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造紙廠污水數據如何測量
首先你要確定你要了解的數據指標有哪些?如BOD、COD、SS等等,再選擇儀器設備來測量你想知道的污水排放指標啊
❷ 造紙廢水cod濃度高該如何處理
1.其實關於cod的污水處理方法就那麼幾種,只是在處理的過程中個人對處理方法的理解不同,運用不同,所產生的結果就不一樣。污水處理當中用到的凈水劑不同,效果更是千差萬別。
2科創水醫生所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是:在全部的經過預處理之後,我們採用高效復合凈水劑和泥水分離一體機設備,對處理後COD仍未達標的廢水進行應急處理,可有效去除污水中COD,降低污水色度。
工藝流程如下:
高效復合凈水劑可以去koejsj這個上面去了解。
❸ 請問大家造紙廠污水處理 循環的工藝流程
給些總結你,剩下你的去找資料吧。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處理設計經驗總結
摘要 根據工程實踐,總結了生產原料、生產紙種、造紙工藝、廢水來源與污染物成分、噸紙水耗對廢紙造紙生產廢水水質的影響。給出了廢紙造紙生產廢水預處理、生化處理的建議工藝參數。分析了廢紙造紙生產廢水回用的水質要求、水量確定和工藝選擇。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的處理
2. 1 預處理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是保證系統達標的前提,預處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廢水中的纖維、降低生化系統負荷。一般廠家均在車間內部對白水進行紙漿回收,在此不做贅述,本文所述的預處理主要是混合廢水的廠外處理,主要包括紙漿回收、物化處理。
2. 1. 1 紙漿回收
常用的紙漿回收設備有斜篩、重力自流式篩網過濾機、普通旋轉過濾機、反切單向流旋轉過濾機等,常用的為斜篩。建議根據試驗確定水力負荷及篩網目數,在沒有數據的前提下,推薦水力負荷為10~15 m3 / (m2 ·h) ,篩網80~100 目。近年來出現多圓盤回收混合廢水纖維。多圓盤原先多用於廠內白水處理,現在已有箱板紙廠家採用它回收廠外混合廢水的纖維。多圓盤運行費用低、基本不需加葯、回收纖維質量高、出水懸浮物含量低( SS < 60mg/ L) ,後續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值得設計人員關注。
2. 1. 2 物化處理
造紙廢水物化預處理常用的有氣浮法和沉澱法。氣浮法主要為機械法和溶氣法。機械法以渦凹氣浮為代表,溶氣氣浮以普通溶氣氣浮和淺層氣浮為代表。機械法優點為無迴流,設備簡單,動力消耗低;缺點是氣泡大,數量有限,效率相對低,且設備維護相對復雜。傳統溶氣氣浮因其佔地面積大,投資高,新工程很少用;淺層氣浮因其效率高、佔地小,在溶氣氣浮中處於主導地位。沉澱法常用處理設施有斜管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平流沉澱池等。斜管沉澱池易堵塞,平流沉澱池排泥困難。造紙廢水多採用結構簡單、管理方便的輻流沉澱池,其表面負荷可取1~2 m3 / (m2 ·h) 。
2. 2 生化處理
生化處理是廢紙造紙生產廢水處理的關鍵部分「, 厭氧+ 好氧」工藝具有耐沖擊負荷、COD 去除率高、動力消耗低、運行費用低等優點,被廣泛採用。厭氧處理一般採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厭氧反應器(UASB、IC、PAFR 等) 。根據生化進水濃度的高低,選擇將厭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或完全厭氧階段,建議當生化進水CODCr > 800 mg/ L 採用完全厭氧反應器。好氧處理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應用最廣。厭氧系統容積負荷可取2~15 kgCODCr / (m3 ·d) ,好氧系統污泥負荷可取0. 25~0. 6 kgCODCr / (kgML SS ·d) 。
❹ 給一些造紙對森林樹木造成破壞的數據,比如一年多少公頃
造紙業在中國是重度污染行業,有人稱,中國的造紙業是「用白紙染黑了河水」。幾十年來。中國為造紙業越來越大的生產力付出了高昂的生態代價。
據2002年中國環境年報公布的數據表明,中國紙業的排水量為35.3億立方米,佔全國工業總排水量的18.2%;COD(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87.7萬噸,佔全國總排放量的40.8%。這只是監測到的數據,實際情況要更嚴重。
小造紙廠是造紙業最大的污染源。據南京林業大學李忠正教授介紹,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有造紙企業1萬多家,其中90%是年產1萬噸,甚至是幾千噸的小廠。
中國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小造紙廠,直接原因是這些小紙廠使用的是草漿,成本較低。但是殘余草漿和漂白過程中排放的廢液卻形成了最主要的污染源。目前業內公認,草漿黑液的處理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還未完全解決,特別是中小規模的造紙企業在這方面更有欠缺。可以說,以草漿為原料的中小造紙廠,生產即代表污染。
這種「以草為主」造紙工藝在芬蘭早已被淘汰.據UPM中國首席代表、亞太地區業務發展副總裁素依蘭(Soile Korhonen)女士介紹,目前芬蘭的造紙廠基本都是使用木漿,污染要輕得多。UPM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與造紙工業集團之一,在芬蘭擁有93萬公頃森林。木漿造紙需要的投資比草漿造紙要高得多.工藝也先進的多,一些小的造紙廠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
芬蘭沒有小造紙廠嗎? 「曾經有過,現在沒了.」素依蘭女士說,芬蘭造紙業在其逾百年的發展中,小造紙廠不是倒閉了就是被兼並了,現在全國只剩下四家「巨無霸」級造紙企業。她認為,即使政府不出面關停小紙廠,它們未來也會被市場淘汰;政府出面干預,加速了小紙廠的滅亡,會減少它們對環境的危害。
完善的環境保護制度是芬蘭能夠在環境可持續指數(ESI)的排名中名列第一的主要原因。芬蘭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環保法的國家,與法規相輔相成的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從1992年9月起,芬蘭政府通過實行環保許可證制度,對工廠的排放物進行嚴格限制,促使企業選擇最有效的措施控制排污,並在生產過程中隨時監測廢水、廢料和廢氣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工廠企業在設計規劃、改造擴建及採用新原料時,必須首先申請並獲得有關當局頒發的環保許可證。
通過環保許可證制度,芬蘭環保部門還可隨時獲得工廠企業廢水或廢氣排放的有關資料,從而實現對企業是否嚴格執行有關規定進行監督。這項制度效果明顯,目前占芬蘭全國工業污水總排放量90%的造紙工業污水已基本得到凈化,城市污水的凈化處理率也達到了百分之百。
素依蘭女士說,環保設施是芬蘭工廠的一部分。在設計工廠時就已經考慮到了,而不是建成工廠後再加進去。將環保設施作為工廠的一部分進行建設比工廠建成後再添加環保設施成本要低很多。
UPM常熟紙廠緊靠長江,造紙用的是長江水.「但是我們排到長江里的『污水』比這些水從長江引
人工廠時還要干凈。」素依蘭說。
UPM常熟紙廠採用世界最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整個系統全部實現自動控制和在線監測,監測系統與環保局信息網路連接。自投產以來,出水水質各項指標均優於國家一級排放標准。通過處理污水還可以回收一部分木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企業節約了原料成本。
「我們的產品是一流的,我們也把環保成果看成我們的一種產品,理應也是優質的。對於企業來說,環保是企業信譽的一方面,特別是對於造紙企業.很難想像一個不顧環保的企業能夠在世界市場上建立良好的聲譽。」
UPM非常注重環保宣傳與溝通。集團和分支機構負責公關事務的人員與環境管理人員一起,策劃和實施環境公關工作。例如,集團下屬的許多紙廠和漿廠都定期舉行「開放日」活動。來訪的有客戶、新聞媒體、學生、當地居民和環境官員。他們可以了解工廠的生產情況、環境達標情況,並可以直接與廠方溝通交流。從2001年起, UPM還在南京大學設立了「芬歐匯川環境保護獎學金」,用以獎勵學業優異的環境專業的學生。
UPM在環保方面的成績為它在世界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2004年底公布的年度道瓊斯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林產品和紙張行業類公司的排名中,UPM名列榜首。2003年3月,UPM常熟紙廠順利通過了IS0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UPM常熟紙廠還獲得了「國家環境保護百佳工程」稱號,這個榮譽對於一家造紙企業來說尤為難能可貴。
正是因為有了UPM這樣注重環保的企業,芬蘭才不會出現中國這么嚴重的水污染問題。
造紙不以犧牲森林為代價
芬蘭造紙工業發展了100多年,森林覆蓋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達到了70%,素依蘭女士解釋說,這主要得益於芬蘭完善的森林管理制度。芬蘭的所有林地都有明晰的產權,林地主人在賣掉一定數量的林木後,必須在原地重新種植樹苗,以保證森林使用的可持續性。有了這一制度的約束,中國的對森林過度砍伐、無人問津的情況在芬蘭不可能出現。
UPM科學地管理著集團在芬蘭境內擁有的92萬公頃森林,同時,通過符合環保的木材采購行為來影響更大范圍的森林採伐行為。例如,集團開發了一系列追蹤木材原料來源的辦法,確保不購進保護區木材、不購進政府不允許採伐的木材等等。森林環保認證也是集團積極支持的活動。UPM的森林管理部門還擔負維護森林生態平衡的責任,將護林的工作提高到保護生態的高度,例如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多種小生態等等。
另外。芬蘭企業對木材的利用率高得驚人,達到了100%。拿UPM來說,樹木採伐後,較粗的部分運往木業分部下屬工廠,生產鋸木材或膠合板;較細的部分和樹梢、枝椏等運往造紙廠制漿造紙。制漿後的廢料如樹皮、漿渣可燃燒,用於造紙能源;木材加工及膠合板生產的廢料木屑則可以作為漿廠的原料。這種最大限度地利用木材是保護森林資源的有效措施。
2004年5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專程到芬蘭考察了芬蘭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管理,以及芬蘭森林工業的集約經營,此行的重點是參觀UPM的一家工廠。
2005年4月,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訪問芬蘭期間也參觀了芬歐匯川的林業採伐經營和林漿紙一體化工廠。
❺ 請問什麼是處理造紙廢水IC工藝IC代表什麼
厭氧內循環(IC)反應器
IC_反應器的資料匯總(圖文並舉)
廢水厭氧生物技術由於其巨大的處理能力和潛在的應用前景,一直是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熱點。從傳統的厭氧接觸工藝發展到現今廣泛流行的UASB工藝,廢水厭氧處理技術已日趨成熟。隨著生產發展與資源、能耗、佔地等因素間矛盾的進一步突出,現有的厭氧工藝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如何處理生產發展帶來的大量高濃度有機廢水,使得研發技術經濟更優化的厭氧工藝非常必要[1]。內循環厭氧處理技術(以下簡稱IC厭氧技術)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高效處理技術,它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荷蘭PAQUES公司研發成功,並推入國際廢水處理工程市場,目前已成功應用於土豆加工、啤酒、食品和檸檬酸等廢水處理中[2]。實踐證明,該技術去除有機物的能力遠遠超過普通厭氧處理技術(如UASB),而且IC反應器容積小、投資少、佔地省、運行穩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高效厭氧處理技術。
2
現有厭氧處理技術的局限性
厭氧處理是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方法,要提高厭氧處理速率和效率,除了要提供給微生物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外,保持反應器內高的污泥濃度和良好的傳質效果也是2個關鍵性舉措。
以厭氧接觸工藝為代表的第1代厭氧反應器,污泥停留時間(SRT)和水力停留時間(HRT)大體相同,反應器內污泥濃度較低,處理效果差[3]。為了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廢水在反應器內通常要停留幾天到幾十天之久。
以UASB工藝為代表的第2代厭氧反應器,依靠顆粒污泥的形成和三相分離器的作用,使污泥在反應器中滯留,實現了SRT>HRT,從而提高了反應器內污泥濃度,但是反應器的傳質過程並不理想。要改善傳質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表面水力負荷和表面產氣負荷[4]。然而高負荷產生的劇烈攪動又會使反應器內污泥處於完全膨脹狀態,使原本SRT>HRT向SRT=HRT方向轉變,污泥過量流失,處理效果變差。
3 IC反應器工作原理及技術優點
3.1 IC反應器工作原理
IC反應器基本構造如圖1所示,它相似由2層UASB反應器串聯而成。按功能劃分,反應器由下而上共分為5個區:混合區、第1厭氧區、第2厭氧區、沉澱區和氣液分離區。
混合區:反應器底部進水、顆粒污泥和氣液分離區迴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區混合。
第1厭氧區:混合區形成的泥水混合物進入該區,在高濃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機物轉化為沼氣。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氣的劇烈擾動使該反應區內污泥呈膨脹和流化狀態,加強了泥水表面接觸,污泥由此而保持著高的活性。隨著沼氣產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氣提升至頂部的氣液分離區。
氣液分離區: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氣在此與泥水分離並導出處理系統,泥水混合物則沿著迴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區,與反應器底部的污泥和進水充分混合,實現了混合液的內部循環。
第2厭氧區:經第1厭氧區處理後的廢水,除一部分被沼氣提升外,其餘的都通過三相分離器進入第2厭氧區。該區污泥濃度較低,且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已在第1厭氧區被降解,因此沼氣產生量較少。沼氣通過沼氣管導入氣液分離區,對第2厭氧區的擾動很小,這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條件。
沉澱區:第2厭氧區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澱區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澱的顆粒污泥返回第2厭氧區污泥床。
從IC反應器工作原理中可見,反應器通過2層三相分離器來實現SRT>HRT,獲得高污泥濃度;通過大量沼氣和內循環的劇烈擾動,使泥水充分接觸,獲得良好的傳質效果。
3.2 IC工藝技術優點
IC反應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決定了其在控制厭氧處理影響因素方面比其它反應器更具有優勢。
(1)容積負荷高:IC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環,傳質效果好,進水有機負荷可超過普通厭氧反應器的3倍以上。
(2)節省投資和佔地面積:IC反應器容積負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應器3倍左右,其體積相當於普通反應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建投資[5]。而且IC反應器高徑比很大(一般為4~8),所以佔地面積特別省,非常適合用地緊張的工礦企業。
(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低濃度廢水(COD=2000~3000mg/L)時,反應器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2~3倍;處理高濃度廢水(COD=10000~15000mg/L)時,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10~20倍[5]。大量的循環水和進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大大降低了毒物對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4)抗低溫能力強: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主要是對消化速率的影響。IC反應器由於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變得不再顯著和嚴重。通常IC反應器厭氧消化可在常溫條件(20~25 ℃)下進行,這樣減少了消化保溫的困難,節省了能量。
(5)具有緩沖pH的能力:內循環流量相當於第1厭氧區的出水迴流,可利用COD轉化的鹼度,對pH起緩沖作用,使反應器內pH保持最佳狀態,同時還可減少進水的投鹼量。
(6)內部自動循環,不必外加動力:普通厭氧反應器的迴流是通過外部加壓實現的,而IC反應器以自身產生的沼氣作為提升的動力來實現混合液內循環,不必設泵強制循環,節省了動力消耗。
(7)出水穩定性好:利用二級UASB串聯分級厭氧處理,可以補償厭氧過程中K s高產生的不利影響。Van Lier[6]在1994年證明,反應器分級會降低出水VFA濃度,延長生物停留時間,使反應進行穩定。
(8)啟動周期短:IC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有利條件。IC反應器啟動周期一般為1~2個月,而普通UASB啟動周期長達4~6個月[7]。
(9)沼氣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氣純度高,CH4為70%~80%,CO2為20%~30%,其它有機物為1%~5%,可作為燃料加以利用[8]。
4 IC處理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
IC處理技術從問世以來已成功應用於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檸檬酸和造紙等廢水處理中。1985年荷蘭首次應用IC反應器處理土豆加工廢水,容積負荷(以COD計)高達35~50kg/(m3·d),停留時間4~6 h[9];而處理同類廢水的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10~15 kg/(m3·d),停留時間長達十幾到幾十個小時[3]。
在啤酒廢水處理工藝中,IC技術應用得較多,目前我國已有3家啤酒廠引進了此工藝。從運行結果看,IC工藝容積負荷(以COD計)可達15~30 kg/(m3·d),停留時間2~4.2 h,COD去除率ηCOD>75%[9];而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4~7 kg/(m3·d),停留時間近10 h[3]。
對於處理高濃度和高鹽度的有機廢水,IC反應器也有成功的經驗。位於荷蘭Roosendaal的一家菊苣加工廠的廢水,COD約7900mg/L,SO42-為250mg/L,Cl-為4200mg/L。採用22m高、1100m3容積的IC反應器,容積負荷(以COD計)達31 kg/(m3·d),ηCOD>80%,平均停留時間僅6.1 h[9]。
我國無錫羅氏中亞檸檬有限公司的IC厭氧處理系統自1998年12月運行以來一直都很穩定,進水COD一般在8000mg/L以上,pH5.0左右,容積負荷(以COD計)可達30 kg/(m3·d),出水COD基本在2000mg/L以下,且每千克COD產沼氣0.42m3[10]。1996年IC反應器首次應用於紙漿造紙行業,並迅速獲得客戶歡迎,至今全世界造紙行業已建造IC反應器23個[11]。
表1列出了IC反應器和UASB反應器處理典型廢水的對照結果,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IC反應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UASB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反應器單位容積的處理容量。
表1 IC反應器與UASB反應器處理相同廢水的對比結果[1]
對比指標
反應器類型
IC
UASB
啤酒廢水
土豆加工廢水
啤酒廢水
土豆加工廢水
反應器體積(m3)
6×162
100
1400
2×1700
反應器高度(m)
20
15
6.4
5.5
水力停留時間(h)
2.1
4.0
6
30
容積負荷kg/(m3·d)
24
48
6.8
10
進水COD(mg/L)
2000
6000~8000
1700
12000
ηCOD(%)
80
85
80
95
隨著生產的發展,經濟高效、節能省地的厭氧反應器越來越受到水處理工作者的青睞。IC反應器的一系列技術優點及其工程成功實踐,是現代厭氧反應器的一個突破,值得進一步研究開發。而且由於反應器容積小,生產、運輸、安裝和維修都十分方便,產業化前景也很樂觀。
5 IC反應器存在的幾個問題
COD容積負荷大幅度提高,使IC反應器具備很高的處理容量,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問題:
(1)從構造上看,IC反應器內部結構比普通厭氧反應器復雜,設計施工要求高。反應器高徑比大,一方面增加了進水泵的動力消耗,提高了運行費用;另一方面加快了水流上升速度,使出水中細微顆粒物比UASB多,加重了後續處理的負擔[12]。另外內循環中泥水混合液的上升還易產生堵塞現象,使內循環癱瘓,處理效果變差。
(2)發酵細菌通過胞外酶作用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機物,再將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成脂肪酸和醇類等,該類細菌水解過程相當緩慢[13]。IC反應器較短的水力停留時間勢必影響不溶性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3)在厭氧反應中,有機負荷、產氣量和處理程度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和平衡關系。一般較高的有機負荷可獲得較大的產氣量,但處理程度會降低[13]。因此,IC反應器的總體去除效率相比UASB反應器來講要低些。
(4)缺乏在IC反應器水力條件下培養活性和沉降性能良好的顆粒污泥關鍵技術。目前國內引進的IC反應器均採用荷蘭進口的顆粒污泥接種[2],增加了工程造價。
上述問題有待在對IC厭氧處理技術內部規律進行更深入探討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踐加以克服,使這一新技術更加完善。
http://cache..com/c?word=%B7%CF%CB%AE%3Bic%3B%B9%A4%D2%D5&url=http%3A//www%2Echinacitywater%2Eorg/bbs/viewthread%2Ephp%3Ftid%3D78401&p=9264c316d9c059b702bd9b7d0c4f&user=
❻ 造紙廠污水COD、氨氮超標怎麼辦
造紙廠污染超標,如果影響你的生活就可以投訴他,請採納吧。
❼ 造紙廢水進入生化池中 COD值為多少是適宜的
生化池的COD降解能來力在源90%時,進入生化池的廢水COD大約500mg/L比較合適,但是需要根據生化池的效能來判斷確定,這個數據是根據一個日處理量為25萬t/d的造紙廢水處理廠的實際資料提供的,我只能給你這樣一個參考的數據,因為你那生化池的效能沒法知道。
一般情況下,生化池的降解能力決定了進水指標的高低,否則會影響出水指標。
❽ 造紙廢水ss(懸浮物)濃度高該如何處理
一.高濃度SS廢水
懸浮固體(SS)指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一般指用濾紙過濾水樣,將濾後截留物在105℃溫度中乾燥恆重後的固體重量。
高濃度SS廢水主要來源於造紙廢水、印染廢水、養豬場廢水、糞便污水、化肥廠廢水、制葯廠廢水等。廢水中固體懸浮物的測定方法主要有稀釋與接種法、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重量法,其中比較常用的是重量法。
二.科創水醫生通過廢水全部的經過預處理之後,採用高效復合凈水劑和泥水分離一體機設備,對處理後COD仍未達標的廢水進行應急處理,可有效去除污水中COD,降低污水色度。
以下是處理工藝;
高效復合凈水劑的詳細介紹可以去koejsj.com/chanpin/查看,裡面有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