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中,沉澱分來為初次源沉澱和二次沉澱。初次沉澱主要構築物是初沉池(現在設計基本不用,但必要時還是要設的)和沉砂池,作用在於沉澱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砂礫等,以免進水生物反應池造成累積,從而導致污泥無機份增加,這樣就可能導致生物反應池污泥濃度較高,而有機份(MLVSS)相對較低,對於污水處理和污泥脫水都存在不利影響。二次沉澱通常稱為二沉池,主要是幅流式、豎流式沉澱池等,作用是進行生物反應池泥水混合液的分離,實現污泥迴流、剩餘污泥排放以及最終出水達標排放(一般出水標准在低於一級A的情況下,二沉池後就是工藝的最終出水)。
過濾在污水處理中,屬於深度處理工藝,主要用於出水標准較高或達到中水標準的污水廠中,作用在於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SS(能達到10mg/L以下),同時還能去除少量的COD、TN等,實際運行效果表明,過濾對於去除污水色度、濁度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時過濾也是污水採用紫外消毒前的一個准備。
㈡ 污水廠投泥的目的
一.實習目的:生產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的必修課,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了解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具體內容:實習地點:秦皇島污水治理廠.實習時間:*****.污水廠概況;秦皇島污水處理廠污水主要來源於城市污水收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業廢水,所有污水經過活性污泥法A/O工藝處理後,採用秦皇島淹沒排放方式排入長江,日排放量計劃為64萬噸(雨季),年平均為58萬噸。該項目加氯間為密封式,加氯量按5mg/l考慮60萬噸/日污水總投氯量125kg/h,設置真空加氯系統一套,59 kg/h加氯機2用1備。加氯間安裝有自控報警系統。在城市發生較大范圍疫情時,經防疫部門要求,環保部門批准,該廠對生化處理後的水進行加氯處理排入長江,平時處理水不加氯直接排放。該項目一期工程地面雜訊源主要有格柵機、鼓風機、污泥脫水機和排放泵等。高雜訊設備設有減振降噪部件,遠離廠界。水下雜訊源有污水潛水泵、曝氣機等。該污水處理廠固體廢棄物主要來自格柵沉渣和剩餘污泥脫水後的泥餅。根據工藝的設計參數推算,污泥量為55.8噸/天(含水率為75%),其中格柵沉渣為20噸/天(含水率60%)。此污泥運到秦皇島電廠焚燒發電。2.工藝流程:進水泵房—機械格柵槽—暴氣沉砂池—配水井—輔流沉澱池—生物池—配水井—二沉池—提升泵房—排放泵房—水體。3.處理工藝秦皇島污水處理廠採用A/O活性污泥法工藝,。污水處理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1). 物理處理法。如過濾法、沉澱法。 (2). 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澱法。 (3). 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來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處理法的一種。4.主要構築物及其作用(1)預處理階段a. 格柵間格柵間用於去處污水中粗大漂浮或懸浮雜物,以保護後續處理設施不被磨損或堵塞。所以說在預處理過程中,格柵間是尤其重要的構築物。秦皇島污水處理廠共有兩組十台,垂直放置,鋼絲繩牽引。b. 曝氣沉砂池暴氣沉砂池一共有六組,利用水與無機顆粒物的比重不同從而達到沉澱目的。裡面的水比較臟,有漂浮物和水泡。格柵間有四台格柵。初沉池裡的水也比較臟,漂著好多黑色的水泡,有一直徑刮泥機。高壓鼓風機也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處理效果。二沉池採取的是一為周邊進水中間出水,也有中間進水周邊出水c. 配水井其作用是將曝氣沉砂池流過來的污水進行均衡分配和緩沖,確保兩套工藝的過水兩相同,且穩定的進行污水處理。d. 初沉池是一個幅流式的沉澱池以除去污水中的大部分泥渣,其刮泥採用的是半橋式周邊傳動刮泥機,泥渣經刮泥機推入池底中心處的污泥斗再輸送到貯泥間。(2)生化處理階段a. A/O生化池它是缺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工藝的主要組成部分,分為五個廊道,兩段(A級、B級)。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進入A/O生化池,首先進入A級缺氧段,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這兒先釋放磷,並且繁殖。當進入B級好氧段時,由於氧氣充足,微生物大量吸收水中的磷和有機物,達到處理的目的。b. 二沉池主要將A/O生化池的水和泥沉澱分開,底部的泥渣由刮吸泥機吸入後由污泥泵打到污泥泵池,處理後的污水經溢流堰流出到排水井直接排到水體。c. 鼓風機房A/O生化池的供氣最重要的部分,對活性污呢的培養有重要作用(3) 水的排放和污泥處理系統a. 水的排放系統經二沉池出來的水進入提升泵房後再由排放泵房直接排入長江。b. 污泥處理系統污泥投配池—污泥濃縮及控制間—污泥消化池—沼氣鍋爐房—脫硫塔—沼氣火炬—貯氣罐—污泥脫水機房—迴流污泥泵房。控制間加的絮凝劑PAM,消化池採用的是中溫缺氧處理(31-35度), 投加消化污泥,易產生甲烷。在污泥脫水時分別採用離心和帶式脫水機,加入PAM絮凝劑溶液。出廠污泥如黑炭色,含水75%,運往秦皇島電廠焚燒發電。5秦皇島污水出理廠平面圖 6.實習總結此次在秦皇島污水處理廠的實習,使我在學生階段能夠最大程度深入學習活性污呢法的處理工藝.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處理城市和工業污水普遍採用的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工藝流程較為簡單,處理成本低,而處理效果好,BOD/COD去除率高,因而能得到廣泛的青睞.另外,這次實習也讓我對污水處理廠的流程及基本操作有了一個大致了解.
㈢ 污水處理廠旋流沉砂池由哪些部分構成,作用是什麼
很有趣抄的是,我昨天剛剛研究過這個問題。
旋流沉砂池作用主要是砂水分離。是沉砂、洗砂效果好的先進機器。
主要令部分:壁體和內部的除砂裝置。
內部除砂裝置包括:減速機、傳動軸、葉輪、洗砂系統。一般都是不銹鋼的。
㈣ 為什麼城市污水處理工藝中要設沉砂池是否可以不設沉砂池
基本上所有的污水廠都要設計沉砂池,因為城市生活污水的構成比較復雜,版涉及管網權、居民生活、城市雨水等多個方面,污水中的無機沙粒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沉砂池作為預處理中重要的一環,將無機沙粒及粒徑大的顆粒物有效去除,會對後續處理設施、設備起到保護作用,特別避免在曝氣系統中沉積,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廠可以不設初沉池,但沉砂池是必要的。
㈤ 污水處理中的生化池主要功能是什麼呢
廢水處理的主要部分,利用微生物來降解污水中的生物化學垃圾
生化池提供了時間程序的污水處理,而不是連續提供的空間程序的污水處理。生化池系統不需初沉池、二沉池和污泥迴流系統,理想靜沉,分離效果好。可應用於化工、石油、電力、鋼鐵、紡織、印染、運輸、貯存、食品釀造、發酵、水處理、海水淡化等。
直接進入上流式厭氧或者序批式生物反應器可能會由於污水COD太高
使得裡面的生物超負荷工作,
從而使處理效果下降,
前面先經過2級生化處理去除部分COD來保證UASB和SBR的正常工作
污水處理生化池,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來降解污水中的COD,具有高效節能、佔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不論應用於工業廢水還是養殖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綠燁環保
主要是各種細菌,好氧池中主要一些好氧自氧和異氧的菌,具體的種類是很豐富的,不同的工藝菌也很復雜,有降解有機物及氨氮等污染物的,厭氧反應器主要是厭氧菌。並且生化池會有一些原生動物,如鍾蟲、輪蟲等,這些動物通常作為污水處理好壞的指示性生物。
直接進入上流式厭氧或者序批式生物反應器可能會由於污水COD太高
使得裡面的生物超負荷工作,
從而使處理效果下降,
前面先經過2級生化處理去除部分COD來保證UASB和SBR的正常工作
污水處理採用AAO的原理,
AAO的原理是活性污泥法,因此保證反應池中活性污泥處於懸浮而不沉積的狀態是反應池運行正常的前提條件。
據此,反應池的有效水深需要根據採用的曝氣設備作用的有效深度決定,曝氣設備在承擔曝氣功能的同時,兼有攪拌推流的功能,由於功率大,所以攪拌效果好,這是對於表面曝氣設備而言,對於採用鼓風機曝氣的AAO工藝,有效深度同樣需要由鼓風機性能決定。
反應池有效深度一旦超出曝氣設備性能之外,污泥沉積就難以避免,這就造成污泥中比重較大的無機分沉積下來並逐漸累積,清理不及時會造成反應池體積減小,進而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污水處理池中的二級生化處理池有什麼作用 …… 》 直接進入上流式厭氧或者序批式生物反應器可能會由於污水COD太高使得裡面的生物超負荷工作,從而使處理效果下降,前面先經過2級生化處理去除部分COD來保證UASB和SBR的正常工作
污水處理中生化池起什麼作用_ …… 》 微生物培養可以直接去接種馴化,看你是什麼水.如果是處理生活污水.那自己悶爆就可以培養起來了.可以適當加一些豬糞等.還有你說的sbr池你是不理解吧.sbr就是生物反應器.這個你自己查看相關說明
污水處理中生化池起什麼作用 …… 》 可以降解有機物,使處理後的廢水可以達到排放標准
污水處理中的生化池主要功能是什麼呢?_ …… 》 污水處理系統中的生化處理方式有五種類型,1、厭氧池(也稱為水解酸化池);2、好氧池(也稱為曝氣池);3、兼氧池(好氧、缺氧、厭氧同時存在);4、接觸氧化池(也叫氧化池,功能應該和曝氣池差不多);5、生物吸附池;所有生化池的功能目標都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及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
污水處理中生化反應池的作用_ …… 》 格柵:去除懸浮物 沉砂池:去無機顆粒 混凝池:投加混凝劑發生混凝沉澱 初沉池:上個單元產生的沉澱與原水分離 生物選擇池:培養並選擇出適合該系統的微生物 SBR池:系統中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分四步(進水,曝氣,沉澱,泥水分離)循環,要不要加營養物質取決於你的污水性質和微生物的習性等
㈥ 設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
沉砂池的類型,按池內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流式沉砂池、豎流式沉砂池、曝氣沉砂池、鍾式沉砂池。
(一)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型式,污水在池內沿水平方向流動。平流式沉砂池由入流渠、出流渠、閘板、水流部分及沉砂斗組成。它具有截留無機物顆粒效果較好、工作穩定、構造簡單和排沉砂方便等優點。
設計參數:
(1)最大流速為0.3m/s,最小流速為0.15m/s;
(2)最大流量時停留時間不小於30s,一般採用30~60/s;
(3)有效水深應不大於1.2m,一般採用0.25~1m,每格寬度不宜小於0.6m;
(4)進水頭部應採取消能和整流措施;
(5)池底坡度一般為0.01~0.02,當設置除砂設備時,可根據設備要求考慮池底形狀
(二) 豎流式沉砂池
豎流式沉砂地是污水由中心管進入池內後自下而上流動,無機物顆粒借重力沉於池底,處理效果一般較差。
設計參數
1)最大流速為0.1m/s,最小流速為0.02m/s
2)最大流量時停留時間不小於20s,一般採用30~60s;
3)進水中心管最大流速為0.3m/s。
(三)曝氣沉砂池
普通沉砂池的主要缺點:
a) 截留的沉渣中,夾雜一些有機物;
b) 對有機物包裹的砂粒截留效率不高;
c) 沉渣容易發臭,難以處置。
曝氣沉砂池的典型特徵,就是池內安裝了曝氣裝置,可以對池內污水產生以下影響:
a) 砂粒在沉砂池中以螺旋狀向前流動;
b) 使有機顆粒經常處於懸浮狀態;
c) 使砂粒互相摩擦,能夠去除砂粒上附著的有機物污染物,有利於取得較為清潔的砂粒及其它無機顆粒;
d) 曝氣還有去除油脂和合成洗滌劑的作用。
㈦ 設計城市污水處理廠時為什麼既設沉砂池又設沉澱池
其功能不一樣,沉砂池是用於去除污水中一定體積的砂粒或其他雜物,如碎骨屑,果核,之類的,沉澱池分為初沉池和二沉池,初沉池一般用於去除懸浮於污水中的懸浮物的,二沉池是用於活性污泥的泥水分離用的
㈧ 過濾池設備在污水處理中起到哪些作用
污水處理中,沉澱分為初次沉澱和二次沉澱.初次沉澱主要構築物是初沉池(現在設計基本不回用,但必要時還答是要設的)和沉砂池,作用在於沉澱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砂礫等,以免進水生物反應池造成累積,從而導致污泥無機份增加,這樣就可能導致生物反應池污泥濃度較高,而有機份(MLVSS)相對較低,對於污水處理和污泥脫水都存在不利影響.二次沉澱通常稱為二沉池,主要是幅流式、豎流式沉澱池等,作用是進行生物反應池泥水混合液的分離,實現污泥迴流、剩餘污泥排放以及最終出水達標排放(一般出水標准在低於一級A的情況下,二沉池後就是工藝的最終出水).
過濾在污水處理中,屬於深度處理工藝,主要用於出水標准較高或達到中水標準的污水廠中,作用在於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SS(能達到10mg/L以下),同時還能去除少量的COD、TN等,實際運行效果表明,過濾對於去除污水色度、濁度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時過濾也是污水採用紫外消毒前的一個准備.
㈨ 爆氣沉沙池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加速沉澱污水中的顆粒物。
這是沉沙池的作用。沉沙池只是一個名稱,說的是沉沙,其實其他固體物質一樣可以沉澱的。
㈩ 沉砂池與沉澱池的作用
沉砂池主要用於去除污水中粒徑大於0.2mm,密度大於2.65t/立方米的砂粒,以保護管道、閥門等設施免受磨損和阻塞。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離為基礎,故應控制沉砂池的進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無機顆粒下沉,而有機懸浮顆粒能夠隨水流帶走。
沉澱作用為去除水中懸浮物的,凈化水質。利用水的自然沉澱或混凝沉澱的作用來除去水中的懸浮物。沉澱池按水流方向分為水平沉澱池和垂直沉澱池。沉澱效果決定於沉澱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時間。為了提高沉澱效果,減少用地面積,多採用蜂窩斜管異向流沉澱池、加速澄清池、脈沖澄清池等。沉澱池在廢水處理中廣為使用。
(10)污水處理中沉砂池的目的是擴展閱讀
沉砂池設計中,必需按照下列原則:
1、城市污水廠一般均應設置沉砂池,座數或分格數應不少於2座(格),並按並聯運行原則考慮。
2、設計流量應按分期建設考慮:
當污水自流進入時,應按每期的最大設計流量計算;當污水為用提升泵送入時,則應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組合流量計算;合流制處理系統中,應按降雨時的設計流量計算。
3、沉砂池去除的砂粒雜質是以比重為2.65噸/立方米,粒徑為0.2mm以上的顆粒為主。
4、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萬立方米污水沉砂量為30立方米計算,其含水率為60%,容量為1500kg/立方米。
5、貯砂斗槔容積應按2日沉砂量計算,貯砂斗池壁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於55°排砂管直徑應不小於0.3m。
6、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於0.3m 。
7、除砂一般宜採用機械方法。當採用重力排砂時,沉砂池和曬砂廠應盡量靠近,以縮短排砂管的長度。
沉澱池池體平面為矩形,進口設在池長的一端,一般採用淹沒進水孔,水由進水渠通過均勻分布的進水孔流入池體,進水孔後設有擋板,使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池寬的橫斷面。沉澱池的出口設在池長的另一端,多採用溢流堰,以保證沉澱後的澄清水可沿池寬均勻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設浮渣槽和擋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體。池寬和池深要保證水流沿池的過水斷面布水均勻,依設計流速緩慢而穩定地流過。池的長寬比一般不小於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過3米。污泥斗用來積聚沉澱下來的污泥,多設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