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蘇北灌溉總渠的地理意義
它是里下河、渠北、白馬湖等地區引淮灌溉的主要輸水渠,在
於淮河下游江蘇省北部,西起洪澤湖邊的高良澗,流經洪澤,青浦、淮安,阜寧、射陽,濱海等六縣(區),東至扁擔港口入海的大型人工河道。全長168千米。它既是淮河排洪入海出路之一,又是引洪澤湖水發展廢黃河以南地區灌溉,並輔助總渠北部地區排澇及兼有航運。發電等多功能的河道。這項工程於1951年冬開工,次年春完成。同時,在靠總渠北堤外平行開挖排水渠一條,用於排除總渠北部地區內澇積水。沿總渠在渠首、渠中和渠尾分別建有高良澗進水閘、運東分水閘、阜寧腰閘和六垛擋潮閘,並在高良澗,運東、阜寧三閘附近分別建有水電站,船閘等配套梯級建築物。沿總渠兩岸建有灌排涵洞36座,渠北排澇閘2座和跨河公路橋梁4座。總渠與二河之間還建有高良澗越閘,增闢了一個排洪入總渠的口門,以發揮總渠的排洪潛力。總渠設計引水流量500立方米/秒,計劃灌溉里下河和渠北360多萬畝農田,汛期排洪流量800立方米/秒,當渠北地區內澇加重時,則利用總渠和排水渠之間的渠北,東沙港兩排水閘,調度澇水經總渠排泄入海,以減輕排水渠排水負擔。江蘇省灌溉總渠管理處負責總渠沿線各級工程樞紐的管理和調度運用。渠堤由沿線各縣地方管理部門負責維修管理,均建立有安全觀測和管理運用的規章制度。總渠經過多年行水、行洪考驗,均能達到設計運用要求。 1965年最大安全行洪流量達848立方米/秒,,為里下河地區灌溉和淮河下游排洪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隨著城市工業的發展,排入總渠的污水量增加,影響下游地區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飲水。管理處除配合有關部門採取預防措施外,並調度沖污稀釋水源,改善水質,此外還開展綜合經營,改善生態環境。泄洪、灌溉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貳』 江蘇省環保廳蘇北地區督察員一般在哪兒上班南京還是蘇北經常出差是什麼樣子的工作類型怎麼樣呢
督察員的工作是進行督察,平明工作在南京,檢察是在蘇北地帶,主要檢察對象是節能減排當中的目標企業,包括電力公司、污水處理廠等公司。每次檢查完需要形成報告,是比較有權力的一個部門,檢查的企業會奉送很多禮物。
『叄』 江蘇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條例的解讀
通榆河是一條縱貫南通、鹽城、連雲港市行政區域的我省南水北調的骨幹河流,幹流規劃全長415公里,與上百條河流相通,流經20多個縣級以上行政區域,是我省沿海地區最重要的「清水通道」。為此,省人大常委會於2002年12月17日通過了《關於加強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決定》,對通榆河水環境予以重點保護。但近年來,隨著蘇中、蘇北工業化進程加快和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通榆河水環境保護又遭受嚴重威脅,給沿線居民的飲用水水質保障帶來巨大壓力。對此,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李全林副主任帶隊於2010年9月對倪峰等代表提出的《關於加強通榆河水源保護工作的建議》進行重點督辦。2012年1月12日,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了《江蘇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條例》,共五十五條,從通榆河功能定位、通榆河保護區劃定、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並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條例》緊扣防治通榆河水污染、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本省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立法目的,結合通榆河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在《關於加強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決定》的基礎上,吸收我省以往水污染防治的立法經驗,作出了不少新的規范。【亮點之一】突出飲用水源功能定位目前,通榆河流域有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24個,涉及人口1000多萬,鹽城市區及其大部分縣(市)和泰州市個別縣(市)已經將通榆河沿線地區河流作為飲用水源,連雲港市也考慮將通榆河規劃為備用水源。同時,通榆河又是沿海地區的一條水運交通大動脈和重要戰略性資源,具有灌溉、行洪等功能。因此,如何協調好飲用水源與航運等功能,是立法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條例》第三條開宗明義,明確規定通榆河是沿河地區居民飲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同時兼有灌溉、航運、行洪等功能。通榆河以及主要供水河道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以上標准。《條例》與《決定》相比,突出了通榆河飲用水源的功能定位,明確了通榆河的主要功能是飲用水源,兼顧灌溉、航運、行洪等功能,從而把飲用水安全放在了第一位,首先要保障的是人民群眾飲用水源安全。【亮點之二】適當擴大區域保護范圍隨著通榆河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通榆河北延工程的開通和南延工程的逐步實施,《決定》確定的保護范圍已經不適應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為此,《條例》第四條規定,通榆河實行分級保護,劃分為三級保護區。通榆河及其兩側各一公里、主要供水河道及其兩側各一公里區域為通榆河一級保護區;新沂河南偏泓、鹽河和斗龍港、新洋港、黃沙港、射陽河、車路河、沂南小河、沭新河等與通榆河平交的主要河道上溯五公里以及沿岸兩側各一公里區域為通榆河二級保護區;其他與通榆河平交的河道上溯五公里以及沿岸兩側各一公里區域為通榆河三級保護區。《條例》與《決定》相比,適用范圍有所擴大,將通榆河北延工程、南延工程涉及的行政區域全部納入適用范圍。同時,考慮到與通榆河平交河道眾多等因素,結合水污染防治及水質保護需要,適當擴大了一、二級保護區的范圍,將主要供水河道在《決定》的基礎上增加了薔薇河、三陽河、鹵汀河、如泰運河、如海運河,擴大了通榆河一級保護區的范圍;將主要平交河道在《決定》的基礎上增加了新沂河南偏泓、鹽河、車路河、沂南小河、沭新河,擴大了通榆河二級保護區范圍;同時規定,其他平交河道劃定為通榆河三級保護區。【亮點之三】切實保障公共財政投入通榆河位於淮河流域下游,區內河網密布,污染源十分復雜。同時,通榆河沿河地區生活污水總處理率僅為27.8%,不少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達不到設計能力,尾水通道問題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這就需要各級人民政府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對通榆河沿河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切實保護好通榆河沿河地區水環境。對此,《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省人民政府、沿線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大投入,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安排資金,專門用於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已設立的有關環境保護資金,應當安排一定比例用於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第二十三條規定,省人民政府、沿線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公平、合理、合法原則,逐步在重要生態功能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條例》與《決定》相比,明確了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資金來源,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從而使通榆河的環境保護經費得到了有效保障,從制度設計上確保通榆河水質能得到有效治理。【亮點之四】嚴格監管危險物品水運通榆河航道素有蘇北水運「大動脈」之稱,特別是隨著連申線航道整治工程的逐步實施,通榆河航運對於推動沿海開發、促進蘇北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船舶運輸固有的風險性,特別是危險品運輸已成為通榆河沿線地區飲用水源安全的一個潛在的重大隱患。據了解,每年通過鹽城境內通榆河航道的危險化學品多達1000多萬噸,2007年3月曾發生一起裝載28噸稀鹽酸的水泥船與另一艘船相撞後沉沒於水廠取水口上游的鹽寶河中,導致部分鹽酸泄漏,嚴重影響到飲用水源的安全。為了防止船舶污染,《條例》在要求地方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船舶污染防治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船舶污染行為,防止船舶污染水體的同時,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船舶應當設置污水、垃圾存貯裝置、集油或者油水分離裝置以及國家規定的防污設備和器材,並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水域環境污染的證書與文書。沿線地區的港口、碼頭、船閘應當設置污水、垃圾收集設施和糞便存貯裝置。貯運危險物品的港口、碼頭,還應當採取防溢、防滲、防漏等安全措施。同時,《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了嚴格的管理措施:首先,禁止運輸劇毒化學品以及國家規定禁止通過內河運輸的其他危險化學品的船舶進入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運輸其他危險品的船舶進入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之前,應當向所在地地方海事管理機構申報、報港,並按照規定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懸掛專用的警示標志。其次,禁止掛漿機船、流動加油船在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水域內航行、停泊和作業。再次,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的船閘不得為禁止進入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水域的船舶提供過船服務,港口、碼頭不得為其提供托運、裝卸和儲存等服務。這些規定,都是《決定》所沒有的。【亮點之五】加大污染防治整治力度隨著我省沿海地區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推進,通榆河流域的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加重,特別是一、二級保護區內仍有不少污染企業和污染設施,亟需加大整治力度。對此,《條例》對一、二級保護區的禁止和限制行為作了詳細規范,特別是在《決定》的基礎上,增加了禁止在通榆河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擴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項目和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內容,這樣既保證了《決定》的延續性、穩定性,也適應了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實際需要。同時,《條例》第四十條明確規定,通榆河一級保護區內已經設置的各類排污口和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利用、處置設施或者場所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拆除、關閉或者搬遷。對在通榆河一、二級保護區內已經設置的不符合內河港口總體規劃或者未取得合法手續的港口、碼頭,沿線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拆除、關閉或者搬遷。這些規定,與《決定》相比都進一步突顯了對通榆河水質的特殊保護。
『肆』 化工企業向蘇北轉移的原因有哪些⑵全國城市污水排放量地區分布上有何特徵
⑴蘇北地區地價低,勞動力廉價,政策優惠,化工企業污染治理費用低。(任答2點得2分)
⑵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2分)這里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城市集中,排放的工農業生產和生活污水多(2分)
⑶原因:片面追求經濟發展,不注重環境保護;污水處理能力低;產業轉移將污染擴大到落後地區。(任答2點得2分)
對策: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污水要進行處理,實現達標排放;提高污染企業的進入門檻。(任答2點得2分)
『伍』 江蘇化工園區有哪些蘇北地區有新設立的省級以上化工園區嗎
江蘇省現有各種類型的國家級開發區12家,省級開發區72家,其中有國家級化學產業園學工業園;南京經濟開發區精細化工工業園;常州濱江化學工業園;南通化學工業園等。省級化學工業園有:鎮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常熟國際化學工業園;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江蘇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石化工業區;揚州經濟開發區化學工業園;中國精細化工(泰興)開發園區;江蘇淮安鹽鹼科技產業園區等。
江蘇鹽鹼科技產業園為江蘇省新設立省級化工園區,基本情況如下:
為充分發揮淮安得天獨厚的岩鹽資源優勢,提升鹽化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培育千億元級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2006年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鹽化工基地。經過兩輪區劃調整,基地規劃面積已達6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及建成區已達到24平方公里。先後被批准為國家火炬鹽化工特色產業基地和省級特色園區、特色產業基地、科技園區、農葯集中區。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關於加快淮安蘇北重要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的意見》中把淮安打造千億元鹽化工產業列入全省區域發展重點戰略,省委羅志軍書記、省政府李學勇省長2012年、2013年先後兩次蒞臨鹽化工基地考察調研,2013年省政府常務會議先後兩次出台專題紀要,從體制上、機制上、政策上支持淮安打造千億元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園區自然稟賦優越,推進速度加快,發展勢頭強勁。
——園區區位優勢明顯。園區運輸物流十分便暢快捷,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寧淮鐵路延伸進園區,與港口、倉儲區相連;園區周邊現有寧淮、京滬、徐宿淮鹽3條高速公路和10條一級、二級公路與園區主幹路網相連;蘇北灌溉總渠即將提升為三級航道;1900m岸線的公共碼頭新堤已建成;園區配套建設物流倉儲區,設液體原料倉儲區、危險化學品倉儲區、倉庫(固體物料)、煤場等,確保鹽化工產品及原材料的中轉、倉儲、貿易等服務。
——園區岩鹽資源豐富。園區具有豐富優質的原料資源,淮安岩鹽資源儲量高達1300億噸,屬世界特大型岩鹽礦床,主要產於淮安岩鹽盆地和洪澤岩鹽、芒硝盆地。園區位於岩鹽礦床腹地,淮安岩鹽盆地大致分布范圍約247平方公里,洪澤鹽盆面積82平方公里(含部分水域面積)。目前兩處盆地已探明可供園區工業化開采岩鹽儲量為80億噸,芒硝儲量3.58億噸,開發潛力巨大。豐富的鹽硝資源已成為淮安打造千億元鹽化新材料特色產業園區的獨特優勢。
——園區功能配套完善。園區公用工程規劃水準高、推進快,現已完成各類配套設施投入近50億元。實聯大道、淮鹽路、鹽北大道等「六橫六縱」道路主框架已形成,建成道路雨污水管道、綠化、路燈、供電線路同步到位;110千伏玉河變電所、清華同方和清澗等2個污水處理廠一期、國家級鹽化工產品質檢中心、消防站、新奧燃氣儲站、華潤熱電等公用工程已投入使用;公共碼頭新堤已建成,承載各類大型化工項目的能力顯著提升。
——園區發展勢頭良好。園區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幾年來,堅持招引大型純鹼、氯鹼深加工及化學新材料項目,打造精細化工、醫葯化工、農葯化工和石油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鏈,加快建設全國鹽化工產品生產中心、技術研發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先後有台灣玻璃集團、中國鹽業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和以色列馬克西姆阿甘公司等近10家鹽化工戰略性企業來園區投資興業,目前已落戶鹽化工項目81個,其中外資投入45億美元、內資投入350億元。投資15億美元的實聯一期100萬噸/年的純鹼項目已竣工投產,投資30億元的實聯60萬噸/年的燒鹼已簽約;總投資70億元的井神鹽鹼一體化項目已完成投入15億元,園區「兩鹼」龍頭項目初步完備;投資20億元中國農化「四位一體」高效農葯「園中園」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將形成50億元產能。園區產業和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特色產業層次、創能驅動能力和集群發展活力不斷提升。
園區下一步將圍繞「高端、綠色、循環、集約」發展導向,搶抓新一輪化工產業布局調整和區域合作等戰略機遇,以國際、國內先進化工園區「產業發展、公用工程、物流運輸、環保安全、管理服務」五個一體化為標桿,突出「融合發展、鏈式發展、集群發展」思路,加快創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鹽化新材料產業特色基地、全市第一個千億元特色產業園區和省級暨國家級鹽化新材料高新區等「三大目標」,為淮安打造「中國鹽谷」和「中國新鹽都」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融合發展,聚力打造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園中園」。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速度推進」的園區發展理念,確立「一步規劃、核心做強、組團相連、一區多園、產城融合、分步推進」的塊狀發展和融合發展思路。打造特色園區,加快建設以集群配套發展為核心的鹽化新材料項目「企業園中園」和「縣(區)園中園」。以大企業集群配套和產業鏈延伸配套為重點,以組團式規劃建設「園中園」。支持台玻集團、中鹽集團建設「兩鹼一鹽產業園」;支持縣(區)根據產業政策、產業配套和功能區規劃建設「高端精細化學品產業園」。引進中化集團、中國醫葯集團、中石化集團等央企建設「高效農葯產業園」、「生命科學產業園」和「石油化工產業園」,同時引進世界500強、國內100強、行業10強企業建設「鹽化石化融合產業園」、「氯氟化工產業園」、「聚氨酯、芳綸等高性能材料產業園」和「輕工日化用品產業園」等。打造精品園區,加快建設以成果轉化為核心的鹽化新材料「科技園中園」。支持蘭州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和中科院化學所等科研院所建設「科技孵化園」、「工業設計園」和「中試基地」等,支持相關社會組織和機構參與規劃建設中國新鹽都暨中國鹽谷「科技館」。打造都市園區,加快建設以生產生活服務為核心的鹽化新材料「商務園中園」。籌建省級乃至國家級鹽化工交易平台,規劃建設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和商務中心,規劃建設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總部經濟大樓。同時,規劃建設新增居民安置小區和具有產城融合功能的配套區。打造快捷園區,加快建設以物流傳輸一體化為核心的鹽化新材料「物流園中園」。規劃建設危化品倉儲區、物流區,規劃建設岸線碼頭和專線鐵路等。
——突出鏈式發展,聚力打造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大、特、高、優」產業。按照「強鏈、補鏈、建鏈」的產業發展理念,確立「以重特大項目建設為引擎,以兩鹼一鹽為基礎,以鹽化工與石油化工相結合發展為支撐,以特殊功能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為特色」的集成發展和轉型升級發展思路。聚焦發展融合能力強、集中度高的大產業。大力推進基礎化工向高分子化工產業鏈延伸,做強拉長氯鹼化工、石油化工等融為一體的大型集中化產業鏈。聚焦發展競爭力強的特殊性能材料產業。大力推進無機化工向有機化工產業鏈延伸,大力發展聚氨酯、氨綸芳綸等特種纖維、氟硅材料、高性能樹脂、合成塑料等特殊性能材料,補齊做粗「兩鹼一鹽」延伸產品鏈。聚焦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精細化學品產業。大力推進醫葯、農葯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品向生物化工、生命科學新材料等高端化學品延伸,通過引進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高端產品在鹽化新材料產品分工中實現產業較大幅度的提升增值。聚焦發展市場前景好、品質優的鹽化日化產業。突破發展鹽化日用化學品,開發日化用鹽、表面活性劑、化妝品、洗化用品、美容保健品等輕工日化產品鏈,優化拓展鹽化新材料產品空間、市場領域。
——突出集群發展,聚力打造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企業群」。按照「做強企業、做大產業」的轉型升級理念,確立「打造主導產業群、龍頭企業群和主打產品群」為支撐的企業培塑發展思路。打造基地型企業群。以實聯化工和井神鹽業「兩鹼一鹽」產業園和鹽化石化融合發展產業園等為龍頭,打造我國「兩鹼一鹽」及鹽化新材料重要生產基地,形成一批銷售100億元以上的戰略性企業。做大集團型企業群。發展壯大中農化淮安農葯化工基地、盈恆化工聚氨酯等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形成一批銷售30-50億元以上的區域性企業。培育發展型企業群。大力培育在鹽化工產業鏈上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和擁有主打產品的優勢企業,形成一批銷售超10-30億元的成長性小巨人企業。同時創新企業組織機構和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企業戰略重組,不斷提升園區內企業分工協作和技術、產品及市場競爭力。
招商局局長陳士堂13912057097 ;051787280680
『陸』 請問以下幾點關於污水處理廠征繳排污費的問題:
建議電話聯系當地環保部門。
『柒』 治理淮河流域洪澇 措施
治理洪澇措施:
修建大型水庫。
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干支流上除「淮河流域已建大型水庫指標表」所列32座水庫外,已建庫容在1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庫還有獅河的花山、泗河的賀庄、青河口的小塔山、薔薇河的安峰山水庫。
此外,正在復建的有水毀工程石漫灘水庫。該水庫位於洪河支流滾河上,總庫容1.26億立方米。計劃興建的大型水庫有:淮河幹流上的出山店水庫,總庫容36億立方米(或選擇上游44km的紅石潭水庫,總庫容16億立方米);淠河支流漫水河上的白蓮崖水庫,總庫容5億立方米;沙河上的下湯水庫,總庫容11.7億立方米;澧河支流甘江上的燕山水庫,初期庫容15億立方米;沙河支流北汝河上的前坪水庫,總庫容6.9億立方米。
開辟入江入海水道。
解除淮河流域洪澇災害的重要工程之一是開辟入江入海水道,現已形成一個入江入海的工程體系。
淮河水系方面:洪水通過洪澤湖樞紐控制,大部分經入江水道分入長江,一部分經蘇北灌溉總乾渠入海,一部分經淮沭河分淮入沂。這3條水道的排洪能力分別為12000、800和3000立方米/秒。此外里運河還可分泄少量淮河洪水入扛,廢黃河可分泄部分淮河洪水入海。
洪澤湖地區及其下游地區的防洪標准不到百年一遇。為使防洪標准提高到300年一遇,規劃沿灌溉總乾渠北側開挖新的入海水道,水道全長163.5km,設計排泄流量8000立方米/秒。現已按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秒開工興建。
沂沭泗水系方面:經過多次整修,現已有新沭河和新沂河兩條水道和l條分沂入沭的水道。新沭河和新沂河的捧洪能力分別為4000和7000立方米/秒。分沂入沭的安全泄量為3000立方米/秒,現仍泄入老沭河。這個地區仍只能防禦十年一遇左右的洪水。為了提高到防禦50~100年一遇洪水,計劃實施「沂沐泗洪水東調南下工程」。
新建和加固堤防。
流域內新建和經過整修加固的重要堤防有:淮北大堤,全長238.4km 蚌埠市圍堤,全長10.4kmt入江水道大堤,左堤199.7km,右堤221.7km,總長421.4km;洪澤湖大堤,全長67.25km;里運河大堤,左堤157.5km,右堤156,9km,全長314.4km 小洪河兩岸堤防總長405km,汝河兩岸堤防總長369.9km;大洪河兩岸堤防166.5km,沙潁河干堤,河南段全長525.5km,安徽段全長363.93km;渦河西堤長113.37km,東堤長173km;蘇北總乾渠兩岸堤長313.2km;分淮入沂水道兩岸堤長41km;沂河幹流堤防全長316.25km;新沂河堤防全長279.3km,沭河和新沭河堤防長度分別為394.2km和132.8km,總長527km,泗河堤防全長138km,東魚河幹流堤防全長158.13km;誅趙新河幹流堤防長278.9km;韓庄運河兩岸堤長79km;中運河兩岸堤長296km,邳蒼分洪道兩岸堤長148.6km。
新辟排洪排澇河道和分洪道。
新開的河道和分洪道主要有以下幾條:茨淮新河全長134.2km,計劃分泄潁河洪水2000立方米/秒,使正陽關至懷運的淮河中游的排洪能力由10000立方米/提高到12000立方米/秒;懷洪新河全長127km,上口分洪流量2000立方米/秒,結合接納12000h㎡面積的排撈流量,下游設計排洪流量4700立方米/秒,新汴河全長127.1km,排澇流量9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1460立方米/秒;洪河分洪道和蒙河分洪道全長80km,分洪流量750~950立方米/秒;邳蒼分洪道全長77km,它既可分泄沂河洪水、又可排泄兩岸澇水。進水閘(江風口閘)設7孔12m×6.5m弧形閘門控制,設計過閘流量2000立方米/秒,東魚河全長172km,沿途共入了萬福河、洙水河、大沙河等上游0.592萬k㎡的高地洪澇水。其南支、北支分別長52和96km,共承擔0.273萬k㎡地區的排水;洙趙新河全長140km,共攔截西北部高地0.42萬k㎡的洪澇水。
蓄(滯)洪區。
利用平原區的窪地,在四周築堤,在大洪水時,臨時分蓄一部分洪水。
行洪區。
行洪區是擴大淮干中游泄洪能力的一種工程措施,它是淮河洪水河槽的一部分.位於崗地或淮河大堤與中泓之間,利用沿河的湖泊窪地修建的,築有行洪堤,保護區內農業生產,一般情況下不行洪,在淮河洪水達到規定高程時,在行洪區卜口開口或漫堤行洪,經行洪區下口又流入淮河。最多時行洪區達到21處,現有17處。
控制樞紐。
臨淮崗樞紐位於淮河中游正陽關上游的臨淮崗,其目的是控制正陽關以上淮河洪水,減少正陽關以下淮北大堤防洪負擔,並取代1954年大水沖壞的潤河集樞紐。該樞紐控制流域面積4.35萬k㎡,占正陽關以上流域面積的1/2。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壩上設計水位28.4m~28.6m,相應庫容93億立方米,較天然滯洪狀況可增加洪量33億立方米;校核水位29.6m時,相應庫容120億立方米。
蚌埠樞紐:位於蚌埠市西的淮河上,由節制閘、分洪道、船閘、電站等組成。作用是抬高淮河枯季水位,以利灌溉、供水和通航。設有28扇寬10m、高7.5m的閘門,泄洪能力10140m³/s。運用水位為16.0~18.0m。分洪道設計流量2860m³/s。
韓庄樞紐:位於南四湖南端的山東省微山縣韓庄鎮,是南四湖主要出口韓庄運河的控制工程,由韓庄閘、伊家河閘、老運河土壩等組成。韓庄閘裝有17扇12m* 7.2m閘門和14扇12m*9m閘門,微山湖水位33.5m時,泄流能力為2050立方米/秒。伊家店閘設有3扇7m*5m閘門,泄量250立方米/秒。
洪澤湖控制樞紐:主要建築物包括洪澤湖大堤、三個出口處建築物(入江水道的三河閘、蘇北灌溉總渠的高良澗閘、淮沭河口的二河閘),兩個灌溉引水涵洞(洪金洞、周橋洞)。它兼有防洪、灌溉、航運、水產和發電等綜合效益。其中三河閘共有63孔寬10m、高6.2m的泄洪閘,設計泄量]2000立方米/秒;二河閘共有35孔寬10m、高8m的泄水閘,設計泄量3000立方米/秒,該閘還可反向引沂濟淮,設計流量300立方米/秒;高良澗閘設8孔寬9.2m、高4.0m的泄水閘,設計流量800立方米/秒; 兩個灌溉引水橘洞,總設計流量6S立方米/秒。
南四湖二級壩樞紐:位於山東微山縣昭陽湖腰最窄處,包括攔湖大壩、溢洪堰、1號、2號、3號、4號節制閘和船閘,全長7360m。攔湖大壩壩頂高程39m,長4113m,壩高一般為6.5m;溢流滾水壩,堰頂高程35.1m,長300m;l號閘設39扇6m×4m平板門,設計泄量4500立方米/秒;2號閘設55扇5.25m×3m鋼絲水泥平面升直門,設計泄量3300立方米/秒;3號閘設84孔6.4m×4.3m鋼絲水泥殼面直升門,設計泄量4620立方米/秒;4號閘設134孔6.3m×4.5m鋼絲水泥殼面直升門,設計泄量4490立方米/秒(待湖腰擴大工程完成後才能運用)。
河道整治。
河道整治主要包括河床疏浚,結合堤防建設對河道截彎取直、局部調整和拓寬堤距,還包括河道清礙,以擴大河道本身泄洪和排澇能力。先後進行整治的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潁河、王引河、黑茨河、西淝河、濉河、沱河、渫潼河等。
淮河位於中國東部,介於長江與黃河之間,是中國七大河之一。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淮河幹流可以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200米。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積3.06萬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公里,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46萬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和山東五省,流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以廢黃河為界,整個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
『捌』 蘇南蘇北合並江蘇省哪年成立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蘇全境解放,設蘇北(蘇中)、蘇南行署區及南京市三個省級行政區。
1952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安徽的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
1953年1月,三個省級行政區合並,恢復江蘇省建制,南京市降為省轄市,並將省會設在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