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游泳池水中大腸菌群檢驗方法
詳細見SN0169-92,裡面對水的大腸菌群的檢測方法有嚴格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行業標准
出口食品中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 SN 0169—92
和大腸桿菌檢驗方法 代替 ZB X09 002一88
Method for examination of coliform, fecal coliform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food for export
━━━━━━━━━━━━━━━━━━━━━━━━━━━━━━━━━━━━━━━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出口食品中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的檢驗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出口食品的檢驗。
2 設備和材料
2.1 吸管: 1mL,具0.1mL刻度;5mL和10mL,具1mL刻度。
2.2 水浴箱:44.5±0.5℃。
2.3 培養箱:36±1℃,44.5±0.5℃。
2.4 冰箱: 0~5℃和-15~-20℃。
2.5 均質器。
2.6 乳缽和研棒。
2.7 平皿:直徑90mm。
2.8 天平:感量0.1g。
2.9 顯微鏡。
2.10 稀釋瓶:100mL、200mL和500mL三角燒瓶及廣口瓶。
2.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2.12 菌落計數器。
3 培養基及試劑
3.1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月示)(LST)肉湯。
3.2 煌綠乳糖膽鹽(BGLB)肉湯。
3.3 EC 肉湯。
3.4 伊紅美藍瓊脂(EMB)。
3.5 營養瓊脂斜面。
3.6 色氨酸肉湯。
3.7 MR-VP培養基。
3.8 Korser氏枸椽酸鹽肉湯。
3.9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
3.10 Butterfield 氏磷酸鹽緩沖稀釋液。
3.11 生理鹽水。
3.12 革蘭氏染色液。
3.13 Kovacs氏靛基質試劑。
3.14 甲基紅指示劑。
3.15 Voges-pros kauer(V-P)試劑。
4 樣品制備
4.1 以無菌操作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如有包裝則用75%乙醇在開口處擦拭後取樣。若不能
及時檢驗,應將冷凍樣品置於-15℃保存;非冷凍而易腐的食品,應置於4℃冰箱保存。檢
驗前冷凍樣品可於2~5℃ 18h內解凍,或在45℃以下15min內解凍。
4.2 不同食品樣品勻液的制備
4.2.1 液體食品
以滅菌吸管取樣25mL放入裝有225mL稀釋劑的滅菌玻璃瓶(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
以30cm幅度、於7s內振搖25次(或以機械振盪器振搖),製成1:10的樣品勻液。
4.2.2 固體和半固體食品
以無菌操作取25 g樣品,放入裝有225 mL稀釋劑的滅菌均質杯內,於8000 r/min均質
1~2min,製成1:10樣品勻液(也可用滅菌乳缽研磨的方法代替)。
4.3 稀釋樣品勻液根據對樣品污染情況的估計,用稀釋劑將樣品勻液製成一系列十倍遞
增的樣品稀釋液,如10**-2、10**-3、10**-4……。從制備樣品勻液至稀釋完畢,全過程
不得超過15min。
5 大腸菌群的測定
5.1 大腸菌群MPN值的測定
5.1.1 對每個樣品,選擇適宜的三個連續稀釋度的樣品稀釋液。每個稀釋度接種三管月
桂基硫酸鹽胰蛋白(月示)(LST)肉湯,每管接種1mL。
5.1.2 將接種管置於36±1℃培養48±2h。
5.1.3 觀察試管的產氣情況:檢查倒管內是否有氣泡產生,記錄在24h和48h內產氣的LST
肉湯管數。如所有LST肉湯管均未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進一
步作證實試驗。
5.2 大腸菌群的證實試驗
5.2.1 將所有產氣管用直徑為3mm的接種環移種到煌綠乳糖膽鹽(BGLB)肉湯管中。
5.2.2 置BGLB肉湯管於36±1℃培養48±2h。
5.2.3 記錄所有BGLB肉湯管的產氣管數。
5.2.4 結果報告:按BGLB肉湯產氣管數,查MPN表[見附錄B (補充件)]報告每克(毫升)樣
品中大腸菌群的MPN值。
6 糞大腸菌群測定
6.1 用直徑為3mm的接種環將所有48±2h內產氣的LST肉湯管培養物移種於EC肉湯管中。
6.2 將所有接種的EC肉湯管在30min內放入帶蓋44.5±0.5℃水浴箱內,培養24±2h。水
浴箱的水平面應高於肉湯培養基液面。應以已知為44.5℃產氣陽性的大腸桿菌和44.5℃不
產氣的產氣腸桿菌或其他大腸菌群細菌作陽性和陰性對照。
6.3 記錄EC肉湯管的產氣情況。產氣管為糞大腸菌群試驗陽性;不產氣管為糞大腸菌群
試驗陰性。
6.4 結果報告:按產氣管數,查MPN表報告每克(毫升)樣品中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7 大腸桿菌測定
7.1 將6.3條中的EC肉湯管繼續培養24h,取其產氣管的培養物劃線接種於伊紅美藍(EMB)
平板,36±1℃培養24±2h。
7.2 檢查平板上有無具黑色中心有光澤或無光澤的典型菌落。
7.3 如有典型菌落,則從每個平板上至少挑取2個典型菌落;如無典型菌落,則從每個平
板上至少挑取2個可疑菌落。用接種針接觸菌落中心部位,移種到營養瓊脂斜面上,36±1℃
培養18~24h。
7.4 將斜面培養物移種到下列培養基中進行生化試驗。
7.4.1 色氨酸肉湯:在36±1℃培養24±2h後,加Kovacs氏試劑0.2~0.3mL,上層出現紅
色為靛基質陽性反應。
7.4.2 MR-VP培養基:在36±1℃培養48±2h。以無菌操作移取培養物1 mL至13mm×100mm
試管中,加5%α-萘酚乙醇溶液0.6mL,40%氫氧化鉀溶液0.2mL和少許肌酸結晶,振搖試
管後靜置2h,如出現伊紅色,為VP試驗陽性。
將MR-VP培養物的剩餘部分再培養48h滴加5 滴甲基紅溶液。如培養物變紅色,為甲基
紅試驗陽性,若變黃色則為陰性反應。
7.4.3 Koser氏枸椽酸鹽肉湯:於36±1℃培養96h記錄有無生長。
7.4.4 LST肉湯:於36±1℃培養48±2h,觀察試管中是否產氣。
7.4.5 革蘭氏染色:取18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作革蘭氏染色。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
7.4.6 大腸桿菌與非大腸桿菌生化鑒別如下:
━━━━━━┳━━━━━━┳━━━━━━┳━━━━━━┳━━━━━━━━━
靛 基 質┃ MR ┃ VP ┃ 枸椽酸鹽 ┃ 鑒定(型別)
━━━━━━╋━━━━━━╋━━━━━━╋━━━━━━╋━━━━━━━━━
+ ┃ + ┃ - ┃ - ┃典型大腸桿菌
- ┃ + ┃ - ┃ - ┃非典型大腸桿菌
━━━━━━╋━━━━━━╋━━━━━━╋━━━━━━╋━━━━━━━━━
+ ┃ + ┃ - ┃ + ┃典型中間型
- ┃ + ┃ - ┃ + ┃非典型中間型
━━━━━━╋━━━━━━╋━━━━━━╋━━━━━━╋━━━━━━━━━
- ┃ - ┃ + ┃ + ┃典型產氣腸桿菌
+ ┃ - ┃ + ┃ + ┃非典型產氣腸桿菌
━━━━━━┻━━━━━━┻━━━━━━┻━━━━━━┻━━━━━━━━━
如出現上表以外的生化反應類型,表明培養物可能不純,應重新劃線分離,必要時做
重復試驗。
7.5 結果報告: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發酵乳糖產酸產氣,IMViC試驗為++
--或-+--,再根據LST肉湯陽性管數查MPN表,報告每克(毫升)樣品中大腸桿菌MPN
值。
8 大腸菌群固體培養基測定法
8.1 樣品制備同第4章。
8.2 計數
8.2.1 選取適宜的三個連續稀釋度的樣品液,每個稀釋度接種兩個滅菌平皿,每皿1mL。
另取1mL稀釋劑加入一個滅菌平皿中,作空白對照。
8.2.2 將冷至45±0.5℃的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10~15mL傾注於每個平皿中。小
心旋轉平皿,將培養基與樣液充分混勻。
8.2.3 待瓊脂凝固後,再加3~4mL VRBA覆蓋平板表層。
8.2.4 翻轉平板,置於36±1℃培養18~24h。
8.2.5 選用有30~150個菌落的平板,計數平板上出現的典型大腸菌群菌落。典型菌落為
紫紅色,菌落周圍有紅色的膽鹽沉澱環。菌落直徑為0.5mm或更大。
8.2.6 證實
8.2.6.1 從VRBA平板上挑取10個不同類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移種於BGLB肉湯管內, 36±
1℃培養24h和48h,觀察產氣情況。
8.2.6.2 將出現產氣的肉湯管判為大腸菌群陽性。對形成菌膜的陽性管,應進行革蘭氏
染色,以便排除革蘭氏陽性桿菌。
8.2.7 結果報告
經最後證實為陽性(產氣,革蘭氏陰性桿菌) 的試管百分比乘以於8.2.5條中計數的平
板菌落數,再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每克(毫升)樣品中大腸菌群數。
例:10**-4樣品稀釋液1mL,在VRBA平板上有100個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個接
種BGLB肉湯管,證實有6個陽性管,則該樣品的大腸菌群數為:
100×6/10×10**4/g(mL)=6.0×10**5/g(mL)
附 錄 A
培養基和試劑
(補充件)
A1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月示)(LST)肉湯
胰蛋白(月示)或胰酪腖(Trypticase) 20g
氯化鈉 5.0g
乳糖 5.0g
磷酸氫二鉀(K2HPO4) 2.75g
磷酸二氫鉀(KH2PO4) 2.75g
月桂基硫酸鈉 0.1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溶解於蒸餾水中。分裝到有倒立發酵管的20mm×150mm試管中,每管10mL。
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8±0.2。
A2 煌綠乳糖膽鹽(BGAB)肉湯
蛋白腖 10.0g
乳糖 10.0g
牛膽粉(oxgall或oxbile)溶液 200.0mL
0.1%煌綠水溶液 13.3mL
蒸餾水
將蛋白腖乳糖溶於約500mL蒸餾水中,加入牛膽粉溶液200mL(將20.0g脫水牛膽粉溶於
200 mL蒸餾水中,pH7.0~7.5),用蒸餾水稀釋到975mL,調pH7.4。再加入0.1%煌綠水溶
液13.3mL,用蒸餾水補足到1000mL,用棉花過濾後,分裝到20mm×150mm試管(管內有倒立
的小發酵管)中,每管10mL。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7.2±0.1。
A3 EC肉湯
胰蛋白(月示)或胰酪(月示) 20.0g
3號膽鹽或混合膽鹽 1.5g
乳糖 5.0g
磷酸氫二鉀(K2HPO4) 4.0g
磷酸二氫鉀(KH2PO4) 1.5g
氯化鈉 5.0g
蒸餾水 1000.0mL
將以上成分溶解於蒸餾水中,分裝16mm×150mm試管(管內有倒立的小發酵管),每管
8mL。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9±0.1。
A4 伊紅美藍瓊脂(EMB)
蛋白腖 10.0g
乳糖 10.0g
磷酸氫二鉀(K2HPO4) 2.0g
瓊脂 15.0g
伊紅γ(水溶性) 0.4g或2%水溶液20mL
美藍 0.065g或0.5%水溶液13mL
蒸餾水 1000.0mL
在1000mL蒸餾水中煮沸溶解蛋白腖、磷酸鹽和瓊脂,加水補足至原量。分裝於三角燒
瓶中。每瓶100mL或200mL,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7.1±0.2。使用前將瓊脂融化,於每
100mL瓊脂中加5mL滅菌的20%乳糖水溶液、2mL的2%伊紅γ水溶液和1.3mL0.5%的美藍水
溶液,搖勻,冷至45~50℃傾注平皿。
A5 營養瓊脂斜面
牛肉膏 3.0g
蛋白腖 5.0g
瓊脂 15.0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加於蒸餾水中,煮沸溶解。分裝合適的試管。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
pH7.3±0.1。滅菌後擺成斜面備用。
A6 色氨酸肉湯
胰腖或胰酪腖 10.0g
蒸餾水 1000.0mL
加熱攪拌溶解胰腖或胰酪腖於蒸餾水中。分裝試管,每管5mL。121℃高壓滅菌15min。
最終pH6.9±0.2。
A7 MR-VP培養基
(月示)腖 7.0g
葡萄糖 5.0g
磷酸氫二鉀(K2HPO4) 5.0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溶於蒸餾水中,分裝試管,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9±0.2。
A8 Koser氏枸椽酸鹽肉湯
磷酸氫銨鈉(NaNH4HPO4·4H2O) 1.5g
磷酸氫二鉀(K2HPO4) 1.0g
硫酸鎂(MgSO4·7H2O) 0.2g
枸椽酸鈉(含2H2O) 3.0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溶解於蒸餾水中,分裝試管,每管10 mL,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7
±0.2。
A9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
蛋白腖 7.0g
酵母膏 3.0g
乳糖 10.0g
氯化鈉 5.0g
膽鹽或3號膽鹽 1.5g
中性紅 0.03g
結晶紫 0.002g
瓊脂 15~18g
蒸餾水 1000.0mL
將上述成分溶於蒸餾水中,靜置幾分鍾,充分攪拌,調至pH7.4±0.1。煮沸2min,將
培養基冷至45~50℃傾注平板。臨用時制備,不得超過3h。
A10 Butterfield氏磷酸鹽緩沖稀釋液
貯存液
磷酸二氫鉀(KH2PO4) 34.0g
蒸餾水 500mL
將磷酸二氫鉀溶於蒸餾水中,用1 mol/L氫氧化鈉約175 mL調至pH7.2。用蒸餾水加至
1000mL貯存於冰箱。
稀釋液
取貯存液1.25mL, 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分裝於合適容器後,121℃高壓滅菌15min。
A11 生理鹽水
氯化鈉 8.5g
蒸餾水 1000.0mL
將氯化鈉溶於蒸餾水中,121℃高壓滅菌15min。
A12 革蘭氏染色液
結晶紫染色液:
結晶紫 1.0g
95%乙醇 20.0mL
1%草酸銨水溶液 80.0mL
將結晶紫完全溶解於乙醇中,然後與草酸銨溶液混合。
革蘭氏碘液:
碘 1.0g
碘化鉀 2.0g
蒸餾水 300.0mL
將碘與碘化鉀先行混合,加入蒸餾水少許充分振搖,待完全溶解後,再加蒸餾水至
300mL。
沙黃復染液:
沙黃 0.25g
95%乙醇 10.0mL
蒸餾水 90.0mL
將沙黃溶解於乙醇中,然後用蒸餾水稀釋。
染色法
a. 將塗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結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
b. 滴加革蘭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c. 滴加95%乙醇脫色約15~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過分脫色,水洗。
d. 滴加復染液,復染1min,水洗、待干、鏡檢。
結果: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
A13 Kovacs氏靛基質試劑
對二甲氨基苯甲醛 5.0g
戊醇 75.0mL
鹽酸(濃) 25.0mL
將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於戊醇中,然後慢慢加入濃鹽酸即可。
A14 甲基紅指示劑
甲基紅 0.1g
95%乙醇 300mL
將甲基紅溶解於300mL乙醇中,加水稀釋至500mL。
A15 Voges-Pros kauer(V-P)試劑
甲液
α-萘酚 5.0g
無水乙醇 100.0mL
乙液
氫氧化鉀 40.0g
用蒸餾水加至 100.0mL
附 錄 B
1g檢樣中最近似值(MPN)表
(補充件)
使用三管法,接種量分別為0.1,0.01和0.001g。
━━━━━━━━━┳━━━━┳━━━━━━━━━━┳━━━━
陽 性 管 數 ┃ ┃ 陽 性 管 數 ┃
━━━━━━━━━┫ MPN ┣━━━━━━━━━━┫ MPN
0.1 0.01 0.001 ┃ | 0.1 0.01 0.001 ┃
━━━━━━━━━╋━━━━╋━━━━━━━━━━╋━━━━
0 0 0 ┃ <3 ┃ 2 0 0 ┃ 9.1
0 0 1 ┃ 3 ┃ 2 0 1 ┃ 14
0 0 2 ┃ 6 ┃ 2 0 2 ┃ 20
0 0 3 ┃ 9 ┃ 2 0 3 ┃ 26
0 1 0 ┃ 3 ┃ 2 1 0 ┃ 15
0 1 1 ┃ 6.1 ┃ 2 1 1 ┃ 20
0 1 2 ┃ 9.2 ┃ 2 1 2 ┃ 27
0 1 3 ┃ 12 ┃ 2 1 3 ┃ 34
0 2 0 ┃ 6.2 ┃ 2 2 0 ┃ 21
0 2 1 ┃ 9.3 ┃ 2 2 1 ┃ 28
0 2 2 ┃ 12 ┃ 2 2 2 ┃ 35
0 2 3 ┃ 16 ┃ 2 2 3 ┃ 42
0 3 0 ┃ 9.4 ┃ 2 3 0 ┃ 29
0 3 1 ┃ 13 ┃ 2 3 1 ┃ 36
0 3 2 ┃ 16 ┃ 2 3 2 ┃ 44
0 3 3 ┃ 19 ┃ 2 3 3 ┃ 53
━━━━━━━━━╋━━━━╋━━━━━━━━━━╋━━━━
1 0 0 ┃ 3.6 ┃ 3 0 0 ┃ 23
1 0 1 ┃ 7.2 ┃ 3 0 1 ┃ 39
1 0 2 ┃ 11 ┃ 3 0 2 ┃ 64
1 0 3 ┃ 15 ┃ 3 0 3 ┃ 95
1 1 0 ┃ 7.3 ┃ 3 1 0 ┃ 43
1 1 1 ┃ 11 ┃ 3 1 1 ┃ 75
1 1 2 ┃ 15 ┃ 3 1 2 ┃ 120
1 1 3 ┃ 19 ┃ 3 1 3 ┃ 160
1 2 0 ┃ 11 ┃ 3 2 0 ┃ 93
1 2 1 ┃ 15 ┃ 3 2 1 ┃ 150
1 2 2 ┃ 20 ┃ 3 2 2 ┃ 210
1 2 3 ┃ 24 ┃ 3 2 3 ┃ 290
1 3 0 ┃ 16 ┃ 3 3 0 ┃ 240
1 3 1 ┃ 20 ┃ 3 3 1 ┃ 460
1 3 2 ┃ 24 ┃ 3 3 2 ┃ 1100
1 3 3 ┃ 29 ┃ 3 3 3 ┃>1100
━━━━━━━━━┻━━━━┻━━━━━━━━━━┻━━━━
注: ①本表採用3個稀釋度 [0.1g(mL)、0.01g(mL)和0.001g(mL)],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②表內所列檢樣量如改用1g(mL)、0.1g(mL)和0.01g(mL)時,表內數字應相應降低10
倍;如改用0.01g(mL)、0.001g(mL)和0.0001g(mL)時,則表內數字應相應增加10倍,其餘
類推。
━━━━━━━━━━━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提出。
本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秦皇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安徽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山西進
出口商品檢驗局負責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李桂生、湯鵬飛、於桂華。
本標准主要參考美國公職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法定分析方法第14版第46章(1984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1992-12-28批准 1993-05-01實施
『貳』 糞大腸菌群的測定
糞大腸菌群
Fecal Coliforms
1 定義
本規范採用下列定義
糞大腸菌群(Fecal coliforms)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在44.5℃±0.5℃培養24h~48h能發酵乳糖產酸並產氣。
該菌直接來自糞便,是重要的衛生指示菌。
3 儀器
3.1 恆溫水浴箱或隔水式恆溫箱:44℃±0.5℃。
3.2 溫度計。
3.3 顯微鏡。
3.4 載玻片。
3.5 接種環。
3.6 電磁爐。
3.7 三角瓶,250mL。
3.8 試管:15×150mm。
3.9 小倒管。
3.10 pH計或pH試紙。
3.11 高壓滅菌器。
3.12 滅菌吸管,10mL、1mL。
3.13 滅菌平皿:直徑90mm。
4 培養基和試劑
4.1 雙倍乳糖膽鹽(含中和劑)培養基
成分:蛋白腖 40g
豬膽鹽 10g
乳糖 10g
0.4%溴甲酚紫水溶液 5mL
卵磷脂 2g
吐溫80 14g
蒸餾水 1000mL
製法:將卵磷脂、吐溫80溶解到少量蒸餾水中。將蛋白腖、膽鹽及乳糖溶解到其餘的蒸餾水中,加到一起混勻,調pH到7.4,加入0.4%溴甲酚紫水溶液,混勻,分裝試管(每支試管中加一個小倒管)。68.95kPa(115℃ 10 lb)20min滅菌。
4.2 伊紅美蘭(EMB)瓊脂
成分:蛋白腖 10g
乳糖 10g
磷酸氫二鉀 2g
瓊脂 20g
2%伊紅水溶液 20mL
0.5%美藍水溶液 13mL
蒸餾水 1000mL
製法:先將瓊脂加到900mL蒸餾水中,加熱溶解,然後加入磷酸氫二鉀蛋白腖,混勻,使之溶解。再以蒸餾水補足至1000mL。校正pH值為7.2~7.4,分裝於三角瓶內,103.43kPa(121℃ 15 lb)15min高壓滅菌備用。臨用時加入乳糖並加熱融化瓊脂。冷至60℃左右無菌操作加入滅菌的伊紅美藍溶液,搖勻。傾注平皿備用。
4.3 蛋白腖水(作靛基質試驗用)
成分:蛋白腖(或胰蛋白腖) 20g
氯化鈉 5g
蒸餾水 1000mL
製法:將上述成分加熱融化,調pH值為7.0~7.2,分裝小試管,103.43kPa(121℃ 15 lb)15min高壓滅菌。
4.4 靛基質試劑
柯凡克試劑:將5g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溶解於75mL戊醇中,然後緩慢加入濃鹽酸25mL。
試驗方法:接種細菌於蛋白腖水中,於44℃±0.5℃培養24h±2h。沿管壁加柯凡克試劑0.3mL~0.5mL,輕搖試管。陽性者於試劑層顯深玫瑰紅色。
註:蛋白腖應含有豐富的色氨酸,每批蛋白腖買來後,應先用已知菌種鑒定後方可使用。
4.5 革蘭氏染色液:
4.5.1 染液制備
4.5.1.1 結晶紫染色液:
結晶紫 1g
95%乙醇 20mL
1%草酸銨水溶液 80mL
將結晶紫溶於乙醇中,然後與草酸銨溶液混合。
4.5.1.2 革蘭氏碘液:
碘 1g
碘化鉀 2g
蒸餾水加至 300mL
將碘與碘化鉀先進行混合,加入蒸餾水少許,充分振搖,待完全溶解後,再加蒸餾水至300mL。
4.5.1.3 脫色液:95%乙醇。
4.5.1.4 復染液:
a 沙黃復染液:
沙黃 0.25g
95%乙醇 10mL
蒸餾水 90mL
將沙黃溶解於乙醇中,然後用蒸餾水稀釋。
b 稀石碳酸復紅液:稱取鹼性復紅10g,研細,加95%乙醇100mL,放置過夜,濾紙過濾。取該液10mL,加5%石碳酸水溶液90mL混合,即為石碳酸復紅液。再取此液10mL加水90mL,即為稀石碳酸復紅液。
4.5.2 染色法
4.5.2.1 將塗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結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
4.5.2.2 滴加革蘭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4.5.2.3 滴加95%乙醇脫色,約30s,或將乙醇滴滿整個塗片,立即傾去,再用乙醇滴滿整個塗片,脫色10s,水洗。
4.5.2.4 滴加復染液,復染1min,水洗,待干,鏡檢。
4.5.3 染色結果
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
註:如用1:10稀釋石碳酸復紅染色液作復染,復染時間僅需10s。
5 操作步驟
5.1 取10mL 1:10稀釋的檢液,加到10mL雙倍乳糖膽鹽(含中和劑)培養基中,置44℃±0.5℃培養箱中培養24h~48h,如不產酸也不產氣,則報告為糞大腸菌群陰性。
5.2 如產酸產氣,劃線接種到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培養18h~24h。同時取該培養液1~2滴接種到蛋白腖水中,置44℃±0.5℃培養24h±2h。
經培養後,在上述平板上觀察有無典型菌落生長。糞大腸菌群在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常具有金屬光澤。也有的呈紫黑色,不帶或略帶金屬光澤,或粉紫色,中心較深的菌落,亦常為糞大腸菌群,應注意挑選。
5.3 挑取上述可疑菌落,塗片作革蘭氏染色鏡檢。
5.4 在蛋白腖水培養液中,加入靛基質試劑約0.5mL,觀察靛基質反應。陽性者液面呈玫瑰紅色;陰性反應液面呈試劑本色。
6 檢驗結果報告
根據發酵乳糖產酸產氣,平板上有典型菌落,並經證實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靛基質試驗陽性,則可報告被檢樣品中檢出糞大腸菌群。
『叄』 水中糞大腸菌群的測定
化妝品檢測項目中糞大腸菌群的檢測流程:
10g/mL樣品+90mL滅菌生理鹽水 →10mL+10mL雙倍乳糖膽(含中和劑)培養基→糞大腸菌群 44.5℃,48h培養
註:在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如果樣品含有油脂性的成分,如精油,在樣品前處理中需加入液體石蠟、吐溫80、生理鹽水進行均質,使樣品能夠均勻分散開來。
糞大腸菌群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微生物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並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域的用語,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這些細菌在生化及血清學方面並非完全一致。
定義(GB2010):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
糞大腸菌群:大腸菌群的一種,又稱耐熱大腸菌群,培養溫度:44.5±0.5℃,糞大腸菌群是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必檢的微生物項目。
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通常稱為大腸桿菌。根據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將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5類:
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
腸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
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EAEC)。
您可能感興趣的檢測服務:
『肆』 水中大腸桿菌的測定實驗步驟
出口食品中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檢驗方法
Method for examination of coliform,fecal coliform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food for export
SN 0169—92
代替ZB X09 002—86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出口食品中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的檢驗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出口食品的檢驗。
2 設備和材料
2.1 吸管:1mL,具0.1mL刻度;5mL和10mL,具1mL刻度。
2 2 水浴箱:44.5±0.5℃。
2.3 培養箱:36±1℃,44.5±0.5℃。
2.4 冰箱:0~5℃和-15~-20℃。
2.5 均質器。
2.6乳缽和研棒。
2.7 平皿:直徑90mm。
2.8天平:感量0.1g。
2.9 顯微鏡。
2.10 稀釋瓶:100mL、200mL和500mL三角燒瓶及廣口瓶。
2.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2.12菌落計數器。
3 培養基及試劑
3.1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 (LST)肉湯。
3.2 煌綠乳糖膽鹽(BGLB)肉湯。
3.3 EC肉湯。
3.4 伊紅美藍瓊脂(EMB)。
3.5營養瓊脂斜面。
3.6 色氨酸肉湯。
3.7 MR-VP培養基。
3.8 Korser氏枸椽酸鹽肉湯。
3.9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
3.10 Butterfield氏磷酸鹽緩沖稀釋液。
3.11 生理鹽水。
3.12 革蘭氏染色液。
3.13 Kovacs氏靛基質試劑。
3.14 甲基紅指示劑。
3.15 Voges—pros kauer(V—P)試劑。
4 樣品制備
4.1 以無菌操作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如有包裝則用75%乙醇在開口處擦拭後取樣。若不能及時檢驗,應將冷凍樣品置於-15℃保存;非冷凍而易腐的食品,應置於4℃冰箱保存。檢驗前冷凍樣品可於2—5℃18h內解凍,或在45℃以下15min內解凍。
4.2 不同食品樣品勻液的制備
4.2.1 液體食品
以滅菌吸管取樣25mL放入裝有225mL稀釋劑的滅菌玻璃瓶(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以30cm幅度、於7s內振搖25次(或以機械振盪器振搖),製成1:10的樣品勻液。
4.2.2 固體和半固體食品
以無菌操作取25g樣品,放入裝有225mL稀釋劑的滅菌均質杯內,於8000r/min均質1~2min,製成1:10樣品勻液(也可用滅菌乳缽研磨的方法代替)。
4.3 稀釋樣品勻液根據對樣品污染情況的估計,用稀釋劑將樣品勻液製成一系列十倍遞增的樣品稀釋液,如10-2、10-3、10-4.………。從制備樣品勻液至稀釋完畢,全過程不得超過15min。
5 大腸菌群的測定
5.1 大腸菌群MPN值的測定
5.1.1 對每個樣品,選擇適宜的三個連續稀釋度的樣品稀釋液。每個稀釋度接種三管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 (LST)肉湯,每管接種1mL。
5.1.2 將接種管置於36±1℃培養48±2h。
5.1.3 觀察試管的產氣情況:檢查倒管內是否有氣泡產生,記錄在24h和48h內產氣的LST肉湯管數。如所有LST肉湯管均未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進一步作證實試驗。
5.2 大腸菌群的證實試驗
5.2.1 將所有產氣管用直徑為3mm的接種環移種到煌綠乳糖膽鹽(BGLB)肉湯管中。
5.2.2 置BGLB肉湯管於36±1℃培養48±2h。
5.2.3 記錄所有BGLB肉湯管的產氣管數。
5.2.4 結果報告:按BGLB肉湯產氣管數,查MPN表(見附錄B(補充件))報告每克(毫升)樣品中大腸菌群的MPN值。
6 糞大腸菌群測定
6.1 用直徑為3mm的接種環將所有48±2h內產氣的LST肉湯管培養物移種於EC肉湯管中。
6.2 將所有接種的EC肉湯管在30min內放入帶蓋44.5±0.5℃水浴箱內,培養24±2h。水浴箱的水平面應高於肉湯培養基液面。應以已知為44.5℃產氣陽性的大腸桿菌和44.5℃不產氣的產氣腸桿菌或其他大腸菌群細菌作陽性和陰性對照。
6.3 記錄EC肉湯管的產氣情況。產氣管為糞大腸菌群試驗陽性;不產氣管為糞大腸菌群試驗陰性。
6.4 結果報告:按產氣管數,查MPN表報告每克(毫升)樣品中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7 大腸桿菌測定
7.1 將6.3條中的EC肉湯管繼續培養24h,取其產氣管的培養物劃線接種於伊紅美藍(EMB)平板,36±1℃培養24±2h。
7.2 檢查平板上有無具黑色中心有光澤或無光澤的典型菌落。
7.3 如有典型菌落,則從每個平板上至少挑取2個典型菌落;如無典型菌落,則從每個平板上至少挑取2個可疑菌落。用接種針接觸菌落中心部位,移種到營養瓊脂斜面上,36±1℃培養18~24h。
7.4 將斜面培養物移種到下列培養基中進行生化試驗。
7.4.1 色氨酸肉湯:在36±1℃培養24±2h後,加Kovacs氏試劑0.2~0.3mL,上層出現紅色為靛基質陽性反應。
7.4.2 MR—VP培養基;在36±1℃培養48±2h。以無菌操作移取培養物1mL至13mm×l00mm試管中,加5%ɑ—萘酚乙醇溶液0.6mL,40%氫氧化鉀溶液0.2mL和少許肌酸結晶,振搖試管後靜置2h,如出現伊紅色,為VP試驗陽性。
將MR—VP培養物的剩餘部分再培養48h滴加5滴甲基紅溶液。如培養物變紅色,為甲基紅試驗陽性,若變黃色則為陰性反應。
7.4.3 Koser氏枸椽酸鹽肉湯:於36±1℃培養96h記錄有無生長。
7.4.4 LST肉湯:於30±1℃培養48±2h,觀察試管中是否產氣。
7.4.5 革蘭氏染色:取18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作革蘭氏染色。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
7.4.6 大腸桿菌與非大腸桿菌生化鑒別如下:
靛基質 MR VP 枸椽酸鹽 鑒定(型別)
+ + - - 典型大腸桿菌
- + - - 非典型大腸桿菌
+ + - + 典型中間型
- + - + 非典型中間型
- - + + 典型產氣腸桿菌
+ - + + 非典型產氣腸桿菌
如出現上表以外的生化反應類型,表明培養物可能不純,應重新劃線分離,必要時做重復試驗。
7.5 結果報告: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發酵乳糖產酸產氣,IMViC試驗為++--或-+--,再根據LST肉湯陽性管數查MPN表,報告每克(毫升)樣品中大腸桿菌MPN值。
8 大腸菌群固體培養基測定法
8.1 樣品制備同第4章。
8.2 計數
8.2.1 選取適宜的三個連續稀釋度的樣品液,每個稀釋度接種兩個滅菌平皿,每皿1mL。另取lmL稀釋劑加入一個滅菌平皿中,作空白對照。
8.2.2 將冷至45±0.5℃的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10~15mL傾注於每個平皿中。小心旋轉平皿,將培養基與樣液充分混勻。
8.2.3 待瓊脂凝固後,再加3~4mLVRBA覆蓋平板表層。
8.2.4 翻轉平板,置於36±l℃培養18~24h。
8.2.5 選用有30~150個菌落的平板,計數平板上出現的典型大腸菌群菌落。典型菌落為紫紅色,菌落周圍有紅色的膽鹽沉澱環。菌落直徑為0.5mm或更大。
8.2.6 證實
8.2.6.1 從VRBA平板上挑取10個不同類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移種於BGLB肉湯管內,36±1℃培養24h和48h,觀察產氣情況。
8.2.6.2 將出現產氣的肉湯管判為大腸菌群陽性。對形成菌膜的陽性管,應進行革蘭氏染色,以便排除革蘭氏陽性桿菌。
8.2.7 結果報告
經最後證實為陽性(產氣,革蘭氏陰性桿菌)的試管百分比乘以於8.2.5條中計數的平板菌落數,再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每克(毫升)樣品中大腸菌群數。
例:10-4樣品稀釋液lmL,在VRBA平板上有100個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個接種BGLB肉湯管,證實有6個陽性管,則該樣品的大腸菌群數為:
100×6/10×104/g(mL)=6.0×105/g(mL)
附 錄 A
培養基和試劑
(補充件)
A1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 (LST)肉湯
胰蛋白 或胰酪腖(Trypticase)
20g
氯化鈉 5.0g
乳糖 5.0g
磷酸氫二鉀(K2HPO4) 2.75g
磷酸二氫鉀(KH2P04) 2.75g
月桂基硫酸鈉 0.1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溶解於蒸餾水中。分裝到有倒立發酵管的20mm×150mm試管中,每管10mL。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8±0.2。
A2 煌綠乳糖膽鹽(BGAB)肉湯
蛋白腖 10.0g
乳糖 10.0g
牛膽粉(oxgall或oxbile)溶液 200.0mL
0.1%煌綠水溶液 13.3mL
蒸餾水
將蛋白腖乳糖溶於約500mL蒸餾水中,加入牛膽粉溶液200mL(將20.0g脫水牛膽粉溶於200mL蒸餾水中,pH7.0~7.5),用蒸餾水稀釋到975mL,調pH7.4。再加入0.1%煌綠水溶液13.3mL,用蒸餾水補足到1000mL,用棉花過濾後,分裝到20mm×l50mm試管(管內有倒立的小發酵管)中,每管10mL。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7.2±0.1。
A3 EC肉湯
胰蛋白 或胰酪
20.0g
3號膽鹽或混合膽鹽 1.5g
乳糖 5.0g
磷酸氫二鉀(KH2P04) 4.0g
磷酸二氫鉀(KH2P04) 1.5g
氯化鈉 5.0g
蒸餾水 1000.0mL
將以上成分溶解於蒸餾水中,分裝16mm×150mm試管(管內有倒立的小發酵管),每管8mL。
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9±0。1。
A4 伊紅美藍瓊脂(EMB)
蛋白腖 10.0g
乳糖 10.0g
磷酸氫二鉀(KH2P04) 2.0g
瓊脂 15.0g
伊紅γ(水溶性) 0.4g或2%水溶液20mL
美藍0.065g或0.5%水溶液 13mL
蒸餾水 1000.0mL
在1 000mL蒸餾水中煮沸溶解蛋白腖、磷酸鹽和瓊脂,加水補足至原量。分裝於三角燒瓶中。每瓶100mL或200mL,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7.1±0.2。使用前將瓊脂融化,於每100mL瓊脂中加5mL滅菌的20%乳糖水溶液、2mL的2%伊紅γ水溶液和1.3mL0.5%的美藍水溶液,搖勻,冷至45~50℃傾注平皿。
A5 營養瓊脂斜面
牛肉膏 3.0g
蛋白腖 5.0g
瓊脂 15.0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加於蒸餾水中,煮沸溶解。分裝合適的試管。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7.3±0.1。滅菌後擺成斜面備用。
A6 色氨酸肉湯
胰腖或胰酪腖 10.0g
蒸餾水 1000.0mL
加熱攪拌溶解胰腖或胰酪腖於蒸餾水中。分裝試管,每管5mL。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9±0.2。
A7 MR-VP培養基
腖
7.0g
葡萄糖 5.0g
磷酸氫二鉀(K2HPO4) 5.0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溶於蒸餾水中,分裝試管,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9±0.2。
A8 Koser氏枸椽酸鹽肉湯
磷酸氫銨鈉(NaNH4HPO4�6�14H2O) 1.5g
磷酸氫二鉀(K2HPO4) 1.0g
硫酸鎂(MgSO4�6�17H2O) 0.2g
枸椽酸鈉(含2H2O) 3.0g
蒸餾水 1000.0mL
將各成分溶解於蒸餾水中,分裝試管,每管10mL,121℃高壓滅菌15min。最終pH6.7±0.2。
A9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
蛋白腖 7.0g
酵母膏 3.0g
乳糖 10.0g
氯化鈉 5.0g
膽鹽或3號膽鹽 1.5g
中性 0.03g
結晶紫 0.002g
瓊脂 15~18g
蒸餾水 1000.0mL
將上述成分溶於蒸餾水中,靜置幾分鍾,充分攪拌,調至pH7.4±0.1。煮沸2min,將培養基冷 45~50℃傾注平板。臨用時制備,不得超過3h。
A1O Butterfield氏磷酸鹽緩沖稀釋液
貯存液
磷酸二氫鉀(K2HPO4) 34.0g
蒸餾水 500mL
將磷酸二氫鉀溶於蒸餾水中,用lmol/L氫氧化鈉約175mL調至pH7.2。用蒸餾水加至1000mL貯存於冰箱。稀釋液取貯存液1.25mL,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分裝於合適容器後,121℃高壓滅菌15min。
A11 生理鹽水
氯化鈉 8.5g
蒸餾水 1000.0mL
將氯化鈉溶於蒸餾水中,121℃高壓滅菌15min。
A12 革蘭氏染色液
結晶紫染色液:
結晶紫 1.0g
95%乙醇 20.0mL
1%草酸銨水溶液 80.OmL
將結晶紫完全溶解於乙醇中,然後與草酸銨溶液混合。
革蘭氏碘液:
碘 1.0g
碘化鉀 2.0g
蒸餾水 300.0mL
將碘與碘化鉀先行混合,加入蒸餾水少許充分振搖,待完全溶解後,再加蒸餾水至300mL。
沙黃復染液:
沙黃 0.25g
95%乙醇 10.0mL
蒸餾水 90.0mL
將沙黃溶解於乙醇中,然後用蒸餾水稀釋。
染色法
a. 將塗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結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
b. 滴加革蘭氏碘液,作用lmin,水洗。
c. 滴加95%乙醇脫色約15~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過分脫色,水洗。
d 滴加復染液,復染lmin,水洗、待干、鏡檢。
結果: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
A13 Kovacs氏靛基質試劑
對二甲氨基苯甲醛 5.0g
戊醇 75.0mL
鹽酸(濃) 25.0mL
將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於戊醇中,然後慢慢加入濃鹽酸即可。
A14 甲基紅指示劑
甲基紅 0.1g
95%乙醇 300mL
將甲基紅溶解於300mL乙醇中,加水稀釋至500mL。
A15 Voges—Proskauer(V—P)試劑
甲液
a-萘酚 5.0g
無水乙醇 100.0mL
乙液
氫氧化鉀 40.0g
用蒸餾水加 100.OmL
附 錄 B
1g檢樣中最近似值(MPN)表
(補充件)
使用三管法,接種量分別為0.1,0.01和0.00lg。
陽性管數 MPN 陽性管數 MPN
0.1 0.01 0.001 0.1 0.01 0.001
0 0 0 <3 2 0 0 9.1
0 0 1 3 2 0 1 14
0 0 2 6 2 0 2 20
0 0 3 9 2 0 3 26
0 1 0 3 2 1 0 15
0 1 1 6.1 2 1 1 20
0 1 2 9.2 2 1 2 27
0 1 3 12 2 1 3 34
0 2 0 6.2 2 2 0 21
0 2 1 9.3 2 2 1 28
0 2 2 12 2 2 2 35
0 2 3 16 2 2 3 42
0 3 0 9.4 2 3 0 29
0 3 1 13 2 3 1 36
0 3 2 16 2 3 2 44
0 3 3 19 2 3 3 53
1 0 0 3.6 3 0 0 23
1 0 1 7.2 3 0 1 39
1 0 2 11 3 0 2 64
1 0 3 15 3 0 3 95
1 1 0 7.3 3 1 0 43
1 1 1 11 3 1 1 75
1 1 2 15 3 1 2 120
1 1 3 19 3 1 3 160
1 2 0 11 3 2 0 93
1 2 1 15 3 2 1 150
1 2 2 20 3 2 2 210
1 2 3 24 3 2 3 290
1 3 0 16 3 3 0 240
1 3 1 20 3 3 1 460
1 3 2 24 3 3 2 1100
1 3 3 29 3 3 3 >1100
註:①本表採用3個稀釋度[0.1g(mL)、0.0lg(mL)和0.001g(mL)],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②表內所列檢樣量如改用1g(mL)、0.18(mL)和0.01g(mL)時,表內數字應相應降低10倍:如改用0.01g(mL)、0.001g(mL)和0.0001g(mL)時,則表內數字應相應增加10倍,其餘類推。
『伍』 礦泉水、山泉水、純凈水、蒸餾水的檢測標准
礦泉水與純凈水的區別
純凈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2O。
礦泉水是含有礦物質的飲用水,純凈水一般指不含各種礦物離子和化學離子的飲用水。礦泉水優點就是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元素,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缺點就是這些元素並不是一直需要的,有時候可能沒有什麼用。純凈水的優點當然是干凈衛生,但長期飲用對身體沒有好處。
礦泉水與蒸餾水的區別
⒈礦泉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而蒸餾水沒有。
⒉礦泉水的PH值顯弱鹼性,蒸餾水為中性。
⒊礦泉水微甜,蒸餾水無味而發澀。
蒸餾水是經過人工凈化的水,純度達99.9%,但是水中的礦物成分已微不足道。這種「純水」在體內的作用,只是很單純地擔任運輸的工作,比如將細胞組織所拒絕的東西帶出體外。
礦泉水與礦物質水的區別
礦泉水就是天然的含有礦物質的泉水。
礦物質水可以理解成人為的從純凈水中加入礦物質成份。
礦泉水就是天然水,弱鹼性的,礦物質水都是人工添加礦物質的,是酸性水,人體液是弱鹼的,人體老化就是體液酸化的過程。
礦泉水與山泉水的區別
山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但含量低於礦泉水,達不到礦泉水國家標准規定的指標,因此稱不上是礦泉水。
『陸』 如何快速殺死污水中的糞大腸菌群
怎麼認定還真難說,應該是檢測病毒的數量,但肯定不是根據大腸桿菌來定,廢水中都含有不同數量的大腸桿菌,不如生活污水。但生活污水並非含病原體污水。
『柒』 廢水中的糞大腸菌群在ec培養基上有絮狀物是什麼情況
EC E.Coli
用於糞大復腸菌群、大腸桿菌的制測定
成份:
胰蛋白腖或示腖 20.0g
乳糖 5.0g
膽鹽混合物或3號膽鹽 1.5g
磷酸氫二鉀(K2HPO4·3H2O) 4.0g
磷酸二氫鉀(KH2PO4) 1.5g
氯化鈉(NaCl) 5.0g
蒸餾水 1000mL
製法:
將上述成份加熱溶解,分裝於內裝倒管的試管中,同上滅菌後pH值應為6.9。此培養基用前不宜置入冰箱,以防檢測時出現假陽性。
『捌』 水質評測數據
要的是哪裡的數據啊!具體點吧!
鄱陽湖湖口段水質監測報告
前 言
湖口縣位於鄱陽湖和長江交匯處 , 三面環水。當地的飲用水及工農用水 , 主要取之於鄱陽湖。鄱陽湖湖口段的水質與當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 所以對這一區域水質的監測顯得尤其重要。另外 , 湖口是鄱陽湖的出水口 , 這里的水質狀況對於鄱陽湖的整體水質具有較強代表性 , 要了解鄱陽湖的生態環境質量 , 對湖口段的水質進行監測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因此 , 我們展開了這次對鄱陽湖湖口段的水質監測。
• 布點前的實地考察
通過上網和查閱有關資料,我們繪制了鄱陽湖和長江交匯處的湖口縣形狀簡圖。湖口縣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區廢水是鄱陽湖湖口段的主要污染源。鄱陽湖湖水在湖口與長江交匯,在交匯出形成清濁分明的界線。鄱陽湖水較為清澈,水草叢生,有大量的魚蝦生存,是中國的主要淡水魚產區,也中國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濕地。
鄱陽湖周邊的長期居民抽取鄱陽湖水飲用或打井飲用地下水,到目前為止,尚無不正常反映。
• 設置采樣斷面和取樣點
根據斷面設置的原則,結合初步測試和該區的監測量,在鄱陽湖湖口段共置兩個取樣斷面。其中 Aa 斷面是地區控制斷面 ,Bb 斷面是交匯處斷面。同時,經過考察水面寬 50~100m ,水深 5~10m, 設兩個點,即水面下 0.3~0.5m 出和河底上約 1m 處各
• 取樣
按技術要求,每年按春夏秋冬四季取樣,每季取樣兩次,每年取樣八次。受監測條件所限,這次監測我們是選在「五一」長假,所得數據僅僅為這個季節的水質調查結果。
取樣時,乘一小木船到水域中心,取樣人員在船上用小水桶取樣。其中現場測定水溫和 PH 值二個項目,水流速度用浮標大致測定。水樣裝塑料容器中,蓋緊密封運回實驗室。並根據所測量項目從塑料容器中取出水樣進行預處理,待測。為了進行比較和了解當地飲用水質量狀況,我們還收集了當地的自來水。
• 水樣測定
為了保證數據的質量,首先用標准樣對儀器設備和葯品進行校正,達標後,開始監測。監測人員利用質量控制圖控制,質量控制人員對監測人員通過密碼樣進行監督,個別數據重復多次測定,剔除可疑數據。
由於實驗條件限制,鄱陽湖湖水其它有害離子的含量又較少 , 所以我們主要監測項目只有:流量、 PH 值、懸浮物含量、 COD 等。流量和 PH 值的測定方法較為簡易,可以直接測定,這里就不詳細記錄了。我們把精力主要花在懸浮物含量和 COD 的測定上,現在,我們把實驗過程記錄如下:
• 懸浮物含量的測定
原理:懸浮物含量指每升水中含懸浮物的質量,用 mg/L 表示,在水質分析中,將水樣過濾,凡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顆粒物稱為懸浮物。
測定方法:量取 100mL 水樣,通過一定型號已預先烘乾至恆重的濾膜過濾 , 再將該濾膜和膜上的截留物烘乾至恆重 , 兩者質量之差除以過濾通過水樣的體積即為懸浮物含量。本法的關鍵是掌握適當的烘乾溫度活烘乾時間 , 以免破壞懸浮物組成 , 影響稱量的准確性。經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
100mL 長江水中懸浮物凈重: 0.018g ,
100mL 湖水中懸浮物凈重: 0.007g ,
100mL 自來水中懸浮物凈重: 0.001g ,
則 :
長江水的懸浮物含量為: 0.18g/L,
湖水的懸浮物含量為: 0.07g/L,
自來水中懸浮物含量為: 0.01g/L 。
(二) COD 的測定
原理: HH-6 化學耗氧量測定儀採用密封催化消解法測定 COD 值,在強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重鉻鉀熱消解水樣 10min ,重鉻酸鉀被水中有機物還原為三價鉻,在波長 610mm 處測定三件鉻離子含量,再根據三價鉻離子的量換算出消耗的質量濃度。
儀器: HH-6 化學耗氧量測定儀、 500mL 容量瓶若干個、燒杯若干、玻璃棒。
試劑 : 蒸餾水、鄰苯二甲酸氫鉀、濃硫酸、重鉻酸鉀
步驟:本實驗採用的是密封催化消解法
• 常用試劑及配製:
( 1 )濃硫酸 ( 分析純 . 比量 1.84)
( 2 )鄰苯二甲酸氧鉀標液 :
• 准確稱取在 105~110 ℃ 烘乾 2H 的鄰苯二甲酸氫鉀 0.5101g ,置於 500ML 容量瓶中,以蒸餾水定容至標線,搖均勻備用,該標液的 COD 理論值為 1200mg/L 。• 同上,配置標液的 COD 理論值為 100mg/L 溶液。
• 同上,配置 COD 理論值為 2000mg/L 的溶液。
( 3 )專用氧化劑(隨機配備):
取隨機配備的整瓶固體試劑,放入清洗干凈的 500mL 燒杯,先加入 200mL 蒸餾水,再假如 100mL 濃硫酸,冷卻後放置於 500mL 容量瓶中,以蒸餾水定量、搖勻。
( 4 )專用催化劑:
取隨機配備的整瓶固體試劑,溶於 500mL 濃硫酸中,搖勻放置 1~2 天,使其完全溶解。取上述溶液 100mL ,再加入 400mL 濃硫酸,搖勻備用。
2 、標定曲線
• COD 值小於 100mg/L 時的曲線標定(測定范圍: 5~100mg/L )• 取隨機附件反應管 4 只作好標記,清洗干凈(用洗滌液清洗後,用自來水沖洗,用稀硫酸浸泡 5~12h 取出後用蒸餾水清洗、烘乾)。分別按表 -1 加入濃度為 100mg/L 鄰苯二甲酸氧鉀。
表 -1
鄰苯二甲酸氧鉀標液( mL )
0
0.6
1.5
3.0
COD 理論值為( mg/L )
0
20
50
100
• 用蒸餾水將各反應管依次補足至 3.0mL 。
• 每支試管內加入專用氧化劑 1mL 。
• 每支反應管內加入專用催化劑 5mL ,塞上搖勻。
• 將反應管依次插入爐孔內,待溫度降至低於設定值後,按消解鍵,儀器自動定時消解,消解完畢蜂鳴報警。
• 取出反應管至試管架,自然冷卻 2min ,再水冷卻至室溫。
• 按功能 1 操作方法,用所配標樣以最小二乘法標定曲線並存儲。
• COD 值大於 100mg/L 時的曲線標定(測量范圍: 100~1200mg/L )
• 取隨機附件反應管 6 只作好標記,清洗干凈。分別按表 -2 加入濃度為 1200mg/L 鄰苯二甲酸氧鉀。表 -2
鄰苯二甲酸氧鉀標液( mL )
0
0.25
0.5
1.0
2.0
3.0
COD 理論值為( mg/L )
0
100
200
400
800
1200
B~F 同上。
G 、 向每一支反應管內加入 3mL 蒸餾水,塞上搖勻,待測。
H 、 按功能 1 操作方法,用所配標樣以最小二乘法標定曲線並存儲。
• COD 值大於 1000mg/L 時的曲線標定(測量范圍: 1000~2000mg/L )
• 取隨機附件反應管 4 只作好標記,清洗干凈。分別按表 -3 加入濃度為 2000mg/L 鄰苯二甲酸氧鉀。
表 -3
鄰苯二甲酸氧鉀標液( mL )
0
1.5
2.25
3.0
COD 理論值為( mg/L )
0
1000
1500
2000
B~F 同上。
G 、 向每一支反應管內加入 8mL 蒸餾水,塞上搖勻,待測。
H 、 按功能 1 操作方法,用所配標樣以最小二乘法標定曲線並存儲。
3 、實際水樣的測定
• 分別吸取 3mL 蒸餾水(作空白)或混合均勻的水樣放置於已清洗干凈的反應管中。
• 按照標定曲線時的 C~F 的步驟操作。
• 按功能 2 操作方法直接測定出實際水樣的吸光度和 COD 值。
4 、實際水樣的測定值
長江水 COD 值為 122.8 mg/L鄱陽湖水 COD 值為 82.6 mg/L
自來水 COD 值為 38.3 mg/L
註:此數據是在 5~100mg/L 時的曲線標定的,曲線方程為:
C3=724.5*A-5.4
檢測數據列表為:
項目 水樣
自來水
鄱陽湖水( Aa 截面)
長江水( Bb 截面)
流量( m3/s )
0
0.6
1.3
PH
6.80
6.85
6.90
懸浮物( mg/L )
10
70
180
COD
38.3
82.6
122.8
• 結論
結合調查掌握的資料,將監測數據與有關標准比較,知道鄱陽湖湖水污染不是很嚴重,所受污染主要是有機物污染,重金屬檢不出。通過水體的自凈,基本能使水體恢復,不會對長江下游造成污染。
長江水在 COD 值和懸浮物含量上,遠遠大於鄱陽湖湖水,這就是為什麼在湖口水域——鄱陽湖與長江交界處會形成涇渭分明、清濁相交的界線。
湖口縣自來水廠把自來水取水點設在鄱陽湖水域是正確的,但是,由於現在鄱陽湖水位並不是處在豐水期,自來水取水點離岸較近,水位較淺。一般有機物密度較小,在波浪的影響下,上層水域和較淺水域有機物含量大,含沙量較高,因此,我們檢測出的鄱陽湖自來水 COD 值和懸浮物含量都較大,自來水水質較差。
要改善湖口縣自來水水質,最好把取水點設在遠離湖岸,水位較深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