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療廢水都有哪些危害
醫院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專害性的廢屬水,這些廢水的來源決定了其成分復雜性,涉及多種生物性、化學性或放射性污染。醫療廢水中除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蟲卵等致並原體外,還含有化學葯劑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對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幾大特徵。如果含有並原微生物的醫療污水、不經過消毒、滅活等無害化處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往往會造成水、土壤的污染,嚴重的會引發各種疾病,或導致介水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⑵ 醫療廢水具體是指什麼
醫療污水主要是從醫院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術室專等排放的污水,其污水來屬源及成分十分復雜。醫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葯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徵。
醫院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水,這些廢水的來源決定了其成分復雜性,涉及多種生物性、化學性或放射性污染。醫療廢水中除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蟲卵等致病原體外,還含有化學葯劑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對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幾大特徵。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醫療污水,不經過消毒、滅活等無害化處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往往會造成水、土壤的污染,嚴重的會引發各種疾病,或導致介水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⑶ 傳染病科室廢水是否預消毒後和其他廢水混合處理
不要,
因為傳染病科室廢水預消毒後,檢查不達標的話和其他廢水混合處理,要加多少殺菌劑?超標排污量增大,多罰款,好比傳染病患者要同其他患者分開一樣道理
⑷ 傳染病的概念與原理是什麼
傳染病是由病原體(細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它是許多種疾病的總稱。如麻疹、猩紅熱、痢疾、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都屬於傳染病。
一、傳染病的特點
有病原體:每一種傳染病都有它特異的病原體。比如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病毒,猩紅熱的病原體是溶血性鏈球菌。病原體主要分為細菌、病毒(比細菌小、無細胞結構)、真菌(癬的病原體)、原蟲(瘧原蟲)、蠕蟲(蠕蟲病的病原體)。
有傳染性:傳染病的病原體可以從一個人經過一定的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
有免疫性:大多數患者在疾病痊癒後,都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可以預防:通過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增強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二、傳染病的流行
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就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三個環節必須同時存在,方能構成傳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新的傳染不會發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傳染源:病原體在體內生長繁殖並能將其排出體外的人和動物。包括患者、隱性感染者、病原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
2.傳播途徑: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體外,經過一定的傳播方式,到達與侵入新的易感者的過程,謂之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接觸、昆蟲媒介、性途徑和血液途徑等。
3.人群易感性:所謂易感人群,就是缺乏免疫力,在接觸了傳染源後容易發生傳染病的人們。如出生後6個月以上未做預防接種的小兒,對許多傳染病都是易感的;個別傳染病,如百日咳等,6個月以內嬰兒也易於感染,這是因為在他們體內缺乏特異免疫力的緣故。
三、傳播途徑
1.空氣傳染
有些病原體在空氣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徑通常為5微米,能夠長時間浮游於空氣中,做長距離的移動,主要藉由呼吸系統感染,有時亦與飛沫傳染混稱。
2.飛沫傳染
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源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濕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例如:細菌性腦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結核、麻疹、德國麻疹、百日咳等等。由於飛沫質、量均小,難以承載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蟲感染幾乎不由此途徑傳染其他個體。
3.糞口傳染
常見於發展中國家衛生系統尚未健全、教育倡導不周的情況下,未處理之廢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於環境中,可能污損飲水、食物或碰觸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廁後清潔不完全,藉由飲食過程可導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為病毒、細菌、寄生蟲,如霍亂、A型肝炎、小兒麻痹、輪狀病毒、弓形蟲感染症,於已開發國家也可能發生。有時,某些生物因體表組織構造不足以保護個體,可能因接觸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況下在人類族群中不會發生這種特例。
4.接觸傳染
經由直接碰觸而傳染的方式稱為接觸傳染,這類疾病除了直接觸摸、親吻患者,也可以透過共享牙刷、毛巾、刮鬍刀、餐具、衣物等貼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觸後,在環境留下病原達到傳播的目的。因此此類傳染病較常發生在學校、軍隊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場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腳、細菌感染的膿包症、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況特殊,通常是健康個體接觸感染者的硬性下疳所致。
性傳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藉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因此屬於接觸傳染的一種,但因艾滋病在世界流行狀況甚為嚴重,醫學中有時會獨立探討。通常主要感染源為細菌或病毒,藉由直接接觸生殖器的黏膜組織、精液、陰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腸所攜帶之病原,傳遞至性伴侶導致感染。若這些部位存有傷口,則病原可能使血液感染帶至全身各處。
5.垂直傳染
垂直傳染專指胎兒由母體得到的疾病。通常透過此種傳染方式感染胎兒之疾病病原體,多以病毒和活動力高的小型寄生蟲為主,可以經由血液輸送,或是具備穿過組織或細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過胎盤在母子體內傳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細菌雖較罕見於垂直感染,但是梅毒可在分娩過程,由於胎兒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觸到母體陰道受感染之黏膜組織而染病;且有少數情況則是在哺乳時透過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兒。後兩種路徑也都屬於垂直感染的范疇。
6.血液傳染
血液傳染主要透過血液、傷口的感染方式,將疾病傳遞至另一個個體身上的過程即血液傳染。常見乎醫療使用注射器材、輸血技術之疏失,吸食毒品時共享針頭的情況可造成難以預防的感染,尤其對於艾滋病的防範更加困難。
我們了解了傳染病的流行特點。利用這些特點阻斷傳染病的傳染途徑,提高我們自身的保護能力,這樣就可以預防傳染病的流行。
健康指南
痢疾的預防
夏秋兩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如痢疾、腸炎、傷寒等。但最多見的還是細菌性痢疾。因此,注意飲食衛生把住「病從口入」關非常重要。
痢疾桿菌的特點是怕熱不怕冷,在100℃水中不足1分鍾就會死亡,而在冰水中卻能成活幾個星期。所以生吃瓜果時洗凈後再用開水燙一下也能起到殺滅細菌的作用。痢疾桿菌的另一特點是怕酸不怕鹼,在胃酸中難以存活,但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胃酸不足或其濃度降低,痢疾桿菌就會沖破胃的防線進入腸內生長繁殖,至臨床出現症狀大約是24~48小時。痢疾桿菌的第三個特點是喜歡寄居在大腸,造成大腸的水腫、黏膜潰瘍、出血等變化。
痢疾桿菌的預防關鍵是把住「病從口入」關。其有效措施是管理好糞便、滅蒼蠅、禁食已經被污染的食品。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消毒。消毒方法常用的有開水浸泡法或用高錳酸鉀放入清水中配成淡粉紅色液體浸泡10分鍾亦可;進食前務必洗手。
⑸ 疾控中心廢水(傳染病廢水)一天3噸,大概的處理流程是怎麼樣的
實驗室廢水排至收集池,收集池水位至設定液位後,系統自動啟動,開始處理。通過泵 將水抽入酸鹼調節池進行 pH 值調節,然後進行氯法加葯消毒、之後經臭氧氧化降解有機污染 除色、除臭等,然後進入多功能處理系統除臭、除色及殘余有機物、重金屬、無機鹽等,然後經新型膜濾裝置去除溶解有機物及殘余污染物,最後經紫外光消毒去除微生物,確保出水水質達標排放
中環清源疾控中心廢水流程圖
⑹ 生活污水的特徵是什麼
生活污水中的「污」肯定跟「生活」離不開關系了。
我們生活中產生的廢水一般就是沖廁水,普通清洗水,廚房廢水,洗滌水(使用洗衣粉等洗滌劑的水)。
這些使用過程決定了我們生活廢水的「污」類別和含量,也就是你所說的特徵。
BOD,COD,PH,大腸桿菌,SS,這些都是生活污水治理時必須監測的項目,那麼這些也就是生活污水中"污」的主要類型。。。
而且隨著生活習慣的變化,污水類型也在變化。以前廚房洗碗都是手洗,並且不加東西,所以廚房廢水主要是油脂類,而現在洗碗都用洗潔精類,所以廢水中又會加入大量其他有機物質。
還有就是氮磷含量的減少,以前洗衣服用的洗衣粉中含磷較多,結果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所以國家大力推行低氮磷或無氮磷洗衣粉,因此現在的洗衣廢水中的氮磷含量反而降低了。
生活污水總污染物相對較少,容易處理。
大概就這些,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⑺ 傳染病具有哪三個特點
傳染病的特點是傳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後常有免疫性。
有些傳染病還有季節性或地方性。傳染病的分類尚未統一,可以按病原體分類,也可以按傳播途徑分類。傳染病的預防應採取以切斷主要傳播環節為主導的綜合措施。
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具備3個環節,即傳染源(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傳染他人的途徑)及易感人群(對該種傳染病無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斷其中的一個環節,即可防止該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傳染方式:
空氣傳染
有些病原體在空氣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徑通常為5微米,能夠長時間浮游於空氣中,做長距離的移動,主要藉由呼吸系統感染,有時亦與飛沫傳染混稱。
飛沫傳染
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原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濕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糞口傳染
常見於發展中國家衛生系統尚未健全、教育倡導不周的情況下,未處理之廢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於環境中,可能污損飲水、食物或碰觸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廁後清潔不完全,藉由飲食過程可導致食入者感染。
⑻ 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等應如何處理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專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屬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衛生要求,進行嚴格消毒處理;拒絕消毒處理的,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強制消毒處理。
⑼ 城市污水的特點是什麼主要污染物是什麼
城市污水的物理性質包括顏色、氣味、水溫、氧化還原電位等指標。城市污水的化學指標很多,它包括酸鹼度(PH)、鹼度、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固體物質、氨氮(NH3-N)、總磷(TP)、重金屬含量等。
城市污水中普遍含有有機污染物(用COD、BOD5表示),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油脂、酯類等物質。城市污水含有大量的懸浮物(SS=150mg/L~500mg/L),包含了有機物和無機物,SS也是構成COD、BOD5的主要貢獻者。
(9)傳染病廢水特點擴展閱讀
方法:生物膜法工藝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同時對廢水中的氨氮還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著廣泛應用。
1、微生物多樣化,生物的食物鏈長,有利於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和單位面積的處理負荷。
2、優勢菌群分段運行,有利於提高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增加難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脫氮除磷效果。
3、對水質、水量變動有較強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力增強。
4、污泥沉降性能好,易於固液分離,剩餘污泥產量少,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進而降低投資費用。
5、適合低濃度污水的處理。
6、易於維護,運行管理方便,耗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