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廠,鏡檢中出現的線蟲 的學名叫什麼
線蟲是一種大類,裡面有很多的小類,你要根據你鏡檢看到的線蟲微生物樣子內,到網路,容搜「鏡檢微生物圖片」進行對比。
線蟲的出現一般反映處理系統的生物膜較厚。
線蟲都屬於後生動物,也就是寄生蟲類,學名:Nematoda
希望能幫到你。
㈡ 一般污水處理廠的取樣有什麼要求
1、污水處理廠污水取樣點
(一)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規定的第一類污水物, 取樣點位一律設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排放口或專 門處理此類污染物設施的排放口。
(二)第二類污染物取樣點位一律設在排污單位的外 排口。
(三)對整個污水處理設備效率監測時,在各種進入 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處理設施的總排放口 設置取樣點。
(四)對各污水處理單元效率監測時,在各種進入處 理設施單元污水處理的入口和污水處理設施的總排放 口設置取樣點。
(五)在污水排放口和污水處理設施的進口、出口設 水量監測點。
2、污水處理廠污水取樣頻率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 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中的規定,城鎮污 水處理廠采樣頻率至少為每兩小時一次,取24h混合樣, 以日均計。 工業廢水監測頻率按《綜合污水排放標准》(GB 8978-1996)生產周期<8h,每2h采樣一次,生產周期 >8h,每4h採集一次。其他污水樣,24h不少於2次。最 高允許排放濃度按日均值計算。
3、污水處理廠污水采樣器具
取樣可用無色具塞硬質玻璃瓶或具塞聚乙烯瓶或水桶。
(1)淺水采樣 當廢水以水渠形式排放到公共水域 時,應設適當的堰,可用容器或用長柄采水勺從堰溢 流中直接采樣。在排污管道或渠道中采樣時,應在具 有液體流動的部位採集水樣。
(2)深層水采樣 適用於廢水或污水處理池中的水 樣採集,可使用專用的深層采樣器採集。
(3)自動采樣 利用自動采樣器或連續自動定時采 樣器採集。可在一個生產周期內,按時間程序將一定 量的水樣分別採集在不同的容器中;自動混合採樣時 采樣器可定時連續地將一定量的水樣或按流量比採集 的水樣匯集於一個容器中。
4、污水處理廠污水取樣量
原則上根據監測項目的多少計算水樣的需要量,按 照需要量的1.1 ~ 1.3倍採集水樣。單個監測項目的采樣 體積應在50 ~ 500ml之間,供一般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分析用水樣有2L即可。
5、污水處理廠取樣方法和注意事項
1)取樣方法
污水處理廠採集水樣的基本要求是所取的水樣具有代表性。在取樣時要注意:定時間、定起點、定數量、 定方法。同時做好記錄。
2)注意事項
取樣時要根據取樣計劃小心採集水樣,並使水樣在 進行分析以前不變質或受到污染。
6、水樣的保存
一、影響水質變化的因素
物理作用:易揮發成分的揮發、逸失;容器壁及水 中懸浮物對待側成分的吸收;待測成分從器壁上、懸 浮物上溶解出來等。
化學作用:氧化還原作用的發生等 生物作用:細菌等微生物和藻類的活動,使待測成 分發生改變;另外微生物和藻類死亡又向水中釋放出某些成分。
二、水樣的存儲容器
常用存儲水樣的容器材料有硼硅玻璃、石英、聚乙烯 和聚四氯乙烯。
A、 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例如測定硅及硼時就不 能用硼硅玻璃瓶。
B、 容器壁不應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測組分,例如,測 定有機物時,不能用聚乙烯瓶。
C、 容器不能與某些待測組分發生反應,例如,測定 氧時,水樣就不應貯於玻璃瓶中。
D、 測定對光敏感的組分,則水樣應貯於棕色試劑瓶 中。 污水處理廠污水 污水處理廠污水水樣的保存 水樣的保存
三、水樣的保存方法
A:冷藏或冷凍 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動,減緩物理作用和化學反應速度。如將 水樣保存在-18~-22°C的冷凍條件下,會顯著提高水樣中磷、氮、 硅化合物以及生化需氧量等監測項目的穩定性,並對後續分析測 定無影響。
B: 加入保存葯劑 在水樣中加入合適的保存試劑,能夠抑制微生物活動,減緩 氧化還原反應發生。加入的方法可以是在采樣後立即加入;也可 在水樣分樣時,根據需要分瓶分別加入。
C:過濾和離心分離 水樣渾濁也會影響分析結果。用適當孔徑的濾器可以有效地 除去藻類和細菌,濾後的樣品穩定性提高。一般而言,可用澄清、 離心、過濾等措施分離水樣中的懸浮物。 污水處理廠污水 污水處理廠污水水樣的保存 水樣的保存 四、水樣的保存條件
四、水樣的保存條件
水樣允許保存的時間與水樣的性質、分析指標、溶 液的酸度、保存容器和存放溫度等多種因素有關。 不同的水樣允許的存放時間也有所不同。一般認為, 水樣的最大存放時間為: 清潔水樣 72小時,輕污染水樣 48小時,重污染水樣 12小時。
㈢ 工業廢水處理污泥的生物相鏡檢要求是什麼
生物處理系統污泥鏡檢項目及要求
一、取樣及鏡檢要求
1、常規鏡檢取樣位置在曝氣池出水口附近,水面下10cm左右為宜;當尋求把握曝氣池整體污泥狀況時,應選取多點取樣方式,選取點應具有代表性(包括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迴流污泥口附近)。
2、采樣應為曝氣均勻的污泥混合液,或者是取樣後在燒杯中靜置10~15min的混合液下層污泥,建議鏡檢時取用均勻的混合液鏡檢。
3、為使鏡檢更具有真實性並保持污泥的活性,應在取樣後30min內完成鏡檢。
4、應真實描述鏡檢情況,並記錄取樣位置和取樣時間。
二、使用顯微鏡注意用顯微鏡鏡檢時,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鏡檢;應保證蓋玻片和載玻片清潔無油;所選取的泥樣在0.05ml(及用膠頭滴管滴到載玻片上將近一滴),蓋上蓋玻片時使泥樣均勻布滿,不可存在氣泡。
三、鏡檢項目及描述
1、菌膠團密實度、大小、形狀;
2、絲狀菌豐度、長度、種類;
3、微生物相:即微生物種類,一般泥樣中可能出現的微生物有輪蟲、鍾蟲、楯纖蟲、腎形蟲、吸管蟲、漫遊蟲、線蟲、游仆蟲、變形蟲、游離細菌等;有時還有水蚤等大型動物。註:根據微生物相,可大致判斷泥齡及生物處理系統處理程度,這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形成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判斷種類後,還應分辨和記錄該種微生物所屬的種類(比如,鍾蟲,包括小口鍾蟲等幾種類別,記錄時應記錄是小口鍾蟲)。
4、微生物相描述:
⑴、數量:①可用顯微鏡的微生物計數板計數;②也可以根據鏡頭看到的全部微生物種類和數量進行大致描述,此法只適合於長期鏡檢並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應用。
⑵、活性:微生物在鏡頭下活動狀態,是否活躍或不活動。
5、其他:泥樣中水藻種類、數量;污泥的嗅味、顏色等。
㈣ 污水處理顯微鏡如何看
取濾料表面生物膜鏡下觀察,主要看宜於生物處理的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如菌膠團、鍾蟲等,不利於污水處理的菌類,如絲狀菌,輪蟲等。
㈤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都有什麼儀器,哪些是必須的具體的流程是什麼
污水處理廠一般抄採用二級處理,其襲流程包括:
粗格柵—提升—細格柵—(粉碎)—沉砂—初次沉澱—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溝等)—二次沉澱—(後曝氣)—消毒—出水
當然現在有些處理廠還包括後續的深度處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主要做國家排放標准里說的各項指標的實驗,《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pH、懸浮物SS、BOD5、COD
氨氮、總氮TN、總磷TP等。
對於污水處理廠,常規測樣只監測進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調試或者工藝有問題時才會監測各單元。
關於儀器,每種指標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關儀器(pH計、COD快速消解儀 、BOD5測試儀等),也可以採用簡單的分析化學實驗的方法測出,具體見國家環保總局編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對於污水處理廠用的一般比較簡單的國產設備,高校會有更好的研究設備。
你說的水質分析應該就是標准中提到的各項污染物質的監測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個方法而已,一般用於測定離子含量(金屬等),污水處理廠不大可能有,很貴的。
關於具體的設備,你可以看看各個設備商的網站,都有具體介紹和使用手冊的。
㈥ 一般污水處理廠的取樣有什麼要求
cjj60-2011《城鎮污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
取樣一般是24小時混合樣,至少2小時一次。
㈦ 如何填寫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鏡檢結果,請具體些
污泥菌膠團情況,原後生生物情況,有無異常情況比如絲狀菌多啊什麼的或者說有沒有什麼跡象之類,總體評估一下
㈧ 污水處理廠化驗員沒有學過微生物鏡檢,不知道報表怎麼做!
在污水處理廠化驗室中微生物鏡檢以直觀、 准確的方式, 方便快捷地將活性污泥系統中的變化展示給
工藝控制人員
。以撫順某處理廠 SBR - DAT - IAT 工藝為基礎, 介紹微生物鏡檢方法與經驗, 探討微生物與污水 處理的關系。 關鍵詞: 污水處理廠; 微生物鏡檢; 生物處理法 中圖分類號: X70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4 - 6341( 2012) 04 - 0007 - 02 1 1. 1 微生物鏡檢 鏡檢概述 在污水處理廠化驗室中, 微生物鏡檢項目是近年來日益 受到關注的項目之一。該檢測項目憑借其直觀的檢測結果, MLSS、 等檢測結果相配合, SVI 與化驗室 SV、 可以讓工藝控 制人員方便快捷地了解系統中活性污泥的變化情況, 為工藝 調整指出明確的方向。 1. 2 鏡檢采樣 1. 2. 1 采樣 該廠根據所採用的 SBR - DAT - IAT 工藝特點, 將采樣 IAT 池中段。采樣時間為反應池曝氣 20min 點設置在 DAT、 IAT 池為間歇曝氣) , 時序( 即泥水完全渾合階段, DAT - 取 IAT 反應池中泥水混合液 100ml。為防止水樣變質, 應立即 帶回化驗室進行檢測。采樣頻率一般為周采或月采, 根據接 納污水情況和工藝調整情況可適當加大采樣頻率。因工藝 不同, 微生物鏡檢采樣點應為工藝代表性位置, 如經典活性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反應池末端或二沉池入口處。樣品要采 取具有代表性的泥水混合液。 1. 2. 2 檢測方法 採用經典的計數法作為微生物定量方法。用滴管精確 取 0. 05ml( 一滴) 充分混勻的混合液滴在載玻片上, 從一側 推壓好蓋玻片。製作過程要注意避免氣泡的發生。樣品制 作完成後利用 10 × 15 倍顯微鏡進行全片計數。形成結果記 錄時, 需同時記錄觀測微生物種類、 數量和狀態活性。 2 指示性微生物 2. 1 指示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現代定義為: 一切肉眼不可見的微小生物, 個 體微小, 結構簡單。在本文中, 指示性微生物指的是在污水 處理中易於鏡檢觀察, 對活性污泥狀態具有良好反映力的微 生物。其中因污水處理廠的工藝不同、 進廠污水原液成分不 同, 各廠各工藝中佔主導作用指示性微生物也不盡相同。而 作為好氧生物法污水處理工藝中常見的指示性微生物主要 收稿日期: 2012 - 06 - 18 作者簡介: 齊雲峰( 1984 - ) , 河北人, 男, 助理工程師。 研究方向: 污水處理。 2. 2. 1 鍾蟲與累枝蟲 有: 太陽蟲、 鍾蟲、 累枝蟲、 草履蟲、 變形蟲、 輪蟲、 線蟲、 楯纖 蟲等。 2. 2 常見指示性微生物( 見下圖)
鍾蟲是鏡檢中常見的重要指示性微生物, 一般存在於工 藝平穩的活性污泥中。當大量鍾蟲出現產生聚集時形成累 枝蟲群落, 在顯微鏡下經常整視野地出現, 很好辨認。 2. 2. 2 楯纖蟲 另一種非常常見的重要指示性微生物, 一般在系統穩定 初期出現, 當進水受到有毒沖擊時會大量減少。在顯微鏡下 經常快速游過。 2. 2. 3 固著足吸管蟲 形體類似鍾蟲, 有多根取食管, 一般出現在狀態良好的 活性污泥中。當系統穩定時易觀察到收縮式取食動作, 在系 統受到有毒沖擊情況後取食管會收入體內觀察不到。 2. 2. 4 輪蟲 體形在微生物中較大, 一般出現在泥齡較長的活性污泥 中。根據污水處理廠選用的工藝特點不同, 輪蟲在檢測中地 位也不盡相同。一般在泥齡長的工藝中, 輪蟲檢測數量較 多。 2. 2. 5 其他常見微生物
㈨ 污水處理廠鏡檢時發現不認識的蟲,求教高人!!!!!
應該把照片發上來看一下,瓢體蟲周身有很多鞭毛,並且體內可見紅色斑點,在10*10的時候是可以很明顯看到,下面三樓的那一位照片就是瓢體蟲
㈩ 鏡檢在污水廠生化系統管理中起什麼作用
可以通過查看微生物的情況了解水質情況,具體哪個處理階段及各種運行情況會出現什麼樣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長情況等說起來就比較長了,建議去找一下有關書籍學習一下。
鏡檢就和檢測COD、BOD、SS等指標一樣是了解生化系統運行情況的手段之一,是調整生化系統運行參數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