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廠綜合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是一樣的,火力發電、水利發電、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冷卻發電機的廢水。
2. 什麼是火電廠濕式煙氣脫硫廢水處理技術
近年來,國家通過不斷的努力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但火力發電廠作為用水大戶仍然回存在眾多水資源答利用不合理以及任意排放污染氣體的現象。提高廢水的處理技術,減少大氣污染、水污染,實現廢水再利用是火力發展產業的必由之路。這不僅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還能給自身和社會帶來一系列的綜合效益。火電廠濕式煙氣脫硫廢水處理技術就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一種技術創新。由於是氣液反應,其脫硫速度快,脫硫劑的利用率高,效果顯著,非常適合大型火電廠的廢水處理。
3. 誰知道火力發電廠廢水種類及處理方法
火力發電廠脫硫廢水為含有高濃度懸浮物、高氯根、高鹽、高濃度重金屬廢水,對環境污染性極強,處理難度也較大,也是火力發電廠實現零排放的最大難點。
廢水量太大是導致零排放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這個因素在閉式冷卻循環機組尤為明顯。以閉式循環冷卻機組為例:在目前電廠零排放的路線是將循環冷卻水濃水排出做脫硫工藝用水,而脫硫系統水消耗量非常有限,特別是在發電低峰情況下煙氣不足導致脫硫塔水消耗降低,最後導致循環水排濃無處可排。
火力發電廠廢水處理系統,該廢水處理系統包括循環冷卻塔、脫硫塔、進口與脫硫塔相連的脫硫廢水澄清器:
循環水處理系統,所述循環水處理系統的進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循環冷卻塔的出口、脫硫廢水澄清器的出口連通,循環水處理系統的產水出口與循環冷卻塔的進口相連,濃縮系統的濃水出口與脫硫塔的進口相連;
脫硫廢水處理系統,所述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進口通過管道與脫硫廢水澄清器的出口連通;
產水回收器,所述產水回收器的進口通過管道與循環水處理系統的產水出口連通,產水回收器的出口通過管道連接至電廠生產補水系統。
預處理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的進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循環冷卻塔的出口、脫硫廢水澄清器的出口連通。
4. 火電廠的廢水是怎樣產生的
大型熱電廠典型的廢水來源主要有來自化學水處理車間的酸鹼廢水、電除塵器沖灰系統產生的回沖灰水答、鍋爐房沖渣廢水、鍋爐定期排污水、循環水系統的排污水、輸煤系統沖洗水、油庫產生的含油廢水和廠區生活污水等。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石油類以及少量的有機物
5. 誰有火電廠水處理技術這本書(許立國)主編的電子版,或者是教案、課件都行,謝謝
有的,若是需此書,加本人。
《火電廠水處理技術》
作者:許立國版主編;李艷萍,李珊珊編寫權 頁數:396 出版日期:2006
簡介: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本書主要講述了火力發電廠水處理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如工業用水的預處理技術,火電廠鍋爐及其水汽質量標准,水處理除鹽技術,鍋爐水處理技術等等。
ISBN:7-5083-4630-0
6. 電廠廢水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火力發電抄廠排出的廢水有以下幾種: 1、凝汽器的冷卻水 2、化學水處理設備排水 3、含石油產品污染物的廢水 4、鍋爐排水 5、熱力設備化學清洗和停用保護排放水 6、鍋爐受熱面清洗水 7、沖灰及除渣水 8、輸煤系統及煤場清洗水 9、預處理系統的排水 10、生活污水
7. 火電廠廢水中主要物質是什麼如何處理
火電廠的廢水主要來有沖灰水、除塵水源、工業污水、生活污水、酸鹼廢液、熱排水等。除塵水、工業污水一般均排入灰水系統。80年代中國灰水年排放量有6億多噸,其中一部分PH超標,灰水呈鹼性。個別電廠灰水中還有氟、砷超過標准,還有部分灰水懸浮物超標。灰中的氧化鈣過高還會引起灰管結垢。
防治水污染要綜合考慮各種污水的產生、水量和水質的控制,污水輸送集中的方式,污水處理裝置的設置和處理方法,以及污水經人工處理後的排放和回收利用,進行全面規劃,推行閉路循環用水系統。安裝污水處理、脫硫廢水處理設施
酸鹼廢液主要來自鍋爐給水系統。不同的鍋爐給水處理系統排出的酸鹼廢液量不同。陰、陽離子處理系統要排出40%左右的酸鹼,移動床排出20%。另外,酸洗鍋爐的廢酸液一般都排入中和池,中和以後再排出。
熱排水主要是經過凝汽器以後排出的循環水,一般排水溫度要比進水溫度高 8℃。如熱水排入水域後超過水生生物承受的限度,則會造成熱污染,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長均會產生影響。
8.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流程
火電廠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與城市生活污水類似,但電廠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濃度較低,BOD和ss一般在20~30mg/L,傳統的活性污泥處理法適用於污染物濃度高、水質穩定的污水,而用於火電廠生活污水處理基本上無法運行,由於有機物濃度較低,調試啟動與運行困難,有時要人為地往污水中加入有機物進行調整(如糞便等),但生化處理效果仍不理想。
有些電廠生化處理設施只能起到二級沉澱和曝氣作用,造成相應系統設備閑置、浪費。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法是解決此類生活污水處理的有效途徑,即在處理池中設置填料並長滿生物膜,污水以一定速度流經其中,在充氧條件下,與填料接觸的過程中,有機物被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所降解,從而達到污水凈化的目的。低濃度下接觸氧化池中生物膜能否形成及成膜後能否保持穩定的活性是接觸氧化法處理的關鍵。吳碧君等¨對低濃度電廠生活污水處理進行了研究,在低濃度下培養並馴化生物膜,CODBOD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5%和85%。近幾年來,國內很多電廠對生活污水的回用給予高度重視,接觸氧化處理後的電廠生活污水可作為中水使用,用於電廠綠化用水、沖洗用水等,對於水資源緊缺的電廠也可考慮將處理後的生活污水再進一步深度處理用作電廠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補充水。此外,生活污水也可用於沖灰水系統。如淮陰電廠等將生活污水用泵打人輸渣管道,送人渣場進行澄清過濾,澄清水用作沖灰水閉路循環系統的補充水。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
生物接觸氧化法、氧化絮凝復合床(OFR)處理法、厭氧一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工藝)等。
1.生物接觸氧化法
該法處理生活污水的原理是:在處理池中設置填料,填料上長滿生物膜,污水以一定流速流入其中,在充氧條件下,與填料接觸的過程中,有機物被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所降解,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下圖表示南海市發電A廠生物接觸氧化法系統流程: 2.氧化絮凝復合床(OFR)處理法
此法的利用機理主要是基於電解生成H202後迅速產生的羥基自由基(.OH)對水中有機物的強氧化作用。其反應過程如下:
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02捕獲電子,形成過氧自由基離子.02-,然後通過溶液內的一系列反應形成H202: 氧化絮凝復合床裝置是從三維電極出發,巧妙配以催化氧化技術而構成的高新水處理技術。此裝置具有系統簡單、運行穩定、操作維護方便:佔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良好,污泥排放少,無二次污染等特點。
氧化絮凝復合床裝置是從三維電極出發,巧妙配以催化氧化技術而構成的高新水處理技術。此裝置具有系統簡單、運行穩定、操作維護方便:佔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良好,污泥排放少,無二次污染等特點。
3.厭氧一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
此法是在1975年,南非的Bamard提出在曝氣池前設厭氧段的Phoredox工藝,繼而又將Bardenpho工藝和Phoredox工藝相結合,發展成為修正的Bardenpho法,即厭氧一缺氧一好氧系統,達到同時去除BOD、N、P的目的。此法在首段厭氧池主要是進行磷的釋放,使污水中磷的濃度升高,溶解性有機物被細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濃度下降。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細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迴流混合液中帶入的大量NO3-N和NO2-N還原為氮氣釋放到空氣。B0D5濃度繼續下降,NO3-N濃度大幅度下降。
在好氧池中,反硝化細菌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機氮被氨化,繼而被硝化,使NH3一N濃度顯著下降,但隨著硝化過程使NO3-N的濃度增加,而P隨著聚磷菌的過量攝取,也以較快的速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