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核電的三次重大事故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轉自知乎
人類核能利用歷史上嚴重核事故有三次,第一次是1979年的美國三里島核事故,第二次是1986年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第三次是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從事故後果而言,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最嚴重,因為人為誤操作導致了反應堆核爆炸,並且由於戰斗民族沒有為反應堆設計安全殼,導致了大量放射性物質的泄漏。所以事後才需要修建石棺,徹底屏蔽放射性。即使如此,石棺修建前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中半衰期較長的物質,仍然具有較強放射性。而福島核事故是海嘯導致全廠斷電,並且摧毀了余熱排出系統的動力來源,即應急柴油發電機。停堆後的衰變熱無法排出,導致了堆芯融化,並且高溫下發生了鋯水反應,生成了氫氣,氫氣發生了化學爆炸,由於安全殼的存在,有部分放射性物質泄漏。福島排放的是冷卻堆芯後的放射性廢水,排入大海後經過稀釋和本身的衰變,放射性應該很快能接近天然本底水平。一個是像原子彈一樣的核爆炸,並且沒有安全殼,一個是化學爆炸並且具有安全殼,其後果和處理難度,高下立判。
任何核電站都不可能將放射性物質直接排入大海。對於壓水堆而言,海水在電廠內循環只是為了二迴路蒸汽的冷凝,幾乎沒有任何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只在一迴路及其壓力邊界內,包括蒸汽發生器的一次側。而核廢料的處理具有嚴格的工藝過程,並非直接排入大海,而是深地質處置。
內陸核電站本質和沿海沒有區別,只是由於冷卻水流量小,可能需要修建冷卻塔。目前的三代堆要求即使在最嚴重的核事故下,反應堆安全殼也能包容所有的放射性物質,所以必須考慮縱深防禦,並不是出了事故就隨意簡單的排放。
兩次核事故有著本質的區別。福島核事故堆芯熔毀,熔穿壓力容器,放射性物質泄漏導致電站附近輻射值超標是意料之中的事,並非是什麼大新聞,本身就具有安全殼,所以修建石棺沒有必要。
另,三里島核事故也是堆芯融毀,並且也是內陸壓水堆核電站,但是並沒有發生放射性泄漏,安全殼包容了所有的放射性物質,由此可見縱深防禦和技術革新對核安全的至關重要性。
2. 小學生生態文明手抄報的資料
網上給你找的,你選擇一些摘抄吧!
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污染。
電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也是我們每天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的,但是現在消耗驚人。所以用電時的一舉一動,都要從節約出發。
在我國,發電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現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將在250年內消耗。到那之後,我們將無任何煤留給我們的後代。
節約用電,就是節約煤,也更是直接為減少大氣污染做貢獻。因為酸雨是因煤炭燃燒形成的,它能強烈的腐蝕建築物,並能使土壤和水質酸化,導致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據計算,我國僅西南,華南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就達140億萬元。
節約用電,能夠減緩地球變暖。由於煤碳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個罩子一樣阻隔地面的熱量向天空外散發,產生了溫室效應,如果地球溫度升高,會引起乾旱或洪水,還會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較低的國家和島嶼就會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肯定要邁入下一個世紀的,他們很多都為全球日益變暖而脆弱。德國192所學校的13.5萬兒童發誓要讓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中造成溫室效應的有害氣體減少10%。他們換上節能燈,拒絕用空調,放棄用汽車,選用自行車。經過7個月的努力,他們已達到了目標。
轉眼間,我們又進入了美麗的六月,這是植樹造林,綠化國家的大好時機,為了創造良好的綠色家園,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建議同學們:
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珍惜動物。
開展植樹護綠活動。
3. 為什麼20世紀下半葉沒有重大發明 知乎
有,但是很多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有的又太近,導致有的普通人不知道,有的注意不到。
被譽為20世紀十個最偉大發明的,有不少就是20世紀下半葉才有的。
太空梭,人造衛星,個人電腦,克隆羊,網際網路。十大發明有五個是在下半葉的。
除此之外,氫彈,DNA雙螺旋,核潛艇,核電站,激光,工業機器人,雜交水稻,太空空間站,試管嬰兒等還有很多。
4. 在核電方面哪幾所大學,或研究所比較適合讀研
作者:核能之友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2451905/answer/414457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一,核科學與核技術是一級學科,屬於工學,下屬4個二級學科,分別是核能科學與工程,核技術及應用,核燃料循環與材料,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
第二,上面提到的蘭大的強的是粒子與原子核物理,是屬於理學下面的物理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蘭大的核科學與核技術實力不行。而川大強的是這里討論的核科學與核技術,物理中的粒子方面是原子與分子物理很強,粒子與原子核物理則不算強。
第三,教育部一級學科排名中,除去九院和原子科學研究院外,高校的核科學與核技術一級學科排名順序是是(06-08的沒有出來,以02-04的為准):
清華,中科大,北大,西交大,川大,哈工程,這也是高校核工程與核技術學科最強的幾所學校。
第四,關於核科學與核技術一級學科的重點學科,這個最新的國家重點學科到處都可以查到,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有2個高校,分別是清華和中科大,下面的二級學科也全部覆蓋為重點。另外獨立擁有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的高校有3個,分別是西交大的核能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北大和川大的核技術及應用國家重點學科,另外兩個二級學科只有清華和中科大兩個一級學科高校是重點。上面也是所有的關於核工程與核技術的國家重點學科。另外哈工程的核能科學與工程是國防重點學科。
第五,擁有核科學與核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高校有5個,這個也是可以查到的,分別是:清華,中科大,西交大,川大,哈工程。
再者,關於上交大,其實上交大的核科學與核技術學科學術實力本身不強,不僅沒有國家重點學科,也不是一級學科博士點,甚至不是一級學科碩士點,不過擁有核能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不過上交大的核學科人才培養確實相當讓人刮目相看,其核學院依託依託如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科研單位,並在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地的核電站、及各大核電和電力投資公司,實行聯合培養培訓,為核電工業輸送了很多人才甚至是中堅力量,在核電領域的人脈很深。上交大的聲譽,地理位置,周邊的科研院所,人才的培養實力,以及其學科對於核電的針對性(核反應堆工程系、核材料與核燃料系、輻射防護和核技術系),加上也擁有核能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保證了上交大在核電人才領域的地位。但是說到核科學與核技術這個一級學科的實力,則確實不算強。
最後,關於就業,其實樓主說的核工程與核技術應該是說本科專業,不是核科學與核技術一級學科,就本科而言,就核學科來說,中核,中廣核,中電投等核電集團一般會到幾個學校批量招收學生,包括清華,上交大,西交大,川大,哈工程等,甚至提前批量預訂進行聯合培養,北大和中科大不是很清楚,只要願意應該也很好進吧。而蘭大的核屬於理學范疇,成都理工,南華等雖然是這個一級學科,而且還有核技術及應用二級學科博士點,但是其核學科研究方向和人才培養與核電有些偏差,如成都理工主要搞地核,因此去核電的很少。
上面只對學科實力進行了一些討論,對於相關的科研學術沒有展開,不過,說西交大的核與清華並駕齊驅真的是有點過了,如果僅僅是說核能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方向到是差不多,西交大的核學科總體而言還是要遜於清華和中科大,與川大基本相當,北大哈工程屬於單點開花,不過實力確也很強勁。如果說西交大核電領域的人才培養,或許不遜於清華吧,這個不是很清楚。而如果從就業上來說,清華,上交,西交,哈工程,川大,北大,中科大都是不錯的選擇,進核電公司問題不大,當然如果論人脈,應該還是清哈兩交要深厚些。
-------------------------
清華 高溫氣冷堆 各個方向都很強
上海交大 超臨界堆 熱工很強 堆物理 材料 核燃料循環比較弱
西安交大 無 堆物理很強 其他不怎麼樣
哈爾濱工程大學 無 各個方向都挺厲害 學風好
蘭州大學 無 核燃料循環比較厲害
中科大 聚變堆
-------------------------
序號 院校 開設時間
1 清華大學 1956
2 西安交通大學 1958
3 上海交通大學 1958
4 哈爾濱工程大學 1959
5 南華大學(原中南工學院) 1984
6 成都理工大學 1985
7 四川大學 2001
8 東華理工大學 2001
9 華北電力大學 2003
10 西南科技大學 2005
11 重慶大學 2006
12 沈陽工程學院 2006
13 武漢大學 2007
14 華南理工大學 2007
15 電子科技大學 2007
16 中國科技大學 2007
17 東北電力大學 2007
18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2007
------------------------
搞核能排名應該是:清華無疑是最好的,核研院中就有好幾個反應堆。其次是西交,西交搞基礎很牛B,有個國家級實驗室。再就是哈工程,上交能力很強但總體實力比不了哈工程,而且上交搞超臨界也沒什麼,跟著外國瞎做,自己的3代都搞不明白。哈工程比較實際,低調。上面四個國內有名的老牌。華北電力和南華只能算是二流了。還有一些後來開核工程的院校都想在核電大發展中分到一杯羹,但實力卻一般。
中國核能訊息第一微信發布、交流平台!
添加方式:查找公眾賬號「中國核能」或微信號「nuclear_energy」添加即可。
5.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怎麼徹底消除 知乎
不能徹底消除了。
這次,只是在外面加了個保護罩啊。
6. 污水處理的高分子聚合tow不慎入眼怎麼辦
在廢水的混凝處理中,有時使用單一的絮凝劑不能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往往需要投加某些輔助葯劑以提高混凝效果,這種輔助葯劑稱為助凝劑。常用助凝劑有氯、石灰、活化硅酸、骨膠和海藻酸鈉、活性炭和各種粘土等。
有的助凝劑本身不起混凝作用,而是通過調節和改善混凝條件、起到輔助絮凝劑產生混凝效果的作用。有的助凝劑則參與絮體的生成,改善絮凝體的結構,可以使無機絮凝劑產生的細小鬆散的絮凝體變成粗大而緊密的礬花。
22 常用助凝劑的種類有哪些?
助凝劑種類較多,但按它們在混凝過程中所起作用來說大致可分為如下兩類:
⑴調節或改善混凝條件的葯劑
混凝過程應該在一定的pH值范圍內進行,如果原水pH值不能滿足此要求,則應調整原水的pH值,這類助凝劑包括酸和鹼。原水pH值較低、鹼度不足而使絮凝劑水解困難時,可以投加CaO、Ca(OH)2、Na2CO3、NaHCO3等鹼性物質(常用的為石灰);而PH值較高時,則常用硫酸或CO2來降低原水的pH值。
對溶解性有機物含量較大的廢水,可用Cl2等氧化劑來破壞有機物,提高對溶解性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另外亞鐵鹽作絮凝劑時,可用氯氣將亞鐵(Fe2+)氧化成高價鐵(Fe3+),以提高混凝效果。
以上鹼劑、硫酸和CO2、氯氣等本身並不起凝聚作用,只起輔助混凝的作用。
⑵加大礬花粒度、密度和結實性的助凝劑
混凝的結果要求生成粒度大、密度大和結實的礬花,既有利於沉澱,又不易破碎。為獲得此種結果,結合水質的特點,有時必須在水中加入某種物質或葯劑。如含有不宜沉降的質地較輕雜質的低濁廢水中,加入二氧化硅、活性炭、粘土一類較粗顆粒或迴流部分沉澱污泥可起到加重、加大礬花的作用;當採用鋁鹽、鐵鹽作絮凝劑只能產生細小而鬆散的絮凝體時,可投加聚丙烯醯胺、活化硅酸及骨膠等高分子助凝劑,利用它們的強烈吸附架橋作用,使細小而鬆散的絮凝體變得粗大而密實。
23 絮凝劑、助凝劑在強化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有哪些?
廢水處理中投加絮凝劑可加速廢水中固體顆粒物的聚集和沉降,同時也能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機物。這種方法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靈活等優點,特別適合於處理水量小,懸浮雜質含量較大的廢水。採用無機絮凝劑時,因為投葯量大,產生的污泥量也大,所以實際應用中主要採用人工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OPF,或採用無機絮凝劑與OPF相結合的方式。
據有關報道,在初級沉澱池,常使用陰離子型已水解的聚丙烯
7.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日語知乎專業三本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2015年招生專業介紹
應用化學(分析與檢測)專業】
★此專業為我院2014年新增專業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化學分析與檢驗,同時具備物理檢測及生物檢驗檢疫的基礎理論和技能,能獨立分析、解決工業生產中原料、中間產物及產品的分析化驗、檢驗檢疫等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同時適應貿易領域內商品檢驗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儀器分析、葯物分析、食品分析、生物檢驗檢疫、環境分析、材料測試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並受到相關技術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經過上述課程的學習,本專業學生同時具備化學分析、儀器分析、生物檢驗檢疫和材料分析等多方面的綜合分析檢測技術技能。
本專業具有技術性強和就業面廣的特點。學生一旦掌握本專業技術技能,就擁有了終生就業能力。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環境工程、食品飲料、醫葯衛生、材料等行業從事分析檢測、質量管理、生產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進出口商檢、公安消防、質量監督等單位工作。同時,本專業畢業生還具備報考化學、化工、生化、食品、高分子材料、制葯等專業研究生的基本條件。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模具)
該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培養利用模具技術對金屬和塑料進行加工的技術人才。主要方向有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和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畢業生能在機械製造、塑料成型、汽車製造、航空航天、家用電器、電工通信等眾多領域從事模具設計與製造、成型工藝設計與開發等技術工作,也能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由於利用模具製造產品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等優點,模具技術在製造業的眾多領域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主要課程有:工程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塑性成形原理、材料科學基礎、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模具CAD/CAM等。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該專業培養具有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理論、應用技能及創新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及機械製造企業及相關行業從事教學科研、應用開發、設計製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課程有:工程制圖、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學、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繪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基礎、公差與技術測量、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數控技術、控制工程基礎、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機床概論、機械製造工藝學、液壓傳動與控制、數控編程、機床電氣控制、可編程序控制器、數控機床等。
【車輛工程專業】(汽車及應用)
該專業與全球最大的汽車技術供應商之一的德國BOSCH公司達成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培養具備①汽車設計、製造;②汽車電子技術;③汽車營用管理、保養維修、實驗和檢測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從事汽車相關設計、製造、維修、檢測、實驗研究、教學、生產管理、營銷及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有: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基礎、電工與電子學、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維修與保養、汽車電器、汽車營銷、柴油機高壓共軌技術、發動機原理等。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該專業為江西省重點學科,培養學生具備有化學工程、機械工程、自動控制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具備有對大型、自動化、連續性生產的過程工藝、新型過程裝備及控制技術進行設計、開發、研究及企業管理的能力。畢業生適應在技術監督與管理部門、設計與科研單位及石油化工、能源環保、輕工儀器、制葯與商檢,對外貿易、城市燃氣與暖通空調等工業企業及大中專院校從事過程裝備及其控制系統的工程設計、教學科研、產品開發、製造檢測、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該專業在近幾全國年所有專業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就業前景廣闊。主要課程有:化工原理及實驗、控制工程基礎、電工與電子學、工程制圖、工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過程裝備設計、過程裝備控制技術、焊接技術與無損檢測、過程流體機械、過程裝備測試技術等。
【建築學專業】
建築學專業著重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強、具有創新精神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職業建築師及其他高級建築學專業人才。學生通過接受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建築設計的過程與方法、建築與環境、綜合分析與設計表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初步的前期策劃能力、建築方案設計能力、綜合協調能力、設計表達能力、計算機應用和外語能力, 成為具有堅實理論基礎、良好藝術修養和較強設計與表現能力的高級建築設計人才。
建築學本科專業學制五年,主要課程有: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及原理、城市規劃原理、工程測量、室內設計原理、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材料與構造、美術、中外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物理、建築設備以及各種專業實習等。畢業後一般到建築設計或規劃設計單位或房地產公司從事建築設計、室內外環境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工作,或者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學校從事相關的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
【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設有建築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兩個方向。該專業注重加強實驗課程、工程訓練和工地實習,使學生得到土木工程師和路橋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培養同時具有較深的專業理論知識與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畢業生能在政府機構、大中專院校、研究設計院所、建築施工等單位從事各類建築結構、構築物及道路、橋梁的設計規劃、施工管理、教學研究、投資開發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工程制圖、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築學、演算法語言及應用、鋼結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工程地質、土力學及地基基礎、建築施工、高層建築結構、工程結構抗震、土木工程CAD、建築結構試驗、建築設備、工程造價與管理、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橋梁工程、路橋施工技術、路橋工程概預算、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等。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對水的取集、凈化、輸送、利用、回收處理與綜合利用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初步的科研方法訓練並接受工程師強化訓練,具有較好地獨立獲取知識和分析、解決給水排水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規劃給水排水系統、進行給水排水工程的工藝設計、施工、管理和簡單的結構設計的能力並掌握水資源控制與保護、節水等相關知識的給水排水工程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畢業去向:政府機關與科研機構、施工單位、從事城市規劃、市政建設、環境管理及給排水系統、廢水處理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給排水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運行與管理工作;也可在大中專院校從事相關教學工作;或考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學科碩士研究生再深造。本專業設置的主要課程有: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大學物理、水分析化學、微生物學、工程流體力學、建築力學、測量學、土木工程制圖及CAD、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水文學與工程地質學、水泵與水泵站、水質工程學、建築給排水工程、給排水管網、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給排水工程結構、給排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經濟學等。
【工程管理專業】
工程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工程技術加經濟管理,因此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的是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接受工程師和經濟師的基本素質訓練,打好工程技術、管理、經濟、法律、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堅實基礎。該專業設有項目管理、工程造價兩個方向,畢業生能從事工程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管理、項目投資及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等,可以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房地產企業、投資與金融領域等從事工程管理及相關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制圖、工程結構、建築力學、房屋建築學、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經濟學、建築法規、工程項目管理、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工程材料、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土木工程測量、工程估價等。
【環境工程專業】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適應我國21世紀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具備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水排水工程設計,環境規劃、管理、評價,以及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畢業生可在各級政府環保部門、規劃部門、建設管理部門、設計研究院所、環境工程公司、科研單位、企業、高等院校等從事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工程設計、環保產品開發以及教學和環境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近年來本專業的社會需求量逐漸增加。本專業畢業生還可報考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市政工程、環境管理、城市環境與生態工程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學生除學習全校統一的公共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英語、計算機等)外,還將學習環境學科的專業基礎和專業課——基礎化學、分析化學、工程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雜訊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等。此外還有課程設計、工程訓練、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
【制葯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制葯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葯物及中間體、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門從事產品的合成、生產、研發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有: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葯物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葯理學、葯劑學、制葯工藝學、葯物分析、葯物合成反應、生物技術制葯、制葯設備基礎、葯事法規、中醫葯概論等課程。該專業設備、師資條件較好,教學效果突出,2014應屆畢業生考研究生錄取率達28%。
【生物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工程的生產、研究、開發、教學等相關領域從事技術、營銷及管理工作。主要課程有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大學化學、有機化學、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藝原理、酶工程、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設備與工廠設計、生化反應工程、生化分離工程、生物製品學、抗生素工藝學等。該專業設備、師資條件較好,教學效果突出,應屆畢業生考研究生錄取率每年均在30%左右。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營銷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計算機應用基礎、工程制圖、大學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與設備、材料性能學、材料組織結構表徵、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反應工程與設備、高聚物合成與工藝學、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改性、膠黏劑與塗料、納米材料與技術、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復合材料、復合材料工藝學、復合材料結構設計等。
8. 核電站為什麼不建在很深的地下,以避免核泄漏威脅
作者:魯小奇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7860665/answer/738927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原因有以下幾個
1、地基岩體要求。核電站選址很重要的考慮是岩體結構。
2、防水困難,包括地下滲水、降水等。知道福島出事最關鍵的原因嗎,是海嘯導致海水灌進柴油機廠房,從而致使應急柴油機失效,從而致使安全保護系統沒有動力電源。
3、施工成本。這點很重要,核電站是很龐大的工程,如果全部在地下進行,簡直難以想像得困難,地下施工我也不熟悉,但是肯定比修隧道、修地鐵要困難得多,很多大型工程設備將無法使用。
4、運行成本。別的不說,地下60m的地方海水的取排水成本會非常高(100m³/S以上)。
5、安全方面。我真心覺得把核島放在地下並不會安全,地下的防坍塌、防爆、通風(建造階段)都比地上要困難。即使在地下,發生了福島之類的事故,肯定會污染地下水,隨著廠房坍塌,放射性灰塵還是會散播到空氣中。
附某北方核電廠最終安全分析報告中的地質部分:
「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主廠區局部出露全風化和強風化的花崗岩、片麻岩,鑽
探揭露的岩體以強風化、中等風化的花崗岩為主,微風化、未風化岩體僅在個別深孔
的較深部位見到。廠坪標高 8.0m 均為全風化、強風化的花崗岩、片麻岩。核島基礎
底面(標高-2.0m)以下主要為中等風化花崗岩。中等風化岩體富水性差,透水性弱,
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存在
弱腐蝕性。地基剛度較大,岩性較為均勻,不存在地基差異沉降、地震液化及震陷、
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區和地基滑動等危及地基安全的隱患和問題。綜合上述,
廠區不存在地基安全問題。廠址區域主體位於華北地震區,北緯 42 度線以北基本屬於東北地震區。有地震記載以來,區內共發生過 Ms≥4.75 級地震 61 次,最大地震為 1976 年唐山 7.8 級地
震,距廠址約 286KM。廠址近區域范圍及周邊地震活動均為微震,廠址附近范圍內
只記錄到 1 次 ML=1.0 級地震。廠址近區域及周邊范圍的地震活動水平較低。歷史地
震對廠址的最大影響烈度為 VI 度。如上所述,廠址近區域范圍無更新世以來的活動
斷層,也無發震構造。根據野外地質調查、測年資料、與區域發震構造的關系和地震
活動性等方面的資料的綜合分析,廠址附近范圍內不存在能動斷層。
廠址基岩場地上極限安全地震動 SL-2為 0.18g。安全運行地震SL-1為0.10g。廠
址區一般工程的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為了保持與翻版設計相同的抗震設防水準,
SL-2 級地震動加速度峰值取為 0.20g,SL-1 級地震動加速度峰值為 0.10g。基於該設
防水準,相對於廠址相關的地震動條件,設計取值更偏於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