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聚氨酯不產生廢水,一般就是可循環的冷卻用水,可以直接排放。回
如果洗釜溶答劑不盡快利用的話,就會發生膠凝,需要處理廢溶劑。
生產聚氨酯所需要的聚酯生產需要冷卻水,聚酯生產中發生的酯化反應會生成水,水中含有溶解其中的醇類,有機酸,惰性溶劑(如甲苯二甲苯),如用催化劑的話有可能溶解有部分催化劑,但此類廢水都是回收處理的。
如加葯品的話可以用碳酸鈉,中和酸性物質。
㈡ 不飽和樹脂縮聚反應生產的廢水回用後,為什麼不能百分之百回用
現在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回用,因為水中的鹽要飽和的。
㈢ 生產不飽和樹脂廢水的主要成分是什麼,為什麼會呈酸性,酸性物質主要是什麼
所用的原料主要有二元醇、苯乙烯、甲基丙稀酸甲酯等。樹脂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生產廢水。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高達30,000~35,Ooomg,L,pH低至2~4
㈣ 生產不飽和樹脂污染程度有多大
不飽和聚酯樹脂[1] 不飽和聚酯樹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是指主鏈上含有酯鍵和不飽和鍵(如雙鍵)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總稱。由不飽和二元酸(酐)、飽和二元酸(酐)與二元醇或多元醇縮聚而成,並在縮聚反應結束後加入一定時的乙烯基類單體形成具的一定粘度的液體樹脂。典型的不飽和聚酯具的如下的結構: H-[O-G-O-CO-P-CO-]x-[O-G-O-CO-CH=CH-CO-]y-OH 式中G和P分別代表二元醇及飽和二元酸中的二價烷基或芳基,x和y表示聚合度。不飽和樹脂具有一般高分子材料容易燃燒的特性,燃燒時燃燒猛烈,煙霧大,並且釋放出有毒氣體。 2.2、固化劑過氧化環己酮、過氧化甲乙酮與鈷鹽配伍的氧化-還原體系是目前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應用最廣泛的常溫固化引發體系。在對固化劑和促進劑進行火災危險性分析時將選取以上幾種最常用的試劑進行分析。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常溫下加入固化劑和促進劑能夠使樹脂交聯固化,形成三維交聯不溶不熔的網路體型結構。(1)過氧化甲乙酮(白料)[2] 過氧化甲乙酮(methyl ethyl ketone peroxide)是不飽和聚酯樹脂應用最廣泛的固體劑,又稱過氧化丁酮液、白料、V號固化劑等。其價格低、易與樹脂混溶、使用方便、固化效果好,與鈷促進劑聯用,適於室溫固化,使用溫度范圍15-25℃。是一類既有氫過氧基(O-OH)和羥基(-OH)結構的過氧化物,常見的分子式為:有愉快氣味的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對分子質量:88.12,無色液體。不溶於水, 溶於苯、醇、醚和酯。在130℃分解。通常商品為60%的苯二甲酸二甲酸溶液。相對密度: 約1.091,閃點:50℃(開杯),火災危險性為乙類。過氧化甲乙酮具有較高的危險特性。由於過氧化甲乙酮是一種較強的有機過氧化劑,具有揮發性,其蒸汽遇明火、高熱、摩擦、震動、撞擊會引起燃燒爆炸;與還原劑、促進劑、有機物、可燃物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具有燃燒爆炸的危險。同時,過氧化甲乙酮具有分解性,其分解時會釋放出活性氧和熱,若與其混合的穩定劑不足或者改變穩定劑的成分,可導致過氧化甲乙酮分解並引發爆炸。 白料一般是由過氧化甲乙酮和穩定劑組成的,每種含量各佔50%。按要求穩定劑的成分為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甲酯,它們的閃點均在146℃以上,在正常情況下是比較穩定的。但一些不法生產廠家或經銷商為了降低成本從中牟取暴利,不按國家標准進行生產和經營,人為地改變穩定劑的含量或成分,如添加低閃點、易揮發的甲醇等添加劑,降低了過氧化甲乙酮的穩定性。由於擅自添加的甲醇等溶劑更容易揮發,導致容器中的液體和過氧化甲乙酮蒸汽濃度提高,使過氧化甲乙酮自行分解,當容器中的活性氧和溫度不斷提高並達到一定的極限值時,即會引發爆炸。由於過氧化甲乙酮與還原劑、促進劑、有機物、可燃物等物質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而引發爆炸,因此,在過氧化甲乙酮的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如操作不慎,使過氧化甲乙酮與還原劑、促進劑、有機物、可燃物、酸、油等物質接觸混合,將會引發爆炸。由於過氧化甲乙酮具有不穩定性,在使用、運輸過程中如遇到激烈的震動、摩擦(與容器壁),會使過氧化甲乙酮分解或產生靜電放電引發爆炸;儲存場所溫度過高(要求在30℃以下儲存),會使過氧化甲乙酮分解引發爆炸;使用、儲存場所違章使用明火(如吸煙、鐵質器具碰撞、摩擦、動火等),容易引起爆炸;使用、儲存場所使用的電器不防爆,電器火花會引發爆炸;作業工人在操作過程中如對過氧化甲乙酮危險特性不了解,會因盲目使用或違章違規操作而引發事故。(2)過氧化環己酮[3] 過氧化環已酮又稱為過氧環已酮、環已酮過氧化物,它的英文名稱為Cyclohexanone peroxide,分子式如下:過氧化環已酮是廣泛應用於不飽和聚酯樹脂室溫固化的固化劑,就是常說的1號固化劑,常與環烷酸鈷等組成引發體系,具有使用方便、固化速度適中等優點。它的性狀為白色或淡黃色針狀結如晶或粉末,熔點76~80℃,閃點78℃,火災危險性為丙類。受高溫、撞擊或還原劑以及易燃物硫、磷接觸時,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乾燥狀態下極易分解和燃燒爆炸;加熱後能產生爆炸著火,與過渡金屬化合物接觸時,常溫下即可著火,對撞擊、摩擦敏感,易發生爆炸。 2.3、促進劑[4] 選用促進劑是為了控制不同溫度下的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速度,特別是常溫固化。(1)環烷酸鈷環烷酸鈷(Cobalt Naphthenate)一般為1%的苯乙烯溶液,稱為1號促進劑。常與1號固化劑過氧化環己酮配合使用。在不飽和聚酯樹脂室溫固化中廣泛採用。又叫萘酸鈷、石油酸鈷等。最簡單通式:棕褐色無定形粉末或紫色固體,閃點48.9℃,火災危險性為乙類,熔點140℃,不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苯、甲苯、松節油和松香水等。遇明火、高熱易燃。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煙氣。(2)N,N-二甲基苯胺在過氧化酮類-鈷鹽體系中,加入少量的N,N-二甲基苯胺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這是因為過氧化酮的分子中既有ROOH結構,又有ROOR結構,N,N-二甲基苯胺可與ROOR反應加速其分解。N,N-二甲基苯胺(N,N –Dimethylaniline),分子式為:淡黃色油狀,有特殊氣味液體,熔點2.5℃,沸點193℃,閃點:63 ℃,火災危險性丙類,不溶於水,易溶於醇、醚、苯和酸溶液。本品劇毒,能使人呼吸短促而致死,車間內氣體最高容許濃度為5mg/m3,使用時通常為10%的苯乙烯溶液。 2.4、彩繪漆不飽和聚酯樹脂加入固化劑和促進劑後,形成有一定形狀和強度的坯體,坯體一般是白色或者淡黃色,為了使坯體更加的美觀,一般會在坯體表面繪上一層彩色的漆,稱彩繪漆。彩繪漆的一般組成為:顏料、成膜物質、溶劑等。成膜物質一般是合成樹脂,使用時合成樹脂在坯體表面形成一層高分子膜,對坯體起到裝飾作用。溶劑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三苯(苯、甲苯、二甲苯)、醇、醚、酮、酯類、松節油等,溶劑的主要作用在於使成膜基料分散而形成粘稠液體,它有助於施工和改善塗膜的某些性能。其中苯的閃點為-10.11℃,火災危險性甲類;甲苯閃點4℃,爆炸極限1.2~7.0%,火災危險性甲類;二甲苯 閃點25℃,沸點138.4℃爆炸極限1.1~7.0%,火災危險性甲類;松節油的主要成分為α-蒎烯和β-蒎烯,也含有芋烯、莰烯、蒈烯等成分,閃點32℃,自燃點235℃,遇高熱易爆炸,遇強氧化劑亦能燃燒爆炸,爆炸極限在32~53℃時為0.8~62%,火災危險性乙類;醇、醚、酮、酯類物質更是眾所周知的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3、樹脂工藝品廠火災的特點樹脂工藝品材料中由於含有C、H、O等助燃性元素,分子結構復雜,本身很容易燃燒或助火成災,使火勢失去控制,同時也帶來火和煙的危險性因素,特別是其燃燒時放出的大量煙霧,其毒性和遮光性等成為造成火災人員人身傷亡的主要因素。 3.1、燃燒速度快, 火勢猛,容易擴大蔓延和爆炸。樹脂工藝品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不飽和聚脂樹脂、固化劑、促進劑、彩繪漆、溶劑等材料,均為低閃點的危險化學品, 且儲存的數量較多, 屬於重大危險源。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發生火災, 大量的易燃、可燃物導致燃燒猛烈、火勢迅速蔓延, 易形成「 火燒連營「 局面, 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2、燃燒煙霧大,遮光性和毒性強。[5] 不飽和聚脂樹脂主鏈上含有大量的C原子以及不飽和雙鍵,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煙霧。煙霧是材料熱解或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懸浮微粒及卷吸混入的剩餘空氣的具有較高溫度的混合物。煙氣窒息和中毒已成為火災中致死的主要原因。由於聚合物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燒產物,產生大量煙霧,對光有吸收、折射、散射作用,即對光有遮蔽作用,使得火場能見度大大降低,同時加上聚合物煙霧中的氯化氫、氨氣和氯氣對人的肉眼有極大的刺激性,使人睜不開眼睛,此外火焰的煙氣對人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懼感,嚴重影響了人員的逃生的安全疏散,而對於消防官兵也增加了撲救的難度。聚合物熱解和燃燒產物煙氣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成分,這些產物氣體積聚到一定的濃度就會對人體造成毒害。由於聚合分子結構的復雜性,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CO、CO2、氨、NOX、鹵酸HX、氯氣和光氣、SO2、H2S等,在火場溫度達到不同和程度時會生成不同的中間的產物,常見的氰化氫、苯、丙烯醛、甲醛等。以上產物共同作用,使人受傷甚至死亡,不同的煙氣對人的傷害表現為麻醉、窒息、刺激等。
這個復需要根據你原水中的硬制度計算的,一下是簡要計算方法:
一、軟化(鈉)床原水水質和處理量:
1、原水硬度(以碳酸鈣計)
2、每小時處理水量
二、原水硬度摩爾數及每立方樹脂交換量:
1、軟化陽樹脂工作交換容量:1000mol/m³
2、原水硬度摩爾濃度計算方法:
原水硬度摩爾濃度=原水硬度/ CaCO3摩爾當量數(50)
3、每立方軟化陽樹脂交換處理水量計算方法:
每立方樹脂處理量=樹脂工作交換容量×1立方樹脂體積/原水硬度摩爾濃度
三、樹脂線流速和層高:
1、軟化(鈉)床陽樹脂線流速為:15-30米/小時
2、軟化床陽樹脂裝填高度為≥1.0米≤2.5米,設備直徑≯3.2米。
3、軟化床反洗空間為樹脂裝填總高度的30~50%。
㈥ 不飽和樹脂產生的廢水怎樣處理
燃燒掉,好多企業都在這么做
㈦ 我廠是不飽和聚酯樹脂,產生的廢水COD為100000,有無工藝流程可把COD降至100以內呢
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來完成生物催化反應。 酸化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各種有機酸。 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主要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考慮到後續好氧處理的能耗問題,水解主要用於低濃度難降解廢水的預處理。混合厭氧消化工藝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混合厭氧消化過程的甲烷發酵提供底物。而兩相厭氧消化工藝中的產酸相是將混合厭氧消化中的產酸相和產甲烷相分開,以創造各自的最佳環境。
編輯本段處理過程
一、厭氧生化處理的概述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 厭氧生化處理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1、水解階段 水解可定義為復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2、發酵(或酸化)階段 發酵可定義為有機物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因此這一過程也稱為酸化。 3、產乙酸階段 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甲烷階段 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二、水解酸化分析 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它們在水解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為纖維二糖與葡萄糖,澱粉被澱粉酶分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質酶水解為短肽與氨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夠溶解於水並透過細胞膜為細菌所利用。水解過程通常較緩慢,多種因素如溫度、有機物的組成、水解產物的濃度等可能影響水解的速度與水解的程度。 酸化階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發酵細菌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但通常有約1%的兼性厭氧菌存在於厭氧環境中,這些兼性厭氧菌能夠起到保護嚴格厭氧菌免受氧的損害與抑制。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的組成取決於厭氧降解的條件、底物種類和參與酸化的微生物種群。
總結
水解階段是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的必經過程,大分子有機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須先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這樣才能進入細菌細胞內進一步降解。酸化階段是有機物降解的提速過程,因為它將水解後的小分子有機進一步轉化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這也是為何在實際的工業廢水處理工程中,水解酸化往往作為預處理單元的原因。 兩點普遍認同的作用: 1、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能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 2、去除廢水中的COD:既然是異養型微生物細菌,那麼就必須從環境中汲取養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機物降解合成自身細胞。
編輯本段設計計算
水解(酸化)池設計計算 1、有效池容V可以根據污水在池內的水力停留時間計算的。水解(酸化)池內水力停留時間需根據污水的有機物種類(水解的速度情況)、進水有機物濃度、當地的平均氣溫情況綜合而定。 2、池截面面積根據污水在池內的上升流速計算。對於水解酸化反應器,為了保持其處理的高效率,必須保持池內足夠多的活性污泥,同時要使進入反應器的廢水盡量快地與活性污泥混合,增加活性污泥與進水有機物的接觸好。上升流速需要保證污泥不沉積,同時又不能使活性污泥流失,所以保持合適的上升流速是必要的。 3、反應池布水系統設計。水解酸化反應器良好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是保障污泥與廢水之間的充分接觸,為了布水均勻與克服死區,水解酸化池底部按多槽布水區設計,並且反應器底部進水布水 系統應該盡可能地布水均勻。 水解酸化池的布水系統形式有多種,布水系統兼有配水和水力攪拌的功能,為了保證這兩個功能的實現,需要滿足以下原則。 (1)、確保各單位面積的進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發生短路現象; (2)、盡可能滿足水力攪拌需要,保證進水有機物與污泥迅速混合; (3)、易觀察到進水管的堵塞,並當堵塞發生後很容易被清除。
總結
對於設計來說較難掌控的是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時間,因為廢水的種類不同,所含的有機物水解速度不同,所以停留時間自然不會相同。這就需要對所做的工程總結經驗數據,或者通過做實驗確定。對於水解酸化工藝本人並沒有什麼實際經驗,從理論來看,覺得可以放大停留時間,保證水解時間,讓其適當過渡到厭氧後兩個階段。 本文的設計計算部分摘錄了《水解(酸化)反應器在工程應用中的研究與展望》—中山市環境科學研究所論文的內容,另外該論文里有介紹了水解(酸化)反應器的類型及其在工程應用中的效果,其常規設計的兩個參數如下: 1、停留時間:一般為2.5-4.5h,考慮綜合情況。 2、池內上升流速:一般控制在0.8-1.8 m/h 較合適。 水解酸化主要用於有機物濃度較高、SS較高的污水處理工藝,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工藝。如果後級接入UASB工藝,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積負荷,提高去除效率。水中有機物為復雜結構時,水解酸化菌利用H2O電離的H+和-OH將有機物分子中的C-C打開,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將長鏈水解為短鏈、支鏈成直鏈、環狀結構成直鏈或支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水中SS高時,水解菌通過胞外粘膜將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斷片再進入胞內代謝,不完全的代謝可以使SS成為溶解性有機物,出水就變的清澈了。這其間水解菌是利用了水解斷鍵的有機物中共價鍵能量完成了生命的活動形式。但是COD在表象上是不一定有變化的,這要根據你在設計時選擇的參數和污水中有機物的性質共同確定的,長期的運行控制可以讓菌種產生誘導酶定向處理有機物,這也就是調試階段工藝控制好以後,處理效果會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水解工藝並不是簡單的,設計時要考慮污水中有機物的性質,確定水解的工藝設計,水解停留時間、攪拌方式、循環方式、污泥迴流方式、設計負荷、出水酸化度、污泥消解能力、後級配套工藝(UASB或接觸氧化)。 有人提到水解後COD不降反升,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復雜有機物在COD檢測中不能顯示出來,但是水解後就可能顯示COD;另一種可能是調試時,運行參數控制不準確,造成水解菌膠團上升隨出水流失;再一可能是沒有考慮有機物的生物毒性濃度和系統的生物忍耐性,造成菌種中毒流失,流失的菌膠團在出水檢測中顯示COD增高,這就要求調試時加強生物相的觀察和記錄對比。
㈧ 環氧樹脂廢水如何處理
近年來我國環氧樹脂行業快速發展,與此同時產生了大量高鹽有機廢水。該類廢回水治理難度極大,已答成為制約環氧樹脂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環氧樹脂廢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老化樹脂、環氧氯丙烷、揮發酚、甲苯、二甲苯、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等。國內主要採用稀釋生化或蒸發脫鹽與生化組合工藝處理該類廢水。稀釋生化法不僅消耗大量淡水資源,還增加了廢水的排放體積,不符合國家的污染減排政策。而蒸發脫鹽與生化組合工藝中的蒸發單元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都很高,且蒸發析出的鹽往往帶有一些有機污染物,不能作為一般的工業鹽使用,可能被視為危險固體廢物,必須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費用非常高。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㈨ 陰離子交換樹脂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
氨氮如果含量高的話,用吹脫可以有效的進行去除,但是需要把溶液的PH調節到內11,氨氮的去除率達到容最佳,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這個可以通過做小試來得出!
甲醛是需要用厭氧+好氧來處理的,如果水量不大倒是可以用其他水源來稀釋然後通過生化處理掉!
氨氮也可以通過生化處理,生物加強技術是有專門除去氨氮的菌種的,而且國外有新技術能去除氨氮效率很高,但是一技術不成熟,二是報價狠高!這種技術我也只是聽說,不是非常了解!
如果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在我的資料裡面有我的工作電話,可以聯系o(∩_∩)o 哈哈,祝好運
㈩ 不飽和樹脂聚合物是不是危廢
不飽和樹脂
是塗料原材料,環保硬脂酸鋅,硬脂酸鈣,硬脂酸鎂,塗料用不飽和樹脂,產品環保高純度,具有耐熱,耐腐蝕,強度高,韌性好等特點
樹脂
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稱為樹脂。
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
樹脂的分類
按樹脂合成反應分類 按樹脂分子主鏈組成分類
1.按樹脂合成反應分類
按此方法可將樹脂分為加聚物和縮聚物。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應製得的聚合物,其鏈節結構的化學式與單體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縮聚物是指由縮合聚合反應製得的聚合物,其結構單元的化學式與單體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樹脂、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等。
2.按樹脂分子主鏈組成分類
按此方法可將樹脂分為碳鏈聚合物、雜鏈聚合物和元素有機聚合物。
碳鏈聚合物是指主鏈全由碳原子構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雜鏈聚合物是指主鏈由碳和氧、氮、硫等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構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醯胺、聚碸、聚醚等。 元素有機聚合物是指主鏈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鋁、鈦、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構成,如有機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