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生物處理各方式優缺點對比
污水處理工藝方案技術比較表
氧化溝 生物接觸氧化法 A/O法
技術適用性 國內外使用情況,水量、水質的適應程度 運行管理復雜, 國外採用較多,適應中、小規模污水處理廠,對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較差 運行管理簡單,國內外採用較多,對水質水量變化適應性強,適用於工業廢水處理與深度處理 運行管理復雜,國內外採用較多,對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較差,適應大中小規模污水廠
二 水質目標
出水水質 滿足污水排放標準的保證率 出水水質好,對於工業廢水處理運行缺乏經驗,且運行復雜,工程實例少 適用於處理難生化降解的低濃工業廢水,出水水質好 適合一般城市污水,出水水質好,能高效脫氮,污泥產量小且穩定。污泥無需消化
對外界條件的適應性 氣溫、水溫、營養、水量變化等對出水水質的影響 出水水質穩定,對外界條件變化適應性較強 出水水質穩定,對外界條件變化適應性好 出水水質穩定,對外界條件變化適應性強
三 工程實施
分步實施 分步實施的可能 可分組實施 可分組實施 可分組實施
施工難易 施工的難易程度 容易 容易 容易
佔地面積 處理萬噸水量佔地 ≤8畝 ≤8畝 ≥12畝
四 環境影響
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指雜訊及臭味等 噪音及臭味低 噪音及臭味低 噪音及臭味低
污泥的影響 污泥的產量及穩定性 污泥量小,污泥穩定性好 污泥量小,污泥穩定性好 污泥量略多,污泥穩定性好
五 運行管理
運轉操作 指運行和操作的方便程度 運行復雜,需根據水質調整,對員工技術要求高。 簡單 簡單
維護管理 設備維修難易及工作量 設備多,系統復雜,維修量大 設備較少,維修要求相對低 設備較少,維修要求相對低
❷ 採用AO生物處理工藝處理洗浴污水有什麼優勢
A/O法即為復缺氧、好氧生化處理法制,是國外20世紀七十年代末開發出來的一種污水處理新技術工藝,它不僅能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cr而且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化合物。
A段池又稱為缺氧池,或水解池。水解的機理從化學的角度來說,盡大多數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與水接觸都會發生水解反應,水解反應可使共價鍵發生變化和斷裂,即化合物在分子結構和形態上發生了變化。生物水解是靠生物酶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反應的,在有酶條件下的催化反應速度要比無酶條件下高出108-1011倍。生物水解就是指復雜的有機物分子經加水在缺氧條件下,由於水解酶的參與被分解成簡單的化合物的反應,生物水解反應實際上包括了水解和酸化兩個過程,酸化可使有機物降解為有機酸。
另外A/O工藝還有很好的脫氮功能。污水在進進A段後再進進O段,污水在好氧段,有機物(BOD5)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氮通過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轉化為硝態氨,硝態氨通過污泥迴流進進缺氧段,污水經缺氧段時,活性污泥中的反硝細菌利用硝態氮和污水中的CODcr進行反硝化用,使硝態氮轉化為分子態氮而逸進空氣中而得到有效的往除,達到同時往除BOD5和脫氮的很好效果。
❸ 污水生物處理其兩種方法各有什麼特點(簡答題)
污水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對污水進行凈化的處理方法.根據微生物生長方式的不同生物處理技術分為懸浮生長法(微生物保持懸浮狀態)和附著生長法(微生物附著在載體上生長並形成生物膜)
❹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與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相比有 哪些優缺點
厭氧生物處理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優點如下:1.應用范圍廣。好氧處理一般只能處理中低濃度的有機廢水,而厭氧處理能處理高中低濃度的各類廢水,而且有些有機物對好氧處理來說是難降解的,而對於厭氧處理來說卻是可降解的。 2.能源需求少且能產生大量能源。好氧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供氧,曝氣費用隨著有機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厭氧處理不需要充氧,且產生的沼氣量巨大,可以作為能源。一般厭氧處理的動力消耗約為好氧處理的1/10。 3.有機負荷高。好氧處理有機負荷為0.2~3.2kgCOD/(m3·d),而厭氧處理有機負荷一般為3.2~32 kgCOD/(m3·d),甚至可高達50kgCOD/(m3·d)。 4.剩餘污泥量少,易處理。由於厭氧微生物增殖緩慢,產生的剩餘污泥量比好氧處理少得多,處理同樣數量的廢水僅產生相當於好氧處理1/6~1/10的剩餘污泥,且污泥脫水性能好,濃縮時可不使用脫水劑,處理較容易。 5.對營養物的需求量小。一般認為,好氧處理氮和磷的需求量為BOD:N=100:5:1,而厭氧處理為(350~500):5:1。有機廢水一般已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及多種微量元素,因此厭氧處理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營養鹽。 6.厭氧菌種便於二次啟動。厭氧處理的菌種,例如厭氧顆粒污泥,可以在終止供給廢水與營養的情況下保留其生物活性與良好的沉澱性能至少一年以上,它的這一特性為其間斷性或季節性的運行提供了有利條件。 7.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厭氧處理污泥濃度高,能承受較大的濃度變化和水質變化。 8.規模靈活。厭氧處理系統規模靈活,可大可小,設備簡單,易於製作。 缺點如下: 1.厭氧方法雖然負荷高、去除有機物的絕對量與進液濃度高,但其出水COD高於好氧處理,原則上仍需要後處理才能達到較高的排水標准。 2.厭氧微生物對有毒物質較為敏感,因此,對於有毒廢水性質了解的不足或操作不當在嚴重時可能導致反應器運行條件的惡化。 3.厭氧反應器初次啟動過程緩慢,一般需要8~12周時間。
❺ 水處理各種工藝優缺點
太多要回答,就說一點吧,反滲透技術,優點:有效低脫除鹽,去除微生物,缺點:產生廢水,很難再處理。希望回答能夠幫助你
❻ 為什麼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優點很多但卻得不到推廣,比如WT-FG生物處理技術
不用特指某個技術抄,有廣告之嫌。
1、現在的生化處理還是依靠投泥,再自我繁殖。依據各個污水處理廠的原水特性,用進水遴選合適的微生物。
2、現在的菌劑客觀條件苛刻、廣譜性差、投入較高。很少有水廠用於實際生產中。
3、監管相對單一,只看目標污染物,所以生化出水、還可以折點加氯、投加COD保障劑。
❼ 污水處理生物膜法的優缺點有哪些
污水處理生物膜法也是城市污水二級生物處理的一種常用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一是生物膜對污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管理方便,不會發生污泥膨脹。
二是微生物固著在載體表面、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也能增殖,生物相對更為豐富、穩定,產生的剩餘污泥少。三是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
污水處理生物膜法的不足之處在於生物膜載體增加了系統的投資;載體材料的比表面積小,反應裝置容積有限、空間效率低,在處理城市污水時處理效率比活性污泥法低;附著於固體表面的微生物量較難控制,操作伸縮性差;靠自然通風供氧,不如活性污泥供氧充足,容易產生厭氧。
❽ 生物膜在污水處理中有哪些優勢
生物膜法復在污水處理技術中的制優勢:
1、生物膜法固著於固體表面上的生物膜對廢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操作穩定性好。不會發生污泥膨脹,運轉管理較方便。
3、由於微生物固著於固體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長繁殖。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時間長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氣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為豐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種群具有一定分布。
4、生物膜法同高營養級的微生物存在,有機物代謝對較多的轉移為能量,合成新細胞即剩餘污泥量較少。
❾ 生物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生物脫氮技術工藝簡介
新型節能生物脫氮技術與傳統的焦化廢水處理工藝相比耗能更加低,投資少,處理效果大,因此目前使用生物脫氮技術的煉焦廠非常多。生物脫氮技術處理焦化廢水的工藝有:缺氧—好氧法,SBR法,厭氧—缺氧—好氧法等。使焦化廢水達到零排放的標准就是要去除廢水中的氨氮,目前生物脫氮技術是最經濟有效的,並且無污染的工藝技術,它利用生物化學的作用將焦化廢水中的氨氮轉化成無害的氮氣而去除,統稱為反硝化過程。
通過眾多用戶在焦化廢水生產回用過程中使用生物脫氮技術總結出其具有以下特點:
(1)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於54h,經生物脫氮後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澱,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准,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置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後,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鹼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鹼耗。
(3) 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分別為62%和36%,故反硝化反應是最為經濟的節能型降解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