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處理廢水的過程

處理廢水的過程

發布時間:2021-03-17 16:04:06

Ⅰ 活性污泥法處理凈化廢水的過程一般包括哪三個階段

活性污泥法
是一種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由英國的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於1912年發明。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藝是處理城市污水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它能從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他一些物質,同時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懸浮在水中的各種方法的統稱。兩個階段是1、菌種的新陳代謝,特徵是菌種的活力,COD的去除率大於80%。2、脫氮除磷,特徵是去除率達到99%。
傳統活性污泥法由曝氣池、二沉池和污泥迴流管線組成。原理是液流有迴流的推流式。初次沉澱後的廢水與二沉池迴流的活性污泥混合後進入曝氣池,大約曝氣6小時,進水與迴流污泥通過擴散曝氣或機械曝氣作用進行混合。流動過程中,有機物經過吸附、絮凝和氧化作用等作用被去除。一般地,從曝氣池流出的混合液在二沉池沉澱後,沉澱池內的活性污泥以進水量的25~50%返回曝氣池(即污泥迴流比為25~50%)。這種方法常用於低濃度生活污水處理,對沖擊負荷很敏感。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達85~95%。
優缺點:
1、曝氣池首端有機污染物負荷高,好氧速度也高,為了避免由於缺氧形成厭氧狀態,進水有機物負荷不宜過高。為達到一定的去污能力,需要曝氣池容積大,佔用的土地較多,基建費用高;
2、好氧速度沿池長是變化的,而供氧速度難於與其相吻合、適應,在池前段可能出現好氧速度高於供氧速度的現象,池後段有可能出現溶解氧過剩的現象,對此,採用漸減供氧方式,可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

Ⅱ 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流程是哪些

不同類型的污水處理廠的流程是不同的,他們的處理技術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處理廢水的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凈水機出來的水怎麼是紅色的 瀏覽:505
醫院廢水標准 瀏覽:724
蒸餾時為什麼先通冷水後加熱 瀏覽:964
凈化器多少錢1個 瀏覽:605
環氧乙烯基樹脂化學成分 瀏覽:321
巡司河污水處理廠拆遷 瀏覽:731
污水泵和潛污泵有什麼關系 瀏覽:393
納濾反滲透除水垢嗎 瀏覽:744
120噸污水曝氣風機 瀏覽:85
威世頓物聯網凈水器怎麼用 瀏覽:792
工廠污水處理怎麼達標 瀏覽:82
空間站凈水設備是什麼品牌 瀏覽:241
什麼電器有濾芯 瀏覽:515
下水道水垢清除 瀏覽:499
食用菌無菌空氣過濾器 瀏覽:705
電車電瓶用加蒸餾水嗎 瀏覽:934
大流量袋式過濾器生產基地 瀏覽:995
反滲透什麼情況下爆破膜爆破 瀏覽:37
國家生物污水排放標准 瀏覽:355
污水廠工程工藝流程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