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掃塵除垢一心不動

掃塵除垢一心不動

發布時間:2023-02-23 00:20:45

Ⅰ 掃塵除垢,告別貪念,作文九百字

兩件看似毫無瓜葛的事,在今天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前些日子一起學習的同學,帶來了一瓶面膜,叫排毒滋養面膜。她說她用完一次,覺得自己的臉怎麼能這么臟啊!我心存疑惑的想,有這么誇張嗎?轉天,她把這面膜帶來給我用,先敷上20分鍾,然後慢慢用手指在臉上打圈的揉。不一會兒,毛孔里的臟東西和黑頭還有臉上的死皮紛紛顯現和脫落,我驚嘆,我從小到大,沒洗過臉吧?!鑒於這面膜的神奇效果,趕緊上網買了兩盒。北京的沙塵大,我便隔三差五的清理清理皮膚。心中很是歡喜。
放下這件事,再說說掃塵除垢的故事。這是一個佛典故事,很有意思。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有一位世人看來資質極其愚鈍的人,叫周利盤特。成為佛陀的弟子很多年,連戒律都不能背下來,更不要說修行參悟了。僧團大眾認為他這樣的弟子簡直玷污了佛陀的美名,便想將他逐出僧團。果然,在考試中,他意料之中的沒有通過。知道自己要被轟走了,他很傷心,跑到樹林里大哭大喊:難道我真的是個傻瓜嗎?
誰知佛陀出現在他的身後,問:你認為你是個傻瓜嗎?能認為自己是傻瓜的人,就不是傻瓜。佛陀留下了周利盤特,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里,依據周利盤特的根性,教給他一把掃帚和一句話:掃塵除垢。讓他每天念著這四個字,打掃精舍的衛生。
周利盤特很認真,每天都念著這四個字認真打掃。很快,掃帚的毛也短了,掃帚也很臟,他自己也滿是灰塵。他看看掃帚,想:每天都打掃,還是這么臟,我也這么臟……突然,他明白了佛陀的深意,我們的身體和周遭的環境,大家還能想起來去打掃,而我們的心卻從來沒有人去打掃過。世尊讓我掃的是心裡的塵和垢啊。
昨天我看了這段故事,心裡很感慨,佛陀度化眾生,是那麼善巧,四個字一把掃帚,也能點透真理。這,促成了我今天的感悟。
按照習慣,今天我又把排毒面膜拿了出來,敷上,等待,揉出污物……猛然間,我想,我不就像是周利盤特嗎?我每天洗臉,卻不知道臉竟然如此的臟。污垢是皮膚滋養的障礙,去除污垢,對皮膚的保養自然事半功倍。而知道了臉上充滿污物之後,我按照方法清理獲得利益。這張臉我還能知道清理,可長久以來,從來沒有清掃過心靈上的塵與垢啊。如果你也相信輪回,那麼想想看,在生生世世中,我們的這顆心上落滿塵垢,還怎麼能見到光明呢?透過這些塵與垢的縫隙,或者在他們的顏色下,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又怎麼能是事實真相呢?這不就相當於帶上有色眼鏡看事物或者坐井觀天嗎?真的是可笑、可嘆、可憐啊……
現實生活里,我們中的更多的人自視比周利盤特聰明,比別人都聰明,不相信身體、環境中的污濁,也更不相信心靈上充滿堆積的塵與垢。這才是比清掃不凈更為可怕的事情。周利盤特說,掃不幹凈也要掃。他是對的,心靈上的塵垢,不去掃的話,我們永遠也不明白,永遠也看不到事實真相,永遠痛苦地輪轉於六道,生死離別愛恨情仇,不能解脫。

Ⅱ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把心地掃,無明煩惱皆遠離。

文章來自美篇的愚凡(頓超)2018-07-12

在世俗眼裡,掃地也許算不上什麼高尚的工作。有些人自命清高,甚至看不起專以掃地為職業的環衛工人,認為這是一種低賤的行業。

佛門凈地,對掃地的看法就顯然不同。幾乎每個出家人,都曾掃過地,而且還都經常在掃地。寺院內外,畢竟比紅塵之中灑掃得干凈。地掃得干凈,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因此很很多信徒也大多在佛誕日或初一、十五都會到寺院打掃衛生,這樣佛殿更顯得庄嚴、肅穆、神聖。無論是佛教信仰者,還是來觀光游覽者,都對潔凈的佛門油然起敬。

為了給佛門弟子作出表率,佛主曾親自掃地。《毗奈耶雜事》記載:世尊在逝多林,見地不凈,欲令彼樂福眾生於勝田,並親自執帚,掃林中。時舍利子、大目犍連、大迦葉波、阿難陀等諸大聲聞,見是事已,悉皆執帚共掃園林。時佛世尊及聖弟子掃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諸苾芻,凡掃地者有五勝利:「雲何為五?一者自心清凈,二者令他心凈,三者諸天歡喜,四者植端正義,五者命終之後當生天上。」

「雲何為五?一者自心清凈,二者令他心凈,三者諸天歡喜,四者植端正義,五者命終之後當生天上。」

如此說來。掃地既有此「五德」,

所以學佛之人就把地掃地、擦桌子、整理經堂當做修行的一個部份。

至於凡夫俗子,可另當別論。姑且不談掃地有多少功德,但當積垢遍布,灰塵滿地時,誰都站出來清掃,確能使人在干凈的環境中感到舒適,心曠神怡。

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弟子 ——周利槃陀伽,他出家以後,釋迦牟尼佛告訴他「掃塵除垢」四個字,他學了三個月都記不住,但是最後他能夠大徹大悟。佛陀授記他說,周利槃陀伽是他所有的聲聞弟子當中,轉變心意最殊勝的人。他天天就是掃地,掃到最後,佛陀這樣為他授記。

他掃地為什麼能有這樣的一種成就?他就是能夠很認真地根據佛陀的開示、佛陀的教授去實踐。佛陀為他講:「此塵是貪非塵土,塵乃貪名非塵埃,諸智者眾除彼塵,如來教中不放逸。」我們掃來掃去,都是要掃內心裡邊的這些塵埃 ——貪的塵埃、嗔的塵埃、痴的塵埃,這是三毒的垃圾。

所以佛教修行的人,就象打掃衛生去掃地一樣,要仔細地打掃自己的心,把貪心,嗔恨心、愚痴去除干凈,才是真修行。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把心地掃,無明煩惱皆遠離。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把心地掃,人我高山變平地。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把心地掃,世間皆成清凈地。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把心地掃,朵朵蓮花開心底。

更新於 2018-07-12

Ⅲ 佛弟子以什麼心態打掃衛生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凈地。
地面不常掃,就不會有一個清潔的庭院;一個人的心不常清掃,人生中煩惱的塵埃就會在心中積厚難除。「怎麼掃呢?」「用慚愧、懺悔、返照、覺察、觀照,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覺察、念念覺照,這樣,就能把心中的灰塵掃掉了。」

Ⅳ 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叫周利盤陀伽,佛陀讓他背誦掃塵除垢四個字素材立意

修行人也要時時掃出內心的塵垢

Ⅳ 掃塵小妙招 幾個小妙招讓大掃除事半功倍

1、紗窗

紗窗上堆積灰塵,很多人打掃時,是拆下紗窗,用水清洗,其實根本不用拆下紗窗就能將紗窗打掃得非常干凈。將廢舊報紙用抹布打濕,粘在紗窗的背面,待五分鍾後,將紗窗上的報紙取下,你會發現潮濕的報紙上粘滿了紗窗上的灰塵污漬。此種方法打掃紗窗,省時又省力!

2、地毯

地毯上常常藏有各種污漬,拿去機洗有點不太方便,其實可以先用水粘濕,然後再用干布吸干水分,隨後在污漬處撒上食鹽,等到鹽面滲入吸收後,用吸塵器吸地毯,會將沾滿污垢的鹽吸走,毯子也就變得干凈啦,用刷子整平地毯即可。

3、掃地不起灰

掃帚掃地時,很容易灰塵飛揚,空氣里都是灰,一般人會灑水,但是水很難掃除。其實不妨把報紙弄濕,撕成碎片後撒在地下,濕報紙可以沾附灰塵,又利於輕松掃凈地板。除了報紙,濕茶葉渣也有同等的吸附功效,可以先撒上一些沖泡過的茶葉,再用掃帚掃,也非常輕松省事!

4、玻璃

除了用報紙擦玻璃外,還有更強大的工具,那就是洋蔥或者白酒,擦門窗玻璃前先把洋蔥去皮切成兩半,用其切口摩擦玻璃,趁洋蔥的汁液還未乾時,再迅速用干布擦拭,或者用濕布沾一點白酒,這樣擦後的玻璃既干凈、又明亮。

5、木製傢具

取一塊干凈的抹布在過期不能飲用的牛奶里浸一下,然後用此抹布擦抹桌子、櫃子等木製傢具,去污效果非常好,最後再用清水擦一遍。如果傢具上有燙痕或者抽煙時不小心留下的焦痕,可以用抹布蘸白酒、花露水或濃茶,在燙痕上輕輕擦拭,然後塗上一層蠟,焦痕即可減輕。

6、床單窗簾

尤其是窗簾發黃以後非常難洗凈,這時可以用鹽或者淘米水,在床單和窗簾浸泡時加入半杯食鹽,泡一天後再放入洗衣粉清洗,床單和窗簾就能恢復干凈,用淘米水也可以浸泡沖洗,也具有明顯的除垢去污和增白效果。

Ⅵ 釋迦牟尼有一位弟子掃塵除垢語文作文 題目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跟隨佛陀出家的徒弟,他的名字就是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天性愚笨,對佛陀的講經說法,始終不能領悟其意趣。佛陀知道他不能以解門而入道,於是傳授他一套咒語,讓他時時刻刻誦咒不輟,從此行門下手最終也能趨向菩提大道。
無奈,此周利槃陀伽確實愚笨無比,不僅大段的咒語念誦不下來,即便最短的三兩言的咒語,也無法成誦。
周利槃陀伽在佛陀僧團中被安排作清潔工作,每天手持掃帚,清掃地面,可以說是掃帚不離手。
慈悲而又具有無窮智慧的佛陀,觀察周利槃陀伽的根機後,於是傳授給他一套特別的法門,告訴她只要依此法門,一門深入、常時熏修,定得佛果。
這個法門就是念誦「掃帚」,因為掃帚是周利槃陀伽日不離手的工具,而看著這個工具念著這個工具,不會使心念游移。可是,開始周利槃陀伽還是無法順利的念誦「掃帚」,他念了「掃」,就忘了下面的「帚」;念了「帚」,就忘了下面的「掃」。
但是,周利槃陀伽對佛陀有著絕對的、無可動搖的信心,他堅信佛陀為他指示的這個法門,是自己得以解脫的最妙法門,也是他自己最後的機會。自己的愚笨來源於過去生過去世的罪業,自己只有以精進努力的修行,來洗刷罪業,才不會辜負佛陀的恩德。
周利槃陀伽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念著:掃……帚、掃……帚、掃……帚,……
就這樣日復一日,「掃帚」的聲音已經綿綿密密地不斷迴旋在周利槃陀伽的四周,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情景,他也已經不再去想、甚至可能已經完全忘記了為什麼要念這個「掃帚」,這已經成為他完整生命的一個不可以缺失的部分了。
在念誦「掃帚」的第二十七天,這是一個事前沒有任何預兆的早晨,伴著天上逐漸稀疏的星辰,周利槃陀伽照例用手中的「掃帚」掃去地面的落葉和其他浮塵,口中無聲的念誦著「掃帚」,這個聲音輕柔的從口中飄出,緲緲的鑽入耳際,輕盈地落在周利槃陀伽的心上,然後再次輕柔的從口中飄出……。
太陽不知不覺從地面躍出,將她溫暖和煦的陽光灑向大地,一抹陽光鑽過濃密的樹叢和枝葉,落到了周利槃陀伽的身上,同時強烈的光線一下子刺射了周利槃陀伽的瞳仁,他像被光線灼傷了一樣抖動了一下身體,突然他一下子領悟了所有存在的意義,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了秘密,他洞悉了隱藏在所有存在現象之中的本原。
一個愚笨的周利槃陀伽,一個謹遵佛陀教導的周利槃陀伽,已經超越了凡俗生存的狀態,而成為了一個偉大的聖哲。從此恭列於佛陀的諸多大弟子之中,圓瑛法師在《彌陀要解講義》中這樣介紹周利槃陀伽:「於三七日,將一把無相掃帚,把心地見思煩惱,掃得乾乾凈凈,得阿羅漢果,具足辯才,義持第一。可見修行,不怕愚鈍,只怕不肯發心。若肯發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誦掃帚,亦能證果。如若念佛,豈不成佛,此其證也。」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應當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吧!

Ⅶ 掃塵除垢的五種功德 掃塵除垢的五種功德有什麼

1、可以令自己的心地清凈沒有煩惱。

2、可以讓他人心地清凈沒有煩惱。

3、諸天的天王天人,護法天神對你生歡喜心,歡喜你這個愛好清潔的人。

4、喜歡掃地的人,來世會長得漂亮端正。

5、喜歡打掃清潔的人死後會升天。

6、所以不要小瞧掃地這個事,更不能小瞧在寺院里掃地的人。因為佛法不離世間法。

Ⅷ 以掃塵除垢為題的800字作文

掃塵除垢

為人一定要用心,即使資質愚鈍、反應遲緩,只要從身邊簡單的事物用心觀照,自然真理入心,就能
體會身心內外的道理,這也就是「一理通,萬理徹」。

修行,必須時時將心地的垢穢清除、掃除煩惱,正所謂修於內心,行之在外。

佛陀在世時,有位弟子名叫盤特尊者,帶著他的弟弟投入佛陀座下,在僧團中修行。盤特尊者很有智
慧、很聰明,但是他的弟弟周利盤特卻是反應遲鈍,總是心不在焉而無法集中精神,所以盤特尊者對弟弟
感到很無奈,也教得很灰心。

有一天,尊者就對弟弟說:「周利盤特,你這么不專心、不用心,還是回去吧!」

但是周利盤特很喜歡在僧團修行,一聽到哥哥要他離開僧團,他著急得哭了。

佛陀見狀,很慈悲地問傷心的周利盤特:「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周利盤特稟告佛陀:「哥哥說
我很難教,要我離開僧團。」

佛陀就問他:「那麼你的想法呢
?
要留下來,還是回去?」周利盤特說:「我很想跟隨佛陀修行。」

佛陀就說:「只要你有決心,就能夠留下來。來
!
你就在我的身邊先做些打掃工作。」周利盤特很感
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地修學。

佛陀就拿了一支掃帚,說:「這是掃帚,你把這個名稱背起來,每天掃地就先背這個名稱。」周利盤
特很用心地背,但總是記得前一個字,忘記下一個字
;
記得下一個字,反而忘了前一個字。

佛陀還是很慈悲、很有耐心地對他說:「沒關系,你再用心花時間,專心記這兩個字。」幾天之後,
他背起來了,覺得很歡喜,佛陀就說:「你再背『掃塵除垢』。」他又開始背了。

又花了好幾天,已經將「掃塵除垢」背得很熟了。佛陀說:「掃塵除垢,你知道意思嗎?」他搖搖頭,
佛陀就說:「這次就由你自己去想了,『掃塵除垢』是什麼意思
?
要好好地想。」

周利盤特整天都在想:
「掃塵除垢」到底是什麼意思
?
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日,
他忽然開通了:
「掃」
是要清凈,「垢」就是污穢,周圍的環境一有污穢,就需要用掃帚掃干凈。

這時,他又深一層地想:到底佛陀教我「掃塵除垢」,還有什麼意義呢
?
想了許久,突然想到:就如
自己的身體若有了塵垢,就需要水和布來清洗
;
那麼心有垢穢,要用什麼來清除呢
?

他再深入思考,想到用智慧來清除內心的煩惱,「智慧」就像掃帚,「塵垢」就是煩惱。

慢慢地周利盤特從外而內,由淺而深,一一透徹明了佛陀的教法,並且在僧團中步步精進,而身心清
凈、守戒奉法,終於修得非凡成就。

周利盤特尊者的故事,如同告訴我們,為人一定要用心,即使資質愚鈍、反應遲緩,只要從身邊簡單
的事物用心觀照,自然真理入心,就能體會身心內外的道理,這也就是「一理通,萬理徹」

閱讀全文

與掃塵除垢一心不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