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調查農村污水的調查背景

調查農村污水的調查背景

發布時間:2021-01-28 16:59:43

A. 關於水污染調查報告

表徵廢水水質,規定許多水質指標。常用的有:懸浮固體、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氮、磷、PH值和鹼度等。一種水質指標可能包括幾種污染物的綜合指標,而一種污染物也可以造成幾種水質指標的表徵。如懸浮物可能包括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藻類等;一種有機污染物就可以造成COD、BOD、PH值等幾種水質指標的表徵。
採用 BOD5/COD評價廢水的可生化性,一般認為BOD5/COD大於0.45時,該廢水易生化處理,介於0.45和0.30之間時可生化處理,小於0.25時不宜生化處理。
重金屬離子問題
汞、鎘、鉛、鉻
一般來說,一個廢水處理廠所需要的基本設計信息如下。
1、廢水的來源和組成;
2、廢水的水質水量;
3、廢水本身及其中所含有用物質的回收利用的可能性,節約用水的措施;
4、由於開工停工、事故性溢流或者其它沖擊性負荷而導致廢水處理系統出現過負荷情況發生的機遇率和嚴重的程度;
5、由於處理(生產)工藝改進而引起水質水量的變化;
6、涉及到不易控制事件,例如暴雨時水質水量的變化。
為保證數據和推論的准確性,確保調查所需的時間。
調查的前期准備:1、目標的確定:1)確定主要污染源,有機的和無機的,並分類;2)了解各廢水的排放情況和流量變化,對主要的收集系統進行分類;3)考慮到處理系統中所可能含有的高濃度毒物;考慮產品回收利用的潛在可能性。
2、污染物排出總量
3、廢水的水質監測
4、樣品的採集:水樣的保存、預處理、分析

B. 寫一篇生活污水排放的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督導員反映某小區的2間廢棄門面污水橫流的情況屬實。東街社區協同居回民組、樓幢答長已於收到通知前著手處理此事。門面污水管破裂,污水流至路面的原因是此樓修建的基礎設施薄弱,化糞池系改建且10年以上都沒有清理過,造成化糞池至居民樓一段的下水道嚴重堵塞以至管道破裂,連下水道經過的門面地面都已漲裂,修復工程量大,經測算修復費用8000元以上,按管理責任應由居民戶出資自行修復。但考慮到此樓的居民多是還房戶或房管局租賃戶,經濟都非常困難,社區組織了居民組長、樓幢長及此樓的衛生管理人員召開居民會議多次,經聯系並請示市政局蹇世儒局長後,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堵塞單元的居民按產權情況每戶出資50-100元,大約有4000餘元,差額部分由市政局出資修復。社區、居民組長已協同樓幢長、衛生人員著手收費並協同盡快修復!

街道辦事處東街社區居委會

2008年6月9日

C. 污水處理廠調查報告

關於太原市污水處理現狀的調查報告
太原市地處黃土高原,多旱少雨,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之一。 全市水資源總量為 6.6 億立方米,人均佔有 243 立方米,僅為全省及全國人均擁有量的 42% 和 7.4%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太原市每天產生的55.5萬立方米污水中,有49.6%的污水在未經任何凈化處理的情況下,被直接排入汾河;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約 31萬立方米污水中,只有約 1 萬多立方米達到了國家對城市污水處理的要求。 污水凈化處理工藝落後問題嚴重威脅到了太原市稀缺的水資源。
近日,為了解太原市污水處理現狀,國家統計局太原調查隊走訪了相關部門,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太原市城市污水處理現狀
目前,太原市市區范圍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有6座。其中:楊家堡污水凈化廠、河西北中部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北郊污水凈化廠和殷家堡污水凈化廠,屬於太原市市政部門管理,主要處理生活污水。太鋼趙庄污水處理廠和太化南堰污水處理廠屬於大型企業污水處理廠,太鋼趙庄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工業廢水,太化南堰污水處理廠,既處理工業廢水又處理生活污水。除太鋼趙庄污水處理廠外,其餘五座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處理能力合計為 41 萬立方米 / 日,實際處理能力為 35 萬立方米 / 日。其中,市政管理局下屬的 4 個污水凈化廠,設計處理能力合計為 29.64 萬立方米 / 日,服務太原市城區范圍。
由於近年來城市規模的迅速發展,太原市污水污染源分散復雜,污水產生量大幅度增加。據調查, 2007 年太原市城市污水排放量為 20267.67萬立方米,實際處理量為10217.0萬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1281.87萬立方米,實際處理量為7095.2萬立方米。污水處理後回用量為342.5萬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為62.9%。可見,目前我市污水處理能力明顯不足,每天有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
二、城市污水處理設計標准較低
據了解,全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從 2002 年開始執行國家新的污水處理排放標准,要求處理後的污水達到國家一級 A 標准。但是,目前太原市市政部門下屬的污水凈化廠處理水平只有升級改造後的北郊污水凈化廠可以達到國家一級 A 標准,楊家堡污水凈化廠和河西污水凈化廠可達到國家二級標准,而殷家堡污水凈化廠因設施嚴重老化只能達到三級標准,與新標准有很大的差距。
三、城市污水管網老化建設滯後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及工業化的加速發展,產生污水的領域越來越廣,污水的產生量也越來越多。由於我市的收集管網老化,建設速度跟不上城市發展步伐,管網、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滯後且布局不合理,使現有管網無法收集到足夠的污水。就處理標准最高的北郊污水凈化廠而言,設計處理能力為 4 萬立方米 / 日,而實際處理能力僅為 1.5 萬立方米 / 日。盡管 2007 年我市城市道路進行了大面積改造,但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滯後的現狀仍未得到徹底解決。預計2008年在大同路修好後,情況將會有所好轉。
四、資金短缺城市污水處理升級困難
據了解,按照國家規定污水凈化處理成本要達到每噸水 1.2 元以上才能維持基本運行。而目前,太原市市政管理局下屬的 4 個污水凈化廠的平均處理成本卻是每噸水 0.40 元到 0.5 元左右,其中處理能力排在前兩位的楊家堡污水凈化廠和河西污水凈化廠,處理成本分別為 0.46 元和 0.39 元。 由於資金的嚴重不足,這幾個廠的設備只能勉強維持基本運轉。按國家新的污水處理標准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想解決污水處理的現狀,必須加大資金投入,使現有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太原市的污水處理率將有望達到國家新的處理標准。
五、 「十一五」污水處理率將達到 90%
按照國家「十一五」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標實施細則,將用「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代替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 做為城市污水處理情況的定量考核指標。 「十一五」期間太原市要實現的重要環保目標之一,是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要達到 90% 以上。 而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僅有 50.4% 的污水得到凈化廠處理。 據從有關部門獲悉,2010年前為提高我市污水處理能力,將完成以下三項工程建設。(1)新開工城南污水處理廠,廠區位於南內環高速北側,設計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 20 立方萬米 / 日,一期工程 10 萬立方米 / 日。(2)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二期改擴建工程,在原址建設,建設規模為 7.5 萬立方米 / 日,建成後該廠處理能力將達到 15 萬立方米 / 日。(3)楊家堡污水凈化廠升級改造工程,該工程在現有設施基礎上升級改造,改造完成後全部出水水質滿足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一級 A 標准。三項工程完工後,對設施嚴重老化的殷家堡污水凈化廠將關閉。屆時太原市的污水處理率將由目前的 50.4% 增至 90% 以上,而中水回用率也將由 3.35%增至50% 。

D. 如何調查工廠污水排放情況

(1)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廢水排放口布設采樣點,監測第一類污染物;在內工廠廢水總排放口布設采樣點容,監測第二類污染物。
(2)已有廢水處理設施的工廠,在處理設施的總排放口布設采樣點。如需了解廢水處理效果和調控處理工藝參數提供依據,應在處理設施進水口和部分單元處理設施進、出口布設采樣點。
(3)用某一時段污染物平均濃度乘以該時段廢(污)水排放量即為該時段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E. 污染源調查的水體污染源調查的內容

對水體污染情況的調抄查,首先應調查污染水體的污染源,了解該地區工業的總布局及排放大量廢水企業的生產情況和廢水排放情況。調查內容具體為:
①企業的種類、性質、規模及分布情況。
②企業各車間所用原材料,生產的半成品、成品、副產品以及原料的利用率,生產規模和產生廢水的工藝流程等。
③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總量、水源、水質、各車間廢水排出量,含有害物質的種類及其濃度。
④廢水排放方法(經常排放或間歇性排放、事故排放)及排放點的位置和流向。
⑤企業對廢水回收處理和綜合利用情況,凈化設施的類型及效果。⑥工廠污水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危害及居民的反映和對健康的影響。
污染源除工礦企業所排放的大量廢水外,未經處理的大量居民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徑流污水也可污染水體,應采樣監測、某些進入水體的支流,如其水質情況很差,可成為一污染源,應在適當地點采樣監測。
對水體沿岸大量使用農葯的地帶,應對所使用農葯和化肥的種類、數量、對水壤的污染情況以及是否用污染水灌溉等方面進行調查,了解對水源有無污染及污染程度等。

F. 關於家鄉水資源的調查表

我國城市水污染現狀及對策

2006-03-23 08:21:10

編輯 刪除
一、我國水環境的現狀當前,我國水環境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其中之一就是水污染。盡管近二、三十年來,我國在水污染防治出台了一系列水質標准和法律法規,但水污染的發展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數字表明,地表水流經城市的河段有機污染較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業廢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有的工業廢水還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機物,如合成農葯和染料等,使我國大多數城市河流都存在嚴重的有機污染,導致城市水源水質下降和處理成本增加,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也對我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後果非常嚴重。
二、水污染防治的手段1.法律和行政手段由於經濟和法制的滯後,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和加強環境道德教育為主,經濟處罰為輔。1996年,全國人大對《水污染防治法》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集中體現了我國水污染防治由分散治理為主轉向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由末端治理為主轉向全過程式控制制、清潔生產,由單一的濃度控制轉向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相結合,由區域管理為主轉向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的轉變。國務院也規定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都要做到達標排放,對新建企業實行三同時制度,這為進一步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今後工作的重點應是加強監督管理和強化執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最終實現水體變清,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轉變觀念,實現污水處理市場化受傳統思維定式的影響,人們覺得用水掏錢是理所當然,但對排污也要掏錢則覺得難以接受。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城市排水設施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管理都是以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為主,這不利於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也是造成我國水體普遍受到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完善的排水工程,每立方米污染投資大概在1500-2000元,經常性費用一般在0.1-0.3元/立方米污水。2002年,我國城市污水排放總量大約為400億立方米,預計到2010年,全國城市污水排放總量將增加到640億立方米。從保護城市水源水質並逐漸步完善水環境的角度考慮,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至少要達到50%(目前不足15%)。要達到上述處理程度,年投資至少需要800億元人民幣,污水處理的成本太高。而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轉變觀念,走市場化的路子,即誰污染誰治理,在收取水費的同時收取水污染治理費,污水處理廠實行企業化運營,國家只負責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工作。
3.技術手段為了消除污染對環境的危害,從根本上說有兩個途徑:一是推廣應用清潔生產和清潔產品,將污染消除在生產過程中,消除它們對水環境的污染,從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點由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控制;二是採用適當的技術,消除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穩定的物質。由於受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們還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領域都應用清潔生產工藝和清潔產品,所以,採取合適手段,將污染物去除或將其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物質是消除環境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污水處理理應包括污水收集和輸送,只建污水處理廠而沒有相應的管理網收集系統,不是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有的地方廠建好了,卻由於管渠建設不善,只能半負荷運行,一方面造成浪費,另一方面,由於未經處理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受納水體的嚴重污染。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是污水處理系統的關鍵。
②確定合理的規模對污水處理廠究竟建多大規模要有長遠考慮和統籌安排,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現在和將來的污水處理量,以此指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
③選擇適當的處理工藝不同的地方,由於水量、水質不同,排放標准也不一定一樣,應因地制宜地選擇處理工藝。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大多採用一級處理及一級加強處理工藝,其基建費用一般在500-700元/立方米,經常性費用在0.1-0.2元/立方米范圍內,比較適合於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環境容量較大,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相反,二級處理及二級加強處理工藝比較理想,這類污水處理工藝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溝因其處理效果好、性能穩定,便於管理,在二級處理中被廣為採用。
水體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是嚴重的和長期的,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水污染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水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G. 城市污水調查問卷應設計哪些問題

詢問哪些來信息可以從以源下幾個方面考慮
(1)誰才是我們的客戶,即用戶特徵/用戶畫像,包含性別、年齡、職業、收入水平、生活習慣等等。知道了客戶是誰,才知道應該把有限的精力更多投入到誰的身上。
(2)客戶是通過什麼渠道聽說我們產品的,通過什麼渠道購買我們產品的。主要渠道將是您推銷自己產品需要重點關注的。
(3)對客戶來說,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通俗來說,就是客戶為什麼而付費。一般客戶付費的原因,是產品價值塑造的重點。
(4)購買習慣,包括購買頻率,每次購買數量等等。這些購買習慣可以幫助你評價產品的包裝規格,促銷策略等。如果是網路銷售,可以詢問客戶上網,這可以幫助你制定網路營銷策略。
以上只是一個簡略介紹,具體詢問什麼信息還要根據調查目的和產品特徵來決定。設計問卷詢問哪些信息是由你的調查目的決定的,要設計那些能滿足你需要的問題.(有時候調查目的也是要好好分析設計的)
祝國慶中秋雙節快樂

H.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調研的實踐報告,跪求啊

近年來我縣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國家、省、市政府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生態型、園林式、國際性旅遊休閑度假區」的城市發展定位,堅持環保優先、城鄉統籌發展,以生態示範創建為載體,把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農村環保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環境保護力度,著力解決各類危害人民群眾生活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促進農村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實現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持續快速發展目標。

一、社會經濟基本情況

北戴河區位於渤海灣北岸的中部,河北省東部。全區轄2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及省級北戴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69.48平方公里,總人口7.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87萬人,耕地1173公頃,農業生產總值1.44億元,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6490元。

二、當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狀

(一)生態示範創建取得積極進展。生態示範創建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工程,是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手段,是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重要載體。目前,國家開展的生態示範創建主要為生態省、市、縣,生態示範區,環境優美鄉鎮以及生態村的創建,創建考核指標涉及當地經濟水平和村容村貌、農村飲用水水質、生活垃圾和廢水處理、工業污染達標排放、畜禽養殖糞便處理、清潔能源普及率、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內容和要求。因此,我區將生態示範創建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載體,積極開展生態示範區、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的創建,以規劃為龍頭,以解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為重點,著力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整治鄉鎮和村莊環境,防治農村工業污染,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保護飲用水源,美化人居環境,切實解決農村「臟、亂、差」的問題。從2005年起我區開展生態示範區創建活動,2007年通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驗收;2008年申報市級生態村1個,已通過驗收;2009年申報省級環境優美鄉鎮1個,已通過省級驗收。目前,我區已經啟動北戴河生態區創建工作,《北戴河生態區建設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和區人大批准,開始實施。同時2010年計劃完成啟動創建1個國家級環境優美城鎮、1個省級環境優美城鎮、2個生態村的目標。2012年完成啟動創建1個國家級環境優美城鎮,並通過國家級生態區驗收。

(二)農村飲水源地保護工作廣泛開展。農村飲水水源保護直接關系著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保障飲水安全是農村環境整治的首要任務。為此,我區重點做好保護地下水不受污染,主要採取污水流向規范化、集中化措施,用統一防滲管道排放污水,以消除地面污水對地下水造成的影響;戴河禁止建設排污口,禁止生活污水和企業生產廢水向戴河排放,以防止地表水側向不及造成水源污染;在單井或井群影響半徑范圍內,不得使用工業廢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使用持久性毒性或劇毒農葯,不得建滲水廁所、滲水坑,嚴禁堆放垃圾,防止對地下水源的污染;對已經進行自來水改造,解決飲水問題的村莊,在機井飲用水源200米內不許再打機井,500米內不許堆放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排放污水,從而切實保證農村飲用水安全。目前全區25個行政村中,9個村飲用北戴河水廠的自來水、14個村採用集中式供水方式,2個村採用分散式供水方式。

(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始啟動。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區農村逐步建起了集中式住宅樓,生活污水對環境帶來的壓力逐漸增加。為此,針對各村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措施進行治理。一是對於城中村、城市區周邊村莊的污水,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由城市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二是要求經濟條件好、規模較大的村莊,建設小型污水處理示範工程。車站村、北戴河村污水處理站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三是積極謀劃戴河鎮片區生活污水入網工程,擬將戴河鎮片區生活污水納入城市污水管網。該工程於2008年開始啟動,管網已經鋪設完畢,預計2010年投入使用。四是積極探索對於經濟條件較差、規模較小村莊的污水治理經驗,到外地學習考察無動力生態濕地處理工藝,先行試點,條件成熟後推廣使用。

(四)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初顯成效。一是制定《關於加強我區農村垃圾處理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我區農村地區建立垃圾集中處理管理體系的總體規劃;二是在農村開展村莊垃圾收集站建設,建立垃圾環衛管理制度,設立專職保潔員。目前,我區90%以上的村莊建設有垃圾收集轉運站,並由專職人員定期清運到垃圾處理廠。

二、我市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我區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長久以來,重經濟輕環境,環境保護工作重城市輕農村,農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與農村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村生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

(一)農村飲用水源保護能力較弱。我區部分農村飲用水源主要採用地下淺層水源,容易受到污染,雖然對飲用水源地進行了一定保護,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二)農村生活污染問題依然嚴峻。大多數村莊雖然建有生活垃圾統一收集、統一轉運設施,但是還不能做到統一處置,管理措施不夠完善,村民環保意識不強,個別村莊存在垃圾亂到的現象;無足夠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尤其是那些經濟條件較差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環境,導致農村群眾生活環境受到影響。

(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程進展緩慢。目前,我區尚未規劃集中養殖區,農村畜禽養殖大多為分散小型養殖戶,沒有環評手續,沒有污染防治設施,糞便綜合利用處理設施缺乏,集中治理難度較大。

(四)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普遍存在。目前,我區對農葯品種使用上還未有具體管理措施,農民群眾圖省錢,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而這種普通化肥大部分都滲透到土壤和水體,對農田及周圍環境產生著一定威脅。

三、關於解決農村環保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農村環保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前的農村環保工作,應著力在完善機制、加大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加強農村環保力量等幾個方面進行:

(一)強化責任,密切配合,完善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一是強化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責任;明確資源開發單位、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對各個環保責任主體實行嚴格的考核、獎罰制度;各級政府和村組要編制生態環境規劃,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二是各部門要積極協調配合,通力協力,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積極配合,建立長效工作聯動機制,形成分工明確,協調有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以政府支持為主,逐步增加社會環保投資渠道,切實加大農村環保投入。一是政府應每年安排一定農村環境保護的財政預算,確保資金到位;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費專項資金用於農村環境保護;加大對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區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環保專項資金用於農村環境治理。二是採取政策傾斜,對於環保類項目及其他環保設施完善的企業優先考慮資金補助。三是調整財政投入結構和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多種類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對農村生態、公益事業的投入;探索資源有償使用、區域生態補償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渠道。

(三)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著力解決農村環境熱點、難點問題。推進農村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調整,完善農村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認真做好應用水源地保護、畜禽養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養殖污染無害化處理技術,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四)加強基層環保力量,強化農村環保輿論引導。逐步設立農村基層環保機構,在鄉鎮政府建立環保檢查員制度,不斷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能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

閱讀全文

與調查農村污水的調查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誤食除垢劑多久沒事了 瀏覽:634
污水罐車轉移 瀏覽:425
濾芯怎麼放磁鐵 瀏覽:696
部隊反滲透部署 瀏覽:454
氣提超濾膜原理 瀏覽:665
家用凈水器水垢 瀏覽:592
污水處理廠建在水廠附近 瀏覽:212
純凈水怎麼安裝水泵 瀏覽:842
飲水機熱水出水很小怎麼辦 瀏覽:590
外接凈水器老是有人扭開關怎麼辦 瀏覽:168
怎麼測試飲水機熱膽好壞 瀏覽:936
老款朗逸機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348
ethereal過濾器顏色 瀏覽:670
水垢太多有什麼壞處 瀏覽:119
甾醇過濾用那種濾布 瀏覽:485
魔方圓鑽和樹脂方鑽哪個好看 瀏覽:203
排水圖為什麼雨水比污水淺 瀏覽:164
09年天籟變速箱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38
污水管道鋼筋如何彎曲 瀏覽:193
反滲透膜耐受水溫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