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污水管道施工工藝和具體流程,謝謝
施工工藝流程:
1,路基填方地段,管道和檢查井的施工,與路基填築互相配合,當路基填築高於污水管頂0.5時,先開溝槽,埋設污水管道和檢查井,爾後繼續施工路基。當路基填築至級配碎石層底面標高時,施工雨水管道和檢查井。
2,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 路基挖方地段,路槽開挖,挖管道溝槽,進行污、雨水管道和檢查井施工。
3,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機械吊裝管就位。 管道溝槽開挖後,必須進行溝槽地基承載力測定,測定採用重型擊實法進行測定,地基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澆注混凝土墊層,如地基承載能力不滿足設計要求,必須採取回填碎石墊層的方式進行處理,處理後再進行地基承載能力確定。
4,測量放線,雨、污水管道線,,每隔20m設中心樁,排水管道放線,每隔10m設中心樁。管道檢查井處、變換管徑處均應設中心樁,必要時要設置護樁或控制樁。排水管道抄平後,應繪制管路縱斷面圖水管線測量工作,應有正規的測量記錄本,認真詳細記錄。
5,測定碎石墊層承載力滿足要求後,將在墊層上按設計要 求支模板,並澆注凝土枕基,混凝土採用C15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才能進行布管工作。
6,待枕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將管道吊裝到枕基上, 並用紅磚固定其位置確保兩管道的中心線一致,保證管道軸線在同一直線上,不允許管道中心線交錯。
7,管道布設好後在枕基上標明管道介面線及模板安裝線, 支設模板時必須對進行加固,並採取措施防止模板漏漿,在進行大於500的管道介面施工時應將鋼絲網按設計要求固定在混凝土管上。
排水管道施工水平定向鑽進技術施工工藝:
1,前期技術准備:在施工前應了解施工地段的地質情況,其他設施的地下預埋情況;結合設計要求細致規劃鑽進的軌跡,作出多個方案進行選擇,確定論證後確定最終方案;
2,導向鑽進的實施:定向鑽頭在鑽機的推動下,進行水平推進,在鑽機的驅動下對地層進行切削,按照設計的軌跡進行推進,完成整個導向孔的成孔;
3,逐級擴孔施工:完成導向孔的施工後,應按照管線的設計直徑進行逐級擴孔,此時應注意分級進行,直至達到設計標准。同時將鑽液泵深入鑽孔中保利用泥漿護壁並帶出土屑保證拉管的順利通常;
4,拉管施工:完成孔口後需要立即進行管道的鋪設,將管材與回拉頭、擴孔頭、鑽桿連接等利用鑽機進行拉管使之進入到鑽孔中,完成階段性鋪設。
❷ 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規范
1、溝槽開挖
依基底標高,嚴格控制開挖深度,機械開挖深剩下10cm左右後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嚴禁超挖,槽底高程允許偏差控制在0—30mm。開挖過程中根據地下水位做好降水工作,槽底下不得受水浸泡。
2、平基、管座
平基管座要振搗密實,防止有空洞現象,對其砼強度作為主要檢查項目,每100m取一組試塊進行試驗,且必須按《砼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J107-87的規定取樣、製作、養護、試驗及評定,要求檢查合格率達到100% 。偏差控制:a、墊層:高程0—15mm,中線每側寬度應不小於設計;b、平基:高程0—15mm,厚度不小於設計,中線每側寬0— +10mm;c、管座:肩寬-5—+10mm,肩高±20mm;蜂窩麻面面積﹤10% 。
3、安管
安管應順直、穩固、縫寬均勻,管底坡度無倒流水,管內無雜物,中線位置允許偏差﹤15mm,該雨污水管道的管內底高程是主要檢查項目,允許偏差±10mm。要求合格率100% 。
4、抹帶、介面
管口處應鑿毛,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間斷裂縫,空鼓現象,管徑大於500mm時要求勾內縫。寬度、厚度偏差應控制在0—15mm之間。
5、檢查井按規范砌築、墊層,砼基礎必須做到位,管壁與檢查井接觸處應嚴密,井內流槽平順,踏步安裝牢固,位置准確,井筒直徑允許偏差±20mm,井底高程允許偏差±10mm。
6、回填
溝槽兩側應同時回填夯實,以防管道位移,井室等附屬構築物回填土應四周同時進行,溝槽回填順序按溝槽方向由高到低分層進行。井位接茬處應做成階梯狀,井圈周圍回填振搗密實,兩井之間每層同檢3點,用環刀法測定密實度,且嚴格要求控制偏差。按要求回填後才可進行道路施工,避免地面沉降,破壞路面。
❸ 道路工程污水管安裝要求
管道工程施工工藝和具體流程:
一、施工工藝:
路基填方地段,管道和檢查井的施工,與路基填築互相配合,當路基填築高於污水管頂0.5時,先開溝槽,埋設污水管道和檢查井,爾後繼續施工路基。當路基填築至級配
碎石層底面標高時,施工雨水管道和檢查井。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 路基挖方地段,路槽開挖,挖管道溝槽,進行污、雨水管道和檢查井施工。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機械吊裝管就位。 管道溝槽開挖後,必須進行溝槽地基承載力測定,測定採用重型擊實法進行測定,地基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澆注混凝土墊層,如地基承載能力不滿足設計要求,必須採取回填碎石墊層的方式進行處理,處理後在進行地基承載能力確定。 測量放線,雨、污水管道線,,每隔20m設中心樁,排水管道放線,每隔10m設中心樁。管道檢查井處、變換管徑處均應設中心樁,必要時要設置護樁或控制樁。排水管道抄平後,應繪制管路縱斷面圖水管線測量工作,應有正規的測量記錄本,認真詳細記錄。
測定碎石墊層承載力滿足要求後,將在墊層上按設計要 求支模板,並澆注凝土枕基,混凝土採用C15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才能進行布管工作。
待枕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將管道吊裝到枕基上, 並用紅磚固定其位置確
保兩管道的中心線一致,保證管道軸線在同一直線上,不允許管道中心線交錯。
管道布設好後在枕基上標明管道介面線及模板安裝線, 支設模板時必須對進行加固,並採取措施防止模板漏漿,在進行大於500的管道介面施工時應將鋼絲網按設計要求固定在混凝土管上。
❹ 高層建築雨排水管安裝有哪些國標和規范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總則:
1、為了加強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統一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范。
2、本規范適用於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
3、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中採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於本規范的規定。
4、本規范應與國家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配套使用。
5、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規范的規定。
(4)樓層污水管安裝及施工規范擴展閱讀: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術語:
1、給水系統water supply system
通過管道及輔助設備,按照建築物和用戶的生產、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組織的輸送到用水地點的網路。
2、排水系統drainage system
通過管道及輔助設備,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產過程所產生的污水、廢水及時排放出去的網路。
3、熱水供應系統hot water supply system
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對水溫的某些特定要求而由管道及輔助設備組成的輸送熱水的網路。
4、衛生器具sanitay fixtures
用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衛生要求,收集和排放生活及生產中的污水、廢水的設備。
5、給水配件water supply fittings
在給水和熱水供應系統中,用以調節、分配水量和水壓,關斷和改變水流方向的各種管件、閥門和水嘴的統稱。
6、建築中的水系統intermediate water system lf building
以建築物的冷卻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等為水源,經過物理、化學方法的工藝處理,用於廁所沖洗便器、綠化、洗車、道路澆灑、空調冷卻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統為建築中水系統。
7、輔助設備auxiliaries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系統中,為滿足用戶的各種使用功能和提高運行質量而設置的種種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GB50242-2002)《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❺ 水泥排水管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標准
依據《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GB50300-2001和《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2-2002
1,施工放樣:採用全站儀放出管線,水準儀測量高程。
2,管節運輸與裝卸:待運的管節其各項質量指標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採用汽車運輸到場,吊車裝卸到位。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應小心謹慎,防止管節滾動,互相碰撞造成破壞。注意人身安全。
3,基坑開挖及處理:按放出的開挖線及開挖深度,用挖掘機開挖至基底設計高以上0.2m處,用人工清基至設計標高。隨後進行基底承載力檢測,若承載力不足,則用砂礫石換填處理,處理深度以觸探應力檢測結果決定,寬度以基礎寬度加兩邊各0.5m。換填的砂礫石需分層填築,分層夯實。
4,基礎下部混凝土澆築:
在基底地基承載力達到要求後,就可以澆築基礎混凝土。澆築基礎混凝土時表面不要收光,以利於與管身包裏混凝土結合。
5,水泥管管安設:利用吊車吊卸,人工輔助安放到位。管節接頭- -般採用剛性接頭,每10m設置變形縫接頭一-道。
6,基礎上部混凝土(管身包裹混凝土)澆築:水泥管安放好後,經檢查無誤後就可澆築基礎_上部混凝土(管身包裹混凝土)。
7,洞口施工:出入口端牆,翼牆,涵底(端牆外涵底鋪裝)施工,施工時注意結構尺寸。
8,鋪設涵管防水層及修整:按設計要求鋪設水泥管防水層,缺口填土及修建加固工程。
9,回填:安裝完成後,當涵洞砌體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就可進行回填,回填時應從涵洞洞身兩側不小於2倍孔徑范圍內,同時按水平分層,對稱地按照設計要求的壓實度填築,夯(壓)實。
10,安全:安全第一,嚴把質量關。在運輸安裝的過程中,注意人身安全,寧慢一分不搶一秒。
水泥排管簡介:
1,生產鋼筋混凝土排水管設備:攪拌系統,管模(平口,企口,承插口,雙插口,鋼承口),成型設備(離心機,懸輥機,立式軸向擠壓成型機,立式徑向擠壓成型機,芯模振動液壓成型機,立式徑向擠壓成型機,芯模振動液壓成型機,振動成型裝置),喂料機,鋼盤骨架滾焊機,水壓機,外壓機等。
2,排水管規格有管內徑DO(100mm——3000mm),長度LO(30mm——200mm) 壓力指數,Ⅰ級 Ⅱ級 Ⅲ級 口徑分為:平口,企口,承插口,雙插口,鋼承口。
3,排水管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添加其它助劑而形成的外形呈波紋狀的新型滲排水塑料管材,透水波紋管是通過在凹槽處打孔,管外四周外包針刺土工布加工而成。根據波紋管類型可分為單壁透水波紋管和雙壁透水波紋管。
4,由於該產品的管孔在波谷中且為長條形,有效地克服了平面圓孔產品易被堵塞而影響排水效果的弊端,針對不同的排水要求,管孔的大小可為10mm×1mm-30mm×3mm,並且可以在360度,270度,180度,90度等范圍內均勻分布。
5,它與軟式透水管,塑料盲溝已成為我國土木工程建設(滲水,排水)中三大主要產品。市政排水管網視排水壓力大小,可選用雙臂波紋管與直壁管。直壁管壓力承受能力較強,可用於大型排水排污管網的專用管道。
❻ 衛生間污水管的施工的一些規范要求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關規范:
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准 GBJ 125
給水排水制圖標准 GB/T 50106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
建築中水設計規范 GB 50336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42
建築給水聚乙烯類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98
建築給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范 GB/T 50349
建築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29
二、衛生間污水管施工的規范要求摘錄
3.3.5 在同一房間內,同類型的採暖設備、衛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
3.3. 6 明裝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互相平行。曲線部分:當管道水平或垂直並行時,應與直線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並行時,彎管部分的曲率半徑應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位置正確,埋設應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
3 滑動支架應靈活,滑托與滑槽兩側間應留有3~5mm的間隙,縱向移動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6 固定在建築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
3.3.13 管道穿過牆壁和樓板,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
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
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
安裝在牆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
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穿牆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介面不得設在套管內。
3.3.15 管道介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採用粘接介面,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於表3.3.15的規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連接管道的結合面應有一均勻的熔接圈,不得出現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勻現象。
3 採用橡膠圈介面的管道,允許沿曲線敷設,每個介面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2」。
7 承插口採用水泥捻口時,油麻必須清潔、填塞密實,水泥捻入並密實飽滿,其介面面凹入承口邊緣的深度不得大於2mm.
8 卡箍(套)式連接兩管口端應平整無縫隙,溝槽應均勻,卡緊螺栓後管道應平直,卡箍(套)安裝方向應一致.
❼ 生活污水管道施工需要參照哪些規范
應按照【市政地下管道工程施工規范】執行。
❽ 室內埋地排污管的施工規范
您問宿舍樓工程首層埋地排水管在什麼時候安裝施工最合適? 答:應當在基礎施工與首層埋地排水管施工同步進行。
❾ 污水管道施工
管道工程施工工藝和具體流程:
一、施工工藝:
路基填方地段,管道和檢查井的施工,與路基填築互相配合,當路基填築高於污水管頂0.5時,先開溝槽,埋設污水管道和檢查井,爾後繼續施工路基。當路基填築至級配
碎石層底面標高時,施工雨水管道和檢查井。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 路基挖方地段,路槽開挖,挖管道溝槽,進行污、雨水管道和檢查井施工。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機械吊裝管就位。 管道溝槽開挖後,必須進行溝槽地基承載力測定,測定採用重型擊實法進行測定,地基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澆注混凝土墊層,如地基承載能力不滿足設計要求,必須採取回填碎石墊層的方式進行處理,處理後在進行地基承載能力確定。 測量放線,雨、污水管道線,,每隔20m設中心樁,排水管道放線,每隔10m設中心樁。管道檢查井處、變換管徑處均應設中心樁,必要時要設置護樁或控制樁。排水管道抄平後,應繪制管路縱斷面圖水管線測量工作,應有正規的測量記錄本,認真詳細記錄。
測定碎石墊層承載力滿足要求後,將在墊層上按設計要 求支模板,並澆注凝土枕基,混凝土採用C15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才能進行布管工作。
待枕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將管道吊裝到枕基上, 並用紅磚固定其位置確
保兩管道的中心線一致,保證管道軸線在同一直線上,不允許管道中心線交錯。
管道布設好後在枕基上標明管道介面線及模板安裝線, 支設模板時必須對進行加固,並採取措施防止模板漏漿,在進行大於500的管道介面施工時應將鋼絲網按設計要求固定在混凝土管上。
二、布管
1.1嚴格按設計、按規范布管。
1.2應使用專用工具。
1.3線管連接要牢固。
1.4管口要封堵。
1.5彎曲要合理。
1.6走向要正確。
1.7綁扎要牢固。
1.8管道軸線不得交錯。
三、雨、污水管道承插口柔性連接施工方法
本工程污水管道的介面設計考慮到本工程位於##區,管道易於沉降所以
採用承插式柔性介面,以防管道不均勻沉降和提高管道的密封性能。承插式膠圈柔介面安裝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安裝前應徹底清潔接頭內的表面、凹槽,止推圈和橡膠圈,應確保其無油污灰塵
②安裝密封圈時應確保密封圈與凹槽、管壁均勻貼合,並在安裝前使用潤滑劑封
圈。
③填打膠圈出現「棉花」、嚇司鼻」、「凹兜」、或「跳井」時,可利用鐵牙將介面間隙適當撐大,進行調整處理。
④鏨子應貼插口壁按由下向上的順序打,使膠圈沿一個方向依次均勻入承口水線。
填膠圈的質量標准:膠圈壓縮率符合要求;膠圈填至無小台承口外緣距離均勻;無「麻花」、「悶鼻」、「曰兕」、「跳井」現象
本工程檢查井分為雨水檢查井和污水檢查井,檢查井均採用方形檢查井,均採用磚砌。
四、管道的閉水試驗
(1)、閉水試驗的目的是檢驗排水管道的嚴密性。
(2)、管道做閉水試驗前應檢查管道及檢查井外觀質量格,溝內有無積水,全部預留孔是否已經封閉,管道兩端堵板的承載力是否經驗算大於水壓力的合力。
(3)、閉水試驗將分段進行,以兩檢查井間混凝土管道為一個試驗對象,試驗時將兩閉,並在兩端設置膠管,進水口處膠管為注水膠管,混凝土管另一端膠管為排氣管。
(4)、注水前應再次檢查管道的外觀質量、管口封堵情況,檢查合格後方可注水。
(5)、注水以排氣管道出水且出水流量與注水口注水進量一致為止,注水結束後應測量兩端膠管水位並做記錄。
(6)、閉水試驗時間為12h,12h後應重新測定兩端膠管的水位值,看其差值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7)、本工程雨、污水管道均採用DN600管道,12h後其允許滲水量為30.6,如不滿足要求應重新檢查管道的嚴密性,找出漏水位置從新處治。
五、回填
管道回填土的土質應採用砂或土質較好的土。當採用開槽中的較好土質作為回填土時,應將土塊、礫石、異物等去除。管安裝完成後,應邀請設計、建設部門等有關單位,進行隱蔽驗收,然後抓緊回填土施工。
回填時先由管道的兩側向管底均勻回填砂土,然後在兩側部分同時分層回填夯實禁止只由一側回填。 直徑700mm以上的管道,回填夯實後,應再次量測管內的各部分安裝尺寸,檢查管道有無異常並作記錄,以備確認和對問題進行研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