雨水的系統稱為雨水排水系統。這種體制又有兩種方式:

1.完全分流制
將城市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排到污水系統和雨水排入到雨水系統的體制為分流制。污水排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雨水直接排入水體,對於新建城市、新的開發區和新建住宅小區,大都採用這種形式,分流制系統是把城市污水全部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水體,對環保衛生及防止水體污染方面無疑是比較好的排水體制。
2.不完全分流制
只建污水排水系統,未建雨水排水系統,雨水沿著地面、道路邊溝和明渠泄入水體。對於常年少雨、氣候乾燥的城市可採用這種制。
2.1.4 排水體制的比較
排水體制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對環境的污染。直泄式合流制是不經任何處理把混合污水排入水體,其對水體污染的嚴重性是不言而喻的,截流式合流制能將晴天時全部生活和工業廢水及降雨時較臟的初期雨水截走,送往污水處理廠,這對保護水體是有利的,但在暴雨時,仍有部分混合污水通過溢流井進入水體,造成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統,將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廠處理,但初期雨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是其不足之處。一般情況下,分流制比截流式合流制在防止水體污染方面更為優越,而且較靈活,較易適應發展的需要,因此應用較廣泛。
從基建投資方面來看,合流制只需一套管渠系統,其斷面尺寸與完全分流制的雨水管渠基本相同,雖然合流制在污水泵站及處理廠規模上要大一些,造價要高一些,但在總體造價還是低於完全分流制,大約要低20-40%。不完全分流制由於沒有雨水排水系統,所以其投資最省,施工期最短,發揮效益也快,所以對於一般新建地區,地形坡度比較好,雨水又能沿坡度流入水體,為節約初期投資,可先採用不完全分流制,以後隨著建設的發展,再逐步造雨水管渠。
從維護管理方面來看,合流制管渠維護管理較簡單,對於管渠中的沉積物也可利用雨天的大流是來沖刷,但污水泵站、處理廠因晴雨天的排水量變化幅度較大,增加了運行管理上復雜性。相比之下分流制污水管渠和污水處理廠,流量變化不大,不致產生沉澱物,有利於污水處理廠和管渠的運行管理。
2.1.5 排水體制選擇
選擇排水體制時,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和環保要求,通過技術經濟比較來確定。
1.新建城市
(1)對於新建城市,當地形有利,在城市發展初期,可採用不完全分流制。人衛生角度上看,雖然雨水沿著地面流動,會帶入一些污染物質進入水體,但由於最骯臟的生活污水已用污水管渠收集並加以處理,因此不致於對環境衛生產生很大影響;從經濟上看,由於只建污水管渠,造價可大為降低,這在城市發展初期具有很大經濟意義;從技術上看,由於已預留雨水管渠的位置,它可隨城市發展逐步增設雨水管渠,成為較理想的完全分流制。
(2)對於建設水平要求較高且面積較大的開發區城市,應採用完全分流制。
2.舊城改造和擴建
舊城排水系統的改造和擴建,應在原排水體制的基礎上加以考慮。
舊城排水系統,一般均為沒有污水處理廠的合流制排水系統,污水就近排入水體,
沒有預留埋設其他管線的地方。因此要將它改造為完全分流制,這在經濟上要花費一筆可觀的費用,在技術上也十分困難,往往難以實現。且附近水體又缺乏足夠的自凈能力時,才可考慮改建成其他體制。
3.因此,對某城區排水系統的改造和擴建工程中,採用具有截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統為宜,截流後污水排入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總之,影響排水體制的因素較多,我們應立足於本地實際條件,同時考慮
污水管排水能力發展的餘地,使城市排水體制更加合理完善。根據該經濟開發區的較為平坦的地勢因素,故管道敷設主要以管長最短為原則,沿街道敷設,一起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長江。
2.2 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
污水量標准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兩部分。開發區的綜合用水量定為625 升/人.日,綜合污水量按照給水量標準的80%計,則平均污水量標准為500 升/ 人.日。
按近期規劃人口10 萬人計算,則該污水處理廠的近期設計污水量為:平均日25000m3/d。
第3 章污水處理廠設計
3.1 污水處理廠址選擇
污水廠廠址選擇應遵循下列各項原則
1、應與選定的工藝相適應
2、盡量少佔農田
3、應位於水源下游和夏季主導風向下風向
4、應考慮便於運輸
5、充分利用地形
本開發區在總體規劃、專業規劃及開發區建設中,已按自然地形,用地規劃預留了污水處理廠位置。
3.2 污水污泥處理工藝選擇
3.2.1 水質
根據《江陰臨港新城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江陰臨港新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委員會「污水處理廠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專家組意見」,開發區管委會參照類似地區的污水水質及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18918-2002) 提出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指標列於表3.1 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指標
單位:毫克/升 表3.1

序號

項目

原污水質

出水水質

1

BOD5

160

20

2

CODCr

400

60

3

SS

125

20

4

TN

45

20

5

NH3—N

28

8(15)

6

TP

5

1

3.2.2 污水、污泥處理工藝選擇
1. 處理工藝流程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系指在保證處理水達到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前提下,所採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各單元的有機組合。
在選定處理工藝流程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各處理單元構築物的形式,兩者互為制約,互為影響。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定,主要以下列各項因素作為依據。
① 污水的處理程度
② 工程造價與運行費用
③ 當地的各項條件
④ 原污水的水量與污水流入工程
該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約2.5萬噸,屬於中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按《城市污水處理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推薦,20萬t/d規模大型污水廠一般採用常規活性污泥法工藝,10-20萬t/d污水廠可以採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SBR、AB法等工藝,小型污水廠還可以採用生物濾池、水解好氧法工藝等。對脫磷脫氮有要求的城市,應採用二級強化處理,如A2 /O工藝,A/O工藝,SBR及其改良工藝,氧化溝工藝,以及水解好氧工藝,生物濾池工藝等。
A2O工藝污水處理量:25000m3/d
氧化溝工藝污水處理量:3000m3/d
SBR工藝污水處理量:5000m3/d
2.適合於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除磷脫氮工藝
該污水處理廠要求對原水中的氮、磷有比較好的去除,應採用二級強化處理。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推薦,以及國內外工程實例和豐富的經驗,比較成熟的適合中小規模具有除磷、脫氮的工藝有:AA /O 工藝,A/O 工藝,SBR及其改良工藝,氧化溝及其改良工藝。A/O工藝、AA/O工藝、各種氧化溝工藝、SBR工藝這些從活性污泥法派生出來的工藝都可以實現除碳、除氮、除磷三種流程的組合,都是比較實用的除磷脫氮工藝。
一、A2O處理工藝

(1)A2/O 處理工藝是Anaerobic-Anoxic-Oxic 的英文縮寫,它是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A2/O 工藝是在厭氧-好氧除磷工藝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該工藝同時具有脫氮除磷的功能。
(2)A2/O 工藝的特點:
A: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功能;
B:在同時脫氮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最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於同類其它工藝。
C: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 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
D:污泥中含磷量高,一般為2.5%以上。
由於該設計對脫氮除磷有要求故選取二級強化處理,並且污水處理量25000m3/d。所以A2O工藝符合要求。因為這種工藝具有較好的除P脫N功能;具有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的作用的能力,減少的污泥排放量;具有提高對難降解生物有機物去除效果,運行效果穩定;技術先進成
熟,運行穩妥可靠;管理維護簡單,運行費用低;沼氣可回收利用;國內工程實例多,容易獲得工程設計和管理經驗技術先進成熟,運行穩妥可靠,最為重要的是該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少於其他同類工藝,節省基建費用,佔地面積相對較小,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寸土寸金,該工藝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3.A2/O 法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的原理:
A2/O 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厭氧、缺氧、好氧區。原污水從進水井內首先進入厭氧區,同步進入的還有從沉澱池排出的含磷迴流污泥,本反應器的主要功能是釋放磷,同時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污水經過第一厭氧反應器進入缺氧反應器,本反應器的首要功能是脫氮,硝態氮是通過內循環由好氧反應器送來的,循環的混合液量較大,一般為2Q(Q——原污水流量)。混合液從缺氧反應器進入好氧反應器——曝氣器,這一反應器單元是多功能的,去觸BOD ,硝化和吸收磷等項反應都在本反應器內進行。這三項反應都是重要的,混合液中含有NO3-N ,污泥中含有過剩的磷,而污水中的BOD 則得到去除。流量為2Q的混合液從這里迴流缺氧反應器。
選定核心構築物後,本設計的工藝流程也就相應確定了。
3.3 主要生產構築物工藝設計
3.3.1 進水泵房
污水進水泵房由格柵間、泵房組成(泵房配電間設於離泵房不遠的地方,具體布置見污水廠平面總體布置圖,另外廠內另設有集中變配電間、中控室)。
⑴ 格柵間平面尺寸:長×寬=7.15 米×6.60 米,地下深6.53 米,為鋼筋砼結構,格柵間內設三道進口粗格柵,兩道為機械格柵,另一道為人工輔助格柵。機械格柵寬1.00 米,高2.70 米,柵條間隙20 毫米,安裝傾角600 ,機械除渣。人工格柵(在機械格柵檢修時做應急用)寬2.00 米,高2.70 米,柵條間隙、安裝傾角均同機械格柵。
⑵ 泵房採用半地下室鋼筋砼結構,平面尺寸:長× 寬=8.00 米× 16.60 米,地下埋深6.78 米,採用立式污水泵抽升污水,泵房內設五台型號為250QW700—11—37 的立式污水泵(四用一備)。單泵流量為690 米3/時,揚程為11.5 米,轉速970 轉/分,電機功率37 千瓦。每台泵出水管上設微阻緩閉止回閥,起吊設備採用電動單梁起重機,最大起重量為2 噸。
3.3.2 細格柵和沉砂池
共設兩道進口細格柵,安裝在出水井與沉砂池的連接渠道上,用於去除進廠污水中較大的漂浮物和懸浮物,以保證後續處理工藝的安全運行。細格柵(一期)分兩組設置,每組設2 道進口機械弧形細格柵(旋轉角為90。)及1 道人工應急格柵(國產),渠寬為1.3m,柵隙寬為10mm,最大過柵流速為0.9m/s 。格柵的運行由格柵前、後水位差自動控制。柵渣由設於平檯面以下的國產無軸螺旋輸送器輸出後外運處置。沉砂池採用了旋流式沉砂池(分兩組設2 池,型號旋流式沉砂池Ⅱ7),單池直徑為3.05m、池深為3.13m,採用氣提排砂,在排砂之前有一氣洗過程,這使得排出的砂含有機物較少,有利於污水的後續生物處理及泥砂的處置。由兩座沉砂池排出的泥砂經2 台國產的砂水分離器處理後外運處置。
3.3.3 A2/O 池
A2/O 生物池分兩組(共2 座),污泥負荷為0.12kgBODs/(kgMLSS·d),污泥濃度為3.3 g/L,單池平面尺寸為51.80m×38.7m(包括隔牆厚度),池深為5.2 m(有效水深為4.5 m),每池分三區即厭氧區、缺氧區及好氧區,厭氧區設4台、缺氧區設4 台進口潛水攪拌機,單台攪拌機的功率為2.3 kW。好氧區設有2938 個進口膜式微孔曝氣器,曝氣量為1~3m3 /( h × 個)。每池設有3 根進氣總管,每根總管設有1 個進口電動空氣調節蝶閥(用於調節供氧量)。A2/O 工藝需有大量的混合液迴流(一般為處理水量的2~4 倍),這使得其能耗較高。為此,在設計時結合了循環流式生物池的特點,採用了類似氧化溝循環流式水力特徵的池型,省去了混合液迴流以降低能耗,同時在該池中獨辟厭氧區除磷及設置前置反硝化區脫氮等有別於常規氧化溝的池體結構,充氧方式採用高效的鼓風微孔曝氣、智能化的控制管理,這大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在確保常規二級生物處理效果的同時,經濟有效地去除了氮和磷。該系統較常規A2/O 工藝降低能耗約0.045(kW·h)/m3。

⑵ 高手幫忙:關於新農村建設現狀分析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新農村建設現狀分析

這個可以問大學生村官
明確的
要求

⑶ 我很想要要關於水的開題報告,急上交!

2004年,我國大江大河除長江、淮河的局部河段和珠江流域西江發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外,水勢比較平穩,部分中小河流發生了較大洪水。2004年全國旱情偏輕,農作物受旱面積比2003年減少約1.1億畝,但華南部分地區旱情嚴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汛抗旱工作,各級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力協作,加強洪水管理,拓寬抗旱領域,控制了災情的擴展蔓延,減少了災害損失,保障了糧食豐收。各級水利部門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針,努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在水利規劃、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配置、農村水利、節約用水和水利改革等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為推進新時期的治水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貢獻。
一、水資源量
降水量 2004年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全國平均降水量601毫米,摺合降水總量為56876億立方米,比常年值減少6.5%。松花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西北諸河六個水資源一級區(以下簡稱北方六區)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減少6.3%,長江、東南諸河、珠江、西南諸河四個水資源一級區(以下簡稱南方四區)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減少6.6%。在各省級行政區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山東、新疆、天津、西藏、河南、湖南、重慶、青海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山東偏多13.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廣東、海南、江蘇和內蒙古偏少20%以上。
地表水資源量 2004年全國地表水資源量23126億立方米,摺合徑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減少13.4%。北方六區地表水資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四區比常年值偏少13.0%。在各省級行政區中,地表水資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只有山東、西藏、新疆、上海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山東偏多18.3%外,其他3省(自治區、直轄市)偏多程度均低於7%;比常年值偏少的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北京、江蘇、河北、海南偏少四成以上,福建、甘肅、廣東、江西和山西偏少四成至三成。2004年,從國外流入我國境內的水量為179億立方米,從國內流出國境的水量為6094億立方米,流入國際界河的水量為970億立方米,入海水量為12921億立方米。
地下水資源量 2004年全國礦化度小於或等於2克/升的地下水資源量為7436億立方米,比常年值減少7.8%。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為1642億立方米,加上井灌回歸補給量後的總補給量為1704億立方米。北方六區平原地下水總補給量為1379億立方米,佔全國平原區總補給量的81%,其中降水入滲補給量、地表水體入滲補給量、山前側滲補給量和井灌回歸補給量分別佔51.2%、36.3%、8.0%和4.5%。地下水資源量大部分與地表水資源量重復,不重復量僅1003億立方米。
水資源總量 2004年全國水資源總量(地表水資源量與不重復量之和)為24130億立方米,比常年值減少12.9%。北方六區水資源總量4589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9.0%),比常年值減少12.7%;南方四區水資源總量19541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1.0%),比常年值減少13.0%。全國產水總量占降水總量的42.4%,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25.5萬立方米。
二、蓄水動態
大中型水庫蓄水動態 2004年全國共統計大型水庫462座、中型水庫2771座,水庫年末蓄水總量2219億立方米,比年初增加25億立方米。北方六區水庫年末蓄水量比年初減少31億立方米,除遼河區和海河區比年初分別增加13億和8億立方米外,其他區均比年初減少;南方四區水庫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增加56億立方米,除珠江區比年初減少24億立方米外,其他區均比年初增加。在各省級行政區中,蓄水增加的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增加蓄水量138億立方米,其中增幅較大的浙江和湖南分別增加了37億和29億立方米;蓄水減少的有14個省(自治區),共減少蓄水量113億立方米,其中減幅較大的河南減少了24億立方米。
北方平原區淺層地下水動態 2004年對北方71萬平方公里(缺新疆)平原地下水開采區進行了統計分析,年末淺層地下水儲存量比年初減少68億立方米。按省級行政區統計,地下水儲存量減少的有12個省級行政區,其中黑龍江、安徽、河北、吉林減少較多,分別減少19億、15億、14億和10億立方米;儲存量增加的有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山東和遼寧增加較多,分別增加8億和6億立方米。按水資源一級區統計,除遼河區增加2億立方米外,其餘五個水資源一級區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松花江區、海河區和淮河區減少較多,分別減少28億、18億和16億立方米。
平原區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2004年,21個省級行政區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簡稱漏斗)進行了不完全調查,共統計漏斗76個(淺層漏斗和深層承壓漏斗各38個),漏斗總面積7.2萬平方公里。2004年末與年初相比,淺層漏斗面積擴大的有23個,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1個;深層漏斗面積擴大的有16個,中心水頭下降的有27個。
三、供用耗排水量
供水量 2004年全國總供水量5548億立方米,占當年水資源總量的2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佔81.2%,地下水源供水量佔18.5%,其他水源供水量佔0.3%。北方六區供水量2457億立方米,佔全國總供水量的44.3%;南方四區供水量3091億立方米,佔全國總供水量的55.7%。南方各省級行政區以地表水源供水為主,大多佔總供水量的90%以上;北方各省級行政區地下水源供水佔有較大比例,其中河北、北京、山西、河南、山東、遼寧和內蒙古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占總供水量的50%以上。在4504億立方米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佔33.0%,引水工程佔37.7%,提水工程佔26.9%,水資源一級區間調水佔2.4%。在108億立方米調水量中,海河區引黃河水42億立方米,淮河區從長江和黃河共引水60億立方米,長江區從錢塘江和淮河共引水5億立方米。
另外,全國有8個省(直轄市)直接利用海水共計234億立方米,主要作為火(核)電的冷卻用水。其中廣東和浙江兩省利用海水最多,分別為105億和64億立方米。
用水量 2004年全國總用水量5548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佔11.7%,工業用水佔22.2%,農業用水佔64.6%,生態用水(僅包括人為措施供給的城鎮環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濕地補水)佔1.5%。按生活(單指居民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劃分,生活用水佔8.0%,生產用水佔90.5%,生態用水佔1.5%。與2003年比較,全國總用水量增加22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增加153億立方米,工業用水增加52億立方米(其中火電用水增加48億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20億立方米,生態用水略有增加。
按東、中、西部地區統計,用水量分別為2145、1595、1808億立方米,相應佔全國總用水量的38.7%、28.7%、32.6%。由東往西,生活和工業用水比重逐漸減小,農業用水比重逐漸增大。
在各省級行政區中,用水量大於400億立方米的有江蘇、新疆、廣東3個省(自治區),用水量介於200~400億立方米的有7個省(自治區),用水量介於100~200億立方米的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用水量少於100億立方米的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75%以上的有寧夏、新疆、西藏、內蒙古、海南、甘肅、河北7個省(自治區),大多位於西部地區;工業用水占總用水量30%以上的有上海、重慶、江蘇、湖北、廣東、福建、安徽7個省(直轄市);生活用水占總用水量20%以上的有北京、重慶、天津3個直轄市。
用水消耗量 2004年全國用水消耗總量3001億立方米,其中農業耗水佔77.0%,工業耗水佔9.3%,生活耗水佔12.1%,生態耗水佔1.6%。全國綜合耗水率(消耗量佔用水量的百分比)為54%,乾旱地區耗水率普遍大於濕潤地區。各類用戶耗水率差別較大,農田灌溉為64%,工業為23%,城鎮生活為30%。
污水排放量 污水排放量是指工業、第三產業和城鎮居民生活等用水戶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電直流冷卻水排放量和礦坑排水量。2004年全國污水排放總量693億噸,其中工業污水佔2/3,第三產業和城鎮居民生活污水佔1/3。
四、用水指標
2004年,全國人均用水量為427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當年價格)用水量為399立方米。城鎮人均生活用水量為每日212升(含公共用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為每日68升, 萬元工業增加值(當年價格)用水量為196立方米,農田實灌面積畝均用水量為450立方米。按東、中、西部統計分析,人均用水量分別為436、371、487立方米,即中部小,東、西部大;萬元GDP用水量差別較大,分別為221、392、645立方米,西部是東部的2.9倍;農田實灌面積畝均用水量分別為415、379、581 立方米,西部大於東、中部;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為135、240、241立方米,呈東部小,中、西部大態勢。
因受人口密度、經濟結構、作物組成、節水水平、水資源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省級行政區的用水指標值差別很大。從人均用水量看,大於600立方米的有新疆、寧夏、西藏、內蒙古、江蘇、黑龍江、上海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新疆、寧夏、西藏分別達2532、1259、1022立方米;小於300 立方米的有山西、陝西、河南、天津、重慶、北京、山東、四川、貴州、河北等10個省(直轄市),其中山西最低,僅168立方米。從萬元GDP用水量看,大於1000 立方米的有新疆、寧夏、西藏等3個自治區,均位於西部地區;小於200立方米的有天津、北京、山東、上海、浙江、山西、遼寧等7個省(直轄市),大多位於東部地區,其中天津、北京分別為74和78立方米。
五、地表水體水質
根據2004年水質監測資料,採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對全國河流、湖泊、水庫的水質狀況進行了評價。
河流水質 根據1300條河流3200多個監測斷面的水質資料,對13萬公里河流水質進行了評價,全年期水質總體狀況是:Ⅰ類水河長佔6.3%,Ⅱ類水河長佔27.2%,Ⅲ類水河長佔25.9%,Ⅳ類水河長佔12.8%,Ⅴ類水河長佔6.0%,劣Ⅴ類水河長佔21.8%。全年符合和優於Ⅲ類水的河長占總評價河長的59.4%,比2003年減少了3個百分點。各水資源一級區中,西南諸河、西北諸河、長江、珠江和東南諸河5個區水質較好,符合和優於Ⅲ類水的河長佔97%~63%;黃河、海河、松花江、遼河和淮河5個區水質較差,符合和優於Ⅲ類水的河長佔46%~31%。與2003年相比,黃河區、遼河區、西南諸河區、淮河區和海河區水質有所改善,西北諸河區、松花江區、珠江區、東南諸河區和長江區水質略有下降。
省界水體水質 對全國229個省界斷面的水質進行了評價,水質符合和優於地表水Ⅲ類標準的斷面數占總評價斷面數的39.3%,水污染嚴重的劣Ⅴ類佔34.5%。總體來看,省界水體的水質狀況不容樂觀。各水資源一級區中,省界斷面水質較好的是松花江區、珠江區和長江區(未含太湖流域),遼河區、太湖流域、淮河區和海河區的省界斷面水質較差。省界斷面的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揮發酚、總磷等。
湖泊水質 在評價的50個湖泊中,水質符合和優於Ⅲ類水的湖泊有18個,部分水體受到污染的13個,水污染嚴重的19個。對49個湖泊的營養狀態進行評價,17個湖泊處於中營養狀態,32個湖泊處於富營養狀態。國家重點治理的"三湖"情況是:太湖16.5%的面積為Ⅲ類水,75.3%的面積為Ⅳ類水,8.2%的面積為劣Ⅴ類水;中營養水平的面積佔23%,富營養佔77%。滇池水質以Ⅴ類為主,占評價面積的69%,劣於Ⅴ類水質占評價面積的31%,全湖處於富營養狀態。巢湖的東半湖巢湖市第一水廠湖區水質為Ⅳ類,中廟湖區水質為Ⅴ類,西半湖水質為劣Ⅴ類,湖水處於富營養狀態。
水庫水質 在評價的322座水庫中,水質優良(優於和符合Ⅲ類水)的水庫有265座,占評價水庫總數的82.3%;水質未達到Ⅲ類水的水庫有57座,占評價水庫總數的17.7%,其中水質為劣Ⅴ類水的水庫有14座。主要超標項目為總磷、總氮和高錳酸鹽指數。對238座水庫的營養狀態進行評價,三分之二的水庫處於中營養狀態,三分之一的水庫處於富營養狀態。
說明:《公報》中涉及的全國性數據,均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是不是太多啦?

⑷ 農村普惠金融現狀及發展研究的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你論文選題定好了嗎?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開題報告格式要求准備好了沒

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希望能夠幫到你?

你論文選題定好了嗎?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開題報告格式要求准備好了沒

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希望能夠幫到你?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准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⑸ 淺談我國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現狀及對策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你論文選題定好了嗎?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開題報告格式要求准備好了沒

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希望能夠幫到你?


提供一個開題報告範文範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開題報告寫作能有幫助。


提供一個開題報告範文範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開題報告寫作能有幫助。

提供一個學校範文僅供參考:

1.選題的目的和意義: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對企業健康發展、培育

壯大市場主體、擴大就業渠道、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佔全國企業總數99%、工業產值60%

、利稅40%、就業機會75%的中小企業,現階段不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對外貿易中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中小

企業在對外貿易中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途徑或策略
2.探究中小企業的出口路徑的意義中小企業能在國際市場大顯身手,也能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擴大企業市場,提

高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有利於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困難,可以利用出口獲得發展資金,也可以吸引海外風投基金或者吸引外資

合股以及從海外資本市場出口型中小企業是近年來我國貿易增長的中堅力量,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其發展越來越關繫到經濟發

展、社會穩定與和諧。產業集群化發展是目前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種重要經濟現象,也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其對企

業、區域、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對於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目前產業集群發展的現階段而言,還存在很多問

題,比較突出的一點就是集而不群,大而不強,缺乏整體協調發展的支持體系和戰略部署。這一點,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形勢下

尤為凸顯。 目前我國對出口型中小企業的研究還不多見,遠遠落後於實踐中的需要。本文將從經濟學視角,以我國出口型中小企

業集群作為研究對象,以促進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提高集群應對風險能力及集群競爭力為目標

2.國內外研究現狀
3.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無論是

3.選題研究的內容:
該論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產業所面臨挑戰的研究
(一)廣電產業運營模式的轉變
(二)員工配置和技術能力的提高
(三)廣電網路業務能力的提升
二、對「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產業所面臨機遇及對策研究
(一)機遇
1、拓展電視傳播的新渠道
2、增強電視傳播的互動性
3、擴大電視傳播受眾群體
(二)對策
1、加快廣電網路的改造
2、開辦內容新穎的節目
3、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4.選題研究的技術路線、研究方法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究技術路線:首先,了解本論題的研究狀況,形成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其次,進一步搜集閱讀資料並研讀文本,做好

相關的記錄,形成論題提綱。第三,深入研究,寫成初稿。最後,反復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分析法、文本細讀法、比較法、綜合分析法等進行研究。
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把自己的關鍵問題用兩句話寫下即可)

5.研究與寫作計劃:
2014年3月1日——3月6日 確定選題、收集相關資料
2014年3月7日——3月10日 撰寫開題報告與開題
2010年5月1日——6月30日 收集資料,開展研究,形成寫作提綱
2010年7月1日——9月30日 深入研究,形成論文初稿
2010年10月1日——10月30日 論文修改、定稿、列印、答辯

⑹ 環境工程專業生活污水處理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表怎麼填

環境工程專業生活污水處理開題報告原創的;,是你要的哦。

⑺ 求關於農村垃圾現狀及處理的課題報告包括開題報告、論文及整體過程 本人第一次寫 謝謝了

開題報告
我給你介紹一個學位論文網站去看看有你要的論文參考沒有
在網站地址上輸入3個w點xwlunwen點com希望你好運。
同時學位論文網始終本著「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以實力打造誠信,用誠信鑄就未來,建站8年來,已成為一個小有規模的公司性質的網站,
不斷努力,從未停止!不斷提高,從未滿足因為專業,所以卓越!優質的品質、優質的服務!信譽為本,行動為證明!

⑻ 跪求,污水廠全套畢業一份(含任務書+開題報告+計算書+圖紙)!!!!(郵箱 [email protected])

污水廠全套畢業設計

務書+開題報告+計算書+圖紙

閱讀全文

與農村污水開題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室提升泵十大品牌 瀏覽:981
肩膊提升訓練器三角肌健身器材 瀏覽:806
汽油蒸餾檢測什麼區別 瀏覽:613
長時間飲水機不用怎麼清洗 瀏覽:329
安利空氣凈化器怎麼重啟求回答 瀏覽:959
吸水式飲水機怎麼安裝水桶 瀏覽:231
免拆熱水器除垢方法 瀏覽:844
長安X70機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454
空調濾芯壞了怎麼回事 瀏覽:503
蒸餾水屬於酸性嗎 瀏覽:474
鏟車機油濾芯鼓包怎麼回事 瀏覽:998
凈水器前面獨立的一個濾芯是什麼 瀏覽:635
廚房凈化器什麼樣 瀏覽:250
全自動智能飲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185
反滲透膜性能是什麼 瀏覽:519
碳粉污水處理流程 瀏覽:759
樹脂纖維是和ABS 瀏覽:129
場導共振水與純凈水有什麼區別 瀏覽:86
沁園春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38
湖州市污水零直排工程有哪些標段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