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閉水試驗的計算步驟是什麼
閉水試驗方案
1試驗條件
對於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規程要求,必須再回填前做閉水試驗。閉水試驗前,施工現場應具備以下條件:
1)管道及檢查井的外觀質量及「量測」檢驗均已合格;
2)管道兩端的管堵(磚砌築)應封堵嚴密、牢固,下有管堵設置放水管和截門,管堵經核算可以承受壓力;
3)現場的水源滿足閉水需要,不影響其它用水;
4)選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響周圍環境。
2試驗程序
在具備了閉水條件後,即可進行管道閉水試驗。試驗從上游往下游分段進行,上游實驗完畢後,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試驗以節約用水。試驗各階段說明如下:
1)注水浸泡: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米,將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注水過程應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嚴重滲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進行閉水試驗;
2)閉水試驗:將水灌至規定的水位,開始記錄,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於30分鍾,根據井內水面的下降值計算滲水量,滲水量不超過規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
3)試驗滲水量計算:滲水量試驗時間30分鍾時,每km管道每晝夜滲水量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滲水量
q---閉水管道30分鍾的滲水量
L---閉水管段長度
當Q≤允許滲水量時,試驗即為合格。
② 誰知道污水管道閉水試驗摺合平均實測滲水量[m3/(24h.km)怎麼計算
將水灌至規定的水位,開始記錄,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於30分鍾,根據井內水面內的下降值計算滲容水量,滲水量不超過規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
試驗滲水量計算:滲水量試驗時間30分鍾時,每km管道每晝夜滲水量為Q=(48q)*(1000/L),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滲水量,q---閉水管道30分鍾的滲水量,L---閉水管段長度,當Q≤允許滲水量時,試驗即為合格。
(2)污水閉水試驗計第公式擴展閱讀
閉水試驗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的試驗水頭和穩定恆壓參數進行操作,檢測得到的摺合平均實測滲水量完全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規范要求,通過班前技術交底、全過程旁站等措施,在原材料檢驗、溝槽開挖、管道基礎、管道鋪設、管道介面連接和井室砌築等工序過程中嚴把質量關,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管道連接施工工藝,切實做好工程質量控制。
③ 請問一下市政道路工程排水閉水試驗的計算步驟
建議你看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④ 污水管道的閉水試驗裡面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怎麼計算
一、無抄壓管道閉水試驗時試驗水頭確襲定的確定方法:
(1)當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管頂內壁加2m計。
(2)當試驗段上游設計。
二、閉水實驗也叫蓄水試驗,要放滿水,水要有足夠容積。 蓄水試驗的蓄水深度應不小於20mm,蓄水高度一般為30-100mm,蓄水時間為24小時,水面無明顯下降為合格。一般在屋面、衛生間或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做此試驗。蓄水試驗的前期每1小時應到樓下檢查一次,後期每2—3小時到樓下檢查一次。若發現漏水情況,應立即停止蓄水試驗,重新進行防水層完善處理,處理合格後再進行蓄水試驗。
⑤ 市政管道閉水試驗滲水量計算公式誰知道啊
閉水試驗法按下列程序進行:
1)試驗管段灌滿水後浸泡時間不應少於24h。
2)當試驗版水頭達到規權定水頭時開始計時,觀測管道的滲水量,直至觀測結束時,應不斷地向試驗管段內補水,保持試驗水頭恆定。滲水量的觀測時間不得少於30min。
3)實測滲水量應按下式計算:
q=W/(T×L)
式中 q——實測滲水量,L/(min*m)
W——補水量,L;
T——實測滲水量觀測時間,min;
L——試驗管段的長度,m。
⑥ 污水管道閉水試驗中實測滲水量如何計算
q=W/(T*L);
q——來實測滲自水量[L/(min*m)];W——補水量(L);T——實測滲水觀測時間(min);L——試驗管段的長度(m)。
詳見GB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附錄D:閉水法試驗。
⑦ 污水管道閉水實驗公式
污水管道安裝完成後需要做通球試驗、灌水試驗。這兩個都沒有什麼公式啊,按規范要求做就內好了。
LZ說的是灌水容試驗不?
將要做試驗的那一層的立管下端密封,一般是打開下一層檢查口在上方放置充氣囊。然後在做實驗的那一層的支管灌滿水,15分鍾後記錄水面下降高度。再次灌滿,5分鍾內水面不下降且各介面處無滲漏為合格。
如果你的立管是消音螺旋管,這個灌水試驗幾乎就沒法做,因為無法密封。我們這邊的做法是,索性就不密封,直接灌水進去,看看不漏水就得了。但是資料是要按正規的做好的。
⑧ 市政閉水試驗具體怎麼算
試驗滲水量計算:滲水量試驗時間30分鍾時,每km管道每晝夜滲水量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滲水量
q---閉水管道30分鍾的滲水量
L---閉水管段長度
當Q≤允許滲水量時,試驗即為合格。
閉水實驗也叫蓄水試驗,要放滿水,水要有足夠容積。 蓄水試驗的蓄水深度應不小於20mm,蓄水高度一般為300-400mm,蓄水時間為48小時,水面無明顯下降為合格。一般在屋面、衛生間或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做此試驗。蓄水試驗的前期每1小時應到樓下檢查一次,後期每2—3小時到樓下檢查一次。若發現漏水情況,應立即停止蓄水試驗,重新進行防水層完善處理,處理合格後再進行蓄水試驗。
閉水試驗方案:
1試驗條件
對於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規程要求,必須再回填前做閉水試驗。閉水試驗前,施工現場應具備以下條件:
1)管道及檢查井的外觀質量及「量測」檢驗均已合格;
2)管道兩端的管堵(磚砌築)應封堵嚴密、牢固,下有管堵設置放水管和截門,管堵經核算可以承受壓力;
3)現場的水源滿足閉水需要,不影響其它用水;
4)選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響周圍環境。
2試驗程序
在具備了閉水條件後,即可進行管道閉水試驗。試驗從上游往下游分段進行,上游實驗完畢後,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試驗以節約用水。試驗各階段說明如下:
1)注水浸泡: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米,將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注水過程應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嚴重滲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進行閉水試驗;
2)閉水試驗:將水灌至規定的水位,開始記錄,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於30分鍾,根據井內水面的下降值計算滲水量,滲水量不超過規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
⑨ C30 DN600 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閉水試驗計算公式
【1】實測滲水量應按下式計算: q=W / T·L (B.0.1式中 q——實測滲水量(L/ (min · m));W——補水量(L);T——實測滲水量觀測時間(min);L——試驗管段的長度(m)。
【2】混凝土: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如下圖所示:
⑩ 污水管道閉水試驗摺合平均實測滲水量[m3/(24h.km)怎麼計算
閉水試驗:將水灌復至規制定的水位,開始記錄,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於30分鍾,根據井內水面的下降值計算滲水量,滲水量不超過規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
試驗滲水量計算:滲水量試驗時間30分鍾時,每km管道每晝夜滲水量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滲水量
q---閉水管道30分鍾的滲水量
L---閉水管段長度
當Q≤允許滲水量時,試驗即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