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雨水井污水井相距有規范嗎
以下抄是《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上襲關於此條款的解釋,供參考。
4.4.2 關於檢查井最大間距的規定。
根據國內排水設計、管理部門意見以及調查資料,考慮管渠養護工具的發展,重新規定了檢查井的最大間距。
根據有關部門意見,為適應養護技術發展的新形勢,將檢查井的最大間距普遍加大一擋,但以120m為限。此項變動具有很大工程意義。隨著城市范圍的擴大,排水設施標準的提高,有些城市出現口徑大於2000mm排水管渠。此類管渠的內凈高度可允許養護工人或機械進入管渠內檢查養護。為此,在不影響用戶接管的前提下,其檢查井最大間距可不受表4.4.2規定限制。大城市幹道上的大直徑直線管段,檢查井最大間距可按養護機械的要求確定。檢查井最大間距大於表4.4.2數據的管段應設置沖洗設施。
㈡ 污水井的直徑建築規范上是多少
知道哪本規范的話,就可以在規范內cha找,你想要的內容
㈢ 污水清掃井設置規范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規定:水平方向上給水與污水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為1.0~1.5米,凈距是指管外壁之間的間距,垂直凈距最少40cm,檢查井之間的間距沒有規定,規范規定的給水井指的是城市自來水,用管道敷設的,你最好讓洗車廠將污水檢查井用防水水泥砂漿內外抹面20mm。如果你家是那種自己挖的飲用地下水的水井,最好自己做一些防止水污染的措施:1、採用密封的蓋板,蓋板頂高出地面至少0.5米;2、井口周圍設不透水的散水坡,寬1.5米,在滲透土壤中散水坡下面還應填厚度不小於1.5米的粘土層,或採用其他等效的防滲措施。雨水污水井蓋板用什麼材料主要看設計時的要求,如果圖紙沒有表明就可以根據井口所在的位置選者適當的井蓋。看要不要過車,和過多大的車。材質可以是鐵的,可是水泥的,可以是玻璃鋼復材的。污水井的深度國家標准要求中沒有規定。 污水井是船舶污水臨時安置的小型容器,也是船舶艙底水系統的組成部分。艙底水系統是將艦船貨艙和機爐艙等的艙底水或雙層底內的積水和滲進水排出舷外的管路系統。污水井就起到臨時收集機艙中產生的含油污水等艙底水的作用。國家標准污水井的要求: (1)應設有有效的艙底水排放系統,以能抽出及排干任何水密艙中的水,不包括裝有淡水、燃油、液貨並有有效排水裝置的處所。 (2)所有與艙底排水設備有關的分配箱和手動閥,應設在通常情況下可到達之處。 (3)當船舶橫傾超過5°時,至艙壁甲板或至干舷甲板的干舷分別使甲板邊緣浸水,則應設有足夠數量、適當尺度的泄水孔直接將水排向舷。
㈣ 污水檢查井設置距離標准規定是多少
建築小區用塑料檢查井應用技術規程 CECS227:2007 裡面有規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
㈤ 污水處理廠設計規范
焦化污水有專門的設計規范《焦化廠、煤氣廠含酚污水處理設計規范》
㈥ 污水井檢查井國家標准
是不能有存水的。出戶管與檢查井如果是平的,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到第二井的管道沒有坡度,有倒坡現象。
㈦ 我們廠的污水站污水池的污水會倒灌室外井,應該是高差有問題,什麼設計規范的條文有這方面的要求呢
污水排放設計就有這個要求, 這是設計時的起碼要求。
㈧ 有污水排污口設計規范嗎
有污水排污口設計規范,如《污水綜合排放標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標准、國家環境保護局《關於開展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等。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是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的基礎性工作之一,目的是為了促進排污單位加強經營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環境監理執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調、一收費」的職責,逐步實現污染物排放的科學化,定量化管理。
排污口污水排放標准通常被稱為污水排放標准,是根據受納水體的水質要求,結合環境的特點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對排入環境的廢水中的水污染物和產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標准,或者說是水污染物或有害因子的允許排放量或限值。
(8)廠區污水井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相關規定:
1、國家排放標准國家排放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在全國范圍內或特定區域內適用的標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適用於全國范圍。
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適用范圍明確規定為:專門針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國家專業污染物排放標准,適用於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廢氣的排放和污泥處置的排放與控制管理。
3、行業標准目前我國允許造紙工業、船舶工業、海洋石油開發工業、紡織染整工業、肉類加工工業、鋼鐵工業、合成氨工業、航天推進劑、兵器工業、磷肥工業、燒鹼、聚氯乙烯工業等12個工業門類,不執行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可執行相應的行業標准。
4、國家標准與地方標準的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10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沒做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已做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5、根據國家綜合排放標准與國家專業排放標准不交叉執行的原則,本標准實施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和污泥的排放不再執行綜合排放標准。污水處理廠噪音控制仍執行國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標准。
㈨ 污水檢查井的間距是多少啊
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污水檢查井是排水管道系統上為檢查和清理管道而設立的窨井。
同時還起連接管段和管道系統的通風作用。相鄰兩井之間管段應在一條直線上,因此,在管道斷面改變處、坡度改變處、交匯處、高程改變處都需設置檢查井,在過長的直線管段上也需分段設置檢查井。
室外生活排水管道管徑小於等於150mm時,檢查井之間的距離不宜大於20m,管徑大於200mm時,檢查井之間的距離不宜大於30m。
(9)廠區污水井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排水系統的布置應全面規劃,盡量做到:
①排水溝道要處於控制面積的最低處,以求盡量自流排水。
②根據地形應將排水地區劃分為高、中、低等片,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為主,抽排為輔。
③排水干溝的出口應選擇在容泄區水位較低和河床比較穩定的地方。
④下級排水溝道的布置要為上級溝道排水創造良好的條件,干溝要盡可能布置成直線。此外,排水溝布置要避開土質差的地帶,以節省工程費用並使排水安全及時。
⑤在有外水入侵的排水區,應布置截流溝或撇洪溝,使外來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直接引入排水干溝或容泄區。
類型
國內外關於城市高架橋橋面排水的方式有很多種,通過對不同高架橋橋面排水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依據排水系統進水口截流方式的不同,可將高架橋橋面排水系統分為以下三類:進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進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橋墩下排方式、防撞欄桿外加排水槽的排水方式。
進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
該種排水方式是較為簡單的高架橋橋面排水方式,適用於橋下無車輛通行的情況。橋面雨水通過橋面橫縱坡匯集到雨水口,雨水口接橫向排水管道(空心板時)或豎向排水管道(連續梁時)將雨水直接沖淋到橋下。
目前,在國內外的高架橋排水設計規范中沒有對橋面直接泄水的垂直高度給出明確規定,橋面徑流中可能會帶有腐蝕性的致污物,直接沖淋到橋梁構件會使其腐蝕或形成污垢,對高架橋結構造成不良影響。
進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橋墩下排方式
該種排水方式是在進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的排水管和落水管,橋面雨水通過排水管道排至橋下排水溝或排水口內,適用於橋下有車輛通行的情況。一些發達國家對橋面徑流的排放有明確規定,要求採用排水管道和泄水管道將橋面水流引至橋下排水口。
在這種排水系統中,進水口的尺寸及間距選擇會影響排水系統的泄水能力。
如果進水口尺寸較小,就須減小雨水口間距(我國的橋面排水設計最小間距為5m)以能滿足橋面排水的要求。
當雨水口間距較小時,跨中雨水口截流的雨水需經過相當長度的縱向排水管才能到達橋墩處的落水管,在縱向排水管過長且鋪設坡度較小的情況下,管內水流無法達到自凈流速,水流中的雜質易在排水管道內沉澱,導致管道堵塞排水不暢。
若只在橋墩處設置雨水口,橋面雨水口間距變大,縱向排水管道長度較短且鋪設坡度較大,管內水流速度較大,滿足水流自凈的要求,不易形成管道阻塞,但進水口的尺寸也必須同時增大,寬度一般取為40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