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污水採用什麼措施排放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委(建設廳)、環保局、科委,北京市市政管委:
為了引導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的發展,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防治城市水環境的污染,現將《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部
1.總則
1.1為控制城市水污染,促進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制定本技術政策.
1.2本技術政策所稱「城市污水」,系指納入和尚未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之混合污水.
1.3本技術政策適用於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工程建設,指導污水處理工藝及相關技術的選擇和發展,並作為水環境管理的技術依據.
1.4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水環境規劃、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以及城市排水專業規劃的要求,做到規劃先行,合理確定污水處理設施的布局和設計規模,並優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建設.
1.5城市污水處理,應根據地區差別實行分類指導,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環境條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選擇處理方式.
1.6城市污水處理應考慮與污水資源化目標相結合.積極發展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綜合利用技術.
1.7鼓勵城市污水處理的科學技術進步,積極開發應用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
2.目標與原則
2.1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和建制鎮的污水平均處理率不低於50%,設市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於60%,重點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
2.2全國設市城市和建制鎮均應規劃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達標排放的工業廢水應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並與生活污水合並處理.
對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工業廢水應嚴格控制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並在廠內進行預處理,使其達到國家和行業規定的排放標准.
對不能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居民區、旅遊風景點、度假村、療養院、機場、鐵路車站、經濟開發小區等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排放的污水和獨立工礦區的工業廢水,應進行就地處理達標排放.
2.3設市城市和重點流域及水資源保護區的建制鎮,必須建設二級污水處理設施,可分期分批實施.受納水體為封閉或半封閉水體時,為防治富營養化,城市污水應進行二級強化處理,增強除磷脫氮的效果.非重點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行一級強化處理,分期實現二級處理.
2.4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根據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規模和對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特殊要求,可積極穩妥地選用污水處理新技術.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應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要求.對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有特殊要求的,須進行深度處理.
2.5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按照遠期規劃確定最終規模,以現狀水量為主要依據確定近期規模..
3.城市污水的收集系統
3.1在城市排水專業規劃中應明確排水體制和退水出路.
3.2對於新城區,應優先考慮採用完全分流制;對於改造難度很大的舊城區合流制排水系統,可維持合流制排水系統,合理確定截留倍數.在降雨量很少的城市,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合流制.
3.3在經濟發達的城市或受納水體環境要求較高時,可考慮將初期雨水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
3.4實行城市排水許可制度,嚴格按照有關標准監督檢測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污水水質和水量,確保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安全有效運行..
4.污水處理
4.1工藝選擇准則
4.1.1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應根據處理規模、水質特性、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及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後優先確定.
4.1.2工藝選擇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處理單位水量投資、削減單位污染物投資、處理單位水量電耗和成本、削減單位污染物電耗和成本、佔地面積、運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維護難易程度、總體環境效益等.
4.1.3應切合實際地確定污水進水水質,優化工藝設計參數.必須對污水的現狀水質特性、污染物構成進行詳細調查或測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預測.在水質構成復雜或特殊時,應進行污水處理工藝的動態試驗,必要時應開展中試研究.
4.1.4積極審慎地採用高效經濟的新工藝.對在國內首次應用的新工藝,必須經過中試和生產性試驗,提供可靠設計參數後再進行應用.
4.2處理工藝
4.2.1一級強化處理工藝
一級強化處理,應根據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規劃要求和建設規模,選用物化強化處理法、AB法前段工藝、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藝、高負荷活性污泥法等技術.
4.2.2二級處理工藝
日處理能力在20萬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設施,一般採用常規活性污泥法.也可採用其它成熟技術.
日處理能力在10-2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藝.
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濾池法等技術,也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
4.2.3二級強化處理
二級強化處理工藝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備較強的除磷脫氮功能的處理工藝.在對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區,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處理設施,一般選用A/O法、A/A/O法等技術.也可審慎選用其他的同效技術.
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除採用A/O法、A/A/O法外,也可選用具有除磷脫氮效果的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濾池法等.
必要時也可選用物化方法強化除磷效果.
4.3自然凈化處理工藝
4.3.1在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滿足國家有關標准要求和水體自凈能力要求的條件下,可審慎採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處置方法.
4.3.2在有條件的地區,可利用荒地、閑地等可利用的條件,採用各種類型的土地處理和穩定塘等自然凈化技術.
4.3.3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出水不能滿足水環境要求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採用土地處理系統和穩定塘等自然凈化技術進一步處理.
4.3.4採用土地處理技術,應嚴格防止地下水污染.
5.污泥處理
5.1城市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應採用厭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進行穩定化處理.也可採用衛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處置.
5.2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級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宜採取厭氧消化工藝進行處理,產生的沼氣應綜合利用.
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可進行堆肥處理和綜合利用.
採用延時曝氣的氧化溝法、SBR法等技術的污水處理設施,污泥需達到穩定化.採用物化一級強化處理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須進行妥善的處理和處置.
5.3經過處理後的污泥,達到穩定化和無害化要求的,可農田利用;不能農田利用的污泥,應按有關標准和要求進行衛生填埋處置..
6.污水再生利用
6.1污水再生利用,可選用混凝、過濾、消毒或自然凈化等深度處理技術.
6.2提倡各類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按照經濟合理和衛生安全的原則,實行污水再生利用.發展再生水在農業灌溉、綠地澆灌、城市雜用、生態恢復和工業冷卻等方面的利用.
6.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應根據用戶需求和用途,合理確定用水的水量和水質..
7.二次污染防治
7.1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必須充分重視防治二次污染,妥善採用各種有效防治措施.在污水處理設施的前期建設階段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應進行充分論證.
7.2為保證公共衛生安全,防治傳染性疾病傳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應設置消毒設施.
7.3在環境衛生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地區,應防治惡臭污染.
7.4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機械設備應採用有效的雜訊防治措施,並符合有關雜訊控制要求.
7.5城市污水處理廠經過穩定化處理後的污泥,用於農田時不得含有超標的重金屬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衛生填埋處置時嚴格防治污染地下水.
B. 污水處理廠如何預防中毒窒息事故發生
(1)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渠(管道)中,各種清水池、濃縮池、地下污水、污泥閘門井、不流動的污水池內以及消毒設施內都能產生或存在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雖然種類繁多成份復雜,但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有毒氣體(窒息性氣體)、腐蝕性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三大類。 ①有毒氣體是通過人的呼吸器官在人體內部對人體內部其它組織器官造成危害的氣體,如硫化氫、氰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由於這些氣體在人體內部一般起的作用是抑制人體內部組織或細胞的換氧能力,引起肌體組織缺氧而發生窒息性中毒,因此也叫窒息性氣體。 ②腐蝕性氣體一般是消毒氣體如氯氣、臭氧氣體、二氧化氯氣體等發生泄露時,對體的呼吸系統起腐蝕作用產生毒害。 ③而易燃易爆氣體則通過與空氣混合產生一定比例時遇明火引起燃燒甚至爆炸而造成危害,如甲烷、氫氣等。 (2)在以上分析到污水處理廠內產生有毒有害的氣體部位設置通風裝置和檢測報警裝置,並給到上述工作人員配備個人防護器具,如空氣呼吸器、防酸、鹼工作服、靴、防毒氣的呼吸濾罐等。 (3)必須對職工長期不間斷地進行防硫化氫等毒氣的安全教育,讓每一個人都熟知毒氣的性質、特徵,泄露後或報警後採取正確的有保護的搶險措施和中毒後自救或他救的正確方法。避免蠻干、盲目的不帶保護器具的搶險,導致傷亡事件擴大,由於措施不正確造成更大的損失。另外,還要用已經發生過的、全國各地都有的硫化氫事故教育職工更是必不可少的。
C. 污水處理站中的「事故池」是什麼,怎麼建造,有什麼標准
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所需構築物的一種,在處理化工、石化等一些工廠所排放的高濃度廢水時,一般都會設置事故池。
原因在於當這些工廠出現生產事故後,會在短時間內排放大量高濃度且pH值波動大的有機廢水,這些廢水若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會給運行中的生物處理系統帶來很高的沖擊負荷,造成的影響需要很長時間來恢復,有時會造成致命的破壞。
為避免事故水對污水處理系統帶來的影響,因此很多污水處理場設置了事故池,用於貯存事故水。
標准:在非事故狀態下需佔用事故池時(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佔用容積不得超過事故池容積的1/3,並應設有在事故時可以緊急排空的技術措施。污水處理事故池不可作為事故儲存設施,不能把風險進一步轉加到污水處理系統。
(3)污水廠事故排放措施擴展閱讀
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
計算應急事故廢水量時,裝置區或貯罐區事故不作同時發生考慮,取其中的最大值。應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對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排水能力進行校核,明確導排系統的防火、防爆、防滲、防腐、防凍、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D. 污水廠冬季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冬季「十防」內容:防凍、防滑跌、防火和防大風、防盜、防中毒、防溺水、防觸電、防高空墜落、防機械傷害和防交通事故
冬季大氣氣壓處於冷高壓狀態,有毒有害氣體容易大量積聚,造成人員中毒、火災和爆炸事故。
冬季天乾物燥,容易發生火災。
冬季處於歲末年初、節日多,容易引發不穩定、不安全因素。
搜索文檔或關鍵詞
污水處理 基礎知識
污水處理廠冬季安全生產基礎知識
VIP專享文檔 2020-08-11 7頁 用App免費查看
幸福像花兒一樣的店
關注
污水處理廠冬季安全生產基礎知識
一 、污水處理廠冬季安全生產基礎知識
(一)冬季安全生產特點
冬季「十防」內容:防凍、防滑跌、防火和防大風、防盜、防中毒、防溺水、防觸電、防高空墜落、防機械傷害和防交通事故
冬季大氣氣壓處於冷高壓狀態,有毒有害氣體容易大量積聚,造成人員中毒、火災和爆炸事故。
冬季天乾物燥,容易發生火災。
冬季處於歲末年初、節日多,容易引發不穩定、不安全因素。
(二)防凍原則
1、認真執行巡檢制,尤其是夜間巡迴檢查制,將防凍部位及防凍內容納入交接班內容,確保水廠冬季安全運行。
2、凡是存留有水分的污水和污泥管線、設備均需考慮防凍,防凍的措施包括加保溫、伴熱、保持介質連續流動,使停用的管線、設備中不得存留含水介質。
3、入冬之前對水廠工藝管線閥門進行保溫、或加裝放空閥門。
4、入冬前,水廠應加強對綜合辦公樓、脫水機房、庫房、加葯間、配電間等門窗和玻璃的完好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特別是防大風的能力是否具備,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解決,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5、入冬之前對水廠的消防管道及消防栓進行全面的檢查,消防栓採取加蓋毛氈或用土填埋隔離等有效的防凍措施。
(三)解凍原則
1、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是確保設備、管線解凍的前提,採取正確的解凍方法是解凍的關鍵。
2、管線解凍,做好解凍後的防護措施,以免發生設備內部元件損壞及其它事故,應由兩頭向中間緩慢、均勻解凍。
3、閥門等開關費勁,不得強行開關,應用熱水暖開後再開,以免損壞;螺旋輸送機結冰後嚴禁開啟電源,必須經人工解凍,並手動盤車運轉自如後方可啟動電源。
4、鑄鐵、鑄鋼設備凍凝解凍要緩慢、均勻,嚴禁用鐵器敲打或直接用熱水澆灌,宜先用麻袋或毛氈蓋好,用熱水緩慢暖開,防止因劇烈膨脹而破裂。
防凍結和防滑的一般要求 :
1、處理凍結的管線或閥門時,要先用少量熱水加溫,然後加大熱水量,防止驟然升溫而損壞設備。
2、室外構築物樓梯、走廊、平台等及巡檢通道要保持清潔,及時清除積雪,防止積水、結冰,人員巡檢要帶好勞動保護用品,巡檢過程中不允許雙手插進口袋中,上下梯子應雙手抓住護欄。
3、要及時清除各構築物、設備上的冰棱,防止在天氣氣溫變化較大時砸壞設備或傷人。
4、閥門井、儀表井、電纜溝等,入冬前要完善好防凍措施。
E. 污水處理廠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應急池嗎
一般來抄說是包括的、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計算應急事故廢水量時,裝置區或貯罐區事故不作同時發生考慮,取其中的最大值。應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對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排水能力進行校核,明確導排系統的防火、防爆、防滲、防腐、防凍、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在污水處理中,遇到設備故障或者設備檢修時,應急池可以暫時儲存污水,提供緩沖時間。另外,污水的排量是波動的,在某一個時段污水量暴增的情況下,應急池也可以作為臨時儲存用途,均衡水量,保證處理效果。
F. 環境保護 污水處理有哪些措施
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污水處理應符合我國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規和方針政策。在環保的規劃設計中,必須把生產觀點和生態觀念、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把治理污水和改進生產工藝、實行清潔生產結合起來統籌考慮。通過系統的分析和考證,尋求比較合理的治理方案。污水處理環保管理的主要原則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對於一些傳統的、低產值的、污水治理難度極大的垃圾產品應該下決心用高產值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置換掉。如果某產品的年利潤還抵不上每年用於污水的治理成本,這樣的產品應下決心停止生產,換上污染少且易於治理達標的產品。(2)加強管理,減少污染 企業管理也是防治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如設備的跑、冒、滴、漏;不按操作規程辦事造成的生產事故或產品報廢等導致的大量高濃度污水的產生;用大量的水沖洗設備與地面,造成污水量的增加;冷卻水與生產污水未做到「清濁分流」,都會增加污水的水量和污水的治理難度。(3)建立區域性的小型污水處理廠 對工廠比較集中的地方,不必套用「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而應該加強各企業間的聯系,統籌考慮污染的治理對策,若有必要和可能,可將各個工廠的污水集中處理,建立統一的污水處理廠,實行「誰污染,誰出錢」的治理方法。因為各個工廠由於產品的不同,污水的水質也不是一樣的,如有的工廠的污水是酸性的,而有的工廠的污水卻是鹼性的,放在一起處理可以減少中和葯劑的處理費用;有的工廠排出的高鹽分低COD的污水,而有的工廠的污水卻是高濃度易生物降解的,如果單獨處理的話,都是治理難度很大的污水,但如果放在一起進行生化處理,由於水質條件的改善,不僅可以減少污水的處理難度,而且可以提高處理效率。(4)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 為了減少污水水量,首先應該在污水產生的源頭上多做文章。如可以考慮水的循環利用、或多次重復利用,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盡量減少外排水量。在國外,某些先進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已經達到96%以上,而上海生產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還停留在20-30%的較低水平,尚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提高生產用水的循環利用率不僅可以減輕環境污染,而且還能減少新鮮水的補充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日益緊張的水資源問題。在污水處理時,也應該盡量考慮處理出水的循環使用。(5)回收利用和綜合利用 污水中的污染物,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進入水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反應介質(如溶劑),特別是精細化工生產中一些化學反應往往不能十分安全,產品的分離過程也不可能十分徹底,因此在污水中尤其是在反應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數量的有用物質。排放這些污染物質,就會污染環境,造成危害。但若加以回收利用或綜合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或以廢治廢,取長補短,綜合治理,就可以節省水處理的費用。
G. 工廠私自排放未處理的污水,環保部門應該怎樣解決措施
工廠私自排放未處理的污水環保部門首先應該責令其停產進行整改,並對其進行罰款。環境部門作為環衛的執法者,就要對環境負責。對違反規定私自排放未處理的污水的企業工廠進行嚴格管理監督。
H. 針對生活污水排放我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頒布各種污水處理排放標准、水質檢測標准等一系列的法案,加大政府投資,吸收民間投資,實行政企合作治理污水
I. 誰有污水處理廠臨時排放的管理規定 急!急!急!
排水戶在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放污水前,應當持下列資料到市排水管理機構或內各縣級市城市排水容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稱排水管理部門)辦理污水排放手續(一)排水申請;(二)排水平面布置圖;(三)水質、水量數據資料。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排水管理部門可以辦理污水臨時排放手續:
(一)排放的污水水質暫不符合排水標准,但不致於對城市排水設施造成嚴重危害,且在1年內能夠完成治理,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
(二)因建設工程需要,在施工期限內需要臨時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