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省長您好 我是新鄉地區獲嘉縣亢村鎮村 我家地被村裡或鄉里違規賣給私人做工廠盼回信
朋友你好,網路問答只是網友們交流感情,探討做事方法的地方,要向省長反映訴求,應該到政府官網里通過正常渠道反映,那樣才有利於事情的更快解決,不要再在這樣的民間交流性質的平台上浪漫時間和精力了。
㈡ 亢村謝人門簾廠還招工嗎
亢村謝人門簾廠現在沒查到網上的招工信息,你可以直接去工廠的門衛那邊問問,如果工廠招工,一般會在門口張貼招聘啟事。或者網上搜索下招聘信息,致電人事部門咨詢。
㈢ 獲嘉縣國土資源局
獲嘉縣北依太行,南臨黃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3000年前,武王伐紂會盟諸侯於此誓師,謀成牧野之戰,奠定周朝之基。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武帝討伐,平息叛亂,獲呂嘉首級,遂以其地置縣,名「獲嘉」。獲嘉縣位於中原城市群「豫北工業走廊」中部,是鄭州、新鄉、焦作三地接點城市。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是全國優質糧生產基地縣,優質麥種植面積達36萬畝,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達12萬畝,是「全國瘦肉型生豬生產基地縣」、「中國花木之鄉」。現轄8鎮3鄉,215個行政村,總面積47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1萬人,城區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建成面積9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4.42萬人。
王巨源 黨組書記、局長
秦治國 副局長
徐道詩 副局長
宋連軍 副局長
郭亮 副局長
王巨源簡介:輝縣市峪河鎮人,1964年9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經濟師職稱,土地拍賣師。1978年9月~1980年7月,在新鄉地區師范學校學習;1980年8月~1986年12月,在輝縣市冀屯鄉中學任教;1987年1月~1989年4月,任獲嘉縣中和鎮政府黨委秘書;1989年5月~1990年5月,任獲嘉縣史庄鄉政府企業辦主任,並兼任史庄鄉岳庄村黨支部書記、村長;1990年6月~1992年12月,任獲嘉縣史庄鄉政府企業辦主任;1993年1月~1994年10月,任獲嘉縣史庄鄉黨委副書記;1994年10月~1998年12月,任獲嘉縣史庄鄉黨委副書記、鄉長;1999年1月~2003年2月,任獲嘉縣史庄鎮黨委書記;2003年2月至今,任獲嘉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2010年12月任新鄉市國土資源局副調研員,新鄉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機構設置】獲嘉縣國土資源局(前身是土地管理局)成立於1987年8月,2002年更名為獲嘉縣國土資源局。現有幹部職工280餘名,下設辦公室、紀檢室、地政地籍股、監察股、法規股、信息中心、測繪管理股、規劃股、國土所、土地利用股、建設用地股、征地事務所、礦產辦、耕保股、土地儲備中心、窗口辦、信訪股、土地整理中心、財務室、機關事務股、綜合檔案室21個股室。轄城關局、集聚區兩個國土資源分局,亢村、徐營、馮庄、大辛庄、中和、太山、史庄、位庄、照鏡、黃堤10個基層站所。
【土地資源】獲嘉縣土地總面積46988.14公頃,農用地38025.08公頃(其中,耕地34210.08公頃,園地160.08公頃,林地692.64公頃),建設用地8458.22公頃,未利用地504.84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完成了史庄鎮李村、高廟村土地整理等4宗項目的實施工作,總投資800餘萬元,建設規模368.55公頃,新增耕地70.1766公頃;完成了市級徐營鎮東望高樓村土地整理項目及有償使用費項目(大新莊鄉孫崗、西劉村土地整理項目)實地驗收工作,兩個項目總投資201萬元,建設規模215公頃,新增耕地面積8.9公頃;完成省級有償使用費史庄鎮曹庄村拆舊村土地復墾項目實施工作,項目區總投資158萬元,建設規模12.99公頃,新增耕地3.6公頃;完成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項目總投資260餘萬元,目前正在進行招標工作;完成省級2010年有償使用費項目的申報工作,申報投資500餘萬元,待省廳批復。通過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全縣耕地保有量不低於3335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28160公頃,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2009年12月23日,《獲嘉縣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通過了省級審批。2010年3月9日,鄉級規劃通過了市級審批,並上報備案。
【土地利用管理】按照規模優先、品牌優先、集約優先、效益優先的原則,大力推進土地市場化配置,切實保障科學發展用地需求。2010年,共公開掛牌交易土地22宗,面積548258.088平方米,成交價款1.26613億元。
【地政地籍管理】2010年,共發放土地使用證591本,其中國有土地使用證312本,集體土地使用證249本。土地他項權利證書30本,對每宗土地登記不符合要求的堅決給予退件以確保所發的土地使用證准確無誤。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共組織上報5個批次,總面積為95.8581公頃,新增建設用地90.9130公頃;2010年度第二批城市和2010年度第一批鄉鎮已通過新鄉市政府和省政府審批;1批城市、3批城市已上報省廳,其中城市批次共涉及衛片檢查3宗用地、14宗企業用地和重點項目用地、鄉鎮批次共涉及22宗企業項目用地;充分發揮我縣基礎設施建設的社會、環境及經濟效益,辦結縣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0.773公頃和縣城污水管網29.054公頃改擴建工程建設項目等30宗建設項目的規劃預審。
【「兩違」專項整治】2010年,積極開展了拆除違章建築、清理違法違規佔地專項整治活動(簡稱「兩違」),針對排查出違法佔地、違章建築,聯合規劃、建設、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行動組,對全縣違章建築、亂搭亂建和違法佔地進行集中拆除。共出動機動車50餘輛(次),執法人員600餘人次,拆除違法、違章建築185處,拆除面積4600餘平方米,復耕土地面積200餘畝,為城市建設,服務用地打好基礎。
【新農村建設】制定《獲嘉縣城中村改造實施辦法》,推進社區建設。2010年,完成了掛鉤規劃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的上報工作;全面啟動了重點區域和三個重點鄉鎮規劃的29個社區建設,社區啟動比例、「三化」協調發展規劃編制全市領先;完成新建住宅2500戶,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新入住2000戶,同時,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增加建設用地指標,實施「兩種模式、十種途徑」排查農村閑置土地資源,進行包裝謀劃、綜合開發,滿足社區用地、鎮區開發和產業集聚區建設需要。騰退土地978畝,其中,耕地400畝,全部用於歸還社區建設用地掛鉤指標。
【舊城改造工程】獲嘉縣東入城口改造建設項目,收回土地使用權兩宗,面積4211平方米,並進行了公開出讓;變更土地用途兩宗,面積17500平方米;已拆遷建築物3家,拆遷面積4000餘平方米,完成了東環路c區室外道路的建設工程並通過驗收。
【鄉所規范化建設】圍繞促進耕地保護,服務鄉村兩級用地,把土地信訪解決在基層的工作中心,積極完善鄉所的巡查、培訓等管理體制,推進標准化國土資源所建設。2010年,全縣12個基層站所基本完成規范化建設,其中照鏡國土資源所入選省級「人民群眾滿意站所」,亢村國土資源所等6個鄉所入選市級「人民群眾滿意站所」;同時,舉辦各類培訓班6期,培訓幹部500餘人次,促使機構職能更加完善,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基層管理能力穩步提升。
【執法監察】2010年,進一步強化土地執法監察動態巡查,以基本農田保護區,公路沿線為重點,確定動態巡查區域,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健全巡查監管制度,縣國土局不定期深入基層鄉所巡查走訪,對巡查不徹底、工作不到位的堅決按責任狀要求,追究其責任。加大違法監察力度,嚴厲查處土地違法行為。2010年,本縣發生違法違規用地59宗,佔地總面積377畝,均已立案查處,涉及向公安、法院移送移交的案件均已移送移交到位。
【信訪穩定】2010年,進一步健全完善落實領導接待日制度、定期例會制度、排查制度、信訪巡查制度、領導包案制度、定期通報制度、信訪百分考核制度等制度,建立「三全」信訪網路和信訪台賬,將所有信訪案件納入規范化管理,建立專門的信訪案件檔案,對案件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充分利用視頻接訪,提高了辦案效率。2010年,共接待土地來訪共接待來訪群眾202批333人次;受理來訪、轉辦、交辦信訪案件33宗,結案率達100%,於去年相比減少了5.7%。
【電子政務公開】將電子政務建設作為推進陽光行政和效能建設的重要措施來抓,全局所有的業務待辦事項、領導批示件、全局重點工作任務,全部進入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用地審查報批、供地、發證全都通過電腦辦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2010年,投資近10萬元完成了國土資源主幹網和視頻會議專網建設,建成與省、市互聯互通的視頻會議系統。
(李文峰 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