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中加清水COD會改變嗎
COD總量不變反而增加。
但單位體積水的COD降低了~
就好像糖開水裡加了點含一點點糖的白開水(清水也有COD值),總的糖份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但水沒有加之前那麼甜了~
Ⅱ 水很臭,它的COD高還是低
污水在厭氧時會發黑變臭,一般COD較高。
Ⅲ 一般污水處理,COD處理前後濃度差的范圍是多大啊根據工藝不同
這是和你的進水有關的。出水COD國家有明文規定,一般都是二級出水水質,水中COD含量應小於100mg/L,BOD含量應小於30mg/L。如果你是處理生活污水,根據城市生活水準的不同,水中有機物含量會有變化,一般是BOD300,COD500左右。你所說的那是幾種處理工藝,對於一般污水處理效果差不多,但是根據具體情況不同選擇不同工藝,SBR主要用於BOD高,水質變化大的廢水;氧化溝主要用於偏遠城鎮處理,A/O工藝則主要用於脫氮除磷。
Ⅳ 臭氧處理經過稀釋後的垃圾滲濾液後COD濃度不降反升怎麼回事。一升廢水中大概通入3g臭氧
工業廢水處理---臭氧系統,能夠處理幾乎所有類型的廢水。廢水臭氧氧化的運行條件取決於行業種類和廢水種類。這些運行過程可以按下列方式分類:
*整個處理流程(單純化學工藝,化學/生物和化學/生物/物理的組合工藝)
*應用(用於水循環使用的室內預處理,或用於間接排放到公共水設施的水及用於直接排放至河流和海灣的管網末端的水處理)
*去除化合物(有毒或有色物質的氧化轉化,降低綜合參數(DOC或COD),,消毒或去除顆粒物)
通常採用臭氧氧化可生物降解過程相組合工藝,可降低臭氧用量和運行費用。(即O3-生物處理-O3系統)。
一、消毒
在廢水排入受納水體之前,需要對廢水進行消毒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如希望將處理過的水直接作為灌溉用水或工藝用水時更應進行消毒,而且要比飲用水的臭氧投加量更多。最常用的消毒劑是用氯和二氧化氯用於消毒,而氯可形成眾所周知的鹵化消毒副產物(尤其是三鹵甲烷,THMS),由於生成潛在的消毒副產物,因此人們對臭氧的用途越來越感興趣。
在進行化學消毒的設計時,經常使用Chick-Watson定律中的ct值的概念(游離消毒劑濃度c乘以有效接觸時間t)。大量過去和最近的研究證實,分子態的臭氧是一種十分有效而且很有前途的消毒劑,效果優於游離氯、二氧化氯。
二、無機化合物的氧化
為了破壞廢水中的有毒物質而對無機化合物進行臭氧氧化,主要局限於氰化物的去除。在金屬加工和電子工業的電解處理工藝中,氰化物使用頻繁,它可以以游離態CN-的形成存在,但是更多的情況下是與鐵或銅結合,以硌合物形態存在。在氰離子濃度高於5mg/L時,臭氧與游離氰離子反應速度很快,表明反應可能由傳質過程式控制制,而絡合的氰化物對於分子態臭氧的攻擊作用非常穩定。通過臭氧氧化可以去除亞硝酸鹽(NO2-)和硫化物(H2S/2-)。這兩類物質與臭氧反應速度都很快。
三、有機化合物的氧化
工業廢水中帶來問題的物質大部分是有機物。通常,要處理所含物質不同、濃度各異的混合液(濃度可以從mg/L到g/L)。廢水臭氧處理的主要任務是:
*轉化有毒化合物
*對溶解有機碳(DOC)中生物難降解的成分進行部分氧化,目的在於提高後續的生物降解性能.
*去除色度
與飲用水處理相似,很難用經濟的方法將DOC完全礦化,建議採用臭氧氧化與其他工藝組合的方法。處理過程的成功與否是用總體DOC去除來衡量。臭氧氧化系統已經用於處理廢水,如垃圾滲濾液、紡織、制和化學工業的廢水。這些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難降解有機物,可分類如下:
*垃圾滲濾液中的腐殖質(褐色或黃色)和可吸附的有機鹵化物(AOX)
*紡織廢水中的有色(聚)芳香簇化合物(這類物質常常與大量金屬離子Cu,Ni,Zn,Cr)混合在一起)
*制和化學工業產生的有毒或殺生性物質(例如農)
*和其他工業產生的表面活性劑
*紙漿和造紙廢液中的COD及有色物質在廢水臭氧氧化系統中,最常見的運行問題是產生泡沫,形成草酸鈣、碳酸和氫氧化鐵(Fe(OH)3)淀物,他們很容易阻塞反應器、管道或閥門,和會對泵造成損壞。
四、污水氧化水質、水量分析
根據居民生活小區所排放的污水,重點超標項目是COD、BOD、懸浮物、各類膠體、各種細菌進行取樣分析,做出報告。
1 設計標准
污水處理後,COD、BOD、懸浮物SS、各類細菌溶解性總固體的濃度與含量符合中華
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生活雜 用水標准CJ25.1-89,中水回用水質標准如下:
2 設計依據
(1)、 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
(2)、 污水取樣報告本。
(3)、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生活雜用水標准CJ25.1-89。
3 設計原則
(1)、 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法規、標准及規定,根據小區污水的實際情況,採取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符合處理效果好、建設少、運行費用低、管理操作簡便的要求。
(2)、 廢水處理後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生活雜用水標准CJ25.1-89。
4.技術工藝流程簡述:
(1)、密閉安全型膜,生物反應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 關鍵:膜生物反應技術+O3
(2)、密閉安全型生物接氧化法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 關鍵:生物接觸氧化技術與高效斜板沉澱相結合+O3
(3)、SBR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 關鍵:SBR氧化工藝+O3
5、中水回用處理工藝: 接觸氧化——過濾工藝
Ⅳ 污水濃度低和距離有影響嗎
有影響,污水處理廠臭氣濃度隨擴散距離的增大而衰減,100m外其影響明顯減弱,距惡臭源300m基本無影響。選址離有人區過近會影響人的生產生活,同時也應考慮距離過遠增加管網投資,對於當地政府來說,應綜合考慮,選擇最合適的地方。
一般要求污水處理廠建成後不要對周圍環境(指自然資源、水域、地下水、耕地、森林、水產、風景、名勝、自然保護區等)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一般不宜設置在居民區的上風向、水源的近距離上游。除此以外,在選址時應關注污水處理廠在建成投產後排放的污染物不超過地方環境容量所容許的范圍。
正常情況下的生活污水濃度
COD通常在400~500mg/L。如果水量小,濃度可以高一些。如果水量大,需要安裝在線監測儀器,控制較嚴格。如果排入外環境,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COD允許濃度與行業與執行的標准有關,一般行業一級排放標准100mg/L。
污水排放ph值標准
污水處理的ph值一般是六到九就可以達到要求。根據不同的處理要求都不盡相同,比如說水解酸化池的ph值比較低,普通曝氣池又一般,只有硝化反應池的ph值相比之下要比其它高等,污水處理是和化學數值有關的,一般用在裡面的氧化劑是高錳酸鉀。
Ⅵ 污水經臭氧氧化後COD為什麼會增高
臭氧氧化了部分不能被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氧化的物質,打斷了物質原來的一些化學鍵,原來用COD不能表現這些物質,氧化後可以被COD表現出來了。
Ⅶ 為什麼污水稀釋後COD值就變小了
用於稀釋的溶液COD值低,混合後也就降低了原水的COD濃度了
Ⅷ 池子大小變化cod濃度會變化么
【進水COD濃度】是指污水處理廠的進水口的COD濃度,是衡量進水口的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如果COD質量濃度偏低的污水進入污水廠處理,不但加重了污水廠運行負擔,還將破壞污泥活性,並影響污水生物處理系統運行效能。這些現象應引起充分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治理。
【COD】化學需氧量 。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
Ⅸ 污水取樣放置時間長其COD等指標會變化嗎
會。抄
污水取樣放置時間襲長其COD等指標會發生變化,是因為水樣存放過程中有氧氣進入水體,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導致耗氧量下降,故COD數值會降低。
污水取樣一般放置30分鍾既要進行測定,如不立即進行測定,就必須進行水樣的處理。
(9)污水變臭cod濃度會變化嗎擴展閱讀
水樣採集與保存注意事項
採集水樣時,采樣瓶應該洗干凈,使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或者螺口塑料瓶,當水樣需要測硅時,必須採用塑料瓶,采樣時先用水樣洗滌樣瓶2〜3次,不要完全裝滿樣瓶,留出5〜10mL空間,以免溫度升高時頂開瓶塞;采樣後塞緊瓶塞避免漏水。
帶回實驗室的水樣,對於易變化的成分和性質,如銨態氮、硝態氮、亞硝態氮和pH等應盡快分析;如不能及時分析,應將樣品放置於5°C以下的陰暗處保存,並根據分析的要求有選擇地向樣品中添加防腐劑(三氯甲烷、硫酸銅、氯化汞等)或者加人酸、鹼調整pH,以抑制微生物活動。
參考資料
網路--COD
網路--水樣採集與保存
Ⅹ 污水廠進水cod濃度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進水COD低還是有個相對的概念的,市政污水處理大部分都是用的活性污版泥法,活性污泥或者說里權面的微生物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所以根據日常的運行情況和結構設計,會有一個保持穩定生長環境的進水COD區間(影響因素不止這一個),如果長期低於這個范圍,就會造成曝氣量過高,污泥膨脹、污泥濃度過低等等問題,甚至整個系統都有可能癱瘓。
雖然這種可能性較小,但是確實是有先例的,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癱瘓,污水廠基本上也就癱瘓了,污水直排的危害應該能夠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