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廢水的主要作用

廢水的主要作用

發布時間:2022-01-01 10:26:22

廢水處理場試運行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進一步檢驗土建、設備和安裝工程的質量,建立相關設施的檔案資料,對相關機械、設備、儀表的設計合理性及運行操作注意事項等提出建議。
(2)通過污水處理設備的帶負荷運轉,測試其能力是否達到銘排值或設計值。如水泵和風機的流量、壓力、溫度、雜訊與振動等,曝氣設備的充氧能力和氧利用力,刮、排泥機械的運行穩定性、保護裝置的效果等。
(3)檢測泵站、均質池、沉砂池、曝氣池、沉澱池等工藝單元構築物的處理效果是否達到設計值,二級處理採用生物法時要根據來水水質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培養馴化活性污泥。
(4)在單項處理設施帶負荷試運行的基礎上,連續進水打通整個工藝流程,再參照同類型污水處理場進行經驗的條件下,經過調整各個工藝環節的操作數據,使污水處理盡早達標排放,同時摸索整個系統及各個處理構築物在轉入正常運行後的最佳工藝參數。

⑵ 廢水含有什麼危害

廢水的危害很多,主要有以下危害,要弄清廢水的危害,首先要搞清廢水的來源和分類。
一、污水的來源和分類
污水(英文:sewage,wastewater)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並被生活廢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質、水量隨季節而變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對較多,濃度低;冬季相應量少,濃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質,但是它有適合微生物繁殖的條件,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從衛生角度來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是在工礦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工業廢水可分為生產污水與生產廢水。生產污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並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熱污染(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溫超過60℃的水);生產廢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參與生產工藝、未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溫度少有上升的水。生產污水需要進行凈化處理;生產廢水不需要凈化處理或僅需做簡單的處理,如冷卻處理。生活污水與生產污水的混合污水稱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於初期雨水沖刷了地表的各種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凈化處理。
4、水體受污染的原因: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農業污染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餘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水體。
三、主要污染物
1、病原體污染物
生活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以及製革、洗毛、屠宰業和醫院等排出的廢水,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水體受到病原體的污染會傳播疾病,如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歷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傳染病。如1848年和1854年英國兩次霍亂流行,死亡萬餘人;1892年德國漢堡霍亂流行,死亡750餘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
受病原體污染後的水體,微生物激增,其中許多是致病菌、病蟲卵和病毒,它們往往與其他細菌和大腸桿菌共存,所以通常規定用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指數及菌值數為病原體污染的直接指標。病原體污染的特點是:(1)數量大;(2)分布廣;(3)存活時間較長;(4)繁殖速度快;(5)易產生抗葯性,很難絕滅;(6)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常見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處理能夠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濁度大於0.5度時,仍會伴隨病毒的穿透。病原體污染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一旦條件適合,就會引起人體疾病。
2、耗氧污染物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紙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質。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污水中,可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因而被稱為耗氧污染物。這種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氨和硫醇等難聞氣味,使水質進一步惡化。水體中有機物成分非常復雜,耗氧有機物濃度常用單位體積水中耗氧物質生化分解過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表示。一般用20℃時,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3、植物營養物
植物營養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類及水草生長、干擾水質凈化,使BOD5升高的物質。水體中營養物質過量所造成的"富營養化"對於湖泊及流動緩慢的水體所造成的危害已成為水源保護的嚴重問題。
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口、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在自然條件下,湖泊也會從貧營養狀態過渡到富營養狀態,沉積物不斷增多,先變為沼澤,後變為陸地。這種自然過程非常緩慢,常需幾千年甚至上萬年。而人為排放含營養物質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可以在短期內出現。
植物營養物質的來源廣、數量大,有生活污水(有機質、洗滌劑)、農業(化肥、農家肥)、工業廢水、垃圾等。每人每天帶進污水中的氮約50g。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來源於洗滌廢水,而施入農田的化肥有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體中。天然水體中磷和氮(特別是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生長的控制因素。當大量氮、磷植物營養物質排入水體後,促使某些生物(如藻類)急劇繁殖生長,生長周期變短。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後被需氧生物分解,不斷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厭氧微生物所分解,不斷產生硫化氫等氣體,使水質惡化,造成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殘體在腐爛過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釋放到水中,供新的一代藻類等生物利用。因此,水體富營養化後,即使切斷外界營養物質的來源,也很難自凈和恢復到正常水平。水體富養化嚴重時,湖泊可被某些繁生植物及其殘骸淤塞,成為沼澤甚至乾地。局部海區可變成"死海",或出現"赤潮"現象。
常用氮、磷含量,生產率(O2)及葉綠素-α作為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指標。防治富營養化,必須控制進入水體的氮、磷含量。
4、有毒污染物
有毒污染物指的是進入生物體後累積到一定數量能使體液和組織發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變化,引起暫時或持久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質。如重金屬和難分解的有機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毒性與攝入機體內的數量有密切關系。同一污染物的毒性也與它的存在形態有密切關系。價態或形態不同,其毒性可以有很大的差異。如Cr(Ⅵ)的毒性比Cr(Ⅲ)大;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甲基汞的毒性比無機汞大得多。另外污染物的毒性還與若干綜合效應有密切關系。從傳統毒理學來看,有毒污染物對生物的綜合效應有三種:(1)相加作用,即兩種以上毒物共存時,其總效果大致是各成分效果之和。(2)協同作用,即兩種以上毒物共存時,一種成分能促進另一種成分毒性急劇增加。如銅、鋅共存時,其毒性為它們單獨存在時的8倍。(3)拮抗作用,兩種以上的毒物共存時,其毒性可以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如鋅可以抑制鎘的毒性;又如在一定條件下硒對汞能產生拮抗作用。總之,除考慮有毒污染物的含量外,還須考慮它的存在形態和綜合效應,這樣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污染物對水質及人體健康的影響。
有毒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幾類:(1)重金屬。如汞、鎘、鉻、鉛、釩、鈷、鋇等,其中汞、鎘、鉛危害較大;砷、硒和鈹的毒性也較大。重金屬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易消失,它們能通過食物鏈而被富集;這類物質除直接作用於人體引起疾病外,某些金屬還可能促進慢性病的發展。(2)無機陰離子,主要是NO2-、F-、CN-離子。NO2-是致癌物質。劇毒物質氰化物主要來自工業廢水排放。(3)有機農葯、多氯聯苯。目前世界上有機農葯大約6000種,常用的大約有200多種。農葯噴在農田中,經淋溶等作用進入水體,產生污染作用。有機農葯可分為有機磷農葯和有機氯農葯。有機磷農葯的毒性雖大,但一般容易降解,積累性不強,因而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不明顯;而絕大多數的有機氯農葯,毒性大,幾乎不降解,積累性甚高,對生態系統有顯著影響。多氯聯苯(PCB)是聯苯分子中一部分氫或全部氫被氯取代後所形成的各種異構體混合物的總稱。
多氯聯苯劇毒,脂溶性大,易被生物吸收,化學性質十分穩定,難以和酸、鹼、氧化劑等作用,有高度耐熱性,在1000~1400℃高溫下才能完全分解,因而在水體和生物中很難降解。(4)致癌物質。致癌物質大體分三類:稠環芳香烴(PAHs),如3,4-苯並芘等;雜環化合物,如黃麴黴素等;芳香胺類,如甲、乙苯胺,聯苯胺等。(5)一般有機物質。如酚類化合物就有2000多種,最簡單的是苯酚,均為高毒性物質;腈類化合物也有毒性,其中丙烯腈的環境影響最為注目。
5、石油類污染物
石油污染是水體污染的重要類型之一,特別在河口、近海水域更為突出。排入海洋的石油估計每年高達數百萬噸至上千萬噸,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千分之五。石油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排放,清洗石油運輸船隻的船艙、機件及發生意外事故、海上採油等均可造成石油污染。而油船事故屬於爆炸性的集中污染源,危害是毀滅性的。
石油是烷烴、烯烴和芳香烴的混合物,進入水體後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上形成油膜,能阻礙水體復氧作用,油類粘附在魚鰓上,可使魚窒息;粘附在藻類、浮游生物上,可使它們死亡。油類會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嚴重時使鳥類大量死亡。石油污染還能使水產品質量降低。
6、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質進入水體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來源於核動力工廠排出的冷卻水,向海洋投棄的放射性廢物,核爆炸降落到水體的散落物,核動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開采、提煉和使用放射性物質時,如果處理不當,也會造成放射性污染。水體中的放射性污染物可以附著在生物體表面,也可以進入生物體蓄積起來,還可通過食物鏈對人產生內照射。
水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有40K、238U、286Ra、210Po、14C、氚等。目前,在世界任何海區幾乎都能測出90Sr、137Cs。
7、酸、鹼、鹽無機污染物
各種酸、鹼、鹽等無機物進入水體(酸、鹼中和生成鹽,它們與水體中某些礦物相互作用產生某些鹽類),使淡水資源的礦化度提高,影響各種用水水質。鹽污染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工礦廢水以及某些工業廢渣。另外,由於酸雨規模日益擴大,造成土壤酸化、地下水礦化度增高。
水體中無機鹽增加能提高水的滲透壓,對淡水生物、植物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在鹽鹼化地區,地面水、地下水中的鹽將對土壤質量產生更大影響。
8、熱污染
熱污染是一種能量污染,它是工礦企業向水體排放高溫廢水造成的。一些熱電廠及各種工業過程中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均可使水溫升高,水中化學反應、生化反應的速度隨之加快,使某些有毒物質(如氰化物、重金屬離子等)的毒性提高,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的生存和繁殖,加速某些細菌的繁殖,助長水草叢生,厭氣發酵,惡臭。
魚類生長都有一個最佳的水溫區間。水溫過高或過低都不適合魚類生長,甚至會導致死亡。不同魚類對水溫的適應性也是不同的。如熱帶魚適於15~32℃,溫帶魚適於10~22℃,寒帶魚適於2~10℃的范圍。又如鱒魚雖在24℃的水中生活,但其繁殖溫度則要低於14℃。一般水生生物能夠生活的水溫上限是33~35℃。
除了上述八類污染物以外,洗滌劑等表面活性劑對水環境的主要危害在於使水產生泡沫,阻止了空氣與水接觸而降低溶解氧,同時由於有機物的生化降解耗用水中溶解氧而導致水體缺氧。高濃度表面活性劑對微生物有明顯毒性。
水體污染的例子很多,如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兩岸有許多工廠,每天均有大量廢水排入運河,使水體中固體懸浮物、有機物、重金屬(Zn,Cd,Pb,Cu等)及酚、氰化物等含量大大超過地面水標准,有的超過幾十倍,使水體處於厭氧的還原狀態,烏黑發臭,魚蝦絕跡,不能用於生活、農業等用水;水體自凈能力差,若不治理,並控制污染源,水體污染還會進一步擴大。
水環境中的污染物,總體上可劃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在水環境化學中較為重要的,研究得較多的污染物是重金屬和有機物。我國水污染化學研究始於70年代,從重金屬、耗氧有機物、DDT、六六六等農葯污染開始,目前研究的重點已轉向有機污染物,特別是難降解有機物,因其在環境中的存留期長,容易沿食物鏈(網)傳遞積累(富集),威脅生物生長和人體健康,因而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本章著重介紹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在水體中遷移轉化的環境化學行為。
四、污染物進入水體後的運動過程
污染物進入水體後立即發生各種運動。下面以海洋為例作一簡介,其他水體的情況,可以類推。
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水生動物和植物。生物與水、生物與生物之間進行著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從數量上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關系。但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這種平衡遭到了破壞。當人類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時,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會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會加劇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氣,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遷棲他處,或者死亡。特別是有些有毒元素,既難溶於水又易在生物體內累積,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汞在水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但在水生生物體內的含量卻很高,在魚體內的含量又高得出奇。假定水體中汞的濃度為1,水生生物中的底棲生物(指生活在水體底泥中的小生物)體內汞的濃度為700,而魚體內汞的濃度高達860。由此可見,當水體被污染後,一方面導致生物與水、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平衡受到破壞,另一方面一些有毒物質不斷轉移和富集,最後危及人類自身的健康和生命。
五、水體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水體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水體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體受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俁病、痛痛病是由水體污染引起的。
(2)、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鉻、鎳、鈹、苯胺、苯並(a)芘和其他多環芳烴、鹵代烴污染水體後,可被懸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體內積累,長期飲用含有這類物質的水,或食用體內蓄積有這類物質的生物(如魚類)就可能誘發癌症。
(3)、發生以水為媒介的傳染病。人畜糞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體,可能引起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痢疾、腸炎、霍亂等;腸道內常見病毒如脊髓灰質類病毒、柯薩奇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過水體污染引起相應的傳染病。1989年上海的"甲肝事件",就是由水體污染引起的。在發展中國家,每年約有6000萬人死於腹瀉,其中大部分是兒童。
(4)、間接影響。水體污染後,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狀惡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濃度下,對人的健康雖無直接危害,但可使水發生異臭、異色,呈現泡沫和油膜等,妨礙水體的正常利用。銅、鋅、鎳等物質在一定濃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影響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影響水體的衛生狀況。
(5)、水體污染既可嚴重危害生態系統,還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主要污染物的影響
(1)、鉛: 對腎臟、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兒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證實
(2)、鎘: 對腎臟有急性之傷害
(3)、砷: 對皮膚、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證實
(4)、汞: 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傷害主要器官為腎臟、中樞神經系統
(5)、硒: 高濃度會危害肌肉及神經系統
(6)、亞硝酸鹽: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嬰兒的影響最為明顯(藍嬰症),具致癌性
(7)、總三鹵甲烷: 以氯仿對健康的影響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光癌
(8)、三氯乙烯(有機物): 吸入過多會降低中樞神經、心臟功能,長期暴露對肝臟有害
(9)四氯化碳(有機物): 對人體健康有廣泛影響,具致癌性,對肝臟、腎臟功能影響極大
六、污水水質指標
污水水質指標一般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類。
1、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
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
2、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cr):指用強化學氧化劑(我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5):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cr> BOD5。
一般BOD5/ CODcr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2、H2O、NO、SO2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pH值
(8)、重金屬
3、生物性指標
(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⑶ 廢水一級處理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環節:

污水處理一般來說包含以下三級處理:一級處理是它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是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是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意義:

作為一個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國家,我國的水環境現狀不容樂觀。水資源緊缺矛盾的日益加劇,使得污水處理成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務。我國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發展,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從環保的嚴格意義上來講,建立污水處理廠不過是將污染進行了減量和形態轉變,並沒有完全地消除,並且這種轉變甚至可能使某些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屬離子等)富集,它們一旦進入了食物鏈,所造成的危害反而更大。
處理污水越多污泥就越多,但現在污水處理廠基本上沒有兼顧污泥,個別有污泥處理設施的也沒有正常運營。這是因為污水處理費用中並沒有包含污泥處理的費用,而在國外,污泥處理的費用都是包含在污水處理費中的,並且要佔到總費用的40%左右。

⑷ 處理生活污水的意義有哪些

1、美化環境建設必然要求
如今各個環境都朝著宜居、美化方面發展,給環境建設的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同時也是美化環境的直接體現。在環境建設的要求下,建立新的風景線及風景點是必然所需,加之污水排放日益增多,處理污水措施也相對落後,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影響,可能會消耗掉經濟發展的成果,也就會對環境建設及環境整改外貌造成影響,所以處理好污水,對於美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2、確保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
各個城市經過多年發展之後,回頭發現生態環境遭到了巨大影響,都在花費巨資確保生態建設的恢復。而農村,一直以來生態環境都較好。但是隨著建設不斷推進,各種因素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污水污染。因此要確保環境建設大力發展,就必須要收集與處理污水,最大限度降低污水的直接排放,有效改善河道的水質,消除惡臭現象,有效提升生態環境建設。
3、增強群眾生活質量的民生工程
良好環境是人們追求生活品質的一個方面,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不但要求住好吃好,還要喝上干凈水,吸收到新鮮空氣,對環境要求逐漸提升。因此不解決好生活無數的處理問題,就會影響環境建設。只要處理好了生活污水,才能夠合乎民心、順應民意,才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增強他們的生活品質。

⑸ 廢水處理有哪些方法城市污水各級處理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

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
城市污水分三級,一級預處理,常用的工藝有調節池、回格柵和初塵池等,主要是答均衡水量、水質並去除水中大顆粒漂浮物和沉砂,以減少後續工藝的負荷並降低對後續設備的不良影響;二級處理為生物法,常用的活性污泥法,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有機物,強化二級處理主要是脫氮除磷,降低受納水體富營養化的風險,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工藝有A2/O、SBR等;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是以處理水回用為目標的處理,去除水中微小顆粒物質、游離細菌、病毒並進一步降低COD,通常用物化法,傳統工藝是絮凝+沉澱+過濾+消毒,也就是給水處理的工藝,現在深度處理出現了以膜處理為核心的新工藝。

⑹ 污水處理有什麼重要性

隨著社會產業的發展,工業越來越發達,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卻變得越來越差。今天我們就先說說其中之一,污水處理。對於污水處理還是比較重要的,為什麼這么說呢,污水分為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水資源污染非常嚴重,已經開始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各種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不斷排放下,污染很多的水資源,是我們生活中可用的水越來越缺乏。這一危害也在不斷擴大。唯有將有限的資源更加合理的利用,才能緩解這一惡性循環。對我們日常生活或生產排放的廢水用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處理,能夠完成凈化的污水得到再次利用的機會,對環境也起到很大的保護作用,因為一些化工工廠排除的物質有很大的腐蝕物質在裡面,如果不進行處理就排放出去,生活的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進行污水治理工作就變得很有必要。每個人都必須意識到水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確保我們日常用水的供應,污水處理必須受到社會每一個人的高度重視

⑺ 污水處理一般包括幾個步驟,每個步驟最主要的作用是什麼

看是什麼水,出水標準是哪個

一、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
開源環保研發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採用生物膜法:缺氧----好氧(A/0)處理工藝。A/O即缺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成熟的生物處理工藝,具有容積負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佔地面積小、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可替代原有城市污水處理採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特別適用於中、高濃度工業廢水的處理,且投資省、佔地少、處理效率高。該工藝採用生物接觸氧化和沉澱相結合的方法,工藝成熟、可靠。設備中沉澱污泥,一部分污泥中由於溶解氧的作用進一步得到氧化分解,一部分氣提至沉砂沉澱池內,系統污泥只需定期在沉砂沉澱池中抽吸。系統中風機、潛污泵等主要控制設備的工作程序輸進PLC機,達到自動工作,以減少操作工作量,並可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損壞。
1、格柵:
生產排放的污水經管網系統匯集後,經粗格柵後進入後續處理系統。粗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以保證後續處理構築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提供保證。
2、污水調節池:
用於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後續處理單元。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及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同時可減少後續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後續處理單元。
3、缺氧池:
在缺氧池內設置彈性填料,用於攔截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並去除一部分有機物。該缺氧池經迴流後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脫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經缺氧處理後的污水進入好氧生物處理池。
4、好氧池:
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採用新型半軟性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採用微孔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接觸氧化池內的兩大配件:
填料:本工藝採用新型立體彈性填料,層密集型生化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等優點。同時該填料具有一定的剛度,能對污水中的氣泡作多層次的切割,使溶解氧效率增高,再則填料與填料之間不易結團,避免了氧化池的堵塞。曝氣器:本工藝採用微孔曝氣器,其溶解氧轉移率比其它曝氣器高,大特點是不老化、重量輕、使用壽命長,同時具有耐腐蝕、不易堵塞等優點。
5、沉澱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後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以進一步沉澱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澱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澱下來。經過二沉池沉澱後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澱池,採用污泥泵定期提泥氣提至污泥消化池內。經過沉澱後的處理水進入後續處理設備。

⑻ 污水處理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1、改善水質。經過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處理的污水,使水的污染程度大幅度下降,不論是排放版還是回用,都可以達到權標准。

2、改善生態環境。未經過處理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不僅會污染環境,對人們的生活用水質量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3、促進水循環系統。水的自然循環是具有組織結構的非平衡開放系統,水的社會循環是具有人工組織結構的平衡系統。


(8)廢水的主要作用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方法: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

3、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⑼ 化工廢水的主要處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首先要清楚廢水中成分.這需要檢測.一般是化學法包括氧化\還原\絮凝沉澱\中和\絡和\...物力法包括吸附\過濾\....生化法包括生物氧化\生物降解....實際中物理和化學法結合的最常見..

閱讀全文

與廢水的主要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純水用什麼儀器測量 瀏覽:243
反滲透膜進口和國產價格差別 瀏覽:187
魚缸過濾設計圖紙 瀏覽:506
飲水機和花灑各什麼價 瀏覽:659
沉雨凈水是什麼意思 瀏覽:744
農村別墅屋頂用樹脂瓦選什麼顏色 瀏覽:790
廈門前場污水處理廠 瀏覽:634
springmvc多個過濾器 瀏覽:907
凈水器一g代表什麼 瀏覽:546
生物方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瀏覽:281
污水管過河走河底用什麼管 瀏覽:158
豪爵鷹鑽125空氣濾芯怎麼更換 瀏覽:452
ro膜中的白色 瀏覽:126
卧式機油濾芯如何安裝 瀏覽:469
德國生活污水處理 瀏覽:988
超濾濃縮膜包進液出液區分 瀏覽:384
歐琳濾芯怎麼換 瀏覽:826
沃爾沃怎麼更換空調濾芯 瀏覽:190
什麼地方有賣飲水機 瀏覽:762
金利源凈水機RO膜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