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鳳台縣城河東片污水處理廠

鳳台縣城河東片污水處理廠

發布時間:2021-03-18 08:06:11

⑴ 誰知道 安徽省壽縣名人郜強的 「百度百科」從哪裡看得到

1.網路名片
郜強 男,原籍 安徽省壽縣,一個懷揣野心與激情的大男孩,2009年填報大學志願時,頂著親朋的不解,放棄就讀知名本科院校的機會,孤身赴往大上海闖盪,僅兩年時間,便在個人能力上創造了輝煌, 成為「上海灘」上同鄉土石方機械工程商業圈中的佼佼者,有著「非凡90後」的美稱。
個人資料:
中文名:郜強 英文名:prestige 國籍:中國 身高:176cm 體重:65kg
出生日期:1990年09月21日
出生地:安徽省壽縣安豐鎮
座右銘:不斷憧憬!不斷攀比!不斷努力!不斷忍耐!Must let myself become powerful
2.個人簡歷
1990年9月21日(農歷)出生於安徽省壽縣
1996年入讀安豐小學學前班,後升入小學一年級
2002年入讀石集職中(在校期間任班長及團支部書記)後轉入豐華中學
2006年入讀壽縣第一中學(在校期間連任三屆班長及文科課代表)
2009年入讀四川成都體育學院(一周後退學)
2009年末任上海市浦東新區銀俠車隊機械部副總
2010年末任合肥市胡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倉管,後升為銷售經理

3,事業經歷
2009年7月郜強來到上海市浦東新區銀俠車隊從一個打雜工開始,後勤部經理、采購部經理、市場部經理,直到升至機械部副總,僅用時三個月,在此期間為公司接攬大大小小工程幾十起,創造毛利潤高達20多萬
2009年12月正式受任上海市浦東新區銀俠車隊機械部副總
2010年1月參與上海市虹橋機場2號航樓雨水回收利用技術建設工程
2010年2月參與上海市曹路鎮村莊改造工程(第二期)以及迎世博浦東新區「創模」黑臭河道整治工程
2010年3月參與上海市浦東新區黎明垃圾填埋場擴建工程以及東西通道工程(浦東大道沿線擴寬工程)
2010年4月參與上海市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升級及擴建工程
2010年5月應汕頭達濠建築工程公司邀請,攜一台大型機械趕赴湖北省天門市,參與天門市污水處理工程,期間表現突出,多次受到天門市城投公司工程部經理吳剛的表揚。
。。。。。。。。。。。。。。。。。。。。。。。。。。。。。。。。。。。。。。。。。。。()
一心打拚事業的同時,郜強也曾多次當眾表示非常熱衷於慈善事業
在校期間積極參與配合校團支部組織的各種愛心捐助、災後募捐等活動
步入社會後,先後在玉樹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災後重建工作上,通過各種渠道,個人累計捐出人民幣3000元左右

⑵ 有關水污染的調查報告

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水也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全世界都為潔凈水危機的面臨而懼怕,盡管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但仍然屬於嚴重的缺水國之一。我市和其他各地一樣,許多原來清澈見底的小河,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臭氣熏天的臭水溝。為弄清其原因,減少水污染對人們的危害,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我們利用暑假期間對我市水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進行了觀察、討論,並想出辦法,解決水污染的問題。

探究目的:

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為文化部門、環保部門提供更為詳細的資料,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從而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熱愛美麗的大自然,珍惜人們的寶貴生命之源——水。

調查過程:

根據暑假前老師的安排,我們兩人利用暑假期間,進廠入村,進村入戶,訪問住在河邊的村民,查閱有關資料,聽取別人的介紹,把照片拍攝下來,對我市部分地區的水污染進行實地調查、討論。

綜合集中,形成了該調查報告。

清澈見底的小河變成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

我們首先來到我市地質隊附近的那條小河,據當地的老人說,這條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見底,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裡嬉戲、打鬧。岸邊楊柳依依,倒映在風平浪靜的水面上,為小河增添了許多生趣,幽靜極了!那時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驕傲。可現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樣子了,變成了一條黑乎乎,臭烘烘,人見人厭的臭水溝了。我失去了自己以前美麗的外貌,被人們強迫地換上了一副醜陋的外表。河邊垃圾成堆,而且臭氣熏天,魚兒在河裡奄奄一息,`再也無法生存了,兩岸的楊柳早已枯死,路上的行人望而生畏,居民們連水都不能喝了,由於這氣味的刺激以及水質的惡化,許多居民常常生病,而且都已經搬家了。

河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① 據我們調查所知,工業廢水、生活廢棄物不經過專業的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就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農葯,也會污染水資源……受污染的水如果不經過處理的話,一般是不能作為飲用水的。

② 人們往往為了圖省事,把垃圾隨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裡,使水變臟、變臭,成為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嚴重的污染了周圍的環境、空氣,造成了三項損失。

③ 有些人經常隨便地把一次性飯盒、一次性塑料杯,還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隨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只要有風颳起,塑料製品就四處亂飛,刮到水裡、樹枝上,往往就動不了了,日積月累,裡面的污染物就會滲透到深水裡。水就會污染,也會造成白色污染。

④ 有些賣蔬菜的小攤,買完蔬菜後,剩下了一些壞的蔬菜,往往扔在一邊,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邊的家庭,經常也把一些壞了的菜扔到了水裡,在以後漫長的日子裡,臭菜腐爛了,就嚴重的污染了水資源,從而使小河變成了臭氣沖天的臭水溝。

⑤ 大部分船隻排放的油污、廢水,把魚兒們都毒死了。有些要使用水的工廠,用完水後,又把臟水再排回到河裡,快速的污染了水資源,還有一些工廠把顏料排到了河裡,更嚴重的污染了水資源。真可恨!

⑥ 有一些隱蔽的池塘都被污染了,池塘里的水都成了可口可樂的顏色了。池塘邊堆了數都數不清的垃圾、臭菜,不遠處,還有工廠正在排放污水,這是多麼的可怕呀!

調查後的疑問:

本調查結束後,我們產生了許多的疑問:

1. 人們為什麼不珍惜小河的美麗呢?

2. 當地的工廠為什麼不對污水進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呢?

3. 人們為什麼要把小河給污染了呢?

解開謎團: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又走訪了幾位居民和考察專家。原來在水污染剛開始時,就有當地居民找過有關部門反映,要求解決水污染問題。有關部門也想解決關於水污染的問題,但是一套現代化的有效污水處理程序,價錢是非常昂貴的,並且要在好幾年之後才能見經濟成效。所以誰也不願意花這冤枉錢,事情就這樣拖了下來,當地有些居民在氣憤之餘,也加入到對河水污染的隊伍中去,把垃圾不時的拋入了小河中。致使潺潺流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變成了漂著果皮,廢紙等垃圾的臭水溝。

得出的結論:

調查工作結束後,我們便在一起討論並分析總結我市河水污染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形成的:

1. 人們缺乏環保意識,亂扔垃圾。

2. 工業生產中排出了大量的油污,廢水和廢渣。

3. 城鎮生活污水以及農牧業的排水等等。而所有污染中,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工業廢水的污染尤為嚴重。通過查閱資料,聽取別人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鋼鐵廠等排出的生產廢水中含有酚類化合物和氰化物。人們在洗澡,洗衣服、洗菜時,要用洗滌劑,含有洗滌劑的水流入下水道,而後進入河流,這些生活污水雖然無毒,但水中無機鹽類、病原生物等等增多,也會造成嚴重的水質污染。

我們的建議:

1. 我們要節約用水,不浪費水。

2. 建議每個公民自覺維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3. 工廠里排出的臟水,要經過回收處理,直到不污染任何東西,才可以排出。

4. 政府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管理和執行力度,嚴格控制工業污染源,工業廢水排放,要經過治理,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5. 從今以後,要宣傳「只有一個地球」,呼籲所有的人們、工廠,不要再製造污染了,要保護好我們美好的地球

6. 建議我市化工廠改進技術,更新設備,提高廢水、廢渣的治理效果,實行達標排放,保證廠區周圍的環境不受污染。

7.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千萬注意不要再污染其它水域了,更不要污染地下水了。

我們要盡快讓地球母親恢復它以前美麗的樣子吧!

⑶ 珍惜水資源 保護水環境作文

工廠排出的廢氣廢水都應先過濾一下
水質污染,污染水質來自禽畜糞便、工業廢料、家居污水、市民胡亂拋垃圾,還有電鍍廠、染布廠、船舶漏出的原油。另外,當一種叫二氧化硫的氣體增加,那下的雨就不是平時的雨,而是「酸雨」,同樣造成污染。但人們如果飲了這些受污染的水或海產,會染上病,如肝炎。有些海鳥的羽翼沾到船舶漏出的原油後,因為飛不起而活生生地餓死,喪失了許多動物的生命。不過,政府也有盡力補救,如:設立污水處理廠,把污水過濾後才排出大海,減低水質污染的程度,因而減少有人或動物患病或死亡等壞處。
隨手關閉水龍頭
一水多用
不向江河湖海傾倒垃圾
了解家鄉水體分布和污染狀況
認識、保護海洋
祁連山冰川縮減危及河西走廊:近年來,祁連山冰川融化比上個世紀70年代減少了大約10億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專家分析,冰川退縮,雪線上升除自然氣候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脹,超載超牧,過度開墾,亂砍濫伐,濫采地下水有關。《中國環境報》2004-9-16

水:地球的2/3雖然被水覆蓋,但其中97.5%是鹹水,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冰川、冰雪。人類可利用的淡水只佔全球水總量的0.26%,而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實際上,人類可以從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佔水總量的0.014%。有人比喻說,在地球這個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湯匙,而這一湯匙水又遭到嚴重污染。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紀初以來增加了約6―7倍,比人口增長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億人缺乏安全清潔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計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0億人缺水。波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主要為非洲和中東地區,印度、秘魯、英國、波蘭及中國部分地區亦會受到影響。在全國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嚴重的城市達130多個,全國城市每年缺水60億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過1600萬立方米。缺水給城市工業產值造成的損失在1200億元以上,且呈增長之勢。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按國際上的通行標准,人均擁有水資源2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邊緣,人均有水1000立方米為起碼的要求線,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16億~17億,以16.5億人計算,屆時我國人均水量1700立方米。預計到2000年,我國年缺水量將猛增到180多億立方米。如果我們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每年可節水400多億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已從1980年的20%提高到現在的30%左右,有的城市已達到70%。但我國城市水的重復利用率還是較發達國家低許多,一些重要產品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目前我國因污染而不能飲用的地表水佔全部監測水體的40%,流經城市的河段中78%不適合作為飲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據水利部門對全國約七百條大中河流近十萬公里河長檢測的結果表明:我國現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長期污染嚴重,水已失去使用價值,這使前述缺水狀況雪上加霜。由於污染嚴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價值,幹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佔62.5%。水資源佔全國總量12%的珠江由於污染也出現缺水,不少河道發黑、發臭;廣州市區河段水質已劣於五類標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質超過了20餘種,為此廣州市被迫花巨資改向幾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東江去取水。進入90年代,長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與日俱增,每年平均約達142億立方米,佔全國年均排污總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黃浦江伸向了長江幹流中心。目前,我國以水庫作為供水水源的能力為每年5400億噸,雖然多數供水水源的水質良好,但已有1/3的水庫水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和空氣一樣,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離不開水,動植物也離不開水,科學家早已證實,早期的原始生命緣於水。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大海、江河、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水,構成了一個水的世界,科學家稱它們為水圈。水圈和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水污染

水,它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如果人類不珍惜水資源,那麼,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隨著科技的發展,水體污染日漸嚴重。大量城市污水隨意排入江河湖泊使水質變壞,飲用水質量不斷下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繁殖。

解決措施: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 加以保護:
1:減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對一些有嚴重水污染的工業應合理布局,對廢水經過凈化之後再排入河流之中;
3:對水質進行及時檢測,並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
4:大力宣傳保護水體的廣告,樹立保護水體的意識。

10件環保小事
隨手關閉水龍頭 少用洗潔精 用溫水煮飯 爭做公交族或自行車族 選用無磷洗衣粉 不要讓電視機長時間處於待機狀態 拒絕過度包裝 買充電電池 少用木桿鉛筆,多用自動鉛筆 交換,捐贈改造多餘物品

這些就是我知道的資料 你參考一下吧!(*^__^*) 嘻嘻……

⑷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警示線國際公認的水資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線是40%,是在不考慮廢污水處理與利用以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警示線探討
李 東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河南鄭州 450004)
摘要:國際公認的水資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線是40%,是在不考慮廢污水處理與利用以及「洪水資源化」的前提下的設立的標准;目前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平均接近25%,但南北差異很大極不平衡,北方河流長時期水資源利用程度高達80%,甚至更高;隨著我國廢污水的處理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和「洪水資源化利用」的常態化,結合中國特點與實際,經分析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警示線可適當提高,我國北方設高為60%,南方也可維持在40%。
關鍵詞: 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率) 警示線 中水利用 洪(雨)水利用

1. 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的概念
1.1 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定義
水資源利用程度的主要指標為「水資源開發利用率」。
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區域耗水量占水資源總量的比例,是水資源利用中的耗水程度。
通常從水資源規劃利用角度,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是指供水能力,即保證率為75%時可供水量與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的比值,是表徵水資源可利用程度的一項指標。
從水資源利用統計分析計算的角度,除了實際耗水量,也可採用供水量與總的水資源量之比,體現的是水資源量被耗用即供用水利用的程度。
水資源開發利用又可分為河川徑流(簡稱地表水)水資源開發利用和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一般以河流為單元只統計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流域為單元時綜合統計,或分別統計,但不特別指出時(如綜合利用率),也僅是指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比如一條河流的開發利用就是指該河流的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
由於河流來水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又有豐水年、枯水年和平水年之分,所以在計算當年實際河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時,隨著水量的變化又有所不同。當然,一年裡也有豐水與枯水期,豐水期即汛期的水水庫攔蓄後枯水期使用。
1987年9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計委和水電部「關於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報告的通知」。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為依據黃河河川徑流量為370億m3。黃河可供水量是扣除輸沙水量及生態水量,亦稱河道外的可利用量。
如黃河斷流最嚴重的1997年利津入海徑流量只有18.6億m3,當年地表水資源利用率高達80%,當然這里指的是消耗程度,也就是說80%的水被耗用掉,那麼當年的利用程度更高一些,因為利用量中有一部分回歸河道並沒有被消耗。
1.2國際公認的水資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線
2002年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國人大司法解釋權威性提出:國際上一般認為的對一條河流的開發利用不能超過其水資源量的40%的警示線。
該數值是大范圍長時段的平均值。對於不同年份以及年內不應該是一個固定數據,同時具有兩個明顯特徵:各時段各地區是不一致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發展、科學技術發展,雨水利用遍地開花與大型工程洪水集中利用、污水處理後中水利用等各種手段得到應用,應該說該警示線數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隨之改變;同時,中國屬於嚴重缺水國家並且旱澇頻繁不可能完全照搬所謂的國際上警示線。

2.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接近25%,從全國而言,不完全一樣,呈現「北高南低」,南方特別是西南,水資源豐富而利用量少,利用程度低,而北方尤其是西北乾旱地區和華北地區利用程度高。
2.1 北方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較高
北方主要河流已超過50%,其中海河流域和黑河流域個別年份已超過90%。黃河、海河、遼河、淮河的水資源利用率一般都超過了國際警示線,其中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約引黃河水100億m3,部分內陸河超過100%。
2007年甘肅省水資源公報: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即毛用水量與水資源量(自產地表水與不重復地下水之和)之比。全省為45.8%;內陸河流域為100.2%;黃河流域為37.8%;長江流域為4.1%。
淮河水資源公報:2008年淮河流域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49.9%(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是指地表水供水量佔地表水資源量的百分比),山東半島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9.9%,淮河片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45.6%。
2008年海河流域天然徑流量為126.93億m3,地表水供水量123.10億m3,扣除跨流域調水43.25億m3,當地地表水供水量79.85億m3,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62.9%
2.2 南方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普遍較低
根據中國水資源公報,2008年從國境外流入我國境內的水量為233億m3;從國內流出國境的水量為6057億m3,流入國際邊界河流的水量為647億m3;全國入海水量為16101億m3。
從2008年來看,每年我國超過2.2萬億m3河川徑流水資源沒有被利用入海出境了。
南方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長江流域僅為18%。
根據雲南水資源公報2008年全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河道外供水量與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的比值)為6.9%。
2007年珠江流域片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20.2%,但個別地區經濟發達地區也超過80%,其中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最高,達83.1%。
2.3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地區差異大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呈現北高南低與降雨帶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
因受人口密度、經濟結構、作物組成、節水水平、水資源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用水指標值差別很大。
1999年中國水資源公報根據水資源量計算和供用水統計成果,並考慮跨流域調水、水庫蓄水變數和地下水儲存變數等因素的影響,對九大流域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表水源供水量佔地表水資源量的百分比)進行了估算。地表水控制利用率也是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松遼河片為24%(其中遼河流域為52%),海河片為94%,黃河片為76%,淮河片為78%,長江片為15%,珠江片為18%,東南諸河片為14%,西南諸河片為2%,內陸河片為34%(其中河西內陸河為80%)。
總之,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地區分布不均,「北高南低」,隨氣候和人類活動而變化,乾旱年高,豐水年低,隨社會發展總用水量增加。

3. 我國乾旱缺水狀況決定了必然需要大量水資源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 m3,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是聯合國認定的「水資源緊缺」國家。
我國年年有乾旱,平均不到3年發生一次重特大旱災,尤其經常發生區域性特大旱災。正是我們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是農業命脈」,大興水利,在許多大旱之年仍然奪取農業大豐收,使我國糧食產量逐年創新高。
我國又是幅員遼闊的國家,各地氣候等自然條件差異很大,西南、東南沿海地區因受季風和台風影響,降水量相對比較豐富,水資源量也就相對較為豐富,但北方特別是西北,尤其是西北內陸地區降水量稀少,水資源量匱乏,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數的1/8—1/10。過去,我國旱災高發的區域主要在乾旱缺水的北方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近幾年,在傳統的北方旱區旱情加重的同時,南方和東部多雨區旱情也有所發生,甚至在擴展和加重。
2010年中國西南大旱范圍波及中國西南五省市區(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及重慶)並蔓延到湖南等省市。旱災影響范圍已由傳統的農業擴展到工業、城市、生態等領域,工農業爭水、城鄉爭水、超采地下水和擠占生態用水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是人畜飲水嚴重困難,花費很大人力物力。
據氣象專家分析,這是有氣象資料以來,西南地區遭遇的最嚴重乾旱。乾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氣溫高,兩重原因共同作用,加上持續時間很長,導致自然災害造成損失嚴重。

4. 我國水資源受海洋季風控制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要充分認識水資源性天然可再生資源。在太陽和地球表面熱能的作用下,地表上的水不斷被蒸發成為水蒸氣,進入大氣環流,隨著氣流運移與上升,冷暖氣流的交匯,水蒸氣遇冷又凝聚成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稱為水循環。在大氣環流的影響下,把海洋和大陸的水循環溶成一體,我國水資源補給來源主要為季風大氣降水,東南季風、西南季風是形成我國降水的主要水源,把太平洋、印度洋的水汽輸送到我國西南、東南廣闊地區,特別是東南季風深入到我國中西部地區,連我國新疆降水也是西風環流把大西洋的水汽輸送過來。比如台風是一個典型的海陸水循環的氣象現象,台風輸送大量的海洋水汽,短時間帶來大量降水,形成暴雨,給所到陸地造成災害。
河流來水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受降水影響,有豐、枯之分。而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氣候差別大,同時受到環流和季風影響,降水年際年內都變化非常大,導致我國水資源從空間分布不均、時間上年際有豐枯差異、年內多集中於汛期。
從年內角度看,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經對汛期和冬季降水統計,扣除雪山冰川融水(降雪降雨又有補充)外,中國水資源每年更新來源於海洋季風大氣降水超過90%以上。
正因為洪水期為了防洪,每年我國超過2萬億m3河川徑流水資源沒有被利用流入海或出境了。

5. 人類活動的影響著我國警示線標準的設立
5.1 大中型水庫攔蓄洪水
只有通過建立高壩大庫有更多的蓄水庫容,才有可能實現「洪水資源化」。我國建設了小浪底,特別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具備了特大型水庫的建設經驗和能力,具有調節洪水能力大庫高壩大系統骨幹工程作基礎,依靠關鍵技術作支撐。
洪水資源化就是把入海汛期洪水攔截下來留在陸地以備利用,增加水力發電量、作為社會供水和生態環境用水等。在黃河流域用來調水調沙,即利用洪水通過水庫調度水沙把庫區和河道內的泥沙排入大海。把洪水大量蓄在陸地有利於對抗海洋的升高趨勢。
在我國很多地方形成了傳統的看法,洪水是災害,要盡快排走、入海為安;沒有把洪水當做資源,「興利與除害結合」也僅是說利用非洪水資源和防大洪水。洪水給人類帶來過巨大災難,同時洪水也可利用,即具有水害和水利雙重特性。
洪水資源化的提出意在防洪減災、除害與興利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給洪水出路,讓部分洪水為我所用」的治水戰略,進一步促進人水和諧發展。
坦率說洪水是不能完全控制的,也是無法完全根治的,盡管我國在大江大河已經建立了有效的防洪體系,洪水難題仍將是中國長期的心腹之患;既然不能掌控洪水,那麼我們可以利用工程措施和「管理洪水」,採取包括「洪水資源化」為主要內容的措施綜合治理洪水。洪水利用和洪水資源化在我國水資源相對緊缺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水庫調節能力有限,比如黃河上僅有龍羊峽為多年調節水庫,而著名的三峽水庫也只是季調節水庫。
我國正在大力開發水利水電清潔能源,主要河流已經做了規劃,建議在可行性的基礎上適度提高壩高增加庫容,為防洪和洪水利用增加有效的「公益性」庫容。一方面多蓄洪水達到防洪目的、另一方面多發電彌補水電因枯水期帶來的調峰、同時也為社會供水和跨流域供水提供的可能。如長江流域以三峽水庫以上可分為三級,在干支流前端的水庫作為一級,可在汛期中蓄洪,中間大量水庫依次8月中下旬蓄洪、三峽水庫和丹江水庫可在9月蓄洪,這樣就形成了汛期中後期的蓄洪達到了梯級利用洪水發揮更大的效益。
5.2 集水工程
雨水利用就是把從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進行收集、集中和儲存,以備人類所用的一種方法。
雨水利用將會為解決未來水資源的短缺問題做出重要貢獻。
收集雨水用於人畜飲用和農業生產,我國2010年西南大旱部分地區的水窖發揮的很大作用。水資源匱乏的甘肅省開展雨水集蓄利用技術的研究及推廣工作,2009年已累計建成各種蓄水窖253萬眼,穩定解決了252萬人的飲水困難,發展集雨節灌農業457萬畝,在雨水利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在治理水土保持也發揮巨大作用,淤地壩與層層梯田能夠達到「水不下山」。
雨洪利用是解決城市缺水和防洪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北京市從2003年就制定並執行了《關於加強建設工程用地內雨水資源利用的暫行規定》,要求以後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均應加入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設,否則有關部門將不予驗收。
5.4 跨流域調水工程
中國水資源分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空間分布很不平衡。河川徑流主要來自降水,影響中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是來自西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印度洋、孟加拉灣的西南季風。
跨流域調水工程水資源與洪水資源化重新分配有了保障。
毛澤東同志視察黃河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點來是可以的。」
南水北調總體規劃推薦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把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系起來,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於實現我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規劃設想三條調水線路的多年平均年調水總規模448億m3,其中東線148億m3,中線130億m3。
把南水北調工程近期的主要供水對象確定為城市,可逐步置換擠占農業及生態用水,限制超采地下水、利用豐水年增加北調水量,恢復和改善地下水環境,增加農業、生態用水量。
根據近期規劃結果,2020年,全國將從跨流域調水工程中利用118億m3的水量來支持地下水超采治理,壓縮相應的地下水開采量。
5.5污水處理與利用
國際公認的水資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線不考慮廢污水處理與利用的前提下的設立的標准。
根據國際普遍情況,在一般情況下社會用水大約有70%最終會轉變成污水,重新排入河流系統。因此,如果水資源的利用率為40%,那麼就大約有28%的污水排入河流,與原來的60%未使用過的河水相融合,整條河流就幾乎增加了一半的污水,對河流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污染。這里的社會用水中主要污染物來源於工礦企業和城市生活。
國際普遍情況並不一定適合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達80%,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河流生態逐步得到恢復,特別是污水處理再利用或達標排放或零排放,因此,所謂的國際上公認的水資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線早已或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建議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警示線可設為50%較為合適。
污水處理再利用量是指經過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後的污水回用量,不包括工業企業內部廢污水處理的重復利用量。中水又稱再生水、回用水,是指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經凈化處理,水質改善後達到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如果能將這些廢污水通過處理轉化為中水無疑將是一塊巨大的資源。提高污水處理率,增加污水利用量,污水資源化邁入進行大量使用階段。
根據中國水資源公報,2008年全國總用水量5910億m3,用水消耗總量3110億m3,綜合耗水率(消耗量佔用水量的百分比)為53%,2008年全國廢污水排放總量758億t;廢污水排放量是指工業、第三產業和城鎮居民生活等用水戶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電直流冷卻水排放量和礦坑排水量。
提高其他水源如污水資源化、海水淡化利用量,未來將有超過1000億m3潛力。

6. 結語
我國現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接近25%,但流域之間差異很大。
國際上公認的一個流域或國家的水資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線是40%,是在不考慮廢污水處理與利用的前提下的設立的標准,並且我國北方河流長時期水資源利用程度超過此警戒線,有些年份高達80%,甚至更高。
隨著我國廢污水的處理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中水達標排放或零排放,雨洪工程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工程,以及隨著水利工程高壩大庫骨乾性工程的建成,「洪水資源化利用」的必將常態化,結合中國特點與實際,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警示線可適當提高,我國北方設高為60%,南方也可維持在40%。
跨流域調水與國際河流開發利用、減少入海徑流、「洪水資源化」,通過建立高壩大庫容骨幹工程達到這一目的,通過工程措施應對氣候異常「超標准洪水」,結合管理科學化智能化,汛期前後「電調」嚴格服從於「水調」,有利於大江大河的長治久安提供工程性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略。

⑸ 誰知道浙江省嵊州市污水處理廠有多少,分別在哪裡,我應該上哪搜這些信息,謝謝,重賞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這個市有多大,如果是人口多的市應該有多個污水處理廠,但是經濟不好人口不多的應該只有一個。具體信息你可以到當地給排水公司網站上查,一般污水處理站沒有自己的網站,但是污水處理廠一般歸屬給排水公司管!如果他們都沒有網站,那你就到市政府網站上試試!

這是我在政府網站上搜到的一點東西你看一看,或許有用!
排水。1992年起,建成區內初步形成相對獨立的城中心區、城東區、城南區、城西區、城北區及鹿山新區的排水系統。1999年5月起,結合剡湖(原長樂江江道)風景區建設,對1985年修築的排污總管渠進行改造:剡園至嵊州大道段在剡湖北岸游步道下埋設直徑1米的砼管道622米,與化龍門至剡園段相接;嵊州大道至剡溪北堤壩出水口段在剡湖北岸沿湖埋築截面為1米×1.5米的石砌溝渠782米,雨污水排泄更為暢通。2001年9月,北直街城中路以北地段因街道兩側污水排入,西官河排水渠不順進行改造,在劇院路口增築長20米、高1.5米、寬1.6米的橫穿街道暗渠,與西官河排水渠相接。至2002年,市區排水管渠總長171公里,其中管徑400毫米以上的管渠130公里。
城中心區為雨、污水合流制方式排放,雨、污水經3個流向排入剡溪:城中路、鹿山路以北,城隍山雨水和北郊新區雨、污水經排水管網匯集於新、老官河(暗渠),在艇湖山腳穿越上三高速公路出口入剡溪,出口處設有閘門和排澇站。環城西路、百步階和鹿山路以南,油脂化工廠以東,嵊州大道以西一片,雨、污水經排水管網匯集於沿江濱路和剡湖北岸的排污管渠,穿越剡溪北城防堤,在第二東橋上游50米處出口排入剡溪,出口處有閘門。龍會片雨、污水匯注於醫院路下排水管渠,在醫院路東端穿越剡溪北城防堤出口排入剡溪,出口處設有閘門。
城東區為雨、污水分流方式排放。以規劃中的104國道東線為界分東西兩片排水:東片排水經經4、5、6路和緯1至4路及環區東路、環區北路等道路地下排水管渠匯入黃塘渠,經黃澤江南堤內乾渠排入中波湖入剡溪,在黃塘橋地段建黃塘橋排澇站。西片排水經經3路,雙塔路,經1、2路和緯1至4路及環區西路等道路地下排水管渠匯入陳塘渠,入中波湖出口至剡溪,並建中波排澇站。
城南區為雨、污水分流方式排放。在仙湖路、四海路、剡興路、三江街等道路埋設排污管道,但因污水出水口未接通,污水仍排入雨水管渠排放。排水以環城南路為界,環城南路以南的雨水通過管網匯注於愛湖渠,經陳塘渠排入剡溪,環城南路以北的雨水分3個流向排入剡溪:剡興路、西仙湖路一片,雨、污水匯集於仙湖路管渠流向北端,穿過剡溪南城防堤出口,排入剡溪,出口處有閘門;剡興路以東至上三高速公路一片,雨污水匯集於四海路管渠,穿越仙黃公路至剡溪南城防堤出口,排入剡溪,出口處設有閘門;仙湖路以西一片,雨、污水匯集於規劃中的高楊路排入澄潭江。
城西區為雨、污水分流方式排放。雨水排放以東南路為界分為兩個排水系統,東南路以南經東南排澇站排入澄潭江;東南路以北排入長樂江。排入長樂江分:東南路以北,長春路以南片雨水經管網匯集於富豪路乾渠,至西橋下游200米長樂江南城防堤涵洞出口排入長樂江。出口處有閘門。長安路與長春路以北片雨水經長春路和長泰中路排水管渠匯集,在長樂江南城防堤西橋上游城西排澇站出口排入長樂江;污水排放由長春路和富豪路管網匯集至西橋下游雨水出水口處排入長樂江;東南路和長安路以西片雨水匯集至於長泰西路,經長樂湖排澇站排入長樂江。
鹿山新區為雨、污水合流方式排放,通過排水管網匯集於沿江濱西路段邊的排水渠,經工農排澇站排入長樂江。
城北區為雨、污水合流方式排放,通過迎賓路兩側和上三高速公路西側溝渠匯集於城溪排澇站排入剡溪。
根據《嵊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市區雨水通過管道或溝渠排入剡溪、剡湖、長樂江、澄潭江等地面水體,污水則通過污水排放管網,經沿江污水干管匯入城東和城北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剡溪。

⑹ 宜昌市有多少把污水排入長江的工廠

我不知道你說的這個城市,如果人口的城市應該有一個以上的污水處理廠,但人口少,經濟也不好,應該只有一個。的具體信息,你可以去當地調查給排水公司的網站,一般的污水處理站沒有自己的網站,但污水處理廠給排水公司管!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網站,你去了市委,市政府的網站來試試吧!

這是一個小東西,我發現在政府網站上看看,也許有用!
排水。 1992年,建成區初步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市中心區,城東區,城南區,西部的城市區域,城北和廬山新的排水系統。顏公園嵊州大道段1米直徑的混凝土管道埋在安靜的北岸的游步道湖,剡湖??風景名勝區(長樂江江路)建設相結合,從1999年5月至1985年建設的排污水管排水改造:622米龍門階段的安靜的公園段;嵊州大道安靜的溪北壩出口段寧靜的北部湖岸邊埋葬建築用石溝第1米×1.5米782米,雨水排泄更加順暢。在2001年9月,城市道路地段的污水排放到街道兩旁的北直街,北,西官河排水不順轉變的交叉點在劇院建築長20米,高1.5米,寬1.6米,橫跨街道西官河涵洞,排水階段。到2002年,城市的排水渠總長度為171公里,130公里,其中超過400毫米直徑管排水。
城市中心區的雨水,結合污水排放,雨水,污水排入剡溪,三流的城市道路,北鹿山路,的城隍山雨和新區北郊的雨,污水通過排水管網在新大地灣河(涵洞),腳下的船湖上三高速公路出口到安靜的河流,有門排澇站出口處交叉。石油化工廠嵊州大道東西,雨水,污水通過排水管網匯集了河邊濱路和安靜的北岸湖排污口排水南二環路,肥大秩序和鹿山路,穿過安靜的的溪北城市防波堤,出口排出第二東大橋50米的上游,在出口到安靜的河流。龍將晶元雨,污水的匯注下水道醫院路,醫院路的東端跨越燕司背城防堤的出口排出燕河的出口處有門。
城東區雨水,污水分流的方式排放。界兩個排水,西至104國道東線規劃:東片排水4,5,6和緯紗1至4路和中央區道東,中區,道路和其他道路地下排水管兌換成黃塘排水,黃澤江南堤進入波蘭的湖泊排出的污水乾渠,入則寧靜的河流,在塘橋大量黃建黃塘橋排水站。西方電影排水3路,雙塔路,渠1,2路和緯1-4號中環區西路,道路地下排水渠成的波蘭湖出口延河進口陳塘,並內置波蘭排水站。
南的地區為雨污分流方式排放。三江街道仙湖路,國際化的路,仁慶路,道路鋪設污水管道,但不打開排污口,污水仍然排入雨水管排水的排放量。渠為界,二環路,環城南路,南雨水通過管網的交換注意,在愛湖流域排入剡溪,北二環路南子流排入安靜的雨水排水通過陳塘河:閆慶路,仙湖路,西雨,污水匯集在仙湖路管引流的流北端,穿過安靜的南部河城防大堤出口,入則寧靜的河流,出口門;燕慶路東的前三個高速的高速公路,雨水匯集道引流管,入則寧靜的河流,整個世界通過童話黃河路安靜的思南城防堤出口,出口處有一個門;仙湖路,西邊的雨,污水匯集在規劃高楊路,排出澄潭江。
西方的城市地區是雨,污分流方式排放。南路為界,在東部地區的排水分為兩個排水系統,在東南排澇站東南路南澄潭河排入長樂江路以北的東南排出。排放到長樂江分鍾:北東南路,長春路南片雨水管理網路匯集了富豪到長樂長樂江南城防堤路排出的污水乾渠西橋下游200米處河涵洞出口。出口門。長安路,長春路以北片雨水長春路,長泰路污水收集排入排水站上西大橋西的城市,長樂市江南城防堤出口長樂江污水排放管網和長春路富豪匯集到西大橋下游雨水出口排入長樂江路一塊雨水集水區東南路和長安路豫章大西路,長樂湖排澇站長樂江排入西部。
廬山新區的雨,污水合流的方式排放長樂江排水站的工人和農民排入排水管網匯集了河岸邊西段沿著水渠。
城北區排放,雨水,污水合流的方式迎賓路兩側和上三高速公路西側的水溝里匯集排入剡溪市河排澇站。
嵊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通過管道或溝渠剡溪,剡湖,長樂江,澄潭江等地表水體,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沿河污水干管進口東部的城市雨水排放城市和北部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和排入剡溪。

⑺ 城市的下水道最終都流到什麼地方去

問題補充:這個問題不會太簡單吧,理由如下:1、如果是經過處理排到河裡,那一條河有幾百上千公里長,沿途有許多城市將生活用水排到其中,光是家庭排廁所排出來的穢物就足以讓最大的河臭不可聞;2、如果是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即使被全部處理了,那污水中的固體廢物怎麼辦呢,它們要是直接排到河裡,我們不是會看得見嗎,何況大多數城市就是喝的河裡的水?3、如果說水能直接滲到地下,但下水道通常是厚厚的水泥管,滲一下呀,再說就是可以也不行啊,嚴重污染地下水資源嘛;4、不要忽略了下水道的水有多少,自來水公司的供水量再加上下雨時流下去的水量,這是一個巨大的概念,即使有十家污水廠也處理不了;5、下水道的水有毒的,應該不可以去給蔬菜做肥料的。

閱讀全文

與鳳台縣城河東片污水處理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什麼情況下爆破膜爆破 瀏覽:37
國家生物污水排放標准 瀏覽:355
污水廠工程工藝流程 瀏覽:918
破碎錘帶回油濾芯干什麼用 瀏覽:541
金正立式飲水機怎麼清洗 瀏覽:548
java過濾換行符 瀏覽:199
飲水機裡面放出來的水特別臟怎麼辦 瀏覽:924
純水機拍出來的廢水 瀏覽:929
污水處理廠三年規劃目標 瀏覽:630
回收二手過濾機 瀏覽:155
大車濾芯怎麼賣 瀏覽:472
半透膜蔗糖和葡萄糖液面變化 瀏覽:1000
青島市生活污水氨氮吹脫塔哪裡有 瀏覽:775
用過的君子蘭土能否回用 瀏覽:417
機油濾芯可以用什麼代替 瀏覽:634
如何拆鴻芯直飲凈水器 瀏覽:398
自製蒸餾葡萄酒 瀏覽:741
酚醛樹脂專用丁腈橡膠 瀏覽:852
超濾管3k與10k的區別 瀏覽:870
飛利浦和松下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