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營新聞7.27沙營殺人案進展情況
已經破案了,兇手在杭州被抓,是兇手的女友跟男性死者有一腿…………
2. 東營沙營新園小區3期能否辦理房產證 屬於小產權嗎
小產權都木有
3. 東營沙營村居改造「新園小區四期」相關信息,越詳細越好
一梯三戶一梯四戶的都有,現在還在設計階段,個人感覺衛生間很小,戶型不是太好,房產證不知道了
4. 東營市沙營污水處理廠什麼時間搬遷,確切時間。
打擾一下,金融小區環境咋樣?空氣有臭味么?再就是房產證下來沒有?
5. 東營市東營區沙營屬於哪個縣
沙營是屬於東營區
6. 東營為什麼叫黃河水城
黃河水城 濟南路橋(黃河水城景點)
蜿蜒東流的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哺育了兵聖文化,也塑造出黃河三角洲這片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 在黃河與大海相約的地方,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東營市正在傾心打造「黃河水城」,使年輕的城市煥發出無盡的魅力。隨著各項工程的順利進展,古老與現代和諧、傳統與創新和諧、發展與保護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黃河水城漸現雛形,呈現出獨具特色的迷人景緻。 ■科學決策 著眼長遠 東營是在鹽鹼灘上興起的一座現代化新城,1983年建市以來,東營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如何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是我市規劃建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廣闊的土地、滾滾的黃河水、成片的濕地是我市豐富的自然資源。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站在關注民生,謀劃未來的高度,審視度勢,果斷決策,提出了全力打造「黃河水城」的戰略構想。這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大膽實踐,更是建設宜居東營的必然選擇。 黃河水城建設是一項戰略選擇,也是一種生存智慧,這在我市城市發展史上是全新的創舉,現成經驗很少,不論是建設者還是普通群眾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黃河水城如何建成?黃河水城應該具有怎樣的獨特氣質?黃河水城如何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水城居民的生活如何更好地與水相融合? 夢想孕育奇跡,規劃引領未來。按照打造「黃河水城」的目標要求,我市編制了中心城水系總體規劃。該規劃的總體思路是「以水為脈、以綠為衣、以文為蘊、以人為本」,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好「水綠」文章,突出城市生態特色,通過理水造綠、親水近綠、水綠結合,打造生態卓越的「黃河水城」。規劃提出了「九橫十縱」的水系布網結構,利用廣利河等19條河流、溝渠構架起內部城市主幹水系,貫通湖泊、濕地,並將水系引入居住區內部,美化環境。對於外圍環城水系,將圍繞外環路,依靠引黃河水壓鹼,改善綠化條件,形成路環、水環、綠環相結合的環城生態防護體系。規劃通過引黃(河水)入城,多渠道解決水源問題;通過縱橫布局、循環貫通,建立水系循環系統;通過沿路造水、水路結合,建立和交通方式、用地功能相配合的水系開發利用體系;通過水系連橋,塑造獨特的水、橋文化景觀,彰顯出「黃河水城」的特色。 ■綜合治理 清水進城 水是城市的靈魂,河是城市的血脈,有水就有了靈氣,有河就有了神韻。 廣利河是東營人民珍貴的環境資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她、建設她、發展她,把她打扮得俊秀靚麗、充滿生機。廣利河原為一條自然形成的季節性排水河溝。1950年,黨和政府為解決本地區的排澇問題,開挖廣利溝。1965年又對廣利溝進行了大規模治理,經過這次治理,廣利溝標准大大提高,正式更名為廣利河。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把廣利河綜合治理工程作為「黃河水城」建設的起步工程,拉開了水城建設的序幕。 廣利河貫穿中心城區,西起黃河南展大壩墾利縣王營閘,向東南流經東營中心城區 26.5公里,經廣利港入海,全長約60公里,流域面積510平方公里,在供水、排水、防洪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廣利河綜合改造開發規劃按「三段六片九節點」的結構對廣利河整體景觀進行了設計。「三段」:廣利河自六乾渠至支脈河口約 48公里,分為「三個功能區段」,不同區段承擔不同的功能。「六片」:廣利河城區段依據河流兩岸城市功能與景觀特色塑造,劃分為「六個景觀片區」。「九節點」:結合城市開發與景觀塑造,在廣利河與各大主要路口交接處形成不同特色的「九個特色節點」,集中呈現城市特色。 全市動員大會召開以後,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廣利河綜合治理工程領導小組及市和油田各級各部門充分發揮積極性和能動性,不斷開拓工作思路,健全運行機制,突出工作重點,確保了工程建設穩步有序開展。據統計,全年共計拆除各類建(構)築物近17萬平方米,清除各類施工障礙2000餘處,遷建改造油、氣、水、電線路約3.5萬米。廣利河兩側5.6萬平方米的爛尾樓全部拆除。全面完成了建源引水一期工程、廣利河及五六干合排截污工程、駁岸襯砌工程,累計完成襯砌40982米,土方清淤166萬立方米,鋪設截污導污管線21109米,建設泵站2座、泵井3個。沙營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經過一年的治理,圓滿實現了「清水進城」的年度目標任務,徹底結束了廣利河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局面,改善了城市環境,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市民的生活質量。 ■園區岸線 勾勒框架 夜景迷人
2008年,市委、市政府將「黃河水城」建設列為年度10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改善城區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決心。我市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益經營」的原則,實施「截污治污,活水親水,增綠造景」工程,重點推進體育公園、文化公園、科技公園、清風湖景區、廣利河岸線「三園一區一岸線」工程建設,同時輔以明潭湖公園、秋月湖公園、上游配套設施建設、東城污水管線改線、沙營污水處理廠配套和老廣蒲河截污導污等工程。 通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水城框架基本形成。據統計,2008年全年共計拆除各類建(構)築物6.6萬平方米,完成遷佔2000餘處,遷建各類管線300餘條、近200公里。完成土方工程近400萬立方米;新建了香山路、黃河路輔路等7條道路;建設各類建(構)築物15處;鋪設截污導污管線14.82公里。「三園一區一岸線」工程按期完成年度任務。秋月湖公園一期工程、老廣蒲河截污導污、東城污水管線改線、廣利河上游配套設施建設如期完工。沙營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投入使用,達到國家規定的一級B排放標准。通過重要節點、岸線的設施建設和景觀再造,將水系、湖泊、濕地和城市建築融為一體,初顯「黃河水城」特色風貌。 ■整合提升 畫龍點睛 文化公園一角
近兩年的實踐證明,在鹽鹼地上建設黃河水城是我市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的偉大壯舉,它為184萬東營人民描繪出了一幅天藍、水清、地綠,「人居水城裡,舟行海河間」的美好圖景。 自2007年動員部署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領導小組積極協調、科學調度,油地雙方及各級各有關部門齊心協力、扎實工作,順利完成了各項建設任務。兩年共完成建設投資約17.49億元,其中勝利油田完成投資約6.4億元,市城資公司完成投資約9.89億元,東營經濟開發區完成投資約1.2億元。 2009年,是黃河水城建設的收關之年。我市將遵循「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原則,突出重點,打造亮點,努力實現廣利河建成區段「水清、岸綠、路通、景美」的目標。繼續完善三大節點(體育公園、文化公園和清風湖景區),合理建設濱河景觀,科學開通遊船航線,確保實現水清岸綠。目前,各項工作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穩步推進,爭取利用一年的時間,全面展現「黃河水城」新風貌。 根據工程建設實際,經過充分論證,今年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建設完善體育公園、文化公園、科技公園和清風湖景區,配套建設濱河景觀及其他相關工程,估算總投資8.35億元。著力建設體育公園:增設噴泉、雕塑,實施公園亮化工程;文化公園:實施道路綠化、市政管網配套、主題雕塑、水系建設等工程;清風湖景區:實施周邊岸線、遊船碼頭、雕塑、勝利大街橋、景區亮化等工程;科技公園:實施廣利河東四路至東七路景觀工程,建設排水泵站,完成軟體大廈裝飾安裝工程;濱河道路與景觀工程:實施東西城建成區段的濱河綠化和道路建設;節點建設:按照廣利河治理總體規劃,對三個公園以外的石油文化節點、黃河路休閑商業節點、淄博路節點等節點實施景觀建設;引水工程:開挖建設主幹水渠,解決水源問題;配套工程:實施六干排綜合治理、廣利河水位控制工程和橋梁改造工程;征地及拆遷工程:配合工程進展,實施沿河兩側工程范圍內的征地及拆遷……計劃全部年底竣工! 河海之間,水脈相連,九橫十縱,循環貫通。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加快黃河三角洲開發戰略決策的指引下,以黃河這一雄厚的歷史自然資源為平台,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將來,一個靚美的黃河水城將會展現在全市人民面前。
7. 共建生態東營 同享碧水藍天手抄報內容
生態環境建設的奮斗目標
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用大約50年左右的時間,動員和組織全國
人民,依靠科學技術,加強對現有天然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大力開展
植樹種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設生態農業,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
,加強綜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對改善全國生態環境有重要影響的工程,扭轉
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力爭到下個世紀中葉,使全國適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區
基本得到整治,適宜綠化的土地植樹種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復,建立
起比較完善的生態環境預防監測和保護體系,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基本實現中華大地山川秀美。
--------------------------------------------------------------------------------------------------------------------
精心呵護碧水藍天
「今年以來,5家化工企業被關停取締,4家化工企業在新址開工建設,並有4家企業因整改不達標,仍在停產治理。」《東營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中心城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的這組數據,是自去年開始三年內破解化工圍城難題的又一成果。
石油與海洋資源富集,是山東省東營市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由此形成的石油化工與鹽業化工產業,奠定了東營經濟發展的雄厚基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部分化工企業點狀分布的現象,既不符合東營市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長遠規劃,也不利於企業污染集中治理。對此難題如何進行破解,多年來,特別是自去年開始,東營市人大常委會為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摸底
為把油城建成「城水共生、水清岸綠、人水相諧」的濱海城市,自2002年起,東營市政府啟動了小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從環保審批、污染治理、建設污水處理廠、推廣清潔生產工藝等方面著手,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實施了「碧水」工程,徹底消除了劣五類水體;實施了「藍天」工程,城市全年空氣質量II級以上天數比例佔到了96.98%。
但為了東營藍天碧水的長遠保持,為了讓這座城市更加靚麗,市人大常委會決定進一步採取措施,全方位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去年3月24日,市人大組織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到中心城區周邊的企業進行調查。根據調查到的情況,市人大常委會責成市環保局進行拉網式普查,並要求就每個企業治污工作提出對策。一個月後,《東營市中心城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正式出爐。
決策
「根治污染,疏堵結合方能葯到病除。」
「解決污染問題,要一企一策,對於有前途的企業要積極進行改造,幫它們找到長遠發展道路。」
「建議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引導企業搬遷到開發區,徹底根除化工廠不集中的問題。」
「要加快沙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加快東營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新建勝北污水處理廠;擴建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
在東營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委員們在審議市政府《關於中心城環境污染綜合治理情況的報告》時紛紛發言,真知灼見精彩紛呈。
據此,市人大常委會做出決議:要站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高度,從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准確把握環境綜合治理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環境污染治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以發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為契機,加快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整治;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在三年內對中心城環境污染實施根治。
方向已明確,關鍵是抓落實。政府主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聯合執法行動已經展開。
行動
「中心城環境污染綜合治理涉及面廣、矛盾點多,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對那些環境影響較大的企業,市人大常委會確定三年時間完成搬遷的決策是正確的。」東營市環保局一負責人對筆者說。
三年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東營市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東營市「十一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細化,研究和制定了中心城環境保護規劃和環境綜合治理實施計劃,一系列標本兼治的整治措施陸續出台。
嚴格環境准入,大力發展節約型產業,從2008年開始,城區及周邊新上和改擴建的高污染、高能耗項目一律不再審批,對未批先建、擅自建設的項目,依法從嚴從重處理。加大對小清河、廣利河等重點流域和化工企業集中區等重點區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重點企業污染治理,在全市石化、鹽化行業全面實施污水深度處理和資源利用工程。採取「先建後拆」的方法,推動化工企業向園區集中。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已建成的8座污水處理廠要確保運行正常,在建和規劃建設的污水處理廠要加快建設進度。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重點抓好清潔技術與新能源產業國際示範城市項目建設,加快發展風電設備、光伏太陽能產業,改變能源結構單一的現狀。加快黃河水城、三網綠化工程進度……
措施有力,成效也就明顯。截至2008年12月,城區已關閉2家、停產19家企業,擬搬遷的23家企業已完成調查。至2009年5月份,又有5家企業關停、4家企業在新址開工建設。目前,東營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3.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市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到0.728噸標准煤,被評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三網」綠化工程已投入16.57億元,完成綠化總面積44.3萬畝,植樹5185萬株,已初步構築起了林網、水網、路網一體的綠化框架,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範市,並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東營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 鄭雲國 朱曉東 王仕剛 徐長河)
山東:東營建設生態之城(圖)
環境保護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大事。
環境保護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大事。
近年來,東營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牢牢把握高效生態的發展定位,堅持走生態文明建設道路,著力建設黃河水城,著力構築「三網」綠化、濕地生態、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開發利用、低碳排放技術應用五大生態系統,在生態建設、循環經濟發展、節能減排、污染治理、新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水氣」治理:迫在眉睫
當前,東營的環境質量與建設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的要求相比,與修訂後的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標准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該市環境保護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特別是大氣污染和流域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目前,全市納入水環境功能區的15條河流,均達不到五類水體功能要求;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較低,去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僅為54.5%。這些問題,嚴重影響高效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大局,嚴重影響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碧水工程:打造黃河水城
水是城市的靈魂。東營湖泊、濕地眾多,水系是體現該市特色最活躍的因素。黃河水城的建設彰顯了東營這座生態之城的獨特魅力,打造了亮麗的城市名片。
實施「碧水工程」,確保全市河流水質全部達到治理要求。東營境內河流大部分為排河,沒有客水來源,經過多年積累,污染已非常嚴重。堅持把治污放在首位,加強源頭治理和流域生態修復,加強工業污染源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排查治理,確保實現徹底治污,是當前該市治污工作的必然要求。
其中,黃河水城水污染治理是水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結合黃河水城深度開發,高標准治理中心城區河流,該市將老廣蒲溝、東營河、五干排、六干排、五六干合排一並納入廣利河流域治理范圍,力爭今年廣利河達到五類水質,2012年達到四類水質,把廣利河打造成為全市水質最好的河流,彰顯水城特色;老廣蒲溝、東營河、五干排、六干排、五六干合排,今年要達到年度治理目標,2012年達到五類水質。
污水封堵和污水處理。封堵沿河排污口,截流、疏導城區及外圍污水,杜絕污水進入城區河道。通過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引進先進工藝,大力提高城區水系水質。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不能及時處理或雨污分流的小區或單位,要盡快建設膜處理技術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盡快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雨污分流和水系循環。對廣利河、五六干合排兩岸等雨污混排區域,東城、東營區新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雨污錯接點進行徹底分流改造,禁止污水排入河道和水系。要採取工程措施,盡快使勝利大街水系、黃河路水系、東二路水系和清風湖、明潭湖水系循環起來。
水源建設和體制理順。重點實施五乾渠引水、耿井沉沙池補水、南郊水庫補水等工程,確保廣利河、清風湖等水系引水需要。理順市與油田供排水的管理體制,徹底解決油地治污設施管理運營中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加強廣利河日常管理,建立河道保潔的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機制,確保河面日常清潔。
藍天工程:讓天更藍
去年,東營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僅為199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兩項指標的年日均值都高於國家二級標准。今年,該市加大治理力度,切實把空氣中的顆粒物、施工雜訊、有害氣體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實施「藍天工程」,確保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指標要求。加強廢氣點源、面源管理,控制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污染,確保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優良率達到85%以上。
加大對重點排放企業的治理力度,抓好電廠脫硫設施完善,加強工業廢氣治理,提高工業廢氣凈化率,特別要加大對有毒廢氣的治理力度,解決化工異味問題。同時,加快發展城市集中供暖,加強集中供熱設施建設,擴大集中供熱范圍,逐步取締小鍋爐,降低廢氣污染物的排放量。
加大揚塵整治力度,強化建築揚塵治理,嚴格落實施工現場灑水、遮蓋、圍護等防揚塵措施,並在施工場地出口設置車輛清洗平台,防止車輛帶泥上路。強化道路揚塵治理,對城區裸露地面進行綠化、硬化,對道路保潔採取吸塵、灑水、清掃一體化先進的作業方式,嚴查車輛帶泥上路和運輸物料揚撒。強化煙塵治理,堅決拆除小賓館、小飯店等使用的燃煤小鍋爐,嚴禁焚燒秸稈、落葉等。
加大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力度,把機動車尾氣環保檢測作為機動車年檢的前置條件,加快「黃標車」淘汰力度,禁止環保檢測不達標的機動車上路行駛,強制報廢超期行駛的機動車。
加大綠化植樹造林力度,更高水平、更大力度地組織實施好「三網」綠化工程,突出抓好重點路域綠化、示範水系綠化和示範區建設,因地制宜推進成方連片造林,實現農田林網化、路域林蔭化、水系風景化,提高植被覆蓋率,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
機遇稍縱即逝,轉變刻不容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東營市將繼續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以構築五大生態系統為載體,以集中治理為突破口,以健全長效機制為保障,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力爭把東營建設成為碧水藍天、清新秀美、文明和諧的生態文明城市
8. 東營沙營新園小區殺人事件
故意殺人是我國《刑法》嚴懲的暴力犯罪之一,對於所發生的殺人案件,應由當地公安機回關進行刑答事立案,追究殺人者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
《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9. 想知道: 東營市 東營市沙營污水廠 在哪
在金融小區南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