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們為保護環境做了些什麼
一、 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
二、 收集用過的草稿專紙和舊作業本及試卷,找到屬合適的途徑,送到造紙廠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紙張。
三、 節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字就扔掉。
四、 盡量節約用紙,無論是手紙還是餐巾紙,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五、 在廢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和畫國畫。
六、 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美化生活。
七、 盡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八、 方便筷或竹簽使用後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藝品。
九、 不要用機械的方法破壞、損害樹木。
十、 多種植植物。
十一、 把裝修中剩餘的木頭、木屑送去造紙廠,減少砍伐樹木的數量。
十二、 和日本人一樣,珍愛自己國家的每一棵樹,用法律來規范人們的保護意識。
㈡ 急急急!人類為了保護水資源做了哪些努力(行動)
有人在這樣做
1、 少去洗車房,可以提一桶水給自己的愛車進行擦拭。
2、 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專水清洗,不僅節屬約了水,還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殘存農葯。
3、 在洗手、刷牙、洗臉不需要水時,要關閉水龍頭。
4、 請自來水公司及時檢修消防栓和水管。
5、 關閉污染嚴重的沿江一帶的企業。
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一切自然資源,使我們的家園年年春光燦爛……
㈢ 為了保護水資源,人們做了哪些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於2002年8月29日修訂通過,自10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水利事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保護水資源的幾種方法:
1.大力發展節水型先進工藝:如採用無水印染工藝,用於法印染代替有水印染,可消除印染污水的排放;採用無毒工藝,如用酶法製革代替鹼法製革,便可避免產生危害較大的鹼性廢水;採用無氰電鍍工藝,在生產過程中用非氰化物電解液代替氰化物工藝,可使水中不含有毒物質;在造紙工業方面有些國家已經採用了無污染的氧蒸煮法,就是用氧氣、硫酸納蒸煮木片,產生的廢液僅為硫酸鹽法的1/10,無色無臭,而且能夠循環利用。
2.改進設備、加強管理、杜絕浪費。一些設備老化,冒、漏水的現象十分嚴重,應更新設備,加強管理.
3.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a.重復用水 b.循環用水 c.閉路循環 d. 生活污水的再生回用
4.加強廢水中有用物質的回收:回收廢水中有用物質;從漂白廢液中回收氯化納;從黑液中提取鹼木素、二甲基亞礬,松節油等副產品,則既可使污染源變為生產產品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又為集中治理創造了條件。
5.加強環境教育,培養個人良好節水習慣:如用水完畢隨手關掉水龍頭,平常洗衣服應用盤洗,而不用水龍頭直接沖洗,洗澡最好也要盆浴,而不用水龍頭從始至終直接沖洗等。
6.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對於大批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工業污水或是其他污水,只有通過以上設備,進行綜合處理,以確保使我們有限的水源能充分利用。
㈣ 人們為了保護環境作了些什麼
保護環境,也是保護自己!
今天是第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今年的宣傳主題定為「海洋存亡,匹夫有責」,呼籲全人類共同採取行動保護地球生命的搖籃——海洋。
我現在住在一個海邊的城市,你天天可以看到這里的人們環境意識十分薄弱,人們把河流和海洋既當成個巨大的財源,無度的捕撈和攝取;又把它作為是個巨大的「垃圾箱」:河流上漂浮著人們拋棄的垃圾,巨大的污水流,終日不停地向海灣傾瀉,糟蹋著我們賴以生存的搖籃——海洋。
不知道這個城市的人民群眾有多少人知道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不知道這個城市的領導知道、不知道第32個世界環境日的宣傳主題定為「海洋存亡,匹夫有責」;在這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時,做了些什麼?想想,我們這個依偎在海洋懷抱中的城市,糟蹋海洋,就是糟蹋我們自己;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保護了城市,保護了城市的發展和未來!
保護環境,現在是擺在全人類面前、也是擺在我們國家、我國人民群眾面前的一項緊迫的、不允置疑的任務。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當你認識了它的意義所在,就應該從現在作起,從點點滴滴作起,從自己作起,保護好環境!
從大的方面說,就是把保護環境的政策、法規執行好、落實好。退農還林、退牧還草,保護水源,保護河流,保護海洋,落實的怎麼樣?堅持的怎麼樣?對於破壞者不能手下留情;政策法規要在總結經驗中不斷完善。
從我們每個人來說,就是要從自己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你是否注意節約一滴水!你是否注意不亂拋垃圾!你是否注意自己不做任何有礙保護環境的事!你是否注意宣傳教育好你周圍的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
人人動起手來,全民動起手來,全國人民動起手來!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境的好壞關繫到我們的生存、發展和未來!你不重視保護環境,被破壞了的環境,就會無情的懲罰你!大河斷流,黃沙遍野,有時太陽也失去了光輝!
大家動起手來,重視起來,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時也應該給我們的後代留下一泓蘭色的海洋,留下一片綠色的山野,留下一個清潔的地球!
㈤ 人們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了什麼
人類已經停止了許多破壞環境的了!
㈥ 人們為了保護環境做了哪些事
人人彬彬有禮 處處乾乾凈凈 學雷鋒活動
㈦ 人們為保護環境做了些什麼
植樹造林,不亂丟垃圾,不浪費有用的東西......
㈧ 人們保護環境做了哪些工作
綠化荒山,興建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花草會不斷的增加的哦,美化環境嗎,呵呵近幾年,「綠色」已成為一道最亮麗的色彩,什麼「綠色食品」、「綠色住宅」、「綠色裝修」、「綠色服飾」等應有盡有。綠色生活是一個綠色的信號,它刺激著企業界去發展綠色的技術;綠色生活是一個綠色的要求,綠色生活是一個綠色的承諾,它提醒當代人去保障後代人生存的權利。
晶瑩的藍天和深沉的黃土地孕育出清新透亮的綠。綠色這是大自然恩賜給我們的生命 之色。看群林披翠,萬山青蔥,那一片片綠帶給我們的盡是欣欣向榮的美感。
何必發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嘆,夕陽西下,群林盡染,「綠」是一道永不褪色的亮麗的風景線;何必懼怕嚴寒酷暑的降臨,那層層疊疊的綠為我們抵擋炎炎烈日和冰冷刺骨的寒風,無論白晝,無論夏冬。就更不用說什麼氧氣的制送、水源的儲積、氣候的良性循環之類的份內之事了。
「綠」不僅僅只裝扮我們的家園!
大自然是大方的,但也絕不是一隻可以隨意扭捏的軟柿子,如果我們不好好地珍惜,必定遭到殘酷的懲罰。河水的暴漲,泥土的松塌,河床填高,河堤的坍垮,就足以吞噬我們銜泥結草好不易建起來的家園,這是一點就明的道理,更不用說其它的遠期或隱形損失了。
可是,仍然有人:樹,照樣濫伐;礦,照舊亂采;煙囪,依然吐出那墨色的濃煙;工廠,依舊排放那混濁的污水。一些整日生活在水泥圪塔之中的城市居民,他們在自己的陽台上種上一丁點兒的綠,那是一種何等的渴盼啊!而在農村,毀林毀田,「如棄草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意境則會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瞧,甚至於只能成為一抹遙遠的記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向大自然無休止地貪婪地索取,絕不是能真正擺脫貧窮與困境的良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朝一日,我們不得不為自己的愚蠢加倍地付出:土地沙化、資源枯竭、地球「裸露」、「酸雨」肆虐,等等不一而足。讓我們目睹一下一些可怕的事實吧:由於濫砍濫伐,全球每年減少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積,五分之一的物種瀕臨滅絕;每天約有25000兒童因缺水而死亡每年往海里傾倒20餘頓生活垃圾,其中包括不少可立斃海洋生物的有毒物質;每年生產3.3億頓有害物質;大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到3.3%。1988年9月,60多頭鯨魚沖到澳大利亞海邊集體自殺。鯨啊,你是自絕於海洋的污濁,還是自絕於人類的兇殘?
可以毫無誇張地說,每一次污染,就增加一次死神對人類的召喚!每再增加一次污染,便使這種召喚以滴血的方式更加濃烈!
生命要永恆,綠,必須永恆!
那麼,在綠色生活中,人應當站在什麼位置上呢?說來也簡單,人是大自然創造的,而且是個比較年輕的生物,最長也不過幾百萬年。人類最有智慧,最有能量,但終究是自然界中的一員。自然界是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體。人在自然界中,有其應有的位置,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現在是有點過分了,過分到依強仗勢,唯我獨尊,恣意妄為,不顧一切。說得不客氣一點,是越來越跋扈,越來越貪婪,越來越短視。」大量的事實擺在眼前:動物瀕危,森林銳減,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和化學疾病頻繁……怎樣才能掙脫這種困境呢?我想關鍵是要正確認識大自然和自己,把位置擺正。而幫助我們擺正位置的理論基礎就是生態學。我們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駕其上;我們對大自然不能採取掠奪的態度,而必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並在這個基礎上重新調整好人類自己的觀念和生活。正視當前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浪費的病變現實,擺脫物質富裕而精神貧乏的困惑,提倡追求一種精神自在、不受物役、天人共泰的瀟灑生活。這是一個新的、非同尋常、不容易做到的課題,但必須努力去做。這就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生態倫理、生態道德和生態文明。而且應該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呼喚綠色,是一種時尚,一種世界性和世紀性的時尚。當環保成了人人可以參與的行為和時尚,綠色,也就滲進了我們的文化與文明。在21世紀,環保行為意味著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正如環保質量標志一個國家的尊嚴和力量。
呼喚綠色,也是一種回歸,向崇尚親情、崇尚自然的東方文明的回歸。那種無節制耗竭地球物質的文明是殘缺的文明,它會毀掉我們的自然家園,也荒掉我們的精神家園。物質文明若不與環境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融合,給人類帶來的將是短暫的滿足和永久的厄運。
呼喚綠色,又是一場變革,一場靜悄悄的、牽涉倒每個家庭每個個人的變革。它需要智慧去關注生存環境的變化,需要良知去阻止破壞環境的現象,需要熱情去傳播環保的理念,更需要勇氣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價值和生活習慣。它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一場社會變革,因為它的成敗所系,是人這個物種的生存或者毀滅。
中國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承受著歷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強的發展壓力。我們只有一條長江,毀掉了不會再來,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失去了不會再有。愛國的公民,請首先愛護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基,請從一點一滴的環保行為做起。
在未來的世紀里,中國,是由於可持續發展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還是因為自毀家園的短期行為亡國滅種,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整個民族能否建立起環境意識,取決於你、我、他,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
綠色思想的實施是統一綠色信仰,改善自然環境,造福於後代的良策,是人類向可持續發展,走向文明進步的階梯,是建立正確人生觀,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也是我們人類不可逃避的理智選擇!
環境保護和人類的可持續長期發展是不可分割的,它是永恆的話題,綠色宣言是國際主義思想,它不分宗教、民族、政黨。為了人類後代能有一方純凈的沃土,為了人類能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讓我們攜手,共建美麗的綠色家
㈨ 我們為保護環境做了哪些措施
我國的環境管理政策核心是採取防範措施和加強環境管理,辦求不產生或少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一、主要措施
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污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
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范化軌道發展。
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力。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環境問題。
二、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
1、企業將防治污染所需資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2、列入國家重點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城市政府將城市維護費用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國家徵收的排污費用於污染防治。
3、國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在5年內減征或免徵所得稅;
——投資方向稅優惠:建設污水處理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零稅率;
——增值稅優惠:對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廢渣為原料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及利用廢液、廢渣提煉黃金、白銀等免徵增值稅;
——建築稅優惠:建設污染源治理項目,在可以申請優惠貸款的同時,該項目免交建築稅;
——關稅優惠:對城市污水和造紙廢水部分處理設備等實行進口商品暫定稅率,享受關稅優惠;
——消費稅優惠:對生產、銷售達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標準的小轎車、越野車和小客車減征30%的消費稅。
——農業特產稅優惠:西部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而產出的農業特產收入,在10年內免徵農業特產稅。
三、實施環境技術政策的目的在於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業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採用先進的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環保法律有關規定,對企業浪費能源和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實行限期淘汰;
3、企業在生產中應該採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環境保護產業政策強調,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促進環保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環保產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進環保產業社會化、環保產業營運市場化、產品標准化等。在環境國際合作政策方面,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環境國際合作交流,強調在認真做好本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環境事務;以新的夥伴關系共同推進區域和全球環境合作,加快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進程;堅持環境國際合作應該尊重國家主權,處理環境問題應兼顧各國現實的實際利益和世界的長遠利益。
㈩ 環境受到了哪些污染,為了保護環境,人們做了哪些工作
【】環境受到了哪些污染:
1、大氣污染:主要包括顆粒物(TSP、PM10、PM2.5)污染;有害氣體的一氧化碳污染、二氧化硫污染、二氧化氮污染;主要污染事件有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以及當今的霧霾;
2、水污染:主要包括飲用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污染事件有赤潮、水華、水體重金屬污染;主要污染事件有日本水俁病事件、金屬鎘污染事件;
3、核污染:放射性污染泄露、原子彈核污染;主要污染事件有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核污染事件、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露事件、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染事故;
4、雜訊污染:主要有廠界雜訊排放污染、生活雜訊排放污染、交通雜訊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污染、爆破施工雜訊污染;
【】人們做了哪些工作:
1、環保立法。建立環境保護法的法律體系,保護環境、防止污染;
2、將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實施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設立專門的環境辦理機構(各級環保局)錦州環境管理,加大環境保護的人財物的投入,;
3、環境保護,教育為本。開展全民的環境教育,提高環境意識,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
4、實施節能減排(企業的、建築的、交通的污染物總量控制、減排及零排放),推廣無污染能源,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廢物回收利用,進行無害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