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桶廢油含污水多少公斤
廢油的比重小於1(其中有乳化油,上浮油等),污水的比重略重於1(因含有雜質)兩種加起來近似於1,按照桶的大小計算容積,就可以了。
② 含油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你好,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要根據廢水中油的存在形式分別處理或者幾種方回法結合處理。主要有答:
比重小於1的浮油 此類廢油漂浮於廢水表面,需要設置隔油池清除浮油。
比重大於1的重油 此類廢油比重大沉積於廢水底層,要使用離心重力分離機械分離除油。
呈乳濁混凝態廢油 此類廢油與廢水呈乳濁混合狀態需要投加葯劑破乳態後再利用方法1或2去除。
對廢水進行處理通常對含油污水都需要先進行除油的預處理,然後在結合廢水的特性(可生化性高低)分別選擇生化處理或者化學沉澱處理及更深層的處理。
③ 工業廢油的去向
工業廢油會被公司回收。比如北京青年廢油回收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廢油回收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廢礦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規定,不具有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綜合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及個人不得私自收集、貯存、處理處置廢礦物油。
同時,無經營許可證或者不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
(3)廢油工業廢水擴展閱讀:
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廢油資源循環利用領域,以集成創新為核心,組織工程技術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持續不斷地為社會提供工程化成果,推動學科交叉與融合,培養和聚集高層次創新人才,為實施國家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重大戰略做出貢獻。
中心目前具有相對集中的研發和成果轉化用房720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4000餘萬元,其中儀器設備1600萬元,180多台(套),生產基地年產值1200萬元。
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省部級項目40餘項,發表論文200多篇,申請專利70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部一等獎、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特等獎等13項。
④ 工業廢油回收後有什麼用途
1 廢油回收管理
1.1 現狀
據有關資料反映機械企業廢油回收率最高的地區也不到10%,低的不到5%,還有不少單位根本沒有回收利用,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未經回收或處置直接排放極易對水體造成污染,由此可見,廢油回收工作的緊迫性及艱巨性。
1.2 廢油的來源
機械企業廢油主要產生於機械產品加工過程的清洗、潤滑、冷卻及產品的熱處理,機械裝備與設備運轉、傳動過程中,這些油類若能加以回收,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排入下水管道的油類含量,減輕對後續處理的技術難度,同時對廢油加以回收利用可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1.3 廢油產生的種類與性質
從廢油的產生途徑可以看出,廢油的產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加以回收利用的含雜質的油類,此類油通過加強廢油回收管理經簡單處理就可以回收利用,另一類是難以回收灑落在地面的油經雨水沖刷後排入下水道的含油廢水,這類油在水中與水混合過程中既有物理混合過程又有乳化、溶解的物理化學過程,其性質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統稱為含油廢水。除浮油可加以利用外,其它狀態的油經處理已無利用價值,但必須經可靠的技術處理後方可達到環保污染物排放標准。
由此可見,廢油的回收管理必須根據廢油的來源、種類、性質加以回收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要達到環保排放標准必須以先進治理手段作為保證。
1.4 廢油的回收措施
加強廢油回收工作是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統一目標的基礎工作,為此,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①強化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環保意識,嚴格控制廢油倒入排水管道,公司將此項工作納入企業名牌戰略管理工作中,職能部門定期檢查考核,使廢油回收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
②制定切實可行的回收管理制度,加強生產過程中廢油的回收。
為加強油類管理,公司每年對各用油單位成本實行嚴格控制,與經濟責任制掛鉤,使各用油單位用油量逐年下降,實行該辦法後,1997年僅機油就比1996年降低消耗量4564.33噸,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對單位用油用途調查的基礎上,對各單位提出相應的廢油回收指標,年終對單位實行獎懲,在具體措施上也提出要求,對在金屬切削加工過程中用油的單位除要求其在機器下設集油盒外,對用量較大的單位還要求其自製甩油設備回收廢油,採取以上措施後,公司每年廢油回收率均保持在15%以上。
2 重視含油廢水處理技術的選定
機械企業含油廢水處理的重點是解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與水分離的問題,使水中的油得到回收,水的排放符合國家標准。
機械企業含油廢水中的油類物質存在的狀況有以下四種:
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其性質為;
浮油:其比重小於水,在水面上形成漂浮分離層。它占油類的60%—80%,一般採用重力分離法。我公司的浮油處理設施主要採用平流隔油池,其處理原理是利用比重差進行分離,對於比重小於水的上浮油利用撇油器收入儲油罐中回收。此種方法對於處理熱處理的含油廢水效果最佳。
分散油、乳化油:該兩種狀態的油都屬於長期靜置無法分層的油類,到目前國內處理此種性質的油主要是採取粗粒化裝置或氣浮法加以去除。尤以氣浮處理效果為佳,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曝氣機產生的大量微氣泡,促其粘附於雜質上,形成比重小於水的浮體,從而獲得分離雜質的一種凈水法,為促進氣粒粘附常選用混凝劑。我公司採用國內先進的渦凹氣浮設備具有微氣泡產生量大,運行成本低,對污染物負荷適用性強的特點,處理過程中投加聚鐵類及以聚丙烯醯胺為主的破乳劑、絮凝劑,使分散油、乳化油絮凝上浮加以去除,去除效果在80%以上。
溶解油:由於石油類在水中溶解度極小,因此,此類油含量極低,一般不考慮回收與處理。
綜上所述,機械行業的含油廢水處理的技術重點是以加強對保持原油料性質與效率的油回收管理作為基礎,對排入水中的油類依據其不同的性質加以技術處理作為保證。
這樣既可以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降低後續處理的技術難度及處理成本。從根本上實現含油廢水的達標排放。我公司採取以上方法措施後,含油廢水由以前最高109.96mg/l,降為現處理後2.1mg/l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 —1996 石油類排放標准為10mg/l) 。真正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統一的目標。
⑤ 如何處理廢水中的油
1、比重小於1的浮油 此類廢油漂浮於廢水表面,需要設置隔油池清除浮油。
2、比重大於1的重油 此類廢油比重大沉積於廢水底層,要使用離心重力分離機械分離除油。
3、呈乳濁混凝態廢油 此類廢油與廢水呈乳濁混合狀態需要投加葯劑破乳態後再利用方法1或2去除。
對廢水進行處理通常對含油污水都需要先進行除油的預處理,然後在結合廢水的特性(可生化性高低)分別選擇生化處理或者化學沉澱處理及更深層的處理。
廢水的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狀態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
屬於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澱、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離心分離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的處理裝置有離心分離機和水旋分離器等。
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格柵、篩網,而後者使用的是砂濾池和微孔濾機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方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其處理單元有蒸發、結晶等。
一種去除廢水中有機物的方法是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處理可以與活性污泥法一同使用,在這一過程中使用粉末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可吸附那些對微生物有毒的物質,並最終同污泥一起收集。活性炭法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危險是失效的活性炭可能一直存在於水中。
⑥ 製造業工廠廢油(潤滑油、液壓油)處理制度
製造業工廠廢油(潤滑油、液壓油)處理制度是:
1,嚴禁露天焚燒廢油。
2,循環利用過程中,應保證從事產品的工人絕對安全。
3,廢油的預處理必須符合有關空氣污染標準的要求,並且,嚴禁將廢油用於燃燒功能。
4,油品包裝物的廢棄
5,機油桶、油漆罐、溶劑桶等等油品包裝物廢充時,應將桶內物質倒凈,防止剩餘油品造成污染。
6,油桶,油漆桶請放入指定的回收箱身體。
7, 油口的放棄
8, 清洗零件廢汽油倒到指定收集廢油桶。
9, 修理保養過程中放出的廢機油入指定的收集廢油桶。
10, 違反本規定的按環保管理制度進行考核。
⑦ 含油廢水怎樣處理。。。
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
(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於100μm,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粒徑大於100微米,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在石油污水中,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於10一100μm之間,懸浮於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於10μm,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呈乳化狀態,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主要處理方法
上浮法
主要用於隔油池出水的高級處理,去除細小油珠和乳化油。經過上浮處理後,出水含油量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
可降至30毫克/升。其方法是:將適量的空氣通入含油廢水中,形成許多微小氣泡,在氣泡作用下構成水、氣、油珠三相非均一體系。在界面張力、氣泡上浮力和靜水壓力差的作用下形成氣-油珠結合體上浮而實現油水分離。上浮法按氣泡產生的方法,可分為布氣上浮法、溶氣上浮法和電解上浮法三種。
布氣上浮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藉助於機械剪力將混入水中的氣泡破碎,或將空氣先分散成細小氣泡後進入廢水,進行氣水混合上浮。常用方法有葉輪上浮法、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如擴散板、微孔管、帆布管等)曝氣上浮法。布氣上浮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管理方便,電耗較低。缺點是氣泡破碎不細,一般不小於1000微米,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此外,採用多孔材料曝氣上浮法,多孔材料容易堵塞,影響運行。
溶氣上浮法
是從含過飽和空氣的廢水中析出氣體,產生氣泡以實現上浮。常用的有加壓溶氣上浮法和真空上浮法,前者應用較普遍。加壓溶氣上浮法是用水泵將廢水送入溶氣罐加壓到3~5.5千克力/厘米2,同時注入空氣使其在壓力下溶解於廢水。一般溶氣時間為2~4分鍾。然後廢水通過減壓閥進入上浮池。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
溶入廢水中的空氣由於突然減到常壓,便形成許多細小的氣泡逸出,從而實現上浮。上浮池內的上浮時間一般不小於 1小時。目前常採用將經過上浮處理的部分廢水(30~50%)加壓迴流進入未經加壓上浮處理的廢水中實現上浮的方法。其優點是加壓廢水量小,可減少電耗,同時可以防止未處理的廢水中油品在加壓溶氣時進一步乳化。真空上浮法是使廢水中的氣泡在減壓(真空)條件下逸出的。 溶氣上浮法的主要優點是產生的氣泡直徑可小到30~120微米。氣泡直徑小,在供氣量相同時,氣泡吸附時的比表面積就大,氣泡上浮速度減慢,與吸附質點的接觸時間增加,可以提高上浮效果。因此,溶氣上浮法獲得廣泛應用。
電解上浮法
利用電能在含油廢水中的電解氧化還原效應,以及由此在電極上產生的微小氣泡的上浮作用來凈化含油廢水。如採用可溶性陽極材料,還可以同時發生電解混凝作用以凈化廢水(見廢水電解處理法)。
混凝法
可用鋁鹽或鐵鹽作混凝劑,構築物可採用加速澄清池,處理效果與上浮法基本相同。含油廢水處理設施採用上浮法時,往往也投加混凝劑,以提高凈化效果。
⑧ 請問工業廢油可以直接排入污水管道嗎我公司量很少的皂化油可以直接進污水管嗎不超標可以排入嗎
你公司生產項目是否做過環境影響評價?評價中對此部分廢油的去向如何版說明的?在環評的批權文中可能環保局也會寫明去向。如果沒寫明,那麼廠區內的污水收集匯總到總管後,應當滿足園區或下游污水處理場的納管標准。
但是,如果工業廢油中含有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的第一類污染物,則要在裝置排口就進行監測,如果超標則預處理達標排放。
⑨ 誰有JB 774-1995 《機械工業含油廢水排放規定》
機械工業含油廢水排放規定
JS 7740—95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1995—06—20批准 1996—01—01實施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機械工業含油廢水排放的技術要求、管理技術規定及對水體主要污染物的測定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機械行業綜合含油廢水(包括乳化液廢水等)的排放與管理。
2 引用標准
GB 6920 水質 pH值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
GB 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GB 11901 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
GB 11914 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
GB 12999 水質采樣 樣品保存與管理技術規定
3 技術要求
3.1 本標准採用廢水排放量控制和濃度控制兩種方法。控制廢水排放量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新水消耗,避免用新水稀釋總排水。濃度控制則是指控制廢水排放口的污染物濃度。
3.2 綜合含油廢水採集方法:當廢水從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時,應在廠、礦的總排放口、車間或工段排放口采樣。乳化液廢水應在工作台收集池采樣。或在處理設施出口采樣。
3.3 水樣從廠區總排放口採集後,樣品的保存應按GB 12999的規定。
3.4 參考國家標准GB 8978中對幾項排污物的規定,在工廠排放口的含油廢水水質控制指標,應不超過機械工業含油廢水最高容許排放濃度(見表1)。
表1 機械工業含油廢水最高容許排放濃度 mg/L
類 別
標准值
污染物
一級標准
(新、擴、改建)
二級標准
(現有)
石油類
化學需氧量(COD)
懸浮物(SS)
pH值
10
100
200
6~9
15
150
400
6~9
4 含油廢水管理技術規定
4.1 含油廢水應按表2要求進行管理登記。
表2 機械工業含油廢水登記表
項 目
內 容
處理前水質狀況:主要污染物的濃度 mg/L
包括:石油類
化學需氧量(COD)
懸浮物(SS)
pH值
廢水來源
排放量 m3/d
處理工藝
處理後水質指示 mg/L
包括:石油類
化學需氧量(COD)
懸浮物(SS)
pH值
備 注
4.2 所有含油廢水未經處理不準排入下水道,廢水管理應列入企業經濟責任制考核。必須加強管理,嚴防跑、冒、滴、漏。廢水須經處理達標方可排放。
4.3 設置專用的廢水排放收集處理系統。建立排放、處理與檢測制度。由地區和主管工業局環境保護監測站(或中心)定期抽樣檢測,公布測試結果,作為考核企業指標之一。
4.4 選用可靠的處理設備,並經常使其保持良好狀態,定期維修保養,責成專人使用管理。操作人員應經培訓,並在考核後擇優上崗,以保證設備高效、完好運轉。
4.5 對於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必須嚴格控制和施行凈化處理。輸送此類廢水的管道應具有可靠的防漏、防滲、防腐蝕的措施,嚴防毒物流失。
4.6 每個單位的廢水排放量指標應由本單位根據生產具體情況提出申報,經上級環境保護部門和當地環境保護安全技術部門共同協商確定。
4.7 經過處理凈化後的廢水,根據工藝用水要求不同,考慮循環利用,廢油應盡量回收與再生。
5 含油廢水中有害物質分析
5.1 分析項目:石油類、化學需氧量(COD)、懸浮物(SS)和pH值等。
5.2 分析方法
5.2.1 含油廢水的油量分析方法見附錄A(參考件)。也可採用環境保護部門確認的專門儀器分析。
5.2.2 含油廢水的化學需氧量按GB 11914重鉻酸鹽法進行測定。
5.2.3 含油廢水的懸浮物按GB 11901重量法進行測定。
5.2.4 含油廢水的pH值按GB 6920玻璃電極法進行測定。
5.3 水樣分析數據處理與報告
對每一種水樣分析項進行平行測定,從中刪除特異值後,取算術平均值,然後填寫分析報告。
附 錄 A
含油廢水的油量分析一一重量法
(參考件)
A1 原理
用硫酸酸化水樣,用石油醚萃取礦物油。蒸除石油醚後,稱其重量。
A2 儀器
a. 分析天平;
b. 恆溫箱;
c. 恆溫水浴鍋;
d. 乾燥器;
e. 1000mL分液漏斗;
f. φ11cm中速濾紙。
A3 試劑
A3.1 石油醚 將石油醚(沸程30~60℃)重蒸餾後使用。100mL石油醚的蒸干殘渣不應大於0.2%。
A3.2 無水硫酸鈉 在300℃馬福爐中烘1h,冷卻後裝瓶備用。
A3.3 硫酸(密度1.84)1:1。
A3.4 氯化鈉(A.R)。
A4 步驟
a. 在采樣瓶上作一容量記號後(以便日後測量水樣體積),將所收集的大約1L已經酸化(pH<2)水樣,全部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約為水樣量8%的氯化鈉。用25mL石油醚洗滌采樣瓶並轉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搖3min,靜置分層,並將水層放人原采樣瓶內,石油醚層轉入100mL錐形瓶中。用石油醚重復萃取水樣兩次,每次用量25mL,合並三次萃取液於錐形瓶中。
b. 向石油醚萃取液中加入適量無水硫酸鈉(加入不再結塊為止),加蓋後放置0.5h以上,以便脫水。
c. 用預先以石油醚洗滌過的中速濾紙過濾,收集濾液於100mL已烘乾至恆重的燒杯中,用少量石油醚洗滌錐形瓶、硫酸鈉和濾紙,洗滌液並入燒杯中。
d. 將燒杯置於65±5C水浴上,蒸出石油醚,接近乾燥後再置於65±5℃恆溫箱內烘乾1h,然後放人乾燥器中冷卻30min,稱量。
A5 計算
(A1)
式中:m1——燒杯加油總重量,g;
m2——燒杯重量,g;
V——水樣體積,mL。
A6 注意事項
a. 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塗凡士林。
b. 采樣瓶應用洗滌劑洗干凈(不要用肥皂洗)。
c. 應定容采樣,並將水樣全部放人分液漏斗中測定,以減少由於油類附著在干容器壁上引起的誤差。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機械工業部機械工業環境保護技術研究所提出並歸口。
本標准由機械工業部機械工業環境保護技術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張文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