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巴比妥可以蒸餾嗎

巴比妥可以蒸餾嗎

發布時間:2023-04-06 19:09:32

① 血清蛋白電泳簡介

目蘆襲錄

1 拼音

xuè qīng dàn bái diàn yǒng

2 英文參考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SPE

SPEP

3 概述

蛋白質等生物分子在緩沖液中帶負電荷或正電碧吵荷,在電場中向陽極或陰極運動,稱為電泳(electmphomsis)。由於其等電點不同,分子大小、形狀和荷質比的不同,使不同蛋白質分子具有不同的電泳遷移率,在一定的支持介質中可藉以分離各種蛋白質。常用的電泳技術有: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瓊脂糖凝膠電泳、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免疫電泳等。血清蛋白電泳以醋酸纖維素薄膜應用最為普遍。

4 血清蛋白電泳的別名

SPE

5 血清蛋白電泳的醫學檢查

5.1 檢查名稱

血清蛋白電泳

5.2 分類

血液生化檢查 > 蛋白質測定

5.3 取材

血液

5.4 血清蛋白電泳的測定原理

血清中各種蛋白質都有其特有的等電點,各種蛋白質在各自的等電點時呈電中性狀態,它的分子所帶正電荷與所帶負電荷量相等。將蛋白質置於pH比值等電點較高的緩沖液中,它們將形成帶負電荷的質點,在電場中均向正極泳動。由於血清蛋白質的等電點不同,帶電荷的量多少差異,蛋白質分子量大小也不同,所以在同一電場中泳動速度也不同。蛋白質分子越小帶電越多,移動速度越快;分子越大而帶電越少,移動速度越慢。按其泳動速度可以分出以下的主要區帶,從正極端起,依次為白蛋白、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5條區帶。

5.5 試劑

(1)巴比妥巴比妥鈉緩沖液(pH8.6±0.1、μ=0.06):以巴比妥2.21g、巴比妥鈉12.36g於500ml蒸餾水中,加熱溶解,待冷卻至室溫後加蒸餾水至1000ml。

(2)染色液:

①麗春紅S染色液:麗春紅9.04g、三氯醋酸6g,用蒸餾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②氨基黑10B染色液:氨基黑10B 0.1g,溶於無水乙醇20ml中,加冰醋酸5ml甘油0.5ml使溶解。然後將磺柳酸2.5 g,溶於少量蒸餾水中,加入前液,再以蒸餾水補足至100ml。

(3)漂洗液:

①30ml/L醋酸溶液:用於麗春紅染色的漂洗。

②甲醇45ml,冰醋酸5ml和蒸餾水50ml混勻。用於氨基黑10B染色的漂洗。

(4)透明液:檸檬酸(C6H5Na3O7·2H2O)21g和N甲基吡咯烷酮150g,用蒸餾水溶解,並稀釋到500ml。亦可選用氫萘或液體石蠟透明。

(5)0.4mol/L氫氧化鈉溶液或0.1mol/L氫氧化鈉溶液。

5.6 操作方法

(1)將緩沖液加入電泳槽內,調節兩側槽內的緩沖液,使其處於同一平面。

(2)醋酸纖維素薄膜的准備:取醋酸纖維素薄膜(2cm×8cm)在毛面的一端(負極側)1.5cm處用鉛筆輕劃一橫線,做點樣標記。編號,並標明正、負極後,將薄膜置於巴比妥巴比妥鈉緩沖液中浸泡,待充分浸透後(一般為20min)取出,夾於潔凈濾紙中間吸去多餘的緩沖液。

(3)將醋酸纖維素薄膜毛面向上貼於電泳槽支架上拉直。用微量吸管吸取無溶血血清3~5μl於橫線處沿橫線加樣,樣品應與薄膜的邊緣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電泳圖譜中的蛋白區帶變形,待血清滲入薄膜後,反轉薄膜,使光面朝上,平直地貼於電泳槽支架上,用雙層濾紙或四層紗布將薄膜的兩端與緩沖液連通,稍待片刻。

(4)接通電源,注意醋酸纖維素薄膜上的正、負極,悔嘩侍切勿接錯。電壓90~150v,電流0.4~0.6mA/cm(不同的電泳儀所需電壓,電流可能不同,應靈活掌握),夏季通電45min,冬季通電時間稍長,約為60min,電泳區帶展開約25~35mm即可。

(5)染色:通電完畢,取下薄膜直接浸於麗春紅S染液或氨基黑10B染色液中,染色5~10min(以白蛋白區帶染透為止),然後在漂洗液中漂去剩餘染料,直至背景無色為止。

(6)定量:

①比色法:將漂洗的薄膜吸干,剪下各染色的蛋白區帶入相應的試管中,在白蛋白管中加0.4mol/L氫氧化鈉6ml(計算時吸光度乘以2),其餘各管加3ml,振搖數次,置37℃水箱20min使其色澤浸出。氨基黑10B染色用分光光度計在620nm處讀取各管吸光度,然後計算出各管的含量(同時做空白管對照)。

麗春紅S染色時浸出液用0.1mol/L氫氧化鈉,加入量同上法。10min後,白蛋白管內加400ml/L醋酸0.6ml(計算吸光度時乘以2),其餘各管加0.3ml,以中和部分氫氧化鈉,使色澤加深,必要時離心,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計在520nm處讀取各管的吸光度(同時作空白對照),然後計算各自的含量。

②光密度計掃描法:A.透明:吸去薄膜上的漂洗液(為防止透明液被稀釋影響透明結果),將薄膜浸入透明液中2~3min,然後取出,以滾動的方式平貼於潔凈無劃痕的載物玻璃片上(切勿產生氣泡),將此玻片豎立片刻,除去多餘透明液後,置於恆溫90℃至100℃的烘箱內,烘烤10~15min,取出冷卻至室溫,用此法透明的各蛋白區帶鮮明,薄膜平整,可供直接掃描和永久保存(用氫萘或液體石蠟透明,應將漂洗過的薄膜烘乾後進行透明,此法透明的薄膜不能存久,且易發生皺折)。B.掃描定量:將已透明的薄膜放入全自動光密度計或其他光密度計暗箱內,進行掃描分析。

5.7 正常值

醋酸纖維素膜電泳法:白蛋白0.61~0.71(61%~71%)、α1球蛋白0.03~0.04(3%~4%),α2球蛋白0.06~0.10(6%~10%),β球蛋白0.07~0.11(7%~11%),γ球蛋白0.09~0.18(9%~18%)。

5.8 化驗結果臨床意義

(1)白蛋白減少: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2)α1球蛋白(糖蛋白)增高:見於原發性肝癌。在重型肝炎、肝硬化、肝昏迷時則減少,與白蛋白呈正相關。肝病時測定α1球蛋白對判斷肝炎的嚴重程度和預後有參考價值。一般情況下,α1球蛋白增加示病情較輕,α1球蛋白減少則提示病情較重,在嚴重肝功能衰竭時,其血清含量可顯著降低。

(3)α2球蛋白:病毒性肝炎初期無明顯變化,一周後逐漸增加,亞急性肝炎和急性肝壞死、失代償期肝硬化則減少。

(4)β球蛋白增高:見於脂肪肝、高脂血症、腎病綜合征、糖尿病合並高膽固醇血症、梗阻性黃疸、惡性腫瘤。在膽汁淤積性肝病時其含量升高,與α2球蛋白升高相平行。降低於見於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以失代償期肝硬化和壞死肝硬化下降最為顯著。

(5)γ球蛋白增高: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膽疾患。典型肝硬化尚可見β和γ帶相融合,形成βγ橋。肝病患者γ球蛋白的變化可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隨病情好轉,其含量可逐漸降至正常,如一直在高水平持續不降,提示病情嚴重,預後不良,並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發展的趨勢。此外,感染、血吸蟲病、多發性骨髓瘤、結締組織病等也可升高。降低見於丙種球蛋白缺乏症、部分化療患者等。

另外,多發性骨髓瘤在β球蛋白區帶與γ球蛋白區帶之間常出現M球蛋白帶;雙白蛋白血症可見雙條白蛋白區帶。

5.9 附註

(1)每次電泳時應交換電極,可使兩側電泳槽內緩沖液的正、負離子相互交換,從而使緩沖液保持在一定的pH水平,然而,每次電泳時薄膜數量不同,故緩沖液在使用10次後,最好棄去,重新配製,否則影響電泳效果。

(2)電泳槽內緩沖液高度保持一定,過低會出γ球蛋白的電滲現象(向陰極移動)。同時,電泳槽兩側液面應保持水平一致,否則通過薄膜時有虹吸現象,將會影響蛋白質分子的泳動速度。

(3)電泳失敗的原因:

①電泳圖譜不整齊:常見於點樣不均勻,位置不佳,薄膜尚未乾燥或水分蒸發,緩沖液變質,電泳時薄膜位置放置不正確,使電流方向不平行等。

②蛋白組分分離不佳:如點樣過多,電流過低,薄膜結構過分細致,透水性差,導電差等。

③白蛋白結果偏低:見於染色時間不足,染色液陳舊,不透明直接掃描等。

④薄膜透明不完全:見於溫度未達到90℃以上將標本放入烘箱,透明液時間過長或薄膜的浸泡時間不足等。

⑤透明膜上有氣泡:見於玻璃片不幹凈(油脂、污垢等)使薄膜部分與其脫開,貼膜時操作不慎將氣泡裹入等。

(4)點加樣本時,一定要注意薄膜的毛面和光面,將樣本點在毛面上。

(5)放置薄膜時,要注意其正、負極,切勿接錯。

5.10 相關疾病

② 常用瓊脂擴散試驗的瓊脂濃度為多少

1.材料和試劑
(1)PH8.6,0.1M巴比妥——巴比妥鈉緩沖液
巴比妥鈉 10.3 g
巴比妥 1.84 g
硫柳汞 100 mg(防腐劑)
蒸餾水加熱溶解並定容至500ml
(2)1%預復瓊脂(或瓊脂糖)
1g瓊脂(或瓊脂糖)加蒸餾水100ml溶化即可。
(3)1%瓊脂糖凝膠
1g瓊脂糖加50ml蒸餾水置水溶中煮沸溶解或用與波爐加熱溶解(注意不要溢出且注意加入蒸發的水),然後再加入50ml上述巴比妥緩沖液混勻,置4℃保存備用。
(4)抗原及相應免疫血清。

單向瓊脂擴散試驗 是一種常用的定量檢測抗原的方法。將適量稀釋後的抗體與等量瓊脂混勻,澆注成板,凝固後,在板上打孔,孔徑3mm,孔間距10mm,孔中加入抗原,每孔10μL,放置濕盒中,37℃溫箱,抗原就會向孔的四周擴散,邊擴散邊與瓊脂中的抗體結合。24h-48h後觀察結果,在兩者比例適當處形成白色沉澱環。沉澱環的直徑與抗原的濃度成正比。如事先用不同濃度的標准抗原製成標准曲線,則從曲線中可求出標本中抗原的含量。本試驗主要用於檢測標本中各種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各種補體成分的含量,敏感性很高。

雙向瓊脂擴散試驗 測定時將加熱溶化的瓊脂或扮橘瓊脂糖澆至玻片上,等瓊脂凝固後,打多個小孔,將襪缺山抗原和抗體分別加入小孔內,使抗原和抗體在瓊脂板上相互擴散。當二個擴散圈相遇,如抗原和抗體呈特異性的結合且比例適當時,將會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的沉澱,該沉澱可在瓊脂中呈現一條不透明的白色沉澱線。如果抗原與抗體無關,就不會出現沉澱線,因此可以通過該試驗,用特異性抗體鑒定抗原,或反之用已知抗原鑒定抗體。
另外沉澱線告中的特徵與位置不僅取決於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和濃度,而且與其分子的大小及擴散速度有關,當抗原體存在多種成分時,將呈現多條沉澱線以至交叉反應線,因此可用來檢查抗原和免疫血清的特異性、純度或濃度比較抗原之間的異同點,因而應用范圍較廣。

③ 麝香草酚濁度試驗簡介

目錄

1 拼音

shè xiāng cǎo fēn zhuó dù shì yàn

2 英文參考

thymol turbidity test

3 概述

測定血漿蛋白的水平和分析其成分是肝臟疾病重要試驗之一。有關這方面的測定在別外章節中已有詳盡討論,本節中主要敘述一些和蛋白質代謝有關的簡單血清膠體穩定試驗。

各種血清膠體穩定性試驗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所用的試劑不同,促進和抑制絮濁的作用有差異,目前臨床常用的有TTT試驗。

4 檢查名稱

麝香草酚濁度試驗

5 分類

血液生化檢查 > 蛋白質測定

6 取材

血液

7 麝香草酚濁度試驗的原理

肝臟疾病時,血清蛋白的質與量有所改變,當血清和麝香草酚巴比巴比妥液試劑作用時,麝香草酚可減低血清內脂類物質的分散力,而血清經低離子強度的巴比妥緩沖液稀釋後,球蛋白的部分溶解度降低而產生沉澱,這種沉澱是球蛋白、脂類和麝香草酚復合體,使溶液變濁,其渾濁程度與沉澱的多少與肝病的嚴重程度有並野一定的關系。

8 試劑

麝香草酚緩沖液配製有兩種常用方法:

(1)麝香草酚巴比妥緩沖液(pH7.55±0.05)精確稱取巴比妥3.09g、巴比妥鈉1.69g及麝香草酚6g,倒入經煮沸除去二氧化化碳的1000ml熱蒸餾水中,繼續加熱使溶解。室溫靜置過夜,若顯混濁,可加麝香草酚細末少許。並激烈振盪使結晶析出,過濾後得透明溶液。此液pH7.55±0.05,裝瓶內塞緊貯室溫備用。若發現混濁丟棄不用。

(2)麝香草酚TrisHCl緩沖液的配製:

①0.5mol/L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緩沖液(pH7.7):稱取Tris60.6g,加約800ml蒸餾水溶解,用10mol/L HCl(約加35ml)調節至pH7.7。

②100g/L麝香草酚乙醇溶液:重結晶麝香草酚10g,溶於95%乙醇中,並加乙醇至100ml。塞緊置冷處貯存。

③麝香草酚TrisHCl緩沖液:取蒸餾水約800ml,加熱至40~50℃,加入0.5mol/L TrisHCl緩沖液20ml,邊搖邊加入100g/L麝香草酚乙醇溶液10ml,最後加水至1000ml,充分混勻。室溫中可至少保存3個月。

9 操作方法

取與標准比濁管口徑相同的試管,加入新鮮血清0.05ml,再加入麝香草酚巴比巴比妥緩沖液3ml,混合,室溫靜置30min,再顛倒混合數次。目視比濁時,可背朝光,比濁管下襯有字白紙,辨認字跡清晰程度來判定濁度單位。與測定管濁度相同的標准比濁管的單位數,即為測定血清的單位數。如用分光光度計比濁時,以麝香草酚巴比巴比妥緩沖液校正「0」點,波長650nm,讀取測定管的吸光度,查標准曲線求出濁度單位。

10 正常值

0~6u。

11 化驗結果臨床意義

各類血清膠體穩定性試驗在不同的肝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時期,其陽性率可有差異,各有其一定臨床意義。

(1)急性肝炎的診斷:在急性肝炎和急性肝損害時,各類血清絮狀、濁度試驗均可出現陽性,總陽性率約80%~90%。TTT於發病一周開始升高,二周時達高峰,以後逐漸降至正常。這些改變可在黃疸前期即出現,故對急性肝炎有早期診斷意義,但不如轉氨酶敏感,陽性率也比轉氨酶低。出現陽性時期較轉氨酶為遲,這是因為蛋白質的更新須有一定時間,如白蛋白的半壽期10~36天,因此肝臟疾病引起的蛋白質的變化常需一定時間才能表現出來。在無黃疸絕困喊型肝炎病例,血清膠尺嫌體穩定性試驗常可作為診斷的敏感指標。如急性肝炎絮濁試驗持續陽性,提示肝病有轉入慢性化的趨勢。

(2)肝炎與肝硬化病情的判斷:在急性肝炎時,TTT的變化和血清脂質升降相平行,但隨著病變的遷延化、慢性化、則與血清γ球蛋白呈正相關,故TTT持續陽性是肝病遷延化、慢性化的反映。

(3)阻塞性黃疸與肝炎的鑒別:當阻塞性黃疸患者尚無肝細胞損害時,各類血清絮濁試驗多屬陰性,與急性肝實質損害時不同,對於鑒別黃疸類型有一定價值。但在長期阻塞性黃疸或合並感染的病人,肝實質亦常有損害,此試驗亦能呈陽性,但一般見於病程中、後期。在長期黃疸病例,如血清絮濁試驗持續陰性,應考慮先天性黃疸的可能。

(4)嚴重妊娠惡阻與妊娠合並肝炎的鑒別:妊娠惡阻時可出現中度的高膽紅素血症和轉氨酶升高,但血清絮濁試驗幾乎全都正常;相反,妊娠合並肝炎時則在90%以上病例血清絮濁試驗均呈陽性反應。

(5)脂肪肝時,TTT常升高。有人測定TTT/ZnTT比值,發現在脂肪肝時較慢性肝炎為高,認為可藉此比值變化作為兩者鑒別診斷的參考。在轉移性肝癌時,TTT值較原發性肝癌時為低,因此對肝癌病例,此試驗呈低值者宜先考慮轉移性肝癌,呈高值者優先考慮原發性肝癌,但這僅有參考價值,主要還應根據臨床。

在血吸蟲性肝硬變時,血清絮濁試驗常可陽性。

(6)肝外疾病:血清膠體穩定性試驗對肝病並不具有特異性,在其他可發生白蛋白減少、球蛋白(γ或β球蛋白)或類脂質增加的疾病如瘧疾、結締組織疾病、黑熱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多發性骨髓瘤等疾患時,亦可呈陽性反應。

12 附註

TTT是一個很簡單的試驗,但各試驗室間出入往往不小。造成此差異因素很多;首先是雖然同稱為TTT試驗,但各個實驗室在試劑配製,標准曲線繪制或標准管配製方法上並不相同。

(1)國內所報告的TTT單位為Shank(襄克)單位。1944年Maclagen(麥克萊根)首先建立TTT試驗,當時以Kingsley(金斯萊)尿蛋白比濁管表示TTT濁度單位(相當於10mg/dl尿蛋白溶液加磺柳酸所顯示的濁度為一個Maclagan單位)。後來,Shank和Hoagland改用BaSO4懸液作為濁度標准,由0.0962mol/L BaCl2加H2SO4所產生的濁度相當於Maclagan所應用的Kingsley標准。但在發表文章

時,誤印為0.0962N BaCl2,因此測定結果為麥氏單位的二倍(1個麥氏單位=2個Shank單位)。

(2)血清要新鮮,應早晨空腹抽血。用分光光度計比濁法測定麝濁時,如血內脂質較多,可用生理鹽水6ml代替緩沖液稀釋血清,作空白管。

(3)麝香草酚巴比妥緩沖液的pH應在7.50~7.60。pH增高,敏感度降低,可出現假陰性;pH降低,敏感度升高,可出現假陽性。

(4)為了簡化手續,不少實驗室用100g/L麝香草酚乙醇溶液,直接加入巴比妥緩沖液中,省去結晶和過濾步驟,但此配方較原法多含1%乙醇,試驗結果表明比原配方的濁度偏離約20%,絮狀試驗陽性率反而降低。

(5)麝香草酚濁度試濁度試驗結果隨溫度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一般是溫度高,濁度低;溫度低,濁度高。為了克服這一誤差,可以從表1上將不同溫度下的濁度結果換算成25℃的結果以便於比較。

使用說明:以6u一行為例,在10℃時測定的6u,實際上在25℃時為4.7u。在30℃時測定的6u,在25℃時為7.2u。余類推。

(6)配製硫酸鋇標准比濁管時注意以下幾點:①硫酸試劑的濃度硫酸在反應中雖然是過量的,但當濃度小於0.1mol/L,形成的硫酸鋇濁度低;濃度大於0.1mol/L濁度增高。因此,硫酸試劑須嚴格校正至0.1mol/L。②反應溫度:10℃時形成的硫酸鋇顆粒細,濁度較高,結果重復性好。25℃、30℃、37℃時形成的顆粒較粗,濁度較低,重復性不易控制。③操作手法:混和方法不同,形成的硫酸鋇顆粒大小不同,結果相差很大。所以,每次按規定操作可提高精密度。

(7)麝香草酚緩沖液易變質,但如保存於冰箱中,可因結晶逐漸析出而降低敏感度,故平時使用時,仍應置室溫中,如顯混濁,即不能用。

(8)麝香草酚應為潔白晶體,如帶黃色,須重結晶處理。可按下法重結晶精製:取麝香草酚100g,溶於100ml 95%乙醇中,以吸濾漏斗過濾。濾液中加入於100ml冷蒸餾水,混勻。靜置20min後吸濾,用冷蒸餾水洗結晶兩次,可得到潔白的結晶,置乾燥器內待完全乾燥後使用。

(9)用巴比妥配製的試劑不能久置,超過2周後,TTT結果有增高趨勢,一個月後明顯偏高。一般認為此試劑不穩定與巴比妥有關,因為久置後,巴比妥試劑的紅外線吸收曲線已有明顯變化。本文所介紹麝香草酚TrisHCl緩沖液,具有穩定性高,所配TTT試劑放室溫至少可保存3個月,且濁度結果受室溫變化的影響小。

(10)光電比濁法與光電比色法有所不同,比濁法混濁液除了吸收一部分入射光以外,懸浮的顆粒還能使一部分入射光反射和折射,因此光電池所感受的光除了經過吸收以後的出射光外,還有折射的光,後者不是平行光束,混和液和光電池之間距離越大,則折射光的影響越小。所以在採用72型分光光度計比濁時,比色杯的位置應放在比色杯座的遠光電池的一邊,可以提高准確度。

(11)麝香草酚緩沖液中麝香草酚含量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濁度單位高低和麝香草酚含量成正比,要求使用25℃的麝香草酚飽和溶液。

緩沖液中麝香草酚含量測定法:麝香草酚標准液(1ml含0.1mg):准確稱取試劑規格麝香草酚100mg,加水溶解後加水至1L。

取待測麝香草酚緩沖液1ml,用水稀釋至10ml,以後按表2進行測定。

混勻37℃水浴放置15min,750nm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吸光度至零,讀取各管吸光度,按下式計算:

13 相關疾病

④ 液時,所用蒸餾水為什麼需預先煮沸

因為蒸餾水和空氣中都有二氧化碳。當巴比妥類葯物的鈉鹽或苯妥英鈉注射液中溶入二氧化碳時,就會分解成不溶於水的巴比妥類葯物和苯妥英,而使溶液變渾濁。所以,配製巴比妥類葯物的鈉鹽或苯妥英鈉注射液時,所用蒸餾水需預先煮沸,接觸的空氣要用氫氧化鈉液處理。

⑤ 血清補體C4簡介

目錄

1 拼音

xuè qīng bǔ tǐ C4

2 英文參考

serum plement C4

3 概述

C4是一種β球蛋白,在肝臟、淋巴組織、骨髓、腹膜巨噬細胞、單核細胞等組織合成。C4參與補體的經典激活途徑。

4 血清補體C4的醫學檢查

4.1 檢查名稱

血清補體C4

4.2 分類

免疫學檢查 > 血清補體測定

4.3 取材

血液

4.4 血清補體C4的測定原理

抗原在含有一定量的單一抗體瓊脂中進行電泳,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兩者比例合適時形成沉澱峰類似火箭而得名。沉澱峰的高度與抗原濃度成正比,與抗體濃度成反比,因此可以作為抗伏毀原定量試驗。

4.5 試劑

(1)0.025mol/L pH8.6巴比妥緩沖液稱巴比妥鈉10.3g,巴比妥1.84g,加入蒸餾水500ml,加熱助溶,待冷,加蒸餾水至1000ml,即成0.05mol/L pH8.6巴比妥緩沖液。再取0.05mol/L巴比妥緩沖液1份,加等量的蒸餾水即成0.025mol/L pH8.6巴比妥緩沖液。

(2)10.0g/L瓊脂糖凝膠(用巴比妥緩沖液配製)。

(3)抗C4血清、C4參考血清及待檢血清。

4.6 操作方法

(1)制備抗體瓊脂糖板:取已融化的10.0g/L瓊脂糖凝膠與適當濃度的抗C4血清混合,澆板(8cm×8.5cm),待冷卻凝固後打孔。

(2)在距一邊1cm處打孔8個,孔徑為3mm,孔間距5mm,挑去孔內瓊脂糖。

(3)各孔內分別加入1∶4稀釋的待檢血清和不同濃度的C4參考血清10μl。以三層濾紙為橋,置0.025mol/L pH8.6巴比妥緩沖液的電泳槽內進行電泳,將有孔的一端連接陰極,端電壓3~4V/cm,電泳4~5h後,關閉電源,取下瓊脂板測量。

4.7 正常值

130~370mg/L。

4.8 化驗結果臨床意義

C4含量升高見於風濕熱的急性期、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綜合征和各種類型的關節炎等;降低常見於自身免疫性慢活肝、SLE、多發性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腎病、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於其他補體成分,且較其他成分回升遲。狼瘡性腎炎較非狼瘡性腎炎C4值顯著低下。

4.9 附註

(1)抗原、抗體比例要適宜。抗原過濃不能得到圓錐狀尖峰,缺慧備而抗體太濃使沉澱峰太低,影響試碧液驗的靈敏度。

(2)加樣後馬上電泳,且標本不要太多,以防止峰形變寬。

(3)C4不很穩定,在4℃貯存2周或―20℃60d均可使C4值增加36%左右。而在1周內還是相對穩定的。

4.10 相關疾病

⑥ 戊巴比妥鈉可以加熱溶解嗎

可以。戊巴比妥鈉是一種有機物,可以加熱溶解。戊巴比妥鈉本姿碧碧品為白色結晶性顆粒或粉末,跡舉有吸濕性慧差,易溶於水和乙醇。溶液久置易分解,加熱分解更快。

⑦ 瓊脂糖甲醛變性凝膠電泳

5月25日 09:54 瓊脂糖凝膠電泳
瓊脂糖是從瓊脂中提純出來的,主要是由D-半乳糖和3,6脫水L-半乳糖連接而成的一種線性多糖。瓊脂糖凝膠的製作是將乾的瓊脂糖懸浮於緩沖液中,通常使用的濃度是1%-3%,加熱煮沸至溶液變為澄清,注入模板後室溫下冷卻凝聚即成瓊脂糖凝膠。瓊脂糖之間以分子內和分子間氫鍵形成較為穩定的交聯結構,這種交聯的結構使瓊脂糖凝膠有較好的抗對流性質。瓊脂糖凝膠的孔徑可以通過瓊脂糖的最初濃度來控制,低濃度的瓊脂糖形成較大的孔徑,而高濃度的瓊脂糖形成較小的孔徑。盡管瓊脂糖本身沒有電荷,但一些糖基可能會被羧基、甲氧基特別是硫酸根不同程度的取代,使得瓊脂糖凝膠表面帶有一定的電荷,引起電泳過程中發生電滲以及樣品和凝膠間的靜電相互作用,影響分離效果。市售的瓊脂糖有不同的提純等級,主要以硫酸根的含量為指標,硫酸根的含量越少,提純等級越高。
瓊脂糖凝膠可以用於蛋白質和核酸的電泳支持介質,尤其適合於核酸的提純、分析。如濃度為1%的瓊脂糖凝膠的孔徑對於蛋白質來說是比較大的,對蛋白質的阻礙作用較小,這時蛋白質分子大小對電泳遷移率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適用於一些忽略蛋白質大小而只根據蛋白質天然電荷來進行分離的電泳技術,如免疫電泳、平板等電聚焦電泳等。瓊脂糖也適合於DNA、RNA分子的分離、分析,由於DNA、RNA分子通常較大,所以在分離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摩擦阻礙作用,這時分子的大小會對電泳遷移率產生明顯影響。例如對於雙鏈DNA,電泳遷移率的大小主要與DNA分子大小有關,而與鹼基排列及組成無關。另外,一些低熔點的瓊脂糖(62 ~ 65 °C)可以在65 °C時熔化,因此其中的樣品如DNA可以重新溶解到溶液中而回收。
由於瓊脂糖凝膠的彈性較差,難以從小管中取出,所以一般瓊脂糖凝膠不適合於管狀電泳,管狀電泳通常採用聚丙烯醯胺凝膠。瓊脂糖凝膠通常是形成水平式板狀凝膠,用於等電聚焦、免疫電泳等蛋白質電泳,以及DNA、RNA的分析。垂直式電泳應用得相對較少。
簡單介紹一個關於瓊脂糖凝膠電泳的實驗
CK同工酶的測定
標本採集、處理和貯存
CK同工酶檢測血清和血漿均可。在4℃可保存數天,-15℃可保存2周,若用血漿宜用EGTA,而不用EDTA抗凝。冷凍血漿測定時,應在30℃以下融化,需反復冰融者應加還原劑——巰基乙醇以穩定酶活性,速凍及貯存於-20℃或-70℃,在有β-巰基乙醇和EGTA存在時,MM和MB可穩定數年,而BB則僅穩定半年。由於CK同工酶半衰期短,故酶活性的高低受標本採集時間的影響較大。
瓊脂糖凝膠電泳法
1.原理
CK分子是由M和B兩種亞單位組成的二聚體,在電泳條件下,CK-BB遷移最快,CK-MB居中,CK-MM最慢。電泳後進行酶促反應顯色,觀察結果。顯色原理是:CK催化磷酸肌酸(CrP)及ADP,產生肌酸(Cr)及ATP,在偶聯的HK催化下葡萄糖被ATP磷酸化,形成G-6-P;在偶聯的G-6-PD催化下G-6-P被NADP+氧化,形成6-P-G,同時NADP+還原為NADPH。在365nm觀察NADPH的熒光或用熒光光密度計掃描定量。也可用四氮唑鹽顯色法,即利用酚嗪二甲酯硫酸鹽(PMS)將NADPH的氫傳遞給氯化碘代硝基四唑(INT),使其還原成紫紅色的甲鐟,顯示CK同工酶區帶。
2.試劑
① 50mmol/L Tris-巴比妥緩沖液(pH8.0):稱取巴比妥6.716g,Tris 1.905g,溶於蒸餾水中並稀釋到1L,電泳用。
② 30mmol/L Tris-巴比妥緩沖液(pH8.6):稱取巴比妥1.21g,Tris 1.15g,以蒸餾水溶解並稀釋到500mL。
③ 5g/L瓊脂糖[內含14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稱取0.5g瓊脂糖,1.4gPVP,加試劑「②」100mL隔水煮沸溶解,分裝後4℃保存。
④ 400mmol/L Bis-Tris緩沖液(內含20mmol/L醋酸鎂、4mmol/L EDTA),pH7.0:稱取Bis-Tris 8.36g,EDTA Na2•2H2O 0.149g,加蒸餾水95ml溶解,用lmol/L醋酸調至pH7.0後,稱取醋酸鎂(含4分子水)0.429g,加入,用蒸餾水稀釋到100mL。4'C保存可用2個月,-20℃保存可用6個月。
⑤ 輔酶溶液(ADP 4mmol/L,AMP10mmol/L,NADP+4mmol/L,葡萄糖40mmol/L):稱取ADP 17.1mg,AMP36.5mg,NADP+29.7mg,葡萄糖72.1mg,加試劑「④」9mL平衡至25℃後,用lmol/L醋酸調pH至6.4(約用lml),在4℃保存可用半個月。
⑥ 底物顯色液甲(按兩張載玻片計):用前於甲管中加試劑「⑤」1.5mL,己糖激酶10.5 U,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6 U。混合後置37℃水浴5min,加入PMS 0.02mg(2g/LPMS 0.01m1)。PMS須避光。在加PMS前的5min內配好底物顯色液乙,加PMS後,立即與乙液混合並覆蓋於電泳凝膠板上。
⑦ 底物顯色液乙:先配製下列試劑;
A. 450mmol幾磷酸肌酸:存4℃可用3個月。
B. 5g/L氯化碘代硝基四唑:置棕色瓶貯存,4℃可用3個月。
C. 12.5g/L瓊脂糖(含62.5mmol/L氯化鈉及35g/L聚乙烯吡咯烷酮):稱取1.25g瓊脂糖,加入100mL蒸餾水,隔水煮沸溶解後,再加入氯化鈉262.5mg及聚乙烯毗咯烷酮3.5g,溶解後分裝,置4℃保存。
用前於乙管中加入「A」液0.2mL,「B」0.2mL,置37℃水浴2min後,加入N-乙醯半胱氨酸(NAC)20mg,或還原型谷胱甘肽10mg。用預溫至37℃的滴管吸人,隔水煮沸融化後,溫度降至37~43℃(在37~43℃的水浴箱中平衡)的「C」液1.2mL,滴管吹吸混合,使NAC溶解。
⑧ 混合底物顯色液:當乙液配成後,立即吸甲液入乙液中,混合後立即使用。在水浴箱中操作,防止瓊脂糖凝固。必要時用0.2mL蒸餾水代磷酸肌酸溶液制備對照顯色液。如作熒光法,用不含PMS及INT的甲、乙液,用蒸餾水代INT溶液。
3.操作
(1)隔水煮沸溶解試劑「③」,取1.5mL鋪於1~1.2mm厚的載玻片上。於近陰極端並行挖兩個槽,作兩份標本,或作標本與控制物。
(2)加樣5μL,80V電泳50min。
(3)合理安排配製混合底物顯色液的時間,使配製完成時電泳結束。
(4)將電泳凝膠板置塗以黑漆的鋁盒中,吸底物顯色液1.5mL鋪於凝膠板上,加蓋,待凝後置37 ℃水浴1小時。
(5)置固定液(乙醇:醋酸:水=150:10:40)中2~4小時,轉入蒸餾水中數小時,取出觀察結果或用光密度計在500nm波長下掃描定量。需要時可平推至空白卡片紙上,37℃孵箱過夜,乾片保存。或用無PMS、INT底物顯色液,37℃水箱孵育20min。
(6)再置60℃乾燥箱中20min,在紫外燈(365nm)下觀察熒光。有條件者用熒光光密度計掃描定量,激發波長360nm,發射波長460nm。
4.結果觀察
瓊脂糖凝膠電泳法的結果觀察如圖9-14所示。
5.注意事項
廣泛存在於各種組織的腺苷酸激酶(AK)催化ADP產生ATP,干擾同工酶結果的判斷。加入AMP可抑制此反應,但過量AMP也抑制CK。NaF抑制AK,不抑制CK,與AMP合用可抑制各種AK同工酶的97%。NaF與CK激活劑Mg2+可逐漸形成MgF2沉澱,所以,NaF與Mg2+分開配製,臨時混合,不影響各自的作用。電泳需較高pH,酶反應需較低pH,本法中用低離子強度,pH低於8.6的電泳緩沖液;高離子強度,pH低於6.7的基質緩沖液。當含瓊脂糖的基質顯色劑覆蓋於電泳後的凝膠板,上下凝膠中的成分相互擴散後的pH,恰為酶作用的最適pH。Bis-Tris全名為Bis(2-羥乙基)亞氨基-Tris(羥甲基)甲烷,25℃時pKa=6.46,是CK同工酶。測定優選的緩沖劑,200mmol/L時,CK活力最大。如無Bis-Tris;亦可用咪唑加EDTA作基質緩沖液。EDTA作Ca2+的絡合劑,因Ca2+抑制CK活力。血清CK活力隨溫度升高而增加,直至45℃;更高溫度迅速下降,56℃時很快失活。瓊脂糖電泳法測CK同工酶,絕不能象作LDH同工酶用溫度較高的瓊脂糖基質顯色液,否則CK活力喪失。而非脫氫酶反應(Nothingdehydogenase,NDH)顯著。NDH是相當於白蛋白及β球蛋白區帶處的紫紅色區帶,與蛋白質的巰基有關,標本用量大,pH高時尤其明顯,僅四唑鹽及PMS就可與標本產生,用測NADPH熒光法可避免。本法中標本用量少,顯色時pH較低,NDH反應不明顯。CK是巰基酶,絕對需要巰基試劑活化。但巰基試劑可還原四唑鹽,N-乙醯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還原四唑鹽能力弱,可使背景清晰。PVP是隋性聚合體,作為酶擴散的障礙物加入,可改善區帶分離效果。CK不穩定,對光、熱及高pH敏感,最好將及時分出的血清充C02後塞緊管口,置冰室或-30℃保存,至少可穩定半個月,及時測定更好。不主張加巰基活化劑保存。影響CK同工酶電泳與顯色的因素很多,必須同時作控制物。

附件: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檔.doc
該回答在5月25日 09:58由回答者修改過

參考文獻:儀器信息網,http://www.xbmu.e.cn/k

⑧ 瓊脂點擴散交叉拮抗試驗法是怎樣做的

實驗材料:
1.材料和試劑
(1)PH8.6,0.1M巴比妥——巴比妥鈉緩沖液
巴比妥鈉 10.3 g
巴比妥 1.84 g
硫柳汞 100 mg(防腐劑)
蒸餾水加熱溶解並定容至500ml
(2)1%預復瓊脂(或瓊脂糖)
1g瓊脂(或瓊脂糖)加蒸餾水100ml溶化即可。
(3)1%瓊脂糖凝膠
1g瓊脂糖加50ml蒸餾水置水溶中煮沸溶解或用與波爐加熱溶解(注意不要溢出且注意加入蒸發的水),然後再加入50ml上述巴比妥緩沖液混勻,置4℃保存備用。
(4)抗原及相應免疫血清。
2.設備和器材
玻璃板、模具,打孔器和挑針、滴管、有蓋搪瓷盒(內鋪有濕潤的濾紙)、溫箱(25℃)、三角燒杯、玻璃攪拌、微量加樣器、其他常用器材。
四 操作步驟:
1.預復瓊脂玻板的制備
將溶化的1%預復瓊脂用滴管加玻板上,使之能將表面覆蓋即可,放於溫箱內乾燥(或自然乾燥),即可用以制備凝膠板。
2.凝膠板的制備
溶化瓊脂糖,在水平桌上將溶化的瓊脂糖倒在預復瓊脂玻板上,製成厚度約3~4mm厚的瓊脂糖凝膠板,待冷卻後根據所需形狀打孔(注意不宜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盡量縮短操作時間,以免乾燥)。
梅花型:

3.免疫擴散及結果觀察
將抗原加入中心孔,腔或倍比稀釋的免疫血清加入周圍孔,留1孔加雙蒸水,以作空白對照(注意:加樣至孔滿為止,不可外溢)。待孔內液體滲入凝膠後即可放於溫盒中(如需要可重復加樣,加樣間隔時間應掌握在第一次加樣後孔內液體尚未完全擴散完的情況下即加入,以免孔周圍形成不透明的白色圈)。濕盒於25℃中,一般保溫24~48h,觀察抗原抗體產生的白色沉澱線。
免疫血清的滴度以一定抗原濃度下出現白色沉澱線的最高稀釋度來表示。
如不知抗原濃度是否與免疫血清相當時,抗原也可倍比稀釋,多做幾個梅花孔以作比較。
4、標本的保存
為了保存標本,可染色處理,步驟如下:判盯
(1)用生理鹽水浸洗待保存的玻板2~3天,每天換水1~2次,洗去多餘的抗原抗體及其他蛋白。
(2)浸洗後於玻板的凝掘圓和膠上加5%甘油或用0.5%瓊脂填孔防裂,用濕的優質濾紙覆在凝膠上(兩者之間不要有空氣),37℃過液使其徹底乾燥。
(3)打濕濾紙,輕輕揭下,洗凈膠面。
(4)用0.05%氨基黑(用5%醋酸配)染色10min,再用5%醋酸脫色至背景無色為止,乾燥保存。也可用0.1~0.5%考馬斯亮藍(10~20%醋酸配製)染色5~15min,再用10~20%醋酸脫色至背景無色,乾燥保存。

⑨ 以丙二酸二乙酯為原料合成異巴比妥的方法

採用化學合成:
巴比妥中間體二乙基丙余襪二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反應容豎陸激器中加入乙醇胺1.13mol,氯化亞銅0.5mol,控制攪拌速度130—160rpm,待乙醇胺完全溶解之後,滴加丙二酸悉消二乙酯0.65mol,滴加時間控制在2—3h。

⑩ 誰能解釋一下這段話,關於麝香草酚濁度試驗的

麝香草酚濁度試驗(TTT,Thymol Turbity Test)醫學檢查方法之一
1. 正常參考值
0~6u(濁度試驗) -或+(絮狀試驗)
2. 臨床意義
急性肝炎的診斷急性肝炎(病毒性、中毒性)TTT陽性率達60%~80%,發病1周開始升高,2周達高峰,以後逐漸恢復。 肝炎與肝硬化病情診斷慢性肝炎、肝硬化伴進行性肝損害,TTT明顯升高。 阻塞性黃疸與肝炎的鑒別無肝細胞損害,TTT正常,急性肝實質損害,TTT升高。 其他疾病瘧疾、血吸蟲、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各種亞急性、慢性細菌感染等。
3、實驗基本步驟
(一)原理 當血清與麝香草酚巴比妥緩液春沖液作用時,其中麝香草酚可減低血清內類脂質的分散力,而血清經巴比妥緩沖液稀釋後,球蛋白部分溶解度減低而發生沉澱,此沉澱為球蛋白、類脂質和麝香草酚的復合體,使溶液變濁,與標准管比較,即得濁度的單位數。 (二)試劑 1.麝香草酚巴比妥緩沖液(pH7.8)。稱取巴比妥鈉1.03g,巴比妥1.38g,加蒸餾水500m1,加熱至沸,放冷後,加入10%麝香草酚酒精溶液5m1,用力搖勻,塞好瓶口,置室溫下過夜,過濾後備用。 國內有配製此液的片劑供應,臨用時稀釋即成,適用於基層單位。 2.硫酸鋇人工標准管的制備。稱取結晶氮化鋇1.175g,或無水氯化鋇1.0g,溶於蒸餾水內,使成100m1,即成0.048mol/L氯化鋇溶液。另於100m1容量瓶內加入0.1mol/L硫酸液約70m1,滴加上述氯化鋇液3ml,邊加邊搖,再以0.1mol/l硫酸液稀釋至刻度處,混勻後,即成乳白色硫酸鋇標准混懸液。此液相當於22.2麥氏單位(Maclagan Unit)。 取口徑,厚度,顏色相同的小試碧搏管20支,按下表配製標准管,加液後混勻,然後加塞浸蠟密封。如日久變質,應重新配製。 (三)方法 1.濁度試驗。取與標准悔埋祥管口徑一致的試管1支,加血清0.1ml,再加麝香草酚巴比妥緩沖液6m1,混合,放置30min,以帶黑字白紙為背景,與標准管目測比濁,求得濁度單位數。 如用光電比濁時,將測定液置於比色杯中,用520nm或綠色濾光板,以蒸餾水調零點,讀取光密度數,查標准曲線,即得濁度單位數。 標准曲線繪制:按上表配製不同濃度的標准液,用520nm或綠色濾光板比濁,以蒸餾水調零點,讀取各管光密度數。以光密度為縱座標,以單位數為橫座標,繪成標准曲線。 2.絮狀試驗。血清經麝香草酚濁度試驗後,繼續將試管放置室溫下24h,觀察其底部有無絮狀沉澱,可按下列標准判斷結果: 「—」液體呈均勻的乳白色,無顆粒出現, 「+」液體呈細顆粒狀,管底有極少量沉澱, 「++」液體呈較粗的絮狀物,管底有沉澱, 「+++」管底有較多的絮狀沉澱,但上層液體仍有輕度渾濁, 「++++」上層液體幾乎完全澄清,管底有大量絮狀物。 健康家畜血清絮狀試驗為「—」或「+」,作為陰性反應。 「++」以上判為陽性反應。 (四)注意事項 血清必須新鮮,最好空腹采血,因血脂增高時可使濁度增加。 麝香草酚巴比妥緩沖液的pH值對試驗的敏感度影響很大,一般要求pH7.8。

閱讀全文

與巴比妥可以蒸餾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處理污水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瀏覽:627
施工2KM的污水管道正常需要幾天 瀏覽:387
凈水器管子怎麼插進下水道 瀏覽:458
瓷砂相當於凈水裝置的什麼 瀏覽:711
污水氟的處理 瀏覽:319
硫酸鈣好過濾嗎 瀏覽:395
凈水桶青苔怎麼處理 瀏覽:85
估價沖回用沖成本嗎 瀏覽:503
凝結水處理之後 瀏覽:651
樹脂切割片生產過程 瀏覽:682
市政污水廠距國道距離要求 瀏覽:828
蒸餾水機能提純露嗎 瀏覽:559
新天籟空調濾芯怎麼更換 瀏覽:145
空調濾芯怎麼看是幾號 瀏覽:488
小米凈化器燒怎麼辦 瀏覽:268
聚能膠鉛酸電池能加蒸餾水嗎 瀏覽:645
過濾桶加前置噪音 瀏覽:500
河東污水拼音怎麼拼 瀏覽:527
農作物被污水污染怎麼賠償 瀏覽:330
一雲凈水多少錢一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