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發酵工程中得到的單細胞蛋白是哪裡提取的
發酵產品被提取出來之後剩餘的殘醪裡面有菌體,菌體即單細胞蛋白。從殘醪里提取出來就行了。
⑵ 跪求真菌菌絲體全蛋白提取方法
我用的方法是液氮復冷凍研磨製法,效果很好。你可以試試。
是有這種試劑盒買的。你可以自己查查真菌蛋白質提取試劑盒 之類的。
有篇文獻(雙孢蘑菇耐溫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 2009),其中介紹了用酚抽提法提取雙孢蘑菇菌絲胞內總蛋白的方法,用於雙向電泳。你可以參考一下~
⑶ 味精發酵廢水處理用什麼工藝
味精廢水屬於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COD、BOD、SS都較高,pH偏酸,且BOD/COD=0.6,可生化性較好,味精廢回水含有大量答有機物,很適合生物處理。
因此建議工藝為:氣浮--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首先氣浮去除大量懸浮物(澱粉廢水含有大量蛋白,固體懸浮物含量高),並且可以分離提取蛋白質,有很大的經濟效益;
厭氧生物處理採用UASB,可去除大部分的有機物,同時會產生沼氣這一資源;
經UASB反應器處理的廢水COD含量任然較高,最後好氧生物處理採用SBR,進一步降解水中的有機物,最後達標排放。
⑷ 怎樣從菌絲體中提取蛋白質
常用的來方法是用放自射性元素、同位素標記法
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區別於普通的構成蛋白質的C、H、O、N、P、S
在特殊條件下(例如:紫外線光照、與XX有顏色反應)會有特殊的現象
一般用32S來標記
不用擔心蛋白質的變性、最常使用的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和其本來的元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的
⑸ 提取細菌蛋白質
細菌工程菌胞內表達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強啟動子條件下的高效表達,由於蛋白的過度表達,使蛋白不能及時有效折疊而發生無規則捲曲,以固體顆粒的形式堆積於胞間質中,這就是所說的包涵體,另外一種是間質內的可溶性表達,即可以發生正常折疊,具有生物活性。一般情況下,細菌只要被正常破壁就可以通過離心的形式將包涵體和可溶性表達的蛋白分離開。
超聲破碎的條件一般是300w,10s/10s,20分鍾,具體條件可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超聲前菌體的准備:菌液離心後,先用PBS將菌沉澱洗2-3遍,然後按原菌液體積的1/5-1/10加入裂解液重懸菌體,裂解液的成分:50mMTris-HCl, pH8.0, 2mM EDTA,100mM NaCl,加溶菌酶至100ug/ml,0.1%Triton X-100。切記冰浴超聲!
如何判斷是否超聲完全: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外觀判斷:超聲前菌懸液是渾濁的,超聲完全後變的透明、清澈。
2,液體的粘滯性:超聲後菌液從槍頭滴下不粘連。
3,高速離心:有用高速離心檢測超聲破碎程度的(一般用6,000 g 10 min, 比一般離心收集菌體的轉速高一點)。 沉澱是未破碎或破碎不完全的菌體。
4,染色:破碎後的菌液塗片,革蘭氏結晶紫溶液染色0.5分鍾,鏡檢。
超聲後加入核酸酶消除核酸對蛋白的污染。
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1,蛋白以包涵體形式表達,追求的是高破碎率,要求細胞碎片很小,而另一種蛋白是可溶形式表達,所以細胞碎片不能很小,兩種情況要求不同但目的相同,都是便於後期的固液分離。
2,如果超聲時出現黑色沉澱,說明超聲功率太強。
3,超聲時間太長、功率太高對蛋白活性肯定有影響。
4,盡量防止泡沫的產生。
⑹ 味精廠廢水主處理(氣浮、UASB、SBR)完成後,廢水還需經過什麼構築物處理後才能達標排放
味精生產過程中量大的尿素及硫酸經轉換後大部分以菌體蛋白、殘留氨基酸、銨鹽、回有機酸及酸根的形答式隨母液排出,其廢水氨氮高達10000mg/L,SO4達到28000mg/L,並且PH值偏低, 故氣浮、UASB、SBR處理味精廠廢水基本可以滿足需要,達標排放保險的話,可考慮加二沉池急生物濾池。
⑺ ,味精菌體蛋白和,谷氨酸渣是一種東西么
應該是生產味精的副產品,就是生產味精發酵的細菌,把那種細菌做成的菌體蛋白,那自然是生產味精的副產品。
⑻ 如何分離純化大腸桿菌全菌體蛋白基因工程大腸桿菌,全
第一題
⑼ 味精廠的廢水含有哪些有害成分
可以通過飛秒檢測精確分析之中的物質組成和含量,味精生產分為水解和發酵兩種方法,現主專要採用發酵法屬。此法以澱粉質糧食為原料,經酸水解成葡萄糖,或直接採用製糖的蜜糖為原料,利用谷氨酸細菌的發酵作用,生成谷氨酸,再中和結晶生成味精。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濃硫酸、濃氨水等。味精廢水主要來源於發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提取工段。目前提取工藝有離子交換法、一步冷凍等電法、以及鋅鹽法。據統計:某味精廠每生產1t 味精約需0. 8t 濃硫酸和0. 4t 濃氨水,排放高濃度廢水20t 左右。以硫酸作為原料生產味精的廠家,其廢水中NH3+的N 濃度達10000m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