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油田污水水性分類

油田污水水性分類

發布時間:2021-11-03 20:09:44

⑴ 油田的污水一般是怎麼處理的

這個主要看你是哪個不達標 一般是重金屬 可以直接投重捕劑啊

⑵ 大慶油田污水成份

其主要成分為水、次生粘土礦物、各種物質凝聚在一起硫醇(RSH)、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

⑶ 油田水化學成分分類現狀

油田水化學成分分類,是揭示油田水分布與演變的重要方面,高度概括了水化學成分特徵及其與油氣的關系,是含油氣評價的主要水文地質參數。由於油田水所處地質環境和與其伴生的油氣組分的復雜性,其化學成分變化甚大。盡管1911年帕勒梅爾就提出油田水分類方案,在九十餘年的歷程中,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種分類方法,但至今仍未取得統一認識。當今,我國生產、科研和教學單位主要沿用B.A.蘇林分類,世界上石油生產國也多採用蘇林分類。然而,國內、外學者(包括地球化學、石油地質、水文地質等)對油田水化學成分分類,一致表現出極大興起。現就主要分類方案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介紹如下:

(一)帕勒梅爾(C.Palmer)分類法

該分類的基礎是按水中各離子的相對含量(毫克當量百分數)大小進行的。

首先按化學性質近似程度,將陽離子分為3組、陰離子分為2組,即:

a.強基(鹼)性:Na+,K+

e.弱基(鹼)性:Ca2+,Mg2+

m.極弱基(鹼)性:Fe3+,Al3+,Mn2+

S.強酸性:Cl-

A.弱酸性:

對比水中S、a、e三者之間的大小,將水分為5類,即:

Ⅰ類,S<a主要是與油田水有關的軟性鹼水;

Ⅱ類,S=a過渡型,少見;

Ⅲ類,S>a或S<a+e與沉積岩有關的硬水;

Ⅳ類,S=a+e成分與海水及乾旱區的潛水相似;

Ⅴ類,S>a+e金屬礦區的酸性水。

上述五組離子按化合能力大小順序,化合生成不同的鹽類(表1-13)。按離子親和力大小,強酸首先與強鹼化合,生成第一鹽性(S1);剩下的強酸與弱鹼化合,生成第二鹽性(S2),如果水中還有剩餘的強酸,則還要與極弱鹼進行化合,生成第三鹽性(S3)。當強鹼與強酸形成第一鹽性後,多餘的強鹼就與弱酸化合,形成第一鹼性(A1);依此類推,形成第二、第三鹼性(A2,A3)。

將S1,S2,S3,A1,A2,A3稱為帕勒梅爾系數。

表1-13 帕勒梅爾水性分類表

帕勒梅爾分類反映了水中鹽、鹼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下水的地質環境。但該分類標准不嚴謹,造成同一類型水礦化度和組分含量差異很大,並出現化學性質不同的組劃分一類的現象(如氯化物和硫酸鹽)。

(二)蘇林(В·А·Сулин)分類法

蘇林在對比和分析了現代大陸水和海水化學成分特性的基礎上,繼承了帕勒梅爾分類中特性系數和離子等當量化合的長處,於1946年提出了他的分類。認為水中典型鹽類和特有組分的出現,可以反映水所形成的環境,並稱之為成因分類。分為水型、水組和水亞組、水類和水亞類三級,具體分類方法如下。

1.水型

根據水中Cl-

、Na+、Mg2+、Ca2+六個離子的當量比例化合生成的鹽類,分別命名為硫酸鈉(Na2SO4)型、重碳酸鈉(NaHCO3)型、氯化鎂(MgCl2)型及氯化鈣(CaCl2)型四種水型。

按化學親和力的大小,各離子之間按圖1-29的化合順序進行化合。Cl-與Na+首先化合,當rNa>rCl時,多餘的Na+就會先與

後同

化合,可能出現Na2SO4型水或NaHCO3型水(結合rNa—rCl/rSO4判定水型,小於1為Na2SO4型水,大於1為NaHCO3型水)。如果rNa<rCl,則多餘的Cl-就先與Mg2+後同Ca2+化合,可能出現MgCl2型水和CaCl2型水(結合rNa—rCl/rMg判定水型,小於1為MgCl2型水,大於1為CaCl2型水)。

圖1-29 離子化合順序圖

蘇林指出,用來命名的上述四種鹽分,只能說明水成分在其形成過程中,趨向於某一種鹽類,而不能理解為一定是主要成分。水型與環境的聯系是:Na2SO4和NaHCO3型水存在和形成的大陸環境;MgCl2存在和形成的海洋環境;CaCl2存在和形成的深成環境。

2.水組和亞組

按陰離子和陽離子的毫克當量或毫克當量百分數的大小,分別劃分為氯化物水組、硫酸鹽水組、重碳酸鹽水組和鈉水亞組、鎂水亞組、鈣水亞組。

3.水類和亞類

按帕勒梅爾特性系數值遞減的順序劃分水類和亞類。百分當量最高者為水類,其次為亞類(只選3個),如某水中S1為45%,A1為15%,A2為30%,A3為10%,則水類定名為S1,水亞類定名為S1A2A1

蘇林將圖1-30稱為水成因圖解,用來表示水的形成與相互關系。

蘇林分類從化學的觀點(離子等當量化合)出發,結合水形成的地理環境進行水的分類,是最大的優點。他關於水型的劃分、水化學成分的形成與變化、利用水化學成分評價含油氣性等方面的見解,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在油田水領域影響頗大。

但蘇林分類法缺點也很明顯,其一,水型與成因的聯系過於絕對化,天然水化學成分極其復雜,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水型只能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所形成的環境,如Na2SO4型水,可以在大陸環境下形成,也可以在含硫酸鹽礦物(如芒硝等)的深部地層中形成。CaCl2型水也不完全是深成環境下的產物,在地表水或與油氣無關的淺層地下水中也有分布。其二,rNa/rCl是蘇林分類的基礎,用大於1或小於1來劃分大陸環境和海洋(深成)環境,人為因素甚重,理論根據不足,也與自然界客觀事實不符(如現代海水rNa/rCl為0.85)。在我國陸相和海相生油並存及復雜的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下,該分類的缺點尤為突出。

圖1-30 天然水成因圖解

(據蘇林,1946,簡化)

(三)奇巴塔雷夫(I.Chebotarev)分類法

1955年澳大利亞地球化學家奇巴塔雷夫,以大氣降水可以改變大多數地下水化學成分為前提,根據水中溶解的重碳酸、硫酸鹽和氯化物將天然水分成三大組,又按陰離子的百分當量大小,劃分水的成因類型(表1-14)。

該分類根據陰離子排序,可為研究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尤其是水動力特徵提供有效信息,但不考慮礦化度和陽離子,不符合一般的水文地質研究途徑,難以區分油田水和非油田水,實用意義和價值受到限制,用途不廣。

(四)紹勒爾(H.Scheller)分類法

1955年法國地球化學家紹勒爾根據水中溶解組分,按下列先後順序進行分類(以毫克當量/升表示):

1.先以氯化物(以Cl-表示)含量將水分成六類

極高氯水型,Cl->700;

海洋氯水型,Cl-420~700;

高氯水型,Cl-140~420;

中等氯水型,Cl-40~140;

低氯水型,Cl-10~40;

正常氯水型,Cl-<10。

2.根據硫酸鹽(以

表示)含量將水分為四個亞類

極高硫酸鹽水組,

>58

高硫酸鹽水組,

24~58;

表1-14 奇巴塔雷夫地下水的地球化學分類

中等硫酸鹽水組,

6~24;

正常硫酸鹽水組,

<6。

3.按碳酸鹽平衡系數

分為三個附加水類

高重碳酸鹽水類,碳酸鹽平衡系數>7;

正常重碳酸鹽水類,碳酸鹽平衡系數2~7;

低重碳酸鹽水類,碳酸鹽平衡系數<2。

4.按陽離子交換指數(IBM)分類

假如Cl->Na+,則IBM=Cl--Na+/Cl-為正值;

假如Na+>Cl-,則IBM=Cl--Na+/

+

+

為負值。

IBM用來表示置換的離子與原來存在的相同離子之間的比率。紹勒爾認為,如果水的IBM值等於0.129或者大於0.129就可以表明是真正的原生油層水,負值就說明是曾經滲透到海洋沉積物中的大氣水。

5.按陰離子和陽離子有以下幾類

Na+>Mg2+>Ca2+

Na+>Ca2+>Mg2+(在Cl-高的水中出現)。

該分類比蘇林分類更復雜,在類型上變化更多,不便於應用。但他提出的硫酸鈣飽和系數(

)和碳酸鹽平衡系數,在採油工程上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在掌握了硫酸鈣鹽和碳酸鹽從水中沉澱出的條件,能夠採取正確的處理措施,防止井壁或地層損害。此外,陽離子交換指數值對成岩作用的某些解釋是有用的。

(五)博雅爾斯基(Bcjarski)分類法

1970年博雅爾斯基根據rNa/rCl大小,將CaCl2型水細分為五類:

1)CaCl2(Ⅰ型),rNa/rCl>0.85,具水動力自由交替帶的特點,保存油氣藏的前景不大;

2)CaCl2(Ⅱ)型,rNa/rCl=0.85~0.75,水動力條件處於過渡帶烴類保存較差的地區;

3)CaCl2(Ⅲ)型,rNa/rCl=0.75~0.65,為保存烴類較為有利的環境;

4)CaCl2(Ⅳ)型,rNa/rCl=0.65~0.50,烴類聚集與外界完全隔絕,是保存烴類的好地帶;

5)CaCl2(Ⅴ)型,rNa/rCl<0.50,具有古殘余海水存在的特點,是烴類聚集最有希望的區域之一。

他還指出了烴類聚集的下列指標特徵:碘化物>1mg/L;溴化物>300mg/L;Cl/Br<350mg/L;SO4×100/Cl<1。

該分類是針對蘇林分類中CaCl2型水的不足提出來的修正方案,對CaCl2型水與油氣的關系進一步細化是有意義的。但油田水不僅僅是 CaCl2型水,還有其他類型水(如NaHCO3型水),如何用來評價與油氣的關系,沒有討論。rNa/rCl范圍值的取捨(尤其是小於0.85者)理論依據欠缺。

(六)汪義先分類法

1979年汪義先根據泌陽凹陷540個水樣分析成果,應用陰離子含量高低以階乘排列法進行分類。結合Na+,礦化度,

,rNa/rCl將油田水分為四類12型(表1-15)。認為A類Cl-含量最高;B類Cl-含量次高;C類Cl-含量弱;D類Cl-含量最弱。

該分類從類到型兩級分類,很明確,較好地區分了低礦化度的油田水與非油田水,四類與本區水動力區帶有良好的對應性。但是,分類中只採用陰離子是不夠的,很難闡明油田水化學成分的形成。

表1-15 汪義先油田水化學分類方法

(七)張金來分類法

1979年張金來根據我國陸相油田水礦化度從低到高出現四個不同的斜率段(圖1-31),認為代表了四個不同地球化學相,將各相與之對應的氯離子含量,作為劃分油田水類型的標准,並命名為:

圖1-31 我國油水的礦化度對數概率圖

低氯水,Cl-含量為5~20 epm;

中氯水,Cl-含量為20~130 epm;

強氯水,Cl-含量為130~2000 epm;

高氯水,Cl-含量為2000~7000 epm。

該分類簡單、運用方便。其缺點是用單一離子概括我國復雜的油田水類型,不確定因素太多;建立在統計概率段上的分類,可能會因樣品數量的多少而變化,分類基礎會發生變化。

(八)黃福堂分類法

1993年黃福堂針對松遼盆地北部油田水化學成分的特點,提出與張金來類似的氯離子分類方法,即:

微氯水,Cl-含量小於5.5 epm;

低氯水,Cl-含量5.5~20 epm;

中氯水,Cl-含量20~130 epm;

強氯水,Cl-含量130~2000 epm。

(九)趙寶忠分類法

1984年應用修改過的C.A.舒卡列夫分類法,對油田水進行分類。即將主要離子當量百分數大於10%者參與命名。冀中古潛山地下水存在以下六種類型:

—Mg2+—Ca2+水;

—Cl-—Na+水;

Cl-

—Na+水;

Cl-

—Na+水;

Cl-—Na+水;

多種離子組成的水。

該分類能比較清楚的反映出古潛山地下水在平面上的分布規律。但含量為10%的離子參與命名的依據不足。

(十)高錫興分類法

1994年高錫興應用多元逐步判別分析,對蘇林分類法進行補充和修正。將陰、陽離子當量百分數大於20%參與分類,並由高到低排列命名,即:CaCl2型Cl--Na+組合,NaHCO3型Cl-·

-Na+組合等。

該分類補充了蘇林分類中關於大陸型NaHCO3型水和Na2SO4型水的不足;水型與離子組合結合使用,可望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但作者使用的有關比值,(如

等)進一步修正蘇林分類,過於復雜;20%的含量的離子參與命名是沒有根據的人為因素;分類系統中,計算過程太多,不便於應用。

(十一)其他分類法

1981年汪蘊璞、王煥夫在「中國油田水地球化學討論會」上,建議用有機組分對油田水分類。1997年張雪建用神經網路技術對油田水分類進行了研究,特別是為rNa/rCl介於0.87~1.10的水型分類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於1982年發表了油田水「三級」分類的方法,即:可溶氣態烴是劃分水「類」的依據,水中主要離子和鹽分是劃分水「型」的依據,礦化度是劃分水「組」的依據。據此,將我國油田水化學成分分為「三類、六型、三組」,即:

低烴類Cl·HCO3-Na型淡化組;

低烴類HCO3-Na型淡化組;

低烴類HCO3·Cl-Na型淡化組;

中烴類Cl-Na·Ca型咸化類;

高烴類Cl·SO4-Na型鹽化類。

綜上所述,國內外有志於油田水研究的工作者,在孜孜不倦地探討著油田水化學成分的分類方法,但理想和適用的油田水分類,有待進一步開發和研究。

⑷ 石油廢水(油田采氣廢水)如何處理

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但是人們也逐漸開始關注到周圍的環境,環境污染己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含油廢水處理也是一大難題,這類廢水對整個生態系統都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因此,含油污水處理問題己成為當今油氣田的環境保護必修課。

通的陸地油田污水主要是在石油的開發過程中,通過鑽井、採油等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污水。一般包括有採油污水、鑽井污水、洗井污水等。含油污水中有大量的懸浮物、油類、重金屬等物質。如果任意排放或回注但是不加以污水處理,對土壤和水環境還有動植物的危害極大。

目前含油污水處理工藝有:氣浮處理法、沉降法和微生物處理法。氣浮處理技術是一種高效快速固液分離或液液分離的污水處理技術。氣浮工藝較復雜,必須控制好每個影響因素才可以更好的利用。

氣浮技術

氣浮技術是在待處理的水中通入大量的、高度分散的微氣泡,讓其作為載體與雜質粘附,然後密度小於水就會上浮。最終完成水中固體與固體、固體與液體、液體與液體分離的方法。

2.1氣浮法的分類

溶氣氣浮工藝:水在不同的壓力條件下溶解度不同,向水加壓或者負壓,使氣體在水中產生微氣泡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氣泡析出於水時的壓力情況不同,又分壓力溶氣氣浮法和溶氣真空氣浮法兩種。

誘導氣浮法:也叫布氣氣浮法,利用機械剪切刀,將混合在水裡的空氣粉碎,通常採用微孔、擴散板或微孔竹向氣浮池通壓縮空氣或採用水泵吸水管吸氣、水力噴射器、心速葉輪等向水中充氣等。

電解氣浮法:在水中設置正負電極,當加上一定電流後,廢水被電解出H2,O2等微小氣泡,將吸附在水中微小的懸浮物上浮去除。

生物氣浮法:利用微生物來產生氣體,與水中的懸浮物充分接觸後,隨氣泡浮到水面,形成浮渣颳去浮渣,達到廢水處理凈化水質。

化學氣浮:利用某些化含物在廢水中會產生氣體的特點除雜,反應生成的氣體在釋放過程中形成微小氣泡,吸附在固體顆粒表面,使固體順粒向浪面浮大,從而使固液分離。

其他浮選法的產氣原理還有很多,其中非常典型的是渦凹氣浮,它使用的是渦凹曝氣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氣輸送管底部散氣葉輪的高速運轉動作形成一個真空區,液面上的空氣通過曝氣機輸入水中,填補真空,微氣泡隨之產生並螺旋型地上升到水面,空氣中的氧氣也隨之溶入水中。

⑸ 油田污水中含有的雜質主要有哪些

油田污水主要包括原油脫出水(又名油田采出水)、鑽井污水及站內其它類型的含油污水。油田污水的處理依據油田生產、環境等因素可以有多種方式。當油田需要注水時,油田污水經處理後回注地層,此時要對水中的懸浮物、油等多項指標進行嚴格控制,防止其對地層產生傷害。如果是作為蒸汽發生器或鍋爐的給水,則要嚴格控制水中的鈣、鎂等易結垢的離子含量、總礦化度以及水中的油含量等。如果處理後排放,則根據當地環境要求,將污水處理到排放標准。我國一些乾旱地區,水資源嚴重缺乏,如何將採油過程中產生的污水變廢為寶,處理後用於飲用或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採用注水開採的油田,從注水井注人油層的水,其中大部分通過採油井隨原油一起回到地面,這部分水在原油外運和外輸前必須加以脫除,脫出的污水中含有原油,因此被稱為油田采出水。隨著油田開采年代的增長,采水液的含水率不斷上升,有的區塊已達到90%以上,這些含油污水已成為油田的主要注水水源。隨著油田外圍低滲透油田和表外儲層的連續開發,對油田注水水質的要求更加嚴格。
鑽井污水成分也十分復雜,主要包括鑽井液、洗井液等。鑽井污水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鑽屑、石油、粘度控制劑(如粘土)、加重劑、粘土穩定劑、腐蝕劑、防腐劑、殺菌劑、潤滑劑、地層親和劑、消泡劑等,鑽井污水中還含有重金屬。
其它類型污水主要包括油污泥堆放場所的滲濾水、洗滌設備的污水、油田地表徑流雨水、生活污水以及事故性泄露和排放引起的污染水體等。
由於油田污水種類多,地層差異及鑽井工藝不同等原因,各油田污水處理站不僅水質差異大,而且油田污水的水質變化大,這為油田污水的處理帶來困難。

⑹ 油田污水處理個一般的工業污水處理有什麼區別

油田污水含油量及懸浮物都要遠高於工業污水,在處理上一般需要進行隔油、浮選、過濾、加註。

⑺ 油田含油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
(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於μm,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粒徑大於100微米,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在石油污水中,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於10一100μm之間,懸浮於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於10μm,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呈乳化狀態,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4)溶解油,油類溶解於水中的狀態。
含油廢水中所含的油類物質,包括天然石油、石油產品、焦油及其分餾物,以及食用動植物油和脂肪類。從對水體的污染來說,主要是石油和焦油。由於不同工業部門排出的廢水中含油濃度差異很大,如煉油過程中產生廢水,含油量約為150一1000mg/L,焦化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一800mg/L,煤氣發生站排出廢水中的焦油含量可達2000一3000mg/L。因此,含油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處理效率為60%一80%,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一200mg/L;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較難處理,故應防止或減輕乳化現象。方法之一,是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減輕廢水中油的乳化;其二,是在處理過程中,盡量減少用泵提升廢水的次數、以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通常採用氣浮法和破乳法。
含油廢水如果不加以回收處理,會造成浪費;排入河流、湖泊或海灣,會污染水體,影響水生生物生存;用於農業灌溉,則會堵塞土壤空隙,妨礙農作物生長。
含油廢水的處理應首先考慮回收油類物質,並充分利用經過處理的水資源。因此,含油廢水的處理可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隔油池適用於分離廢水中顆粒較大的油品,處理效率為60~80%,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200毫克/升。廢水中的細小油珠和乳化油則很難去除。

⑻ 什麼是油田污水

鑽井污水成分也十分復雜,主要包括鑽井液、洗井液等。鑽井污水的污染物主回要包括鑽屑、石油、粘答度控制劑(如粘土)、加重劑、粘土穩定劑、腐蝕劑、防腐劑、殺菌劑、潤滑劑、地層親和劑、消泡劑等,鑽井污水中還含有重金屬

⑼ 油田污水如何處理

注水是油田開發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開采方式,是補充地層能量,保持油層能量平衡,維持油田長期高產、穩產的有效方法。注入水的水源主要是地面淡水、地下淺層水及采出原油的同時采出的油層水。為了節約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目前注入油層的水大部分來自從開采原油中脫出的水,習慣上稱之為污水。大體已經佔了全國注水總量的80%。污水未經處理時含有大量的懸浮固體、乳化原油、細菌等有害物質。水注入油層就像飲用水進入人體一樣,如果人喝了未經處理的水,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傷害,發生各種病變;同樣,油層注入了未經處理的污水,油層也會受到傷害。這種傷害主要體現在大量繁殖的細菌、機械雜質以及鐵的沉澱物堵塞油層等問題上,引起注水壓力上升,注水量下降,影響水驅替原油的效率。因此,必須對注入油層的水進行凈化處理。

由於污水是從油層采出的,所以油田回注污水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除油和除懸浮物。概括地講可分為兩個階段:1.除油階段。該階段是利用油、水密度差及葯劑的破乳和絮凝作用,將油和水分離開來。2.過濾階段。該階段是利用濾料的吸附、攔截作用,將污水中懸浮固體、油和其他雜質吸附於濾料的表面而不讓其通過濾料層。除油階段要根據含油污水中原油的密度、凝固點等性質的不同而採用相應的處理方法。目前國內外除油階段主要採用的技術方法有:重力式隔油罐技術、壓力沉降除油技術、氣浮選除油技術、水力旋流除油技術等。

1.重力式隔油罐技術,就是靠油水的相對密度差來達到除油的目的。含油污水進入隔油罐後,大的油滴在浮力的作用下自由地上浮,乳化油通過破乳劑(混凝劑)的作用,由小油滴變成大油滴。在一定的停留時間內,絕大部分原油浮升至隔油罐的上部而被除去。其特點是:隔油罐體積大,污水停留時間長。即使來水有流量和水質的突然變化,也不會嚴重影響出水水質。但其佔地面積大,去除乳化油能力差。

2.壓力沉降除油技術是在除油設備中裝填有使油珠聚結的材料,當含油污水經過聚結材料層後,細小油珠變成較大油滴,加快了油的上升速度,從而縮短了污水停留時間,減小了設備體積。其特點是:設備綜合採用了聚結斜板技術,大大提高了除油效率。但其適應來水水量、水質變化能力要比隔油罐差。

3.氣浮選除油技術,是在含油污水中產生大量細微氣泡,使水中顆粒粒徑為0.25~25微米的懸浮油珠及固體顆粒黏附到氣泡上,一起浮到水面,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的污油及懸浮固體顆粒的目的。採用氣浮,可大大提高懸浮油珠及固體顆粒浮升速度,縮短處理時間。其特點是處理量大,處理效率高,適應於稠油油田含油污水以及含乳化油高的含油污水。

4.水力旋流除油技術,是利用油水密度差,在液流高速旋轉時,受到不等離心力的作用而實現油水分離。其特點是設備體積小、分離效率高。但其對原油相對密度大於0.9的含油污水適應能力差。過濾階段採用的過濾技術根據濾後水質的要求不同,分為粗過濾、細過濾和精細過濾。根據水質推薦標准,懸浮物固體含量為1.0~5.0毫克/升,顆粒直徑為2.0~5.0微米。過濾的核心技術是濾料的選擇與再生。在油田污水處理中,目前國內外主要採用的濾料有石英砂、無煙煤、陶粒、核桃殼、纖維球、陶瓷膜和有機膜等。濾料的再生方法主要有熱水反沖洗、空氣反吹等。

閱讀全文

與油田污水水性分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飛利浦掛燙機除垢功能怎麼用 瀏覽:208
為什麼新飛空氣凈化器燈全是綠色 瀏覽:690
途樂40用什麼機油濾芯 瀏覽:464
在污水處理站實踐心得 瀏覽:120
生活廢水越來越多如何改善 瀏覽:204
純凈水120t單級反滲透 瀏覽:374
凈水器換了新濾芯怎麼沖洗 瀏覽:157
污水處理廠的物理處理 瀏覽:246
溫州衛生級過濾器 瀏覽:37
水處理劑文獻 瀏覽:894
紡織廢水多少錢一噸 瀏覽:934
沃爾沃挖掘機濾芯怎麼區別 瀏覽:325
70摩托車濾芯怎麼清洗 瀏覽:106
污水處理廠一般污泥密度 瀏覽:933
反滲透設備什麼材質的管路 瀏覽:483
萬和凈水器是哪個廠生產的 瀏覽:600
ro膜是怎麼卸下來的 瀏覽:324
凈水器內置的濾芯怎麼拆 瀏覽:882
南京反滲透膜更換 瀏覽:41
國五汽油濾芯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