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廠污泥細密沉降緩慢怎辦
如果上清液非常清澈,那就是絲狀菌的問題了。如果上清液渾濁,那麼不是負荷高了就是污泥受到了沖擊。
武漢格林環保的工藝還不錯,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怎樣快速提高污水中的污泥沉降比
要使污泥的沉降性變好,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一個過程,當然也要看你處理的什麼水,用的什麼辦法:
1、使用活性污泥法處理的污水的時候,在馴化期間,首先你要控制好PH、進水COD負荷、溫度、DO等相關的數據,這樣才能保證污泥馴化的順利進行;污泥在形成的過程中,起初會形成小的顆粒狀絮體,隨著時間的加長,會形成較大顆粒的菌膠團,這時沉澱性就會變好了。
2、使用葯劑物化處理的污水,只能調節葯劑量來處理了,當然前提是選對葯劑。
⑶ 我們污水處理系統沉降比從30%下降到20%,出水渾濁,污泥沉降很快,5分鍾就能沉降到30%左右,請問是什麼
應該是污泥活性過低導致的,最好做一下污泥鏡檢看看菌群是否正常。
降溫對污泥會回降低菌答群的活性,菌落的適宜溫度好像是是26-30°左右,過低會降低活性,過高會導致生長過快。
是否曝氣過量應該根據鏡檢結果判斷。
⑷ 污水處理池如何讓污水快速沉澱污泥
1.嚴格控制進水、厭氧罐內pH值為6.8-7.2,可以適量加入磷酸二氫鈉等多元酸鹽等緩沖鹽,增加池內酸鹼度緩沖體系的緩沖能力;
2、加強攪拌,使污泥與污水充分接觸,讓產生的氣體盡量釋放;
3、有條件的話適當投加Fe、Co、Ni、Mg、Mo等微量元素,增強厭氧菌的活力;
4、有條件的話適當提高反應池內反應溫度於40-60℃,可以加快降解速度。
污水處理工藝
在洗砂污水處理過程中,就是把含泥漿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和泥沙物質分離出去,形成泥水分離的效果,得到能正常使用或排放達標的清水,在這一步驟也叫作泥漿沉澱。而用於洗砂污水處理方法就是採用泥漿沉澱劑、泥漿快速沉澱劑,通過物理的方法將泥砂分離出來,形成顆粒沉澱。一般有三個以上的沉澱池,分為一沉池、二沉池以及清水回用池,環保零排放進行泥水分離,效率高,成本低。
泥漿沉澱劑的作用特點:
1、工藝方法簡單:只要投放一種即可除泥、沙,方法簡單,且不增加其他操作。
2、去除效果好:洗砂場泥漿沉澱劑與泥漿廢水產生電荷反應,形成絮凝,出水更清。
3、投加量省:在同等處理效果的情況下,是傳統葯劑的1/10-1/20。
4、PH值適應力好:不同的廢水酸鹼度,也能發揮良好的快速沉澱效果。
5、絮凝效果佳:能生成良好的絮凝,以致沉降快速,過濾性好。
6、有機環保:本產品無毒,可直接接觸,不影響水質。
⑸ 通過污泥沉降比如何快速得出污泥濃度,不通過計算
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將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進100ml量筒中至滿刻度,靜置沉澱30分鍾後,則沉澱污泥與所取混合液之體積比為污泥沉降比(%),又稱污泥沉降體積(SV30)以mL/L表示。
該指標反應曝氣池運行過程的污泥量,可控制、調節活性污泥的排放量,它還是污泥膨脹等異常現象的直觀反應。
沉澱後的污泥的體積反應的是廢水中所佔的體積,蓄凝體的沉降屬於集團沉澱,其中的污泥並沒有壓縮,其中空隙水未被加壓出去,因為此時的污泥是具有活性的,仍處於流化狀態,其中含水率幾乎沒有減少,與有機物處於完全混合時含水率一樣都在99%左右。
而其中的1% 就是污泥的乾重,所以污泥處於正常狀態適其水量與乾重的比值為99/1,也就是說污泥重量與污泥乾重之比為100/1的關系,此時污泥的密度與水的密度一致,污泥濃度即是100ml時的重量,SV%×V容積×ρ水×10/ SV%×V容積×ρ污泥×1%(含水率)=SVI。
可以看出污泥指數就是含水率的倒數,當1%的含水率時,SVI=100,含水率為0.80%時為SVI=125,說明已發生污泥膨脹了;當1.25%的含水率時,SVI=80 ,說明廢水中無機顆粒過多或未被降解的多,沉速過快,污泥活性不好。
⑹ 污水處理好氧池中污泥沉降較慢而且較碎如何處理
說明污泥已失去活性,使ESS增加。有二種可能:一是污泥自身氧化;二是污泥中毒。從所描述的現象看,前者的可能性大,可測定一下比耗氧速率,即內源耗氧速率與基質耗氧速率之比來確定,針對性採取措施。
好氧池出現污泥解體、上清液細碎污泥多現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負荷小,曝氣過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變差,污泥結構鬆散(清澈,細碎泥多,COD不高)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大,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有機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鏡檢污泥結構散(混濁,不透明,COD高)
③好氧池污泥排放量過大導致好氧池污泥齡過短(SVI值在70~120適宜,在此范圍內二沉池細碎污泥少)
④好氧池進水含有有毒物質或者污泥老化,泥齡長(混濁,有細碎泥,COD偏高,鏡檢輪蟲很多)
⑤好氧池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
(6)污水污泥如何快速分層沉降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⑺ 怎樣使污泥沉降比快速增加
污泥SV的增加取決於污泥的增殖及沉澱性能。關鍵還是需要污泥健康生長。
這就需要控制好微生物的理化條件。你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污水廠的運行狀況,根據情況作調整。
⑻ 如何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
1、投加一定的營養鹽和微量元素,使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吸收;2、調整曝氣量,按實際情況如果是活性污泥法就在1.5-3之間,如果是接觸氧化,可在2-4之間;3、絲狀菌膨脹無有效的控制措施,可適當調節曝氣量,然後投加一些絮凝劑,加大排泥力度試一下,如果實在不行,就從頭開始調把;4、查找污泥解絮原因,看是否細菌中毒或營養不足;5、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盡量使水質均勻,或投加營養鹽進行調節或少量進水;6、加速排泥。
⑼ 怎麼將厭氧污泥快速沉澱
厭氧罐中污泥濃度始終無法提升,沉降效果不好,可能有以下方面原因:
一、進入厭氧罐的水質
1、進水pH值非中性或者是波動過大,引起厭氧罐內環境變化;
2、進水中碳氮磷比例異常;
3、進水中缺乏厭氧菌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
二、其他因素
1、厭氧罐內混合不均勻,有短流或死角;
2、厭氧罐內反應溫度偏低。
三、建議措施
1、嚴格控制進水、厭氧罐內pH值為6.8-7.2,可以適量加入磷酸二氫鈉等多元酸鹽等緩沖鹽,增加池內酸鹼度緩沖體系的緩沖能力;
2、加強攪拌,使污泥與污水充分接觸,讓產生的氣體盡量釋放;
3、有條件的話適當投加Fe、Co、Ni、Mg、Mo等微量元素,增強厭氧菌的活力;
4、有條件的話適當提高反應池內反應溫度於40-60℃,可以加快降解速度。
綜述:控制好進水水質、優化厭氧罐的運行、提高厭氧菌的活力;自然污泥濃度就提升了,同時沉降效果也好了。
⑽ 污水處理CASS工藝污泥沉降比老是上不來,跪求高人指點呀! 怎麼樣才能快速的把污泥沉降比升上來呀!
請把前因後果說清楚,否則沒法回答。或者給你的建議也是沒什麼用的。
最快的方法是投加污泥,如果稅制水量不合適加了泥也會流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