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辯論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理想的寄託還是對現實消極的逃避
1.如果陶淵明不是想去逃避現實的話,他為什麼要寫他理想中的生活呢?退一步說,那他為什麼又要在在國家需要他的時候棄官歸隱呢?
2.如果 他可以在污水中依舊保持自己 潔身自好的話 那他還隱居干嗎呢?他不知道當時有多少人需要他的幫助嗎?他竟為了自己所謂的清高而置之不理這不叫清高 而是俗 俗的可憐 俗的可怕
Ⅱ 三年級作文課餘生活400字小練筆
那陣風吹過
往事如觀流水,來者如仰高山。紛繁人間千萬之事,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
時光流逝,縱然我們記住了親人的叮嚀,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語,一些傷心
往事難免淤積於胸,塊壘難消。面對萬千世事,我們該忘記什麼有銘記什麼呢?
答曰:忘記失敗痛苦,銘記美好快樂。
珍珠忘記了被河蚌困擾的痛苦,於是造就了盈淚的玉珠。
寶劍忘卻了烈火下錘打的痛楚,於是露出了鋥亮的刀鋒。
胡楊忘卻了沙漠中乾渴的難當,於是創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
腐的神話。
順著歷史長河,無數曠達之士莫不泰然處之。
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
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
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
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
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
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
州寫出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
銘記著世間之美。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
南人。
所以,我們應該忘記別人的嘲諷,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樣;原諒別
人對我們的傷害,如原諒天有晴有陰一樣。我們要記住初生嬰兒的第一次笑容,
我們要記住八旬老太沒牙的掩笑
那陣風吹過,吹走了,吹走了;那陣風吹過,留下了,留下了
Ⅲ 作文:我來到桃花源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是人間仙境,鳥語花香。在我心中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遠離喧囂的城市,獨自開車來到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地方,這個地方在我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就是我的「桃花源」。
在春天,我在草地上打滾、玩耍。無論是站著、躺著還是坐著,心情都顯得格外舒暢。溫暖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撫摸著我,它也催促著草兒們快快長大。春天是個陰雨連綿的季節,我獨自站在空曠的草地上,沒有樹,也沒有傘。雨落在身上那種涼涼的,癢癢的,舒服的感覺。耳邊傳來淅瀝瀝的雨聲,它有點像草兒們正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的聲音。
在夏天,我躺在一個可以遮擋烈日的地方,聽著知了不停地叫喚聲,安然入睡。醒來時,我可以在小河中釣釣魚,因為這樣可以為今天的晚飯加菜;我還可以在小河中游泳,享受著那嘩嘩的流水聲,清涼干凈的河水和小魚親我手指頭的感覺。有時我在水中玩耍時,還會「驚起一灘鷗鷺」。
秋,一個豐收的季節,我收獲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不僅甜在我的嘴裡,還甜在我的心頭。我漫步在田野上,聆聽著一顆顆果實破殼而出的聲音,聽它們對生命的表白。我漫步在樹叢中,落葉像是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用手想抓住它,但它從我手指縫里溜走了。我又從地上拾起它——一片被秋風吹得通紅的楓葉,我把它放在我的口袋裡,為自己留下一份成熟的秋天。
冬天到了,白雪紛飛,一片片白雪帶著寒風飛臨人間,為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棉襖。雪下了一夜,地上,樹上,屋頂上都是一望無際的白色,粉妝玉砌,像一個白色的宮殿。我走出屋子,雪已經堆了一尺高了,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中漫步,雖然有些困難,但我沒有走回頭路。小河已被凍住了,我可以穿上溜冰鞋,從小河的上游一直滑到下游,寒風就像是一把把飛刀,把我臉割得通紅,但我玩得很開心。
回首我的「桃花源」其實也只有一小河,一草地,一樹林,一田野而已。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以後我一定會有自己的「桃花源」。
Ⅳ 我們老師布置的一個作文《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要求800字,求幫忙。
我心目中的桃花源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環境優美的世外仙境,而我心中的桃花源是建立在當今社會之上的「大樂園」。
在這個大樂園里人們自由自在,不受束縛,人人之間平等。學校里學生們統統在自學,有時問問同桌,同桌也不會的去問老師認定的代理老師,代理老師也不會的才向老師請教。每個科目都有代理老師,他們都是各科學習好的。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省老師們費心的去備課,真是一舉兩得啊!在這里,學生與老師都能領到工資,不分貴賤。教室里放著一個大圓桌,她幾乎占滿了整個教室,這個桌子至少可以坐下五十人呢!這樣既有利於討論又美麗大方……
在這個大樂園里,交通路口沒有紅綠燈,也沒有警察值班,只有人們有序的行駛著;再看道路兩旁的環境,沒有人打掃,可說出去誰也不相信,地上沒有一片落葉,也沒有一片白色垃圾;再看那河水,清澈見底,沒有人排放污水,也沒有人客意地去維護,只有人們自覺地遵守著……
在這個大樂園里沒有高科技,沒有ipone,沒有ipad,沒有三星,沒有小米……只有人們那簡單的頭腦、靈活的雙手來創造我們美麗和諧的大樂園……
在這個大樂園里沒有交通工具,沒有輪船,沒有火車,沒有地鐵,沒有汽車,沒有那在天空中翱翔的飛機……只有牛在田間勤勞的耕地;狗在門口默默地看門;雞在黎明時分報曉;馬代替了交通工具,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這個大樂園中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質疑、針鋒相對、彼此排斥,更沒有社會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在這里人們熱情好客、勤儉節約,保持著淳樸的民風。
Ⅳ 那吹來的一陣風 作文200字以上
陣風吹過
往事如觀流水!是他,不辭長作嶺南人」,我們該忘記什麼有銘記什麼呢,塊壘難消。
所以;原諒別人對我們的傷害,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
胡楊忘卻了沙漠中乾渴的難當,留下了,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情人的蜜語。
順著歷史長河。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在黃州「倚杖聽江聲」; 那陣風吹過。時光流逝?蘇軾,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縱然我們記住了親人的叮嚀,吹走了,何來「親煮東坡肉」,何勞弦上聲」的雅人:忘記失敗痛苦,友人的祝福,在黃州寫出「大江東去」,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話,我們要記住八旬老太沒牙的掩笑……
那陣風吹過。
珍珠忘記了被河蚌困擾的痛苦?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夜飲東坡醒復醉」,無數曠達之士莫不泰然處之,吹走了,一些傷心往事難免淤積於胸,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於是創造了」死了三年不倒。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萬千世事,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對?答曰,來者如仰高山,銘記美好快樂。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呵呵。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於是造就了盈淚的玉珠。
寶劍忘卻了烈火下錘打的痛楚,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我們應該忘記別人的嘲諷。我們要記住初生嬰兒的第一次笑容,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樣,於是露出了鋥亮的刀鋒。
是那個「採菊東籬下,如原諒天有晴有陰一樣,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不然。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銘記著世間之美,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留下了。紛繁人間千萬之事
Ⅵ 高中生社會實踐個人總結寒假800字左右,關於桃花園小區人居環境調查
環境衛生調查報告
2013年2月1日至5日對桃花園小區人居環境調查,總的來看,環境衛生工作有喜有憂,但形勢不容樂觀。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 城區商品市場環境衛生現狀
據調查,目前共有各類商品市場26個,總營業面積 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場4個、農貿市場11個。城區商品市場共有管理人員200餘人,其中,專職清潔員120人。從性質上看,事業性管理的商品市場有8家,佔30.8%;民營型商品市場16家,佔61.5%;股份制商品市場1家,佔3.8%。空殼市場1家,佔3.8%。4個商品市場配有垃圾站,5個商品市場配有垃圾桶,9個商品市場對廁所每天進行沖洗,9個商品市場有污水管並與市政污水管連接,13個商品市場有公廁,3個商品市場建立了綠化帶,15個商品市場聘有保潔員,9個商品市場由環衛部門代運垃圾,11個商品市場每天進行衛生清掃,6個農貿市場有家禽宰殺場地,並每天進行沖洗,1個商品市場對生鮮經營場地每天沖洗,1個商品市場有肉食類保鮮設施,1個商品市場熟食飲食經營人員辦有健康證,5個商品市場有專門的物業管理機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貿西街馬路市場,該馬路市場既無專門的管理機構,也無固定的管理人員。但見有人收費,卻無人進行管理和清掃,致使市場內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環境衛生令人堪憂。
近年來,城區各商品市場管理機構,圍繞經濟發展需要,把環境衛生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為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如XX市場、XX市場、XX市場等,在環境衛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應的衛生設施配備齊全,每年從收取的門面、攤位和衛生費中拿出部分資金用於環境衛生的整治。聘請了專門的保潔員,並做到每天對場地、廁所、排水溝、家禽屠宰場地等衛生角落進行清理,確保了垃圾及時得到清運。XX區市場服務中心為改變市場環境衛生,先後對XXX市場、XXX市場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使市場環境衛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級。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場由於沒有人員管理,也沒有相應的環衛硬體設施,業主自發組織請人打掃衛生。如XXX農貿市場,該市場已整體拍賣,正在改建,原來業主自發組織對市場內環境進行清掃。還有XXX建材市場,該市場原屬區農委管轄,由於建築商離開,致使物業無人管理,業主也是自發組織請人對場地衛生進行打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少數商品市場對衛生工作重視不夠;二是衛生投入不足,衛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場周邊發展不平衡,易受影響;四是周邊環境有待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五是綠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數商品市場沒有綠化帶;六是個別商品市場環境衛生服務工作走過場、標准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七是環境衛生監督力度不夠;八是熟食飲食經營人員辦理健康證的不多;九是多個商品市場防塵防蠅設施為零;十是治安問題比較嚴重,經常有被盜現象。
三、對策及建議
(一)積極服務,建立綠色通道。環境衛生管理有關部門要對商品市場熟食、飲食經營人員進行督查,對沒有辦理健康證的經營人員,採取上門**服務,不符合條件的堅決取締。
(二)繼續完善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對商品市場的環境衛生保持24小時清潔,積極加大環境衛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環境衛生各項規章制度。
(三)建立綠化帶。對有條件的商品市場要逐步進行改造或創建綠化帶和公共綠地,提高商品市場的綠化覆蓋率。
Ⅶ 陶淵明的那篇 桃花源記 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 我們穿越到桃花源時的所見所聞所感 題目就是穿越桃花源
這篇文章有點深度,如果你是想寫那種旅遊性質的文章恐怕要好好把前面幾段改一下了。
穿越桃花源
曾經有那麼一方凈土,隱蔽在桃花深處,青山之中,似乎註定了與世隔絕的命運。
纖塵不染的明凈天空和澄澈河水,一望無垠的壯麗花海和華美麥浪,一切唯美得心醉,讓人忍不住遐想——上天在雕琢這件作品時,該傾注了多少心血。許是上天太過憐愛才將它悄悄藏起來,以免沾染塵囂。
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單純而善良,安居樂業,沒有任何紛爭,沒有任何矛盾,更不知世俗為何物。心中,只有一方凈土——另一個脫俗的家園。
晨曦輕輕捲起了黛色的夜幕。那載不動易安許多愁的蘭舟,托起了少女婉轉的歌聲;那飄走後主幾多愁的春水,流淌著稚子天真的童謠。阡陌間,青年男子引吭高歌,干勁十足;農莊裡,婦女們紡織勞作,怡然自得。
夕陽醉了,靜卧在山中。雲急急忙忙把風扯來醒酒,卻不小心弄皺一池碧水,羞紅了臉兒。簫聲悠揚如天籟,炊煙隨之起舞,裊裊娜娜,引得柳枝亦款款飄飄,花瓣漫天飛揚。
「桃花源」,陶潛賦予這里多麼詩意的名字!只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郎,才配得上為這里著記。
可是人們逐漸厭倦了這平淡而愜意的生活,在好奇心驅使下,他們找到了所謂的「出口」——事實上,卻因此把賴以生存的家園逼上絕路。當外界第一縷混濁的陽光透進來,桃花源就註定不再無瑕純凈。
人們在驚訝於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很快學會了發展經濟、建設家園。彷彿只是一晝夜,桃花源就按照他們的想像,變成了一座看似繁榮的大都市。人們卻不知從何時開始,竟學會爭權奪利,爾虞我詐,越墮越深。
然而,幢幢洋房別墅大廈工廠突兀地冒出,很快取而代之的是圈圈年輪無奈的嘆息,「絢麗」河水臭氣撲鼻,裸露的土地,灰暗的天空,無聲哭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污水」人家。這座看起來不再美麗的城市,無比空虛脆弱,如遭蟻蝕的長堤,最終只剩一副寂寞空殼——環境惡化,嚴重污染,使人們不再眷念……
初春,不再有遍地芽兒冒出來新奇地打量世界;
盛夏,不再有成群鵝鴨悠哉悠哉地游;
暮秋,不再有清水如鏡映出皓月倩影;
嚴冬,不再有粉妝玉琢萬里的桃林……
桃花源死了。
昔日仙境般的桃花源,死了。
人們終於醒悟,在舊日家園成為一個悲劇之後,醒悟了。世俗的虛榮和人心險惡早已使他們疲憊不堪,於是,陷入對以前無憂無慮田園生活的回憶中無法自拔。親手破壞的家園,成了心中永遠的痛。
人們走了,帶著這份傷痛,走了。
桃花源亦不會再回來,永遠,永遠。但願人們能覓回心中那一片凈土,覓回那藏在心靈深處,依舊純凈無瑕的家園,未遺失的美好。
——以此祭,獻給現實中的人們。桃花源已經失去了,不要再讓心中的桃花源被玷污,隨風飄散
Ⅷ 《桃花源記》反方不同意此觀點,辯論詞
1,古語有雲: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解釋下,大隱,可理解為隱士裡面最高級的,他們即使在腐敗的朝中,依然能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潔,難能可貴,這就是歸隱的最高境界;中隱,可以理解為隱士里一般的人,他們在崇尚金錢的市井中,能夠保持自身的高潔,不為金錢所動;小隱,可以理解為隱士里最低級的,他們消極的避開俗世,所謂「眼不見心不煩」,沒有大隱那樣的境界,只能躲到山裡,也就是消極避世。
2,有人說世道不好,陶淵明的選擇就是正確的,難道當時世道不好,陶淵明就應該縮到山裡躲起來嗎?這不是一個志向遠大的大丈夫的行為。世道越是不好,越需要人來改變,像中國近代,列強入侵,如果沒有洪秀全,沒有孫中山,個個人都是陶淵明,拿把鋤頭躲山裡種田去,那麼國家的後果是什麼,可想而知。
3,陶淵明對官場的阿諛、強權、腐敗不滿,他從不想去改變,卻只想明哲保身,這難道不是懦夫之為嗎?人們都說他志向高潔,我卻看出他的志向只是一己之志,而非天下之志,他和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屈原為國投淚羅江自殺比起來,什麼都不是!
4、如果陶淵明不是想去逃避現實的話,他為什麼要寫他理想中的生活呢?退一步說,那他為什麼又要在在國家需要他的時候棄官歸隱呢?
5、如果他可以在污水中依舊保持自己,潔身自好的話,那他還隱居干嗎呢?他不知道當時有多少人需要他的幫助嗎?他竟為了自己所謂的清高而置之不理!
6、既然(假如)是積極的話,高尚士為什麼去不了?還死了?
Ⅸ 新桃花源記的答案
我懷念那條河流。
a.遠遠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獨的琴弦綳在原野上,任風雨和歲月彈撥。
我是生長在它旁邊的一雙耳朵。當時我不覺得幸運,以為這音樂、這波濤的訴說、這不盡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柳蔭是理所當然的,洋槐潔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當然的,竹林裡布穀鳥黃鵬鳥的啼鳴是理所當然的,兩岸濕潤的炊煙和歌謠是理所當然的。當時幼稚的心裡,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念頭:這河流以及與它有關的一切,理所當然屬於我們。
我在河灣里學會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勢、青蛙的姿勢展示給水中的魚;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並沒有多餘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在橫波河灣的時候,我遭遇過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昂著,更小的眼睛圓睜著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測的水裡橫渡它的命運。
我在竹林里製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個音孔),我在靜夜裡向身後的村莊和遠方的歲月吹奏。
當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跡,我不覺得我內心的水域,有一多半來自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裡,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沒有想過這河流會有斷流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它似乎源遠流長的水,是來自哪裡?它的溫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樣一點一滴匯成?
帶著它的濤聲和波光,我濕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裡,就把它帶到哪裡,我是它站起來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記憶里流淌著它的乳汁。
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然存在於那裡,理所當然屬於我,屬於我們,而且永遠。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卧在面前的,是它乾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蘆葦盪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頭挖坑淘金;三五個小孩,在放一隻風箏,幾雙眼睛一齊向上,望著空盪盪的天空,和那隻搖搖晃晃的風箏。
我已找不到當年游泳的地方,那讓我感到河水深度、照過我少年倒影、用藍色的旋渦激起我最初詩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蓋。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頭,去大哭一場,讓淚水復活這條夢中的河流。
這時候,才痛徹心肺地明白:天地間沒有理所當然永遠屬於我們的事物。
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地去珍惜——這才是惟一屬於我們的理所當然。
b.我們不過也是游盪於河流中的另一種魚。我們不願成為干魚,但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許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愛,枯竭了;我們內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滿了污水,堆滿了垃圾。
我該怎樣打開內心的純潔水源,復活那死去的河流?(節選自《散文》2001?2)
1.第3段有四個由「理所當然」構成的排比句,強調了「我」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態。文中與此相照應的句子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首尾詞,中間可打省略號)
2.結合語境,揣摩並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及表達作用。
①「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並沒有多餘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兩個「小小的」描寫出_________________,「戰爭的恐懼」、「過分的傷害」表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卧在前面的,是它乾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本句採用了擬人手法,「遺體」描寫出______________的慘境,「無言訴說」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的氣氛,全句抒發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結合全文,簡析劃線句a和b的深層含義。
a句為什麼把河流比喻成「孤獨的琴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怎樣理解「我們也是游盪於河流中的另一種魚」?為什麼說「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答問。
①統觀全文,作者用了對比的寫法:寫河流,當初_______________,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差強烈;寫」我」對河流的認識,當初以為「_________」,現在意識到要「_________________」,變化巨大。
②結尾部分,「我內心的河床」指_________________,作者希望」復活?的不僅是_______________,而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根據你對本文的感受,以「我懷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寫一句話。(不超過2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當初享受大自然美景卻不懂得珍惜。「當時幼稚的心裡,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理所當然屬於我們」、「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裡……理所當然」、「我仍然覺得……而且永遠」(答到其中兩句即可)。
2、①小生命的脆弱;在人類的傷害下處境的危險。②河水枯竭,生命死亡;悲涼,衰敗;對人們破壞自然環境的憤慨。
3、a.因為它哺育了眾多的生靈,彈奏著生命的樂章,卻沒有受到人們應有的理解、珍惜和保護。b.因為我們(或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就像魚和水的關系(大自然是人與萬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就像水是魚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如果不懂得珍惜和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必將毀滅自己。
4、①生機盎然,成了乾涸的遺體,理所當然地屬於我們,理所當然地去珍惜。②人的心靈,沒有被污染、沒有乾涸的河流(充滿生機的河流),人沒有被污染的心靈。
5、示例:我懷念那片樹林,它曾使我有過許多神秘的幻想;或:我懷念老師的寬容,它曾使我戰勝過錯、重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