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氧菌,厭氧菌,兼性厭氧菌,兼性好氧菌的區別
好氧菌,厭氧菌,顧名思義。兼性厭氧,就是說以好氧為主,厭氧為輔。即一般專以有氧生長為主,有氧時靠屬呼吸產能;兼具厭氧生長能力,無氧時通過發酵或無氧呼吸產能。兼性好氧,就是厭氧呼吸為主,好氧為輔,道理一樣。
⑵ 污水處理中厭氧菌種有哪些
一、將活性污泥池或生物池之進水與出水關閉,並保持曝氣狀態,PH值調適到6.5-7.8之間較佳。二、按1立方水投放1公斤的比例,將菌劑一次性全部均勻投入曝氣池中,比例可以依污水情況適量增減。三、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四、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微生物之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3,第二天打開2/3,第三天即可全開。如進水量設計偏小,則可一次性全開。五、監測與調適系統運行,約30天後若系統穩定,則無需再添加菌劑。【產品功效與特點】 1、德豐生物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為德豐29年技術結晶,本土生產,菌種更符合本地,供貨周期更短,價格更優! 2、零污泥污水處理技術,一舉攻堅污水處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3、具備超強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質,有效率達90-95%以上。 4、二沉池出水可直接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或相關標准。 5、一次性投入,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投加菌種,大幅降低治污成本 6、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具備顯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H3、P、H2S及有機酸之能力超強。 7、硝化細菌只需一次投放,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添加菌種 8、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自然進化等特性,一旦出現新的污染化合物,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從而降解或轉化新的化合物。注意事項一、PH值 :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PH的作用范圍為6~8.5之間,更適使用范圍在6.5~7.5之間。二、溫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溫度的作用范圍在10℃~38℃之間,更適作用溫度為22~35℃。;高於60℃會導致細菌的死亡;低於10 ℃時,細菌生長會受到限制。三、DO溶解氧:在曝氣池中,溶氧量應保持在3-6毫克/升; 充足的氧氣能提高好氧細菌的降解污染能力。四、鹽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適用,極限可耐受5%的鹽度。鹽度小於0.5%直接投放即產生效果,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鹽度0.5%-2%之間約需要2-1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鹽度2%-4%之間約需要10-3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五、抗毒性: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可以較有效地抵抗化學毒性物質,包括重金屬等。當受污染區含有殺菌劑時,應預先研究它們對微生物的作用。六、儲存方法:應密封貯存於陰涼、乾燥處,不要與有毒物品一起存放。
⑶ 水處理中的厭氧菌和好氧菌在停止處理污水狀況下的存活時間
如果在有營養物質的條件下,是死不了的,沒養料的話,半年還是有可能的,重新運行或曝氣就可以恢復,當然也不是一點都不死,只是能恢復
⑷ 在污水處理中,厭氧菌與好氧菌適合在ph為多少的環境中工作
一般的菌最好的PH都是6.5~7.5,但是在污水處理中,原水一般都是高鹼(10左右)或者高酸(4-5),要想把PH跳到最理想的狀態需要花費很多的成本,所以一般情況下,在不影響菌生長的情況下都把PH調到6-9就可以,不需要那麼精確
⑸ 污水場生物厭氧菌及好氧菌從一個池體移入一個另一個池體進行培養,大約培養多久啊有哪些要注意的
基本上就是投加污泥,如果是好氧污泥,投加比不要低於15-20%;如果是顆粒污泥,如專果水質相差屬較大,也建議不要低於這個比例;
然後就是逐步提高符合和水力停留時間,保證污泥的繁殖和適應性;期間重要的是各種數據的收集和調控
⑹ 為什麼厭氧菌比好氧菌更能耐高濃度有機廢水
污染物濃度太高的話,消除污染物就要消耗更多的氧氣,但是水中含氧量是有限度的,如果缺少氧氣,好氧菌就會死亡,處理效果就會下降,所以這時用厭氧菌更好
⑺ 簡答題: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各有什麼優缺點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內物,使其穩定、容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優點有反應速度較快,廢水停留時間較短,故處理構築物容積較小;處理過程中散發的臭氣較少;對能降解有機物分解完全等。缺點有對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率低、污泥量較厭氧處理多、運行費用較高等。
厭氧生物處理是有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藉助轉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作用下,將大部分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等簡單小分子有機物與無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優點有有機物去除率高、污泥量少、運行費用少等。缺點有廢水停留時間較長、有機物分解不完全、臭氣產生多等。
⑻ 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各有什麼優缺點
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各有什麼優缺點
好氧生物法是在有游專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屬,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以溶解狀與膠體狀的為主),作為營養源進行好氧代謝。
厭氧處理是利用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通常需要時間較長。厭氧生物處理是有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藉助轉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作用下,將大部分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等簡單小分子有機物。也稱厭氧消化、厭氧發酵或厭氧穩定技術。厭氧處理後的污泥和消化液可用於農田作為肥料。
⑼ 嗜鐵菌是好氧菌還是厭氧菌
種類有幾十抄種,多為假單胞桿菌,這是好氧類,可以看看《嗜鐵菌CAS19產嗜鐵素條件及其嗜鐵素合成相關基因cepR的克隆與分析》,但是也有些比較極端的厭氧類,可參考http://news.sina.com.cn/w/2004-10-10/14123871276s.shtml
⑽ 求助:厭氧菌及好氧菌的區分
根據細菌對氧氣的需求,可以將細菌分為厭氧菌、需氧菌、兼性厭氧菌。
很顯然,只需版要將細菌置於不同環權境中進行培養就可以進行區分。如果只在無氧條件下才能生長的細菌就是厭氧菌,在有氧條件下才能生長的細菌是需氧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生長的細菌是兼性厭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