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廢水處理生化池不正常,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污水處理採用AAO的原理,
AAO的原理是活性污泥法,因此保證反應池中活性污泥處於懸浮回而不沉積的狀答態是反應池運行正常的前提條件。
據此,反應池的有效水深需要根據採用的曝氣設備作用的有效深度決定,曝氣設備在承擔曝氣功能的同時,兼有攪拌推流的功能,由於功率大,所以攪拌效果好,這是對於表面曝氣設備而言,對於採用鼓風機曝氣的AAO工藝,有效深度同樣需要由鼓風機性能決定。
反應池有效深度一旦超出曝氣設備性能之外,污泥沉積就難以避免,這就造成污泥中比重較大的無機分沉積下來並逐漸累積,清理不及時會造成反應池體積減小,進而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貳』 求河道的不沖不淤流速公式
河道土體的顆粒組成不同,其抗沖能力是不同的,一般非黏性土顆粒越細抗沖能力越低。水的流速低於一定值,河道就不會被沖。水中含有泥沙,流速小到一定程度,泥沙就會沉積。故河道的不沖不淤流速是一大一小兩個流速值。
『叄』 污水過水孔規格(大小)的設計,污水進出水管規格(大小)怎麼設計的
過水孔的設計看你是在哪個構築物,生化池內在不淤流速左右就好,配水花牆過水孔可放在0.1-0.4左右,具體數值可以參考設計手冊
進出水管看是否帶壓
有壓,可以參考給水設計,無壓,可以根據水量參考設計手冊中的污水管流量流速查詢表。
『肆』 污水管最小流速0.6,雨水管0.75 為什麼污水管比雨水管最小流速還小。污水不是較雨水更容易淤積嗎
因為雨水滿流啊,你看如果說雨下的很大,雨水管滿流狀態流速一定,不是雨內水來不及容排走嗎?那樣地面上不是要溢出來了嗎?所以雨水管流速相應要大一點,污水是不會一下子又那麼大流量的,雨水才會突然流量暴漲,萬一流出去的水比下雨慢就會出現水泊什麼的。
『伍』 生化池處理效果突然變差,水變得很混。
生化效果不好是你的生化膜老化造成的,你的水流速度一般不變吧。這樣造成生物膜越來越厚。最終造成老化。進水指標很低,污泥自己氧化了,結果出水渾濁進而cod升高。jianyi
建議。定期較大流速或定期加大鼓風使得沖洗老化的生物膜,保證污泥的活性
『陸』 小區生化池 污水留存時間 一般多長時間20天么
根據用水量,排水系數,停留時間來確定。比如用水量150L/人·d,排水系數0.9,停留時間36小時回,那麼容積為150L/人·答d×0.9×14000人×1.5d÷1000=2835m³
就看你參數選多少了,個人感覺3800m³偏大了
『柒』 生化反應池活性污泥不增長或減少的原因是什麼怎樣解決
數據沒有,根據經驗判斷有兩種可能
1、污水中營養物質低,微生物不能存活。可能是專污水中有地下水、河水屬匯入,污染物濃度低,解決辦法就是查找污水廠進水管網,減少其他水匯入。如果進水水質無法改變,那隻能在生化池長期投加營養葯劑,缺什麼補什麼,比如投加甲醇、葡萄糖、尿素、麵粉等,或者直接投加化糞池底泥。
2、污水指標合格,CNP比例滿足,那就是爆氣量過大,解決辦法就是降低爆氣量,控制曝氣池溶解氧濃度,一般為2-6mg/L。較方便的控制辦法就是曝氣池尾部溶解氧濃度控制在2mg/L。
『捌』 活性污泥法,為什麼生化池中的污泥量不增長反而下降呢
看出水的COD和BOD怎麼樣,要是不受影響,就沒關系,畢竟是馴化期,適者生存,微生物量有所減少也很正常;出水的COD要是一直增加,可能是曝氣量不足,要麼就是水質不好了,含有一些生物毒性的物質
『玖』 生化池污水處理中最常見的幾種種問題與答案
問題
終沉池出水呈黃綠色是怎麼引起的?
回答:
(1)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由於內途中污水管內厭缺氧容所致進水顏色發黑,處理後的出水出現黃綠色也正常。
(2)部分工業廢水也一樣,出水顏色異常,多半是進水原因造成的。
問題
處理站運行正常,剛開始出水不好,呈棕黃色,但是厭氧出水很清,經過氧化溝就出水不好了。現在氧化溝初沉池出水還帶泥,水還是呈棕黃色,不知道怎麼辦,曝氣時,液面泡沫帶少許綠色,現在就是想去除出水的色度?
回答:
(1)液面泡沫帶點綠色,通常有厭氧部分處理的以及市政污水中可出現。
(2)活性污泥沒有到達適當濃度,培菌階段,都可出現出水帶黃褐色的問題,因為活性污泥培菌尚未成熟,污泥活性高,成團絮凝不充分所致。
『拾』 污水處理中生化池停留時間由什麼決定
污水處理中生化池停留時間也叫水力停留時間;由生化池容積V與出入水體積流量Q的比值決定的。也就是說污水進入反應池中會停留時間的長短。t=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