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乙醇的蒸餾
77度以下得到的是低沸點雜質(如甲醇),77—79度得到的是水和乙醇的共沸物,不過計算時按乙醇處理,試驗一般到79度就停了,因為79度以上就會得到水蒸氣了。
㈡ 做工業乙醇的蒸餾實驗時,加熱到80多度都沒有沸騰。然後就爆炸了,為什麼可能是哪裡出錯了
沒有沸石才炸的,溫度不均勻,所以爆!
㈢ 在工業乙醇提純實驗中加熱過猛會造成什麼誤差
工業上先通過精餾,去除工業酒精中的甲醇等低沸點雜質,收集沸點在78攝氏度的餾份,再在該餾份中加入過量生石灰去除其中少量水,過濾,收集濾液即可。
常壓下乙醇和水在水含量為4.4%(質量)的時候是一個共沸組成,這個時候無論如何蒸餾,氣相和液相的組成都是一樣的;如果液相含水量高於4.4%,則氣相中的酒精含量高於液相,如果液相含水量低於4.4%,則氣相中酒精含量低於液相,液相中的水含量一直增加直至達到4.4%的共沸組成(汽液兩相組成一樣)。工業酒精一般含水量是高於4.4%。
假如過猛的意思就是溫度比較高,產生氣體的速度快,可能得到的乙醇水的含量會高一點!你可以查找溫度對乙醇和和水共沸的相圖就知道!
向左轉|向右轉
㈣ 我做的工業乙醇蒸餾實驗,產率只有50%,是不是雜質太多了還是別的原因
樓主你的問題描述的有點不清楚,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你的工業乙醇回來源,最好知答道其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成分,會不會在加熱的時候發生副反應消耗乙醇。
2、水與乙醇在一定濃度是形成共沸物,是不能通過蒸餾將二者分離開的。可以用無水硫酸鎂等初級乾燥劑除去水分。
3、蒸餾終點的判定是否准確,蒸餾時間是不是夠?
4、溫度控制有沒有問題,蒸餾的溫度計大概是在蒸餾頭和冷凝管連接的位置,不是你加熱裝置實際的溫度,這個需要特別注意,當然,忘了開冷凝水的話即使蒸出來了也會損失一部分,呵呵
㈤ 乙醇的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乙醇的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注意事項有:
純粹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具有一定的沸點,且沸程極小(1~2℃),但是,具有固定沸點的液體不一定是純粹的化合物,因此沸點測定不能作為液體有機化合物純度的唯一標准;
沸石必須在加熱前加入,如加熱前忘記加入,補加時必須先停止加熱,待被蒸物冷至沸點以下方可加入。若在液體達到沸點時投入沸石,會引起猛烈的暴沸,部分液體可能沖出瓶外引起燙傷或火災,如果沸騰中途停止過,在重新加熱前應加入新的沸石;
蒸餾時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則易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或冷凝不完全,使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偏高;同時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為蒸出液蒸氣充分浸潤而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則。
實驗現象是:78度左右出現恆沸物,瓶內有無色液體 。
實驗原理:將液體加熱至沸,使液體變為氣體,然後再將蒸氣冷凝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蒸餾是分離和純化液體有機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當液體混合物受熱時,由於低沸點物質易揮發,首先被蒸出,而高沸點物質因不易揮發或揮發的少量氣體易被冷凝而滯留在蒸餾瓶中,從而使混合物得以分離。蒸餾法提純工業乙醇只能得到95%的乙醇,因為乙醇和水形成恆沸化合物(沸點78.1℃),若要製得無水乙醇,需用生石灰、金屬鈉或鎂條法等化學方法。
㈥ 乙醇的蒸餾及沸點的測定實驗中蒸餾時加熱速度太快或太慢對沸點的測定結果有何影響
加熱速度太快,蒸餾速度也就越快,溫度容易超過乙醇的的沸點,導致餾出液中含有水,也容易使測得的沸點偏高。
加熱速度太慢的話,溫度上不去,沸點就容易偏低,實驗過程也會長很多。
㈦ 工業乙醇的蒸餾實驗為什麼得不到百分百乙醇
水蒸發後進入乙醇裡面。
水在任何時候都會蒸發,只是溫度高蒸發得劇烈,溫度低蒸發劇烈程度小而已。所以在分餾含水乙醇時,會有少量的水摻雜在裡面。
㈧ 為什麼我做工業乙醇的蒸餾實驗時,過了80還沒蒸餾出一滴
工業乙醇中含有很多雜質,如甲醇、水等,他們形成了共沸物,沸點大概有九十多度,所以及時加熱到乙醇的沸點,體系也不會沸騰,不會有餾分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