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營養級聯例子
(1)由左側曲線圖可看出,鱒魚和蜻蛉幼蟲之間的關系為捕食.分析題圖結果中出現的營養級聯現象,可得出食物鏈水生植物→搖蚊幼蟲→蜻蛉幼蟲→鱒魚,水生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以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形式沿食物鏈流動,搖蚊幼蟲所同化能量將用於呼吸作用消耗以及自身生長發育.
(2)湖泊中體內汞殘留量逐漸積累的過程叫做生物富集,生物處於的營養級越高,體內汞殘留量越多.
故答案為:(1)捕食 水生植物→搖蚊幼蟲→蜻蛉幼蟲→鱒魚 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呼吸作用消耗與用於自身生長發育
(2)處於最高營養級的生物(營養級最高的魚類)
② 河流養魚怎麼防止上游放污水
河道養魚又稱為河道溝渠養魚、河溝養魚,外盪養魚等,包括增殖和養殖兩個方面。由於河道的水文特點的原因,使河道養魚有較大的難度,因而河道養魚主要在平原或丘陵地區的水流較緩的小河道中開展較多。
一、河道的基本情況
陸地上經常有水流動的泄水凹槽稱為河流。流速大,水位不穩,泥沙含量高,水生生物貧乏是河流的共同特徵。但不同河流的水文和環境條件差別很大。
大型河流,如黃河、長江等的水文狀況很復雜,特別是上、中游,水流很急,水位變化很大,水生生物只有一些著生種類,生物量很低,漁業利用性能很差。大型河流的浮游生物主要是由相通的靜水水域流進的,自身生長的只是一些硅藻。下游的條件有所改善,浮游生物量以及底棲生物(搖蚊幼蟲和寡毛類)逐漸增加,但比湖泊、水庫少得多。
山地溪河主要指山地溪流和大型江河的上游及支流。這種河流的水位落差大,水溫低,水質清瘦,餌料生物極度貧乏。只有在改造、開發的基礎上用於漁業生產。
平原小河道和溝渠,特別是水網地區的小型河溝,一般都處在人口稠密地區,水流平緩,水位變動相對較小,水質肥沃,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甚至水生維管束植物都很豐富,來自於村落的生活污水和周圍農田的營養物質也很多,因而很適合於養殖。
二、大型河道的魚類增殖放流和資源保護
大型河道的水文特點決定了它的漁業方式主要是魚類的增殖放流和資源保護。所謂放流,是指把苗種投放到天然水域,聽其自然成長繁殖,以獲得資源的再生產。而我國湖泊,水庫投放四大家魚苗種,不能自然繁殖,又有攔魚設備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在人的管理之下生產,只有增加產量的作用,不能實現資源的再生,因而稱之為放養。我國大型河道的放流工作做得很少,但浙江省在這方面工作做得較好。例如:1971年12月份和1972年4-5月,先後向甌江投放鰱、鱅魚種約30萬尾,1972年7月1日到9月15日在甌江捕獲的5500公斤成魚中,放流的鰱、鱅佔90%以上。錢塘江水系自1958年人工放流以來,四大家魚漁獲量占總漁獲量的比例已由放流前的8%上升到40%(1972年)。
烏蘇里江和圖們江也先後搞過大麻哈魚的人工放流,有一定的效果。而大麻哈魚放流在日、美等國已有百餘年歷史,成效顯著。日本放流幼魚的體長3.4-5.9厘米,1974-1983年回歸率為4.1-6.3%。我國大型河道魚類資源的保護只有從控制水土流失和控制污水排放以減少河水泥沙含量和減輕水污染這兩個關鍵環節著手,同時對捕撈進行限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除了在大型河道上建立的水庫以外,真正在大型河道的漁業養殖方式非常少。四川近幾年出現的船體金屬網箱養魚,可設置於流速較大的江河,如涪江、嘉陵扛中。這種養魚方式是製做一條兩頭為密封艙,船體為空框架,外包金屬網的鐵船,空框架內設置網箱進行養魚。它的特點是抗水流能力強,產量很高。
三、山地河道的漁業開發
由於山地河道環境條件特殊,養魚很困難。但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人為改造和開發,用於養魚。
在條件較好的地方可建設小型水庫或塘堰實行綜合養魚,包括與畜牧業相結合進行施肥、投餌養魚。
可以利用山地的自然地勢建設流水養魚場。因為山地溪河往往落差較大,容易找到合適的場地建設流水養魚場,引入自然流水,不費能源又可獲得高產,如果水溫低,可以飼養名貴的鮭鱒魚類。
湖北省有的山區,利用山地溪河試養大鯢(娃娃魚)也是很好的開發方向。
四、平原小河道、溝渠養魚
平原小河道、溝渠條件優越,可以進行攔養和網箱養魚。
(一)攔養
攔養就先在某一河段的上、下都設置攔網或竹箔,然後在圍攔內進行養魚。
1.圍攔的建設有竹箔、網箔或攔網三種形式。竹箔適合於水流較緩,水深不大的河道,攔網適合於較寬、較深的河道。其設計建造方式與湖泊、水庫的有關攔魚設施相同。
2.圍攔內河道的清整主要目的是清除污泥和兇猛魚類。底部污染可用挖泥船或小型夾泥船清除,或待乾旱、枯水季節時人工挖出。清除污泥會使水環境條件得到改善,防止水質惡化。河道的兇猛魚類主要是翹嘴紅鮐,蒙古紅鮊、烏鱧等,可採用葯物、鉤釣、網具反復捕撈等方式進行清理,以保證放養魚種的安全。
3.魚種放養由於平原小河道水質肥沃,浮游生物、腐屑豐富,水一直處於定向交換狀態,溶氧也較充足,周圍很容易採集到水草、螺、蜆等天然餌料,因而有兩種放養方式:
(1)依靠豐富的浮游生物飼養鰱、鱅魚,適當搭配其他魚類,不投餌或投餌量很少。鰱、鱅(4:6)魚種占總放養量的70%左右,其餘30%主要青魚、草魚、魴、鯿魚、鯽、鯉(鯉、鯽、鯿佔20%左右)。由於攔魚設備要求要有較大過水能力,因而要求四大家魚魚種全長應在13.3厘米以上,並有一定比例的2齡魚種(主要是指草魚、青魚),鯿、魴全長9.9厘米以上,鯉、鯽魚6.6厘米以上,放養量應根據水面大小、水質肥瘦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條件較差的,可放200-300尾/畝,條件較好的可放300-500尾/畝,有的河道的放養量還可更高。
廣西南寧市城市內河養魚,面積140畝,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間,投放魚種18.11萬尾,平均每畝放1294尾,其中,鰱佔44%,規格9.2-16.5厘米;鱅佔28%,規格10-16.5厘米。鯉佔23%,規格2.6厘米;草魚佔5%,規格10-16.5厘米。1957年4月捕撈,生產成魚48噸,平均畝產342.5公斤。
(2)吃食性魚類占較大比例,主要餌料來源為從周圍水域人工採集水草和螺、蜆。這種養魚方式的面積較小,參照湖泊的圍攔養魚方式進行養殖,不同的是鰱、鱅魚所佔比例比湖泊圍攔養魚的大,一般可達30-50%。
如江蘇吳縣水產養殖場有河道18畝,平均水深1.5米,1976年以青魚為主,搭配草魚、鯉、鰱、鱅、鯿、鯽,進行投餌、施肥,當年畝產650.2公斤,畝凈產376.45公斤。其中,青魚佔52.1%,草魚3.3%,鯉魚15.3%,鰱、鱅、鯿、鯽29.3%。
4.河道攔養的管理河道攔養的管理最重要的是管好攔魚設備,攔魚設備一旦損壞造成逃魚,後果不堪設想。必須對攔網、竹箔等及時檢查、維修、清除污物。有些河道經常有船隻通過,因而應派專人管理過船升降滑輪。除此之外,還應搞好防盜、防洪、防污染等工作。
(二)其他養魚方式
根據河道的條件,在浮游生物豐富,流速較小的河道中,可設置鰱、鱅魚網箱,全靠天然餌料養殖。如四川銅梁縣平灘區鄉鎮邊的河道,水質肥沃,水位變化小,水流緩慢,設置鰱、鱅網箱,1992-1993年摺合畝產達1-2萬公斤。 水質較好的河道也可設網箱養吃食性魚類。
在終年有水流的引入溝渠上可進行渠道金屬網箱養魚。這種養魚方式是:在網箱設置處對渠道一邊的岸擴寬改造,然後用金屬網片圍成40-60平方米的箱體,參照流水養魚和網箱養魚的措施進行精養,產量可達150公斤/平方米以上。目前這種養魚形式在四川眉山一帶非常普遍。
③ 崔福義的論著成果
1. 王志紅、崔福義,聚合鋁類混凝劑及混凝條件對余鋁的影響試驗研究,給水排水,2001,V37,N2,25-27。
2. 王志紅、崔福義、鄭學書、車振啟,「混凝沉澱中影響除鋁效率的因素」,中國給水排水,2001.10,v17,n10,5-8。
3. 張燕、崔福義、馮琦、黃國忠,「有機污染物對流動電流變化規律的影響研究」,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2001.10,v.34,n.5,64-67。
4. 崔福義、胡明成、張燕、劉睿倩、崔崇威,「我國部分城市飲用水中鋁含量調查」,中國給水排水,2002.1,v.18,n.1,5-8。
5. 張燕、崔福義,「有機污染物對流動電流控制系統給定值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8(1),98-101,2002。
6. 崔福義、林濤、馬放、馮琦、張立秋,「水源中水蚤類浮游動物的孳生與生態控制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34(3),399-403,2002。
7. 崔福義、張宵宇、馮琦、周波、周富濤,「常規水處理混凝沉澱工藝中除濁與除鋁的相關性研究」,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35(3),52-55,2002。
8. 石明岩、崔福義、張海龍,「給水處理系統優化運行的中試研究」,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2(1),105-108,2002。
9. 張燕、崔福義,「有機污染物對流動電流檢測靈敏度的影響研究」,環境工程,20(4),61-63,2002。
10. 張燕、劉宏遠、崔福義,「流動電流混凝投葯控制系統在微污染水源水中適用性研究」,環境科學與技術,25(1),4-5、30,2002。
11. 石明岩、崔福義、張海龍、孫壽芝,「給水處理常規工藝除污染特性及混凝劑的優化」,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34(6),762-766,2002。
12. 崔福義、徐勇鵬、趙志偉、張海龍、石明岩、車振啟,東北地區水廠沉澱池排泥控制模式探討,給水排水,29(5),10-13,2003。
13. 崔福義、林濤、安東、劉冬梅、車振啟、張鐵軍、鄭學書,二氧化氯對劍水蚤的去除效果,中國給水排水,19(5),46-47,2003。
14. 崔福義、唐利、徐晶,洗車廢水處理技術現狀與展望,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4(9),45-49,2003。
15. 崔福義、徐勇鵬、赫俊國、汪義強、張曉紅,南方低濁高藻水的網格絮凝工藝優化,中國給水排水,20(2),8-11,2004。
16. 崔福義、林濤、劉冬梅、安東、車振啟、張鐵軍、鄭學書,氧化劑對劍水蚤類浮游動物的滅活效能及影響,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36(2),143-146,2004。
17. 費霞麗、崔福義,福建九龍江流域給水廠污泥脫水性能的試驗研究,給水排水,30(4),1-5,2004。
18. 王志紅、崔福義、安全、陳牧民、吳斌法、關心麗,pH與水庫水富營養化進程的相關性研究,給水排水,30(5),37-41,2004。
19. LIU D M, CUI F Y., LIN T,ZHANG L Q,Preliminary Study on Biological Control of Cyclops of Zooplankton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11(2),184-190,2004。
20. 劉冬梅,崔福義,林濤,安東,趙永春,張發,鄭學書,水中劍水蚤類浮游動物去除技術發展狀況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36(4),546-549,2004。
21. 安東,崔福義,劉冬梅,林濤,車振啟,賓縣水庫水經ClO2與Cl2預處理的副產物,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36(5),627-630,2004。
22. 崔福義、楊海燕、馬放、劉國平,洗浴廢水循環再利用技術的探討和分析,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5(5),67-71,2004。
23. YANG Haiyan,CUI Fuyi,ZHAO Qingliang,MA Chao,Study on coagulation property of metal-polysilicate coagulants in low turbidity water treatment,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5(6),721-726,2004。
24. 崔福義、安東、孫興濱、張金松、劉麗君、陳益清、姚立三,水體中搖蚊幼蟲的孳生規律及其控制途徑,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5(7),1-4。
25. 任剛、崔福義、林濤、安全,常規混凝沉澱工藝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去除研究,給水排水2004,30(7),1-6。
26. LIN tao, CUI Fu-yi, LIU Dongmei, AN Dong, Full-scale study of removal effect on Cyclops of zooplankton with chlorine dioxid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6(5), 746-750, 2004.
27. 王志紅、崔福義、安全、陳牧民,水溫及營養值與大沙河水庫藻華態勢的相關性探討,給水排水,2004,30(11),10-15。
28. 崔福義、林濤、馬放、張立秋,水體治理中鰱鱅生物操縱作用的實驗研究,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8(6),668-672,2004。
29. Yang Haiyan,Ma Fang; Cui Fuyi; Zhong Yu, A new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stewater reclamation by IBAC reactor,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v 3, WCICA 2004 - Fif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4, p 2671-2675
30. 崔福義、楊海燕,洗浴廢水處理工藝中混凝預處理的作用與效果研究,給水排水,2005,31(1),33-36。
31. 崔福義、李曉明、周紅,污水源熱泵供熱空調的技術經濟分析,節能技術,2005,23(1),14-17。
32. 崔福義、唐利、徐晶、馮琦,洗車廢水回用處理工藝的試驗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37(3),310-313、343,2005。
33. Cui Fuyi, Ren Gang, Pilot study of bath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for reuse, Future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Decentralisation and Reus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iwa) Conference 2005, Xi』an, 87-92,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34. Cui Fuyi, Ren Gang, Effectiveness of preoxidation in enhancing the coagulation of bathing wastewater and optimization, Future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Decentralisation and Reus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iwa) Conference 2005, Xi』an, 779-784,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35. CUI Fuyi,REN Gang. Effects of natural zeolite modification on ion-exchange capacity. 3rd Biennial International Young Researchers Conference (accepted as oral presentation)
36. CUI Fuyi,REN Gang, ZUO Jinlong. Pilot Study of Ultrafiltration-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Process for Wastewater Reuse. 1st IWA-ASPIRE (Asia Pacific Regional Group, Singapore) Conference (Oral presented)
37. CUI Fuyi,REN Gang, ZUO Jinlong. Pilot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moving Anion-Surfactant by General Coagulation- Settlement Process. 1st IWA-ASPIRE (Asia Pacific Regional Group, Singapore) Conference (Oral presented)
38. An Dong, Li Weiguang, Cui Fuyi, Removal of disinfection by-procts formation potential by biologically assisted GAC, HitTech Communication 2005,12(2),123-127.
39. An Dong, Li Weiguang, Cui Fuyi, Study on removal of disinfection by-procts formation potential by biologically intensified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gal sciences,2005,17(2), 315-318.
40. 安東、李偉光、崔福義等,生物固定化工藝對活性炭凈水效率的改善,中國給水排水,2005,21(4),9-12。
41. 李偉光、安東、崔福義等,生物降解與吸附作用協同去除鹵乙酸生成勢,中國環境科學,2005,(1),1-4。
42. 崔福義、孫興賓、張金松、徐峰、劉麗君,水處理工藝中搖蚊幼蟲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進展,環境污染與防治,235-238,(3),2005。
43. 崔福義、楊海燕、馬放,IBAC工藝對洗浴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效能與機理,東南大學學報,2005,35(2),275-279。
44. 崔福義、吳雅琴、劉冬梅、張敏,O3/H2O2法滅活水中劍水蚤類浮游動物,環境科學,26(5),89-94。
45. 孫興濱、崔福義、張金松、郭召海、徐峰、劉麗君,液氯對搖蚊幼蟲的毒效試驗及影響因素,環境科學,26(5),95-99。
46. 唐利,崔福義,吳寶利.高錳酸鉀強化混凝處理洗車廢水的研究.給水排水.2005, 31(8):65~67
47. 崔福義,李曉明,周紅. 污水換熱器污垢熱阻特性研究. 煤氣與熱力,2005,25(6):9~12
48. 李曉明,崔福義,周紅. 污水源熱泵的經濟評價. 煤氣與熱力,2005,25(4):52~54
49. 李曉明,崔福義. 回收污水熱能時水質對銅管腐蝕的研究. 化工機械,2005,32(4):203~206
50. 崔福義,李曉明,周紅. 污水資源及其在熱泵供熱中的應用. 低溫建築技術,2005,1:96~97
51. 崔福義、張敏、劉冬梅、林濤、徐峰、吳雅琴,氯胺滅活水中劍水蚤類浮游動物的試驗研究,河海大學學報,33(5),485-489,2005。
52. 安東、李偉光、宋佳秀、崔福義,臭氧-生物活性炭對三鹵甲烷生成勢去除效能,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37(11),1489-1491,2005
53. 崔福義、張兵、唐利,曝氣生物濾池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6(10),1-7,2005-12-31
54. 安東、樂林生、宋佳秀、李偉光、崔福義,水體中鹵乙酸(HAAs)的產生、測定方法與控制途徑,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6(12),18-21,2005
55. 費霞麗,崔福義,吳燦東,魏巍,徐勇鵬. 九龍江流域水廠生產廢水回用條件的初步研究. 給水排水. 2005, 31(5): 6~10
56. 林濤、崔福義、劉冬梅、馬放、張立秋,水源治理中魚類的攝食選擇性對其生物操縱作用的影響,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38(1),35-37、148,2006。
④ 污水處理出水中小蟲子
搖蚊幼蟲又名血紅蟲,在各類水體中都有廣泛的分布,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棲動物總量的50%~90%,是多種經濟水生動物如鯉、鯽、鯪、鱘、青魚、黃鱔、泥鰍、河蟹、鱉、龜等的優良天然餌料。
⑤ 請教污水處理專家,大量搖蚊幼蟲對接觸氧化池污泥有影響嗎
這個問題在中國水網、水世界等專業論壇討論較多。治理方案也五花八門,我傾向適當降低溶解氧,或者引一股前面的廢水沖沖,這些玩意對水質波動比較敏感,大概2-3天,調整他們的生態環境,這些玩意會消失。前提是出水水質需要加大頻次監測,配合控制方法
⑥ 污水裡一厘米左右的紅色小蟲是什麼大神們幫幫忙
紅蟲,是搖蚊的幼蟲.天然的魚食
⑦ 污水廠生化池內長很多紅色的小蟲,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解決方案謝謝
應該是雙翅目搖來蚊的幼自蟲,又稱紅蟲,在水裡可以結繭,是當前很多污水處理站所面臨的問題!處理辦法,可以投放滅蚊幼緩釋劑控制蚊幼!這種方法要根據你污水的流向或用途原則對應的葯劑,安全第一!其次,可以在污水池周邊安置滅蟲燈,殺滅成蟲,減少滋生!第三,污水池口採用網蓋進行密封,避免外界蟲子進去產卵繁殖!
⑧ 造紙污水沉澱池中漂浮有小紅蟲,產生的原因及怎樣除去
造紙污水沉澱池中漂浮有小紅蟲的原因是水池中有有機物存在。水體中如果有回合適的溫度和PH值,並且有答有機物(養分)存在,就會有微生物產生。到底存在什麼形態的微生物,由該水體原來的微生物種群決定。
處理這些微生物的原理跟農民除蟲的道理一樣,可用的葯物很多,用量非常小,控製得好不會對排放標准產生影響,這里我不便告訴你具體使用什麼葯物。你最好到附近農村找一家農資公司,把小蟲的樣品帶過去,他就會告訴你用什麼葯才能去除這些小蟲。根據小蟲的生存周期,大約每6-15天投一次葯成本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