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煤化工廢水不可能零排放

煤化工廢水不可能零排放

發布時間:2021-12-03 06:15:32

㈠ 為什麼說煤化工業很難實現廢水零排放

不是煤化工抄,是任何行業都襲很難實現廢水零排放。什麼叫零排放,就是沒有污水排口,那就意味著所有的水都必須就地解決。這會造成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把所有的水全部回用或蒸發掉。第二,零排放帶來了危廢上的二次污染並且處理成本驚人。所以實質上來說,零排放表面看著是治理污染,實際上本身就是污染,或者這么說吧,宏觀上任何額外增加能耗的事情都是污染。

㈡ 煤化工業很難實現廢水零排放嗎,這是為什麼

目前分廠由兩大部分組成,老污水和新污水。老污水裝置設計主要採用完全破氰工藝,專脫氟工藝,屬SBR生化處理工藝,多介質和活性炭過濾吸附工藝,處理全廠生活污水,地面及檢修沖洗水,上游裝置排污水等。老污水處理的水送至新污水或者直接送到循環水(下一分廠)新污水裝置包括低鹽,濃鹽,蒸發,結晶四部分。低鹽甲醇水走厭氧裝置,高油高COD水走氣浮裝置,與其他廢水進入生化調節池,經生化反應,MBR,臭氧氧化,曝氣生物濾池,活性炭濾池,合格後送到循環水(下一分廠)濃鹽採用雙級破氰和雙級除氟,與其他經過預處理的高鹽水混合進入生化反應池3,經MBR,兩級RO,NF裝置,產生的淡水送至循環水,濃水進入蒸發單元。脫硫廢水經兩級混凝沉澱後再經多介質過濾,與NF濃水混合進入蒸發單元。蒸發單元的原理略過,蒸發單元的產水送至循環水,蒸發的TSS和TDS排至結晶單元。結晶單元原理略過,結晶產水與蒸發產水混合送出,結晶產鹽外運。我們的產水只要合格基本循環水都能接收,產鹽外運填埋,污泥外運填埋。基本可以達到零排放。外運的就不要太計較了,都沒有你們一棟樓一天產的垃圾多。
建議問問港榮水務,做蒸發器的,設計生產經驗豐富,工程案例也多。

㈢ 淺析廢水處理零排放技術要怎麼做

現在零排放來技術上爭議問題集自中在一頭一尾。頭,就是對廢水的預處理。預處理並不是一個標准化的詞語,沒有規定哪些流程屬於預處理。

但是一些煤化工水處理的原則是確定了的,比如說分質處理、分級處理。煤化工廢水,存在清水和污水的區別。清水的COD少,TDS高;污水的COD高,TDS少。現在的零排放基本都將所有水混合在一起之後再處理。如果能夠將清水和污水分開,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讓循環水最大可能的提高使用率。也減輕了水處理系統的壓力。

㈣ 煤化工廢水「零排放」存在哪些問題

高含鹽廢水處理技術主要針對於煤化工產業,就膜分離技術而言,在煤化工生產內活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污容染物堵塞,即污水中所含的鹽分、雜質、膏狀物、油類等物質相互融合反應,形成膠狀物體,在微生物的影響下不斷沉積、依附在滲透膜表面,時間異常,高鹽分物質在多種化學、物理作用下會對滲透膜產生腐蝕作用,縮短正常使用壽命。針對膜分離技術出現的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加以清理,如採用滅菌葯品、殺菌光線等進行長期維護,採用超聲波震盪技術來減少堵塞,也可以通過人工方式定期更換清理等。針對熱濃縮工藝而言,企業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建設熱工設備,而在進行濃縮處理的過程中,水中高含量的氯離子、鈣離子等會在設備內部形成鹽垢,導致機械設備存在潛在風險;解決這一問題的常規手段是採取沖灰的方式,採用化學手段降低液體中離子濃度,加速處理過程。

㈤ 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分析

背景

煤化工廢水近零排放: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及化學品的過程,是針對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特點發展起來的基礎產業。

近年來,受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刺激,煤炭富集區煤化工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從生態環境保護滯後發展向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協調發展轉變。

我國水資源和煤炭資源逆向分布,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域,往往既缺水又無環境容量。煤化工廢水如果不加以達標處理直接排入受納水體會對周圍水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和破壞,造成可利用的水資源量更加緊缺。因此,我國煤化工廢水實施「近零排放」,實現廢水回用及資源化利用勢在必行。


何為近零排放

煤化工廢水近零排放是以解決我國煤化工水資源及廢水處理難題為目標,形成的煤化工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重大技術研究領域。目前,該領域已基本確立「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高鹽水處理」實現「近零排放」的技術路線。但是,最終產生的結晶鹽仍然含有多種無機鹽和大量有機物。從加強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煤化工高鹽水產生的雜鹽被暫定為危險廢物。

按目前的處理技術,一次脫鹽處理後僅有60%~70%的淡水能回用。如果真正的零排放還需要把剩餘的30%~40%濃鹽水濃縮再處理進行回用。

現代煤化工企業廢水按照含鹽量可分為兩類:

一是高濃度有機廢水。 主要來源於煤氣化工藝廢水等, 其特點是含鹽量低、污染物以COD為主;

二是含鹽廢水。主要來源於生產過程中煤氣洗滌廢水、循環水系統排水、除鹽水系統排水、回用系統濃水等,,其特點是含鹽量高。

煤化工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煤氣化廢水的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及濃鹽水處理幾大部分。

預處理:由於煤氣化廢水中酚、氨和氟含量很高,而回收酚和氨不僅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而且大幅度降低了預處理後廢水的處理難度。通常情況下,煤氣化廢水的物化預處理過程有:脫酚,除氨,除氟等。

生化處理:預處理後,煤氣化廢水的COD含量仍然較高,氨氮含量為50~200mg/l,BOD5/COD范圍為0.25~0.35,因此多採用具有脫氮功能的生物組合技術。目前廣泛使用的生物脫氮工藝主要有:缺氧-好氧法(A/O工藝)、厭氧-缺氧-好氧法(A-A/O工藝)、SBR法、氧化溝、曝氣生物濾池法(BAF)等。

深度處理:多級生化工藝處理後出水COD仍在100~200mg/l,實現出水達標排放或回用都需進一步的深度處理。目前,國內外深度處理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澱法、高級氧化法、吸附法或膜處理技術。

濃鹽水處理: 針對含鹽量較高的氣化廢水等,TDS濃度一般在10000mg/L左右,除了先通過預處理和生化處理以外,通常後續採用超濾反滲透膜來除鹽,膜產水回用,濃水進入蒸發結晶設施,這也是實現污水零排放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ZDP工藝解決煤化工廢水近零排放難題

海普創新開發了廢水近零排放ZDP工藝

煤化工行業近零排放項目現場

㈥ 煤化工專家說"零排放"≠"0"排放,啥意思

「零排抄放」是一個炒作出來的襲概念,企業幾乎不可能做到絕對的「零排放」。就環保部門來說,目前也不認可「零排放」這個概念。如果嚴格遵守「零排放」概念的話,不僅是煤化工行業,其他工業領域也難以做到。

按照部分專家的觀點,「零排放」就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任何廢棄物,或者完全資源化利用。這本身是違背科學規律的,就如動物進食怎麼可能不向外界排放垃圾呢。特別是在廢氣方面,不可能有絕對的「零排放」,任何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或多或少總要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物質。

不過,我們與專家論證中也形成了「近零排放」的概念,在廢水方面,利用多項水處理技術處理後的水80%可以回用,剩下含有高濃鹽的廢水進行結晶化處理,或者進入蒸發塘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就實現了污水不對外排放。在廢氣排放方面,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術最大限度地進行資源化利用。生產過後的廢渣可以做成建材產品用於鋪路或建築行業。目前這個「近零排放」的標准已得到了環保部專家和企業方面的認可。

㈦ 為什麼說煤化工業很難實現廢水零排放

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是依賴於不同企業構成的工藝體系,高含鹽廢水處理系統能夠廣泛、長期、穩定地運行下去,除了考慮技術、環境等要素之外,最重要的是從經濟角度考慮成本問題。
對於膜分離技術而言,本身作為一類高科技材料產品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如果縮短其使用壽命,必然會給企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採取熱濃縮工藝的設備單項投資規模很大。
在日後的運營維護中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企業產出無法滿足,必然無法長久的維持。因此,要解決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國家針對煤化工產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第二,煤化工產業從自身入手,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市場盈利能力。

㈧ 我公司是做化工行業的,需要對廢水進行零排放,請問誰可以提供解決方案【急】

具體的化工分類行業是什麼?
一般零排放需要蒸發器或結晶器

㈨ 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早點及存在問題在建築學研究前沿2018年10期第幾頁可

零排放沒什麼難點,所有的難點都是因為不捨得花錢,只要捨得花錢都不是事!

㈩ 煤化工企業可以做到硫化物的排放為零嗎

完全為零還是有難度的,但還是有企業能做到接近於零的。比如惠生(南京)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產一氧化碳30萬噸及甲醇20萬噸煤化工一期項目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潔凈煤利用技術——GE水煤漿氣化技術及Linde低溫甲醇洗凈化技術,硫化物的排放幾乎為零。

閱讀全文

與煤化工廢水不可能零排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處理廠工地工藝 瀏覽:520
水泥廠廢水 瀏覽:715
浸沒式超濾介紹 瀏覽:13
懷回草怎麼用 瀏覽:215
什麼純凈水不是反滲透的 瀏覽:821
吹灰器提升閥內漏標准 瀏覽:623
美的飲水機熱水壺怎麼拿出來 瀏覽:165
真龍香煙過濾嘴帶笑臉 瀏覽:722
不規則水龍頭凈水器怎麼安裝視頻 瀏覽:319
海南生活廢水治理如何聯系 瀏覽:717
太陽雨凈水機如何換濾芯 瀏覽:981
超濾膜氣洗原理 瀏覽:524
反滲透純水機怎麼沖洗 瀏覽:630
高壓水清洗污水施工方案 瀏覽:681
西門子變頻器44轉矩提升 瀏覽:31
新疆飲料行業超濾設備 瀏覽:839
軟化水處理離子交換 瀏覽:686
如何減少污水投葯量 瀏覽:504
易語言音頻文件過濾器 瀏覽:790
凈水機超濾膜概念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