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揮發油中的薁類化合物可用什麼溶劑提取天然葯物化學的題目
對於揮發油,其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蒸餾法
蒸餾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又可分為共水蒸榴和水蒸氣蒸餾法。共水蒸餾法是將葯材切碎後,加水浸泡,採用直接蒸餾法將揮發油蒸餾出。此法簡單,但受熱時間長和溫度較高,可能使揮發油中的某些成分分解初中葯焦化,影響揮發油質量。水蒸氣蒸餾法可避免上述缺點,其方法是將中葯預先加水浸泡,然後通入水蒸氣。使揮發油隨導入的蒸汽一並餾出。從乳濁的蒸餾液個、中分離揮發油,常採用鹽祈法促使揮發油自水中析出;或鹽析後再用低沸點有機溶劑萃取揮發油。由蒸餾法得到的揮發油中、可能合有在蒸餾過程中產牛的揮發性分解產物。
(二)溶劑提取法
採用低沸點的有機溶劑,如石油醚(30-60℃)、用冷浸法或連續迴流提取的方法進行提取。此法所得的揮發油粘度很大,因葯材中的其它脂溶性雜質,如樹脂、油脂等也同時被提出.可將殘留物再次水蒸氣蒸餾,得到較純的揮發油;也可將粗品加適量的濃乙醇浸漬,放置冷凍(一般-20℃左倉),濾除析出物,蒸出乙醇即可得較純的揮發油。
(三)壓榨法
含揮發油較高的材料,如鮮桔皮、檸檬皮等,可用機械壓榨的方法把揮發油使出。此法因在常溫下進行,成分不致受熱分解,但所得產品因水分、粘液質及細胞組織碎片等雜質混入,而常呈渾濁狀態,榨出液可靜置後分出揮發油;此法不易將揮發伯榨盡,因此常將壓榨後的殘渣再進行水蒸汽蒸餾。
上述各提取方法有提取效率不高相對熱不穩定,成分易被氧化和降解等不足之處。從發展來看,超聲技術和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對以縮短提取流程、提高提出率且適用於含熱敏性成分的提取。
而對於揮發油中的薁類化合物的提取,可根據薁類化合物的溶解性質以溶劑提取法進行提取。薁類化合物成分存在於揮發油的高沸點部分(bp250-300℃)中,而且薁類化合物能溶於石油醚、乙醚、乙醇及強酸中,不溶於水。故可用60%一65%的硫酸或磷酸提取,稀釋後薁類成分即成沉澱析出。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到你~
Ⅱ 32:16葯物濃縮液與蒸餾水的比是1:19,如果配製5000升這樣的注射液,需要濃縮液
葡萄糖:5000÷(1+19)×1=250
水 :5000÷(1+19)×19=4750
Ⅲ 黃酒與白酒的區別
一、口感不同
黃酒香氣濃郁,甘甜味美,風味醇厚。
酒質無色(或專微黃)透明,氣屬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
二、功效不同
黃酒有養胃健脾、和血行氣、調經止痛等功效,適合冬天畏寒怕冷、四肢發涼者。
白酒可疏風散寒、舒筋活血,少量白酒能刺激胃液與唾液分泌,有助健胃止疼,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和鎮靜安眠。
三、製作工藝不同
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
白酒是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蒸餾酒。
酒自古是一種特殊的葯物。它味辛、甘、苦,體濕,性熱,有引葯上行、振精神等功效。《本草綱目》總結道:「酒,天之美祿也,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遺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
Ⅳ 提取物的現代植物葯的主要工業分離技術
◢樹脂分離技術。樹脂技術早已成功應用於工業脫色、環境保護、葯物分析、抗生素提取分離等領域。運用於植化成分的分離、濃集也獲得了極大成功。比如,對於銀杏葉,目前的樹脂分離技術可以做到對銀杏黃酮收集率達90%;可以一次性濃集銀杏黃酮,使之含量超過50%;也可以除去絕大部分(超過99.5%)作為有害成分的銀杏酸,使之低於5ppm,同時使有效成分損失控制在3%以下。
◢工業萃取技術。包括:①有機溶劑萃取技術;②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它是90年代問世的工藝,是利用高壓下(350-500bar)的液態CO2萃取植物有效成分,所得產品純度高、收率高,萃取劑又無污染。但因工作壓力大,其設備要求高,目前只做到中試水平;③新型氯氟碳溶劑萃取,如英國最近發明的「Klea」(HFC134α,1,1,1,2四氟己烷)惰性溶劑,可以在低壓室溫下萃取,節省能源,又避免熱破壞。
表1-2-1:先進技術在植物提取物生產中的應用舉例
工藝技術 應用舉例
離子交換樹脂分離 辛弗林、石杉鹼甲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 銀杏葉提取物、大豆異黃酮
連續逆流萃取 綠茶提取物、紅車軸草提取物
高速逆流分配色譜 茶葉EGCG(試生產)
吸附色譜 紫杉醇、白果內酯
超臨界萃取 芳香油類、天然維生素E
冷凍乾燥 大蒜提取物
激素化包合 當歸提取物(包合揮發油)
酶解 白藜蘆醇
資料來源: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
◢分析檢測技術:中葯提取物要求對效標成分和有害物質進行定量分析、或與標准品進行對照、或採用指紋圖譜進行鑒定,對原料、生產過程和成品均需進行嚴格檢測,以美國天然陽光公司為例,從原料開始至成品出廠,共進行150項檢測。因此,在中葯提取物的質量控制中,現代的分析儀器是必不可少的,以HPLC應用最為廣泛,同時GC,HPCE,GC-MS,HPLC-MS,UV和原子分光等方法和儀器也常常用到。經統計,約有75%以上的中葯提取物檢測採用了HPLC,而中國葯典收載的中成葯只有10.9%產品採用。技術水平較低的企業往往不具備儀器分析能力,商業企業也很少具備這些條件。
Ⅳ 醫葯蒸餾水和化妝品蒸餾水有什麼不同嗎
只要是蒸餾水就沒有區別,只可能是蒸餾的次數多少而已。
Ⅵ 如何製作中草葯葯油
把葯熬湯濃縮成膠狀液態,或直接蒸餾取其揮發油。
中葯油萃取方法是指從中草葯葯物中萃取的油。常見的中葯油萃取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冷凍壓縮法(壓榨法)、化學溶劑萃取法、油脂分離法(脂吸法)、二氧化碳萃取法。
水蒸氣蒸餾法系指將含有揮發性成分的葯材與水共蒸餾,使揮發性成分隨水蒸氣一並餾出,並經冷凝分取揮發性成分的一種浸提方法。
中葯材經適當前處理放入蒸餾器中,加入適量水,浸泡一定時間(30~60分鍾)然後共水蒸餾法是直接加熱,將中葯與水共煎煮沸;通水蒸氣蒸餾法:將蒸氣直接通入蒸餾器中,使揮發油隨導入的蒸汽一並餾出;水上蒸餾法:在水浴上蒸餾揮發性成分。
提油率低、難分離的問題:
①對於葯材本身含揮發油少,要注意葯材特定的採收季節,在炮製過程中的乾燥溫度不宜超過60℃,含揮發油的葯材一般採用低溫40℃密閉吸潮乾燥法。
②當揮發油的相對密度與水相近時,工業上一般採用蒸餾法,經油水分離器提取揮發油。
③考慮葯材的合適粒徑和浸泡時間。
(6)葯物的蒸餾與提取擴展閱讀
中葯葯油的功效是葯油與精油的結合。具有舒筋活絡、運行氣血、調理十二經絡,補充十二經絡能量,調節陰陽及各種代謝活動同時還能舒緩精神及身體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小,療效持久穩定。
中草葯葯油有極強的針對性,它是以傳統中葯的升降沉浮,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的原理組方,按照人體五行經絡的循環和臟腑的辯證進行健康調理。
中草葯葯油在傳統意義上多為芳香類葯物通過各種工藝對皮膚或經脈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項功效:
1、舒筋活絡、祛風散瘀。治療肌肉酸痛、關節腫痛、骨刺、頸椎痛、腰酸膝痛、風濕舊患、肩周炎痛。
2、刺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令到肌肉組織內的血管擴張。通常用於挫傷、扭傷、神經痛、腰痛、肌肉痛及止痕。
3、有消腫、消炎和鎮痛的作用。
4、同時有止痕癢的功效。
5、止痛退燒,抗菌,驅蟲,亦可減輕風濕病帶來的疼痛,亦會產生清涼的作用,從而有消炎,治療灼傷的功效。
Ⅶ 中葯乙醇提取和蒸餾提取用那種方法得到的提取液葯物含量高
你說的兩種;乙醇對各種中葯的溶解度或溶解效果會不一致,使某些葯物效果變差。蒸餾會好些。
Ⅷ 在醫葯廢物中的蒸餾殘液、DH殘液是什麼,主要含有什麼
不同的醫葯其殘留的液體和DH殘液的成分是不同,需要通過飛秒檢測技術去分析其中回的化答學成分組成和含量。一般來說從醫用葯品的生產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包括獸葯產品(不含中葯類廢物)包括:
—蒸餾及反應殘余物
—高濃度母液及反應基或培養基廢物—脫色過濾(包括載體)物
—用過廢棄的吸附劑、催化劑、溶劑—生產中產生的報廢葯品及過期原料
例如含有廢抗菌葯、甾類葯、抗組織胺類葯、鎮痛葯、心血管葯、神經系統葯、雜葯,基因類廢物
Ⅸ 葯油的製作方法
傳統型黑膏葯的製作方法
黑膏葯系以食用油炸取葯料,去渣後在高溫下與黃丹2.煉油:取上述葯油繼續熬煉,待油溫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達到溫度,很
Ⅹ 青黴素葯物殘留通過蒸餾能消處嘛
1. 無論採用何種給葯途徑,用青黴素類葯物前必須詳細詢問患者有回無青黴素類過敏史、答其他葯物過敏史及過敏性疾病史,並須先做青黴素皮膚試驗。
2. 過敏性休克一旦發生,必須就地搶救,並立即給病人注射腎上腺素,並給予吸氧、應用升壓葯、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抗休克治療。
3. 全身應用大劑量青黴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強、肌肉痙攣、抽搐、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青黴素腦病),此反應易出現於老年和腎功能減退患者。
4. 青黴素不用於鞘內注射。
5. 青黴素鉀鹽不可快速靜脈注射。
6. 本類葯物在鹼性溶液中易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