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關於治理污水的文言文

關於治理污水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2021-03-12 21:18:37

『壹』 有關治水的文言文!

一、《大禹治水》——選自《史記 夏本紀》:
原文:禹為人敏給克勤①,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②,身為度③,稱以出④;亶亶穆穆⑤,為綱為紀。

注釋:①敏給:敏捷。「給」與「敏」同義。 克勤:能吃苦。克,能。勤,勤苦,勞苦。 ②律:音律。 ③度:尺度。 ④稱以出:《大戴禮記•五帝德》作「稱以上土」,王聘珍《解詁》:「稱以上土者,稱其聲與身,而正音樂、尺度之事也。」(上,正。土,事。)譯文參照王說。 ⑤亹(wěi,偉)亹:勤勉不倦的樣子。 穆穆:莊重嚴肅的樣子。

譯文:禹為人聰敏機智,能吃苦耐勞,他遵守道德,仁愛可親,言語可信。他的聲音就是標準的音律,他的身軀就是標準的尺度,憑著他的聲音和軀體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長短。他勤勤懇懇,莊重嚴肅,堪稱是百官的典範。

原文:禹乃遂與益、後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①,行山表木②,定高山大川③。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④,乃勞身焦思⑤,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⑥,致孝於鬼神⑦。卑宮室⑧,致費於溝淢⑨。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⑩,山行乘檋(11)。左准繩(12),右規矩(13),載四時(14),以開九州(15),通九道(16),陂九澤(17),度九山(18)。令益予眾庶稻(19),可種卑濕(20)。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2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22),及山川之便利(23)。

注釋:①百姓:即百官。戰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通稱,因為當時只有貴族才有姓,而平民沒有姓。興:發動。人徒:指被罰服勞役的人。 傅:《尚書》作「敷」,是分的意思,指分治九州土地。一說:傅,即「付」,指付出功役。 ②表木:立木作表記。表,表記。 ③定:指測定。 ④傷:悲傷。 ⑤勞身:勞累自己,即不怕勞累的意思。 焦思:苦苦思索。焦,著急,焦躁。 ⑥薄:少,使少,即節儉的意思。 ⑦致:送達,表達。 ⑧卑:使低矮,這里有簡陋之意。 ⑨溝淢:田間溝渠。古代渠道深廣四尺叫溝,深廣八尺叫淢。這里泛指河道。 ⑩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一種交通工具。《集解》引孟康曰:「橇形如箕,擿(tì,剔)行泥上。」 (11)檋(jú,局):古代一種登山鞋,把長半寸的鐵釘安在鞋底上,以防止上山時滑倒。《正義》按:「上山,前齒短,後齒長;下山,前齒上,後齒短也。」 (12)准:取平的工具。繩:取直的工具。 (13)規:劃圓的工具。矩:劃方的工具。這里「規矩」指測量高低遠近的工具。 (14)四時:可能是指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參用《會注考證》引張文虎說) (15)開九州:開發九州的土地。九州,即冀、兗、青、徐、豫、荊、揚、雍、梁。又《大戴禮記•五帝德》此句作「巡九州」,王聘珍《解詁》以為「州」為「川」字之誤。 (16)通九道:疏通九條河道。九道,即指弱、黑、河、漾、江、沇(yǎn,眼)、淮、渭、洛九條河流的河道。又《正義》以為「九道」為九州的道路。 (17)陂(bēi,卑):水邊,水岸。這里是築堤岸的意思。 九澤:指雷夏、大野、彭蠡(lǐ,禮)、震澤、雲夢、滎播、荷澤、孟豬、豬野九個湖泊。 (18)度:測量,勘測,即上文的「表木」。九山:指汧、壺口、砥柱、太行、西傾、熊耳、墦冢、內方、(mín,岷)九座大山。 (19)眾庶:庶民,平民。 (20)卑濕:低濕之地。 (21)均:使均衡。 (22)相:察看,考察。宜所有以貢:意思是應根據各地所具有的物產來向天子進貢。 (23)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譯文: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與益、後稷一起到任,命令諸侯百官發動那些被罰服勞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志,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禹為父親鯀因治水無功而受罰感到難過,就不顧勞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幾次從家門前路過都沒敢進去。他節衣縮食,盡力孝敬鬼神。居室簡陋,把資財用於治理河川。他在地上行走乘車,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路上行走就穿上帶鐵齒的鞋。他左手拿著准和繩,右手拿著規和矩,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開發九州土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測量九座大山。他讓益給民眾分發稻種,可以種植在低窪潮濕的土地上。又讓後稷賑濟吃糧艱難的民眾。糧食匱乏時,就讓一些地區把余糧調濟給缺糧地區,以便使各諸侯國都能有糧食吃。禹一邊行進,一邊考察各地的物產情況,規定了應該向天子交納的貢賦,並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諸侯朝貢時交通是否方便。

二、《王景治河》——選自《後漢書 王景傳》:
原文: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帝善之。又以嘗修浚儀,功業有成,乃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衣物。夏,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沖要,疏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明年夏,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堤員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知名。

譯文: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議治
理汴渠的事,就召見王景,詢問治水地理形勢和
便利條件。王景陳述治水的利害,靈敏迅速,皇
帝很欣賞。又由於他曾經治理過浚儀,就賜給他
《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以及錢幣布帛
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終於征調幾十萬軍隊,派
王景和王吳修築渠道和河堤,從榮陽到千乘海口
有一千多里。王景於是測量地形,打通山陵,清
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斷大溝深澗,在要害之處築
起堤壩,又疏通引導阻塞積聚的水流,每十里修
造一座水閘,使得水流能夠來回灌注,不再有潰
決之害。雖然王景節約工程費用,但花費還是以
百億計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親自
巡視,下詔書要靠黃河的郡國設立負責河堤的官
員,一如西漢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

『貳』 求問一段關於治理國家 的文言文原文,大概意思是說,例如一個人如果

《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 原文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沈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之『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悅,曰:「諾,先生休矣!」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齎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沈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譯文:齊國有位名叫馮諼的人,生活貧困,養活不了自己,他讓人轉告孟嘗君,說願意到孟嘗君門下作食客。孟嘗君問:「馮諼有何愛好?」回答說:「沒有什麼愛好。」又問:「他有何才幹?」回答說:「沒什麼才能。」孟嘗君笑了笑,說道:「好吧。」就收留了馮諼。 那些手下的人因為孟嘗君不太在意馮諼,所以只給粗茶淡飯他吃。過了沒多久,馮諼靠著柱子,用手指敲擊著他的佩劍唱道:「長劍啊,咱們還是回去吧,這兒沒有魚吃啊!」手下的人把這事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就和一般食客一樣的待遇。」又過了沒多久,馮諼又靠著柱子,敲擊著劍唱道:「長劍啊,咱們還是回去吧,這兒出門連車也沒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這話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說:「替他配上車,和車客一樣的待遇。」於是馮諼坐著車子,舉起寶劍去拜訪他的朋友,並且說(誇耀)道:「孟嘗君把我當客人一樣哩!」後來又過了些時,馮諼又敲擊起他的劍唱道:「長劍啊,咱們還是回去吧,在這兒無法養家。」左右的人都很討厭他,認為這人貪得無厭。孟嘗君知道後就問:「馮先生有親屬嗎?」回答說:「有位老母。」孟嘗君就派人供給馮諼的母親吃用,不使他母親窮困。這樣,馮諼就不再唱(牢騷歌)了。 後來,孟嘗君出示了一通告示來詢問他的門客:「誰熟習會計的事,能替我到薛地收債務呢?」馮諼署了自己的名,說:「我能。」孟嘗君見了名字感到很驚奇,問:「這是誰呀?」左右的人說:「就是那個唱『長鋏歸來』的人。」孟嘗君笑道:「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虧待了他,還沒見過面呢!」他立即派人請馮諼來相見,當面賠禮道:「田文(我)被瑣事搞得精疲力竭,被憂慮攪得心煩意亂;加之我懦弱笨拙,整天埋在國事與家事之中,怠慢了先生您,而您卻並不見怪,倒願意往薛地去為我收債,是嗎?」馮諼回答道:「我願意去。」於是套好車馬,整治行裝,載上契約票據動身了。辭行的時候馮諼問:「債收完了,買什麼回來?」孟嘗君說:「您就看我家裡缺什麼吧。」 馮諼趕著車到薛,派官吏把該還債務的百姓找來核驗契據。核驗完畢後,他假託孟嘗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債款賞賜給欠債人,並當場把債券燒掉。百姓都高呼「萬歲」。 馮諼趕著車,馬不停蹄,直奔齊都,清晨就求見孟嘗君。馮諼回得如此迅速,孟嘗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見他,問道:「債都收完了嗎?怎麼回得這么快?」馮諼說:「都收了。」「買什麼回來了?」孟嘗君問。馮諼回答道:「您曾說『看我家缺什麼』,我私下考慮您宮中積滿珍珠寶貝,外面馬房多的是獵狗、駿馬,後庭多的是美女,您家裡所缺的只不過是『仁義』罷了,所以我用債款為您買了『仁義』。」孟嘗君道:「買仁義是怎麼回事?」馮諼道:「現在您不過有塊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撫愛百姓,視民如子,而用商賈之道向人民圖利,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債款賞賜給百姓,順便燒掉了契據,以至百姓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用來為您買義的方式啊。」孟嘗君聽後很不快地說:「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 過了一年,有人對齊閔王說孟嘗君的壞話,齊閔王對孟嘗君說:「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當作我的臣子。」孟嘗君只好到他的領地薛去。還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攜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嘗君到來。孟嘗君見此情景,回頭看著馮諼道:「您為我買的『義』,今天才見到作用了。」 馮諼說:「狡猾機靈的兔子有三個洞才能免遭患,現在您只有一個洞,還不能高枕無憂,請讓我再去為您挖兩個洞吧。」孟嘗君應允了,就給了五十輛車子,五百斤黃金。馮諼往西到了魏國,他對惠王說:「現在齊國把他的大臣孟嘗君放逐到國外去,哪位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國家富庶強盛。」於是惠王把相位空出來,把原來的相國調為上將軍,並派使者帶著千斤黃金,百輛車子去聘請孟嘗君。馮諼先趕車回去,告誡孟嘗君說:「黃金千斤,這是很重的聘禮了;百輛車子,這算顯貴的使臣了。齊國君臣大概聽說這事了吧。」魏國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嘗君堅決推辭而不去魏國. 齊閔王果然聽到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驚恐。於是連忙派太傅拿著千斤黃金,駕著兩百匹馬拉的繪有文採的車子,帶上一把佩劍,並向孟嘗君致書謝罪說:「由於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災禍,又被身邊阿諛逢迎的臣下包圍,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幫助的,但希望您顧念齊國先王的宗廟,暫且回國都來治理國事吧。」馮諼又告誡孟嘗君道:「希望你向齊王請求先王傳下來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廟。」(齊王果然照辦。)宗廟建成後,馮諼回報孟嘗君:「現在三個洞已經營造好,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孟嘗君在齊當了幾十年相國,沒有遭到纖芥之微那樣(絲毫)的禍患,這都是馮諼計謀的結

『叄』 求治理水的對聯 污水處理

網路結果:
上聯:飲水思源,杜絕污染
下聯:節能降耗,回防患未然
上聯:納百川廢水電解生答化
下聯:吐一脈清泉上映藍天
上聯:治理污水,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下聯:導引清流,平衡生態,德及今朝,惠及萬世
上聯:污水化清波,看綠染長堤,輕舟盪漾

下聯:名城添秀色,喜花香鬧市,野鳥盤旋
上聯:替城市清淤排污
下聯:為子孫積善消災
上聯:固堰疏河,千江春水綠
下聯:防污治廢,萬里昊天青

『肆』 文言文中表示:治理:的詞有哪些

1、治:故治國有道。

2、理:然政有不理,猶加譴責。

3、為: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伍』 急!!!!!!關於 治理河水 的文言文的譯文

1、《治水必躬親》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於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昔海忠介(海瑞)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譯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一端,不知變通,拘泥於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輕易相信別人的話。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停聚的地方(池塘)有淺有深,河流的形勢有彎有直,如果不經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實情況,如果不經過訪問,徵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
從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時候,穿著輕裝便服。冒著風雨,在荒村亂流中間來來往往,親自發錢糧給民工,不剋扣一厘錢,並且隨同的官員差役也沒有橫行勒索一文錢財。必須要像這樣以後事情才能辦成功。如果貪圖安逸,害怕辛勞,計較私利,忘記公益,遠遠地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麼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不能辦好了。

2、《王景治河》
原文:
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帝善之。又以嘗修浚儀,功業有成,乃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衣物。夏,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沖要,疏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明年夏,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堤員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知名。

譯文: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議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見王景,詢問治水地理形勢和便利條件。王景陳述治水的利害,靈敏迅速,皇帝很欣賞。又由於他曾經治理過浚儀,就賜給他《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以及錢幣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終於征幾十萬軍隊,派王景和王吳修築渠道和河堤,從榮陽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於是測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斷大溝深澗,在要害之處築起堤壩,又疏通引導阻塞積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閘,使得水流能夠來回灌注,不再有潰決之害。雖然王景節約工程費用,但花費還是以百億計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親自巡視,下詔書要靠黃河的郡國設立負責河堤的官員,一如西漢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

堯舜時,九河不治,洪水泛濫。堯用鯀治水,鯀用雍堵之法,九年而無功。後舜用禹治水,禹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勢利導,十三年終克水患。

『陸』 有沒有關於污水描寫的文章

水體污染與自凈、水體中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在水體中的遷移轉化和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

1)水體污染與自凈
水體污染(water body pollution):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體,使水和水體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或生物群落組成發生變化,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這種現象稱為水體污染。

『柒』 關於大禹治水的文言文

原文: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 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 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 決九川距四海,浚賦治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 有無化居。蒸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翻譯:舜帝說:「來吧,禹!你也談談高見吧。」禹拜謝說:「是啊,君王,我說些什麼呢?我整天考慮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說:「哦,到底是些什麼工作?」禹說:「大水與天相接,浩浩盪盪包圍 了大山,淹沒了山丘,民眾被大水吞沒。我乘坐著四種交通工具, 順著山路砍削樹木作路標,和伯益一起把剛獵獲的鳥獸送給民眾。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進四海,還疏通了田間小溝,使 田裡的水都流進大河。我和後稷一起播種糧食,為民眾提供穀物 和肉食。還發展貿易,互通有無,使民眾安定下來,各個諸侯國 開始得到治理。」皋陶說:「是啊!你這番話說得真好。」

『捌』 急!!!!!!關於 治理河水 的文言文

堯舜時,
九河
不治,洪水泛濫。堯用
鯀治水
,鯀用雍堵之法,九年而無功。後舜用禹治水,禹開九州,通
九道
,陂九澤,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勢利導,十三年終克水患。

『玖』 文言文污水坑叫作什麼

『拾』 有哪些談論治理國家的文言文,古文

《資治通鑒》里的篇目都是
《六國論》、《過秦論》、

閱讀全文

與關於治理污水的文言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別克君威怎麼看空調濾芯 瀏覽:282
屈臣氏蒸餾水飲用 瀏覽:318
細胞離子交換是什麼反應 瀏覽:157
卡車空濾器濾芯是什麼東西 瀏覽:378
如果某種液體蒸餾時具有恆定的沸點 瀏覽:381
漁船油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764
沒有工具怎麼拆卸濾芯 瀏覽:816
城市污水管道圖例 瀏覽:186
雲南省污水處理規劃 瀏覽:22
臨淄污水單位 瀏覽:696
污水泵為什麼不能用電機 瀏覽:523
飲水機的出口漏水怎麼調 瀏覽:174
環氧樹脂128S與E51的區別 瀏覽:814
機油濾芯漏油怎麼維修 瀏覽:340
家庭凈水器的電池多少錢 瀏覽:141
如何提高污水處理廠的經濟效益 瀏覽:149
速騰立式飲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51
什麼東西能代替除垢劑 瀏覽:604
人生模擬器怎麼提升顏 瀏覽:214
脫模劑沖洗廢水處理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