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垃圾中轉站在壓縮過程中的污水一般怎麼處理求大神指點
這個也要按污水處理的標准來處理,如果是工業垃圾,還要看裡面有沒有有毒的重金屬,如果是生活垃圾,就按生活污水處理標准來處理就好了
B. 生活垃圾轉運站壓濾液能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嗎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加之大豐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考核驗收的需要,市環衛處十幾座垃圾中轉站(俗稱垃圾收集壓縮轉運站)的垃圾壓濾液,再也不準隨意亂倒,以免造成城鄉接合部的溝、塘、河道的嚴重污染。考核提出要求必須集中處理,為確保考核驗收不失分,經多方認證:垃圾壓濾液是一種成分極復雜的高濃度廢水,不僅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而且SS也很高,且液面漂浮著大量的塑料紙、布條、菜根莖等。單獨處理工藝要求高,處理工藝流程復雜,一次性投資大,一時無法上馬。大豐城北污水廠從2005年投產以來就存在著長期低濃度生活污水運行,工藝運行不穩定,管理操作人員極其辛苦,生化池中微生物長期營養缺失,出廠水質時有超標。由於城鎮污水廠生活污水量大而長期低濃度,對摻入少量垃圾壓濾液可起到一定的稀釋和緩沖作用,還可補充磷、氮的營養物質;有研究表明:垃圾壓濾液的摻入量低干城市生活污水總量的0.5%,且引起的污染負荷增量不超過10%時,將垃圾壓濾液與城鎮生活污水合並處理是可行的。
1摻入垃圾壓濾液的特性
1.1垃圾壓濾液濃度
經公司化驗檢測中心的分析數量表明:COD在7600~11800mg/L左右,是設計進水COD400mg/L的25倍左右,但由於BOD5的數據相對較低,故該垃圾壓濾液的可生化性較差。從多次分析數據來看,SS值較高,且微小漂浮物、雜質較多。
1.2垃圾壓濾液水量變化大,受雨雪影響
由於城市垃圾收集箱未分類且是部分露天敞口式的,以居民生活垃圾為主,本身含水分外,最主要的來源是降雨、降雪,增加了垃圾壓濾液的數量,在旱季時一般為20m3/d,而雨水季節則達40~60m3/d,甚至更多。
1.3垃圾壓濾液時間不定
由於各鄉鎮垃圾中轉站距污水廠最遠的60km,垃圾壓濾液全靠一輛3噸密封槽罐車運輸,經常受交通堵塞影響,來的垃圾壓濾液時間不確定因素較多,加之城區、鄉鎮就這么一輛車,車輛故障也多,造成時間不確定。
1.4垃圾壓濾液中元素比例失調
對於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中適宜的營養元素比例,理論上為BOD5:N:P=100:5:1,而該垃圾壓濾液的BOD5/P≥260磷元素缺失。
2摻入垃圾壓濾液對城鎮污水廠的影響
2.1對城鎮污水廠周邊環境的影響
垃圾壓濾液本身是一種充滿惡臭氣味的污染物質,在運輸、傾倒、投加過程中氣味十分重,而且不易散發,起初在廠內粗格柵井露天儲放滴加,廠區污染嚴重,操作人員、周邊居民反映強烈。
2.2對設備使用的影響
由於垃圾壓濾液成分復雜,在儲存投加、混合的過程中產生大量腐蝕性氣體,致使粗格柵、細格柵、管道及其他設備比受到的生活污水更大的腐蝕,如CAST池內的鑄鐵輸水管,鐵抱圍等過早變得銹跡斑斑。
2.3對污水處理工藝的影響
垃圾壓濾液中含有較多難以降解有機物,COD、氨氮等濃度高,在投加中,稍有疏忽,特別是滴加管道損壞後,大量而集中時形成強大的沖擊負荷常常使反應池面上產生大量的白泡,導致出廠水質時有超標。
2.4對污泥活性的影響
垃圾壓濾液池中高濃度的氨氮是影響污水處理的重要原因,過高的氨氮濃度使池內營養比例失調,抑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及合並處理後有效運行。特別是強大的沖擊負荷後,「死泥」增多,操作中要特別注意。
2.5對出污泥的影響
垃圾壓濾液中的重金屬含量往往比生活污水高,在實際出泥的過程中,發現摻入垃圾壓濾液後的濃縮池污泥進入帶濾機脫水時所耗用的高分子絮凝劑量有所提高。
3對摻入後的採取的措施對策
(1)在多次論證後,採取了自來水公司滴加礬的原理,買了兩只三噸的大塑料桶,並用Φ50mm塑料管連起來,裝上塑料閘閥控制滴加量。在通過小試與中試,確定了最大的合並處理體積比為1:500(垃圾壓濾液;生活污水量)。運行幾周後所有Φ50mm塑料管全堵塞,因垃圾壓濾液雜物太多,又買來32目尼龍網雙層封口,雜物進不了塑料桶,但32目尼龍網極易堵塞,搞得槽車上的垃圾壓濾液沖的到處四溢,搞得廠區污染嚴重,工人反響太大。
(2)有人提出城區巨大的污水管網就是一個天然的調節池、反應池,何不運到遠一點的污水收集井中?就請環衛所將垃圾壓濾液倒在城郊接合部的人民南路南端的污水收集井中。由於地處偏僻,幾個月下來倒也相安無事,但抽時間去一看,由於垃圾壓濾液濃度高,雜質多,加之城郊接合部污水量少,流速低,半管污水厚實實的,大多沉集在污水管道內,後來用水泵抽河水沖了十幾天才將管道沖干凈。
C. 生活垃圾中轉站污水排放怎麼辦污水處理設備
就得要增設一套污水處理設備了,還得需要場地。不知你是哪裡,我是南京,我們可以提供服務,設計-供貨-安裝調試-移交
D. 污泥處理要求規范有哪些
污泥處置:是指處理後污泥的消納過程,處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填埋、建築材料綜合利用等。污泥土地利用應符合國家及地方的標准和規定。污泥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土地改良和園林綠化等。污泥用於園林綠化時,泥質應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園林綠化用泥質》(CJ248)的規定和有關標准要求。污泥必須首先進行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污泥用於鹽鹼地、沙化地和廢棄礦場等土地改良時,泥質應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土地改良泥質》(CJ/T 291)的規定;並應根據當地實際,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污泥農用時,污泥必須進行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並達到《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准》(GB4284)等國家和地方現行的有關農用標准和規定。污泥填埋。不具備土地利用和建築材料綜合利用條件的污泥,可採用填埋處置。國家將逐步限制未經無機化處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場填埋。污泥填埋應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泥質》(CJ/T 249)的規定;填埋前的污泥需進行穩定化處理;橫向剪切強度應大於25kN/m2;填埋場應有沼氣利用系統,滲濾液能達標排放。
污泥處理:以園林綠化、農業利用為處置方式時,鼓勵採用厭氧消化或高溫好氧發酵(堆肥)等方式處理污泥。污泥以填埋為處置方式時,可採用高溫好氧發酵、石灰穩定等方式處理污泥,也可添加粉煤灰和陳化垃圾對污泥進行改性。高溫好氧發酵後的污泥含水率應低於40%。污泥以建築材料綜合利用為處置方式時,可採用污泥熱干化、污泥焚燒等處理方式。污泥以建築材料綜合利用為處置方式時,可採用污泥熱干化、污泥焚燒等處理方式。污泥焚燒的煙氣應進行處理,並滿足《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准》(GB18485)等有關規定。污泥焚燒的爐渣和除塵設備收集的飛灰應分別收集、儲存、運輸。鼓勵對符合要求的爐渣進行綜合利用;飛灰需經鑒別後妥善處置。
污泥運輸和儲存:運輸過程中應進行全過程監控和管理,防止因暴露、灑落或滴漏造成的環境二次污染;嚴禁隨意傾倒、偷排污泥。 污泥中轉和儲存。需要設置污泥中轉站和儲存設施的,可參照《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准》(CJJ27)等規定,並經相關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建設和使用。
污泥處理處置安全運行與監管: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運輸單位和各污泥接收單位應建立污泥轉運聯單制度,並定期將記錄的聯單結果上報地方相關主管部門。營單位應建立完備的檢測、記錄、存檔和報告制度,並對處理處置後的污泥及其副產物的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和報告,相關資料至少保存5年。填埋場運營單位應按照國家相關標准和規范,定期對污泥泥質、填埋場場地的水、氣、土壤等本底值及作業影響進行監測。
E. 如何規范處理中轉站垃圾壓縮廢水
垃圾壓縮廢水一般cod都比較高,需要排放到環保局規劃的管道或者建立污水預處理,cod降到1000以內再排放到城市污水管道
F. 垃圾中轉站污水處理怎麼開稅票
怎麼會有稅,這是當地政府養的
G. 居民小區能建垃圾中轉站嗎、 有法律依據嗎
沒有明確規定不可以,但是小區屬於群眾日常生活聚集場所,講道理的話是不可以的。
按照《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 CJJ 47-2006》的要求,中轉站選址應滿足下列要求:
1、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衛生專業規劃的要求。
2、綜合考慮服務區域、轉運能力、運輸距離、污染控制、配套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3、設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運線路的地方。
4、滿足供水、供電、污水排放的要求。
同時不應設在下列地區:
1、立交橋或平交路口旁。
2、大型商場、影劇院出人口等繁華地段。若必須選址於此類地段時,應對轉運站進出通道的結構與形式進行優化或完善。
3、鄰近學校、餐飲店等群眾日常生活聚集場所。
(7)規范中轉站污水排放擴展閱讀:
垃圾中轉站垃圾分類
可以把城市垃圾細分為四組,分別為材料垃圾組(包括玻璃、磁性或非磁性金屬、廢紙、橡膠、塑料);
有機垃圾組(廚房垃圾、生物垃圾)、無機垃圾組(爐灰渣、磚瓦、陶瓷等)、有毒有害垃圾組;
廢舊電池、廢熒光燈管、殺蟲劑容器、過期葯物、醫療廢物以及廢電視機、電話、電腦等廢舊電器的電子垃圾)。
中國城市垃圾處理起步很晚,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進行垃圾處理。之前,垃圾都是露天堆放的。
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委員會資料介紹,在1990年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率還不足2%。
H. 垃圾中轉站廢水處理有哪些工藝
廢水中污染物多種多樣,從污染物形態分,有溶解性的、膠體狀的和懸浮狀的污染物。從化學性質分,有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有機污染物從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又可分為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和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廢水處理即是利用各種技術措施將各種形態的污染物從廢水中分離出來,或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和穩定的物質,從而使廢水得以凈化的過程。根據所採用的技術措施的作用原理和去除對象,廢水處理方法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大類。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由於廢水中污染物成分復雜,單一處理單元不可能去除廢水中全部污染物,常需要多個處理單元有機組合成適宜的處理工藝流程。確定廢水處理工藝的主要依據是所要達到的處理程度。而處理程度又主要取決於原廢水的性質、處理後廢水的出路以及接納處理後廢水水體的環境標准和自凈能力。
1.城市廢水的一般處理工藝流程
其主要任務是去除城市廢水中含有的懸浮物和溶解性有機物。一般處理工藝流程,根據不同的處理程度,可分為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預處理:主要工藝包括格柵、沉砂池,用於去除城市污水中的粗大懸浮物和比重大的無機砂粒,以保護後續處理設施正常運行並減輕負荷。
(2)一級處理:一級處理一般為物理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狀固體物質。懸浮物去除率為50%~70%,有機物去除率為25%左右,一般達不到排放標准。因此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前處理。主要工藝為沉澱池。
(3)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為生物處理,用於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或溶解性的有機物,有機物去除率可達90%以上,處理後出水BOD可降至20~30毫克/升,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准。主要工藝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4)三級處理:在二級處理之後,用於進一步去除殘存在廢水中的有機物和氮磷,以滿足更嚴格的廢水排放要求或回用要求。採用的工藝有生物除氮脫磷法,或混凝沉澱、過濾、吸附等一些物化方法。
2.工業廢水的處理工藝流程
由於工業廢水水質成分復雜,且隨行業、生產工藝流程、原料的變化而變化,故沒有通用的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