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聯合國專家如何保護福島核電站清理工人
據消息,三名聯合國人權專家16日敦促日本政府立即行動,保護成千上萬清理被損毀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勞工,他們據報遭到了剝削,並被暴露在有害的核放射之中。
消息稱,聯合國人權與有害物質和廢料問題特別報告員通塞克、當代形式奴隸制包括其因果問題特別報告員博呼拉、健康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普拉斯16日表示,據稱,受雇清理福島核電站的勞工包括移民勞工、尋求避難者和無家可歸者。
專家稱,最容易被暴露在有毒物質中的人是那些最容易受到剝削的人:窮人、兒童和婦女、移民工人、殘疾人和老年人。他們被迫在健康和收入之間做出選擇,大多數有能力改變這一局面的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都無法看到他們的困境。
有詳細的報告稱,幾家大型公司承包了去除核污染的工作,並且有數百家沒有相關經驗的小公司進行分包,這些都是令人關注的問題。這樣的安排以及利用中間人來招募相當數量的工人,可能為虐待和侵犯工人權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貳』 福島核電站把核輻射污水排入大海為什麼沒有人阻止求解
哈哈!有美國人在誰敢阻止呀!
『叄』 對於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核污水排入海中,你覺得過分嗎
我覺得是有些很大的不妥的,對生物和人類都產生了很大的危害。
日本由於國土面積狹小,加上處理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需要大量的費用,而排放到海中成本相對來說是最低廉的,所以日本打算採取這一個措施。
任何人類的發展都不能建立在消耗子孫後代的生活環境上面,我們要考慮的長久一些,也多為我們生存的家園著想,我們應該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我們後來的生活,或者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爛攤子。
『肆』 請問日本福島核電站核輻射污染水是如何處理的直接排放到海洋里有什麼樣的危害
放到了一個集中的位置,其中污染較輕的核廢水,以排入太平洋,有嚴重污染的水也在一次新發生的地震中,少量滲入海洋。
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最嚴重可使其基因變異(基本不會發生),對於你吃的海鮮,肯定就不吃了
『伍』 福島核電站事故排放放射性污水入海,隨北太平洋洋流擴散。誰知道北太平洋洋流從日本到美國,再回來的時間
北太平洋暖流是順時針的S型暖流,洋流速度隨天氣海嘯地殼變動等受影響,大版約60-300cm/秒,夾裹數百萬噸海水緩權慢流動,包括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島寒流形成一個循環。到達美國太平洋海岸需要一年時間,再回來還要一年時間。
『陸』 福島核電站事故以來,其核污染的水都哪裡去了
可以肯定的說福島核電站的大量污水都排入了東海,而排入東海之後就會直接對朝鮮,韓國乃至我國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
對中國的威脅:
福島核電站,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之一,而且,福島核電站,擁有,輔導一起輔導,二期,以及輔導,發,電阻等多個組成部分它的污水產生量,會遠遠超過正常的,核電站的產生量,因此,輔導核電站的污水流入到東海之後,一旦遇到,風向吹往,中國,後果將不堪設想,因為我國的邊界線較長,而且較寬,污水進入之後,很難清理和排除,那麼對我國的生產和經濟,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柒』 福島核電站所排放的廢水是否有風險
福島核電站排放的廢水肯定是有風險的呀。因為廢水裡面還有放射性元素啊,這些是對人體和魚類啊,生物都是產生一定的影響的。
『捌』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污水入海220天可抵韓,韓方對此是否做出了回應
如果在這里擴建新的儲存點不僅條件具備,並且在處理過程中風險也是可控的。比如,核電站解體時間是大約30—40年,而且目前已經基本知道10年間核廢水的增長量,處理方法也會不斷改進。就是說,今後最多再建設4500—6000個儲存罐,就可以全部容納核廢液,這些土地既然不能住人,何必讓其荒廢呢?
事實上,早在6月,聯合國關注危險物質處置等問題的相關特別報告員就曾發聲,敦促日本不要無視在核廢料處理問題上的義務,不要借著疫情之機,不經過國際磋商,就強推核廢水入海。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曾表示,日本需要同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進行溝通,向所有利害攸關方公布有關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相關信息。
『玖』 福島核污染過了這么多年,其「核污水」都流向了哪裡
隨著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發展,為了給二號反應堆泄露的高輻射廢水騰出存儲空間,東京電力公司從4月4日開始向太平洋排放了大約11500噸的低輻射廢水。在排出的廢水中,主要的放射性污染物是碘131,銫134和銫137。按照官方的數據,其中碘131的濃度約為安全值的100倍,而銫134和銫137則為安全值的50-70倍。那麼排出的這些放射性物質會跑到哪呢?
必須指出的一點是:現有的海洋數值模型跟天氣預報很像,它給出的是在現有條件下對未來最佳的預測。雖然大體上的趨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實際的傳播途徑可能會跟預測的有些許的差距。另外,對於放射性物質濃度的預測是基於東電提供的有限的數據做出的。考慮到東京電力公司一直以來「不太靠譜」的表現,雖然科學界較傾向於相信放射性物質的濃度會很快降低,但具體的數值還是小心點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