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田螺的養殖技術與水質要求
田螺是腹足類軟體動物,喜棲息於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新的水域中,特別喜集於有微流水之處。田螺屆雜食性,攝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莖葉等。田螺喜夜間活動,夜間攝食旺盛。
場地選擇。田螺養殖場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腐殖質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螺池規格一般寬1.5—1.6來,長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兩頭開設進出水口,並安裝好攔網,以防田螺逃逸。同時,在養殖池中間稀栽茭白等水生植物,這不僅可提高土地產出率,而且又為田螺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放養與管理
1.田螺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養100—120個,同時,每平方米套養夏花鰱鱅魚種5尾左右進行主體養殖。田螺放養時間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解。養殖池先投施些糞便,以培養浮游生物為田螺提供餌料。施肥量視螺池底質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後,投喂青菜、米糠、魚內臟或菜餅、豆餅等。青菜、魚內臟要切碎與米糠等飼料拌勻投喂。菜餅、豆餅等要浸泡變軟,以便於田螺攝食。投喂量視田螺攝食情況而定,一般按田螺總量的1%—3%計算,每2—3天投喂1次。投喂時間每天上午,投餌的位置不必固定,飼料隔開投放。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0℃時,不需投餌。
3.水質調節。一是螺池要經常注入新水,以調節水質,特別是繁殖季節,最好保持池水流動,尤其是高溫季節,採取流水養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節以微流水養殖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調節水的酸鹼度。當池水pH值偏低時,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當水溫下降到8—9℃時,田螺開始冬眠,冬眠時,田螺用殼頂粘土,只在土面留個圓形小孔,不時冒出氣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養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換1次水,以保持適當的含氧量。
5.捕撈上市。田螺經過一年精心飼養,一般個體可達到10克以上。捕撈方法,可乾池捕撈。捕撈時,要選擇個體大的田螺作為親螺培育,為翌年繁殖仔螺作準備田螺是我國傳統的水產品,它肉質鮮嫩可口,風味獨特,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硫、鈣、鐵元素以及組生素,是一種深受消費者親睞的營養食品,農戶利用小水面或稻田養殖田螺,可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❷ 石螺養殖水質問題養石螺一般用哪種水質
石螺喜抄棲息於底泥富含腐殖質襲的水域環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窪或緩流的河溝等水體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質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為食,也喜食人工飼料,如蔬果、菜葉、米糠、麥麩、豆粉(餅)和各種動物下腳料等。石螺耐寒而畏熱,其生活的適宜溫度為20℃~28℃,水溫低於10℃或高於30℃即停止攝食、鑽入泥土、草叢避寒避暑。當水溫超過40℃,石螺即被燙死。
❸ 養殖螺螄怎麼捕撈呢
實行捕大留小原則。在養殖期間,要提高螺螄產量,要實行捕大留小原則。到5-6月份後,可以先把大螺螄捕出(種螺),至8月份後,逐步起捕上標準的螺螄,今後看螺螄生長情況10-15天依次起捕。
捕撈方法有兩種:
1、輪捕:在岸邊水草中用長柄網兜撈捕;
2、清塘:冬季把池塘水排干,撈盡螺螄;同時塘底清淤,撒上生石灰消毒。
❹ 田螺能在污水中生活嗎
田螺能在污水中生活,
只要不是嚴重超標,
或者是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
田螺可以起到一定的凈化水質的作用,田螺通過吸食污泥中的細菌、有機碎屑以及殘渣剩餌所產生的有機營養物質來改善水體底質。
❺ 什麼螺螄可以吃
其實螺獅就是田螺,各地叫法不同。尖螺和扁螺一般不要吃。普通的田螺主要看生長環境,如果是污水裡的就不能吃。有些來自排污溝渠,表面特別黑。難以請洗,注意不要吃。
❻ 水田螺能在污水中生活嗎急!急!!急!!!
能的 有機耗氧性污染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木質素等有機物。這類物質進入水體,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多分解為簡單無機物質。在此過程中消耗水體中的大量溶解氧。大量的有機物進入水體,勢必導致水體中溶解氧急劇下降,即所謂的BOD值較高,因而影響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會引起水體發臭,魚類大量死亡
❼ 養殖田螺對水質的要求
生活習性。田螺是腹足類軟體動物,喜棲息於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新的水域中,特別喜集於有微流水之處。田螺屆雜食性,攝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莖葉等。田螺喜夜間活動,夜間攝食旺盛。
場地選擇。田螺養殖場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腐殖質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螺池規格一般寬1.5—1.6來,長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兩頭開設進出水口,並安裝好攔網,以防田螺逃逸。同時,在養殖池中間稀栽茭白等水生植物,這不僅可提高土地產出率,而且又為田螺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放養與管理
1.田螺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養100—120個,同時,每平方米套養夏花鰱鱅魚種5尾左右進行主體養殖。田螺放養時間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解。養殖池先投施些糞便,以培養浮游生物為田螺提供餌料。施肥量視螺池底質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後,投喂青菜、米糠、魚內臟或菜餅、豆餅等。青菜、魚內臟要切碎與米糠等飼料拌勻投喂。菜餅、豆餅等要浸泡變軟,以便於田螺攝食。投喂量視田螺攝食情況而定,一般按田螺總量的1%—3%計算,每2—3天投喂1次。投喂時間每天上午,投餌的位置不必固定,飼料隔開投放。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0℃時,不需投餌。
3.水質調節。一是螺池要經常注入新水,以調節水質,特別是繁殖季節,最好保持池水流動,尤其是高溫季節,採取流水養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節以微流水養殖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調節水的酸鹼度。當池水pH值偏低時,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當水溫下降到8—9℃時,田螺開始冬眠,冬眠時,田螺用殼頂粘土,只在土面留個圓形小孔,不時冒出氣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養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換1次水,以保持適當的含氧量。
5.捕撈上市。田螺經過一年精心飼養,一般個體可達到10克以上。捕撈方法,可乾池捕撈。捕撈時,要選擇個體大的田螺作為親螺培育,為翌年繁殖仔螺作準備田螺是我國傳統的水產品,它肉質鮮嫩可口,風味獨特,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硫、鈣、鐵元素以及組生素,是一種深受消費者親睞的營養食品,農戶利用小水面或稻田養殖田螺,可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❽ 我家河南商丘,我想在家養田螺,也就是螺螄都說河南水不行。難道真的不可以么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讓水變質
水不好就不要養殖了,養殖這東西也將就天時地利的,有什麼條件就養什麼,你硬是要創造條件養,只會相比別人增加成本。
❾ 怎樣養殖螺螄
與福壽螺一樣,田螺也是甲魚的好飼料。
(1)田螺的品種在我國分布的田螺品種,有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脹肚圓田螺、長螺旋圓田螺和烏蘇里田螺。以下介紹的是我國分布較廣的中華圓田螺。(2)田螺的生活習性田螺喜棲息於底泥富含腐殖質的水域環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窪或緩流的河溝等水體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質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為食。也喜食人工飼料,如蔬果、菜葉、米糠、麥麩、豆粉(餅)和各種動物下腳料等。田螺耐寒而畏熱,其生活的適宜溫度為20~28℃,水溫低於10℃或高於30℃即停止攝食,鑽入泥土、並進入草叢避寒避暑。當水溫超過40℃,田螺即被燙死。(3)田螺的生殖習性田螺雌雄異體。區別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其右觸角形態。雄田螺的右觸角向右內彎曲(彎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個體大而圓,雄螺小而長。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田螺的胚胎發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為分批產卵,每年3~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同時,又在母體內孕育翌年要生產的仔螺。每隻母螺全年約產出100~150隻仔螺。(4)田螺的池塘條件養殖田螺的池塘,單池面積以100米2為宜。池呈長方形,池深80厘米,水深50厘米。池底應保持10~15厘米厚度的底泥。池塘四周種植一些長藤瓜菜搭棚遮陰,水中布置竹尾、樹枝或石塊、草地等,供田螺隱蔽棲息。(5)田螺養殖的水體要求田螺喜歡潔凈稍有肥度的水,水質要求溶解氧充足,pH7左右,水體不能有農葯、化肥和工業污染。田螺適應能力強,疾病少,只要避開大量毒害,農村許多平坦的河渠、溪灘、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體都可放養。如開挖專池飼養則可選擇水源方便,保持水體良好的地方,養殖時水面可培植少量紅萍和水蓮等。(6)種螺放養種螺投放前10天,按每畝50~100千克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魚蝦和其他雜螺,3~4天後在水體堆放有機肥料和繁殖餌料生物供田螺攝食。種螺放養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種田螺的來源:一是野外採集,二是市場收集。選擇色澤淡褐、殼薄而完整、體圓頂鈍的鮮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體中每平方米投放種螺0.1~0.5千克,精養池可增大投種量2~3倍。養殖田螺可單獨放養,也可套養部分鰱、鱅魚種或採取田螺、泥鰍混養方式。(7)精心投喂在高密度人工精養情況下,必須精心人工投餌。田螺對營養要求不高,簡單地用米糠、麥麩、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飼料。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在生長適宜溫度內(即20~28℃),田螺食慾旺盛,可每2天投喂1次,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2%~3%。水溫在15~20℃、28~30℃幅度時,每周投喂2次,每次投給1%左右。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0℃,則少投或不投。(8)日常管理嚴禁流入受農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鴨、蛇、鼠、鳥等敵害侵入;及時清除水中雜草和草根。平時採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溫季節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溫升高和保證水體溶解氧充足。寒冷天氣田螺進入泥土冬眠,此時,每周換水1~2次,並向水體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9)田螺捕撈當田螺長到1千克80個左右時,就可捕撈飼養龜鱉。收獲田螺時,可採取捕大留小的方法,有選擇地捕取成螺,留養幼螺和注意選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補種,以後無須再投放種螺。根據其生活習性,在夏、秋高溫季節,選擇清晨、夜間於岸邊或水體中旋轉的竹枝、草把上揀拾;冬、春季則選擇晴天的中午揀拾。另外,也可採用下池摸捉或排水乾池揀拾等辦法採收田螺。收取的田螺最好當天新鮮投喂,不要置放時間太長。
❿ 螺螄怎樣才能清洗最干凈。
第一步:把買來的螺螄放入盆中,先簡單的用清水洗幾遍,然後加入清水,再加入足量的食鹽,就這樣把螺螄泡在鹽水裡,由於鹽份的刺激,螺螄會拚命的吸水、吐水。
第二步:4~5個小時後,換一次水,再加點鹽,接著泡。看看螺螄是不是還會再吐泥沙,如果過一會水還是比較臟,說明還沒有吐凈,接著泡。如果水很乾凈,說明已經吐凈了,准備進行下一步吧。
第三步:撈出螺螄用清水淘洗干凈,倒進一個盒子里,加入食用鹽和適量清水,蓋上蓋子,一直不停的上下振動,放置三到五分鍾,用清水洗去。可以重復這一步驟,但是鹽就不要加了,直到是水變清為止。
第四步:用鉗子把螺尾斬掉,不但會清洗的更干凈,還有助於調料入味。而且吃的時候會更加方便一些。
第五步:把螺螄倒入開水鍋中,再次煮至水開,再燜一會兒,會看到螺螄最上面的東東好多都浮起來就行了。(注意:煮螺螄的時候千萬不要煮的太久,因為煮太久就把田螺肉煮老了,這樣的螺螄肉吃到嘴裡就像在吃皮筋。)
第六步:撈出煮好的螺螄,倒入清水中沖洗就可以用來做菜了。如果你想把螺螄肉挑出來做菜,可以用針或者牙簽將肉取出,然後沖洗干凈就行了。
補充說明:在清洗螺螄的過程中要注意挑出死掉的螺螄,因為死螺螄是不可能洗干凈的,而且很有可能已經發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