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製葡萄蒸餾酒的做法
方法一:
1.破碎。將成熟的紅葡萄用清水沖洗干凈後,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經過消毒容器(小缸)里,用手擠碎或搗碎,但操作前須將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錳酸鉀水洗一次,再用清水沖一次,然後再去操作,以防止雜菌污染,同時要注意不要使用鐵、銅等金屬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凈鋁勺在杯中經消毒)將葡萄搗碎。
2.發酵。發酵是將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經酵母的作用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紅葡萄酒的前發酵過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時已接入汁中,因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製葡萄酒在發酵時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發酵的溫度最好在15~25℃,不應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發酵,散熱較容易,一般可以達到不超過32℃。當皮汁裝入容器後,一般經過一天即可開始發酵。液面開始是平靜,這時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表示酵母已開始繁殖,經過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結成一層帽蓋,口嘗果汁,甜味漸減,酒味漸增。發酵時每天應將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壓到汁內兩次,這樣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變酸,同時可將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氣,發酵更旺盛。高潮後,發酵勢頭開始減弱,此時可以進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來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後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後,繼續在容器中進行發酵,最後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靜,酒精味很濃、糖分減少至1%以下,汁液開始清晰,即為發酵結束,進行壓榨,將皮汁分離。
3.壓榨。壓榨的方法是用潔凈的布袋或紗布,進行擠壓或扭壓,紅葡萄酒液即流出來,稱為元酒。
4.加雞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約加雞蛋清一個。方法是將雞蛋清打成泡沫狀,用少量酒充分攪拌混合,然後加入酒中,再充分攪拌和靜置,至酒液清透明,將沉澱物棄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數人的習慣是覺得葡萄酒應該是甜的,因此,需將葡萄酒進行加糖調配,加糖量約12~14%,溶解糖時要用原酒攪拌溶解。這樣,具有濃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適口的紅葡萄酒製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閉貯存2個月,則酒的風味更加醇厚。
方法二:
1、將葡萄洗干凈後,擦乾或晾乾葡萄表面的涼水。
2、裝入能夠密閉的容器,(最好是不易破裂的)不要裝滿然後密閉。
3、放在陽光下曬1個月左右,(發酵),打開密閉的容器,打開時一定小心,否則發酵後的氣體會一下把容器蓋頂開的,(這時葡萄里的汁已經都出來了)用一塊干凈的紗布將葡萄皮過濾掉,放入白糖,根據自己的口味決定多少。
4、最後在將過濾好的葡萄汁密閉保存,1個月後既可。
方法三:
材料:葡萄、白砂糖、密封的罐子、紗布
做法:將葡萄與白砂糖用3:1的比例放入罐子中,用手捏碎,最好捏得除了皮和籽外基本上都是水狀時就好了。把罐子密封好,放在陰涼乾燥處20天左右基本上就可以了。最後用紗布把皮和籽濾出就可以喝啦。(其實不過濾也可以)。
備註:罐子與食品一直都不要沾油,否則就該壞了。在發酵的20天內不要打開罐子看。
2. 如何蒸酒.
准備材料:酒釀、木甑、水、酒壇、毛巾、大鐵鍋、麥殼、竹管、紗布。
1、首專先在地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燒沸,屬然後倒入准備好的酒釀。
3. 蒸餾酒的釀造原理及過程
釀造原理: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餾酒的製作原理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
因為酒精的汽化點是78.3℃,達到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以獲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取多次蒸餾法等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釀造過程:
一、選料。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大米、小麥、玉米、大麥、豌豆等糧食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乾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水也是釀酒的重要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
4. 自製白酒的釀造方法
家中輕松自製白酒的流程
1、選材准備。釀酒採用的糧食包括大米、玉米、小麥、高粱、稻穀、蕎麥、紅薯、木薯、馬鈴薯等等。這次我們所用的是大米 10斤。
2、大米浸泡。先將大米進行浸泡,直到用手指捏斷,看到裡面沒有白芯即可。
3、入鍋蒸熟飯。入鍋蒸飯,當大氣開始冒起的時候,要開蓋淋灑80度左右的開水一次,由於在上面的米飯比較干,若沒有外加的水補充很難蒸熟。
5. 怎樣自釀白酒
問題一:怎樣在家自己做白酒 自釀白酒一般都是清香型酒的做法,具體製作過程很復雜,小作坊式的只能類似生料酒的做法了,原料用玉米、高粱等,如果不對外出售,在家喝是可以的,就是口感不是很好,沒有大生產做的質量穩定。
提供一篇你參考:白酒的製作方法: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廠酵的大麴、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佔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製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悔搏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仔明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念前告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8、原酒儲存一段時間,勾兌成品,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就可以出售了。...>>
問題二:怎樣在家自製白酒? 將糯米浸泡數小時後,上鍋蒸熟,涼至30來度時,唬入酒麴與一點涼開水,攪拌均勻後,蓋蓋密封,保溫二\三天,即可製成甜白酒.
問題三:在家自己如何釀造白酒,糧食酒的技術, 很久以前釀造的白酒與現在釀造的白酒有很多區別:
這主要是發酵劑區別大。大企業釀造白酒技術更加先進,傳統的部分還是保留,小作坊白酒企業都以降低成本,技術風險讓提供者承擔,結果味道發生了變化。
1、酵母
傳統白酒企業自己培養酵母菌,這里的酵母菌具有產酯能力,酒水會更香。
現代白酒多以成品「酒類活性乾酵母」取代,這類酵母產酯能力弱,產酒能力強。
2、起到糖化作用的酶制劑。
傳統釀酒是用大麴、麩曲(河內白曲、UV48)做為澱粉轉化成糖的酶制劑。成本高,人員勞動強度大,技術掌握能力不穩定,出酒率不穩定,部分大企業還是使用。
現代釀酒作坊多以糖化酶做酶制劑,出酒率高。糖化酶很多微生物企業生產,成本低。
我不支持你自己釀酒,若是經過釀酒知識的積累,參觀當地的釀酒企業,取得了一定的基礎(人脈、設備、場地、技術)再考慮釀酒吧。
問題四:白酒如何釀造 生料免蒸釀酒技術是指直接將生料(大米、玉米、高粱、稻穀、紅薯等)加復合增香型高產酒麴,發酵6―8天就可蒸餾製成優質白酒。
一、原料處理
釀酒的原料要求經過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細度要超過80目,粉碎機底篩直徑在1毫米以下。只有達到這樣細度的顆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黴菌廣泛的與澱粉接觸、酶解,使澱粉的糖化率達到95%以上。
二、配料
在配料順序上,應採用先水後糧再加曲的方法較好,糧水比應控制在1:3,復合增香型高產酒麴用量為原料總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後把粉碎好的糧食逐漸的倒入缸內,邊倒邊攪拌,再加入復合增香型高產酒麴,下曲時溫度不要超過40℃。
三、發酵
釀酒的關鍵在於發酵,發酵搞好了,酒的質量、產量都會得到提高。生料釀酒的發酵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於40℃者易產酸,甚至曲種死亡,低於20℃者,生料難以發酵。最佳發酵溫度是25℃―35℃發酵罐應加蓋或用塑料薄膜蓋上拴牢,採用密封式方法發酵。發酵開始時,每天要充分攪拌一次,以保證原料發酵完全、徹底。一般來說,發酵溫度在20℃―25℃時,發酵期為15―20天;發酵溫度在25℃―30℃時,發酵期為12左右;發酵溫度在30℃―38℃時,發酵期在7天左右。
檢驗是否發酵或發酵是否完畢,可用手在水面攪一攪,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顏色為深棕色,即為發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機點著,放入缸內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發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設備選用
生料免蒸釀酒技術所用的釀酒設備和傳統技術所用的釀酒設備略有不同,傳統固態釀酒設備,冷卻部分可用,蒸餾部分需另購或改裝;傳統液態法釀酒設備,可用於生料釀酒,但設備的材料要符合國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標准,否則使用壽命短,且較容易粘鍋、糊鍋。
針對傳統釀酒設備的粘鍋、糊鍋問題,可採用以下幾種解決辦法:
1、適量多放些壓鍋水;
2、先將發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鍋內,待要開鍋時再投入其餘的發酵液;
3、在開鍋前攪拌數次,重點是使沉入鍋底的固態物質懸浮;
4、使用最新研製的「x *** 型家用小型釀酒設備」。
五、燒酒
每100斤原料放壓鍋水50斤,用吹風機把水燒開,然後把發酵好的原料放入燒鍋內攪一次,中間攪一次,開鍋之前攪一次。用水把燒鍋封好,酒頭去掉一斤。當出5斤酒時把吹風機點上,用穩火燒酒,當酒稍微有點混時,把吹風機開大,用大火燒酒,酒清時,把吹風機關上。當第一個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達到50°時,換第二個桶接酒尾,同時打開吹風機,當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達10°時,把火滅掉,整個燒酒過程完成。
運用生料釀酒技術釀酒,可比傳統工藝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產優質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產優質高度白酒70斤;百斤鮮紅薯可產優質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問題五:怎樣看出自釀的白酒有沒有發酵好? 白酒發酵過程是升溫過程,當酒醅發酵的溫度下降了,主發酵期基本結束,這時候就可以取出蒸酒。
主發酵期結束了,當然還可以適當延長幾天時間。有利於白酒酯化,這樣發酵的白酒隨著發酵期延長,香味物質增加。
問題六:怎樣做能讓自釀白酒不渾濁呢 40分 當然,可以試試活性炭吸附,但是成本會提高
問題七:自釀白酒如何提香 白酒香味物質的生成是發酵過程,提取香味物質是蒸餾過程。即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
所以,蒸餾過程是非常關鍵的提取過程,做到緩慢裝甑,緩慢流酒,見氣撒料(見潮撒料),大氣追尾的步驟要領。裝甑時間控制在30分鍾左右,流酒速度控制在2.5~3kg/min即可。
問題八:自釀的白酒,怎樣才能釀出最高度數? 建議您應該注意一以下幾方面。
一、蒸餾。蒸餾時不要汽太大,太大會帶入水分多。蒸餾時氣壓穩定,不要大氣蒸餾取酒,還要掐頭去尾,尾酒不要接的過低了,用酒精度計隨時測量,酒度低的再放入下一鍋重新提取,這樣酒度就會高多了。蒸餾鍋一定要密封好,但這不是主要原因。
二、酒槽。發酵好後,在鍋內裝的酒糟要足量,這樣才會聚集酒精蒸汽匯聚成酒。
三、接酒過程。接酒時要掐頭去尾,後段酒精度太低也不能混在一起,中間段酒精度會高一些。這主要是投糧多少問題,入池濃度較大,發酵的酒份含量高,蒸餾時酒精濃度提取含量就會高些。如果鍋體太小,裝的發酵糟過少,也不會提取出高度酒的。
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幫助。您 自己釀酒多麻煩啊。自己釀酒喝的放心。向您推薦天金村純糧釀造的白酒,他們的白酒是高粱釀造的。求求275八零75四6。他們的酒廠在鄆城天金村。這個一定讓您喝著放心。
問題九:白酒是怎樣釀造的 指以高粱等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製成的,酒精度在(體積分數)18%~60%的蒸餾酒產品的生產。
現代濃香型大麴酒的生產工藝如下
┌―→出窖堆放―――┐
│ ↓
│ 大麴 發酵酒醅 高梁 谷糠 水
│ ↓ │ ↓ │
│ 打碎 │ 破碎 │
│ ↓ │ ↓
│ 碾細 │ 潤料 清蒸
│ ↓ │ ↓ │
│ 過篩 │ 預蒸 │
│ ↓ │ ↓ │
│ 大麴粉 └―――→配料←――――――┘
│ │ ↓
│ │ 裝甑 ┌――→ 酒頭(作調味酒等)
│ │ ↓ │
│ │ 蒸糧、蒸酒―――┼――→ 蒸餾酒(入庫)
│ │ │ │ ↓
│ └―――――――┐ ↓ │ 貯存
│ │ 出甑 │ ↓
│ │ │ │ 勾兌
│ ↓ ↓ ↓ ↓
└――――入窖發酵←加曲 ← 加水 尾酒 包裝
↑ │ ↓└―――――――――――――――┘ 成品酒
液態法白酒生產技術與液固法新工藝如下
薯干
↓
粉碎
↓←―――――――第一次配醅―――┐
米糠、麩皮、麩曲、稻殼 配料 │
↓ │
潤料 │
↓ │
蒸煮 │
↓ ←――――― 第二次配醅 ――┤
冷卻 │
↓ │
麩曲、生香酵母、釀酒酵母 →加曲、加酒母 │
↓ │
加水 │
↓ │
加香醅、加尾酒 → 混合 │
↓ │
入池發酵 │
清蒸後的稻殼――→ ↓ │
酒精 → 串香蒸餾―――→出甑蒸餾―――――┘
↓
新工藝白酒
問題十:自釀白酒怎麼使口感更好,酒更柔和,謝謝 白酒變得柔和方法:
1、延長發酵期,使白酒裡面香味物質豐富,酒水自然柔和。
2、發酵過程式控制制,做到低溫緩慢發酵,酒水柔和。入池溫度高,升溫猛,酒水就會辣、微苦等
3、蒸餾,做到緩慢裝甑、緩慢蒸餾,最大限度提高白酒香味物質。
4、貯存,貯存時間延長,酒精與水慢慢締合,酒水就會柔和一些。
5、清香白酒甘洌,濃香白酒柔和,採用勾兌的方式,使酒水柔和。
6. 家庭如何蒸餾酒
在家裡如何蒸餾酒 方法如下:
一、用白葡萄酒蒸餾製作白蘭地。原料酒的發酵工藝與傳統法生產的白葡萄酒(不宜用紅葡萄釀成的白葡萄酒蒸餾白蘭地,原因是在發酵時生成較多的雜醇油,蒸出的酒液質地粗糙)相同,當發酵完全停止時,殘糖已達到0.3%以下,在罐內進行靜止澄清,然後將上部清酒與酒腳分開,取出清酒即可進行蒸餾(酒腳要單獨蒸餾)。白蘭地是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飲料酒,它對於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蘭地的蒸餾方法至今停留在壺式蒸餾機上(採用壺式蒸餾還另有益處就是壺是用銅製成的,在加熱蒸餾過程中,生成了銅的丁酸、乙酸、辛酸、癸酸、月桂酸鹽。這些鹽是不溶性的,故就除去了味道不夠好的這些酸,有利於白蘭地的質量)。
壺式蒸餾是採用直接火加熱進行兩個連續的蒸餾步驟。即先將原酒蒸成低度酒,在容量為150-500L的壺中加入新發酵好的原料酒,一直加熱蒸至蒸汽中含很少的酒精為止,約需8小時或更長時間,餾出液(即粗餾原白蘭地)酒度為24-32%(v/v)。取部分酒尾分開存放,把壺放空,再放入新的原酒及上次蒸餾所得的酒尾,進行第二次蒸餾。同法,進行第三次蒸餾。將3次蒸餾所得的主要餾出液合並後復蒸,復蒸時間要長些,約14小時,也要分去1%-2%的酒頭或部分酒尾,其主要餾出液的平均酒度為58-60%(v/v),即為原白蘭地。將原白蘭地酒進行勾兌與調配,再經過貯藏和一系列的後加工處理,最後裝瓶出廠。
二、用葡萄皮或葡萄渣作原料製作白蘭地。將皮渣裝在桶中,將容器密閉,使其發酵,因皮渣本身都帶有酵母菌,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容器裝滿後,將口密閉,頂部留一氣孔,使二氧化碳氣逸出。發酵時間一般需要10-15天,溫度適宜,只需7-8天。發酵完畢後,即可放入蒸餾器進行蒸餾,方法同上。
7. 農家土酒麴的製作方法是如何
中國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而飲食文化一樣源遠流長,其中很多的文化還和酒有關。早在4000年前,中國人就發明了酒,從此其在中國歷肆碧沒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席位。在過去農村裡很多人家裡也懂得如何釀酒,而要想釀酒就得先做酒麴。俗話說「水為酒之魂,曲為酒之骨」,可見酒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以前釀酒所用到的酒麴,基本都是自家製作的,其所用到的食材也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一些野草。那八九十年代農村裡土方法製作酒麴,都需要哪些野草呢?這種技藝現在也快要失傳了!
圖片
酒麴又叫小曲、酒餅、葯曲,在農夫的家鄉這邊也叫它「酒葯慧耐」,其最早的時候是發霉或發芽的穀物經過加工、改良而來的,主要是用於釀酒。在不同的地方酒麴的配方和製作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小時候,媽媽每年基本上都會製作酒麴,因為一來是可以用來釀酒、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入葯的,如果家中所養的豬拉肚子了,在豬食中加入適量的酒麴就有止瀉的功效。而大人、小孩拉肚子了,用酒麴煎雞蛋吃,一樣是很管用。那酒麴一般是由哪些材料製作而成的呢?在農夫的家鄉這邊,製作酒麴的材料是比較簡單的:桔樹葉、辣蓼草、馬鞭草和地錦草等。這里農夫都來簡單介紹一下。
圖片
桔樹葉葉就是橘子樹葉子,很多人可能會很驚訝,怎麼桔子樹的葉子也能做酒麴呢?這個確實是真的,以前家裡栽種了很多的橘子樹,而製作酒麴的時候一般是在夏季,這個時候山裡的很多野草都生長比較旺盛了,其中橘子樹的葉子也是鬱郁蔥蔥。如果要用來做酒麴,最好是採摘新鮮的嫩葉子。不過,農夫看到有些地方沒有橘子樹的,是用桑葉。這個同樣也是可以替代橘子樹葉子的。
圖片
辣蓼草:這個估計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它同樣是一種在農村十分常見的野草,在房前屋後裂納都有,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很耐旱。這種野草的生命力很頑強,往往一長就是一大片。而且這種野草會開花,無論是葉子,還是花朵都比較辣。小時候還常用辣蓼草去水溝裡面捕捉小魚、甲魚。雖然在各地製作酒麴的配方不同,但是辣蓼草都是傳統酒麴必不可少的配方成分之一。
8. 自製白酒的方法
自製白酒的具體方法:
一、製作材料:
1、夾缸一個(畢酒缸,又叫冷卻缸。夾層,上有一進氣口,下有一出酒孔。農村集貿市場或賣壇子商鋪和做壇子作坊有賣)。
2、24㎝高壓鍋一隻(將中間的壓力閥孔擴大裝上洗臉盆底部排水接頭,接頭上的卡子是自己加工的)。高壓鍋太小不好用,建議採用大一點的容器,比如米粉店煮粉用的直筒不銹鋼鍋最好,那樣一次就可以烤10-20斤酒糟,由於鍋大可以多放些水也就避免粘鍋。
3、不銹鋼軟管一根(由於連接高壓鍋和夾缸,建材市場有賣,是洗臉盆的下水軟管)。
二、製作甜酒
1、先用水將糯米泡半天,漂洗干凈,然後蒸熟成糯米飯:
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紗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糯米撈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這時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蒸好後盛到發酵用的容器中(臉盆、湯盆或者玻璃容器),用勺攪動,涼至不燙手的溫度(30左右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麴發酵的)。
2、拌酒麴(酒麴要採用中草葯酒麴,不要用化學酒麴):
拌酒麴時一定要注意糯米飯的溫度,溫度控制在30度左右,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發酵,用勺將蒸熟的糯米飯弄散攤勻,由於糯米的粘性大,因此要弄散就必須加水(建議水用優質礦泉水,沒有礦泉水用純凈水也行),將酒麴碾成粉(按說明或規定的分量)均勻地撒在糯米飯上(稍微留下一點點酒麴最後用),然後用勺(或手)將糯米翻動,盡量將酒麴和糯米混均勻。
3、保存:
用勺輕輕壓實,用留下的一點點酒麴摻少許水抹平表面,作成平頂的圓錐型,中間壓出一凹陷窩(俗稱酒窩),將最後剩下一點酒麴水撒在酒窩裡面等待發酵。
4、發酵:
將容器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30℃左右,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發酵。
5、大約發酵24--48小時(中間可以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證明已經開始發酵了)就可以將容器打開,這時會發現酒窩里滿是酒水並散發出濃郁的酒香,甜酒就這樣製作成功了。
喜歡吃白酒的人就要讓酒繼續發酵,把酒改盛到大容器(壇子)里放上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時甜酒因發酵過度糯米都空了,全是酒水,酒味也非常濃烈(很老),這時就可以烤制白酒了。
三、烤制白酒:
1、在高壓鍋里放上3-4斤自來水(放水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粘鍋。水的分量視酒糟的濃度而定,酒水少就多放一點,酒水多就少放一點),然後把發酵好的酒糟放進鍋里,離檐口2-3厘米蓋上蓋並將洗臉盆軟管連接到夾缸,夾缸內注滿冷水。
2、先用大火將酒水燒開後再用小火慢慢地烤,酒水經高溫加熱後變成蒸汽經軟管進入夾缸內壁,利用夾缸內的冷水冷卻後變成白酒。
3、先出的酒度數較高(60度左右),然後慢慢降低,可根據自己喜歡的度數自行掐斷。想喝度數高的酒成本也就會高一點,喝度數低一點的成本也就低一點,請自己選擇。
做糯米酒的產出比是:25斤糯米生產出54度高度白酒10斤,30度低度酒6斤。
注意事項:
1、拌酒麴一定要在糯米涼透至30℃以後。
2、釀酒的關鍵是干凈,一切用具都不能沾鹽和油。
3、烤酒時先用大火將酒糟燒開,然後改用小火烤。火大了容易燒糊沾鍋,一定注意好火候。如果用液化氣或電磁爐控制火候就方便多了。
4.烤酒時的酒糟一定要發酵過度,發酵過度的酒糟酒味濃烈,出酒就多。發酵過度的糯米都是空的,烤酒時會浮在上面不容易粘鍋。 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而且烤酒時還很容易粘鍋。
9. 徵求~釀酒方法~
酒釀,又稱醪糟(中國各地的小吃,味道甜,有酒味,在陝西、四川、江浙、北京等地深受歡迎。醪糟是用糯米(中國北方又稱江米)飯加入酒葯(由米和食用真菌製成)發酵而成的。醪糟歷史悠久,《說文解字》雲:「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其中「酒醪」可能就是與醪糟相似的食品。
桂花醪糟目錄 [隱藏]
1 製作方法
2 發酵原理
2.1 酒葯
2.2 發酵過程
3 食用
3.1 直接食用
3.2 醪糟湯圓
3.3 其它
4 注意事項
5 參看
[編輯] 製作方法
把糯米洗凈,按兩碗米加入三碗水的比例,依通常煮米飯的方法煮熟。也有說法是將糯米浸泡3-6小時之後放在蒸籠里蒸熟。用一般白米也可以。
把一小塊酒葯碾成細粉末。也有說法是將酒葯融於水中。
待糯米飯降溫至40℃以下,將其盛入容器內(也可留在鍋中),不要留有過多空隙,但也不應壓實。可在表面挖一個或數個淺坑。
將酒葯粉末或溶液均勻灑在糯米飯表面。也有說法是將酒葯粉末或溶液均勻拌在米飯內。容器蓋嚴,比如可以用保鮮膜蓋嚴(但可留有少量空氣。)
保溫35-37℃,依容器深度,一天半到兩天即可食用。若無保溫條件,室溫四五天左右也可完成發酵。溫度過高則會影響食用菌繁殖。
做好的醪糟應當盡快食用或放入冰箱冷藏,否則過分發酵會使米粒空虛且酒味過重而影響風味。
[編輯] 發酵原理
製成塊狀的酒葯
[編輯] 酒葯
酒葯又稱酒母或者曲,含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細菌和真菌,用於發酵多種食物,不同用途的曲其原料、製作方法和微生物成分都有區別。
醪糟的酒麴以秈米為原料,多製成塊狀,呈白色。主要有效成分是兩類真菌——根霉和酵母。
[編輯] 發酵過程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多糖的一種),尤猜陵其以支鏈澱粉為主。將酒麴撒上後,首先根霉和酵母開始繁殖,並分泌澱粉酶,將澱粉水解成為葡萄糖。醪糟的甜味即由此得來。醪糟表面的白醭就是根霉的菌絲。隨後,葡萄糖在無氧條件下在真菌細胞內發生糖酵解代謝,將葡萄糖分解成為酒精和二氧化碳:
C6H12O6 → 2 C2H5OH + 2 CO2
然而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也可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散兆哪,提供較多能量:
C6H12O6 + 6 O2 → 6 CO2 + 6 H2O
已經生成的酒精也可被氧化成為醋酸:
2 C2H5OH + O2 → CH3COOH + H2O
因此在發酵過程開始時,可以保留少量空氣,以便使食用真菌利用有氧呼吸提供的大量能量快速繁殖,加快發酵速度。然而在真菌增殖後,就應該防止更多氧氣進入,以致葡萄糖被白白氧化成二氧化碳或者醪糟變酸。
綜上,發酵時間需要比較准確控制,恰到好處:過長則澱粉被分解完,酒味過大,像飲料,沒有嚼頭;時間不夠則米尚未酥爛,口感黏,像糯米飯。發酵過程中最好也不要打開,一來氧氣會進入,二來可能引起雜菌污染。
[編輯] 食用
[編輯] 直接食用
酒釀可以直接食用,尤其在北京,這種方法為主。由於醪糟中本身已有大量糖分,使用時絕不用再加糖。常見的方法是加入少許桂花調味。或者放入水果丁,味道也不錯。但在中國南方,很多人認為這樣直接吃過甜或酒味太大,需要加工稀釋後再食用。
[編輯] 醪糟湯圓
醪糟湯圓(又稱酒釀丸子、酒釀湯圓、酒釀圓子)廣泛流行於[中國[長江流域]]如四川、湖南、江浙等地以及台灣。做法是,先將醪糟兌水燒開,放入湯圓(通常是無餡的小湯圓),待湯圓浮起即熟,可以加入少量桂花。醪糟湯圓清香爽口,有酒味但不濃烈。水沸時打入雞蛋花也是常見的吃法。 另有一派作法是待湯圓熟透,於熄火前後再行加入酒釀,認為過度加熱影響其營養價值,且酒釀為發酵食品,久煮時菌種被高溫破壞,易走味導致口感不佳。更甚者則將湯圓及酒釀分煮,以求湯汁清澈。
[編輯] 其它
將新鮮的醪糟汁加入牛奶中,室溫放過夜,牛奶便會凝固。這是北京小吃乳酪兒的另外一種做法(通常的做法是在牛奶中加入瓊脂煮熟放涼)。這種乳酪兒比較甜,略帶酒味。
[編輯] 注意事項
醪糟味道很沖碼甜,含有一定濃度的酒精但又不像通常的酒,不明情況的人可能會一碗接一碗吃下去而醉倒。因此應注意適可而止,不可多吃。,參考: me,釀酒方法
一.自然酒
自然酒在遙遠的古代就己經存在了。就像樹木腐爛後的碳氫化合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煤,火山岩漿遷移流徙構成金剛石一樣,自然的果實發酵,就生成自然「酒」。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凡是含有糖份的物質,如水果、蜂蜜、獸乳等,很容易受到自然界中發酵微生物的作用而產生酒精的。酵母菌廣泛分布於自然,尤其在一些含糖的水果(如葡萄等)中更多。例如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可發現腐敗了的果品散發出陣陣的酒氣,那是因為當成熟的野果掉落下來後,受到果皮上或空氣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產生酒,此為一種「自然現象」,所以產生了「自然酒」。
二.酒的種類
在科學上的說法,凡含有酒精成分1%以上的飲料,皆可稱之為酒,同時由於原料和製造方法不同,又可概括的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釀造酒:所含酒清成分完全系由含澱粉或含糖的原料,經過糖化醱酵等過程而產生的。但由於酒精成分達到12%以上時,酸酵菌類如酵母菌Yelazt的繁殖,便受到了限制,即特別訓練的菌類,亦很少可以在20%以上的液中繼續作用,所以釀造酒的特點就是酒精分在20%以下,例如省產的啤酒、紹興酒、特級清酒等均之。其中,以釀酒所採用的原料來分,可概分為下類三種:
1.以穀物為原料釀的酒:如稻、黍、稷、粟、高梁、麥等
2.以果品釀的果酒:如葡萄、梨、荔枝、石榴、椰子、棗、甘蔗等。另有與花卉一起製成的,如椰花酒、菊花酒、薔藢露、玫瑰紅等。
3.以奶為原料釀的奶酒:如馬、牛、羊、駱駝等,主要為北方游牧民族。
(二)蒸餾酒:經過酸酵已經生成相當酒精成分的酒液,以蒸餾機蒸機蒸餾之,所得的餾出液,便是蒸餾酒,其餾出液的酒精成分,隨酒別、原料及產品規格而不同,但一般皆在20%以至80%之間,例如省產的米酒、燒酒、高梁酒及國內所產的茅台、大麴、汾酒,外國所產生的白蘭地等均屬之。
(三)再制酒:使用釀造酒或蒸餾酒為原料酒,添加各種葯材,水果香料、糖料或酒醪等浸漬調制而成的酒,一般均稱之為再制酒。如五加皮酒、人參酒、虎骨酒、菊花酒、枸杞酒、桂花釀酒、姜酒、烏梅酒、紅露酒等均屬之。
,參考: n-mart/docs/c04,
10. 白酒釀酒的方法步驟
白酒釀造方法如下:
1、固態白酒。
即純糧固態發酵,採用高粱、消昌大麥、小麥等糧食原料,通過在窖池中或地缸中發酵,然後上甑蒸餾,蒸出60—75度之間的原酒(基酒)。再通過長期儲存、陳化老熟、勾調降度後成裝為成品酒拿芹扒。
2、液態白酒。
是以穀物、薯類以及含澱粉、含糖的代用品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蒸餾酒。如紅薯酒、木薯酒。QB1498-92液態法白酒標准中指出:「本標准適用於以穀物、薯類、糖蜜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而得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再經串香、勾兌而成的白酒。」
3、固液態結合。
分為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即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於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後蒸餾製成的白酒。
基本的釀酒流程
一、選糧
糧食是釀造白酒的基礎,好糧釀好酒,可釀造白酒的糧食有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乾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二、選曲
曲首孫為酒之魂,酒麴的不同決定了白酒風味的不同,不同類型的白酒都有其適合的酒麴,白酒的口味如何,選曲至關重要,長慶隆特效1+1酒麴,適用於傳統釀酒與新工藝釀酒,出酒率高,無邪雜味,新出的酒就有儲存三個月的口感,新酒即可直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