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甲酸 是什麼東西啊
甲酸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有機酸, 分子式:HCOOH 分子量:46.03
又稱作蟻酸。螞蟻分泌物和蜜蜂的分泌液中含有蟻酸,當初人們蒸餾螞蟻時製得蟻酸,故有此名。甲酸無色而有刺激氣味,且有腐蝕性,人類皮膚接觸後會起泡紅腫.
『貳』 蟻酸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甲酸 拼音:jia suan
英文名:methanoic acid;formic acid
別稱:蟻酸(formic acid)
分子式:HCOOH
分子量:46.03
分子結構:見右圖 甲酸結構式
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
危險性類別: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 主要引起皮膚、粘膜的刺激症狀。接觸後可引起結膜炎、眼瞼水腫、鼻炎、支氣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肺炎。濃甲酸口服後可腐蝕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嘔吐、腹瀉及胃腸出血,甚至因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膚接觸可引起炎症和潰瘍。偶有過敏反應。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 本品可燃,具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險特性: 可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強氧化劑接觸可發生化學反應。具有較強的腐蝕性。
有害燃燒產物: 一氧化碳。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須穿全身防護服、佩戴氧氣呼吸器滅火。用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並用水噴淋保護去堵漏的人員。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1]。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將地面灑上蘇打灰,然後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准
前蘇聯MAC(mg/m3): 1
TLVTN: OSHA 5ppm,9.4mg/m3; ACGIH 5ppm,9.4mg/m3
TLVWN: ACGIH 10ppm,19mg/m3
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
工程式控制制: 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 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長管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 穿橡膠耐酸鹼服。
手防護: 戴橡膠耐酸鹼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主要成分: 含量:一級≥90.0%; 二級≥85.0%。
質量標准:GB/T2093-93
指標名稱 合格品 優等品
甲酸含量% ≥85 ≥90
乙酸 <0.6 <0.4
色度(鉑-鈷)號 ≤10 ≤10
稀釋試驗(酸+水=1+3) 清晰 清晰
氯化物(以CL計)% ≤0.005 ≤0.003
硫酸鹽(以SO42計)% ≤0.002 0.001
鐵(以Fe計)% ≤0.0005 ≤0.0001
外觀與性狀: 無色透明發煙液體,有強烈刺激性酸味。
pH:
熔點(℃): 8.2
沸點(℃): 100.8
相對密度(水=1): 1.23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33(24℃)
燃燒熱(kJ/mol): 254.4
臨界溫度(℃): 306.8
臨界壓力(MPa): 8.63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0.54
閃點(℃): 68.9(O.C)
引燃溫度(℃): 410
爆炸上限%(V/V): 57.0
爆炸下限%(V/V): 18.0
溶解性: 與水混溶,不溶於烴類,可混溶於醇。
主要用途:
1. 用於制化學葯品、橡膠凝固劑及紡織、印染、電鍍等。甲酸是有機化工基礎原料之一,廣泛用於農葯、皮革、醫葯、橡膠、印染及化工原料等行業。在醫葯工業上,可做局部刺激葯、收斂劑及泡膏,也是生產安乃近、甲硝唑、咖啡因、氨基比林、冰片、維生素B1等重要原料;在農葯工業中,甲酸可製取高效低毒農葯殺蟲醚,粉銹寧、多效唑,皮革工業可以製造皮革的鞣製劑、脫灰劑和中和劑,化學工業用於生產甲酸氨、二甲苯甲醯氨、各種甲酸鹽、防老劑等。
2. 製取CO
化學式: HCOOH(濃H2SO4催化)加熱=CO+H2O
其它理化性質: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
穩定性:
禁配物: 強氧化劑、強鹼、活性金屬粉末。
避免接觸的條件:
聚合危害:
分解產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
急性毒性: LD50:1100 mg/kg(大鼠經口)
LC50:15000 mg/m3,15分鍾(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經眼: 122mg,重度刺激。家兔經皮開放性刺激試驗: 610mg,輕度刺激。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
其它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
廢棄處置方法: 用焚燒法處置。
CAS No.: 64-18-6
第十四部分:甲醇羰基化法
先將一氧化碳與甲醇於80℃和4MPa條件下,以甲醇鈉為催化劑進行反應,生成甲酸甲酯,然後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使甲酸甲酯於90~140℃和0.5~1.8MPa條件下水解得甲醇和甲酸,經分離精製可獲得85%以上的濃甲酸。甲醇則返回羰基化反應器。反應式如下:
CO+CH3OH─→HCOOCH3
HCOOCH3+H2O─→HCOOH+CH3OH
由於酯的水解是可逆反應,故又可以先使甲酸酯與氨在80~100℃和0.4~0.6MPa下反應製得甲醯胺,再在85℃用70%的硫酸連續水解製得甲酸。
『叄』 家庭如何養殖鴿子
家庭如何養殖鴿子方法:
鴿子飼養空間不能過小,可以在自家的屋頂或者陽光飼養,要保證通風和光照。
鴿子在飼養過程中喜歡安靜的環境,不要動不動就去驚擾一下它們,給它們一些自由活動的空間,保證翅膀的成長。
鴿子吃素,可以喂一些玉米粒、穀子、米或者豆子等,幫助消化吸收,補充微量元素。
當鴿子要准備生育的時候,用乾草或者樹枝配置一個小窩,提供足夠的食物等,保持環境的通風和乾燥,18到20天左右小鴿子就會誕生。
『肆』 螞蟻咬後
蟻酸(HCOOH)你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時 可以用大蒜汁來搽 就可以很快消腫了
『伍』 吃了蟻酸對人體有什麼做用
甲酸,俗名蟻酸。濃甲酸口服後可腐蝕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嘔吐、腹瀉及胃腸出血,甚至因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
一、健康危害:
主要引起皮膚、粘膜的刺激症狀。接觸後可引起結膜炎、眼瞼水腫、鼻炎、支氣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肺炎。濃甲酸口服後可腐蝕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嘔吐、腹瀉及胃腸出血,甚至因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膚接觸可引起炎症和潰瘍。偶有過敏反應。
二、危害控制:
1、急救措施
(1)、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2)、誤食: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3)、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4)、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2、泄漏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1)、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將地面灑上蘇打灰,然後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2)、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三、防護措施:
(1)、工程式控制制: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長管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2)、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3)、身體防護:穿橡膠耐酸鹼服。
(4)、手防護:戴橡膠耐酸鹼手套。
(5)、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5)甲硝唑廢水擴展閱讀
(一)、甲酸
甲酸(化學式HCOOH,分子式CH2O2,分子量46.03),俗名蟻酸,是最簡單的羧酸。無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弱電解質,熔點8.6℃,沸點100.8℃。酸性很強,有腐蝕性,能刺激皮膚起泡。存在於蜂類、某些蟻類和毛蟲的分泌物中。是有機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劑和防腐劑。
(二)、主要用途
甲酸是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之一,廣泛用於農葯、皮革、染料、醫葯和橡膠等工業。甲酸可直接用於織物加工、鞣革、紡織品印染和青飼料的貯存,也可用作金屬表面處理劑、橡膠助劑和工業溶劑。在有機合成中用於合成各種甲酸酯、吖啶類染料和甲醯胺系列醫葯中間體。具體分類如下:
①、醫葯工業:咖啡因、安乃近、氨基比林、氨茶鹼、可可鹼冰片、維生素B1、甲硝唑、甲苯咪唑。
②、農葯工業:粉銹寧、三唑酮、三環唑、三氨唑、三唑磷、多效唑、烯效唑、殺蟲醚、三氯殺蟎醇等。
③、化學工業:甲酸鈣、甲酸鈉、甲酸銨、甲酸鉀、甲酸乙酯、甲酸鋇、二甲基甲醯胺、甲醯胺、橡膠防老劑、季戊四醇、新戊二醇、環氧大豆油、環氧大豆油酸辛酯、特戊醯氯、脫漆劑、酚醛樹脂、酸洗鋼板等。
④、皮革工業:皮革的鞣製劑、脫灰劑和中和劑。
⑤、橡膠工業:天然橡膠凝聚劑。
⑥、其它:還可以製造印染媒染劑,纖維和紙張的染色劑、處理劑、增塑劑、食品保鮮和動物飼料添加劑等。
⑦、製取CO。化學式:HCOOH=(濃H2SO4催化)加熱=CO+H2O
⑧、還原劑。測定砷、鉍、鋁、銅、金、銦、鐵、鉛、錳、汞、鉬、銀和鋅等。檢定鈰、錸和鎢。檢驗芳香族伯胺和仲胺。測定相對分子質量和結晶的溶劑。測定甲氧基。顯微分析中用作固定劑。製造甲酸鹽類。
⑨、甲酸及其水溶液能溶解許多金屬、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及鹽,所生成的甲酸鹽都能溶解於水,因而可作為化學清洗劑。甲酸不含氯離子,可用於含不銹鋼材料的設備的清洗。
『陸』 養鴿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5―6周齡內的童鴿,正處在由親鴿哺喂到獨立生活的轉折點,其飼養管理的條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本身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很差,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鴿的生長發育受阻或患病。因此,對鴿場來說,這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冬天應防寒保溫,防止賊風侵襲;夏天則應注意通風換氣和防蚊蠅。供給細顆粒狀飼料,飲水中適當加人維生素B或酵母片。在童鴿轉出半個月後,對環境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這時可按童鴿的飼料保健砂的配方供給食物。
2月齡左右的童鴿開始進入換羽期,此期間日糧中能量飼料可適當增加,佔85%―90%,飼料中的大麻仁、油菜籽能促進羽毛生長,可增加其比例。保健砂中適當加入穿心蓮及龍膽草等中草葯,飲水中加入抗生素,均可預防呼吸道疾病及副傷寒等病的發生。
在3―5月齡,鴿開始進入穩定生長期。並陸續出現發情,此時要把選留的種鴿雌雄分群,保證鴿子正常生長發育,避免因早配早產而影響以後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應注意飼料的供給量,既要促進生長發育,又要防止過肥或早熟。
因此,日糧中可以減少能量飼料而增加蛋白質飼料,在保健砂或日糧中適當添加微量元素,以每天供料2―3次為宜,供給量不能太多;保健砂應充足,每天供給1―2次,每隻鴿每天量3―4克。6月齡以上的鴿大多已成熟,這時可進行去劣存優,選留出來的鴿子要進行配對和轉入種鴿舍飼養。
鴿子的飼料以雜糧為主,比較常用的有小麥、蕎麥、高粱、玉米、豌豆、綠豆、麻子、花生米。喂時應至少選用兩種飼料混合飼喂,例如平時小麥、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訓練時改為小麥、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
除雜糧外,還可以供給青菜、捲心菜、麥苗等青飼料及礦物飼料。礦物飼料可到各地信鴿協會處購買。也可自己配,一般滿足信鴿需要即可。礦物飼料的配比如:黃泥、黃沙各3份,熟石灰2份,鹽1份,貝殼粉或蛋殼粉0.5份,木炭0.5份,碾碎後加水混合搓成圓球曬干,喂時將圓球打碎置於鴿舍內。
『柒』 低氧環境下細菌會滋生嗎
厭氧菌會滋生的,大多數不會
『捌』 怎樣才能養殖好鴿子
鴿子的主食,鴿子的飼料以雜糧為主,比較常用的有小麥、蕎麥、高粱、玉米、豌豆、綠豆、麻子等。喂時應至少選用兩種飼料混合飼喂,例如平時麥、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訓練時改為麥、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
鴿子的輔食,除雜糧外,還可以供給青菜、捲心菜、麥苗等青飼料及礦物飼料。礦物飼料的配比是:黃泥、黃沙各3份,熟石灰2份,鹽1份,貝殼粉或蛋殼粉0.5份,木炭0.5份,碾碎後加水混合搓成圓球曬干,喂時將圓球打碎置於鴿舍內。
餵食時間,每天喂料兩次,上午7點左右一次,下午4點30分左右1次,上午的飼喂量占其日糧的1/3,下午的飼喂量占其日糧的2/3,每天每隻成年鴿的飼料量為50克左右,訓練時可適當增加一點。飼料應在鴿子回到鴿舍後喂給,使其形成回舍有食的條件反射,以利於歸巢。
鴿子訓練競翔期間,應多喂玉米、豌豆,且要先喂水,後喂飼料。可先喂葡萄糖水,再喂淡鹽水。夏季和孵幼鴿期間,可在其飲水中加適量食鹽。
『玖』 怎樣預防出生缺陷兒
常見的出生缺陷問題
出生缺陷是指在出生時存在的包括結構上和功能上的各種缺陷和異常。出生缺陷可見於全身各個系統,有些肉眼就可以看出,如肢體畸形、無腦兒、脊柱裂、唇裂等;有一些出生時看不出明顯異常,如智力低下等等。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00萬新生兒患出生缺陷,占總出生率的5%。其中每年有約22萬例的先天性心臟病,佔到出生缺陷的第一位;排第二位的是神經管畸形,每年約10萬例;第三位是唇齶裂,每年約5萬例;第四位是先天愚型,每年約3萬例。
造成胎兒畸形的最常見因素是孕婦在懷孕期間受到病原體的感染。在眾多的病原體中,對胎兒危害最大的是病毒,如風疹病毒、皰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尤其是在早期妊娠階段,孕婦的免疫反應受到抑制,機體的免疫能力降低,病毒極易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引起一些胎兒不同程度的缺陷、致殘或畸形。風疹病毒可造成胎兒多器官的損害,但症狀不一定在胎兒一出生後即出現,有的在出生後的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白內障、先天性耳聾、先天性心臟病、發育不良、智力障礙及運動障礙等。單純皰疹病毒可導致胎兒發生小頭畸形、視網膜炎、心臟異常、腦內鈣化、神經系統異常等先天畸形。而流感病毒可引起胎兒唇裂、無腦、脊椎裂等神經系統異常。
孕婦預防生出畸形兒
懷孕最初的3個月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胎兒的各種器官及組織結構都在這一時期進行發育,同時,這一時期也是胎兒最容易受損害的時期,很多因素都可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造成缺陷和引起畸形。就目前我國的醫學水平,對出生缺陷患兒的治療非常困難的,因此使育齡婦女知曉預防缺陷兒出生的優生常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患有一些慢性病的婦女,懷孕後無法為胎兒提供足夠的營養,致使胎兒體質下降,也容易造成胎兒畸形。
患有肝臟疾病的婦女,懷孕後肝臟負擔加重,會使肝臟病情惡化,如病情不嚴重,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繼續妊娠,如病情嚴重就要終止妊娠;結核病會直接傳染給胎兒,所以在懷孕之前必須治癒;患有糖尿病的孕婦,會發生妊娠中毒症,引起流產和早產,有時會發生胎死宮內,而且出生巨大兒、畸形兒的比率也會增加;腎臟病患者一旦妊娠,難免會發生妊娠中毒症,而且隨著妊娠的繼續病情加重,引起流產和早產,有的則必須終止妊娠;心臟功能異常會造成血運障礙,引起胎盤血管異常,導致流產和早產,產婦的身體和生命都會受到威脅;嚴重貧血不僅使孕婦妊娠痛苦,而且影響胎兒的發育,不利於產後恢復;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不容易受孕,如受孕後妊娠期沒有特別異常現象。則大多能正常分娩;陰道炎多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帶病分娩的話,會感染胎兒,使新生兒患鵝口瘡的疾病。所以孕婦患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請教醫生,能夠治療的先治癒再懷孕,暫時治不好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受孕。最好的做法是夫妻在准備懷孕前,應同去醫院檢查,確認一下有無疾病,保證妊娠的順利進行。
第二,孕婦在懷孕期間缺乏微量營養素,也可造成胎兒發育不良、智力低下等畸形。
近年來研究發現,微量元素對胎兒的發育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碘和葉酸,碘的缺乏可造成嬰兒智力低下,引起克汀病,而葉酸缺乏時可造成嬰兒無腦畸形和脊柱裂,統稱為神經管畸形。缺乏鋅時可造成胎兒先天畸形以及後天發育障礙,據報道,妊娠早期缺鋅,胎兒發生畸形的可能性最大。在妊娠後半期約有25%的孕婦因為鐵的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而出現缺鐵性貧血,鐵質也是胎兒血液和組織細胞生長的重要元素,如果婦女懷孕期間的營養攝入不能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胎兒就會奪取母體中的鈣、鐵、蛋白質等營養素,使母體產生骨質軟化、貧血、營養不良等症狀。因此孕期的營養供給,關繫到母嬰兩代人的健康,准備懷孕的婦女一定要了解什麼樣的食物適宜懷孕婦女食用,什麼樣的食物對懷孕期的胎兒不利,了解這些將有利於計劃懷孕的女性與孕婦及孩子的健康。
第三,孕婦在懷孕期間要忌食一些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是導致胎兒畸形和智力低下的重要因素。
計劃懷孕的女性或孕婦大量飲用酒精、咖啡、可可、茶葉、巧克力和可樂型飲料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品後,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症狀。酒精、咖啡因還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刺激胎兒興奮,影響胎兒大腦、心臟和肝臟等器官的正常發育,使胎兒出生後體重較輕。辛辣的食物由於刺激性比較大,多食可引起消化功能障礙及便秘等症狀。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鈉,進食過多可影響鋅的吸收,不利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糖在人體內的代謝會大量消耗鈣,而孕期鈣的缺乏,會影響胎兒牙齒和骨骼的發育,而且糖攝入過多還會造成孕婦超重。罐頭食品中含有的添加劑和防腐劑,是導致畸胎和流產的危險因素。油條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明礬是一種含鋁的無機物,鋁可通過胎盤侵入胎兒大腦,影響胎兒智力的發育,同時,鋁在體內的增多,還會抑制孕婦對鐵質的吸收,可加重貧血。人參、桂圓雖然是上好的補品,但是在懷孕前和懷孕後大量服用人參,會引起氣盛陰耗,加重早孕反應、水腫和高血壓等;而桂圓性溫助陽,孕婦食用後易動血動胎。因此,建議計劃懷孕的女性與已經懷孕的孕婦盡量不吃和少吃以上食品。
第四,外界環境因素對胎兒也有很大的影響,外界條件的改變,不僅可以引起胎兒外表形態的改變,而且還可以引起遺傳物質的基礎——基因的改變。
首先,近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渣和廢氣,造成環境污染,不僅影響氣候的變化和植物的生長,甚至還能直接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產生新的遺傳病。汽車尾氣、廢電池、低劣的裝修材料都是重要的污染源,揮發的有毒氣體都會影響胎兒健康。其次,還有部分婦女從事特殊的工種,工作環境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化學物質,可影響女性的生殖功能,進而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如經常接觸鉛、鎘、汞等金屬,會增加妊娠婦女流產和死胎的可能性,也會引起嬰兒智力低下;二硫化碳、二甲苯、苯、汽油等有機物,可使流產率增高;氯乙烯可使婦女所生的嬰兒先天痴呆的發生率增高;工作環境溫度過高、或振動過大、或噪音過大,都可使人情緒緊張、煩躁不安、失眠、心動過速等,從而影響胎兒的發育;電離輻射對胎兒來說是看不見的兇手,可使胎兒在宮內生長發育比較緩慢,甚至出生後也比正常兒童差,還可造成流產、死胎以及先天畸形,如小頭畸形、脊柱裂、智力發育遲緩等,而且致癌的可能性增高。因此,國家為保護婦女兒童的健康,專門制定了有關的規定,禁止孕婦在有害的工作場所作業。由於有些毒害物質在體內的殘留期可長達一年以上,即使離開此類崗位,也不宜馬上受孕,否則易致畸胎。
第五,孕婦在懷孕期間要盡量避免吃葯,因為葯物的毒副作用對胎兒的危害極大。下面一些常見的葯物對胎兒就有不良的影響。
抗菌素類葯物。此類葯物對胚胎和胎兒的致畸作用除了表現為胎兒有無結構上的異常外,還包括功能及行為的異常。葯物不良影響也包括葯物引起早期胚胎死亡、流產、死胎以及出生後的生長發育障礙等。如四環素類葯物可致骨骼發育障礙、牙齒變黃、先天性白內障等;鏈黴素及卡那黴素,可致先天性耳聾,並損害腎臟;紅黴素能引起肝損害;磺胺(特別是長效磺胺)可導致新生兒黃疸。
抗真菌葯物。妊娠期患黴菌性陰道炎比較常見,應用克霉唑、制黴菌素未見對胎兒有明顯不良影響。但灰黃黴素可致聯體雙胎;酮康唑可對動物致畸,人類無證據,該葯可從乳汁中排出,增加新生兒黃疸的機率,應慎用。
抗寄生蟲病葯物。滴蟲性陰道炎更為常見,臨床上常用硝基咪唑類如替硝唑、甲硝唑等葯物進行治療。但有實驗證明,這類疾病有致畸作用,臨床上建議,孕早期不宜應用該類葯物,孕中、晚期可選用。抗瘧原蟲的奎寧致畸作用較肯定,應禁用,而氯喹的安全性相對較大,必要時其利大於弊。甲硝唑動物有致癌的報道,故不宜單次大劑量使用。
抗病毒葯物。常用抗病毒葯物有病毒唑、阿昔洛韋、阿糖腺苷、更昔洛韋等。抗病毒葯物的安全性臨床資料不多,加之孕期孕婦感染病毒本身就可能引起胎兒宮內感染,造成流產、畸形、死胎、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因此孕期是否應用抗病毒葯物治療值得進一步探討。
處理妊高征及抗高血壓葯物。硫酸鎂,是治療妊高征最有效的葯物,正常用葯量時對母兒無害,但由於鎂離子可以減低肌肉的收縮,故在產程中用葯可使宮縮減弱,停葯後短時間即可恢復。硝苯地平(心痛定),鈣離子拮抗劑,能鬆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周圍小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使血壓下降,目前有關該葯物對母兒的影響報道不多,也無有關哺乳期服葯的報道。安定片,具有鎮靜、肌肉鬆弛及抗驚厥作用,用於妊高征、癲癇和精神病患者。臨床資料對人類無致畸作用,但是如懷孕後期長期應用且劑量大於30~40mg/天,葯物可產生蓄積作用,使新生兒肌張力下降及吸吮困難。
抗驚厥葯物。苯妥英鈉,抗癲癇葯物,試驗對胎兒有致畸作用,如齶裂、鞍鼻及指萎縮,稱為先天性苯妥英鈉綜合征。卡馬西品,為抗驚厥葯物,葯物可大量通過胎盤,胎兒血液濃度為母血的50%~80%,服葯後新生兒可發生畸形,故妊娠期間不可使用該葯。巴比妥類,廣泛用於抗驚厥的葯物,但葯物可引起胎兒維生素K缺乏,甚至新生兒出血,故用葯同時應補充維生素K。
激素類葯物。雌激素可造成胎兒上肢短缺,女嬰出現陰道腺病,男嬰女性化。孕激素可造成女嬰男性化,男嬰尿道下裂。考地松可造成無腦兒、兔唇齶裂、低體重畸形等產。甲狀腺素可使胎兒畸形。
抗腫瘤葯物。所有抗腫瘤葯物都對胚胎的正常發育有潛在的不良影響,可使胎兒四肢短缺、外耳缺損、齶裂、腦膜膨出等。
維生素類葯物。維生素A、B1、B2、B6、B12、C、D、E、K及葉酸在妊娠期內都可服用,但服用維生素A過量可使胎兒骨骼發育異常或先天性白內障,服用維生素D過量可使胎兒或新生兒血鈣過高、智力發育障礙,服用維生素K過量可使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症。
中葯。麝香、斑蟊、水蛭、商陸、巴豆、牽牛、三棱、莪術等可致胎兒畸形、死胎及流產等。
除了上述這些常用葯物可對胎兒造成畸形外,還有很多葯物可對胎兒造成畸形,並且妊娠期又是一個疾病多發期,孕婦很容易患這樣或那樣的病,所以無論孕婦在患什麼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用葯,切不可自作主張,隨便服用。
第六,女性在懷孕和分娩前後,免疫力相對比較低,同時,這個階段女性的心理都非常緊張,這種緊張也會對機體免疫力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對胎兒的發育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人的機體對疾病有兩個防衛系統,一個是非免疫防衛,一個是免疫防衛。微生物主要是通過口腔和鼻腔進人人體,口中的唾液、胃分泌的胃酸都是使微生物致命的化學物質。而且人在咳嗽或打噴嚏時,可將微生物排出體外。當人的皮膚破損後,微生物可進人引起炎症,這種炎症就是機體的其他防衛機制將微生物阻止在傷口附近,進而由白細胞對微生物進行消滅的過程,人體的這些防衛都屬於非免疫防衛。當入侵入體的微生物不能被非免疫防衛系統消滅時,人體就會調動免疫防衛系統來消滅,免疫防衛系統主要是通過抗體和抗原發生作用來完成的。侵入人體的微生物叫抗原,存在於淋巴細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叫抗體,抗體在免疫中起主導作用。抗體粘附於抗原上,對抗原進行消滅並使人體對某些疾病產生免疫力,從而不再發病。
人體的免疫防衛系統並不是經常在起作用,尤其是長期的情緒緊張會使身體更加衰弱,這會對機體免疫力產生不良影響。這些緊張的情緒可以引起大腦一系列反應,當大腦中的下丘腦受到緊張情緒的刺激後,腦垂體也隨之受到刺激,而腦垂體又去刺激腎上腺,促使腎上腺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增高,這將導致抗體產生減少,最後影響免疫反應的完成。所以,緊張的情緒通過機體這一特殊途徑,可以大大削弱人體對疾病的免疫力。另外,孕婦心情憂郁,或是暴怒,常可導致流產或早產。情緒嚴重不佳者,即使娩出嬰兒,其智力發育也低於正常兒。孕婦在分娩時,心情緊張,用力不當,可使產程延長,胎兒大腦缺氧,從而影響智力,甚至導致胎兒窒息。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創造愉快的環境對母體的身心健康以及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七,對於孕婦來說是提倡運動的,因為適當的運動對孕婦和胎兒都是積極有益的,但運動時間不宜太長,運動強度不宜太劇烈。過度的運動也能導致胎兒的畸形、流產或早產。
孕婦活動每天採取不同的方式,活動時間宜短,站立時兩腿稍分開,這樣不易疲勞。走路的正確姿勢是抬頭、伸直頸部、後背挺直、綳緊臀部、保持全身平衡,上下樓時避免過度挺胸腆肚以防跌倒。避免彎腰拾物,拾取地面物品時應先曲膝彎腰,待蹲好後再撿拾。運動量大小應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而定,以孕婦不感疲勞為宜。室外散步是最好的方式,散步簡單易行,可以刺激全身肌肉的活動,並增強身體某些部位的肌肉力量,尤其是與分娩有關的幾組盆底肌肉。除散步外,還可適當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例如:聽音樂、看電影、會朋友等,也有助於鬆弛即將當母親的焦急空虛心理,減輕精神壓力,增加家庭輕松的氣氛。
此外,懷孕期間如何休息對孕婦及胎兒也是很重要的。妊娠早期子宮增大不明顯,體位對胎兒的影響不大,此期孕婦可平卧,膝下墊枕,這樣全身肌肉易於鬆弛。妊娠5個月後,子宮增大,仰卧時子宮壓迫脊柱前方血管,右側卧位時下腔靜脈受壓,阻礙下肢、盆腔以及腎臟的血液迴流入心臟,降低心臟排血量,影響子宮胎盤血流量,長期胎盤灌注不足,胎兒可缺乏氧及養料,從而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所以主張左側卧位或坐位(腿抬高)休息姿勢。休息和睡眠時間除每晚8小時外,還應在白天至少有1個小時的午睡。
第八,有的婦女懷孕後,不按時定期到醫院做孕期的各項檢查,導致畸形胎兒無法發現。
定期的產前檢查對孕婦及胎兒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檢查,可以全面地了解妊娠過程的正常與否和健康狀況,可以及早發現並發症和胎兒的異常,及時糾正,有利於優生。孕婦從懷孕到分娩需要進行16次檢查,即孕3~6個月每月一次,孕7~8個月每半月一次,孕8個月以後每周檢查一次。每次檢查要掌握的情況有病史、家族史、孕婦的月經史及末次月經的時間,全身及生殖器官的檢查,測量身高、體重、血壓,化驗血、尿、血型及肝功能等。
通過上述檢查,首先,可以確認是否懷孕,了解孕前的一切情況,並對孕婦進行全面檢查,可預見懷孕未來發展的情況。如有慢性病、高血壓、貧血、結核、糖尿病等,則需進一步確認嚴重程度,做出孕期保健計劃,不適宜妊娠者,勸其終止妊娠。其次,通過測量血壓、體重、腹圍、宮高、胎位、胎心等的常規檢查,可以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有不良生產史、遺傳病史者還可以進行專項檢查。另外,通過產前檢查,可以預見將來可能採取的分娩方式,估計胎兒的體重以及骨盆的特徵和預先採取的對策。所以,為了母子的健康,一定要按時定期到醫院做孕期的各項檢查。
第九,一般認為,在妊娠的最初3個月和最後3個月都應禁止性生活,如果不節制性生活,常可引起流產或早產。
妊娠最初3個月是胎兒最脆弱的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此時如進行性生活,則性沖動的機械刺激可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同時精液中所含的前列腺素可促進宮縮,並可使宮口鬆弛,不利於胎兒的生存。妊娠最後3個月,子宮頸下降,此時子宮處於高敏狀態,性交時插入的陰莖與其接觸,會污染產道、刺激子宮,性高潮時子宮收縮,會引起早產。
妊娠中間幾個月,雖不禁止性生活,但也要有節制,且要注意性交姿勢,動作不可過於猛烈,女方的腹部不要受到壓迫。但對於一些習慣性流產的人,則須在整個妊娠期間禁止性生活。
婦女生產以後,會陰部傷口癒合需一定的時間,子宮的創面也需6~8周才能完全癒合,加之分娩時大量出血,產程用力過度,此時婦女體質極為虛弱,抵抗力大大下降,此期間,也應絕對避免性生活,否則,過早性交會引起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甚至附件炎等生殖器官疾病和子宮出血,而且會妨礙會陰和陰道傷口的癒合以及產後健康的恢復。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造成胎兒畸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懷孕的婦女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合理制定懷孕計劃,為生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做好充分的准備。
重視產前診斷
產前診斷同前面講到的產前檢查是不同的。產前診斷又稱胎兒宮內診斷或畸胎檢查,是在妊娠16—20周時,通過各種檢查手段了解胎兒在子宮內有無先天性畸形或遺傳性疾病,以便及早發現並終止妊娠,是減少畸形兒出生,實現優生的有效措施。
但並不是所有的孕婦都必須進行畸胎檢查,經醫學專家的研究,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孕婦,在懷孕3—4個月時,都應經過遺傳咨詢醫生的同意,進行產前畸胎檢查:近親結婚的夫婦;妊娠3個月的孕婦,患過風疹、帶狀皰疹、單純皰疹、巨細胞病毒等病毒感染的;懷孕早期,孕婦曾使用過能致胎兒畸形的葯物,或接受過放射線物質;曾生過無腦兒、脊柱裂或其他畸形胎兒的婦女再次懷孕後,應進行畸胎檢查,因為她們再生同類異常孩子的危險性較一般孕婦高得多;有習慣性流產、早產史或多次胎兒死在子宮內的婦女再次懷孕後,也要進行畸胎檢查,因為這往往是由夫婦一方或雙方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再次懷孕,仍可出現畸胎;家族中有先天性代謝功能缺陷的人,或孕婦本人曾生過代謝功能缺陷病兒的,應做畸胎檢查;年齡在38歲以上的孕婦,因卵子老化甚至異常者較多,產生胎兒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愚型的危險1生較大,所以應進行畸胎檢查,如果丈夫年齡超過50歲,即便孕婦年齡較小,由於男性精子的老化,也應做畸胎檢查;經產前遺傳咨詢,醫生認為有必要做畸胎檢查者,也應做畸胎檢查,如有問題,應終止妊娠。
產前診斷一定要及早進行,做到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處理,這樣對胎兒及孕婦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目前常用的產前診斷技術包括:早孕期通過抽取孕婦外周血進行培養做染色體檢查,如發現染色體病,就要及時終止妊娠;通過對遺傳病攜帶者的基因篩查,可減少單基因遺傳病患兒的出生;及時進行遺傳咨詢,估計生育遺傳病患兒的發病風險及與性別的關系,決定能否生育此胎兒;另外產期B超檢查,孕期14~18周90%先天性心臟病可被發現,孕期20周前可發現90%的重大明顯的出生缺陷。
實行家庭自我監護
孕婦在懷孕期間的監護主要是通過定期的產前檢查來實現的,但是作為孕婦及其家屬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監護常識,自己在家中親自觀察胎兒的生長發育和監護胎兒的安危,即實行家庭自我監護。這是一種簡單方便並能及早發現胎兒異常的方法,有利於胎兒和母體的身心健康。家庭自我監護常用的方法有:
量腹圍。腹圍是衡量胎兒生長發育速度的一個指標。從孕21周開始每周測量一次,用軟尺緊貼皮膚,在臍的水平測量,注意要松緊適度。一般情況下,腹圍每周增長0.83厘米,其中21~34周平均增長0.87厘米,孕34周後平均每周增長0.76厘米,如果增長速度明顯少於以上數字,應懷疑胎兒生長遲緩。
數胎動。胎動與胎盤血管狀態關系密切,通過計數胎動次數,可以了解胎兒在宮內的狀況,是判斷胎兒宮內安危的主要臨床指標。從妊娠28周開始至臨產,孕婦每天上午8~9點,下午1~2點,晚上8~9點,各計數胎動1次,每次數1個小時,3次計數相加乘以4,就是12小時的胎動數,也可安排早、中、晚3次計數,但時間應固定。12小時>10次為正常。計數胎動時,孕婦適宜取左側卧位,環境要安靜,思想要集中。
聽胎心。胎心也是反映胎兒在宮內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先由醫生確定胎心最響亮的位置,以後由丈夫或其他家屬用耳朵貼在腹壁上或用胎心聽診器聽取,每次聽1分鍾加以記錄,孕28周以後應每日記錄。正常胎心每分鍾120~160次。媽媽數胎動,爸爸聽胎心,互相配合共同監護。
測宮底。子宮底高度是間接反映胎兒生長情況和羊水量的指標之一,從孕21周開始測量,每周一次。測量方法是孕婦排尿後仰卧,兩腿伸直,用軟尺沿腹中線測量恥骨聯合上緣中點到子宮底之間的距離。正常情況下,從孕21~40周內,每周平均增長0.88厘米,其中21—34周平均每周增長1厘米,34周後平均增長0.65厘米。如果增長速度明顯少於以上數字,應懷疑胎兒生長遲緩。
自然流產者不要保胎
流產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克而終止妊娠者。其中流產發生於妊娠12周前者稱早期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稱晚期流產。流產又可分為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自然流產是由於孕卵發育異常及母體病理原因引起的流產。自然流產的發生率佔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數為早期流產。
造成自然流產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一些:
最常見的是孕卵的缺陷。精子或卵子缺陷或者兩者均有缺陷,導致胚胎發良不全或者完全枯萎。醫學研究表明,早期自然流產中,染色體異常的胚胎佔50%~60%,多為染色體數目的異常,如單體、三體、多體等。
染色體結構異常。如易位、倒位、缺損、斷裂等,也可見於高齡孕婦、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染色體分離異常。這種流產出來的標本有60%~70%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期的發育,有的僅存在羊膜囊而見不到胚胎,絨毛呈退行性變而流產。
母體病理原因。妊娠早期母體患流感、傷寒、肺炎等傳染病,病毒和細菌毒素通過胎盤侵入胎體引進胎兒死亡,一般在胎兒死亡2周內自然排出宮腔。母體嚴重缺氧可以引起流產。缺乏維生素E、葉酸等營養素,均可引起胎盤梗塞及胎死宮內而發生晚期流產。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流產是腎氣與氣血不足所致。腎氣不足則胎氣不固;氣血不足則沖任不固,不能攝血保胎。
此外還有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及環境因素等,都可引起自然流產。
由以上原因可以看出,自然流產的胚胎常有缺陷,而且多數在子宮內就已死亡,所以自然流產者最好不要保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