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洪湖污水解約

洪湖污水解約

發布時間:2021-02-26 10:49:36

❶ 濕地事物為什麼可以凈化污水

濕地生態系統、多樣的動植物群落、瀕危物種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們為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對象、材料和試驗基地。一些濕地中保留著過去和現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進程的信息,在研究環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著重要價值。

1.提供水源:濕地常常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濕地,如泥炭沼澤森林可以成為淺水水井的水源。
2.補充地下水:我們平時所用的水有很多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而濕地可以為地下蓄水層補充水源。從濕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濕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
3.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
4.保護堤岸,防風:濕地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濕地植被可以抵禦海浪、台風和風暴的沖擊力,防止對海岸的侵蝕,同時它們的根系可以固定、穩定堤岸和海岸,保護沿海工農業生產。如果沒有濕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會遭到海浪的破壞。
5.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濕地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此外,一些濕地植物像蘆葦、水湖蓮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再現實生活中,不少濕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地,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6.保留營養物質:流水流經濕地時,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被濕地植被吸收,或者積累在濕地泥層之中,凈化了下游水源。濕地中的營養物質養育了魚蝦、樹林、野生動物和濕地農作物。
7.防止鹽水入侵:沼澤、河流、小溪等濕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於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過多抽取或排干濕地,破壞植被,淡水流量就會減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減少了人們生活、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系統的淡水供應。
8.提供可利用的資源:濕地可以給我們多種多樣的產物,包括木材、葯材、動物皮革、肉蛋、魚蝦、牧草、水果、蘆葦等,還可以提供水電、泥炭薪柴等多種能源利用。
9.保持小氣候:濕地可以影響小氣候。濕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
10.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濕地是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徒、越冬的場所,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瀕危物種。
11.航運:濕地的開闊水域為航運提供了條件,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主要依賴於此。
12.旅遊休閑: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蘊涵著豐富秀麗的自然風光,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好地方。
13.教育和科研價值:復雜的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動植物群落、珍貴的瀕危物種等,在自然科學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濕地還保留了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文化遺址,是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場所。

濕地類型

(1)沼澤濕地。中國的沼澤約1197萬公頃,主要分布於東北的三江平原、大小興安嶺、若爾蓋高原及海濱、湖濱、河流沿岸等,山區多木本沼澤,平原為草本沼澤。?三江平原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沼澤分布區,1990年尚存沼澤約113萬公頃。三江平原無泥炭積累的潛育沼澤居多,泥炭沼澤較少。沼澤普遍有明顯的草根層,呈海綿狀,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強。本區資源利用以農業開墾,商品糧產出為主。大、小興安嶺沼澤分布廣而集中,大興安嶺北段沼澤率為9%,小興安嶺沼澤率為6%,該區沼澤類型復雜,泥炭沼澤發育,以森林沼澤化、草甸沼澤化為主,是我國泥炭資源豐富地區之一。?若爾蓋高原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是我國面積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澤區。特別市黑河中、下游閉流和伏流寬谷,沼澤布滿整個谷底,泥炭層深厚,沼澤率達20%--30%。本區以富營養草本泥炭沼澤為主,復合沼澤體發育。若爾蓋高原是我國重要的草場。?海濱、湖濱、河流沿岸主要為蘆葦沼澤分布區。濱海地區的蘆葦沼澤,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至鴨綠江口的淤泥質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沖積三角洲地區。我國較大湖泊周圍,一般都有寬窄不等的蘆葦沼澤分布。另外,無論是外流河還是內流河,在中下遊河段往往有蘆葦沼澤分布。

(2)湖泊濕地。中國的湖泊具有多種多樣的類型並顯示出不同的區域特點。據統計,全國有大於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個,總面積約90864平方公里。根據自然條件差異和資源利用、生態治理的區域特點,中國湖泊劃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東部平原地區湖泊,主要指分布於長江及淮河中下游、黃河及海河下游和大運河沿岸的大小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96個,面積21171.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3.3%。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即位於本區。該區湖泊水情變化顯著,生物生產力較高,人類活動影響強烈。資源利用以調蓄滯洪、供水、水產業、圍墾種植和航運為主。?蒙新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個,面積19544.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1.5%。本區氣候乾旱,湖泊蒸發超過湖水補給量,多為鹹水湖和 鹽湖。資源利用以鹽湖礦產為主。?雲貴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個,面積1199.4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1.3%,全系淡水湖。該區湖泊換水周期長,生態系統較脆弱。資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運、水產養殖、水電能源和旅遊景觀為主。?青藏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個,面積44993.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9.5%,本區為黃河、長江水系和雅魯藏布江的河源區,湖泊補水以冰雪融水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現象顯著,近期多處於萎縮狀態。該區以鹹水湖和鹽湖為主,資源利用以湖泊的鹽、鹼等礦產開發為主。?東北平原地區與山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個,面積3955.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4%。本區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漲;冬季水位低枯,封凍期長。資源利用以灌溉、水產為主,並兼有航運發電和觀光旅遊之用。

(3)河流濕地。中國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約1500條。因受地形、氣候影響,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勻。絕大多數河流分布在東部氣候濕潤多雨的季風區,西北內陸氣候乾旱少雨,河流較少,並有大面積的無流區。從大興安嶺西麓起,沿東北、西南向,經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岡底斯山,直到中國西端的國境,為中國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界線。分界線以東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5.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2%,流入印度洋的佔6.4%,流入北冰洋的佔0.6%。分界線以西以北,除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屬內陸河,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34.8%。在外流河中,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遠流長、水量很大、蘊藏巨大水利資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發源於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豫西山地、雲貴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龍江、遼河、灤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發源於東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圖們江、鴨綠江、錢塘江、甌江、閩江、贛江等,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資源比較豐富。我國的內陸河劃分為新疆內陸諸河、青海內陸諸河、河西內陸諸河、羌塘內陸諸河和內蒙古內陸諸河五大區域。內陸河的共同特點是徑流產生於山區,消失於山前平原或流入內陸湖泊。在內陸河區內有大片的無流區,不產流的面積共約160萬平方公里。中國的跨國境線河流有: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幹流、烏蘇里江流經中俄邊境;圖們江、鴨綠江流經中朝邊境;黑龍江下游經俄羅斯流入鄂霍次克海;額爾齊斯河匯入俄境內的鄂畢河;伊犁河下游流入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綏芬河下游流入俄境內經海參崴入海;西南地區的元江、李仙江和盤龍江等為越南紅河的上源,瀾滄江出境後稱湄公河,怒江流入緬甸後稱薩爾溫江,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藏西的朗欽藏布、森格藏布和新疆的奇普恰普河都是印度河的上源,流經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還有上游不在中國境內的如克魯倫河自蒙古境內流入中國的呼倫湖等。

(4)淺海、灘塗濕地。中國濱海濕地主要分布於沿海的11個省區和港澳台地區。海域沿岸約有1500多條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淺海灘塗生態系統、河口灣生態系統、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紅樹林生態系統、珊瑚礁生態系統、海島生態系統等六大類、30多個類型。濱海濕地以杭州灣為界,分成杭州灣以北和杭州灣以南的兩個部分。?杭州灣以北的濱海濕地除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部分地區為岩石性海灘外,多為沙質和淤泥質型海灘,由環渤海濱海和江蘇濱海濕地組成。黃河三角洲和遼河三角洲是環渤海的重要濱海濕地區域,其中遼河三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葦田--盤錦葦田,面積約7萬公頃。環渤海濱海尚有萊州灣濕地、馬棚口濕地、北大港濕地和北塘濕地,環渤海濕地總面積約600萬公頃。江蘇濱海濕地主要由長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構成,僅海灘面積就達55萬公頃,主要有鹽城地區濕地、南通地區濕地和連雲港地區濕地。杭州灣以南的濱海濕地以岩石性海灘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灣有錢塘江口-杭州灣、晉江口-泉州灣、珠江口河口灣和北部灣等。在海灣、河口的淤泥質海灘上分布有紅樹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灘塗及台灣島西海岸都有天然紅樹林分布區。熱帶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島及台灣、海南沿海,其北緣可達北回歸線附近。目前對淺海灘塗濕地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灘塗濕地圍墾、海水養殖、鹽業生產和油氣資源開發等。

(5)人工濕地。中國的稻田廣布亞熱帶與熱帶地區,淮河以南廣大地區的稻田約佔全國稻田總面積的90%。近年來北方稻區不斷發展,稻田面積有所擴大。全國現有大中型水庫2903座,蓄水總量1805億立方米。另外,人工濕地還包括渠道、塘堰、精養魚池等。

中國濕地特點
中國濕地可分為8個主要區域,即:東北濕地,長江中下游濕地,杭州灣北濱海濕地,杭州灣以南沿海濕地,雲貴高原濕地,蒙新乾旱、半乾旱濕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濕地。據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已經增加到260處,總面積達1600多萬公頃,中國是世界上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擁有濕地面積6594多萬公頃(其中還不包括江河、池塘等),葯佔世界濕地面積的10%,居亞洲第一位,位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濕地約為2594萬公頃,包括沼澤約1197萬公頃,天然湖泊約910萬公頃,潮間帶灘塗約217萬公頃,淺海水域270萬公頃;人工濕地約4000萬公頃,包括水庫水面約200萬公頃,稻田約3800萬公頃。目前,青海湖的鳥島、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特點類型多、絕對數量大、分布廣、區域差異顯著、生物多樣性豐富。

按照濕地公約對濕地類型的劃分,31類天然濕地和9類人工濕地在中國均有分布。中國濕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河口濕地、海岸灘塗、淺海水域、水庫、池塘、稻甲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

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而且還表現為一個地區內有多種濕地類型和一種濕地類型分布於多個地區的特點,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組合類型。

中國東部地區河流濕地多,東北部地區沼澤濕地多,而西部乾旱地區濕地明顯偏少;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青藏高原湖泊濕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乾旱地區又多為鹹水湖和鹽湖;海南島至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區分布著獨特的紅樹林和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人工濕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積高原沼澤和湖群,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環境。

中國的濕地生境類型眾多,其間生長著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不僅物種數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國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據初步統計,中國濕地植被約有101科,其中維管束植物約有94科,中國濕地的高等植物中屬瀕危種類的有100多種。中國海岸帶濕地生物種類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中國的內陸濕地高等植物約1548種、高等動物1500多種。中國有淡水魚類770多種或亞種,其中包括許多洄遊魚類,它們藉助濕地系統提供的特殊環境產卵繁殖。中國濕地的鳥類種類繁多,在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O%;全世界雁鴨類有166種,中國濕地就有50種,佔30%;全世界鶴類有15種,中國僅記錄到的就有9種;此外,還有許多是屬於跨國迂徙的鳥類。在中國濕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鳥類唯一的越冬地或迂徙的必經之地,如: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以上。

三:濕地正在發生什麼?

濕地是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但由於人民對濕地的認識和了解很少,忽視了濕地的功能和效益,造成對濕地的盲目開發,大面積濕地退化和消失,野生生物棲息地遭到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濕地資源正在逐漸的喪失和破壞,極大的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四:濕地公約

《濕地公約》是一個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的政府間國際條約,於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正式通過。《濕地公約》的宗旨是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到目前為止已有122個國家成為《濕地公約》的締約國,我國於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為了提高人們對濕地的認識,促進濕地保護,濕地公約常委會決定每年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利用這一天組織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

我們不能沒有濕地什麼是濕地?
濕地就是清波盪漾的河流、煙波浩瀚的湖泊、金黃無垠的稻由、野生動物聚集的沼澤地以及退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水區。

我們不能沒有濕地。濕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環境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濕地可以將過多的降雨和來水存儲、緩沖,然後逐步放出,發揮著蓄洪抗旱的功能;濕地所擁有的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便周圍地區的酷熱降溫,空氣濕度增加;濕地植被可以完全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勢較低氏的沿海地區,濕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防止土地鹽鹼化;濕地蓄水層的水是淺層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與地下水互為保存和補 充;我國一級保護的珍稀鳥類,約有一半生活在濕地中,濕地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態系統無法代替的;濕地植物能夠對污染物質進行吸收、代謝、分解,起到降解環境污染的作用。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馬福說,我國是一個濕地資源大國,是世界上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擁有濕地面積6594萬公頃,約佔世界濕地面積的10%,類型多,面積大,分布廣。我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已經增加到260處,總面積達1600多萬公頃。目前,青海湖的鳥島、湖南省東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處濕地己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對濕地保護認識不夠,長期以來對濕地持續的開發利用,使濕地面積迅速減少,濕地的生態功能不斷下降。據估計,有40%的重要濕地受到中等和嚴重威脅,而且隨著經濟和人口增長,濕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壞,許多濕地物種、景觀、生態功能正逐漸消失,有的已經完全喪失了濕地的功能。目前,濕地資源喪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種濕地資源仍處於嚴重的威脅之中,合理保護利用濕地已是我們當前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司長張建龍說,人口增加與人類活動的加劇是現在濕地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50年代至70年代的圍湖、圍海、造田,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喪失湖泊12000平方公里;洞庭湖和鄱陽湖因農業開發縮小三分之一,洪湖縮小42%洪湖70年代前有水禽112種和5個亞種,其中一、二類保護珍禽15種,70年代後8種珍禽不再出現,魚類種類由40年代的100餘種下降到50餘種,魚類產量下降並小型化,水生植被由1961年的92種下降到80年代的68種,水生植被生物量也有大幅度的減少。青海湖區建國以來人口增加了4倍,環湖區開墾20萬公頃濕地,濕地灌木被砍伐殆盡,原生植物慘遭破壞,加之過度捕撈,魚類種類和數量銳減,已有34種野生動物不見其蹤跡,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據統計,40多年來,我國沿海已累計喪失濕地219萬公頃,相當於沿海濕地的50%。全國圍墾湖泊面積已達130萬公頃以上,因圍墾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個。

此外,過度放牧和荒漠化嚴重也會破壞濕地植被和環境,現在有很多濕地的實際載畜量為理論承載容量的數倍,鼠、蟲害日益嚴重,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導致濕地面積急劇縮小。

環境污染對濕地的影響正隨著工業化進程而迅速增大。我國湖泊己有三分之二受到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污染,水質不斷惡化,破壞了濕地生物的多樣性。同時,氣候乾旱與水資源浪費,使湖泊面積不斷萎縮,嚴重威脅著我國生態環境。

對此,有關人士呼籲,必須加大對濕地保護的宣傳,加強濕地保護立法和執法,建立健全濕地保護協調機制;建立濕地保護資金投入機制,加強濕地調查與監測工作,實施好《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規范與濕地保護利用有關的各種活動。

五:我們應該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

濕地正在面臨嚴重的威脅,我們不能讓寶貴的濕地資源喪失,不能讓美麗的鳥兒失去家園,保護濕地是全社會的責任。
每一個人都要通過自己的雙手為環境保護做些事情。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保護地球母親,保護美麗的家園。
愛護濕地,愛護森林,愛護鳥類要靠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學到的知識告訴自己的父母、親戚和周圍的朋友,讓他們和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濕地和環境。
參考資料:http://61.154.121.226/huanbao/ReadNews.asp?NewsID=199

❷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務有限公司是2017-12-13在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內司(自然人投資或容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新堤人民路(鉑金城2號樓)2幢2單元5樓501號。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1083MA492BYC8U,企業法人伍建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水污染治理;污水處理;水草、水面垃圾打撈服務;水生植物種植、銷售;水體水質環境修復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河道疏浚工程施工;內河貨物運輸;木質及水泥漁船拆解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請問現在洪湖的污染狀況如何

摘要 洪湖、長湖是四湖地區最大的兩個天然湖泊,正常水面面積分別為402km2和122.5km2。本文以2001年為現狀年,對兩湖流域的工業、農業、養殖業、城鎮生活以及入湖排污口等方面的污染源情況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工作,同時對湖泊水環境質量及富營養化狀況進行了評價,進一步從管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態措施三個方面提出了污染控制對策和湖泊生態資源保護措施,為有關部門在開發、治理兩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污染源 調查 生態環境保護 措施 洪湖 長湖

1、前 言

洪湖、長湖是四湖地區最大的兩個天然湖泊,最大湖容積分別為12億m3和6億m3,對該地區的防汛抗旱、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環境保護、旅遊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洪湖、長湖水資源統一管理、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對於保持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認真調查研究流域污染源狀況、水環境質量現狀,分析其污染負荷,進而提出污染控制對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為兩湖的開發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2、水資源特性

2.1水系分布
洪湖、長湖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屬於四湖流域。四湖地區河網交錯,水系發達。長湖匯入支流有太湖港、龍會橋河、拾橋河、廣坪河以及大港河等主要河流。洪湖、長湖以四湖總乾渠相連,總乾渠通過新河口、柳口、閘口及壇子口四個口門與洪湖相通。另有子貝淵、下新河、黃絲南、小港等涵閘分別控制排澇河及內荊河水入洪湖。
2.2水資源量
總體說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兩湖流域水資源量豐富。洪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89mm,年均徑流量為22.16億m3;長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07mm,年均徑流量7.24億m3。兩個湖泊作為供水水源,其水資源量一般情況下能夠滿足各項取水功能的需求,但特旱年份(季節)也曾出現缺水狀況。

3、水環境現狀評價與分析

3.1水質現狀評價
採用《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對洪湖、長湖水體質量進行評價。污染項目以Ⅲ類標准作為控制標准,超過Ⅲ類標準的項目即為超標項目。洪湖評價為Ⅳ類水體,超標項目為高錳酸鹽指數、總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其中高錳酸鹽指數為整個洪湖水域普遍超標項目,局部水域總磷超標。長湖評價為Ⅲ類水體,主要超標項目為總磷和氨氮。
3.2富營養化評價
採用評分法對兩個湖泊的富營養化狀況進行了評價。採用公式:M=1/n∑Mi式中:M為湖泊營養狀態評價值; Mi為i項參數的評分值; n 為評價參數的個數。洪湖、長湖的營養狀態評分值分別為54.9和49.9,營養狀態均為中富營養型。

4、污染源現狀調查

4.1分類污染源調查
4.1.1工業污染源
以2001年為現狀年,兩湖流域分布有128個工業企業,排放工業廢水3843萬噸,其中達標排放量2181萬噸。工業廢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分別為:有機類耗氧物質26613噸、懸浮物9149噸、石油類34.4噸、硫化物27.8噸、揮發酚16.7噸。
4.1.2農業污染源
兩湖流域是江漢平原主要的糧、棉、油產區,農業污染源主要為農葯、化肥污染。2001年兩湖流域共施用化肥24.73萬噸(折純量),其中氮、磷、鉀肥的用量(折純量)分別為14.46萬噸、5.50萬噸和2.24萬噸,復合肥用量2.53萬噸;共施用農葯12545噸,且以有機磷農葯(如甲胺磷、甲基1605等)為主。
農業污染除農葯、化肥污染外,另一種不容忽視的污染源即農業養殖污染。規模化養殖產生大量的糞、尿和養殖污水,雖然其中80%~85%得到利用,且多數已還田,但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仍有大量流失,其含帶的細菌及氮、磷等營養鹽會造成水環境污染。通過調查測算,兩湖流域大小牲畜的年出欄和存欄數共約300多萬頭,家禽近5000萬只,其糞便和污水的產量分別為104萬噸和519萬噸。
4.1.3城鎮生活污染
城鎮生活污染源調查主要是通過調查城鎮人口數,然後根據生活污水排放系數(160~200千克/人·天)和污染物排放系數(90克/人·天)來推算生活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經過調查,兩湖流域共約120萬城鎮人口,其生活污水排放量為7973萬噸/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類污染,共39541噸(以CODcr計)。
4.2排污口調查
沿湖的各個排污口是流域內各類污染物進入湖泊的主要渠道。洪湖周圍分布有三個較大的排污口,即四湖總乾渠、下新河閘和子貝淵閘。三個口門現狀年入湖水量分別為137500萬方、11265萬方和14025萬方,年輸入污染物負荷量為:耗氧有機物12726噸、懸浮物11140噸、氨氮2358噸、總磷217噸。
長湖周圍分布有七個排污口,包括兩個工業污水口(拾橋玉雅造紙廠和後港玻璃廠)、兩個混合污水泵站(後港泵站和蛟尾泵站)和三條入湖支流。現狀年年入湖水量為11832萬方,其中工業及混合污水542萬方。年輸入污染物負荷量為:耗氧有機物958噸、懸浮物143噸、氨氮67噸、總磷8噸。

5、污染控制對策與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5.1管理措施一: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整治,控制入湖污水量
沿湖工廠、企業向湖區排放廢污水,對湖泊水體污染嚴重。有關部門應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整治,嚴格控制入湖污水量。特別是長湖北部沙洋縣境內,一些鄉鎮企業向湖區排污現象比較嚴重。
5.2管理措施二:加強湖泊養殖業的管理,大幅度削減湖內網箱養殖面積,逐步恢復湖泊水體自凈功能。
洪湖、長湖現有水面至少70%被網箱圈圍,剩餘水面則布滿「迷魂陣」。網箱養殖的副產物會導致水體污染,如剩餘的餌料發生腐敗、魚蝦糞便及死魚、死蝦均會導致水體有機污染,水色極差,並產生惡嗅。同時,密布的網箱阻礙水體的自然流動,嚴重影響水體正常的稀釋自凈功能。這是洪湖、長湖每年豐水期(7—9月)的水體質量反而變差的主要原因。
5.3管理措施三:設置禁漁期,限制捕撈(獵),保護湖泊濕地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洪湖被確立為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區內生存有一千多種濕地生物。而沿湖部分居民本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長期以各種手段在湖內盲目捕撈(獵),造成保護區內生物資源大量減少,少數物種甚至滅絕。**部門應該在科學調研,妥善安置沿湖漁民就業的基礎上,確立禁漁(獵)期及相應管理辦法,保護湖泊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
5.4工程措施一:建立城鎮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城鎮混合污水。
針對沙洋縣後港和蛟尾鎮、洪湖瞿家灣鎮等小城鎮生活、工業混合污水通過泵(閘)排入湖泊的情況,建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處理泵(閘)前混合污水,力爭做到達標排放。
5.5工程措施二洪)湖(總干)渠分開,引江濟湖。
恢復總乾渠洪湖南堤,使得四湖總乾渠與洪湖分開。這樣,上游平均每年十幾億方的來水直接通過下內荊河排入長江,同時也截斷了通過子貝淵閘和下新河閘泄入洪湖的污水,基本上截斷了匯入洪湖的污染源。另外,為保證洪湖具有一定的水位和水面面積以滿足其濕地生態和旅遊等功能的用水需求,引長江水源充灌洪湖。這項工程投資費用較大,也是改善洪 湖水質最有效的途徑。
5.6生態措施:利用湖泊近岸水域,建立水生植物「氧化塘」。
湖泊近岸水域水深一般在0.2m~0.8m左右,不宜做其它用途,但可在淺水區種植一些具有除污功能的水生維管束植物,如水蔥、蘆葦、荷、蓮等。種植區可根據納污水量確定,從岸邊向湖心延伸至100m—200m,形成帶狀植物緩沖區。當污水緩慢流經此區,其中污染物質則被水生植物吸收,達到生物處理、凈化污水的目的。如果種植挺水植物,則植被還可以起到防浪護堤的作用。

❹ 深圳市洪湖公園的來歷

過去,洪湖只是一個污水橫流,雜草遍地,蚊蠅孳生的滯洪區。多年來,市城管局下屬的洪湖公園管理處在各方支持下,採取了諸多措施,在清除臟、亂、差的同時,大力營造自然生態景觀,栽樹種花植草,招引鳥類,從而使公園的生態環境大為改觀,為深圳百姓休閑游樂增添一個好去處。

花間隱榭水際安亭

建園之初,公園邀請深圳市園林公司負責制定總體規劃設計,後又邀請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建築設計院等單位進行設計調整,公園定位為集水上活動、游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劃出洪湖、靜逸湖、蓮香湖、映日潭、東靈島、西秀島、洋杉坪、綠天坪、荷仙島、朝陽坡、鳥投林等景區,以及晨曦亭、芙蓉亭、流霞亭、兩宜亭、洗心亭、渡逸橋、弄月橋、吟風橋、掬水橋、愛蓮橋、探仙橋、藕斷橋、濂溪橋、清漣橋、荷展館、詠荷碑廊等景點。同時,將亭、廊、橋、館貫穿於園內大小湖、潭、島之中形成整體,又保持各景區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充分體現了「花間隱榭,水際安亭」,「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傳統園林風格。這些構成今日洪湖的生態基礎。

水是洪湖公園最有靈性的地方。1991年湖底清淤改造,公園在保持現有地形地貌基礎上,進行規劃設計造景。景區內,利用湖底清淤工程而成的地勢,築起內堤分隔布吉河,排除了布吉河的污染源;設計了夏日風荷、洪湖垂釣、洗心亭等景點。後來,公園還針對湖水富氧化狀況,採用科學的方法,在公園西北方建起深圳第一個人工濕地,利用水生植物凈化水質,使洪湖碧水清澄。同時,公園還每天派專人清除湖面漂浮物,割掉殘荷,常年保持水體清潔。目前,公園獲得ISO14001國際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洪湖東岸落羽杉林帶景觀基本保護完好;蓮香湖、鳥投林之島四周臨水,林木茂密蒼翠,是各種鳥類棲息的理想之所。寒冬時節,漫步於洪湖之濱,數以千計的鷺鳥群棲於島上,時棲時飛,煞是壯觀,更添洪湖優美的自然景觀,成為深圳一道風景。

荷間群鷺蓮下紅鱗

洪湖公園對植物造景精心布置,科學配置,別具一格。公園運用了豐富的園林素材和眾多的植物品種,採用我國傳統的造園手法,創造了許多優美的植物景觀,如屏障式雄渾壯闊的落羽杉水體景觀、綠天坪的熱帶草坪疏林景觀、鳥投林與蓮香湖的群鷺戲水生態景觀、蓮香湖的荷花夏景、靜逸湖的熱帶睡蓮之冬景、映日潭的王蓮以及形象逼真的植物造型等。湖池中,荷花等水生植物的布局,按水面的大小、一定尺度,零星點綴一些睡蓮等浮葉花卉,倒影入水,增添層次,豐富水局空間。睡蓮、王蓮、水竹芋等水生花卉亦按孤植、叢植、群植的原則進行種植。公園綠地、堤岸、島嶼,也按不同季節,配置春、夏、秋、冬的植物景觀:春去秋來花不斷,酷暑嚴冬有景觀。春贊桃花楊柳風,夏逢雨霽美芙蓉,秋憐落羽杉衫薄,冬賞睡蓮點點紅。此外,公園還栽種許多開花結果的樹種,為園內小鳥提供豐富的食源。徜徉在公園的碧水綠樹之間,陶醉於湖光島色的生態環境,倍感景色宜人。

荷花是洪湖公園的「品牌」。公園內所保存荷花、睡蓮、王蓮及其它水生花卉種類及品種200多種(個),是公園園林水景的重要布景素材。其中,「美洲黃蓮」、「大灑錦」、「玉碗」、「女兒紅」、「一丈青」、「南國紅姬」、「安得瑞斯」、「埃及藍睡蓮」、「金盞」以及易發生並蒂蓮的「紅建蓮」等品種最為珍稀。此外,還有水生花卉「水竹芋」、「黃花藺」、「紙莎草」等數十種。目前,公園科研人員已對這些珍稀名貴植物進行有性或無性繁殖,保護其資源,並推廣應用。

多年來,洪湖公園依靠荷花這一品牌,大力構建濃濃的荷花文化氛圍。舉辦荷花展是洪湖公園的傳統。自1989年舉辦首屆荷花展覽以來,至今已是第十八屆。特別是1998年成功舉辦了第九屆全國荷展,參展省市達42個,內容豐富,規模盛大,影響深遠。近年來,洪湖公園還結合荷展,進行形式多樣的荷花文化展、荷花科普知識展、荷花書畫展、荷花攝影展、荷花插花展、荷花工藝品和郵票展等,建起了詠荷碑廊,出版《詠荷碑廊作品集》、《蓮花》、《現代水生花卉》等專著,這些都增加了荷展的文化內涵,深受人民群眾和專業人士的歡迎。而今,人們愛荷、賞荷、詠荷,托物言志,頌揚廉潔,促進了特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根據發展的需要,今年洪湖公園調整了總體規劃,旨在使公園建設更合理、更完善、更具特色,管理更上規模、上檔次。目前,公園正圍繞建設「三優二高」(即優美環境、優良設施、優質服務,高效率、高效益)的現代化城市公園目標而努力。

洪湖公園不僅是一個以荷花為主題的公園,這里也是小鳥的幸福樂園。公園管理處為了讓小鳥更好地繁衍生存,將園內一個小島取名為「鳥投林」,禁止任何人入島干擾鳥類,許多小鳥在這個島上安家落戶。公園還專門設置了一個觀鳥台,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小鳥們快樂地覓食和嬉戲。美麗的公園,市民和樹木、花草、鳥類一起和諧相處。

【洪湖公園簡介】

洪湖公園位於羅湖區鬧市中心,東起洪湖路和文錦北路,西至洪湖西路,南北分別以筍崗路和泥崗

❺ 深圳洪湖公園有蜱蟲嗎

過去,洪湖只是一個污水橫流,雜草遍地,蚊蠅孳生的滯洪區。多年來,市城管局下屬的洪湖公園管理處在各方支持下,採取了諸多措施,在清除臟、亂、差的同時,大力營造自然生態景觀,栽樹種花植草,招引鳥類,從而使公園的生態環境大為改觀,為深圳百姓休閑游樂增添一個好去處。

花間隱榭水際安亭

建園之初,公園邀請深圳市園林公司負責制定總體規劃設計,後又邀請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建築設計院等單位進行設計調整,公園定位為集水上活動、游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劃出洪湖、靜逸湖、蓮香湖、映日潭、東靈島、西秀島、洋杉坪、綠天坪、荷仙島、朝陽坡、鳥投林等景區,以及晨曦亭、芙蓉亭、流霞亭、兩宜亭、洗心亭、渡逸橋、弄月橋、吟風橋、掬水橋、愛蓮橋、探仙橋、藕斷橋、濂溪橋、清漣橋、荷展館、詠荷碑廊等景點。同時,將亭、廊、橋、館貫穿於園內大小湖、潭、島之中形成整體,又保持各景區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充分體現了「花間隱榭,水際安亭」,「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傳統園林風格。這些構成今日洪湖的生態基礎。

水是洪湖公園最有靈性的地方。1991年湖底清淤改造,公園在保持現有地形地貌基礎上,進行規劃設計造景。景區內,利用湖底清淤工程而成的地勢,築起內堤分隔布吉河,排除了布吉河的污染源;設計了夏日風荷、洪湖垂釣、洗心亭等景點。後來,公園還針對湖水富氧化狀況,採用科學的方法,在公園西北方建起深圳第一個人工濕地,利用水生植物凈化水質,使洪湖碧水清澄。同時,公園還每天派專人清除湖面漂浮物,割掉殘荷,常年保持水體清潔。目前,公園獲得ISO14001國際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洪湖東岸落羽杉林帶景觀基本保護完好;蓮香湖、鳥投林之島四周臨水,林木茂密蒼翠,是各種鳥類棲息的理想之所。寒冬時節,漫步於洪湖之濱,數以千計的鷺鳥群棲於島上,時棲時飛,煞是壯觀,更添洪湖優美的自然景觀,成為深圳一道風景。

荷間群鷺蓮下紅鱗

洪湖公園對植物造景精心布置,科學配置,別具一格。公園運用了豐富的園林素材和眾多的植物品種,採用我國傳統的造園手法,創造了許多優美的植物景觀,如屏障式雄渾壯闊的落羽杉水體景觀、綠天坪的熱帶草坪疏林景觀、鳥投林與蓮香湖的群鷺戲水生態景觀、蓮香湖的荷花夏景、靜逸湖的熱帶睡蓮之冬景、映日潭的王蓮以及形象逼真的植物造型等。湖池中,荷花等水生植物的布局,按水面的大小、一定尺度,零星點綴一些睡蓮等浮葉花卉,倒影入水,增添層次,豐富水局空間。睡蓮、王蓮、水竹芋等水生花卉亦按孤植、叢植、群植的原則進行種植。公園綠地、堤岸、島嶼,也按不同季節,配置春、夏、秋、冬的植物景觀:春去秋來花不斷,酷暑嚴冬有景觀。春贊桃花楊柳風,夏逢雨霽美芙蓉,秋憐落羽杉衫薄,冬賞睡蓮點點紅。此外,公園還栽種許多開花結果的樹種,為園內小鳥提供豐富的食源。徜徉在公園的碧水綠樹之間,陶醉於湖光島色的生態環境,倍感景色宜人。

荷花是洪湖公園的「品牌」。公園內所保存荷花、睡蓮、王蓮及其它水生花卉種類及品種200多種(個),是公園園林水景的重要布景素材。其中,「美洲黃蓮」、「大灑錦」、「玉碗」、「女兒紅」、「一丈青」、「南國紅姬」、「安得瑞斯」、「埃及藍睡蓮」、「金盞」以及易發生並蒂蓮的「紅建蓮」等品種最為珍稀。此外,還有水生花卉「水竹芋」、「黃花藺」、「紙莎草」等數十種。目前,公園科研人員已對這些珍稀名貴植物進行有性或無性繁殖,保護其資源,並推廣應用。

多年來,洪湖公園依靠荷花這一品牌,大力構建濃濃的荷花文化氛圍。舉辦荷花展是洪湖公園的傳統。自1989年舉辦首屆荷花展覽以來,至今已是第十八屆。特別是1998年成功舉辦了第九屆全國荷展,參展省市達42個,內容豐富,規模盛大,影響深遠。近年來,洪湖公園還結合荷展,進行形式多樣的荷花文化展、荷花科普知識展、荷花書畫展、荷花攝影展、荷花插花展、荷花工藝品和郵票展等,建起了詠荷碑廊,出版《詠荷碑廊作品集》、《蓮花》、《現代水生花卉》等專著,這些都增加了荷展的文化內涵,深受人民群眾和專業人士的歡迎。而今,人們愛荷、賞荷、詠荷,托物言志,頌揚廉潔,促進了特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根據發展的需要,今年洪湖公園調整了總體規劃,旨在使公園建設更合理、更完善、更具特色,管理更上規模、上檔次。目前,公園正圍繞建設「三優二高」(即優美環境、優良設施、優質服務,高效率、高效益)的現代化城市公園目標而努力。

洪湖公園不僅是一個以荷花為主題的公園,這里也是小鳥的幸福樂園。公園管理處為了讓小鳥更好地繁衍生存,將園內一個小島取名為「鳥投林」,禁止任何人入島干擾鳥類,許多小鳥在這個島上安家落戶。公園還專門設置了一個觀鳥台,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小鳥們快樂地覓食和嬉戲。美麗的公園,市民和樹木、花草、鳥類一起和諧相處。

【洪湖公園簡介】

洪湖公園位於羅湖區鬧市中心,東起洪湖路和文錦北路,西至洪湖西路,

❻ 洪湖市污水處理廠位置

洪湖市污水處理廠/洪湖市創業水務有限公司,坐落於湖北荊州市,廠版區具體位於

洪湖市新堤辦事處大權興村(洪湖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日處理污水7.00萬立方米。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廠區土建施工,工藝設備、工藝管道安裝,電氣、自控系統安裝,照明,防雷接地,採暖,通風,廠區道路施工及綠化等。洪湖市污水處理廠/洪湖市創業水務有限公司自2003年6月正式投入運行以來,污水處理設備運轉良好,日平均處理污水量為3.20 萬立方米。該項目採用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廠區主體工藝採用氧化溝處理工藝,經處理後的污水水質排放標准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B排放標准。洪湖市污水處理廠/洪湖市創業水務有限公司建成後極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環境,對治理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改善荊州市的投資環境,實現荊州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❼ 怎麼寫好污水處理廠託管運營工作簡報

污水垃圾處理工作簡報

(2010年 第6期)

省污水處理工作專班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垃圾處理工作專班 2010年6月28日

--------------------------------------------------------------------------------

目 錄

◆ 全省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運營情況

◆ 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建設運營情況

◆ 省廳開展全省部分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專項檢查

全省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運營情況

截止2010年5月底,全省已建成污水處理項目102個(含調試運行項目24個,其中調試運行項目中改擴建項目2個),處理能力525.39萬噸/日;在建項目31個,設計處理能力96.4萬噸/日。

一、建設情況

(一)在建項目情況。目前全省污水處理在建項目共31個,分別是:武漢市南太子湖二期、黃金口、黃陂盤龍,黃石黃金山、團城山,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五峰縣、秭歸二期,荊門市南城區、沙洋縣,鄂州市樊口,孝感安陸市、漢川市、雲夢縣,十堰鄖西縣,黃岡市黃州火車站、黃州新區、羅田縣、英山縣,咸寧市長江產業園、崇陽縣、通山縣、通城縣,恩施市宣恩縣、咸豐縣、來風縣、鶴峰縣、巴東縣野三關鎮,仙桃市城南新區(管網工程)、天門市和神農架林區松柏鎮污水處理廠。其中,宜昌市秭歸縣二期、雲夢縣和恩施宣恩縣污水處理廠雖已完成廠區三通一平,但項目廠區還未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應盡快完成有關准備工作,迅即開始廠區主體工程施工。

(二)未開工項目情況。按照《湖北省「十一五」城市污水處理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十堰市西部犟河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尚未開工,應抓緊前期准備工作,力爭早日開工,按期建成。

二、運營情況

截止5月底,全省已正式投運並上報住建部《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管理信息系統》的污水處理廠共80座,設計處理能力431.59萬噸/日。5月份,上述80座污水處理廠(其中丹江口六里坪未報5月份月報)共處理水量11385.88萬立方米、COD削減量1.98萬噸,平均負荷率為85.3%,平均噸水COD削減量為0.174kg/m3。其中:運行負荷率低於60%的有9座,分別是秭歸縣水田壩鄉、歸州鎮、沙鎮溪鎮、郭家壩鎮、遠安縣、興山縣峽口鎮、房縣大木鎮、竹山縣和神農架林區木魚鎮污水處理廠;平均噸水COD削減量低於0.1kg/m3的有8座,分別是武漢二郎廟、黃浦路、沙湖、夷陵區、荊州市草市、公安縣、應城和十堰泗河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低於60%並且平均噸水COD削減量低於0.1kg/m3的有5座,分別是漢南紗帽、夷陵區太平溪、丁家壩、洪湖市和十堰市污水處理廠。

十堰市丹江口六里坪鎮污水處理廠經各級主管部門多次催報後,在6月底仍未填報5月份運營月報,望該廠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運行管理,按時在住建部《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管理信息系統》平台上填報運營月報。

三、污水處理費徵收情況

截止5月底,全省除新設隨縣外,其餘76個市縣均已按照省政府規定的0.8元/立方米額度開征了污水處理費。各地行政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費的徵收和監管力度,特別是要加大自備水源的征繳力度,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經費。

四、信息上報情況

本月各項目單位填報住建部《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項目月報情況基本良好,但還有24座已建成調試運行污水處理廠,尚未由在建狀態轉為運營狀態,分別是武漢落步嘴、黃陂前川、蔡甸、新洲陽邏、新洲邾城,宜昌當陽市、長陽縣,襄樊魚梁洲二期擴建、南漳縣、谷城縣、保康縣,荊門夏家灣二期,荊州江陵縣、監利縣,十堰房縣,黃岡團風縣、紅安縣、浠水縣、蘄春縣、黃梅縣,咸寧永安、嘉魚縣,恩施利川市和建始縣污水處理廠。上述項目應申請通過環保驗收後,盡快在住建部《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管理信息系統》上由在建項目轉為運營項目。

五、附件

2010年5月全省在(擬)建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形象進度表.xls

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建設運營情況

截止2010年6月15日,全省建成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39個(含垃圾收集與垃圾轉運站1個),處理能力14753噸/日;在建項目32個,設計處理能力13735噸/日;未建項目34個,設計處理能力為10071.6噸/日。

一、建設情況

(一)在建項目情況。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廠)在建項目共有32個。其中:屬國家拉動內需項目3個(荊州市城區垃圾收運及固體廢棄物處理工程,紅安縣,潛江市擴建);屬「十一五」規劃項目9個(漢陽鍋頂山焚燒,洪湖市,十堰市城區西部,應城市,荊門市城區垃圾3座中轉站建設工程、荊門市城區垃圾收集與集中點新建改造,麻城市,咸寧市焚燒,神農架垃圾處理場);同屬「十一五」規劃、國家拉動內需項目15個(漢口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陽新縣,宜城市,松滋市、監利縣,秭歸縣二期,武當山,安陸市,沙洋縣,黃岡市城區、英山縣、武穴市、黃梅縣,通城縣、崇陽縣);其它項目5個(武漢市東西湖焚燒,黃石市黃金山焚燒,襄樊市焚燒,荊州市集美焚燒,羅田縣)。

(二)未開工項目情況。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廠)未開工項目共34個。其中:屬「十一五」規劃項目31個(武漢市青山區、武漢市城市建築垃圾綜合處理項目,襄樊市洪山頭擴建、南漳縣、保康縣、谷城縣、老河口市,公安縣、江陵縣,宜昌市猇亭、點軍、五峰縣,十堰市白浪、丹江口市、鄖西縣、竹溪縣,漢川市、大悟縣、孝昌縣,荊門市屈家嶺、京山縣、鍾祥市,鄂州市梁子湖區、華容區、花湖區,團風縣、蘄春縣,嘉魚縣、通山縣,仙桃市,天門市);其它未開工項目3個(石首市,孝感市焚燒,龍感湖)。

二、運營情況

全省已投入運營的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共39個,處理能力14753噸/日,分別是武漢市二妃山、陳家沖、長山口衛生填埋、長山口焚燒,黃石市西塞、峰烈山,襄樊市洪山頭、棗陽市,宜昌市黃家灣、黃家灣擴建改造、夷陵區、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縣,十堰市劉家溝、鄖縣、竹山縣、房縣,孝感市城區,荊門市第二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鄂州市,浠水縣,赤壁市,隨州市煙岱包、廣水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潛江市、潛江市轉運站。其中26個通過無害化等級評定(武漢市二妃山垃圾處理場已封場);7個基本建成試運行(武漢市長山口焚燒,黃石市峰烈山,棗陽市,鄖縣、房縣,浠水縣,廣水市);4個建成運行未通過無害化等級評估(長陽縣避難溪,竹山縣,孝感市城區,隨州市煙岱包);1個改造項目完工(黃家灣垃圾處理場擴建改造工程);1個中轉站建成(潛江市垃圾收集與垃圾轉運站)。

三、信息上報情況

本月各市、州及運營單位填報住建部《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管理信息系統》城市動態月報的上報率為100%,運營項目月報上報率為100%。其中武漢、黃石、襄樊、荊州、宜昌、十堰、孝感、荊門、鄂州、黃岡、咸寧、隨州、潛江、恩施等市(含所轄市、縣、區)以及神農架林區統計上報情況較好,能夠按照「評估辦法」要求及時、全面、准確填報。

四、附件

2010年5月全省在建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形象進度表.xls:

省廳開展全省部分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專項檢查

5月17日至5月20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省建設質安總站組織專家對武漢市南太子湖二期(擴建)等14座在建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進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行為、安全文明施工和主體構築物實體質量進行了專項檢查。

檢查表明,大部分污水處理廠建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污水處理設施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認真履行監督管理職責,較好地保證了污水處理設施工程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質量。但也有少部分污水處理廠在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施工方案指導性不強、施工過程中工藝性試件留置或功能性檢測不規范、監理人員配備不齊、安全文明施工現場不到位等。對於存在的問題,檢查組提出了整改要求。

省廳要求,各地污水處理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監管力度,督促施工單位認真執行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整治,監督監理單位進一步強化現場監理,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倒排工期,確保年內高標准建成投產。

報:張通副省長,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九處、政務督查室

送:各市、州、縣委、人大、政府、政協

發:市、州、縣建委(建設局),有關城市水務局、城管局

❽ 污水處理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1.中電環保(300172):中電環保是南京本地污水處理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水處理研發設計、設備系統集成、工程承包及技術服務的高科技環保企業,公司主要核心產品為凝結水精處理、給水處理、廢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等工業水處理系統設備。
2.碧水源(300070):碧水源是一家以再生水業務為主的污水工程企業。5月份公司設立了雲南水務產業發展,憑借合作方的實力拿下雲南水務市場的半壁江山。今年7月份,公司與三菱合建100萬平方米/年的微濾膜生產線。這次合資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碧水源的膜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有望提升其膜的品質,為其開拓工業水凈化、市政供水、垃圾滲瀝液處理等新市場具有戰略意義。
3.首創股份(600008):首創股份以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資產和10億元作為出資(合計19.7億元)設立北京京城水務有限責任公司(現注冊資本402084萬元,佔51%股份),污水處理能力120萬噸,佔北京市目前總處理能力的近80%,是目前國內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公司,公司簽署了北京東壩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該項目一期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2萬立方米。
4.興蓉投資(000598):興蓉投資是西部地區供排水一體化的大型集團,是成都地區最主要的污水處理企業。業務區域立足成都,面向全國,已成功拓展至西安、蘭州、銀川、深圳、海南等地。公司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蟬聯全國「環境企業競爭力大獎」,並被中國水網評為「2011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5.中原環保(000544):中原環保主營業務為城市污水處理和城市集中供熱,所經營的業務具有較強的區域性,主要經營區域為鄭州地區,在該地區市場的佔有率為污水處理50%、熱力供應40%。公司在保證兩大主業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上市公司投融資優勢,積極投資地方公用事業,較好地服務了社會民生和城市建設,為鄭州市及周邊地區的污水處理和城市集中供熱工作作出了較大貢獻。
6.創業環保(600874):創業環保是國內以污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公司擁有紀莊子、東郊等多家污水處理廠和國內最好的污水處理研究中心,已形成了從研究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營的污水行業完整的產業鏈。公司的污水處理能力已合計達到149萬立方米/日,使天津城區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了80%。2003年公司開始開拓外埠市場,2004年公司打入湖北赤壁水務市場,2005年又成功開發雲南曲靖、江蘇寶應、湖北洪湖水務市場,2006年,公司又先後進入浙江杭州和山東文登的水務市場,2007年,公司通過西安項目成功打開了西北水務市場,2008年,公司又成功進入河北安國水務市場,逐步形成了華北、中南、雲貴、江浙、西北等開發區域,實現了以點帶面的全國化市場開發新格局。
7.萬邦達(300055):萬邦達是為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等下遊行業大型項目提供工業水處理系統全方位、全壽命周期服務的工業水處理專業服務商。公司擁有行業內最頂尖的設計師、項目經理與工程師團隊,致力為客戶的水處理系統提供優質完善並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和創新技術,對給水、排水、中水回用及水系統運營整體統籌,以專業技能節省水資源、土地資源,並降低系統運營成本,全面掌握了水處理系統給水、排水、中水回用專業技術能力,具備較強的綜合實力和統籌能力。
8.南海發展:南海發展正在運營及已建成具備運營條件的污水處理項目設計規模55.8萬噸/日,2010年3月,公司向全資子公司瀚藍環保投資公司增資3800萬元至3.88億元;瀚藍環保投資公司受讓公司所持九江污水100%股權、丹灶污水100%股權,美佳污水98.33%股權。
9.航天長峰(600855):北京航天長峰股份有限公司長峰弘華環保公司作為環保行業的專業化總承包公司,可從事環保工程項目的投資運作,環保工程項目的科研與技術開發,環保工程項目的咨詢與論證,環保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技術咨詢、工程設計,環保工程項目的總承包等。多年來,我公司積極參與了國內幾座大型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轉運站等工程項目的設備供貨及工程總承包工作,並進行了專業技術指導及運行管理。近年來,在自主研製開發的基礎上,結合國外先進的水處理工藝,將先進技術與航天科技(000901)優勢相結合,我公司開發出一系列污水處理工藝及專用設備,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當中得到推廣和應用。經過多年來的不斷發展,我們已成為國內同行業最具競爭力的環保企業之一。
10.巴安水務(300262):巴安水務從事環保水處理業務,為電力、石化等大型工業項目和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市政項目提供持續創新的智能化、全方位水處理技術經濟解決方案。
11.重慶水務(601158):重慶水務擁有10年以上污水處理經驗,技術實力雄厚,自來水生產和污水處理工藝技術總體上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擁有一套完整水質檢測和監測系統,並被授權設有國家水質監測中心重慶市水質監測站。
12.武漢控股(600168):2008年底武漢控股收購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沙湖污水處理廠二、三期資產,污水處理能力由5萬噸/日擴大到15萬噸/日。公司是武漢市城建系統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城市給排水、污水綜合治理、道路、橋梁、供氣、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
13.力合股份(000532):力合股份持有珠海力合環保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污水處理,屬公共設施服務業,並獲得了承接珠海市政府授予的污水處理項目特許經營權。
14.中山公用(000685):中山公用擁有中山市污水處理公司100%股權,該公司主營工業、生活污水處理;其他環境污染檢測,是一家以公用事業經營管理和環保與能源設備製造業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擁有9家全資公司、2家合作公司、8家參控股公司,供水覆蓋面積約1575平方公里,管道長度達4380公里,日供水能力達205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能力達50萬立方米。

❾ 山地景區的生活污水處理怎麼解決

山地風景區往往距離城市較遠,污水收集、排放無法與市政管網相連接,一般都有自己獨立的處理系統。目前我國山地型風景區餐飲和賓館污水處理設計,一直是套用城市污水的處理工藝和設計參數。山地型景區污水的水質水量、排放規律及環境條件均與一般城市生活污水和賓館污水有著明顯的差異,其污水處理必須充分考慮景區污水的水質、水量及環境特點,才能保證處理效果。
1山地風景區污水處理現狀
1.1污水排放現狀
1)山地風景區內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餐飲和賓館的生活污水,每日客流高峰相對集中,不同季節污水量波動較大,甚至處於景區不同位置的賓館、餐廳的排放特點也不盡相同。總的來說,風景區餐飲污水的排放高峰在中午時段,這時污水的CODCr,BOD5濃度都較高,賓館生活污水排放高峰在晚上,由於洗浴污水的進入,水量較大,相對濃度較低。2)為了不破壞景區的視覺效果,污水管網一般都設置在相對較低和隱蔽的位置,因此污水管道水力坡度大,污水進入系統流速較高,造成調節池來不及調節,對後續處理單元造成了一定沖擊。
1.2污水處理系統現狀
1)山上風景區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大多是照搬比較成熟的城市小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沒有充分考慮山上環境條件以及水質水量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更沒有考慮污水處理構築物與景觀的協調性。2)山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可使用面積較小,多數處理系統採用了組合形式,各處理單元的池形只能服從於整體,所以系統內部的水力條件不好,有效池容減小,短路現象十分普遍,處理效果無法保證。3)處理系統設備的選型看重價格和安裝方便,不少污水處理系統選用潛水型設備,這些設備初始安裝較方便,雜訊也較小,但是維修維護很困難。
2風景區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
山地風景區污水處理系統
風景區應該嚴格禁止工業生產,因為工業生產一方面破壞景區質量,另外一方面,即從污水處理角度考慮,二者混合水非常難處理。本文主要討論沒有任何工業生產的山地風景區,這種風景區水質比較簡單,屬於一般生活污水,處理方法也相對簡單。
目前山地風景區污水處理現狀:早期排水規劃參照城市排水設計,多採用小型污水處理系統,二級處理常採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近幾年,生態旅遊逐漸火熱,污水處理也開始向生態處理(自然生物處理)靠攏。自然生物處理法主要限制條件是佔地大、周邊環境容易惡化。山地景區范圍廣闊、植被條件好,適合進行生態處理。
五種典型風景區污水處理方法
1:景區公廁無動力厭氧凈化處理系統
工程實例—浙江臨安八百里養生園景區內公共廁所凈化處理。該系統主要採用厭氧發酵、接觸氧化、兼性過濾和水生植物凈化塘(或氧化塘) 相結合的綜合處理工藝。
這種環保型無害化生態公廁,污水凈化處理池建在公廁下面,不佔用地,廁所周圍種樹植草。這種風景區污水處理系統利用地勢落差,無動力自流進出,運行不耗能,還有部分能源可利用,便於日常維護和管理,是真正的節能型環保公廁。經過一年多的正常運行,經臨安市環保局監測站監測,出水水質達到並優於國家一級排放標准。
2:地下式小型污水處理站
地下式小型污水處理站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整個污水處理站都在地下, 設置兩個出入口, 設扶梯上下, 池子上部設走道板, 貫通各構築物, 走道板上部留有不小於2m 的操作空間,以便操作。各構築物根據工藝要求設置,構築物之間用隔牆分隔, 通過堰口、閘門、管道或渠道連接各池。頂部設鋼筋混凝土頂板,配有通風送風裝置, 以保持污水處理站的空氣新鮮和操作安全。
地下式小型污水處理站可根據不同的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與一般污水處理站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池子深度上,應結合地形選擇。常用風景區污水處理系統是活性污泥處理法和SBR處理法。
3:生活污水微動力處理系統
工程實例—三千客大酒店是八百里養生園景區中的休閑度假酒店,配有八十多個標准房、餐廳及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對酒店污水處理採用水解- 好氧生物處理(H/ O 工藝)。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該污水處理系統依地勢落差設計自流進出,充分利用並結合厭氧和好氧的各自優點,採用地埋式或緊湊型微動力污水處理技術安裝建造,設備簡單,自動控制運行,維護管理方便,造價低,與全好氧工藝相比,能耗可節省40 %左右,是低濃度風景區污水處理的一種好工藝,適用於對排放水質要求高、污水量大、水力滯留時間短的情況,特別是賓館、飯店等。
4: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工程實例—深圳洪湖公園水質處理系統。1983年深圳市政府決定,利用滯洪區建造一座以荷花為主題,集游樂、水上運動為一體的市政公園。20多年來,洪湖公園向國內外廣泛引種荷花、睡蓮、王蓮、蓮蓬草、水竹芋等200餘種水生植物,圍堰種植,初步形成了以荷花為主景,以睡蓮、王蓮等水生植物為襯景的園林水景園。實踐證明,水生植物對水體凈化起到很大作用。同時,水生植物的種植考慮景觀效果,進行不同層次的植物搭配種植,不僅美化風景區環境,而且更有效吸附、清除污物,達到風景區污水處理的效果。
5:蚯蚓土地處理—研究狀態的污水生態處理方法
利用蚯蚓的生態污水土地處理與利用土壤中生物膜的常規污水土地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利用蚯蚓的生態污水土地處理不僅處理污水而且改良土壤。常規的污水土地處理由於受生物膜能力的限制, 難於做到土壤肥力的生態恢復而且還可能使地下水受到污染。近年的研究表明,蚯蚓是實現「生態污水土地處理」的一種較為理想的天然生命體。
蚯蚓污水土地處理基本流程蚯蚓污水土地處理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近年來在一些國家正日益引起重視。現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蚯蚓對土壤物化性能的改良以增加土壤對有機污物的吸附負荷。基本流程如下:初步的研究表明, 這一處理流程與常規污水土地處理相比, 可提高處理負荷兩倍以上, 同時還使土壤的透氣性和吸附能力不斷提高。

❿ 洪湖鎮的總體規劃

為加快洪湖鎮城鎮化進程和統籌城鄉發展,充分發揮各村鎮的職能,統籌安排鎮域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資源,強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有效引導洪湖鎮區的發展建設,特對洪湖鎮總體規劃進行修編。2009年12月14日長壽區規劃局公示了《長壽區洪湖鎮總體規劃》方案。 洪湖鎮總體規劃范圍為鎮行政轄區范圍,幅員面積為103.65km。
規劃區范圍:洪湖場東面以大洪湖湖邊為界,北面和西面以大洪湖支流—水碾河鳳凰村段為界,南面以鳳凰村洪湖電廠、褲襠丘、洪湖頁岩磚廠、齊家壩一線為界。稱沱場沿御臨河兩岸東、西兩面以自然山體崖邊為界,南北兩面以自然小河溝為界。面積為270公頃。
城鎮建設區范圍由以下部分組成:
洪湖場:東面以洪九公路和長洪路為界,北面和西面以大洪湖支流—水碾河洪湖電廠為界,南面以長洪路至稱沱的公路為界,面積為158.76公頃;
稱沱場:稱沱場建設區范圍為稱沱場建成區和稱沱村沿御臨河兩岸的一部分,面積為17.99公頃。 1、加強第一產業的基礎地位,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升現有主導產業,發展現代農業,利用現有林業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果林,結合大洪湖旅遊資源和特色果業發展旅遊服務業,建立完善的現代化綜合服務體系。
2、以城鄉統籌發展為契機,不斷提高城鎮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水平,建設和諧發展、統籌發展的新城鄉。
3、以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和低碳發展為技改方向,建設高效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城鎮。 鎮域內村鎮體系分為三級:鎮區(包括副中心稱沱場)——中心村——基層村
規劃至2020年,形成1個小城鎮,一個城鎮副中心(稱沱場),1個中心村和12個基層村的鎮村體系等級結構。 (一)集中居民點
鎮域共確定9個集中居民點,其中有6個特大型集中居民點,2個大型集中居民點,1個小型集中居民點。
(二)散居居民點規劃
1、洪湖鎮各村現狀人口規模100人以下的散居居民點,引導村民逐步向集中居民點集中居住,並將原有宅基地復耕;現狀100人以上散居居民點,引導村民在集中居民點新建住宅。
2、散居村民原則上不得新建和擴建住宅,確實難以向集中居民點搬遷的村民,可以在原宅基地上進行擴建,新增人口的人均建設用地標准不得超過90m/人。 (一)、鎮域對外交通規劃
規劃鎮域道路網路形成:以長鄰路和洪九路為主軸線的道路骨架系統。
長鄰路由長壽經洪湖鎮區至稱沱接渝鄰高速路大灣處,貫穿整個鎮,起著骨幹路的作用,規劃為二級路。由洪湖鎮區至鄰水的洪九公路擔負著與萬順鎮和鄰水縣的聯系,規劃為二級路。
(二)、鎮域內部交通規劃
在原來村道的基礎上,梳理整理出聯系各村主要道路,保證其道路等級達到國家四級標准。
規劃形成覆蓋全鎮域的城鄉道路網路體系,農村村莊及保留的自然村落等一般農村聚居點實現道路通達率100%。
(三)鎮域交通設施規劃
1、規劃建議保留鎮區現有車站,控制好車站用地,提高設施標准,充分發揮車站的重要作用,繼續為本區域群眾提供方便的出行條件。
2、建議遠期有條件的村均設汽車招呼站。 (一)給水工程規劃
2020年城鎮綜合用水量標准以220升/人·日計,鎮區附近村民綜合用水量標准以200升/人·日計,供水普及率100%,至2020年鎮域總用水量0.7萬噸/日。規劃擴建鎮區南面現有水廠,用地規模擴大至1.0公頃,水廠供水規模遠期達到1.0萬噸/日。鎮區取水水源為大洪湖水庫。
對於遠離鎮區的分散居住的基層村村民用水,採用就近打機井,建小型自來水處理裝置予以解決。
消防用水分兩部分,一是鎮區的消防用水由生活供水管網供給,二是鎮域內其它地區的消防用水主要利用自然水體,並設置通向水源地的消防車通道和可靠的取水設施,同時保證枯水期最低水位和冬季消防用水的可靠性。
(二)排水工程規劃
洪湖鎮鎮區規劃排水系統採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分片就近排放,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後排放,以提高環境質量,保護水體。
對於遠離鎮區的的村落,雨水分片就近排放,污水相對集中處理後用於農業生
(三)電力工程規劃
規劃採用110KV變電站—10KV變電室(開閉所)—10/0.22KV供電模式。規劃區內,負荷超過200KW的大型公建及市政設施,自設專用配電房,由10KV開閉所(變電室)供電,負荷低於200KW的用戶,由公用配電房0.22KV供電,每座公用配電房安裝800—1000KVA變壓器兩台,一用一備。
鎮區以南的大王家灣處規劃一座110KV變電站,向遠離鎮區的基層村10KV高壓供電。每個村規劃一座公用配電房,380/220V向村民供電。
(四)電信工程規劃
規劃遠期電話普及率指標,鎮區採用75%,預測遠期電話需求量,鎮區需0.55萬門。同時積極發展移動通信。
對於遠離鎮區的的基層村,其電信市政設施規劃以發展移動通信為主,電話程式控制機為輔,遠期電話普及率達到70%。
(五)燃氣工程規劃
鎮區規劃採用天然氣為主要燃料。氣源由長壽渡舟配氣站引入,在鎮區南部新建一座民用配氣站,佔地3000平方米。規劃遠期供氣規模為1.10萬m/日。
對於遠離鎮區的的村落,規劃近生產生活以煤和液化石油氣為主要燃料,遠期在人口集中的村落逐步引入天燃氣管道供氣。 鎮區性質
鎮區:是長壽區四個中心鎮之一,是以為大洪湖旅遊服務和農副產品集散、銷售等功能為主的小城鎮。
副中心稱沱場:農副產品加工、交易為主的小城鎮。
鎮區規模
人口規模:至2020年場鎮人口20500人,其中鎮區人口18500人,副中心稱沱場2000人。規劃期末場鎮建設地規模為176.75公頃,人均86.22平方米。
其中鎮區建設用地158.76公頃,稱沱場建設用地17.99公頃。
鎮區規劃布局
鎮區規劃區用地結構為「一帶、一園、四區」。
一帶:中心商業帶。
一園:洪湖公園
四區:(1)旅遊服務區:結合洪九公路北部出入口設置休閑娛樂、商貿服務、旅館、餐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旅遊服務區。
(2)旅遊地產區:鎮區西北部沿河一帶,環境優美的地區規劃為旅遊地產區。
(3)中部生活區:以鎮區老街為基礎的傳統生活區。
(4)電廠區:現狀電廠的生產區和生活區。

閱讀全文

與洪湖污水解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d和a是什麼意思 瀏覽:143
蒸餾時需要調ph嗎 瀏覽:772
如何清理浴室地板水垢 瀏覽:512
魚缸過濾棒入缸 瀏覽:307
潮陽和平鎮污水處理廠 瀏覽:868
變頻器污水提升泵操作規程 瀏覽:5
純水機什麼廠家好 瀏覽:136
人和怡寶純凈水電話多少 瀏覽:944
ro膜干膜和濕膜的區分 瀏覽:493
污水處理工培訓小結 瀏覽:237
污水處理廠脫泥有哪些好處 瀏覽:407
五道過濾器超濾膜 瀏覽:953
飛利浦凈化器維修需要什麼 瀏覽:738
家用純水機什麼價位最好 瀏覽:167
污水終端處理設施是什麼材質 瀏覽:780
進口離子交換纖維 瀏覽:180
污水中cn比是指什麼 瀏覽:97
水族店過濾沒計 瀏覽:216
陳檯子污水處理廠動工了么 瀏覽:265
純水的英文有多少種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