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微生物處理礦山廢水效率

微生物處理礦山廢水效率

發布時間:2021-12-09 22:09:47

❶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微生物類群的組成對於反應器處理有機廢水效率有何影響

這應該是兩個問題,泛泛的談下吧。生物膜法中的生物相應該更加豐富,微生物附著於固體表面,使增殖速度緩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長繁殖,而普通的活性污泥對於世代期較泥齡長的微生物是基本不能生長繁殖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主要由細菌組成,主要有菌膠團各絲狀菌。主要是世代時間較短的細菌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微型動物。微生物類群的主要組成有肉足蟲、鞭毛蟲、纖毛蟲、後生動物。生物膜法中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相對較多,種類豐富,分層聚居,食物鏈較長,生物相豐富,這個對有機廢水處理效率有何影響,基本上種群豐富點還是比較好的,不過有的微生物可能是專性適應於處理某類廢水。相關問題可以到環保通跟大家進一步交流

❷ 微生物處理廢水

污水處理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而物理法和化學法的處理效率低,費用高,管理復雜,甚至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無法得到很好的應用和大范圍的推廣。而生物法則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方法。生物法通常是利用具有各種生理生化性能的微生物類群間的相互配合而進行的一種物質循環過程。從而使污水得到再生的過程。生物法處理污水具有效率高,費用低,能耗低,出水質好,管理簡單等優點。利用微生物進行處理使水資源再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污水處理的主要途徑之一。

微生物具有體積小,表面積大,繁殖能力強等特點,能不斷的與周圍的環境快速的進行物質交換。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因而能使微生物從中獲得營養物質,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依據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對氧環境的需求可分為好氧法和厭氧法。現在應用最廣泛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均屬於好氧法;厭氧處理是現在研究的比較熱門的方法,現在比較流行的厭氧處理器有AF、UASB、EGSB。現在好氧法和厭氧法相結合的處理方法也是比較熱門的研究,因為處理效果要比傳統的方法好。

1、好氧處理系統

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通過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物質礦化,把環境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成無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使微生物得到增長繁殖。

1.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由Arden和Lockett於1914年在英國切斯特創建成試驗廠,是利用河流自凈原理的人工強化高效污水處理工藝。經過90多年的發展,該工藝已經成為當前污水處理方面應用得最廣泛的工藝。

所謂活性污泥就是以需氧性細菌為主體的微生物與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絮狀顆粒,也稱絮凝體[2]。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曝氣供氧,使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懸浮在水中,並利用從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停止曝氣時,懸浮微生物群絮凝體易於沉澱與水分離,並使污水得到凈化、澄清[3]。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污水預處理→ 曝氣池 → 二沉池 → 出水

↑ ↓ ↓

← 迴流污泥 ← → 剩餘污泥→

❸ 急求:"水解酸化+二級生物基礎氧化+混凝沉澱"處理果汁廢水,每個階段對廢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是多少

先說工業廢水整體的情況:
有機廢水無大量非生化物質和油脂類。水解酸化階段一般停留時間不長2-6h的話一般能做到20—30%就很好了。二級生化一般不能說效率多高,跟停留時間有關,但是BOD基本能降低到10以下,而COD說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不是很麻煩的水肯定都能處理到COD500以下;而如果說具體能到多少,我覺得處理到200以下還是問題不大的;工業廢水200以下應該都是可以做到或者不難做到的,水質容易的基本這個階段都能達標一級B了COD<60(50);如果生化之後還要繼續處理可能是遇到比較麻煩的廢水了,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降低水中SS降低COD原理偏多,而降低膠體也能處理一部分COD,溶解態離子造成的COD很難弄下來了。如果二級生化後面接絮凝,估計COD去除率也就是20~40%左右吧,說不好,情況比較復。
再談果汁廢水:

這類廢水水中應該有很多糖類及果酸等污染物質,你工藝中盡量在前面補充一個格柵沉澱的工藝再進入水解酸化更好些,畢竟物理手段去除30%的COD可能問題不大。
而用水解酸化應依據停留時間,如果水中還有其他毒性鹽類如硫酸鹽更長的停留時間都難提升去除率,一般我覺得你這個水20-40%還是問題不大的,能否做到更高需要看停留時間HRT,如果HRT更長些會將水解酸化推進到厭氧的第三階段產酸產甲烷階段,那麼去除效率或能增加到60-70%。
二級基礎微生物生化氧化這類水一般能弄到COD<200肯定沒問題,如果排放標准不是很嚴,這個標准基本上可以排放了,犯不著再接絮凝工藝。生化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根據COD水質水量選擇合理的生化工藝很重要,水量不大水質波動厲害的可以考慮SBR系列的,水質穩定水量穩定可以選擇AO系列的。深度處理除氨氮為主的在南方的話可以選擇土地處理法系列的作為輔助處理工藝。
而如果接絮凝工藝能提升的就是去除水中SS為主的固態可分離的COD,你可以考慮用些濾池工藝(如連續流過濾池、活性砂過濾器)比較省事,比絮凝好用;

跑題了,我們說絮凝吧,一般經濟的投葯量(絮凝劑)都在50mg/L以下,加多了未必有效果,如果後處理絮凝跟絮凝劑有關,用鐵鹽如三氯化鐵石灰水工藝效率會很好,去除率能做到20%-40%都有可能,鋁鹽可能微差些,但是配合0.1mg/L的PAM陰離子助凝劑應該還能有20~30%COD效率。絮凝必須做實驗定配方,很講究的。試驗不難做,你可以組合多種絮凝劑和助凝劑,多種葯劑選擇不僅可以開闊工藝思路,更重要的是節省葯劑費用有的放矢的選擇絮凝劑。絮凝跟排泥效率有關的,你絮凝要勤排泥防止污泥上浮造成COD反增的現象。
助凝劑可以幫你提升效率PAM可以起到更好的橋接作用,而石灰乳可以提升礬花個頭處理膠體COD很不錯。
就這些吧,先做個試驗吧,起碼絮凝試驗很好做。

❹ 微生物處理廢水有什麼優點

1成本低:省卻了大量的原料,如化學凈化需要耗電、耗大量試劑
2凈化徹底,能明顯降專低COD含量,使出屬水標准明顯高
3環保無污染,不會像化學治理那樣會引入新的化學物質
4操作簡單,多種方法可行,例如氧化塘法、轉盤法、活性污泥法等等。

❺ 怎樣提高微生物對污廢水的凈化效果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對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幾乎不能降解,因為它們缺乏分解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的酶系。但人們經過對自然微生物馴化和誘導,培育出了一些能降解人工會成的化合物的微生物,所以2,4-D、DDT等一些化學農葯可以用這樣的微生物降解,從而消除農葯污染。

為提高污水的生物凈化效率,生物學家應用生物技術,對現有微生物進行基因改造,培育出了具有新的特殊功能的「超級微生物」。比如在利用細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於石油中的不同組成成分往往要不同的細菌分解,科學家就將不同細菌的基因分離出來,都集中轉移到一種細菌體內,從而創造出了降解石油的「超級菌」。它不僅能降解石油中60%的烴,而且只在幾小時內可達自然菌要用一年多時間的凈化效果。因此「超級菌」降解石油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❻ 如何利用微生物處理廢水

科研人員正不斷更新環境保護的方法,提高治理和防禦的效果?在環境污染中,廢水的污染尤為嚴重,直接威脅著我們人類的生存?在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用微生物處理廢水和石油污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優點,因而備受青睞?

用微生物處理廢水,效果與化學方法處理一樣,而成本只有化學方法的1/10?

其實,在人們還沒有發現並利用微生物處理廢物?凈化環境以前,微生物就已經默默無聞地獨攬著凈化大自然的重要使命?

地球上每年動物?植物的生成量達5000億噸,在它們生命活動結束之後,如果不是微生物悄悄地把遺留的屍體殘骸分解並轉換的話,那麼,地球上的這些廢物一直堆積起來真是會出現可怕而又難以想像的局面?我們上月球也許就不必發射宇宙飛船了,只需爬上垃圾堆就可以進月球了?

大自然環境保護標兵的桂冠非微生物莫屬,人類真應該真誠地感謝這些微小的「朋友」?

微生物又是怎樣「治理」環境的呢?能除掉廢水中毒物的功臣主要是微生物包括細菌?黴菌?酵母菌等和一些原生動物,它們能把水中的有機物變成簡單的無機物,通過生長繁殖活動使污水凈化?

有種芽孢桿菌能把酚類物質轉變成醋酸作為營養物質吸收利用,除酚效率可達99%,有的微生物還能把穩定有毒的DDT轉變成溶解於水的物質而解除毒性?

微生物處理廢水

❼ 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分解效率,可採取的有效措施是

在廢水中加入少量鐵礦石,讓有機物被氧化的同時,鐵離子進行還原反應,從而使氧化還原反應持續不斷.經過這樣的處理後,廢水的有機物含量便能大幅度地降低.

❽ 怎樣利用微生物處理廢水

廢水生物處理法

隨著工業的發展,污水成分已愈來愈復雜。某些難降解的有機物質和有毒物質,需要運用微生物的方法進行處理,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條件,因而微生物能從污水中獲取養分,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廢水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廢水中呈溶解態或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降解作用,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處理方法。廢水生物處理技術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藝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無二次污染等顯著優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

定義

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除去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方法,亦稱廢水生物化學處理法,簡稱廢水生化法。由於傳統治理方法有成本高、操作復雜、對於大流量低濃度的有害污染難處理等缺點,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生物治理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耐重金屬毒性微生物的研究進展,採用生物技術處理電鍍重金屬廢水呈現蓬勃發展勢頭,根據生物去除重金屬離子的機理不同可分為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學法以及植物修復法。

特點

1、用生物方法去除有機物最經濟;

2、90%廢水處理工藝屬於生物處理工藝;

3、水中氨氮用生物處理方法去除最有效;

4、絕大多數工業廢水也是以生物處理方法為主

分類

生物化學法

生物化學法指通過微生物處理含重金屬廢水,將可溶性離子轉化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硫酸鹽生物還原法是一種典型生物化學法。該法是在厭氧條件下硫酸鹽還原菌通過異化的硫酸鹽還原作用,將硫酸鹽還原成H2S,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可以和所產生的H2S反應生成溶解度很低的金屬硫化物沉澱而被去除,同時H2SO4的還原作用可將SO42-轉化為S2-而使廢水的pH值升高。因許多重金屬離子氫氧化物的離子積很小而沉澱。有關研究表明,生物化學法處理含Cr6+濃度為30—40mg/L的廢水去除率可達99.67%—99.97%。有人還利用家畜糞便厭氧消化污泥進行礦山酸性廢水重金屬離子的處理,結果表明該方法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趙曉紅等人用脫硫腸桿菌(SRV)去除電鍍廢水中的銅離子,在銅質量濃度為246.8 mg/L的溶液,當pH為4.0時,去除率達99.12%。[2]

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進行絮凝沉澱的一種除污方法。微生物絮凝劑是一類由微生物產生並分泌到細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謝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質、DNA、纖維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質構成,分子中含有多種官能團,能使水中膠體懸浮物相互凝聚沉澱。至目前為止,對重金屬有絮凝作用的約有十幾個品種,生物絮凝劑中的氨基和羥基可與Cu2+、 Hg2+、Ag+、Au2+等重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鰲合物而沉澱下來。應用微生物絮凝法處理廢水安全方便無毒、不產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且生長快、易於實現工業化等特點。此外,微生物可以通過遺傳工程、馴化或構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因而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

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體本身的化學結構及成分特性來吸附溶於水中的金屬離子,再通過固液兩相分離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屬離子的方法。利用胞外聚合物分離金屬離子,有些細菌在生長過程中釋放的蛋白質,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屬離子轉化為沉澱物而去除。生物吸附劑具有來源廣、價格低、吸附能力強、易於分離回收重金屬等特點,已經被廣泛應用。[2]

需氧生物處理法

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將廢水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的方法。生活污水中的典型有機物是碳水化合物、合成洗滌劑、脂肪、蛋白質及其分解產物如尿素、甘氨酸、脂肪酸等。這些有機物可按生物體系中所含元素量的多寡順序表示為 COHNS。

生物體系中這些反應有賴於生物體系中的酶來加速。酶按其催化反應分為:氧化還原酶:在細胞內催化有機物的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電子轉移,使其與氧化合或脫氫。可分為氧化酶和還原酶。氧化酶可活化分子氧,作為受氫體而形成水或過氧化氫。還原酶包括各種脫氫酶,可活化基質上的氫,並由輔酶將氫傳給被還原的物質,使基質氧化,受氫體還原。水解酶:對有機物的加水分解反應起催化作用。水解反應是在細胞外產生的最基本的反應,能將復雜的高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使之易於透過細胞壁。如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將復雜的多糖分解為單糖等。此外還有脫氨基、脫羧基、磷酸化和脫磷酸等酶。

許多酶只有在一些稱為輔酶和活化劑的特殊物質存在時才能進行催化反應,鉀、鈣、鎂、鋅、鈷、錳、氯化物、磷酸鹽離子在許多種酶的催化反應中是不可缺少的輔酶或活化劑。

在需氧生物處理過程中,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大的有機物分子降解為構成單元──單糖、氨基酸或甘油和脂肪酸。在第二階段中,第一階段的產物部分地被氧化為下列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二氧化碳、水、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或稱 α-氧化戊二酸)或草醋酸(又稱草醯乙酸)。第三階段(即三羧酸循環,是有機物氧化的最終階段)是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和草醋酸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有機物在氧化降解的各個階段,都釋放出一定的能量。

在有機物降解的同時,還發生微生物原生質的合成反應。在第一階段中由被作用物分解成的構成單元可以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再進一步合成細胞原生質。合成能量是微生物在有機物的氧化過程中獲得的。

厭氧生物處理法

主要用於處理污水中的沉澱污泥,因而又稱污泥消化,也用於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廢水。這種方法是在厭氧細菌或兼性細菌的作用下將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最後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是有經濟價值的能源。中國大量建設的沼氣池就是具體應用這種方法的典型實例。消化後的污泥比原生污泥容易脫水,所含致病菌大大減少,臭味顯著減弱,肥分變成速效的,體積縮小,易於處置。城市污水沉澱污泥和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完全厭氧消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見圖)。在第一階段,污泥中的固態有機化合物藉助於從厭氧菌分泌出的細胞外水解酶得到溶解,並通過細胞壁進入細胞中進行代謝的生化反應。在水解酶的催化下,將復雜的多糖類水解為單糖類,將蛋白質水解為縮氨酸和氨基酸,並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第二階段是在產酸菌的作用下將第一階段的產物進一步降解為比較簡單的揮發性有機酸等,如乙酸、丙酸、丁酸等揮發性有機酸,以及醇類、醛類等;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新的微生物細胞。

反應原理

第一、二階段又稱為液化過程。第三階段是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此又稱為氣化過程,其反應可用下式表示:

一些有機酸或醇的氣化過程舉例如下:

乙酸:

CH3COOH─→CO2+CH4

丙酸:

4CH3CH2COOH+2H2O─→5CO2+7CH4

甲醇:

4CH3OH─→CO2+3CH4+2H2O

乙醇:

2CH3CH2OH+CO2─→2CH3COOH+CH4

為了使厭氧消化過程正常進行,必須將溫度、pH值、氧化還原電勢等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以維持甲烷菌的正常活動,保證及時地和完全地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

生物化學反應的速度直接受溫度的影響。進行厭氧消化的微生物有兩類:中溫消化菌和高溫消化菌。前者的適應溫度范圍為17~43℃,最佳溫度為32~35℃;後者則在50~55℃具有最佳反應速度。

近年來,厭氧消化處理法發展到應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如屠宰場廢水、肉類加工廢水、製糖工業廢水、酒精工業廢水、罐頭工業廢水、亞硫酸鹽制漿廢水等,比採用需氧生物處理法節省費用。

利用生物法處理廢水的具體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土地處理系統和污泥消化等

❾ 污水生物處理效率直接受微生物生存因子影響,為了獲得穩定處理效果,污水處理中應控制哪些環境因子

水溫、水中含氧量、懸浮顆粒密度、水流速、光照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處理礦山廢水效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安神騏空調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856
桑樂太陽能除垢價格 瀏覽:145
養殖廢水調試期間出現大量白色泡沫 瀏覽:957
從外地回北京用隔離嗎 瀏覽:851
前置過濾器有廢水比例 瀏覽:296
高鐵衛生間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891
摩托車濾芯堵塞怎麼辦 瀏覽:58
空調濾芯清洗品牌怎麼樣 瀏覽:448
聚氨酯共混增韌環氧樹脂研究 瀏覽:383
城區老污水管改造 瀏覽:242
鄰居排污水流到我家門口怎麼辦 瀏覽:545
空調濾芯裝一下多少錢 瀏覽:186
飲水機投幣器怎麼調設置 瀏覽:168
汽油濾芯連接線不接怎麼樣 瀏覽:325
沁園凈水器過濾水tds 瀏覽:418
RO膜的溫度換算系數 瀏覽:130
污水提升泵法國 瀏覽:946
醬油樣品用蒸餾水答案 瀏覽:268
古代釀酒如何蒸餾 瀏覽:72
超濾膜組裝視頻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