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氨基酸廢水微電解

氨基酸廢水微電解

發布時間:2022-01-05 23:42:05

廢水處理中常用的方法

1、廢水首先經過格柵、篩網後流至絮凝沉澱池,為了使處理效果好,在絮凝沉澱池中加入混凝劑,使廢水中懸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葯也起到調節廢水的作用.絮凝沉澱後的廢水流入預曝氣調節池中。

2、曝氣調節池中通入空氣,起到預曝氣調節的作用.調節均勻的廢水用泵提升到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

3、生化池中安裝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氣頭,並裝入浮動填料,實踐證明該項技術對COD和BOD有較高的去除效率.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廢水自流入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二池採用方法相同。

4、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澱池中.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窩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負荷高,停留時間短,佔地面積小。

5、混凝沉澱池與斜板沉澱池沉澱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中,然後經污泥脫水機械脫水。

6、斜板沉澱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經檢測後外排。

污水處理流程圖
處理方法:

1、按作用分: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2、按處理程度分:污水處理按照處理程度來分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物質,常用物理法。

(2)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

(3)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於深度處理,常用化

Ⅱ 氨基酸和腐植酸的區別

腐殖酸 :能溶於稀苛性鹼和焦磷酸鈉溶液的一組多種縮合的含酸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原生腐植酸(primary humic acid)」、「再生腐植酸(secondary humic acid)」;「黃腐植酸(fulvic acid)」、「棕腐植酸(hymatomalenic acid)」、「黑腐植酸(pyrotomalenic acid)」;「 結合腐植酸(combined humic acid)」和「游離腐植酸(free humic acid)」等 。 所屬學科:煤炭科技(一級學科);煤炭加工利用(二級學科);煤化學及煤質分析(三級學科)
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機物質,廣泛應用於農林牧、石油、化工、建材、醫葯衛生、環保等各個領域,橫跨幾十個行業。特別是眼下提倡生態農業建設、無公害農業生產、綠色食品、無污染環保產品等,更使"腐植酸"備受推崇,事實證明,人類的生活和生存離不開腐植酸,它的確是一個發展中的有希望的朝陽產業,屬於一個新型的特殊行業。

腐植酸鈉性能及用途:腐植酸鈉是一種高分子芳香族羥基羧酸鹽,含有羥基、羧基鹽等多種活性基團,具有離子交換、吸附、絡合、絮凝、分散、粘結等多種功能。因而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並有廣泛的適應性。用於工業可作為陶瓷添加劑、鑽井泥漿降失水劑、混凝土早強減水劑、蓄電池陰極膨脹劑、飼料添加劑、廢水處理劑、軟水染色劑、離子交換劑、鍋爐水處理劑等。如作為陶瓷泥料添加劑,可以提高陶瓷泥坯強度,提高塑性指標,可以增加泥料、釉漿料的流動度,提高坯體對青花料及其他釉料的吸附能力。用於農業可作為營養土添加劑,生根和壯根肥添加劑、土壤改良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復合劑、抗寒劑、抗旱劑、復合肥增效劑等。還可以做醫葯及農葯的原料等。包裝:塑料編織袋,內襯塑料薄膜袋。每袋凈重25公斤。注意事項:防潮、防水。質量標准:腐植酸含量(干基),≥5O%,水分≤20%,pH8~10,外觀為黑色粉末或顆粒。

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通稱。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構成動物營養所需蛋白質的基本物質。是含有一個鹼性氨基和一個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氨基連在α-碳上的為α-氨基酸。天然氨基酸均為α-氨基酸。
蛋白質對人體的作用和營養價值:
蛋白質是一類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參加蛋白質合成的氨基酸共有二十多種,其中有9種(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組氨酸、蛋氨酸和纈氨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中供給,否則人體就不能維持正常代謝的進行,稱為必需氨基酸。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生命現象是通過蛋白質來體現的。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重量的18%由蛋白質構成。蛋白質經常處於自我更新的狀態,人體沒有儲存蛋白質的特殊場所,肌肉是蛋白質的臨時調節倉庫。

Ⅲ 我廠是不飽和聚酯樹脂,產生的廢水COD為100000,有無工藝流程可把COD降至100以內呢

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來完成生物催化反應。 酸化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各種有機酸。 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主要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考慮到後續好氧處理的能耗問題,水解主要用於低濃度難降解廢水的預處理。混合厭氧消化工藝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混合厭氧消化過程的甲烷發酵提供底物。而兩相厭氧消化工藝中的產酸相是將混合厭氧消化中的產酸相和產甲烷相分開,以創造各自的最佳環境。
編輯本段處理過程
一、厭氧生化處理的概述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 厭氧生化處理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1、水解階段 水解可定義為復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2、發酵(或酸化)階段 發酵可定義為有機物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因此這一過程也稱為酸化。 3、產乙酸階段 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甲烷階段 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二、水解酸化分析 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它們在水解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為纖維二糖與葡萄糖,澱粉被澱粉酶分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質酶水解為短肽與氨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夠溶解於水並透過細胞膜為細菌所利用。水解過程通常較緩慢,多種因素如溫度、有機物的組成、水解產物的濃度等可能影響水解的速度與水解的程度。 酸化階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發酵細菌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但通常有約1%的兼性厭氧菌存在於厭氧環境中,這些兼性厭氧菌能夠起到保護嚴格厭氧菌免受氧的損害與抑制。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的組成取決於厭氧降解的條件、底物種類和參與酸化的微生物種群。
總結
水解階段是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的必經過程,大分子有機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須先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這樣才能進入細菌細胞內進一步降解。酸化階段是有機物降解的提速過程,因為它將水解後的小分子有機進一步轉化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這也是為何在實際的工業廢水處理工程中,水解酸化往往作為預處理單元的原因。 兩點普遍認同的作用: 1、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能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 2、去除廢水中的COD:既然是異養型微生物細菌,那麼就必須從環境中汲取養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機物降解合成自身細胞。
編輯本段設計計算
水解(酸化)池設計計算 1、有效池容V可以根據污水在池內的水力停留時間計算的。水解(酸化)池內水力停留時間需根據污水的有機物種類(水解的速度情況)、進水有機物濃度、當地的平均氣溫情況綜合而定。 2、池截面面積根據污水在池內的上升流速計算。對於水解酸化反應器,為了保持其處理的高效率,必須保持池內足夠多的活性污泥,同時要使進入反應器的廢水盡量快地與活性污泥混合,增加活性污泥與進水有機物的接觸好。上升流速需要保證污泥不沉積,同時又不能使活性污泥流失,所以保持合適的上升流速是必要的。 3、反應池布水系統設計。水解酸化反應器良好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是保障污泥與廢水之間的充分接觸,為了布水均勻與克服死區,水解酸化池底部按多槽布水區設計,並且反應器底部進水布水 系統應該盡可能地布水均勻。 水解酸化池的布水系統形式有多種,布水系統兼有配水和水力攪拌的功能,為了保證這兩個功能的實現,需要滿足以下原則。 (1)、確保各單位面積的進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發生短路現象; (2)、盡可能滿足水力攪拌需要,保證進水有機物與污泥迅速混合; (3)、易觀察到進水管的堵塞,並當堵塞發生後很容易被清除。
總結
對於設計來說較難掌控的是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時間,因為廢水的種類不同,所含的有機物水解速度不同,所以停留時間自然不會相同。這就需要對所做的工程總結經驗數據,或者通過做實驗確定。對於水解酸化工藝本人並沒有什麼實際經驗,從理論來看,覺得可以放大停留時間,保證水解時間,讓其適當過渡到厭氧後兩個階段。 本文的設計計算部分摘錄了《水解(酸化)反應器在工程應用中的研究與展望》—中山市環境科學研究所論文的內容,另外該論文里有介紹了水解(酸化)反應器的類型及其在工程應用中的效果,其常規設計的兩個參數如下: 1、停留時間:一般為2.5-4.5h,考慮綜合情況。 2、池內上升流速:一般控制在0.8-1.8 m/h 較合適。 水解酸化主要用於有機物濃度較高、SS較高的污水處理工藝,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工藝。如果後級接入UASB工藝,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積負荷,提高去除效率。水中有機物為復雜結構時,水解酸化菌利用H2O電離的H+和-OH將有機物分子中的C-C打開,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將長鏈水解為短鏈、支鏈成直鏈、環狀結構成直鏈或支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水中SS高時,水解菌通過胞外粘膜將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斷片再進入胞內代謝,不完全的代謝可以使SS成為溶解性有機物,出水就變的清澈了。這其間水解菌是利用了水解斷鍵的有機物中共價鍵能量完成了生命的活動形式。但是COD在表象上是不一定有變化的,這要根據你在設計時選擇的參數和污水中有機物的性質共同確定的,長期的運行控制可以讓菌種產生誘導酶定向處理有機物,這也就是調試階段工藝控制好以後,處理效果會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水解工藝並不是簡單的,設計時要考慮污水中有機物的性質,確定水解的工藝設計,水解停留時間、攪拌方式、循環方式、污泥迴流方式、設計負荷、出水酸化度、污泥消解能力、後級配套工藝(UASB或接觸氧化)。 有人提到水解後COD不降反升,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復雜有機物在COD檢測中不能顯示出來,但是水解後就可能顯示COD;另一種可能是調試時,運行參數控制不準確,造成水解菌膠團上升隨出水流失;再一可能是沒有考慮有機物的生物毒性濃度和系統的生物忍耐性,造成菌種中毒流失,流失的菌膠團在出水檢測中顯示COD增高,這就要求調試時加強生物相的觀察和記錄對比。

Ⅳ 高氨氮廢水的最佳處理方式

1 物化法 1.1 吹脫法在鹼性條件下,利用氨氮的氣相濃度和液相濃度之間的氣液平衡關系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一般認為吹脫與濕度、PH、氣液比有關。 1.2 沸石脫氨法利用沸石中的陽離子與廢水中的NH4+進行交換以達到脫氮的目的。應用沸石脫氨法必須考慮沸石的再生問題,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燒法。採用焚燒法時,產生的氨氣必須進行處理。 1.3 膜分離技術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例如:氣水分離膜脫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著離解平衡,隨著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態比例升高,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NH3的氣態和液態兩項達到平衡。根據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即呂.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對的和暫時的。化學平衡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變平衡系統的條件之一,如濃度、壓力或溫度,平衡就向能減弱這個改變的方向移動。」遵從這一原理進行了如下設計理念在膜的一側是高濃度氨氮廢水,另一側是酸性水溶液或水。當左側溫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壓力差,那麼廢水中的游離氨NH4+,就變為氨分子NH3,並經原料液側介面擴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壓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進入吸收液,迅速與酸性溶液中的H+反應生成銨鹽。 1.4MAP沉澱法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學反應:Mg2++NH4++PO43-=MgNH4PO4 理論上講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濃度氨氮的廢水中投加磷鹽和鎂鹽,當[Mg2 + ][NH4+][PO43 -]>2.5×10–13時可生成磷酸銨鎂(MAP),除去廢水中的氨氮。 1.5 化學氧化法利用強氧化劑將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氣進行脫除的一種方法。折點加氯是利用在水中的氨與氯反應生成氨氣脫氨,這種方法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但是產生的余氯會對魚類有影響,故必須附設除余氯設施。 2 生物脫氮法傳統和新開發的脫氮工藝有A/O,兩段活性污泥法、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短程硝化反硝化、超聲吹脫處理氨氮法方法等。 2.1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其特點是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鹼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鹼度的需求。好氧在缺氧池之後,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BOD5的去除率較高可達90~95%以上,但脫氮除磷效果稍差,脫氮效率70~80%,除磷只有20~30%。盡管如此,由於A/O工藝比較簡單,也有其突出的特點,目前仍是比較普遍採用的工藝。

Ⅳ 在工業氨基酸化工廠工作,對身體有危害嗎

多少都會有點影響吧,雖然生產的化學品無毒。可是他加工的材料也可能有危害。化學反應產生廢物廢氣廢水都有影響。 就算 材料和生產排出的廢物都沒危害,那在化學嘗周圍的空氣也一定不好。我家附近有有個化工廠。排的不知道什麼東西,像下小雪一樣。害的我被子都不敢曬。有條件就搬家吧

Ⅵ 廢水中有氨基丁酸或氨基丁酸鈉要怎麼提取

廢水中有氨基丁酸或氨基丁酸鈉要怎麼提取
γ-氨基丁酸屬強神經抑制性氨基酸,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降血壓的生理作用.它是抑制性神經遞質(Inhibitory Neurotransmitter),可以抑制動物的活動,減少能量的消耗.氨基丁酸作用於動物細胞中的GABA受體,GABA受體是一個氯離子通道,GABA的抑制性或興奮性是依賴於細胞膜內外的氯離子濃度的,GABA受體被激活後,導致氯離子通道開放,能增加細胞膜對氯離子通透性,使氯離子流入神經細胞內,引起細胞膜超極化,抑制神經細胞元激動,從而減少動物的運動量.它是通過減少動物的無意識運動,來減少能量消耗,從而達到促生長的目的.γ-氨基丁酸能促進動物胃液和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提高生長速度和採食量;能興奮動物的採食中樞,從而增加採食量.

Ⅶ 氨基酸廢水處理採用什麼成熟工藝

目前,對於氨基酸廢水處理,國內外尚無成熟的可以普遍推廣的處理工藝。
國家主要採用強氧化預處理工藝和稀釋好氧生化處理工藝。此類處理工藝的處理效率可靠,但運行費用高昂。一些常規的物化工藝也經常被應用在醫葯行業的廢水處理中,例如混凝沉澱工藝、電解工藝、化學氧化工藝。生物處理普遍採用厭氧水解工藝和好氧處理工藝,但對於不同類型的廢水處理效果差別很大。宜昌某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氨基酸原料所排放的氨基酸廢水屬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廢水BOD5/CODcr=0.57,屬於可生化性較好的工業廢水。可以採用水解酸化、二級好氧生物處理及深度處理工藝。經工藝比選論證,確定廢水處理工藝為:進水→細格柵→調節池→一沉池→水解酸化池→CASS池→渦凹氣浮器→配水井→曝氣生物濾池→二沉池→出水。對氨基酸醫葯廢水的物化處理進行了混凝試驗研究。通過混凝試驗確定了有機與無機混凝劑混配的用量:聚合硫酸鐵(PFS)為200mg/L,聚丙烯醯胺(PAM)用量為3mg/L。廢水處理站設計進水水量4000m3/d,進水CODcr為14000mg/L,BOD5為8000mg/L,SS濃度6700mg/L,NH3-N為890mg/L,出水CODcr為95.3mg/L,BOD5為32.8mg/L,SS為35.1mg/L,NH3-N為18.3mg/L,出水指標達到國家《發酵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3-2008)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宜昌某制葯有限公司氨基酸醫葯廢水處理工程所採用的處理工藝可為同類生產廢水的處理提供參考。

Ⅷ 我現在要做一個以毛發提取氨基酸廢液的工業廢水處理,氨氮500多,COD5000多,應該用啥工藝好

先物化,再結合運用超濾納濾、反滲透。膜分離技術現在運用已經很廣泛了,效果都還不錯,是將來水處理技術的核心發展。

閱讀全文

與氨基酸廢水微電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錐形瓶能用蒸餾水潤洗嗎 瀏覽:593
什麼是aot污水處理工藝 瀏覽:317
博越空調全部濾芯多少錢 瀏覽:206
pvdf超濾膜生產廠家 瀏覽:48
農村污水施工圖設計 瀏覽:858
裝修房子里的凈水器怎麼遮蓋好呢 瀏覽:789
武漢清運污水 瀏覽:139
150烘烤成膜塗料樹脂 瀏覽:583
三個爸爸空氣凈化器怎麼關燈 瀏覽:460
污水排放標準是什麼級別 瀏覽:821
除污除垢葯劑 瀏覽:528
印染廢水如何防止 瀏覽:247
網上的便宜艾葉是蒸餾過的嗎 瀏覽:717
反滲透去除醋酸根離子 瀏覽:956
大型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847
盤錦化工廠196樹脂 瀏覽:566
生活污水處理哪裡買 瀏覽:239
排污水過濾池閥門更換需要多少錢 瀏覽:161
朗逸空氣凈化器怎麼更換 瀏覽:771
廣汽傳祺新能源如何換空調濾芯 瀏覽: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