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種類的電池對環境有較大的污染哪些則相對干凈
廢電池的危害近兩年,廢電池對環境的影響成為國內媒體熱門話題之一。有的報道稱電池對環境污染很嚴重,一節電池可以污染數十萬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說廢電池隨生活垃圾處理可以引起諸如日本水俁病之類的危害,這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有很多熱愛環保的人士和團體開展或參加了回收廢電池的活動。
然而,國家環保總局有關人士卻認為,廢電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關廢電池危害環境的報道缺乏科學依據,在某種程度上對群眾造成了誤導。那麼,廢電池怎樣處理才科學呢?本文擬就此問題作以簡要介紹,以期幫助大家更科學地認識廢電池處理問題,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環境。
廢電池裡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博士生導師聶永豐教授,帶領課題組專門對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做過研究。他介紹說,近年來關於廢舊電池給環境帶來危害的報道的確很多,但是遺憾的是,這些報道未向讀者或觀眾說明支持其結論的科研內容,沒有向讀者介紹其分析推理過程,也沒有列舉因干電池造成污染的實際案例,只有「污染嚴重」的結論。
廢電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通過什麼樣的機理釋放到環境中,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損害,國內外有無廢干電池引起嚴重污染的案例,發達國家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帶著疑問,課題組作了全面深入的調查,得出的結論與一些新聞報道相去甚遠,這些報道確有不切合實際和偏激之處。
聶教授介紹說,電池產品可分一次干電池(普通干電池)、二次干電池(可充電電池,主要用於行動電話、計算機)、鉛酸蓄電池(主要用於汽車)三大類。用量最大、群眾最關心,報道最多的是普通干電池。下面所說的電池均指普通干電池。
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報道籠統地說,電池含有汞、鎘、鉛、砷等物質,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群眾日常使用的普通干電池生產過程中不需添加鎘、鉛、砷等物質。
廢電池中的汞沒有對環境構成威脅
汞的揮發溫度低,是一種毒性較大的重金屬。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礦開采、提煉、含汞產品加工過程中,如密閉措施不夠完備,釋放到空氣中的汞(蒸氣)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影響很大。
電池中雖然含有汞,但由於是添加劑,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電池,含汞量一般也在電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內。我國電池行業全年的用汞量,大體上與一個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煉金,或高汞鉛鋅礦采選的企業年排放廢水中的含汞量相當。由於電池消費區域大,含汞廢電池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以後,對環境的影響比前述一個化工企業排放含汞廢水所造成的影響要小得多,況且電池使用了不銹鋼或碳鋼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廢電池分散丟棄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觀上不可能造成水俁病之類的危害。日本的水俁病是化工企業幾十年向一條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廢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漸累積造成的。
含汞電池正在被無汞電池代替
當然,含汞廢電池畢竟對環境有負面影響(哪怕是輕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國家經貿委、中國輕工總會等9部門聯合發出《關於限制電池汞含量的規定》,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要求國內電池製造企業逐步降低電池汞含量,2002年國內銷售的電池要達到低汞水平,2006年達到無汞水平。
從實際進展來看,國內電池製造業基本按照《規定》要求在逐步削減電池汞含量。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電池年產量為180億只,出口約100億只,國內年消費量約80億只,基本已達到低汞標准(汞含量小於電池重量的0.025%)。其中約有20億只達到無汞標准(汞含量低於電池重量的0.001%)。
聶教授最後強調,截至目前國內外均無廢電池造成嚴重污染的報道或科研資料,有關廢電池污染環境的說法的確缺乏科學根據,對群眾造成了誤導。
廢電池集中回收處理不當會造成污染
如果按某些報道呼籲的那樣,在我國建造一個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工廠,是否可行呢?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固體處彭德富工程師介紹說,建設一個廢電池回收處理廠,需要投資1000多萬元人民幣,而且還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噸廢舊電池,工廠才能運轉起來。而實際上要回收這樣大數量的廢電池十分困難。以首都北京為例,在大力宣傳和鼓勵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噸。在環保模範城杭州市,廢電池的回收率也只有10%。據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兩家可加工利用廢舊電池的工廠,現在也因吃不飽經常處於停產狀態。這不得不讓我們慎重考慮投資建回收廠的問題。
彭德富還介紹說,處理這些集中存放廢電池的另一個辦法是按照危險廢棄物的處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這樣處理一噸需要三四千元的費用,又面臨著費用無著落的問題。據了解,四川省有一家小企業打著「環保」的旗號,動用小學生在周六周日幫他們把收集的廢電池用錘子敲開,回收其中有價值的電池外殼當廢鐵賣,而將殘渣隨意拋棄。廢電池不會對環境構成威脅,很重要的一點是電池包了不銹鋼或碳鋼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廢電池外面的不銹鋼或碳鋼外包皮砸開了,裡面所含的汞極易滲出,結果電池中的有害物質污染了環境,損害了學生的身體健康。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必須嚴格禁止。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6930827.html?fr=qrl3
⑵ 鋰離子電池生產有廢水嗎
鋰離子生產有廢水,清潔設備用水及清洗電芯用水;
⑶ 浙江鋰電池污水處理公司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鋰電池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作為一種相對清潔的能源,它已經成為版一個重要的產品權。鋰電池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廢水,主要來源為生產過程產生的生產廢水及地面、設備沖洗水,其主要成份有鈷酸鋰、NMP(甲基吡咯烷酮)、碳粉及有小分子有機物質酯類等。 這種廢水具有成分復雜、有一定毒性、難以生化等特點。
針對鋰電池廢水處理依斯倍環保研發出一套穩定的處理系統,使用多效蒸發器、MVR蒸發器針對鋰電行業廢水進行處理,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節省成本;易於完成自動控制,方便管理,操作簡單;設備的使用壽命可長達15年;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且易於處理。
⑷ 鋰電池廢棄環保行業
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越來越火爆,將會有更多企業明確以動力電池為未來發展方向,定增投資、拓展產品線、新建工廠等現象也不斷出現。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的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動力鋰電池的市場份額會達到38%,產能也將高達50億安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分析,預計未來10年內,我國單純的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上游鋰礦資源、中游關鍵材料與下游電芯組裝市場將迎來持續利好。
目前,動力電池供不應求的現象仍然嚴重。而不斷被業內提及,影響最明顯的是鋰鹽的供應出現嚴重的短缺,導致的現象是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從今年初的4萬元/噸一路上漲至7萬元/噸,且仍然供不應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指出,未來幾年,鋰電池市場規模增長的最大動力確定無疑將來自電動汽車市場,與此相比,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對鋰電池的需求佔比呈現出萎縮勢頭,從2011年的80%以上快速下降到2014年的55.7%,預計到2020年將會持續下降到30.5%。相比之下,電動交通工具、工業和儲能在內的後兩大市場需求佔比不斷攀升,前者從2011年的11%增加到2014年25.1%,後者從2011年的9%增加到2014年的19.2%。
未來,雖然中國鋰電產量越來越大,但在今後的較量中,中國依然不佔優勢,相反,還有不少可能存在的隱憂或問題需要警惕。所以,中國的鋰電池發展仍然會是一條比較艱辛的路。
⑸ 鋰電池廢水怎麼處理
一般電鍍行業產生的廢水會含有鋰、銅、鐵、鎳等
⑹ 鋰電池生產廢水怎麼處理
這種專業性較強的問題,建議找專業的環保公司工程師來解答,如今國家對環保越來越重視,處罰力度也日益加大,廢水處理工程一定要找專業的有資質的環保公司來做,這樣才能確保達標,以及後繼問題
⑺ 電池廠廢水中一般含什麼
含較高濃度的鋅、錳、汞等重金屬離子
⑻ 鋰電池生產廢水處理工藝是什麼
是什麼?
⑼ 鋰電池清洗廢水如何處理
電池生產中的廢水含有大量的Zn2+, Mn2+,
Hg2+等重金屬離子,不加治理排放,將對環境造成污染。針對電池生產工業廢水,治理方法有:化學沉澱法、微濾法、電解法、電滲析法、活性污泥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